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电阻率的测量.doc_第1页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doc_第2页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doc_第3页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doc_第4页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壤电阻率的测量D.1 总则D.1.1 测量目的 为解决本标准中涉及到土壤电阻率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公式中的要求,附录D引用了GB/T17949.1的相关内容。D.1.2 一般原则D.1.2.1 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的一种基本物理特性,是土壤在单位体积内的正方体相对两面间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对电流的导电性能。一般取每边长为10mm的正方体的电阻值为该土壤电阻率,单位为m。D.1.2.2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子有:土壤类型、含水量、含盐量、温度、土壤的紧密程度等化学和物理性质,同时土壤电阻率随时深度变化较横向变化要大很多。因此,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应进行相关的校正。本标准只对接地装置所在的上层(几米以内)土壤层进行测量,不考虑土壤电阻率的深层变化。D.1.2.3 在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之前,宜先了解土壤的地质期和地质构造,并参见表D.1,对所在地土壤电阻率进行估算。表D.1地质期和地质构造与土壤电阻率D.1.2.4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方法有:土壤试样法、三点法(深度变化法)、两点法(西坡Shepard土壤电阻率测定法)、四点法等,本标准主要介绍四点法。D.1.2.5 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试验电级应选用钢接地棒,且不应使用螺纹杆。在多岩石的土壤地带,宜将接地棒按与铅垂方向成一定角度斜行打入,倾斜的接地棒应躲开石头的顶部。(2)试验引线应选用挠性引线,以适用多次卷绕。在确实引线的长度时,要考虑到现场的温度。引线的绝缘应不因低温而冻硬或皲裂。引线的阻抗应较低。(3)对于一般的土壤,因需把钢接地棒打入较深的土壤,宜选用2kg4kg质量的手锤。(4)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垂直状态。(5)在测量变电站和避雷器接地极的时候,应使用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垫及其他防护手段,要采取措施使避雷器放电电流减至最小时,才可测试其接地极。(6)不要在雨后土壤较湿时进行测量。D.2 测量方法(四点法)D.2.1 等距法或温纳(Wenner)法 将小电极埋入被测土壤呈一字排列的四个小洞中,埋入深度均为b,直线间隔均为a。测试电流I流入外侧两电极,而内侧两电极间的电位差V可用电位差计或高阻电压表测量。如图D.1所示。设a为两邻近电极间距,则以a,b的单位表示的电阻率为:式中:土壤电阻率;R所测电阻;a电极间距;b电极深度。图D.1 电极均匀布置 当测试电极入地深度b不超过0.la,可假定b0,则计算公式可简化为:2aR (D.2)D.2.2 非等距法或施伦贝格-巴莫(SchlumbergerPalmer)法 主要用于当电极间距增大到40m以上,采用非等距法,其布置方式见图D.2。此时电位极布置在相应的电流极附近,如此可升高所测的电位差值。这种布置,当电极的埋地深度b与其距离d和c相比较甚小时,则所测得电阻率可按下式计算:c(R/d (D.3) 式中: 土壤电阻率; R所测电阻; c电流极与电位极间距; d电位极距。图D.2 电极非均匀布置D.3 测量数据处理D.3.1 为了了解土壤的分层情况,在用等距法测量时,可改变几种不同的a值进行测量,如a2、4、5、10、15、20、25、30(m)等。D.3.2 根据需要采用非等距法测量,测量电极间距可选择40、50、60(m)。按公式D.3计算相应的土壤电阻率。根据实测值绘制土壤电阻率与电极间距的二维曲线图。采用兰开斯特琼斯(The Laneaste-Jones)法判断在出现曲率转折点时,即是下一层土壤,其深度为所对应电极间距的2/3处。D.3.3 土壤电阻率应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因此土壤电阻率应是所测的土壤电阻率数据中最大的值,为此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季节修正:o (D.4)式中:o所测土壤电阻率;季节修正系数,见表D.2。表D.2 根据土壤性质决定的季节修正系数表D.4 测量仪器可按GB/T17949.12000中第12章测量仪器的规定选用下列任一种仪器:a)带电流表和高阻电压表的电源;b)比率欧姆表;c)双平衡电桥;d)单平衡变压器;e)感应极化发送器和接收器。