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i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繁荣的保证。同时,农业作为一 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具有先天弱质性的特点。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性决定了政府 必须对它予以支持保护。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调控和保护农业的核心措施,也日益 受到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拥有 9 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 过渡时期。研究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有助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农业资金,促 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支持保护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农业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为后续的研究 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然后运用实证法、比较分析法从规模、结构、效率三 方面详细、具体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情况,目的是针对其 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希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体系有所 启发。 研究表明:从规模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绝对规模呈上升趋势,其增长速度 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波动。相对规模在国际比较中处于较低水平,但考虑 到国家有限的财力以及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农方式的变化,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绝 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较为合理,强调财政支出的稳定增长比单纯强调扩大支出的 相对规模更具有现实意义。从结构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构不尽合理, 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太少,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较中央政 府而言,地方政府是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重要主体,承担了主要的支农责任。从 效率看,农业资金的经济效率不高,这与我国现行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管理体制 不健全有密切关系。 最后,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支农的对策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has the assurance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prosperity. the importance and specialty of agriculture demands the supports and protections, especial the fiscal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as a core measure for government s supporting and protecting in market economy, fiscal expenditure for agriculture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governments and research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hina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with 9 hundred million of whom are countrymen, and in the convers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to modern agriculture. research on the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is helpful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limited agricultural fund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paper expatiates firstl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ories concerning fiscal expenditure for agriculture, providing the theories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 up research with the analytic methodology. then analyzes the scale, the pattern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scal expenditure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to outside with the posi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present some improving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and to hope having some enlightenment for perfecting china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the study shows: the absolute scale of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presents raising trend, but the growth rate fluctuates. as far as china current fiscal resources, absolute scale and relative scale of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are all in a normal level, so it has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ss on steady increasing of aggregate expenditure than to stress on enlarging the relative scale of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the spending structure of expenditure funds is not reasonable due to only a little funds be invested in capital construction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e. compared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the main body of fiscal expenditure. the abuses in fiscal expenditure management are the main reason why fiscal agricultural funds are not used efficiently. finally, some relevant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to perfect china fiscal expenditure for agriculture keywords: finance,expenditure,agriculture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 1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历来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农 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显著 改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保障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 改变,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依然还很落后,农业生态环境 不断恶化,农民收入近年来增长缓慢,加入 wto 后又面临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 从长期趋势分析,我国农业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瓶颈产业,很可能对国 家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阶段,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 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就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 此,政府积极有效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措施,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宏 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是世界各国采取的普遍做法,也是 我国的主要措施之一。