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宋代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音系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音系初探 中文摘要 以大藏经的翻译为代表的汉语佛教经典文献,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 史文化宝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汉语史的发展研究很重要的资料,并 且对汉语各个时期的文字、训诂、音韵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内容包罗万象, 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宗教、历史、医药、语言、文学、艺术、 中外关系等诸多领域,并且对文献学传统文化和语言学等研究方面都具有重 要的学术价值。 绍兴重雕大藏音就是其中研究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之一。该资料完 成年代为南宋时期,处于汉语语音从中古到近代的重要过渡时期。所以,笔 者在继承前人对佛教经典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着力于绍兴重雕大藏音 中的音注资料地发掘和研究,为研究中古音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以填补 对该书音注研究的缺失。 由于笔者时间和能力有限,对绍兴重雕大藏音的研究,仅就该书的 音注资料与广韵集韵的音注进行比较,取其不同进行阐述,从而概括 出该书的语音的演变历程,以备更多的学者进行考查、论证。 通过考察,笔者发现该书的语音与广韵集韵的通用语相差不太 大,声类和声调基本上和广韵相同,所以笔者认为,这本资料的存古性 依然比较大。韵母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从中可以看出语音并不是处在 静止状态,而是处在变化的过程中。应该是保存古性的宋朝的通语。 关键字:大藏音宋代处语音 a b s t r a c t f h ec h i n e s eb u d d i s ml i t e r a t u r e s ,s u c ha sd az a n gj i n g ,t a k eav i t a lp a r ti n t h ee x t e n s i v et , e a s u r eh o l l s eo fh i s t o r i c l i t e r a t u r e s ,t h e y a r et h e i m p o r t a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gd a t e sa b o u tt h ed e v e l o p i n g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a n dm a k ev a t u a b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t h es t u d i n go fc h a r a t e r s ,y i n y u n ,a n dx u n g ui ne v e r yd y n a s t y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h i s t o r y ,i tc o n t a i n s p l e n t y o f r e l i g i o u s e h i s t o r y , p h i l o g y m e d i c i n e 1 a n g u a g e ,l i t e r a t u r e ,a r t a n dt h e h i s t o r y o f e s s e n t i a la c a d e m i cv a l u cw i t hr e g a r d st op h i l o g y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o n t r a d i t i o n a ic u l t u r e i so n es o u r c eo fm a t e r i a l si ne x a m i n i n g c h i n e s ep h o n o l o g y t h ew o r kw a sf i n i s h e di ns o u t hs o n gd y n a s t yw h i c hw a si a t h ec r u c i a lt r a n s i t i o n a lp e l 。