变电站土壤电阻率设计值确定的新方法作者:成都升洲科技有限公司 在对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如何确定土壤电阻率设计值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土壤电阻率设计值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实际变电站接地工程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分析,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随着电网的扩大,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将新建更多的高压或超高压的变电站。为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新建变电站的选址大都会利用土壤条件较差的山丘或坡地,其地下的土壤无论在横向或纵向,一般都由多层具有不同土壤电阻率和不同厚度的土壤层构成,且土壤电阻率较高。在这样复杂的地层结构上,如何正确地设计出变电站的接地网,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确定出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设计值?针对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多年在实际工程中取得的经验,发表如下看法。 1 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接地设计技术规范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中对如何确定变电站土壤电阻率设计值的问题有以下规定:首先,用四极法测量出变电站所在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其测量方法是,在被测场地中心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基线,将四个测量电极沿基线布置,如图1所示。改变极距可测得视电阻率s与极距的关系曲线sf()。当被测场地较大时,应在被测场地上按网格设置测点,如图所示。同样按上述方法测出各点的视电阻率关系曲线。利用以上测量结果,作出各不同深度土壤层的土壤电阻率等值曲线或各剖面的土壤电阻率等值曲线,然后,再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出整个接地网区域的平均土壤电阻率,通常以这个平均土壤电阻率作为在设计计算时所使用的变电站土壤等值电阻率来确定为设计值。按照导则规定的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测量与计算分析工作,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往往在实际工程条件下也难以做到。例如,当变电站位于崎岖不平的山丘或坡地时,不可能先对被测场地进行平整并划分为规则的网格后再作测量。同时,在导则中对测量时所改变的极距的大小也无明确规定。因此,在设计收资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很难按照导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计算并确定出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设计值。通常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依据在变电站地质勘察报告中所表明的在被测场地范围内,选定一个或多个接近或超过接地网等值半径的深孔,以地勘得到的各地质层的土壤电阻率作为视电阻率,再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出平均土壤电阻率作为设计值。或者,在现场按照图1用四极法取极距等于10 和15 时测量土壤的电阻率,然后再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出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设计值。图1 基线测量布极图 图2 场地电阻率测量的网形系统在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按照变电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要求: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当地层不是太复杂时,其钻孔勘测的控制性勘测点的孔深为20 ,一般性勘测点的孔深为815 。而大地对接地导体的有效影响范围,在垂直方向的深度为h=24r,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L=13r。式中,r=(S/),为接地网的等值半径,S为变电站接地网的面积。按照变电站接地网通常的使用面积计算,对于110 kV变电站,S=2 000 m2,r=25.2 m;对于220 kV变电站,S=6 000 m2,r=43.7 m。由于在变电站地质勘测时,其钻孔的孔深一般不超过20 ,显然,取低于接地网等值半径r的地勘测孔深度所对应的土壤电阻率值是不合适的。二是即使在地质勘察中,所钻的孔深超过了接地网等值半径,但当遇到地质情况复杂,各地质层的厚度相差较大,甚至在水平方向上的地质情况也有较大差异时,仅用有限的几个钻孔确定土壤的电阻率并据此确定出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设计值也不恰当。