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真核微生物,刘雅婷2002年元旦,第六章真核微生物,第一节真菌第二节藻类第三节原生动物,第一节真菌,一、真菌的一般形态主要特征:(1)营养体:菌丝和菌丝体(2)繁殖体:孢子(3)营养方式:化能异养型(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4)其他多细胞细胞壁运动无限生长,一、真菌的一般形态,营养体,菌丝,酵母状细胞,无隔膜菌丝为低等真菌(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的菌丝有隔膜菌丝为高等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亚门)的菌丝,真菌的特征,有隔菌丝横隔的类型,C:封闭隔,D:简单型,E:有塞型,F:有盖型,单孔隔,复式隔,菌丝的特异化,霉菌菌丝的变态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1)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与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2)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白锈菌小球状吸器,霜霉菌丝状吸器,锈菌柱状吸器,白粉菌掌状,(3)菌网和菌环:某些捕食性霉菌的菌丝变态成环状或网状,用于捕捉其它小生物如线虫、草履虫等。,霉菌的菌环和菌网a.菌环;b.简单菌网;c.复杂菌网,.tw/micro/1024/,(4)菌核:大量菌丝集聚成的紧密组织,是一种休眠体,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其外层组织坚硬,颜色较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如药用的茯苓、麦角都是菌核。,麦角菌的菌核,(5)子实体:是由大量气生菌丝体特化而成,子实体是指在里面或上面可产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状的任何构造。例如有三类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分别称为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真菌的群体形态,霉菌,酵母菌,蕈菌,(1)霉菌的菌落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各种曲霉的菌落,各种病原真菌的菌落,青霉的菌落,菌落形态,菌落形态,2.酵母菌的菌落,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出芽繁殖,三、霉菌的繁殖,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一)无性繁殖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1)节孢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出现横隔膜,然后从隔膜处断裂而形成的细胞称为节孢子。如白地霉产生的节孢子。,(2)厚垣孢子:某些霉菌种类在菌丝中间或顶端发生局部的细胞质浓缩和细胞壁加厚,最后形成一些厚壁的休眠孢子,称为厚垣孢子。如毛霉属中的总状毛霉。,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的产生,Myceliaandseptum,Chlamdospore,(3)孢囊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的孢子叫孢囊孢子。孢子囊是由菌丝顶端细胞膨大而成,膨大部分的下方形成隔膜与菌丝隔开,膨大细胞的原生质分化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可发育成一个孢子。孢囊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生鞭毛,能游动的叫游动孢子,如鞭毛菌亚门中的绵霉属;另一种是不生鞭毛,不能游动的叫静孢子,如接合菌亚门中的根霉属。,霉菌的静孢子左:毛霉的孢子囊;中:孢子囊壁破裂,露出静孢子;右:囊轴,霉菌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4)分生孢子:是在生殖菌丝顶端或已分化的分生孢子梗上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有单生、成链或成簇等排列方式,是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的霉菌产生的一类无性孢子。霉菌分生孢子的着生和形态(青霉、曲霉、镰刀霉),曲霉的分生孢子梗和顶囊上的分生孢子,镰刀霉的镰刀形大分生孢子,青霉的帚状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曲霉的分生孢子头彩图,曲霉产生分生孢子,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形成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霉菌的有性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质配是两个配偶细胞的原生质融合在同一细胞中,而两个细胞核并不结合,每个核的染色体数都是单倍的。核配即两个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减数分裂则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单倍体。有性孢子的产生不及无性孢子那么频繁和丰富,它们常常只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产生。常见的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分别由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的霉菌所产生。半知菌亚门,(二)霉菌的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1)卵孢子:菌丝分化成形状不同的雄器和藏卵器,雄器与藏卵器结合后所形成的有性孢子叫卵孢子。,霉菌的卵孢子1.雄器;2.藏卵器;3.卵孢子,(2)接合孢子:由菌丝分化成两个形状相同、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叫接合孢子。,霉菌的接合孢子左:毛霉的(+)和(-)型菌丝在交界处结合产生黑色的带状,肉眼可见;右:取小黑点用显微镜观察所看到的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异宗接合,同宗接合,(3)霉菌的子囊孢子,霉菌的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a子囊果;b子囊;c伪侧丝;d子囊孢子,几种类型的子囊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形成,(4)担孢子:菌丝经过特殊的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的有性孢子即为担孢子。,担孢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ad双核细胞;e核融合;fg核分裂;h担孢子形成;i担孢子成熟并释放,几种担孢子,担孢子的散发,四、真菌的类别和代表种,菌物界,黏菌门,真菌门,1.鞭毛菌亚门,2.接合菌亚门,3.子囊菌亚门,4.担子菌亚门,5.半知菌亚门,(一)分类地位,1.鞭毛菌亚门,特征:(1)菌丝:无隔菌丝(2)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3)有性繁殖:卵孢子(4)栖息地:土壤、腐烂植物残体、动物表面(5)代表种:绵霉属、异水霉属(6)生活史(7)病害:马铃薯枯萎病、某些鱼病,鞭毛菌亚门的生活史,2.接合菌亚门,特征:(1)菌丝:无隔菌丝(2)无性繁殖:多产生孢囊孢子,也产生分生孢子和节孢子(3)有性繁殖:接合孢子(4)栖息地:土壤、腐烂植物残体、动物表面(5)代表种:毛霉属(腐乳、臭豆腐)、根霉属(酒药、酒曲)(6)生活史(7)病害:食品腐败、少数寄生的病害,接合菌亚门的生活史,3.子囊菌亚门,特征:(1)菌丝:有隔菌丝(2)无性繁殖:多分生孢子(3)有性繁殖:子囊孢子(4)栖息地:土壤、腐烂植物残体、动物表面(5)代表种:酵母菌、脉孢霉、羊肚菌、冬虫夏草(6)生活史(7)病害:栗树枯萎麦角,子囊菌的生活史,特征:(1)菌丝:有隔菌丝(2)无性繁殖:极少产生无性孢子(3)有性繁殖:担孢子(4)栖息地:土壤、腐烂植物残体、动物表面(5)代表种:大多数蕈菌(蘑菇、平菇、香菇、木耳、灵芝等)(6)生活史(7)病害:小麦锈病、玉米黑穗病,4.担子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的生活史,5.半知菌亚门,特征:(1)菌丝:有隔菌丝(2)无性繁殖:分生孢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锂能源行业锂能源应用技术前景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在线旅游平台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会展行业虚拟会展平台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大渡口区2025二季度重庆大渡口事业单位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四川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江苏南京技师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东莞市2025广东东莞广播电视台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宝石花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招聘(3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尾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培训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