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非均匀微带传输特性及基于微带馈电印刷天线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87 9 5 6 1 随着通信、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微波设备提出了体 积小、重量轻、性能稳、一致性好、成本低的要求,这就促成 了微波技术与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结合,产生了微波集成 电路。对微波集成传输系统及集成元件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它 必须具有平面结构,以便可通过调整单一平面尺寸来控制其传 输特性,从而实现微波电路的集成化。微带线具有体积小、重 量轻、稳定性好,便于和其它微波元器件连接成一体等优点, 因而在微波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随着通信频率的不 断提升,对电路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非均匀 微带线的传输及反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线通信的 迅速发展也使无线局域网得以成为现实,然而其接入点a p ( a c c e s sp o i n t ) 采用的是外接天线,其体积大、成本高,迫 切需要合适的天线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用微带馈电的印刷 天线无疑成了第一选择。针对这一课题,本文着重研究了不连 续微带线的传输及其反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个 实际的微带馈电的印刷天线。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 应用矩量法,对9 0 。拐角及其4 5 0 切角的微带线特性进 行了研究。当不连续处的影响比较小的时候,微带线 两端的微小失配将严重影响拐角s 参数的计算精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提高了计算结 果的精确度。 2 ) 对弯曲微带线的研究表明,当切角大小选的合适,微 带线的传输特性将会有较大改善。本文列表给出了不 同介电常数和不同宽高比时的最佳切角的大小。 3 ) 应用电磁仿真软件h f s s 设计了一个印刷天线,其在 2 4 2 5 g h z 频带内驻波比小于2 ,在x y 面内的方向图 类似偶极子,在x z 和y z 面内的方向图近乎全向,可 用作无线局域网( w l a n ) 天线。 关键词:微带线、矩量法、天线、回波损耗、方向图、无线局 域网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a v i g a t j o n a n d 印a c e n i g h t ,t h es m a l l ,l 培h t ,s f a b | e a n dl o wc o s tm i c r o w a v e e q u i p m e n ta r ed e m a l l d e d ,t h j sl e a d st o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l l e m i c m w a v et e c h n o i o g y ,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c o m p o n e n tt e c h n o i o g y a 1 1 dt h ei n t e g r a t e dc i r c u i tt e c h n o l o g y ,a 1 1 dt h em m i ct e c u 1 0 1 0 9 y o c c u r s i no r d e rt oc o n n d lt h et r a i i s m i s s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b y a d j u s t i n go n ep l a n ep a r a m e t e r so n ly ,t h em i c r o w a v ei n t e g r a t i o n t r a i l s m i s s i o ns y s t e ma i l d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c o m p o n e n tn e e dp l a n e s t m c t l l r e ,t i l i sc a i lb em e tb ym em m i c m i c r o s t r i pl i n ei sw i d e l y u s e dj nm m l cr o ri t sa d v a n t a g e s ,s u c ha ss m a l l ,1 i 曲t ,s t a b l ea i l d e a s y t oc o m l e c tt oo t h e rm i c m w a v e c o m p o n e n t s w i t h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o ft h ec o m m u l l i c a t i o nf