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直觉与灵感.docx_第1页
创新直觉与灵感.docx_第2页
创新直觉与灵感.docx_第3页
创新直觉与灵感.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5 卷 第 2 期水利电力机械vol . 25no . 22003 年 4 月water conservancy & el ectric power machineryapr. 2003工业工程创新直觉与灵感intuition and inspiration for innovation魏铁华(华北电力大学 机械系 ,河北 保定 071003)摘 要 :直觉及伴随其产生的灵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现象 ,在人类扩大认识空间与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 作用 。阐述了直觉和灵感的特点和产生的条件 ,以及直觉思维能力的培育途径 。关键词 :直觉思维 ;作用 ;特点 ;条件 ;培育中图分类号 :b804. 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6 - 6446 (2003) 02 - 0049 - 031直觉和灵感的作用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 识到直觉和灵感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 。不论是在科 学家产生的创新“顿悟”中 ,在诗人文学艺术家产生与艺术家联手 , 多次举办科学与艺术展览的原因 。 直觉和灵感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 ,已在人 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发挥着使人扩大认知空间的 重要作用 。这使人们从各种角度对其产生和形成的 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 。钱学森同志曾经提的“神来之笔”中 ,在军事指挥家产生的“奇谋”中 ,在出 “:要注重研究灵感”。这里所指的当然是创新直思想战略家产生的“豁然贯通”中 ,都证明有直觉及觉和灵感 。伴随其产生的灵感起作用 。爱因斯坦指出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 , 要通向这些定律 ,并没有逻辑的道路 ,只有通过那种 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 ,才能得到这2直觉思维的特点直觉使人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 。从发生的心理 机制上看 ,直觉和灵感是外界进入人脑的客体信息与些定律 。”普朗克认为 “:在科学研究中 ,单有逻辑思大脑中贮存的与之对应的主体信息块发生共鸣的产维是不够的 ,甚至有特别大量和多方面的经验事实 来帮助逻辑思维也还是不够的 ,唯一可能的办法是 直接掌握问题或抓住某种适当的概念 。 每一种 假说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 ,而想象力又是通物 ;是客体通过对大脑潜意识的剌激 ,使人们对客体 产生深刻领悟而形成的 。直觉思维主要有如下特点 。 2. 1 迸发性或顿悟性直觉思维的突出特点 ,是它能够使主体超越一过直觉发挥作用的 。”前苏联物理学家福克说 “: 伟大 的以及不仅是伟大的发现 ,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 现的 ,而都是由猜测得来 ,换句话说 ,大都是凭创造 性的直觉得来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戈登教授般的认识程序 ,一下子抓住事物或问题的根本要害 , 在一瞬间就能直接洞察和领悟客观事物的本质 ,并 获得独创性的认识成果 ,使问题得到解决 。它既不 是经验的简单综合 ,也不是原有知识的逻辑演绎 ,而说 “:既然发明创造不是阐明已知的事物联系 ,而是是思维的逻辑跳跃 。因此 ,它常能解决依靠已有模要发现事物间未知的联系 ,因此 ,要靠非推理因素把 似乎无关的东西联系起来 。”无论在何种领域的创新活动中 ,人类创新思维 中的直觉和灵感均具有共性 ,这正是科学家李政道式和规约在逻辑范畴进行的理性思维所无法解决的 问题 ,产生创新突破 。2. 2多向性或发散性直 觉思维能通过联想 、想象 、直觉过程 ,跳出逻收稿日期 :2001 - 11 - 13作者简介 :魏铁华(1935 - ) ,男 ,吉林永吉人 ,华北电力大学机械系教授 ,研究方向为 cad/ cam ,成组技术。 50水利电力机械2003 年 4 月辑思维的框架 ,在同一时间内展开多向性 、多通路 、 多层次的综合思考 ,进行直觉洞察 ,从而迅速地得出 关于事物整体的 、本质的结论 ,使认识产生飞跃 。因 此 ,它按照一定程式进行的理性思维能够产生更多 的思路 。2. 3潜在性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 ,是在主体还没有意识到 自己思维过程的情况下 ,就已经走向了结论 。其思 维过程处于潜意识状态 ,但在某种偶然外来信息刺 激下 ,即从潜在状态突发出来 。2. 4自组织性直觉思维从大脑有关的记忆痕迹中获得必要信 息 ,在主体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重新组织原来的知 觉过程 ,使大脑存贮的思维要素 (包括背景知识) 间 , 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 ,使人领悟到对象中过去未 被发现的性质和联系 ,从而产生创造性的认识 。因 此 ,靠理性思维所获得的知识 、信息和经验的积累 , 是直觉思维得以科学合理展开的基础 ,而直觉思维 在潜意识状态下组织这些知识要素 ,使之建立新的 联系 ,灵感是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结合的产物 。3直觉和灵感产生的条件唯心的直觉主义认为 ,经验和理性不能给予人 们真实的知识 ,只有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直觉才是认 识的唯一源泉 ;认为直觉就是创造 ,直觉的境界就是 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境界 。这是完全错误的 。直觉和灵感既不是从天而降 ,也不是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坚实的客观物质基 础和实践基础 。如果把主体思维作为一个系统来分 析 ,其直觉和灵感产生于如下条件 。3. 1思维系统开放主体思维系统处在开放状态下 ,是指不断向外 界学习 、交流 、吸取新信息 ,这是产生直觉和灵感的 先决条件 。