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政农业支出措施,改变我国农业和农 村的面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 以上问题,本文选择了财政农业支出这一方向,分析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现状, 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对策建议,以供 参考决策。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本文就财政农业支出的研究,对当前有关农业支持保护的学术讨论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性特征,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农业均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保护政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 业大国,正经历着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如何利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实施 财政农业支出的措施,有效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是当前学术讨论的一个热点。本 文从规模、结构和支出资金的经济效率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 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意义。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2 1.2.2 现实意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经 济发展的过程中,它担负着重要使命。研究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研究财政农业支出,有助于促进农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是通过人类 劳动去实现生物有机体的自然再生产从而获取农产品的过程,是经济再生产与自 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过程,这决定了农业是个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 低、比较利益低于非农产业的产业。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着产品、市场、要素及外汇四个方面的贡献。农业的发展是经济得以健康增 长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政府若不给予必要的财 政农业支出,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不仅会影响农业的发展,也会使工业化进程 受阻,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出现波动,阻碍现代化的进程。 研究财政农业支出,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支持保护,在现实中能体现公平、 公正竞争的原则。我国已加入 wto,中国农业面临着与已有相当基础的国外农业 竞争的严峻现实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加强了农业保护与支持的力度,但 做的明显不够。而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打着贸易自由化的旗帜,但国内的农业保护 程度却没有削减多少,有些甚至是变向加大了保护的力度。从长远来看,我国采 取财政农业支出,实施必要的农业支持也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体现公平、公正的 原则。 研究财政农业支出,有助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农业资金。通过财政支出, 将资金投向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 展后劲;投向于农业科研及科技成果推广、农村基础教育等方面,能提高农业劳 动生产率;用于农村扶贫、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化 的矛盾,可见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农业资金的高效利用,对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具有现实的实用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广义的财政农业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购买支出、发行公债、税收等 财政政策工具,以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 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条件为目的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投入。从统计口径 上讲,财政农业支出,通常有大、中、小口径之分。其中小口径的财政农业支出 只计算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即常说的“两类资金” 。在 小口径的基础上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以及农村救济费,就 构成了中口径计算的农业财政支出。在中口径的基础上财政通过其他间接方式对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3 农业实施的各种补贴与补助,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采用财政补贴办法优惠 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减免农业税、对进口粮食与化肥实行补贴等等,就构成了按 大口径计算的农业财政支出,财政农业支出又被叫做财政支农支出,在本文中如 不作特别说明,则是指同一概念。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同时也为了保持研究 的一致性和历史数据的统一性,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指按中口径计算的财政农业 支出,其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指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户)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 农村举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喷灌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补助 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 持乡镇企业资金,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 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发展 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此外,广义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还应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中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 发展以及为事业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为目的的专门支出,包括农垦、农场、农业、 畜牧、农机、林业、森工、水利、水产、气象、乡镇企业的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 范)、动植物(畜禽、森林)保护、水质监测、勘探设计、资源调查、干部训练等项 费用,园艺特产场补助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飞播牧草试验补助费,营林机构、 气象机构经费,渔政费以及农业管理事业费等。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指国家财政以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各种 新建、扩建工程和有关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农业科技三项费:指国家用于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包括新产品试制 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农村救济费:指财政用于农村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的费用,包括农村社会 救济费和救灾支出两部分。