实际上,在变电站接地网竣工时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得出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相比,其结果相差较大是常有的事。2 一种确定土壤电阻率设计值的新方法怎样才能更加实用、方便和较为准确地确定出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设计值呢?在此提出如下一种新的方法。2.1采用新的测量方式和四极法测量被测场地的土壤视电阻率(1) 以被测场地中心O为原点,过原点与变电站长边平行作一直线定为基线,如图3所示。通常情况下,最大极距应取1.53;当测量时如操作太困难,也不能小于,为接地网的等值半径。图3 新的土壤电阻率测试法图沿基线方向分别取极距:a1=(S/),a2=(1/3)a1,a3=(1/2)a2,分别到与基线垂直的变电站的另外两个短边AC和BD附近,从而测出=的不同深度土壤的视电阻率。再过原点,沿与基线垂直方向按a2,a3的极距测量土壤的视电阻率。如所测结果与沿基线方向的极距a2,a3所测出的结果大致相同,则可认为在被测区域内其地质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接近均匀分布。如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则在被测区域内其地质结构可能存在垂直分层,这时,应在过点两边的基线上选点再作与基线垂直方向的等距测量,得到一组与基线垂直方向的土壤视电阻率的数据。(2) 沿变电站的两个长边AB和CD方向,再取极距:a4= (1/3)AB,a5=(1/3)CD,分别测量变电站的两个长边及变电站的四个边角A、B、C、D附近区域对应深度土壤的视电阻率。当变电站站址选在需挖填土方的坡地时,就以被测场地的等高线作为基线测量;设AB边位于坡地高侧,需要挖土方,CD边位于坡地低侧,需要填土方,则测AB边的土壤视电阻率时其极距取为:a4=1/3(AB+AB边对等高线的高差);而测CD边的土壤视电阻率时其极距取为:a5=1/3(CD-CD边对等高线的高差)。(3) 根据表层的土壤情况,取极距a6= ,选测多点的土壤电阻率,得到一组表层土壤视电阻率的数据。2.2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土壤等值电阻率把测得的同一深度地层的土壤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分组,取加权平均值(如a1与a4、a5的数值相近,则可取为同一深度),再换算成各地层的土壤电阻率。最后按公式:d=(+)/(/1+/2+/3+)计算出被测场地的土壤等值电阻率。需要指出的是:用四极法测出的视电阻率是=深度及至以上地面的土壤等值电阻率,与式中1、2为某地层的土壤电阻率是不相同的。如发现地质情况出现垂直分层,需首先确定被测场地因土壤垂直分层造成的具有不同土壤电阻率1、2所对应的土地面积S1、S,再按公式: d=(12S)/(1S+2S1),计算出被测场地土壤的等值电阻率。这个土壤等值电阻率就是在设计计算时所使用的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设计值。3 土壤等值电阻率与接地网等值半径的关系分析确定变电站的土壤等值电阻率,要取接地网等值半径r的几倍才比较符合工程实际呢?在这里,笔者以浙江的220 kV雁苍变电站与四川的110 kV联邦变电站为例来进行实际工程计算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变电站不同地层深度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站 名对应不同地层深度H时的不同值对应不同r值时的设计接地地阻R值接地网竣工时的实测接地电阻RS值浙江220 kV雁苍变电站 1=137.52.m(H22m)2=2867.m(H22m)h=r时 R=1.55h=1.5r时 R=2.14h=2r时 R=2.66RS=1.8四川110kV联邦变电站1=517.32.m(H23m)2=99.1.m(H23m)h=r时 R=1.74h=1.5r时 R=1.45h=2r时 R=1.26RS=1.3表1中,浙江220 kV雁苍变电站和四川110 kV联邦变电站的1 ,2及分别对应的H值,都是根据该变电站的地质勘察报告,通过使用被测场地中的三个较深的勘探孔所取得的土壤电阻率数据经分析计算后得出的。其上层为土壤电阻率1 ,下层为土壤电阻率2 。可见,这两层土壤电阻率的数值相差较大。其中,浙江220 kV雁苍变电站是12,而四川110 kV联邦变电站是12。这种上下两层不同的地质结构和土壤电阻率的不同分布,在确定土壤等值电阻率所要求的接地网等值半径r的取值时,将有较大的差别。从表1得出:、在确定土壤的平均电阻率时,通常测量的地层深度h要取接地网等值半径r的1.5倍以上(h1.5),其设计计算结果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当地层结构为12时,值应当取大一些,一般应取h1.5r;而当12 ,且上层土壤较厚时,值可取小一些,可取h11.5r;如上层土壤较薄时,则应取h2r。事实上,土壤电阻率1 ,2的差值大小,上下层土壤的不同厚薄,以及水平接地网的不同面积等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竣工时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实测结果,因此,在设计收资和设计计算阶段应对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给予充分考虑。通常情况下,变电站会呈现出土壤电阻率12,但上层土壤厚度却较薄的地质情况。这时,如要较正确地确定土壤的等值电阻率,则以取2r为宜。