直觉和灵感思维是比逻辑思维更为复杂 的过程 ,但直觉迸发不是神灵的启示 ,也不是闭门造 车 ,该过程得以展开的前题是主体必须处在开放状 态下 。主体在对所把握的信息材料进行组织加工 时 ,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 ,就会使思维受阻于信息的 “缺环”。只有处于开放关态 ,不断吸取外界信息 ,才 能弥补“缺环”,产生使问题获得突破的直觉迸发 (即 灵感) 。3. 2思维系统远离平衡态思维系统远离平衡态是指主体不满足于已有理 论模式和传统认识 ,具有怀疑精神和求异意识 ,这是产生直觉和灵感的必要条件 。满足于现状 ,不积极 思考 ,就是思维处于平衡态 ,直觉和灵感就不可能产 生 。许多著名科学家就是由于他们理论思维常常远 离平衡态 ,从而能够自组织成具有突破性的直觉思 维结构 。“洛仑兹变换”和“洛仑兹 裴兹杰拉长 度收缩假说”为相对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洛仑兹却 未能创立相对论 。这是由于洛仑兹还处于经典物理 学的平衡氛围中 ,使他不能冲破经典物理学的束缚 而产生创立相对论的直觉和灵感 。而爱因斯坦敢于 向经典物理学挑战 ,远离 (而不是稍微偏离) 经典物 理学“完美无瑕”的平衡态 ,才能以上述理论为基础 创立了相对论 ,创造了物理史上的辉煌成就 。3. 3 非线性思维运动非线性思维运动 ,是指反常规 、反常态 、非逻辑 的思维运动 ,它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内在根据 。思维系统的显意识领域 ,当其思维运动在逻辑 的引导下处于饱和状态 ,思维结构就会形成模式 ,不 可能有直觉和灵感突现 。当主体思维系统在显意识领域进行非线性思维 运动时 ,这种思维运动轨迹会不断积淀到 、潜移到潜 意识领域 ,与潜意识中已有的非线性思维 (包括背景 知识等思维要素) 产生共振 ,该共振的结果会不断输 送到显意识领域 ,然后放大展现出来 ,使问题获得解 决 。在奥斯特公布了电流的磁效应后 ,法拉第的非 线性思维使他产生“把磁转化为电”的想法 。为此 , 他试图用恒定强度的磁场转化为电 ,结果 12 年的实 验都失败了 。直到 1831 年的一次实验中 ,意外地发 现当原线圈在接通或断开电流的瞬间 ,次线圈中有 电流产生 。长期的非线性思维运动使他注意到这一 意外发现 ,并导致他经反复做类似实验 ,得出磁场强 度变化感应产生电流的结论 。3. 4 偶然的外界信息刺激直觉和灵感的产生 ,除需要上述开放的思维系 统处于非平衡状态且做非线性运动外 ,还需要某种 外界条件或偶然的外界特定信息刺激作为直接诱 因 。其情况有三 :其一 ,主体长期幂思苦想 ,思想处于高度受激状 态 ,一旦受到外界的特定信息触发 ,就容易产生直觉 和灵感 。阿基米德在解“王冠之谜”时 ,长期思考不得其 解 ,受他在洗浴时浴桶水溢出的启发 ,找到了表示物 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水重量关系的阿基 第 25 卷第 2 期魏铁华 :创新直觉与灵感51米德原理 。其二 ,直觉往往降临在那些具有广博的经验和 知识并且对知识和科学技术有着执着追求的人身 上 。主体为解决问题储备了足够的知识 ,且储备存 在潜意识中 。在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综合运动中受到 外界信息触发而产生直觉和灵感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掌握了大量已知分子结构和 相关知识 ,而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长期不得其解 。 在 1865 年一个晚上 ,他在书房睡觉 ,睡梦中碳原子 象炉中柴火一样闪着火星 , 犹如蛇一般弯曲盘绕 。 突然 ,他见到其中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并嘲弄 般地旋转不已 。惊醒后 ,他立即按梦的诱导 ,以他已 具备的丰富分子结构知识为基础 ,用一整夜工夫弄 清了苯的六角环形分子结构式 。其三 ,直觉和灵感常产生于主体在紧张探索后 稍事休息 ,精神处于松弛状态时 ,即思维的张弛结合 过程中 。拉普拉斯说过 ,把非常复杂的问题搁置几天不 去想它 ,当再拣起它重新考虑时 ,竟变得极其容易 。 当大脑对问题长期紧张思索后 ,松弛会放松对潜意 识活动的抑制 ,有利于潜意识活动的展开 ,形成直觉渐形成和加强的 。现代脑科学证明 ,逻辑推理主要是左脑的功能 , 而直觉等非逻辑思维主要是右脑的功能 。二者虽然 相互作用 ,但其能力的培养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如果在教育中以及在自我锻炼中 ,主要是靠书 本知识的传授和灌输的方法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一 般习惯于采用逻辑范畴和逻辑方法去思考问题 。善 于借助概念 、判断 、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分析与综合 、 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 。他们一般习惯于按照已有 的程式去思考问题 ,较少直觉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 喜欢模仿已有模式而较少创意 ,属于“再现型”人才 。直觉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不是看一两 本书 ,听一两门课就能解决的 。需要从幼年教育直 至成人教育持之以恒地加以注意 , 即从娃娃抓起 。 要通过教育制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改革 ,使之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好 奇心 ,培养求异意识和多向思维 ,培养勤于思索的习 惯 ,培养想象和形象思维 ,这些都将有助于直觉思维 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 。直觉思维能力虽然并不等于就是创新能力 ,但 它却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江泽民同志指和灵感 。正如邓亚萍总结打乒乒球经验时说 “: 松则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通 ,通则灵”。总之 ,可用袁隆平的话来作为总结 ,他说创新要 靠“知识 、汗水 、灵感和机遇 。其中 ,知识是基础 ;灵 感是靠知识 、经验 、思索和追求的综合来产生的 。”也 就是说 ,潜意识的直觉和灵感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来 激活 。4直觉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