r e q u e n c y ,廿l e r ei sm u c hm o r e d e m a n d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c i r c u i t s ,t h e r e f b r ei ti si m p o r t a n tt o s “l d yt h et r a n s m j s s i o na n dr e n e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t h em i c r o s 仃l p1 i n e r e c e n t ly ,t h eq u i c kd e v e l o p m e n to fw i r e l e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0 1 0 9 ym a k e st l l ew l a nb e c o m et m e h o w e v er ,t h e a p ( a c c e s sp o i m ) u s e se 耐e m a la 1 1 t e i l f l a s ,、h i c hi sb 培a 1 1 de x p a l l s i v e s o 廿1 e 趾t e 衄a sw i t hs n l a l ls i z ea n dl o wc o s ta r en e e d e d t h e m j c 删pp 矗m e da n t e n n a sb e c o m e s t h e 拜r s tc h o i c e i nt h i s 出e s j 只 t h et r a n s m i s s i o na 1 1 dr e n e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s t i co ft h en o n u n i f b h l l m i c r o s t r i p1 i n ea r es t u d i e d b e s i d e s ,ap r i m e da m e l l n a 、h i c hc a n b eu s e di nw l a ni sd e s i g n e da n df h b r i c a t e d 3 t h em a i nw o r k sa 1 1 dc r e a t i v e p a n s o ft h i st h e s i sa r e s u m m a r i z e da sf o u o w s : 1 ) t h et r a n s m i s s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i c r o s 埘p1 i n e sw i t l l r i 曲t a n g l e d a 1 1 d4 5 。c h a m f e r e do nc o m e rp o i n tw e r e i 1 1 v e s t i g a t e db y m e t h o do fm o m e n t t h em i n o r m i s m a t c l l i n go nm e “v 0t e 珈1 i n a l so ft l l em i c r o s t r i pl i n e m a yc a u s es i g n m c a i l te r r o r st o 1 ec a l c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 t h es _ p 猢e t e r so f 血eb e n d ,w h e nt h ed i s c o m i 叫o u s p o i n t h a s1 i m ei n f l u e n c eo nt 1 1 el i n et r a l l s m i s s i o n p a r 锄e t e r s i nt l l i sp a pe r an e wm e t h o df o ri m p r o v i n g 也e c a i c u l a t i o np r e c i s i o ni sp r o p o s e d 2 ) t h es t u d yo nm et r a l l s m i s s i o np r o p e n yo ft h eb e n t m i c r o s 研pl i n er e v e a lm a t t h e 仃a 1 1 s m i s s i o nc h a r a c t e “s t i c s o ft 1 1 e m i c r o s t r i p1 i n e 丽ug e tb e t t e ri fw ec h a n g et h e c 印a c i t a r l c ea tb e n db yc u t t i n g 也ec o m e rp r o p e r l y t h e o p t 曲哪c h 锄f e r e ds i z e sw i t hd i r e n t 研趾dd i 虢r e n t r a t i oo f w i d t h - t o - h e i g h ta r eg i v e n 3 ) ap r i n t e da n t e n n aw a sd e s i g n e db yh f s s ,i t sv s w ri s l e s st h a l l2w i m i n2 4 2 5 g h z t h er a d i a t i o np a 牡e mi s s i m i l a rt ot h a to fd i p o l e 觚t e r m a si nx yp l a n ea i l da l m o s t o m n i d i r e c t i o n a li nx za n dy zp l a n e i tc a nb eu s e di n w i ,a n k e yw o r d s :m i c r o s t r i pl i n e ,m e m o do fm o m e n l ,山n e 皿a ,r e t 啪 l o s s ,r a d i a t i o np a t t e m ,w l a n 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1 1 微带线基本结构1 】 微带线可以看成是由双导线演变而来的双导体传输线。