下面,笔者对一个土壤总厚度H100 m,其上层土壤电阻率1 =100 .m ,土壤厚度为H1,下层土壤电阻率2 =1 000 .m ,土壤厚度为H2(H2HH1)的变电站,分别取上、下两层土壤以具有不同的土壤厚度为条件,对该变电站的土壤等值电阻率进行计算,结果如表所示。表2 不同土壤厚度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名 称不 同 土 壤 厚 度 的 土 壤 电 阻 率H1(m)251020304080H2(m)98959080706020(.m)847.46689.66526.32357.14270.27217.19121.95可见,上、下两层不同的土壤厚度对确定土壤的等值电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4 结语这种确定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方法,是一种更为方便、实用和准确的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衷心希望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同行们给予帮助和指导。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这方面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变电站接地网敷设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竣工时对接地电阻实测的结果,而且,更关系到变电站接地网长期运行的质量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与电气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层上敷设水平接地网时,其接地导体的周围应用土壤电阻率100 .m的细土裹埋回填,并层层喷水夯实,不得夹杂石块及建筑垃圾,更不容许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渣,使接地导体通过细土与四周的原土紧密融合在一起,进而降低接地电阻,减小冲击电阻。当遇到原土低于接地导体敷设区域的低洼地面时,在低洼地面上应尽量使用具有较低土壤电阻率的开挖土壤回填,一定要清除掉较大的石块或建筑垃圾,不能在回填区域存在由石块和建筑垃圾堆积造成的高土壤电阻率“黑洞”区。对于具有较好土壤条件的变电站,在敷设水平接地网前,应尽量在敷设水平接地网的土层下1 m左右的区域,全部使用低土壤电阻率的泥土回填并夯实,以保证水平接地网具有更优的接地散流和均压效果。参考文献1 DL/T-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S2 DL/51702002. 变电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S3 GB/T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S4 陈先禄, 刘渝根,等. 接地5 何金良,曾嵘.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6 李景禄 接地装置的运行与改造7 程志平 电法勘探教程作者简介苏鹤声(1949)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变电站、输电线路接地降阻工程;接地网工频优化布置的设计工作。扩建变电站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如何测量?扩建站新敷设的接地网与主网连通后,是否需要重新测量整个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如何测量?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MS2571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接地电阻测试仪简介 1、工作原理 MS2571便携式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摒弃传统的人工手摇发电工作方式,采用先进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DC/AC变换技术将三端钮、四端钮测量方式合并为一种机型的新型接地电阻测量仪。 工作原理为由机内DC/AC变换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流,经过辅助接地极C和被测物E组成回路,被测物上产生交流压降,经辅助接地极P送入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经过检波送入表头显示。借助倍率开关,可得到三个不同的量限:02,020,0200。 2、使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电力、邮电、铁路、通信、矿山等部门测量各种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测量低电阻的导体电阻值;本表还可测量土壤电阻率及地电压。 3、主要特点 结构上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作为机壳,电路上为防止工频、射频干扰采用锁相环同步跟踪检波方式并配以开关电容滤波器,使仪表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采用DC/AC变换技术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定电流以便于测量。 