i o d i nw h i c ht h ec h i n e s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s y s t e mc h a n g e d f r o mt h em i d d l ea n c i e n tt i m et ot h em o d e r nt i m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o u g h tr e s e a n c h i n g t h e s ed a m s ,、r ec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o m e i m p o r t a n tp h e n o m e n o n a b o u tt h e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e v o l v i n gt h ec l e a rd e v e l o p i n go r d e r l i n e s sa n dl a w ,c o n c e r n i n gt h e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s y s t e m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o r mt h em i d d l ea n c i e n tt i m et ot h em o d e r n t i m e ,a l lo ft h er e s e a r c hac h i e v e m e n t si nt h i sf i l e d ,p o s s e s sv i t a l ,v a l u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t h ec h i n e s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h i s t o r y s o o i lt h eb a s i so fs u c c e e d i n gp r e d e c e s s o r ss t u d y i n ga b o u tb u d d h i s m l i t e r a t u r e sw ee x p l o r e da n ds m d y e da b o u tt h sw o r k sp h o n e t i cn o t a t i o nm a t e r i a l s i n ,a n dp r o v i d es o l l ev a l u a b l eh i s t o r i cd a t af o r t h es t u d y i n go f t h em i d d l ea n c i e n tt i m e s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r e m e d yt h eg a p si nt h i s r e a h n d u et ol i m i t a t i o no l t i m ea n dm yl i m i t e dl e v e l ,o n s t u d i n g s h a o x i n g c h o n g d i a o d a z a n g y i n j u s t f o r t h es o u n do ft h a tb o o kn o t et o c a r r y o na c o m p a r i s o n ,t a k i n ga td i s s i m i l a r i t y ,c a t t yo ne l a b o r a t i n g ,g e n e r a l i z eas p e e c ho f t h a t b o o kt ot u r ni n t o p r o c e s s t h u sw i t hh a v em o r es c h o l a r c a r r y o n i n v e s t i n g ,a r g u m e n t ,w ef i n d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i st h e s i si sw h i c hs y s t e m ,t h ew o r k d e p e n d so ni st h et o n gy uw h i c hh a dp r e v a l c n e d i ns o n gp y n a s t y k e yu u r d s :d a z a n g y i n:i b n gd y n a s t y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2 第一章绪论 ( 一) 大藏经 大藏经,是将所有佛教典籍汇集起来编成的一部经书全集。起初叫做“一 切经”,后来定名为“大藏经”,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宗敦、哲学、历史、 民族、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建筑、音韵、中外关系等诸多领域。而我 们音静学研究的对象是大藏经时代的语音特征,对大藏经音义系统进行 统计,得出的大藏经声韵系统可以用来作为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根据。 大藏经涉及面很广,在音义部分也有很多人做过整理研究。对他的 音义研究,形式多样:有的仅注字音,如道慧一切经音、处观绍兴重雕 大藏音;有的兼释字义,如玄应一切经音义。从内容方面分,大致分三 类:一、音译部分的音义;二、义译部分的音义:三、咒语证音。从体制上 分为:随函逐经注解的,如可洪新集经音义随函录,云胜大藏经随函索 引;统一众经分类编写的,如处观的绍兴重雕大藏经等。 佛教的音义就是解释佛教经典中难懂的字音、字义专用书的统称,慧 睿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现存佛教音义专著 有一切经音义( 唐玄应著,2 5 卷) ,又称众经音义、玄应音义,是现 存最早的佛教著作;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又称新译华严经音义、 , 慧苑音义,唐慧苑著。- - 切经音义,又称慧琳音义,唐慧琳著;续 一切经音义,又称希麟音义,辽希麟著。