如 溉撼 ( b )( c ) 图ll 微带线的演变过程示意圈 图( a ) 所示的平行双线对称面上放一块无限薄的导电平板 并不影响原来的场分布,去掉导电平板下方的一根导体后其导 电板上半空间的场分布仍然不变,如图1 1 ( b ) 所示,再将导 体板上方的圆柱导体换成薄导带,在导带与导电平板之间填充 介质后即可构成标准的微带线,如图1 1 ( c ) 所示。微带线横 截面上的场分布可认为是平行双线横截面场分布的一半。因此 微带线的主模也近似认为是t e m 模,但它属于部分填充介质: 导带上方是空气,导带下方是介质基片。 1 2 微波电路与微带传输线 第一章前言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工作频率的提 高,微波电路又开始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而在 电路正向高速度、大规模、集成化发展的今天,微波集成电路 也成了微波电路的一大发展趋势。 微波电路最初伴随雷达技术共同诞生,主要以波导或同轴 线的形式出现,其电路元件的特点是体积笨重、制造工艺和调 试过程复杂、可靠性差、应用范围有限。2 0 世纪6 0 年代后期 至7 0 年代初期是微波电路技术的第一个大发展阶段,以陶瓷 材料作为衬底的混合微波集成电路( m i c ) 开始发展起来,对 与原来的微波电路在小型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在性能、成本、 可靠性等方面也有明显改善,但还不能和同期的i c 相比。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至8 0 年代初期是微波电路技术的第二个大发 展阶段,其代表性的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砷化镓场效 应管( g a a sm e s f e t ) 为主要器件,以砷化镓材料为衬底的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m m i c ) :二是以介质波导作为微波传输 线的毫米波集成电路。前者进一步提高了集成度,使之达到一 般i c 的水平,后者则主要解决了在毫米波段降低传输线及相 应元件的损耗问题。因为在m m i c 中有金属导体构成的传输 线本身截面尺寸很小,当频率升高至毫米波段时,由于趋肤效 应更使导体损耗增加,而介质波导的损耗很低。但是,介质波 导型集成电路存在几个严重缺点:( 1 ) 不便于和有源器件连接, 更不便于直流偏压馈电;( 2 ) 由于介质波导工作与非t e m 模式, 其不连续结构往往产生明显的辐射,增加了系统损耗;( 3 ) 为避 免介质波导之间较强的耦合,传输线之间必须保持较大距离,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使系统的集成度减小;( 4 ) 加工相当困难。由于上述原因,以金 属微带线作为传输线和连接线的m m i c 以及混合m i c 始终是 微波电路的主流,因此研究微带线的传输特性成了提高微波集 成电路性能的重要一步。 l - 3 微带天线的提出与发展h 7 4 踟 早在1 9 5 3 年,d e s c h a m p s 教授就提出了利用微带线的辐 射来制成微带微波天线的概念,但是在随后的近二十年里,对 此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直到1 9 7 2 年,由于微波集成技术的 发展和空间技术对低剖面天线的迫切需求并基于微带天线的 许多优点,例如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平面结构、易于和 平面电路集成等,微带天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从而使 微带天线获得了多种应用。 1 3 1 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 微带天线是在带有导体接地板的介质基片上贴加导体薄 片而形成的天线,它利用微带线或同轴线等馈线馈电,在导体 贴片和接地板之间激励起射频电磁场,并通过贴片四周与接地 板间的缝隙向外辐射。因此,微带天线可以看作为一种缝隙天 线,通常介质基片的厚度与波长相比是很小的,因而它实现了 一维化,属于电小天线的一类。 导体贴片一般是规则形状的面积单元,如矩形、圆形、圆 环形薄片等,也可以是窄长条形的薄片振子( 偶极子) ,由这 两种单元形成的微带天线分别称为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振子 第一章前言 天线,见图1 2 ( a ) ,图1 f 2 ( b ) 微带天线的另一种形式是利 用微带线的某种变形( 如弯曲、直角弯头等) 来形成辐射,称 之为微带线性天线,其中一种形式如图1 3 所示。