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论文.doc_第1页
泵站设计论文.doc_第2页
泵站设计论文.doc_第3页
泵站设计论文.doc_第4页
泵站设计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述在工程术语中,水泵站是为大家熟悉的名词,这多半是由于水泵是属于通用性的机械类而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采矿、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市政以及农林等部门中,各种形式的泵站很多,其规模和投资越来越大,功能分类也愈来愈 细。排水泵站是应用于排水系统中,因管道埋深太大,提高了造价,并处地下水位之下时,地下水渗入,还使维护管理工作不便等多方面的原因而设置的污水提升装置。排水泵站的基本组成包括:机器间、集水池、隔栅、辅助间以及变电所等。排水泵站按其排水的性质一般可分为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和污泥泵站。本次设计所做的便是污水泵站,该泵站是接纳整个城市排水管网输送来的所有污水并将其抽送提升到污水处理厂内最高构筑物的污水总泵站。污水泵站的一般规定:应根据近远期污水量,确定污水泵站的规模,泵站设计流量一般为进水管设计流量。应考虑泵站是一次建成,还是分期建设,是永久性还是非永久性,以确定其标准和设施,并根据污水经泵站提升后是继续流动还是进行处理来选定合适的泵站位置。在分流制排水体制中,雨水泵站和污水总泵站可分建在不同的地区也合建在一起,但泵、集水池及管道应自成系统。污水泵站的集水池与机器间须用防火隔墙分开,不允许渗漏,做法按结构设计规划要求,分建式集水池与机械间要保持一定的施工距离,其中集水池多采用圆形,机械间多采用方形。第二章 泵站设计第一节 设计资料(1) 设计流量近期最大流量Qmax=50000/d 远期最大流量Qmax=100000/d(2) 扬程设泵站内的总损失为2m,吸压水管路的总损失为3m,安全水头为2m,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为2m。则可初步确定水泵的扬程:H =8.5+5+2+2+2=19.5m.(3) 泵站地理位置泵站地面标高0m。(4) 地质条件土壤土质良好,地下水位为-6m。(5) 进水管标高进水管的水面标高-5m(6) 电源电源由污水厂变电所提供,在泵站内仅设控制系统,勿须另配电系统。第二节 选泵及配套电机(1) 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及其变化规律大小兼顾,调配灵活。型号齐全,互为备用。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要近远期结合,“小泵大基础”。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根据已知流量和扬程:近期选用5台300QW950-24-110(四用一备)污水泵。远期选用3台500QW2650-24-250(两用一备)和1台400QW1700-24-110污水泵。污水泵的参数如下:近期泵型号流量扬程m功率kw效率%出水管径mm重量kg300QW950-24-1109502411081.93002300远期泵型号流量扬程m功率kw效率%出水管径mm重量kg500QW2650-24-25026502425085.015004690400QW1700-24-11017003020083.364003850(2) 电机的选择选择Y335M-2型电动机.其主要性能如下:N=280KW 额定电压:380V 定子电流:513.7A =94.1 m=2880kgY335M-2型电机的外型尺寸:总长度 L=1515mm总高度 H=870mm总宽度 B=1485mm第三节 泵站类型的确定排水泵站的类型取决于进水管渠的埋设深度、来水流量,水泵机组的型号和台数、水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选择排水泵站的类型应从造价、布置、施工、运行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综合该工程中以上各因素确定泵站为合建式矩形泵站,进水方式为自灌式第四节 集水池(1) 集水井容积集水池容积按一台泵6min出水量计,即V=Q单6601000=666(2) 集水井面积集水井有效水深为2m,则其面积为A=5552=277.5(3) 集水井最小水深喇叭口在最低水位时淹没深度为1.0m,所以其最低水位时的水深:h=0.8D+1.0=1.8m(4) 集水井尺寸的确定为了扩大容积,在已计算的集水池基础上扩大,为了减小土方施工量,并达到水位足够深的情况下,只扩大其上部尺寸,格栅各半段直接连入集水池。