此外还有后晋可洪新集藏经 音义随函录3 0 卷、南宋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等著作不仅对佛家经典字 音字义的阐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由于它们保存了大量久已失传的古代字韵 和其他文史典籍,又为古籍的辑佚、校勘、训诂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历代对大藏经地刊刻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第一部刻本汉 文大藏经开宝藏,是公元9 7 1 年由赵匡胤倡导完成的宋刻本。它的刊印 开创了中国大型典籍汇编的先河。在汉文大藏经的影响下,后来又出现藏文、 蒙文、满文版的大藏经的刊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开始刊印他们的大 藏经) 在佛教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佛教中大量的思想观念也转换为中国人 能够领会的语言,创造出大量沿用至今的词汇。其中我们所要研究的作为汉 语音韵学的四声,已成为今天普通话的重要标准,因此,它的音义研究对于 研究中国语言的发展确实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从第一部大藏经成功编撰以来,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尤其是近 代人,很多对大藏经的音义进行过考证。如关于慧琳的慧琳音义,近 代人闽中王少樵先生著有玄应书引说文校异,1 9 9 2 年丁福保作一切经音 义提要对他的古音进行考订。1 9 3 0 年黄淬伯先生作 反切声类考、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韵表考订声类3 6 类,韵类1 3 2 类, “久为学界所瞩目,日法等国汉学家亦羡称之,可以知其影响所届矣”:1 9 4 8 年,周法高先生撰玄应反切考一车- i 3 论及玄应,慧琳音与切韵的关系; 除此之外,不光可以从中进行音义研究,还可以进行训诂、文字、词汇等方 面研究。所以选择对绍兴重雕大藏音的声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希望不仅 从音系方面作出微薄贡献,还能从其他相关方面引发思考。 ( 二) 版本 绍兴重雕大藏音就是大藏经中较为典犁的一种音义专书,该书 是宋代精严寺僧人处观所著,全本传世很少,据笔者所知至今尚无人进行研 究。已知所存的版本包括以下三种: ( 1 ) 民国二十三年上海影印碛砂板大藏经会影印宋元刻碛砂藏本( 南京、 武汉) ( 2 ) 民国二十三年上海影印碛砂板大藏经会影印清刻本( 复旦) ( 3 ) l i 本明治( 1 8 6 8 一1 9 1 1 ) 东京弘教书院排印大藏经本( 南京、武汉) 笔者所得的是同本弘教书院全本,即高丽藏全藏本,与国内印刷的中 华大藏经中所收的三卷( 疑明支那本的印刷) 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许多反 映当时的实际语音状况的例子,是我们进行宋代语音研究弥足珍贵的资料。 笔者将自己有限的研究心得付诸笔端,希望能对此音注资料管窥一二,更愿 为更多的学者、道友进行深入研究铺路搭桥。 ( 三) 作者和时代 2 大藏音一书作者系南宋僧人处观,笔者查过宋朝所有传记和史诗, 无人为其作传,所以生平事迹笔者暂时无法考证只知道他是南宋时期精严 寺僧人。精严寺,是当时闻名于世的一座古刹,故址在今浙江省德清县施渚 镇上强村。据史载:“它始建于东晋成和元年( 3 2 7 年) ,东晋尚书徐熙因宅 井夜发光,遂舍宅为寺,初名“灵光寺”;后钱文穆时王氏立山门,因在此 掘地得名龟,将寺改名“灵龟寺”;这便是精严寺的前身”北宋大中祥符 年问( 1 0 1 0 年左右) 始称精严寺。精严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晋成帝成康 六年( 3 4 0 年) ,宋大中祥符年间赐额“精严寺”。精严寺占地1 7 余亩,在 嘉兴市区5 4 座寺字中,与楞严寺并列首位,历代御赐匾额,收藏文物数百件。 藏经阁藏有佛经一千七百余卷一万多册,堪为佛门至宝。 (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绍兴重雕大藏音( 以下简称大藏音) 版本很多,但由于真正传世的 很少,所以笔者采用的版本仅是中华大藏经第五十九卷和日本弘教书院 的藏版本以此为准( 我们称为高丽藏) 。其中有多处不一致之处,我们取其相 同,考证不同。由于中华大藏经的版本多为手写体,其中舛误、抄错之 , 处处处可见,所以我们将两本进行比较,然后确定正确一项进行研究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采取了一些方法,即:a 、类比法:将绍兴重雕大藏 r 音的音字、韵类、声类、调类与广韵集韵音系相应的音字相应的声 类、韵类、调类相比,看是否相同,是自成一类还是与其他字音、与其他音 类相混淆了b 、统计法:按广韵综合理论参照音系的声、韵、调类来看 本书的声韵调类:各类有多少字,有多少字和其他音类相混了,相混的音类 是哪些,各占多少比例,此统计法采用算术比较法。 选择本题对绍兴重雕大藏音的声韵系统进行整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l 、对处观绍兴重雕大藏经所有字音进行分类整理,得出声韵系 统,可以得出当时那个时代的语音特征。 2 、对绍兴重雕大藏经的整理研究,可以为后人进行大藏经 1 引自中嗣寺庙宝典 ( 长江中下游卷) 张羽新主编,中国藏学出舨杜1 1 7 页 3 研究搭建一个方便的桥梁。 