这种天线由 于沿线传输行波,因此又称为微带行波天线。微带天线的第四 种形式是利用开在接地板上的缝隙,由介质基片另一侧的微带 线对其馈电,称之为微带缝隙天线,如图1 4 所示。 微带线接地板 圈1 2 ( a ) 徽带贴片天线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接 图12 ( b ) 微带振子天线 圈l _ 3 徽带线型天线 微带线 图14 微骷缝隙天线 5 体振子 地扳 第一章前言 1 3 2 微带天线的优缺点 与普通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有如下优点: 1 剖面薄、体积小、重量轻 2 具有平面结构 3 馈电网络可与天线一起制成,适合用于印刷电路技术 大批量生产 4 能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为单一的模块 5 便于获得圆极化,容易实现双频段双极化等多功能工 作 微带天线的缺点: 1 频带窄 2 有导体和介质损耗 3 功率容量小 4 性能受基片材料影响较大 1 3 3 微带天线分析方法 天线分析的基本问题是求解天线在周围空间建立的电磁 场,求得电磁场后,进而得出其方向图、增益和输入阻抗等特 性指标。分析微带天线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传输线模型、空腔 模型理论、积分方程法即全波方法、f d t d 、有限元法、矩量 法等。 1 4 基于微带馈电的印刷天线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无线通信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手机等移动终端外,连 通信网络也随着i n t e r n e t 的飞速发展从传统的布线网络发 展到了无线网络,迫切需要合适的天线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使 得天线技术也日益快速的发展。微带天线由于其重量轻、体积 小、便于集成、成本低,无疑成了第一选择。然而微带天线却 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频带窄。虽然已有很多种方法来 增加微带天线的带宽,但仍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移动通信的要 求,以微带馈电的各种印刷天线被广泛的研究并应用到实际当 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印刷天线有双频单极印刷天线、三角形 单极印刷天线、印刷偶极子天线、弯曲单极印刷天线等,如图 1 5 ( a ) ,1 ,5 ( b ) ,1 5 ( c ) ,1 5 ( d ) 所示: 圈l5 ( 4 ) 微带馈电的双频单极印刷无线 图15 ( b ) 微带馈电的三角彤单楹印刷天线 第一章前言 图l5 ( c ) 共而波导馈电的印刷偶撮亍天线 圈l5 ( d ) 锚带馈电的弯曲单板印刷天线 1 5 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前言 本章简要介绍了微带传输线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以及微 带天线的产生与发展,并分别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微带天线和新 型的印刷天线,介绍了各种天线的结构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基本理论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不连续微带线的传输特性以及基于微 带设计的印刷天线,因此本章首先介绍了微带线的基本理论, 对微带线的结构、特点、参数以及色散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 究。由于本文设计的印刷天线是偶极子天线,因此本章同时介 绍了偶极子的辐射原理。 第三章不连续微带线传输与反射特性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章应用矩量法,对9 0 。拐角及其4 5 。切角的微带线特性 进行了研究。当不连续处的影响比较小的时候,微带线两端由 于算法原因而产生的微小失配将严重影响s 参数的提取精度。 本章提出了种新的处理方法,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用 本章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对微带的直角拐角进行适当的切 角,微带线的传输特性将会有较大改善。本章最后列表给出了 不同介电常数和不同宽高比时的最佳切角大小。 第四章用于w l a n 的印刷天线的设计 本章根据无线局域网( w l a n ) 的具体要求,应用a n s o f t 公司的h f s s 仿真软件设计了一个实用的印刷天线并给出了 仿真结果。 第五章结束语 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第二章基本理论 第二章基本理论 2 1 微带线 2 1 1 微带线基本特性参数阻1 许多微波系统对微波电路的体积和重量提出了苛刻的要 求,希望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传输线实现微波集成电路,微带 线就是一种理想的传输线。