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通过答辩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194535455 目录摘要3abstract4绪论51零件分析61.1零件工艺性分析61.2 结构分析71.3精度分析7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73零件工艺计算83.1搭边值的计算83.2刃口尺寸计算83.3排样计算93.4冲压力计算103.5压力中心计算103.6冲压设备的选用105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115.1标准模架的选用115.2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115.3其他零部件结构126 模具装配图127 模具零件图128 小 结249 参考文献2510谢辞26 摘要 十五期间,中国的模具行业的年增长率为20%。在2005的销售额达到61000000000元,同比增长25%,在全球排名第三;模具出口大较快增长,表示模具水平和竞争力剧增。;模具产品结构更高档的,复杂的,精度提高,模具的份额为30%,寿命长。目前,国内模具制造商超过30000,员工800000人左右,53400000000元模具产值。 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在地域散步上有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地域成长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2004,广东省模具工业,首先在模具行业,产值,模具制造业的产值和大约40%的国家销售会计。 我国模具市场空间巨大。一个汽车模具需要几千副模型。几百套铸造模具。 在我国,模具是一个新型的产业,带动了国内机械行业的发展,从大型工厂到小作坊,模具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当前征服部门极力发展汽车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模具,模具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也非常好, abstract during the fifth, chinas mold industry growth rate of 20%. . sales in 2005 reached 61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25 percent, ranking third in the world; mold large and rapid growth in exports, which means that the mold level and competitiveness surge. ; mold product structure is more upscale, sophisticated, precision can be improved, 30% share of the mold, long life. . currently, the domestic mold manufacturers more than 30,000 employees around 800,000 people, 53.4 billion yuan mol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ld industry in the geographical imbalance walk there,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to grow faster than the midwest.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in the north. 2004, guangdong mold industry, first in the mold industry output value reached 18.5 billion yuan, mold manufacturing output and about 40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sales accounting. chinas mold huge market space. a car needs a few thousand die deputy models. hundreds of sets of casting molds. in china, the mold is a new industr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machinery industry, from small workshops to large factories,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mold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current authorities tried to conqu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first is the mold, the mold production efficiency high. product quality is also very good, 绪论 模具行业已经经过漫长的成长,当前处于提升升阶段,目前,模具行业属于过渡,所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模具产业想要有所提升,必须不断注入科研资金,提高科技分量,创造出具有代表竞争力的产品。 加强产品科研强度,才可以真正改善当前的竞争模式。当前中国的模具销售模式单一,产业不集中,售后服务没有跟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模具的发展中国模具工业的崛起需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改革,为了获得激励。许多企业走弯路,为了能消除弊端,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模具的低效性逐渐在中国铸造业的管理缺陷的消除。产业的兴起是中国模具行业的特点,模具工业的崛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零件分析1.1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为1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工艺性分析如下: 图1为零件图 q235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冲压成形性能良好。1.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容易对称,方便冲裁加工。零件冲压五个圆孔,最小的孔尺寸为4.2mm,符合冲裁最小孔径的要求。此外,通过冲裁的最小距离香港边距形孔的形状的一部分计算满足4.9毫米,最小孔边距要求。所以,该零件结构满足于冲裁要求。1.3精度分析工件上有4个尺寸标注公差要求,从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均属于it13,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无公差按it14尺寸精度。从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可采用普通冲压系统。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落料冲孔零件,加工方案可以使用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固然简单,但是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比较低,零件的精度差,不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二需1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而且生产效率很高。