3 、对绍兴重雕大藏音的研究,尚是空白,本文可以略填空缺, 为后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便利。 4 、本文将集韵与广韵的反切进行对比辩证,纠正其中的 破体、白字衍字、脱字现象,希望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在大藏经研究上 做出一定贡献,更可以在音韵学研究方面有其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5 、绍兴重雕大藏经保存了不少文字资料,如古今字、俗体字、 异体字等;还保存了丰富的调诂资料:在校勘、辑佚方面都有很多价值。 ( 五) 绍兴重雕大藏音) 的格式 此书共分三卷,在一些古籍目录中该书仅被提到“三卷,南宋( 释) 处观”,故很少受人关注。卷首有柳豫于元佑九年( 公元1 0 9 4 年) 四月初五 写下的序: 绍兴重雕大藏音序 ( 宋) 宣德郎新差监在京木炭场柳豫( 撰) 豫待次铨衡2 晦跻里阴得以优游僧舍寻访开士有精严寺观上座惠然见访日 处观落发学佛未能明了智慧愿读一大藏教以纯熟般若然而卷轴浩渺义理滞雯常蹙 字画舛误音义瑰略穷日累月寻绎不暇虽精进勉强而常恐有所不逮而又反思吾徒 凡有志者未始不以此为患也昔瑶法师常注音释附于函束而其文不详备先后失次批 阅之际未免凝滞故处观不量浅味讨论集韵泊唐宋二韵郭造众经音又尝访求别本搜 索偏旁发明义例遍阗者几十数藏雠校者余二十年始于熙宁庚戊岁而成于元佑癸酉 孟冬月凡一百七十四部分为上中下三卷欲以精严新集大藏音为标目其闻如 剽:l v a , 则 术不辩饺慌则巾小不分搀搏惕惕表示日日则比划差互文理混淆又罂分五 种麓有七样此类至繁不可蘖举皆由书生传写破题者多对读灭裂辩正者少今一切别白 干逐字之下使观者得以考信而无探讨之劳亦庶几有补子吾道也籀闻君有志于外户久 臭愿隶序引冠之篇首幸无辞焉豫敬闻之日诺豫早岁接心空门耽味禅悦尝有志愿 在引用里所带有括号的是高丽藏和中华大盖经的不同之赴,括号内的属于高丽蘸 此处空格乃高丽蘸的断句,中华大藏经无 4 褊闲内典而中间事务侵扰相仍忱患不知老之将至曾来能涉猎一二况欲纵横贯穿于 抄道之域也自非屏跻息缘焦心劳思积以岁月讵能从吾之所好故游经藏则作礼恭敬 税读诵则随喜瓒叹又况勤苦方便利乐擘者有如吾师则敢不详言之以取信于后人亦所 以成吾之志也元佑九年四月初五日序 由此得知,该书写于公元1 0 7 0 年( 熙宁庚戌岁) ,成书于公元1 0 9 3 年 ( 元佑癸酉) ,虽说时时被提到作者是南宋人,但是从写作年代上看,确实 是在北宋时期。该书的反切、直音多来自集韵,唐韵和郭逢的大 藏音,该书统一考察众经文字,然后依照文字的部首进行编排,以“人” 部开始,“雒”部结尾,一共三卷,每卷五十八部,一共一百七十四部该 书共有字条5 9 2 4 条,采取直音、反切、又音等多种注音方式为当时众经书注 音。通过对比广韵、集韵笔者发现,作者不以一家为准,综合多书 的音注,所以每字的反切有与某书相同的,也有并举多书读音的,还有各书 注音相异的情况。由此可见,作者在编排该书时,不唯经,不唯书,不唯古 准,而是准确地反映当时的发音实况。可见作者用心之甚,所以我们足可以 从中来研究该书的语音系统,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时期的实际语音状况。 我们下面就该书涉及到的一些语音问题逐一说明在引用体例上,我们 的样式是,先列出条目,再列出音韵地位,具体的格式以“( 3 5 1 ) 傲他魂 反( 广) 徒对切定队合一去蟹( 本) 他魂切透魂合一平臻”为例说 明如下:。( 3 5 1 ) ”是笔者对大藏音一书注音的顺序的编号,“傲”是 书中的被注音字,“( 本) 他魂反”是该书所注的反切音“透魂合一平臻”是 我们所作的音韵地位,“( 广) 徒对切定队合一去蟹”是我们在广韵中所 查到的该字的音韵地位,所依据的是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 北京大 学出版社,1 9 8 6 年) 一书其中如果广韵中没有的字,我们参考的是宋 刻集韵一书,在文中我们会加以注明,以“( 集) ”表示。至于“( 本) 他魂 切透魂合一平臻”则是我们将此书所注的反切的音韵地位注出加以比较。标 音后面的音韵地位的顺序依次是:声母,韵母、开合日、等、声调、摄。 第二章声母系统 第一节唇音 关于唇音声母问题,音韵学界大多学者在轻重唇音产生的观点上都基本 一致:广韵时期的是不分轻重唇音的,绍兴重雕大藏音( 以下简称大 藏音) 写于公元1 0 7 0 年,成书于公元1 0 9 6 年,远远晚于集韵成书年代 公元1 0 3 7 年,且集韵时期轻唇音已完全从重唇音分化出来,该书的音注 又以集韵为准,所以笔者认为该书已经是轻重唇分化,这点从大藏音 资料的归纳中可以看d 。 一重唇音 经过笔者统计,大藏音里帮组自注例子一共1 6 1 例,滂母注滂母一 共8 3 例,蓝母注韭母共1 8 5 例,明母注明母共2 2 1 例。下面将各母涉及 的例子各举一个如下: ( 1 6 6 7 ) 奔( 广) 博昆切帮魂合一平臻 ( 2 3 2 0 ) 格 ( 本) 遒昆切 ( 广) 抚招切 ( 本) 疋姚切 ( 广) 步项切 ( 本) 部项切 ( 广) 莫浮切 ( 本) 莫簇切 帮魂合一平臻 滂宵开三平效 滂宵开三平效 蓝讲开二上江 蓝讲开二上江 明尤开三平流 明侯开一平流 p 匕四例,他们都是各母自注,并且笔者统计了一下大藏音里帮滂 a t 明四母自注字的所有反切上字都自成一类: 帮组的反切上字:博。必。布:。畀。补。兵,。彼。悲。 滂组的反切上字:疋。,普n 披拍。 啦组的反切上字:步。蒲。薄:。 部。皮。毗。平。 明组的反切上字:莫。 母。 模。 6 二轻唇音声母 作者在做注音的时候,有意避开了轻重唇音的反切上字的用字,因为广 韵是不分轻重唇的,所以唇音字在广韵的反切里上字是混用的。我们知道 如果资料中非敷两母出现相混的例子,那么我们初步就可以认为大藏音 里已经产生了轻唇音。