农村社会救济费包括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及麻风病人 的生活救济费;救灾支出是指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灾后重建补助费和自然 灾害救济事业费等。 1.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主要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 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规范分析的方法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 么” ,或者研究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本文关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分 析就使用了实证法,而提出的政策建议等采用的就是规范分析方法。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4 比较研究法:在本文第三部分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相对规模的制约因素之一 “国家财政收支规模”时,就比较分析了我国和国外政府的情况。 归纳分析法:归纳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客观事实,把这些事实加以分类, 然后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本论文在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支出 的现状后,提出的建议就使用了这种办法。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本文采用的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在研究过程 中,通过对该题目相关文献资料的大量的检索研究,从而把握住该领域的研究前 沿。文献述评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国内文献述评和国外文献述评。在综合把握 国内外学术界该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问题的研究。 1.5 本文内容及结构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然后从规模、结构、效益三方面分 析了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情况,找出其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农业 支出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图 1.1 所示: 图 1.1论文结构图 fig 1.1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绪论 研究问题的提出 研究意义 研究范围的界定 研究方法 国内外 研究述评 完善我国财政农 业支出对策建议 确保财政农业支出稳定增长,吸引其他资金投入 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明确财政支农重点 改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机制 完善对农业保险体系的补贴,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加快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政策 重视和强化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 支出规模分析 支出结构分析 支出资金经济效率分析 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 我国财政农 业支出分析 国外 研究 述评 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方面存在问题的研究 根据 wto 农业协议,对我国财政支持和保护农业 政策的研究 对我国农业保护程度进行分析 对国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研究 哈罗德多马模型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舒尔茨的农业投资理论 公共产品及公共财政理论 有关测度农业受保护支持水平的 国内 研究 述评 哈罗德多马模型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舒尔茨的农业投资理论 公共产品及公共财政理论 有关测度农业受保护支持水平的 哈罗德多马模型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舒尔茨的农业投资理论 公共产品及公共财政理论 有关测度农业受保护支持水平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外研究述评 5 2国内外研究述评 政府实施财政农业支出,实质上就是一种对农业的显性或隐性的资本投入, 它是一条支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学者对此已从不同侧面进 行了研究,其理论研究成果已部分地转化为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前人的理 论成果同样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2.1 国外研究述评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使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英国 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领域进行研 究。他们以凯恩斯宏观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各自独立地建立了内 容相似的一个动态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基本公式为:g= s/k,其中 g 为经济增 长率,s 为储蓄在实际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即储蓄率;k 为资本产出比率,也 叫资本系数或投资系数。哈罗德和多马从储蓄率与投资的角度出发分析经济增长, 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对于增加生产能力的影响上。在此模型中,资本积累的作用 被提高到十分突出的地位,认为扩大投资不但能够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而 且还能增加生产能力。该模型阐明了资本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了资本投 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农业而言,也说明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是其健康 发展的必要条件。 2.1.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曾在 1953 年的经济成长过程和 1960 年的经济成长阶段中, 就经济发展过程作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经济成长的五阶段论。70 年代,他又提 出了经济成长的第六阶段。这一理论认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 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传统社会阶段(traditional society) 、经济起飞准备阶段 (preconditions for take off) 、经济起飞阶段(take off) 、迈向成熟阶段(drive to maturity) 、大量消费阶段(high consumption)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high living quality)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增长是必然的。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 同阶段,财政支出的构成会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为了给生产性投资创 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必须提供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因此, 这一时期,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一般占较高比重。到了经济发展的中期,政 府已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便于资本积累的基础设施,它在这方面的投资规模有可能 减少,但是,由于市场失灵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用于干预经济、矫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外研究述评 6 治市场失灵方面的支出会增加。当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资源更多地被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政府将减少基础设施支出,转向增加教 育、卫生、保健、安全、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是在对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的。这一理论告 诉我们,财政支出有一定规律可循,尊重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就可以减少政府 财政支出的盲目性,增强支出的实效性。 