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设计.ppt_第1页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设计.ppt_第2页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设计.ppt_第3页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设计.ppt_第4页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设计,空间中人的行为与心理,人与环境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这种互动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的。设计师应如何把握这种互动呢?,1、设计师应该了解人们的行为特性、把握不同的行为方式所需求不同空间性质的差异,并以适当的方式界定空间领域,以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2、空间设计能否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与互补是环境设计好坏的评介标准,一、人的行为特性,1对个人空间的需要当一个人不与他人发生交往关系的时候,有一种“为避免他人的侵入而在其自身周围保持一个看不见的领域”的意识,这个看不见的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例:在空间局促的火车座厢里面对陌生人就坐会让你心理上感到不安定、不舒适在狭小的电梯里,对不认识得人你会尽量采取背离的体态,把紧靠自己的其他人再想象中“非人化”个人空间受侵犯的例子,1、个人空间的空间形个人空间的形并不是如球形般向四周等距延伸的,而是呈不规则的椭圆球状人们所需要的个人空间在身体前方和上方尺度较大而身体两侧相对尺寸较小(也就是说处于身体两侧的他人或物体对个人的干扰较小而身体前方和上方则干扰较大)注:个人的空间尺度、形状的界定、还会因人的性别、年龄、文化、心理素质的差异而区别。,2、对适当的人际距离的需要,人们在空间中进行诸如交谈、会话等面对他人的行为时,需要采取一种与对方不远不近的距离,这种人际距离的需要也是空间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由于关系、环境、心理状态不同,交往距离一般分四个距离带:密接距离(通常是相当亲密得人或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距离);个人距离(与普通关系得人日长的交谈距离)社会距离(特定的社会角色之间发生的正式交往的距离如谈判、接洽)公共距离(个人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如讲演、表演等面对面对公众的场合),伊。霍尔对人际距离的分级,排他域:约0。5米通常不愿让他人进入的范围会话域:约0。51。5米会话交谈时的距离,不交谈时不愿他人进入的范围接近域:1。53米可以进行对话,这个范围内不易与他人视线重合相互认识域:320米明白对方的表情,相互可以问候识别域:约2050米可以明白对方是谁,3、恰当的位置关系,人们的交往关系不仅在距离上,还与交往时双方身体的朝向有很大关系,总结,空间的大小、尺度、分隔、家具布局、座位排列等方面都需要考虑领域性和人际距离等因素,二、空间性质,空间性质是从人的行为和心理角度来定义的。一个空间通常包容了一系列的行为,其中有个人行为,如阅读、思考、独自休息、等候等;也有群体行为,如会见、谈判、协作、游戏、接待等要使空间充分的发生作用,就需要为不同性质的行为提供不同性质的空间,使空间的形式根据特定行为的需要而成立,安全感与依托感,这种心理特点反映在空间可称之为边界效应对于空间的分隔、空间组织、布局有参考价值例地铁站没车时候车得人不是均匀分布在所有空间而是在柱子周围适当与人流保持距离,私密性与尽端趋向,私密性不单是个人性的也属于群体的(自成小团体不希望外人打扰)以空间为例雅间、包房尽端心理以餐厅为例人们不愿在门口和人流集中的通道位就座而喜在尽端性质的座位,交往与联系的需求,共享空间人是社会性的交流是人的基本需求共享空间如酒店大堂、舞厅舞池、餐厅散座区等,求新求异心理,造型、色彩、灯光、内部空间特色,从众与趋光心理,交通与疏散空间空间导向性光布局对人得吸引,纪念性与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