北京房山区土壤剖面.doc_第1页
北京房山区土壤剖面.doc_第2页
北京房山区土壤剖面.doc_第3页
北京房山区土壤剖面.doc_第4页
北京房山区土壤剖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褐土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自然植被在山区多为中生夏绿阔叶林。山麓平原多为农田,以粮果为主,为北京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母质为各类岩石风化物的残坡积物、黄土性母质,洪积物及洪积冲积物等。没有明显的钙积层。以淀积粘化为主,兼有残积粘化。有机质累积强度不大,弱于山地棕壤,表层多为2.5-6.0%。褐土呈中性微碱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不高。不含交换性氢,无游离酸。褐土土类根据其主要成土过程,划分为淋溶褐土、普通褐土、碳酸盐褐土、粗骨褐土、褐性土及潮褐土六个亚类。褐土景观 褐土土壤剖面潮土地势低平开阔,微有起伏。地下水埋藏较浅。潮化过程明显。有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全新世冲积母质(Q4al)的各类潮土多不形成砂姜,而晚更新世洪积冲积母质(Q3Pal)形成的砂姜潮土及褐潮土,则常形成砂姜。除少数非碳酸盐母质外,一般通体都含有一定的碳酸钙,土壤都呈微碱性反应。潮土土类受黄土性母质影响,矿物养分较丰富,但有机质,氮素及速效磷较低。潮土土类根据地形、水文条件及附加过程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划分为潮土、褐潮土、砂姜潮土、湿潮土、盐潮土等五个亚类。潮土景观潮土土壤剖面山地棕壤的母岩为各类岩石的风化物的残坡积物(石灰岩除外)。在凉湿气候条件及落叶阔叶林植被下,进行腐殖质累积、粘化及碳酸盐的充分淋溶等成土过程。无碳酸盐反应,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淋溶强度略强于褐土。二氧化硅在剖面的分布基本上下一致,并有由上向下渐多的趋势,未见任何在表层聚积的现象,无灰化象征。 山地棕壤根据植被及水文状况的变异,划分为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及山地粗骨棕壤三个亚类。山地棕壤景观 山地棕壤土壤剖面 水稻土所在的地形多为扇缘洼地、交接洼地及河间洼地。氧化还原交替强烈,形成大量锈纹锈斑。下层质地较粘,多为重壤土。水稻土碳酸钙含量较高,酸碱度较高。 有机质含量较高,常在2.0-4.3%,全氮和全磷多为亦较高,但速效磷增长显著。全钾略有降低,呈上少下多的缓增型分布。 京郊水稻土土类,按水分状况划分为潴育水稻土及潜育水稻二亚类。 水稻土景观 沼泽土零星分布于各类积水洼地,如扇缘洼地,堤外洼地,人工洼地(多为芦苇塘)及河流汇合处的积水区。水分常处于饱和状态,植被为湿生草类,多为芦苇地莎草科杂草。母质多为洪积冲积物、冲积物、少部为湖积物,封闭洼地土质多偏粘,堤外洼地多偏砂,但以壤质土为主。有兰灰色潜育层。旱季则脱水氧化,形成锈斑和铁子。上层多有中强石灰反应,呈微碱性。底土有CaCO3的聚积,可形成砂姜。有机质累积较多,多为1.2-2.3%。沼泽土景观 沼泽土土壤剖面 水稻土土壤剖面 呈带状分布于东灵山、海坨山、百花山等海拔1900米以上林线以上的中山山地顶部的平台缓坡,坡度较小。母质以硅质岩类、碳酸盐岩类、酸性岩类风化物为主。 是北京市气温最低,冻结期和积雪期最长和风力最大的地区。植被为中生杂类草草甸(下限有灌丛草甸),优势种不明显。 土壤一般无侵蚀,土层多为中厚层。由于气候冷凉,土体湿润,有机质累积强烈而分解缓慢,有机质含量高达9-16%。砾质轻壤质土,仍松软。一般没有锈纹锈斑等新生体。土壤碳酸钙全部淋溶。呈弱酸性反应。山地草甸土土层深厚,营养元素丰富,自然肥力高。 山地草甸土土类只分一个亚类,并按岩性划分为酸性岩类、硅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土属。 山地草甸景观 山地草甸土壤剖面 风砂土质地多为细砂质,部分粗砂质及粉砂质。发育微弱。有机质含量极低,多在0.2-0.6%。风沙土质地全剖面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