2.1.3 舒尔茨的农业投资理论 舒尔茨认为,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能对经济作出重大贡献,同工业一样是经 济的重要部门,政府在决策中要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重要性,要加大对改造传统 农业的投入,要把投资资源配置到农业中。具体来讲,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主要有: 第一,政府必须认识到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要向非赢 利机构投资,以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的进行;第二,政府必须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 资金;第三,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时,要注意给农民足够的经济;第四,政府要特 别重视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目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由传统增长方式向现代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 劳动生产率和增强农业竞争力,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因此,舒尔茨主张的政 府加大对改造传统农业的投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对于加大我国财政支 持农业力度和实现财政农业资金的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1.4 公共产品及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理论以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研究对象,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 品和私人产品,凡使用价值可以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和享用,具有竞争性、排他 性与可分性的产品是私人产品,而使用价值由全体消费者占有和享用,不具有竞 争性、排他性与可分性的就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则 由政府提供。农产品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公共产品,但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而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培训、农业生态 环境的保护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供给上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因此,一国政府必须对农业和农产品生产给予支持保护,通过政府财政对农业和 农产品生产的大量直接与间接投入,来保证农产品的充足和均衡供应。公共产品 及公共财政理论为政府实施财政支持农业政策,采取财政农业支出措施,提供了 理论依据。 2.1.5 有关测度农业受保护支持水平的方法和指标的研究 除以上理论外,国外学者还对农业受保护支持水平的测度方法何指标进行了 研究, 这主要包括: 世界经济银行家 bela balassa(1965) 提出的名义保护率 (nrp) ; 澳大利亚学者 w.m.corden(1966)提出的有效保护率(erp) ;澳大利亚产业支持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外研究述评 7 委员会(1985)提出的有效支持率(era);澳大利亚学者 g.miller(1986)提出的名 义支持率(nra,也叫价格调整差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87)提出的 生产者补贴等值(pse);wto农业协议中采用的综合支持量(ams)等。其中一 些方法有的由于所需资料难以得到或者所得结果的权威性不高而逐渐被淘汰。目 前被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公认为是比较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是 oecd 的生产者补贴等值(pse)和 wto 采用的综合支持量(ams) 。这些研究, 对于测度我国农业受保护支持的水平,衡量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展开国际 比较有借鉴和参考之处。 2.2 国内研究述评 由于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财政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开始于改 革开放之后。1978 年以前,中国的财政支农支出被严格限制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市场机制被导入经济运行过程,农业运行的机理与环境 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背 景下,理论界及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关注财政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以下方面 展开了研究。 2.2.1 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方面存在问题的研究 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安广实(1999) 15认为我国财政对农业支出的问 题表现在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总量过少,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到位率低,支出地 区不平衡, 重点不突出,体制不完善等几方面;王奎泉(2003) 42认为我国政府 农业支出的效率低下,可从政府农业支出资金的分配方式、投入方式和拨付方式 等三个不同层面加以改进解决。 2.2.2 根据 wto 农业协议,对我国财政支持和保护农业政策的研究 wto 农业协议是规范世界各国农业国内支持和补贴政策措施的准则,很多研 究以此协议为框架来展开分析。 相关问题的观点主要有: 温铁军 (2001) 45认为, 在 wto 协议下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可以用于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业务的保险体系, 用 于市场建设和对生产性实体进行投资;周小斌、李秉龙(2002) 43主张在 wto 框 架下,把农业财政支出划分为农业公共性支出、农业调控性支出和农业保护性支 出三部分,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决策方式和支付政策,以提高财政农业资金的 使用效率;财务部农业司(2000) 31对加入 wto 以后我国财政农业支持的政策取 向进行了研究,认为农业支持比农业保护更有利于中国市场农业发展,应建立强 有力的农业财政支持体系,根据比较优势对农业进行重点支持;侯石安(2001) 36 主张对我国农业进行保险防灾补贴;林毅夫(2003) 28则反对我国利用“黄箱”政 策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这样大的补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外研究述评 8 如果我们对农业进行补贴,会导致农产品过剩,产生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并且实 施补贴在执行上非常困难,如果一旦实施补贴就很难取消掉,容易引发政治问题。 2.2.3 对我国农业保护程度进行分析 张仲芳(1997) 26 通过计算支持总量(ams), 得出在 1993- 1995 年期间, 中国 农业处于负保护局面,但负保护的程度正在减弱,并建议采取属于国内支持范围 的农产品储备、农业保险及灾害补贴等措施来与保护价格政策体系配套,形成有 效的保护机制。程国强(2001) 1和朱希刚(1996)24均对农产品生产者补贴等值 进行过计算,以反映政府通过政策性措施对农业进行干预的程度,并得出中国农 业仍处于负保护的局面。丁玉斌(2002) 16通过计算中国同期与世界主要发达国 家农产品生产者的补贴等值,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业仍是处于负保护状态,并且外 在的农产品协议给我们政策选择空间越来越小,而国内农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也要 求保护政策重点放在培养自身实力上,确定了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应以利用“绿 色”政策等间接方式为主。 2.2.4 对国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国内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为制定我国农业支持 保护政策提供借鉴。陈孟平(2000) 17 、赵昌文(2001) 9 ,郭玮(2002) 35对美国、 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支持政策、支持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鲁德银、 雷海章 (2002) 20 对世界农业主流政策的转变趋势及其原因展开研究。 秦富等(2003) 3对国外农业支持政策展开了深入研究;柯柄生(2002)37研究了国外对农民实 行直接补贴的做法、原因及意义。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国外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特 点及实施情况,并指出了对我国财政农业支持的借鉴意义,主张我国应采用补贴 方式对农民进行收入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绿箱” 政策。 