我们将非敷相混的例子列出如下: ( 4 5 1 ) 抚拊( 广) 芳武切滂魔合三上遇 ( 本) 诽父切非虞合三上遇 ( 7 0 1 ) 拂( 广) 敷勿切 滂物合三入臻 ( 本) 弗音分勿切非物合三入臻 ( 1 5 1 1 ) 霏( 广) 芳非切滂微合三平止 ( 本) 非音甫微切非微合三平止 ( 1 6 4 0 ) 舫( 广) 甫妄切帮漾合三去宕 ( 本) 访音敷亮切敷漾合三去宕 ( 1 7 8 8 ) 黼( 广) 芳无切滂虞合三平遇 ( 本) 夫音甫无切非虞合三平遇 ( 2 1 1 1 ) 蕃( 广) 甫烦切帮元合三平山 ( 本) 芳烦切敷元合三平山 ( 3 3 1 1 - ) 梭( 广) 方六切帮屋合三入通 ( 本) 芳六切敷屋合三入通 ( 4 4 5 9 ) 诽( 广) 方味切帮未合三去止 ( 本) 妃尾切敷尾合三上止 ( 5 7 6 5 ) 斐( 广) 敷尾切滂尾合三上止 ( 本) 非尾切非尾合三上止 非敷相混有9 例,基本上可以认定轻唇音声母的存在,另外还有敷奉、 非奉四母的相混: 非母奉母相混例: ( 4 8 3 0 ) 溃( 广) 扶涕切 韭未合三去止 7 ( 本) 沸音方畴切非未合三去止 ( 7 5 0 ) 腐( 广) 扶雨切 韭麇合三上遇 ( 本) 父音方矩切非麇合三上遇 ( 9 3 7 ) 雎( 广) 扶沸切 监未合三去止 ( 本) 府尾切非尾合三上止 ( 2 6 5 7 ) 玢( 广) 房吻切韭吻合三上臻 ( 本) 方问切非问合三去臻 ( 2 3 8 5 ) 柑( 广) 甫无切帮虞合三去遇 ( 本) 符遇切奉遇合三去遇 敷母奉母相混: ( 5 1 1 9 ) 痱( 广) 扶沸切韭未合三去止 ( 本) 妃尾切敷尾合三上止 并且,轻唇音也基本上自注,根据笔者的分析统计,非注非一共5 9 例子; 敷母注敷母3 9 例;奉母注奉母9 0 例:微母切微母5 6 例。非敷奉微四母所用 的反切上字用的字归纳如下: 非组的反切上字:方。府,。南,分, 敷组的反切上字:芳,。孚,敷,抚。 奉组的反切上字:符。房。附。扶,缚;防; 微组的反切上字:武。亡。明,美; 另外将轻屠音各声母统计的数量列出,也可以看出。 非组例子统计如下: 宕 摄通摄遇摄止摄臻摄山摄流蟹 摄 韵东锺屋 虞 麇末尾微问物文阳养月 阮 有 废 开 aa aaa厶aaaaa 开 aaa 开 a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一=:一一 = :=一 口= = 一 二: 一一 = 二= 一 = 二 一 = 一一一 = 数 3ll6823585l31216 1 回五五丘回丑皿因五正压圆 以上总计共5 7 例 敷组韵系: 摄通摄臻摄 宕摄止摄遇摄成 山 一 韵钟屋送东问文 养漾微尾虞遇梵 兀 开 aaa aa a aaa a a a a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a= := := 口 一 一一一 =二: 一 = 亩 平 上去 平 去 亚 上去 越 上 皿 去去 m 数 521l2l 41ll612l 以上总计2 9 例。 奉母的韵系: 摄 通摄止摄山摄遇摄臻摄蟹流摄成摄宕 韵东钟屋 送 微来 兀愿 月虞虞遇文吻问物废尤有范梵阳 开 a尘aaaa a a aaa a开 开 a 开 口口口口口口 口 1 7 1 口口口口口口口 i 7 1 口 a= = := := = 口= = 一 = : 一 = =二二=一 一一 宙 平平入去 皿 去 皿 去入 上去 亚 上去入去平 上上去 亚 数1l612272346463 1215 2 2 2 2 以上总计6 5 例。 当然也有倒外,但例外却都属于尾韵字,有两例 ( 2 5 6 8 ) 荤( 广) 并弭切帮纸开三上止 ( 本) 必尾切非尾合三上止 ( 5 4 0 5 ) 秕( 广) 卑履切帮旨开三上止 ( 本) 并尾切 非尾合三上止 以上各组的分化是很明显的,所以笔者据此可以确定,这本资料里的 唇音声母是分轻重唇音的,如: ( 5 5 2 8 ) 斌( 广) 府巾切 帮真开三平臻 ( 本) 悲郯切 帮真开三平臻 9 轻重唇基本上各自自注,绝大多数上就是轻注轻,重注重。通过分析该 资料所有的注音声母,不难发现,变轻唇“非敷奉微“的声母所跟的韵母条 件并不完全相同。基本上就是很多学者总结出来的所谓“轻唇十韵” 但是轻重唇互注的也有一些,帮非有一些,滂敷也有一些。韭奉、明微也 有一些,但是都只是- - d , 部分,所以不能算是大的趋势从大的方面来说只 能是说是轻重分明。 这些混用说明在该书作者的方言里,仍有轻重唇混用的现象,某些轻重唇 音尚没有完全分化出,下面将轻重唇相混的例子( 包括相混的重唇) 列举如 下: 帮母非母相混例: ( 1 9 4 6 ) 方( 广) 府良切帮阳合三平宕 ( 本) 甫芒切帮唐开一平宕 此例笔者认为重唇音声母变为轻唇音其后介音失去后,变成一等唐 韵,就不再轻厝化。 ( 3 1 4 8 ) 骟( f - ) 彼侧切帮职开三入曾 ( 本) 福音方六切非屋合三入通 帮母滂母相混: ( 4 9 1 2 ) 燥( 广) 畀遥切帮宵开三平效 ( 本) 疋姚切滂宵开三平效 帮母敷母相混: ( 4 0 5 6 ) 鲼( 广) 符云切滂文合三平臻 ( 本) 逋岜切帮魂合一平臻 ( 5 0 8 3 ) 缚( 广) 分勿切帮物合三入臻 ( 本) 孛音敷物切敷物合三入臻 非母滂母相混: ( 2 1 0 ) 偈( 广) 方六切帮屋合三入通 ( 本) 拍逼切滂职开三入曾 ( 3 5 2 ) 幅( 广) 芳逼切 ( 本) 方六切 蓝母敷母相混:2 例 ( 5 0 2 6 ) 缝( 广) 扶用切 ( 本) 逢弄切 奉母韭母相混: 滂职开三入曾 非屋合三入通 滂锺合三平通 韭送合一去通 ( 1 1 5 5 ) 秘( 广) 毗必切奉质开四入臻 ( 本) 簿必切监质开四入臻 ( 2 1 1 0 7 莩( 广) 平表切监小开三上效 ( 本) 浮音缚谋切奉尤开三平流 ( 2 4 2 8 ) 桴( 广) 缚谋切韭尤开三平流 ( 本) 缚侯切 韭侯开一平流 ( 2 9 0 9 ) 蜉( 广) 缚谋切煎尤开三平流 ( 本) 缚侯切奉侯开一平流 ( 2 9 7 9 ) 蟠( 广) 附袁切 蓝元合三平山 f ( 本) 薄官切韭桓合一平山 ( 5 5 5 0 ) 罚( 广) 房越切监月合三入山 ( 本) 伏八切蓝黠合二入山 虽然这个时期轻唇音“非敷奉微”已经完全从重唇中分出,自成体例, 但是这些轻唇音声母在分化出来以后,就开始走向合流。