虽然模具结构比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必须在模具,导向销的导向设计,模具制造,装配是稍微复杂的复合模具。检查在凸模和凹模的复合模壁的厚度,当t的材料厚度为1mm,凸、凹模最小壁厚为4.9毫米,最小的孔的边缘部分,因此方案二。3零件工艺计算 3.1搭边值的计算一个与以下因素有关边界值:1)材料的力学性能,2)的材料的厚度,3)零件的尺寸和形状,4)布置形式,5)冲压工艺。由于零件的材料和厚度,这里取搭边值为2mm 3.2刃口尺寸计算对形状特征的分析,使用不同的制造方法的刃口尺寸计算。(1)落料尺寸基本计算公式:尺寸,检查冲头模具间隙,最小零点= 0.100mm,最大间隙zmax = 0.140mm,根据it7级是凸模制造公差,模具的制造公差。上面的值是否符合检查,不平等的,因此可以根据对刃口尺寸的工作部分的公式计算 即 (2)冲孔基本公式为尺寸,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经验算,满足不等式,因该尺寸为单边磨损尺寸,所以计算时冲裁间隙减半,得 尺寸,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经验算,满足不等式,因该尺寸为单边磨损尺寸,所以计算时冲裁间隙减半,得 (3)中心距:尺寸尺寸尺寸3.3排样计算分析零件形状,应该采用单直排的排样方式,零件可能的排样方式有图2所示两种。 a 横排 b纵排图2可能的排样方式对a、b两方案的比较,方案一条料宽度太窄,容易造成剪切板带材变形和翘曲,所以应该用b计划。4000mm1000毫米板的选择,是由不同的切割方式计算,零件的总数每片可使。(1)切成条54.4mm宽度,长度1000mm,零件总数:(2)切成条54.4mm宽度,长度4000mm,零件总数:材料利用率计算:一张板料上的材料利用率n=nf/bl100%=2556(5026)/40001000=83%对以上两种切割方法比较,应采用第二种切割模式,即切成条54.4mm宽度,长度1000mm。3.4冲压力计算可知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零件周长l=502+362172mm。此工件件的l为172毫米,q 235钢的抗剪强度为350mpa,t为1毫米。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模具的弹性卸料装置和推杆结构,所以卸力和推力则零件所需得冲压力为选用设备开式压力机j2335。3.5压力中心计算部分的形状是对称的,孔的尺寸很小,所以这部分的近似的交叉部分的外观的中心线的压力中心。3.6冲压设备的选用根据压力的大小,对开式可倾压力机jh23 - 35,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公称压力:350kn滑块行程:80mm最大闭合高度:280 mm闭合高度调节量:60 mm床身与滑块中心的距离:205mm工作台尺寸:380 mm,610 mm工作台孔尺寸:200 mm,290 mm手柄的孔的尺寸:50 mm,70 mm垫板厚度:40 mm5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5.1标准模架的选用对模具的尺寸的选择的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它应该是模具的尺寸计算的第一。凹模高度和壁厚的计算公式,模具,模具厚度,凹模高度,凹模壁厚。 凹模的总长为,凹模的b为 。 基于上述结果,可对模具的规格上模座112mm100mm40mm,下模座112mm100mm40mm,柱150mm 36mm,5.2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该模具弹的性卸料装置,橡胶选用为弹性元件。(1)确定橡胶的自由高度 由以上两个公式,取。(2)确定橡胶的横截面积查得矩形橡胶在预压量为10%15%时的单位压力为0.6mpa,所以(3)确定橡胶的平面尺寸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橡胶垫的形状应为长方形,长方形孔避免冲中间。根据工件的详细尺寸,象胶中间避让孔尺寸为82 毫米25毫米,外轮廓一边长为100mm,则另一边长b为(4)校核橡胶的自由高度依照橡胶垫的高径比条件,把橡胶垫分别分成四块置入模具中,最大行状尺寸为80毫米,因此橡胶垫高径比0.5 1.5之间,与橡胶垫尺寸合适。以选用的橡胶垫规格合适。橡胶模具高度约为0.8536mm = 31mm。5.3其他零部件结构冲压薄板冲压,选两个过渡配合,法兰式模柄手柄装置,根据手柄孔的尺寸,模柄尺寸a50100。6 模具装配图 模具装配图如图3所示。7 模具零件图 图4为装配图 1.下模座 2.定位销 3.凹模 4.橡胶 5.卸料板 6.螺钉 7.小导套 8.凸凹模 9.销钉 10.打杆 11.推板 12.螺钉 13.上模座14.圆柱销 15.垫板 16.凸模 17小凸模 18.凹凸模固定板 19.模柄 20.凸模固定板 21.挡料销 22.垫板 图5 上模座零件图 图6 下模座零件图 图7 推件块零件图 图8 凸凹模固定板 图9 卸料板零件图 图10 凸模固定板 图11 垫板零件图 图12.凸凹模零件图 图13. 凹模零件图 图14. 凸模零件图 8 小 结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学会了很多东西。深深的感受到知识的连串性是那么的重要。在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反之让我更加坚定的要完成它。这次设计对我的学习态度是一次检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完成。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只要自己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同时也要感谢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不断鼓励。 9 参考文献1. 刘建超张宝忠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 王伯平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 周松兵主编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曾霞文、徐政坤主编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修订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12月第2版5. 王巍 周耀红主编模具设计机械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孪生体智能运维策略-洞察及研究
- 智能化肥料市场分析-洞察及研究
- 档案记忆的多媒体融合研究-洞察及研究
- 主角泛化与观众共情的关系分析-洞察及研究
- 网络营销推广策略与实战方案
- 2022届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海水碱度平衡与海洋资源开发的关系-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医疗隐私保护技术研究进展-洞察及研究
-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妇幼信息安全课件
- 《测绘基础》课件(共八个任务)
- 物业轮岗活动方案
- 医院医疗服务培训
- 中国大麻酚油(CBD油)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中医院依法执业管理制度
- 广西b证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JG/T 463-2014建筑装饰用人造石英石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