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对财政农业支出的全面分析,基于此, 笔者从规模、结构、效益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现行的财政农业支出状况,找出其 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教训,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我国财政农业资金 的效率,更好地支持保护农业发展。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9 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政府实施财政农业支出措施,是为了矫治农业领域市场失灵,向农业生产者 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 件。对农业领域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投入是各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手段,也是 我国目前实施财政支持农业的主要方式。在统计口径上,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包括: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农业 综合开发支出、扶贫资金中用于农业的支出以及农村救济费等。本章对自 1978 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结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便揭示 其存在的问题,为提出解决对策,完善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3.1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反映了政府对农业进行财政支持的力度大小,可以用绝 对规模和相对规模来表示。绝对规模是指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 农业支出的总额、净额及其增长速度。相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的财政农业支出 总额占国家同期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或占同期农业 gdp 的比重。支出资金绝对规 模的增长能否得到保障,相对规模能否保持合理比例,都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 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发展所需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保障程度,对农业发展有着 及其重要的作用。 3.1.1 绝对规模分析 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与增长速度 从表 3.1 可以看出, 自 1978 年以来,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总额除了 1980 年、 1981 年和 1999 年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总体上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支出总额从 1978 年的 150.6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1754.45 亿元,增长了 11.65 倍,年均名义增长速 度为 10.32%。特别是 1999 年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每年都以百亿元的规模 上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波动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其中,1981 年和 1982 年的支出总额分别比上年下降 13.98%和 26.50%。1998 年与 1997 年相比,支出总 额增长了 50.94%。 1981、1982 年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下降,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产出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同期政府对农业 特别是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却大幅度减少,国家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从 1979 年 的 62.41 亿元减少到 1981 年的 24. 15 亿元,下降了 61.3%。从 1982 年开始又缓慢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10 增长,直到 1990 年才恢复到 1979 年的水平。1998 年支出总额的大幅度增加,是 因为从 1998 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中包括了 发行国债安排的支出而引起的。 表 3.1财政农业支出绝对规模亿元, % table3.1 the absolute scale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年份 支出 总额 支出 净额 总额 环比 增长 速度 净额 环比 增长 速度 年份 支出 总额 支出 净额 总额 环比 增长 速度 净额 环比 增长 速度 1978150.6115.381991347.57231.3212.9116.79 1979174.33135.0215.7618.511992376.02237.878.19- 0.03 1980149.95114.93- 13.98- 15.631993440.45295.6817.1322.53 1981110.2172.78- 26.50- 33.011994532.98278.2121.01- 4.20 1982120.4982.519.3311.301995574.93265.137.87- 1.54 1983132.8790.5310.279.661996700.43287.0621.8311.50 1984141.2996.96.346.551997766.39328.559.4211.46 1985153.6298.678.734.8119981154.76697.0650.68104.92 1986184.2126.3519.9125.1919991085.76620.09- 5.98- 12.39 1987195.72132.446.253.7420001231.54725.8213.4315.70 1988214.07127.119.38- 3.1320011456.73927.3518.2927.25 1989265.94165.324.2328.9420021580.76818.538.51- 11.50 1990307.84203.7215.7621.5420031754.45802.8810.992.29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财政农业支出净额与增长速度 支出净额是指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与财政从农业得到的收入(主要指农牧业 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之间的差额,由于它考虑了政府对农业的收 入和支出两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国家对农业的实际支持程度。从表 3.1 可以看 出,1980 年、1981 年、1999 年和 2002 年支出净额及其增长速度出现了较大幅度 的下降。1980 年、1981 年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家减少了财政支出总额,1992 年则是 由于政府在减少农业支出的同时又增加了农业税收。2002 年财政来自于农业的税 收比 2001 年增加了 236.15 亿元,增幅达到 49.02%,而同期财政支出总额增长速 度只有 8.51%,税收的大幅上升,必然导致财政农业净支出的减少。 从图 3.1 的比较中发现,我国支农支出总额和净额的增长速度保持了高度一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11 致,都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且净额增长速度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总额的变动幅 度,这是由于它不但受支出总额的影响,也受农业税收的影响。而这种对农业支 出的大幅起落,肯定是不利于农业稳定发展的。 -40.00 -20.00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 总额增长速度净额增长速度 图 3.1支农支出总额和净额增长速度 fig3.1the growth rates of gross and net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财政支农总额增长速度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 1993 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农业法 ,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 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 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该条款中,并未对农业总投入的范围进行界 定。这里就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环比增 长速度进行比较,以反映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倾斜程度和法律保障程度。 