罗常培先生说:“晚 唐五代时,非敷已无区别,有众多的音韵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音韵学界一 致认为“非敷奉”三母出现合流趋向明显,“大概在集韵出现之前,三十 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等声母所代表的已是l f 】等音值而且在【p f 】等变为【f 】 等之前,敷【p f 】母失去的送气成分,与非【p f 】母合二为一由此可见, 非奉两母之混,已肇端于唐末之世”( 李新魁中古音商务印刷馆,1 9 9 1 ) 。 关于轻唇音声母“非敷奉”的合流,他们的合流趋势很多学者都得到较一致 的看法:轻唇音产生的时候很可能是个塞擦音,发展到后来,变成了擦音。 由于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所以“非敷奉”就合成了一个声母,而“奉” 母本身又是一个浊声母,在发生浊音清化现象后,便并入非敷两母,就合成 了一个擦音。至于他们的合流次序问题,冯蒸教授在 音注所反 映的宋初非敷奉三母合流一文中提到:“这项音变无疑先后经过下列三个阶 段( 1 ) 非敷的合流:f ,f f 1 2 ) 奉母的清化v f v f ,( 3 ) 非敷奉的合流f ,、f , f , 而“微”的音变则是“微母从明母中分化出来以后,最初音值是田,其后口音 化变为v ,如果是v 的话,这项口音化音变一定发生在奉母清化之后,因为奉 母原来是v ,发生清化非敷合流,微母如果此时也是v ,肯定也要发生清化而 非敷奉合流了”至于在此书的合流顺序问题,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未能 下确定结论,尚待进一步考订。 综上所述,笔者可以确定该资料轻重唇已经分化,并且非敷两母已经开 始走向合流。 第二节舌音声母 一端透定和知彻澄 大藏音中端透定三母和知彻澄三母的分化是很明显的,通过统计, 其中知组自注例共1 0 3 例,彻母自注例5 l 例,澄母自注1 1 4 例,端母自注1 6 8 例,透母自注9 8 例,定母自注2 1 6 例。自注的比例相当大,据此笔者,认为 这两组声母是分化的,举例如下: ( 5 4 4 ) 搦( 广) 都播切 ( 本) 德盍切 ( 1 2 7 1 ) 妥( 广) 他果切 ( 本) 吐火切 ( 3 1 3 9 ) 醍( 广) 杜奚切 ( 本) 提音杜奚切 ( 5 4 8 ) 撤( 广) 直列切 端盍开一入咸 端盍开一入咸 透果合一上果 透果合一上果 定齐开四平蟹 定齐开四平蟹 澄薛开三八山 ( 本) 直列切澄薛开三入山 ( 1 0 4 2 ) 躔( 广) 知演切知孺开三上山 ( 本) 展音知演切 知凋开三上山 当然大藏音 里同时也存在。知组和端组相混的例子如: ( 1 3 8 9 ) 盯( 集) 张梗切知梗开二上梗 ( 本) 顶音都挺切端迎合四上梗 ( 5 9 1 2 ) 爹( 广) 陟邪切知麻开三平假 ( 本) 端邪切端麻开三平假 至于不相混的例子有很多,笔者不一指出,但是相对子自注来说,还 是占有很少一部分比例的。所以笔者暂时认为这种混读的现象,是因为大 藏音作者处观自己的方音所致,所以关于知彻澄和端透定是已经分离的。 二泥娘的合流 关于在中古音里泥母和娘母历来有两派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古音没 有娘母,泥母和娘母是合二为一的。如李荣先生在切韵音系中认为“后 来的入认为知彻澄配日不妥当便适出一个娥母来”1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 稿里也没有设立娘母但是仍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古时期泥娘两母是存在的。 例如邵荣芬先生在对晋书音义的研究中指出泥母和娘母是同存的,虽然 数量少,差别小,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分离的情况而在颜师古的汉书注、 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 的反切系统中泥娘的分别是很明显的 通过考察大藏音我们认为泥娘两母是合二为一豹。但是在统计音注中, 我们发现泥母字自注例共7 1 例,基本上反切上字都是用“奴”字,还有乃、 诺、那、你和宁作为反切上字,并且所跟的韵母基本上全是等和四等字, 只有i 四个例子例外,有二等的现象而娘母自注例4 2 例,其反切上字只用女 和尼两字,并且全部属于二三等,仅只有一例是四等,且和广韵的反切 不致,疑是韵母合流所致下面是这两母在大藏音里的反切上字所用 李繁切豹音系,1 2 6 页 字的情况: 泥母:奴。乃: 那,诺:你 宁 娘母:女。尼, 由上可见,这两个声母所用的反切上字是完全不同的,在这里暂且称之为 奴类和女类泥母所涉及到的摄一共1 3 个,所跟的韵大多数都是一四等的, 只有效摄的肴韵去声是开口二等、山摄删韵入声和山韵上声是开口二等,其 余全是一四等。娘母出现的环境也都是在二三等里,仅仅只有效摄的豪韵平 声、山摄的寒韵入声是出现在一等。也就是说,这两母所出现的环境基本上 是互补的,如果一个韵类里己经出现了泥母,就不再出现娘母了,从这一点 说,泥娘两母是一个声母。而对立的几个例子仅在效摄和山摄,即效摄肴韵 的去声、山摄山韵的上声、寒韵入声和删韵入声,在这几个韵里这两母是不 同的。 