微带线的几何结构和电力线图如图 2 1 所示,它包括导体板、介质基片和导体带三部分。介质基 片必须损耗小,光洁度高,以降低衰减。微带线的几何结构并 不复杂,但它的电磁场却相当复杂,在微带线上传输的并不是 严格的t e m 波,而是准t e m 波。由于介质基片的存在,场的能 量主要集中在基片区,其场分与t e m 波非常接近,故称为准 t e m 波。可以利用色散方程证明微带线中的场的确不是t e m 波。 设媒质1 ( 介质基片) 和媒质0 ( 空气) 中的色散方程分 别为: 砰= 尼j + 豫( 介质基片) 碍= 碌+ 磕 ( 空气)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图2 1 微带线的几何结构和电力线分布 因为在介质与空气的分界面上场的切向分量必须连续,当波沿 + z 方向传播时,其相位因子( 一吒z ) 理应相等,就是说介质 中的z 方向的传播常数t ,应等于空气中的传播常数。用反 证法,设微带线中传播的是t e m 波,那么t 。= = o ,由此得 出t 。= t 。,= t 。,故岛= 。,这与假设矛盾。这就证明了 微带线中传输的不是t e m 波。 为了计算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乙、相速、波长名等参数, 我们引入有效介电常数s 。,这可用图2 2 予以说明。当传输系 统不存在介质基片时,相当于占。= 1 ,如图2 2 ( a ) 所示,显然 这时系统可以传输t e m 波,其相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 ;当 传输系统充满s ,1 的介质时,该系统同样可以传输t e m 波, 其相速v ,= i ,如图2 2 ( b ) 所示;当微带线为部分填充 介质时,其相速取决于传输能量在两部分介质中的分配情 第二章基本理论 = l 二= ,誓| i 。l :乞 。i :j 。一亡= 二 ,0o 、_ :、营二:, z 巧z o z 幼z o z 口z o z 钐z 口z 口z o z 能 y ,础 v ,一去一古 ( a )( b )( c ) 图22 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 况,可以预料其相速v ,介于c 与c i 之间,如图2 2 ( c ) 所 示;图2 2 ( d ) 是图2 2 ( c ) 的等效。为此引入有效介电常数 t ,表示为 毛= c l ( q ) c i ( 1 ) 式中,c l ( 1 ) 是空气填充时的单位长度电容,c i ( ) 是部分介质 填充时的微带线单位长度电容,同时c l ( s ,) 也是假想的有效介 电常数为乞的介质全部填充时的单位长度电容。关键问题是计 算c l ( ) 和c l ( 1 ) ,然后计算乞,进而求出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线上波长、相速等参数。 假设,= o ,对于叫 l ,特性阻抗乏的计算公式为 z c = 詈h 等+ o z s 泣, 、 se wn 罩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 = 掣+ 字阱拶一埘一翔 m , 2zw仃 对于w 向1 ,特性阻抗乙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仃 1 2 0 万1 z = 7 。= 一一 5 。詈+ 1 3 9 3 + o 6 6 7 l n ( 詈+ 1 4 4 4 4 )门门 t = 孚+ 孚c t m ( 2 1 _ 3 ) ( 2 ,1 4 ) 给定和比值w ,从式( 2 1 1 ) ( 21 4 ) 可以计算出微带 线的特性阻抗互。 有时给定的参数是和所需要微带线的特性阻抗,求比值 w 。这是需要用到另一组对偶的综合用的公式。首先计算参 数4 和b 如下: 爿= 斋c 孚 署 z ,+ 学, 汜, 日:翌 2 z c 、3 sr 对于4 去,有 导:兰+ 三+ 三( 1 地刍 ( 2 1 9 ) 厅矗丌牙 、r 7 对于詈 岛,即介质的介电常数大于空气介电常数时,电磁场在 介质外的空气中沿垂直于界面方向呈指数律衰减,结果场被介 质空气及介质导体两界面来回全反射形成相当予吸 附在介质附近的所谓“表面波”。理论分析表明表面波也分为 r e 波和t m 波两种,其中t e 波的临界频率为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 ( 2 1 f 1 5 ) 五2 丽 川川 t m 波的临界频率为 f :墨 ( 2 1 1 6 ) “2 而后j “ 上式中c 为光速,式( 2 1 1 5 ) 中聆= 1 ,3 ,5 ,式( 21 1 6 ) 中 胛= o ,l ,2 ,3 。最低次t m 表面波( ”= o ) 的临界波长为 ( 忍) 一= o 。 最低次t e 表面波( 一= 1 ) 的临界波长为 ( 丸) 珥= 4 矗0 1 因此,最低次t m 表面波t m o 波在所有工作波长下都存在, 而最低次t e 表面波t e i 波可设法通过选取低s ,的介质材料或 远小于见的 尺寸加以抑制。但需说明一点的是,当工作频率 低于表面波的临界频率时,波不是处于截止状态而是处于辐射 状态。 在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上实在不能抑制表面波的情况下,就 应该在频率上避开准t e m 波和表面波的强耦合点。强耦合频 率就是准t e m 波和表面波相速相等时的频率。由于准t e m 波和表面波相速都在c 和i 之闻,且都是频率的函数。故 可存在相速相等的频率点。我们知道,相速相等的波之间会有 显著的能量交换,因此强耦合频率处的准t e m 波的工作状态 将变坏。