第五节 压水管路(1) 压水管路管径设单泵压水管流速为2.42m/s,取1000mm则其流速v=2.37m/s,i=6.01(2) 闸阀选用G36T-4.7式阀门,规格为:Dg=900mm L=500mm =0.06(3) 渐扩管查表得L= (900-500) +150=550mm(4) 90 弯管Dg=700mm L=695mm =0.96(5) 止回阀型号HH44T-10 DN=400mm DN=500mm DN=300mm第六节 机组尺寸的确定 300QW950-24-110基础长度L=1260mm 基础宽度B=950mm400QW1700-22-160基础长度L=950mm 基础宽度B=880mm500QW2650-24-250基础长度L=870mm 基础宽度B=880mm 机组基础间距b=1.2m 基础与墙的距离c=1.0m 500QW2650-24-250型水泵机组基础平面尺寸为880950mm机组总重量W=46909.8=45962N基础深度H=8m基础实际深度连同泵房底板在内,应为9.17m 400QW1700-22-160型水泵机组基础平面尺寸为880950mm机组总重量W=38509.8=37730N300QW950-24-110型水泵机组基础平面尺寸为880870mm机组总重量W=23009.8=22540N第三章 泵站辅助设备选型第一节 水位控制器 应水泵频繁开停的特点,往往采用自动控制机组运行。自动控制机组启动停车的信号通常是由水位控制器发出的。污水泵站中常用的水位控制器有浮球液位控制器和电极液位控制器。第二节 引水设备工作方式为非自灌工作,启动前必须引水。大、中型泵站可采用真空泵、真空灌引水,中、小型泵站可采用水射器、密闭水箱等引水。当采用真空泵引水时,在真空泵与污水泵之间应设置气水分离箱,以免污水和杂质进入真空泵内。第三节 反冲洗设备 长时间工作后,污水中所含杂质往往部分沉积在集水坑内,容易腐化发臭,甚至堵塞集水坑,影响水泵的正常吸水。为了松动集水坑内的沉渣,应在坑内设置压力冲洗管。一般从水泵压水管上接出一根直径为50-100mm的支管伸入集水坑中,定期将沉渣冲起,由水泵抽走。也可以在集水池设一自来水龙头,作为冲洗水源及时冲走坑内沉渣。第四节 排水设备 水泵为非自罐式,机器间高于集水池。机器间的污水能自流泄入集水池,可用管道把机器间的集水坑与集水池连接起来,其上装设闸门,排集水坑污水时,将闸门开启,排放完毕即将闸门关闭。当吸水管能形成真空时,也可以在水泵吸水口附近接一根小管伸入集水坑,水泵在低水位工作时将坑中集水排走。若机器间的污水不能自行流入集水池,则应设置排水泵或手摇泵将坑中的污水抽到集水池中。第五节 采光设备 室内应有充足的自然光,检修和操作点处得灯光要集中,照明器件应便于装卸,应耐蒸汽腐蚀并防爆。第六节 采暖、通风及防潮1采暖集水池一般不设采暖设备,因为集水池较深,热量不容易散失,且污水温度通常不低于1020C。若必须采暖时,工作间可安装暖气、火炉等,机器间可采用电加热器。2 通风排水泵站的集水池通常利用通风管的自然通风,在屋顶设置风帽。机器间一般只在屋顶设置风帽,进行自然通风。夏季室内温度应不超过35C,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时需要采用机械通风。3 防潮由于降水所产生的潮气或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室内结露,使周围环境相对湿度高于75%时,电机因受潮而不能正常运转,一般可采用电加热器或吸湿剂(如吸湿性较强的生石灰、硅胶木炭、氯化钙、活性氧化铝等),使空气干燥,保证电机正常工作。第七节 起重设备为满足机泵安装与维修的需要,排水泵站必须安装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选择与泵房内的水泵、电机、管道与阀门等设备的重量直接相关。门、过道及孔洞可能用于设备出入的地方,要有必要的宽度和净空,为使吊车正常运转,必须避开与出水管、闸阀、支架、走廊等的矛盾表1为参照规范给出的起重量与可采用的起重设备类型,可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表1 泵房内起重设备选择起重量/t可采用起重设备类型起重量/t可采用起重设备类型5.0电动式行吊第四章 参考文献(1)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5版)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五章 结束语泵站与管网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泵站与管网理论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