当然在资料中仍有很多泥娘两母的混用现象,列出如下: ( 4 9 5 ) 捺( 广) 奴曷切 ( 本) 尼褐切 ( 5 1 4 3 ) 痘( 广) 女黠切 ( 本) 奴黠切 ( 3 2 1 3 ) 猱( 广) 奴刀切 ( 本) 女刀切 ( 4 6 5 5 ) 淖( 广) 奴教切 ( 3 9 1 4 ) 诺 ( 6 3 4 ) 掘 ( 本) 女教切 ( 广) 奴各切 ( 本) 匿各切 ( f - ) 女氏切 ( 本) 乃倚切 ( 广) 女氏切 ( 本) 乃倚切 泥曷开一入山 娘曷开一入山 娘黠开二入山 泥黠开二入山 泥豪开一平效 娘豪开一平效 泥效开二去效 娘效开二二去效 泥铎开一入宕 娘铎开一入宕 娘脂开三平止 泥纸开三上止 娘纸开三上止 泥纸开三上止 首先看山摄,本来在这两母的这一摄里寒韵和删韵的入声是分开的,这 里又出现了两个相混的例子,如果两个读音相同,为什么这里在切下字韵类 基本相同,甚至用字一样的情况下,作者还要换反切上字呢,笔者认为在这 个摄的这两韵里是存在两母的。同样,在效摄里,肴韵里两母的出现环境是 对立的,而在以上效摄的例子里,作者都有意地对这里的韵母涉及到的声母 进行了区分。所以笔者也认为在这一摄里,泥娘两母是分立的。这里还要略 提一下止摄,在反切上字奴类的音注中,几乎就没有止摄字,即使有也存在 于别的相混的例子中,并且所用的切下字总会涉及到重纽,而反切上字女类 的音注中,就存在止摄字,所以这也是互补的一种情况 以上相混的1 0 例子中,涉及到的摄有山、效、咸和止摄,绝大多数的相 混是因为后面韵母的改变,因为韵母致使其反切上字变化。 本书泥母和娘母相混的例子很多,笔者暂列以上几例,通过观察相混的 例子,我们发现,凡是在广韵里用娘母的字在大藏音里都换作了泥 母。并且泥母本只用于一四等,娘母本只用于二三等,但是该书资料所反映 的却是。在用娘母作切上字的时候,其切下字却是一四等,而同样泥母也拚 ? - - _ 等,所以笔者认为泥娘两母是不分的。 顺便提一下日母,资料中日母所用的反切上字大多为而、人和如字,还有 儒、仍、如、汝、7 和乳字,与泥娘两母的用字完全不同,日母字一共有9 6 例。 从这些可以看出,这三母的分别是比较明显的。当然,也有一些相混的例子, 比如泥母和日母的相混就仅有2 例,娘母和日母相混的仅有1 例。 日母和娘母混例: ( 4 0 3 ) 恁( 广) 如林切日侵开三平深 ( 本) 尼心切娘侵开三上深 ( 3 7 3 7 ) 切( 集) 而六切日屋合三入通 ( 本) 女六切娘屋合三入通 泥母和日母混例: ( 2 2 5 0 ) 蔚( 广) 奴礼切泥荠开四上蟹 ( 本) 儿氏切日纸开三上止 这种例子很少,所以并不认为他们有什么合流的或者不分的情况,并且 在一字两读的情况下,还有些是两母同存的例子,娘日同存的有两例,泥日 同存的有三例。所以我们说这个时期,日母是独立的,只是偶尔有一些混用 的现象,但混用是很少的,暂且忽略不计,并且在多音字的例子里有很多娘 母和日母,泥母和日母同存的情况。 所以,虽然娘母和泥母所用反切上字是严格分开的,但是从对他们所处 的韵母环境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互补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两母是个声母, 至于反切上字的两分,即奴类和女类,笔者不认为是对声母的区别,而认为 是对后面所跟的韵母的区别,他们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 第三节牙喉音 该书所反映的音变现象很多,关于牙喉音仍然有很多的相混现象,也就 是舌根塞音k - ( k 一) 和舌根擦音的相混,下面就将这几个例子分类列出: 一、见母溪母: ( 2 3 0 8 ) 榴( 广) 古暮切见暮合一去遇 ( 本) 苦胡切溪模合一平遇 ( 3 1 3 4 ) 黠( 广) 唉吉切溪质开三入臻 ( 本) 吉音居质切见质开三入臻 ( 3 8 9 4 ) 敏( 广) 古厚切见厚开一上流 ( 本) 口音苦后切溪厚开一上流 ( 5 9 2 5 ) 馘( 广) 古獾切见麦合二入梗 ( 本) 口獾切 溪麦合二入梗 ( 2 8 3 4 ) 硖( 集) 牵奚切溪齐开四平蟹 ( 本) 坚奚切 见齐开四平蟹 二、见母匣母相混例: ( 1 0 3 6 ) 逭( 广) 胡玩切匣换合一去山 ( 本) 管音古满切见缓合一上山 ( 1 2 5 6 ) 城( 广) 古成切见咸开二平成 ( 本) 威音胡凌切 匣咸开二平威 ( 2 5 6 7 ) 笼( 广) 古郎切见唐开一平宕 ( 本) 户冈切随唐开一平宕 ( 3 0 0 2 ) 蝎( 广) 胡葛切 匣曷开一入山 ( 本) 古达切见曷开一入山 ( 4 3 8 1 ) 眩( 广) 胡犬切 匣铣合四上山 ( 本) 古泫切见铣合四上山 ( 4 5 7 6 ) 淦( 广) 古南切见覃开一平成 ( 本) 含音胡南切匣覃开一平咸 ( 4 7 8 8 ) 潢( 广) 乎旷切匣宕合一去宕 ( 本) 光音古旷切见宕合一去宕 ( 5 1 7 9 ) 瘕( 广)古牙切见麻开二平假 ( 本) 遐音胡加切匣麻开二平假 三、溪母匣母相混例: ( 4 4 2 5 ) 螽( 广) 苦候切溪候开去流 ( 本) 候音胡遘切匣候开一去流 ( 5 4 5 0 ) 括( 广 户刮切匣末合一入山 ( 本) 苦活切溪末合一入山 ( 5 7 5 0 ) 盎( 广) 户吴切匣模合一平遇 ( 本) 苦本切溪混合一上臻 四、溪母晓母 ( 4 2 7 7 ) 嘧( f - ) 呼骨切晓没合一入臻 ( 本) 苦骨切溪没合一入臻 大藏音) 音注资料中反映的这项音变在宋代并不是一项独立的音变现 1 7 象,在冯蒸教授所研究的尔雅音图 资料中也有很多例证这些资料表明 虽然仍有部分牙喉音互注的例子存在,但是还是有大量自注的,因此,牙喉 音还没有合流。 第四节舌齿音 一知庄章三组声母 该章所讨论的知照系声母包括知庄章三组声母,知组声母包括知、彻、 澄,庄组声母包括庄初崇生( 照- - ) 和章组声母包括的章昌船书禅( 照三) 。 关于这三组的声母在语音史上的演变问题,语音学界普遍认为,他们的发展 顺序是不一样的,知组声母也分知二、知三,只是知二组声母在很早的时候 就归入了照二组( 即庄缎) ,在中古时期只留下知三组,所以在中古的三十六 字母表中,仅有知组( 也就是知三组) 。