对t m o 表面波,强耦合频率为 第二章基本理论 ,c 2 。丽 对t e i 表面波,强耦合频率为 ,3 c 2 2 丽 可见,。比如低。 综上,通过微带线尺寸和介质材料的适当选择可抑制大部 分高次模,同时,若将工作频率选在 。以下且避开t e m 波 与t m o 表面波的强耦合点,则可保证准t e m 波的单模传输。 2 1 3 微带线的损耗1 l 在特性阻抗和工作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带线的损耗大于 同轴线。微带线的损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导体损耗、介质损 耗和辐射损耗。其中导体损耗是主要部分,它是由于导带和接 地板不理想,存在损耗电阻而引起的。介质损耗是由于微波使 得基片介质的大量分子交替极化而彼此摩擦、来回碰撞产生热 损耗引起的,它是总损耗的次要部分。辐射损耗是由导带两边 半开放区辐射部分电磁波造成的,但当介质基片的相对介电常 数占,较大、导带宽度w 较大于基片厚度办、工作频率不很高时, 这部分损耗与前两者相比很小,可以不予考虑。 由于微带的损耗,引起了其中导行波的衰减。微带的衰减 系数可写为: ! 塞窒望盔堂亟主堂焦堡兰 口“刍争= 嚣= 刍c 见+ = + 删瓦节2 务2 五a 邮“户悃。 其中见和岛分别为单位长度上导体和介质的损耗功率, p 为行波状态下微带的传输功率。和分别代表导体损耗 和介质损耗的衰减系数a ( 1 ) 导体损耗衰减系数口。 行波状态下微带的传输功率为 p :妥m :妥1 2 z , 22 ” 单位长度的导体损耗功率可以表示为 p = = 妥i r c 式中,r 为单位长度导体的分布电阻。故 旷参= 去 由于微带线中高频电流沿导带及接地板周界的非均匀分 布很难精确求得,所以哦的精确计算公式也很难获得,工程 上用以下近似公式计算 当兰0 1 6 时 铲等豪卜c 2 + 去+ 老陋c 半,+ 扣 ( d b c m ) 当o 1 6 娑2 时 第二章基本理论 = 等豪卜c 2 + 去+ 者陋洋,一匀, 当竺2 时 堡生塑 呸:等i 型之堡丝一 1 + 旦+ 旦匝为一铷 劭婵+ 呈雌呶熹+ n 舛) 2 ”。心础m f _ j ,z 万删 式中,r 为表面电阻,为f 不等于零时的导带等效宽度, ( 2 ) 介质衰减系数 设电磁场全处于介质基片中,其介质的介电常数为s ,磁导率 为胁,电导率为仃。根据玻印亭矢量,通过功率为 p = f 三r e ( 庄疗+ ) 出= 去f l 宣1 2 幽 ( 2 1 1 7 ) 其中玎为n j m 波的波阻抗。单位长度介质中的损耗功率为 办:毕枷郡出 眩s , 由式( 2 1 1 7 ) ( 2 1 1 8 ) 得 = 台= 罢挣= 去c 厮) = 半七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里t a n j = 兰,为介质的损耗角正切。尼= 2 石 ,为传 卯s 输系统中t e m 波的相位常数,其中凡i 为介质波长,采用 c m 单位。故 铲车t 觚j ( n p c m ) 或 :2 7 3 竺2 t a l l j ( d b c m ) 实际上,微带中的场并不全部集中在介质内,因此,值应 比上式算出的小些,可以证明其衰减系数为 :2 7 3 三暑立华t a l l 占:2 7 3 ( g 立) 华t a l l 占 s ,一1s 。氏。氏 ( d b c m ) 式中,g 立称为介质损耗角的填充因子。 2 2 电流元及对称振子的辐射特性 2 2 1 电流元及辐射场p 所谓电流元是设想从实际的线电流上取出的一段非常短 的直线电流,如图2 6 ( a ) 所示。它的长度,远小于工作波长五, 因而其电流可认为沿线不变( 均匀分布) ,它的总强度可用电 矩刀来表征。实际天线上的电流分布可以看成是由很多这样的 第二章基本理论 电流元组成的。因此电流元也称为电基本振子。 ,见 ( a ) 电流元( b ) 电偶极子( c ) 短对称振子 图2 6 电流元及短振子 根据电流连续性定律,电流元的两端必需同时积存大小相 等、符号相反的时谐电荷q ,以使,( f ) :挈,即,:,国q 。为 此,实际结构是在两端各加载一个大金属球,如图2 6 ( b ) 所 示。这也就是早期赫兹试验所用的形式,所以又称为赫兹电偶 极子。普通的短对称振子,由于其两端的电流近似为零( 相当 于开路) ,沿线电流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成三角型分布,如图 2 6 ( c ) 所示。 下面利用间接法( 矢位法) 来求电流元所辐射的电磁场。 将电流元置于坐标原点,沿z 轴方向。由式 的) = 卷胁) 竿卉蚓一f ( 2 2 i ) 在式( 2 2 1 ) 中,肋= 。胁胡= 姚,故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爿:兰f 甜岛:三竽。啪:孔 ( 2 2 2 ) 4 万3r4 口r 2+ 4 = 珥+ 魄+ 双= 巩c o s 臼一弘血曰 ( 2 ,2 ,3 ) 由式占:v 爿,:土v 一 如去v 4 = 磅唔如。弓以o 。s 绷= 私 h ,= ,筹s 啪( 1 + 去矽膨 ( 2 2 4 ) 嗉v 嗉去积鳓等咧= 晖+ 鹤 卜节参c o s 印+ 埘 叩挚印+ 丢一莎步 2 5 可见,磁场强度只有一个分量以,而电场强度有两个分量e 近区是指打1 且口r 尝( 但r f ) 的区域。在这个区 第二章基本理论 域里 吉专k rk z r z p 一7 h l 式( 2 2 4 ) 和式( 2 2 5 ) 可近似为 ( 2 2 ,6 ) ( 2 1 2 7 ) e ,:一,玎与c osp 点r 2 一j 玎瓦忑7 0 o8 e 口= 一,叩_ = 告s i n 目 ( 2 2 ,8 ) 丘口2 一j 叩i _ 7 矿8 1 n 目 2 - 2 8 h ,= 告s i n p 这个区域由于滞后效应不明显( p 一咖“1 ) ,其电场e 、毛 的表示式与静电极子的电场表示式相同,而磁场只。