表 3.2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table3.2growth rates of gross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and budgetary total revenue 年份支出总额增 长速度 a 财政收入增 长速度 b a/b年份支 出 总 额增 长速度 a 财 政 收 入 增 长速度 b a/b 197915.761.2511.5519928.1910.61.03 1980- 13.981.18- 11.25199317.1324.850.73 1981- 26.501.37- 21.26199421.0119.981.05 19829.333.113.4219957.8719.630.34 198310.2712.750.81199621.8318.681.12 19846.3420.180.3319979.4216.780.6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12 19858.7322.030.31199850.6814.163.60 198619.915.853.661999- 5.9815.88- 0.30 19876.253.641.99200013.4317.050.83 19889.387.181.33200118.2922.30.82 198924.2313.051.8920028.5115.360.59 199015.7610.211.62200310.9914.870.61 199112.917.221.44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支农支出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图 3.2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fig3.2growth rates of gross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and total budgetary revenue 从表 3.2 和图 3.2 来看,1979 年至 2003 年的 25 年中,有 13 年的财政农业支 出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当年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 1980 年至 1985 年以及 1992 年以后。其中,1980 年和 1981 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 年增长 1.18%和 1.37%, 而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却分别比上年下降 13.98%和 20.65% ; 自 1993 年开始实施农业法到 2003 年,这 11 年中,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 速度低于同期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的情况就有 8 年,由此可见,我国财 政农业支出的稳定增长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农业法的实施并不到位。 3.2.1 相对规模分析 相对规模各指标分析 在衡量财政农业支出相对规模时,本文使用以下几个指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13 和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 gdp 的比重;财政农业支出份 额与农业 gdp 份额的比值。下面就分别用以上指标,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相对规 模的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1)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 是,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这一比重从 1978 年的 12.81%下降到 2001 年的 5.58%,之后又回升到 2003 年的 7.17%。其中, 从 1980 年至 1986 年,呈连续下降趋势,从 13.60%下降到 7.66%。1987 年至 1991 年是一个波动期,但基本保持了 8%的水平。1992 至 1998 年,呈现小幅缓慢递减 的趋势,从 7.49%降至 5.81%。1999 至 2003 年,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起伏后,达到 了 7.17%的水平(见表 3.3) 。反映财政对农业实际支出程度的指标农业支出净 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它的变动情况也与之相似。它们总体逐渐下降的变动趋 势如图 3.3 所示。 表 3.3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table3.3ratios of gross and net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to budgetary expenditure 年份ab年份ab 197812.8110.8919918.235.53 197912.8311.3019927.494.43 198013.609.9419936.494.61 198112.207.1919946.453.80 19829.687.4119956.713.21 19839.807.0919966.233.07 19849.436.2619976.492.80 19858.315.5619985.814.76 19867.666.1719997.273.50 19878.145.1320005.743.47 19886.934.5520015.583.96 19896.945.3420025.913.91 19907.855.8820037.173.58 资料来源:根据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a= 财政农业支出总额 / 财政支出总额 b= 财政农业支出净额 / 财政支出总额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14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 支出净额份额支出总额份额 图 3.3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净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fig 3.3ratios of gross and net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to budgetary expenditure 2)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占农业 gdp 的比重 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占农业 gdp 的比重的与支出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下 降一样,总体上呈现较强的阶段性波动下降态势。从 1978 年至 1995 年,这一比 重由 14.12%下降到 4.79%,1995 年以后又逐渐有所恢复,2003 年逐步上升为 10.26%。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业支出占农业 gdp 比重的上升并不是由 于农业支出总额迅速增加的结果,而是由于农业 gdp 增长缓慢导致的。当时我国 农业增长乏力,农业 gdp 基本维持在 14000 亿元左右,甚至在 2000 年出现了改 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农业 gdp 比 1999 年下降了 1.8%。 2001 年以来, 这一比重则呈现出增长态势。 (见表 3.4 和图 3.4) 表 3.4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 gdp 的比重(%) table3.4ratio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to the gdp of agricultural 年份 支出总额 (亿元) a 农业 gdp (亿元) b a/b (%) 年份支出总额 (亿元)a 农业 gdp (亿元)b a/b (%) 1978150.61018.414.791991347.575288.66.57 1979174.331258.913.851992376.0258006.48 1980149.951359.411.031993440.456882.16.40 1981110.211545.67.131994532.989457.25.64 1982120.491761.66.841995574.93119934.7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领导职责分析
- 雕塑小品清洁维护操作流程标准
- 智能铁路交通控制系统-洞察及研究
- 医疗咨询行业政策研究-洞察及研究
- 爱国教育主题班会案例
- 新媒体艺术金融化-洞察及研究
- 模具设计风险管理与可持续性-洞察及研究
- 教师角色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小学英语基础词汇表及背诵技巧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招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硕博教育人才65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7.2 量身高(课件)-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真题解析试卷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GWZBQ-10(6)G 型微机高压启动器保护装置产品使用说明书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 国内创新素养研究报告
- 二衬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