李新魁先生认为“广韵音系中的 舌上音声母包括知二【t 】和叫两类知二组比较早地变为塞擦音【t s 】组而与庄 组合液但知三组在宋代前期尚读为等音。1 ( 节选自中古音) 所以我 们就只有对知( 知三) 庄( 照二) 章( 照三) 三组声母段讨论,雨此三母在 现代普通话里已经合流成卷舌音 t 】 t 幻。很多学者从各种语音资料中 来证明该三组的演变合流问题,对流合流的顺序比较一致的看法首先三组 声母的演变从宋代开始相混。其次,庄( 照二) 章( 照三) 两组合并在先, 大约在唐代时期相混。如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提到“首先是章组章昌 船书禅并入了庄初崇山,后来知彻澄由破裂变为破裂摩擦之后,也并入了庄 初崇”最后,三者的发展大约在十五世纪后才算全都完成。那么该书处在中 古后期。从理论上讲也是应该处在三组声母的合流过程中。 据笔者统计,大藏音中的章庄知组所用的反切上字是分组的,完全不 同,如下所示: 事新魁中古音j7 7 页, 知组:陟。知。竹。张。株。追:猪 珍展 章组:之。职;章。 诸。止。主。质朱征。支t 只z 脂。 真正 庄组:侧。则壮。庄。臻, 阻 以上是三组声母所用的反切上字,通过系联,三者不能连到一起,并且 相混的很少 首先看庄章两组。资料中共出现章组声母自注例1 5 3 例,庄组声母自注例 4 5 例从他们的反切上字来看,所用的反切上字基本上是分开的每组声母 所用反切上字与其他声母所用的字都不相同,都自成一组。下面我们将相混 的例子列出如下。 在所有的庄组和章组里基本上就没有相混的例子,只有仅仅的一例,即: ( 5 4 1 4 ) 稹( 广)侧郊切庄真开三平臻 ( 本) 真音职都切章真开三平臻 在庄组所有的臻摄里只有平声臻韵入声( 栉韵) 一种情况,而章组的臻摄 所有韵均不包括入声韵。也就是说在臻摄里庄组和章组的韵母是完全不一样 的,而上一例子也是因为不属于臻韵而改为章组,在这一摄里,这两个声母 出现的位置产生了互补,所以我们暂且认为,庄组臻摄字是和章组相混的, 其他的庄组依然和章组是不混的。 章缎和庄组在各个韵摄绝大多数里所用韵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是 处在互补状态的当然也有同摄同一韵母所用的不同的反切上字,说明章组 和庄组是不同的读音其中假摄杩韵里章组只有三等韵,丽庄组只有二等韵 在每一个对应的相同摄里,章组的例字总是比庄组的字多很多,并且他们用 韵都是互补的,就是说在章组所用的韵里,庄组不再出现同样的韵而当同 是化三等韵里,他们所用的则有同样韵母的例子曾摄里两组所用韵母相同, 同用职韵三等韵入声,宕摄三等药韵两组声母所用韵母相同,声母不同,阳 韵也是,深摄侵韵相同,其他韵互补流摄庄组字尤韵三等平去声都有,章 组字尤韵字有平上声遇摄庄组字全是鱼韵字平上去声,章组字鱼韵平上去 声字和虞韵平上去声字。止摄字庄组有三等之韵平上去声,章组字三等支韵 平上去声,之韵平上去声,脂韵的平去声。梗摄字庄组字二等全是入声陌麦 韵字章组字清韵字平上去入四声青韵字一个与清韵相混。臻摄字庄组字 只有栉韵入声,而章组却没有栉韵字。 将两母的各摄和韵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摄里切下字韵母相同, 所以切上字必定不是同类的,如果同类那么两个被切字就应该是同音的,切 上字也就不会严格的分成两类了。 再看知组声母。据笔者统计,知组声母一共有自注例1 0 3 例。所涉及的 摄基本上涵盖1 5 摄,只有果摄三母均未涉及。基本上只剩下三等韵,二等韵 很少,所以我们初步认为,此时的知二组已经基本上不存在,只有知三等。 但是观察知组与章庄两组的合流情况发现,知组与庄组相混的例子很少,而 与章组相混的却不乏其例,现在列举如下: 知母与庄母相混的例子: ( 2 6 1 9 ) 藿( 广) 侧角切庄觉开二入江 ( 本) 竹角切知觉开二入江 仅此一例,丽庄组在该资料中是没有江摄的,此例中的江摄却由广韵 中的座组变成了知组,资料中知组是有江掇的,并且只有江韵的平声和入声, 等于说在其他各摄里庄组和知组是严格分开的,而在江摄里他们两个声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美甲店美甲师技能培训聘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餐饮废弃物处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借款协议书
- 2025版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货币资金借款服务协议
- 2025版货车驾驶员驾驶区域及路线规划合同
- 高三试卷: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5届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高三数学答案
- 2025版国际贸易货物转让合同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市住宅租赁合同
- 2025版机场、火车站低压配电箱采购合同
- 自留山出租合同协议
- 智能计算系统概述
- 谷子介绍课件
- 教师招聘临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设银行招聘《综合知识》考试参考题(附答案)
- 医德医风及行业作风建设培训
- 血液透析患者心衰护理
- 各高校辅导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诊断
- 选矿概论-6 浮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