表示式与 恒定电流元的磁场表示式相同,故称之为似稳场或感应场。电 场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相位差兰,这是由于滞后效应不明显, z 电场直接随电荷变化,而磁场直接随电流变化。电流,与电荷 q 之间有詈的相位差( ,= ,q ) ,因此日与e 之间也有詈的 上z 1 相位差。这样,其平均功率流密度s “= 圭i 沁陋日+ - o ,无 z 实功率,只有虚功率。但值得说明的是式( 2 - 2 8 ) 是忽略了相 对较小的项而得出的,它反映了这个区域电磁场的主要特征。 但是被忽略的较小项实际上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它们据有不同 的特征。有的项却正是传输实功率的,电偶极子向外辐射的净 功率正是由它们携带和传送的。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3 电流元的远区场p 远区是指鼢1 ,即r 去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 r 上士 ( 2 2 9 ) 7 百j 瓦了 2 2 9 式( 2 2 4 ) 和式( 2 2 5 ) 中仅保留各分量中最大项,得 这个场有如下特点: ( 1 ) 场的方向:电场只有易分量;磁场只有h 。分量。其 坡印廷矢量为s = 吉e = 圭百易尹以= i 三易a 可见, e 、日互相垂直,并都与传播方向尹相垂直。因此这是横电 磁波( t e m 波) 。 ( 2 ) 场的相位:无论易或吃,其空间相位因子都是一扫, 即相位随离源点的距离,增大而滞后,等r 的球面为其等相面, 所以这是球面波。其坡印廷矢量为 s = i 出f = :鹤弼= 尹;弓巧= 尹:譬为实功率,即传输实 功率,故称之为辐射场。 ( 3 ) 场的振幅:场的振幅与r 成反比,这是因为电流元由 源点向外辐射时,其功率渐渐扩散,有分布于小的球面变成分 布于更大的球面上。同时,场的振幅与,成e 比,也与成正 嚣罄 第二章基本理论 , 比。值得注意的是它与电尺寸麦有关而不是仅与几何尺寸。有 关。 2 2 4 辐射方向图1 3 任何实际天线的辐射都具有方向性。单单把辐射场振幅与 方向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我们称之为( 振幅) 方向图,即 天线方向图就是远区任意方向上某点的场强与同一距离的最 大场之比同方向的关系曲线。 定义方向图函数( 简称方向函数) 为 f ( 目,妒) :堕掣 ( 2 2 1 1 ) 止吖 是ie ( 目,妒) i 的最大值。 2 2 5 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p 电流元所辐射的总功率可由其平均功率流密度在包围电 流元的球面上的面积分来得出。其平均功率密度为 = 扣卜畦警2 i 警e s i n 咿 故辐射功率( 实功率) 为 p = 唾跚= n 墨岛2 ,血蚴= 罢白幼p 伽= 耐夸 ( 2 2 1 2 ) 仿照电路中的处理,设想辐射功率是由一电阻吸收的,即 令 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耻 m , 得 霞,= s 。以) 2 见称为电流元的辐射电阻。 2 2 6 对称振子的电流分布和远区场 ( 2 - 2 1 3 ) ( 2 2 1 4 ) 对称振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天线形式,如图2 7 ( a ) 1 f 一 j r 一 互 叫2 口l 一 ( a )( b ) 图2 7 对称振子的电流分布和远区场计算 所示。从振子中心馈电,一臂长度为全长为2 z ,圆柱导体 的半径为a 。这个结构可以看成是由终端开路的双线传输线张 开而成的,如图2 7 ( b ) 所示。平行双线传输线上的导行波在 开路终端处将形成全反射,其电流沿线呈驻波分布,在开路终 端处电流总是零。上下平行线上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并且两 导线的间距远小于波长,因此双导线上电流的辐射场几乎相消 第二章基本理论 而无明显辐射。但当双导线的终端张开后,演变成了图2 7 ( a ) 的形式,使上下导线上的电流由原来方向相反变成方向相同, 因而它们产生的辐射场不再相消,而成了能有效辐射的天线。 对日五的振子,若略去因辐射而引起的电流分布的改变,而 沿线电流近似于e 弦分布: ,= 糍:【,s i n i ( ,+ z ) z o 即 ,= ks i n 尼( f 一| zj ) ( 2 2 1 5 ) 式中为电流驻波的波幅电流,即电流最大值。 振予上= 处的微分电流元胁在场点p 产生的远区电场为 呱= 啪警s i 峨e 叫1 下臂上对中点对称的一1 :1 处电流元具有相同的电流j ,它在p 处产生的远区电场为 峨= 啊等s i n 即叫 对远区场点,各源点至场点的射线可看成是平行的,即 ,l r l i 屹,从而有 ( 1 ) qz 岛“扫,牙“眨* 百 ( 2 2 1 6 a ) ( 2 2 1 6 b ) 口口 啷 啷 z z 卜 h _ ,、l 2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上。三。上 r 如 根据式( 2 2 1 6 b ) ,由于在远区中r lzc o s 占,因而有式 ( 2 | 2 1 6 c ) ,即_ 、,2 的微小差异对振幅因子三、土的影响甚 1吒 微。然而在相位因子中决不能把和吒看作相同。因为,虽然 z ic o s 臼与r 相比很小,但与波长五相比却会是在同一数量级 这样就可能导致大的相位差。根据式( 2 2 1 6 a ) ,电场d 巨和掘: 的方向都是百,因而它们的矢量和化为代数和。故得 绲= 饵+ 妈= 警s i n 良珊“8 + e 州妒1 :血掣掣s h 盼归2 c 。s ( 尼c o s 口) 。 2 办 、。 总电场为 易= f 蛾= 号争s i n 良一归f s i n 七( ,一i z d 】c o s ( j j l z l c o s 回出 :,! ! 旦生! ! ! ! 丝! ! ! 竺二! 竺丝。一归 ,s m ( 2 2 1 7 ) 式中已令叮= = 1 2 0 7 ( q ) 。其磁场与电场的关系仍与电流元 时相同,即 日。:生 叩 ( 2 2 1 8 ) 第二章基本理论 上式结果表明,对称振子远区场的特点与电流元相似。场的方 向:电场只有局分量,磁场只有也分量,是横电磁波。场的 相位:是以振子中点为相位中心的球面波;磁场与电场同相。 场的振幅:与,成反比,与成正比,并与场点的方向臼有关, 即具有方向性。 2 2 7 对称振子的辐射方向图和辐射电阻【3 】 通常取式( 2 2 3 ) 中与方向有关的因子作为对称振子的方 向函数,称为未归一化的方向函数: , 咖= 掣= 型篇型 ( 2 2 ,1 9 ) 由之司得出归一化万同幽数: f ( 曰,咖:掣 ( 2 2 - 2 0 ) j m 厶是厂( 口,妒) 的最大值。 对称振子的辐射功率为 p = 1 2 4f r 簪2 s i n 伽妒,。瑶r 型字蛾目 因此辐射电阻为 耳= 筹划r 咝挚臼 泣2 埘, 2 3 微带天线m 一8 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 1 微带天线基本原理阻7 “1 微带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由考察矩形微带贴片来解释, 如图2 8 所示贴片尺寸为口6 ,介质基片厚度为 ,厶凡,凡为 自由空间波长,微带贴片可看作宽度为口,长度为6 的一段微带 传输线,其终端处因为呈现开路,将形成电压波腹, 图2 8 矩形微带贴片天线 一般取6 “厶2 ,以为微带线上波长,于是另一端处也呈电压 波腹,此时贴片与接地板间的电场分布如图2 9 所示。 第二章基本理论 血一 图2 9 贴片与地板间的电场分布 y 设电场可近似表达为( 设沿贴片宽度和厚度方向电场无变化) 巨= 岛c o s ( 万y 6 ) 天线的辐射由贴片四周与接地板间的窄隙形成,由等效性原理 知,窄缝上电场的辐射可由面磁流的辐射来等效,等效的面磁 流密度为 m z = 一n x e 式中,e = 礁,;是x 方向的单位矢量,五是缝隙表面( 辐射 口径) 的外法线方向单位矢量,这些等效磁流的方向已在图 2 9 中用虚线标出,可以看出,沿两条a 边的磁流是同向的, 故其辐射场在贴片法线方向相叠加,成最大值,且随偏离此方 向的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形成边射方向图。沿每条b 边的磁流 都有反对成的两个部分构成,他们在h 面各处的辐射互相抵 消,而两条b 边的磁流又彼此成反对称分布,因而在e 面上 各处的场也相互抵消,在其它平面上这些磁流的辐射不能完全 抵消,但与两条a 边的辐射相比都相当弱。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上,矩形微带天线的辐射主要由沿两条a 边的缝隙产生,该 两边称为辐射边,其h 面和e 面方向图如图2 1 0 所示。由于 磷磁 图2 1 0 矩形微带天线的主面方向图 接地板的存在,天线主要向上半空间辐射,对于上半空间而言, 接地板的效应近似等效与引入磁流m :的正镜像,由于 而矗,因此它只相当于将吖:加倍,辐射图形基本不变。 第三章弯曲微带线的传输及反射特性 第三章弯曲微带线的传输及反射特性 微带线的弯曲结构是微波、毫米波电路中常见的结构,由 于微带线弯曲处存在电荷积聚效应,相当于弯曲处的电容增 大,因而切去弯曲微带线的一角是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及维护合同
- 2025年智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智能交通与智能交通创新报告
- 企业年度业绩评估与激励协议
- 三方销售代理协议
- 市场开发与合作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智慧农业温室建设中的智能化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优化报告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制定合作合同
- 营销策划项目合作合同风险防控指南
- 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服务协议
- 企业安全托管服务合同范本指南
-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课件 Unit 1 Culture
- 人防工程伪装防护技术规范
- 2024年度企业预算表(制造企业)
- 机加工设备管理制度
-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英雄形象
- 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供应商履约评价表
- 语音发声(第四版)语音篇
- 关于食用油的科普知识分享
-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