允许辅助接地电阻在02K(RC),040K(RP)之间变化,不致于影响测量结果。 本仪表不需人工调节平衡,3(1/2)位LCD显示,除测地电阻外,还可测低电阻导体电阻、土壤电阻率以及交流地电压。 如若测试回路不通表头显示“1”代表溢出,符合常规测量习惯。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1、HT2571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2、辅助接地棒二根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 1、沿被测接地极E(C2、P2)和电位探针P1及电流探针C1,依直线彼此相距20米,使电位探针处于E、C中间位置,按要求将探针插入大地。用专用导线将地阻仪端子E(C2、P2)、P1、C1与探针所在位置对应联接。然后开启地阻仪电源开关“ON”,选择合适挡位轻按一下键该档指标灯亮,表头LCD显示的数值即为被测得的地电阻。 2、土壤电阻率测量 测量时在被测的土壤中沿直线插入四根探针,并使各探针间距相等,各间距的距离为L,要求探针入地深度为L/20cm,用导线分别从C1、P1、P2、C2各端子与四根探针相连接。若地阻仪测出电阻值为R,则土壤电阻率按下式计算: =2RL 其中 土壤电阻率(cm)、 L探针与探针之间的距离(cm)、 R地阻仪的读数() 用此法测得的土壤电阻率可近似认为是被埋入探针之间区域内的平均土壤电阻率。 测地电阻、土壤电阻率所用的探针一般用直径为25mm,长0.51m的铝合金管或圆钢。 3、地电压测量 测量接线,拨掉C1插头,E、P1间的插头保留,启动地电压(EV)档,指示灯亮,读取表头数值即为E、P1间的交流地电压值。 4、测量完毕按一下电源“OFF”键,仪表关机。 六、注意事项1、禁止在有雷电或被测物带电时进行测量。2、仪表携带、使用时须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1.接地电阻在现代变电站接地网北方干燥地区要求不大于0.5,有的要求不大于0.3;南方多雨地区要求不大于0.1,甚至更低至0.05以下,高的接地电阻对于在变电站工作的人(特别是超高压站里)是致命的危险? 2.应属于电网中的变电站,在站里做的接地网就比此线要长的多,用短线测量只在站接地网的浮土上测量,那有何意义?至少线的长度(长线)要大于整个接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倍。 多层水平分层土壤电阻率模型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摘要:确定大地模型和土壤参数是大型地网接地计算的首要工作,为了使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大地土壤特性,应该利用多层模型代替以往的两层或三层模型。基于等距四极法测得的土壤视在电阻率建立了反演多层水平分层土壤电阻率模型。1990年10月能源部绝缘配合和高电压试验两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年会上,讨论了土壤电阻率和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讨论稿)。导则中推荐电测法的四极法作为大面积场地土壤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国内部分水电设计单位,在60年代就有应用电测法对大中型水电站的土壤电阻率进行侧量,为大中型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网的设计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根据水电工程应用四极法的实际经验,对电测法测量土壤电阻率的基本原理作简要的介绍,并对电测深度、极距选择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送电线路接地电阻的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接地的作用是在雷击状态下将冲击电流或雷电流通过杆塔基础的自然接地和人工水平接地体导入大地,以保护设备的安全。一、杆塔的接地电阻测量标准有避雷线的杆塔均应接地。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避雷线时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417的数值。运行中杆塔接地电阻测量值应按设计要求作为标准。表417 每基杆塔不连避雷线时的工频接地电阻最大值电阻率(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接地电阻()1015202530Rg工频接地电阻,;一土壤电阻率,m;L接地体总长度,m;A水平接地体形状系数,见表418和表419。表418 水平接地体形状系数表4一19 单射线水平接地体最大长度土壤电阻率(m)500100020005000线最大长度L(m)406080100(2))在300m的地区可考虑杆塔基础的自然接地作用。因混凝土毛细孔中渗透水分,其电阻率接近土壤,杆塔自然接地电阻值推荐表420供测试中参考。表4一20 杆塔自然接地电阻值推荐值杆塔型式钢筋混凝土铁 塔单杆双杆单柱门型工频自然接地()0.30.10.10.06三、接地电阻测量(一)采用ZC一8型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须用专门的仪表,通常采用ZC一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这种测量仪是按补偿法原理做成的,有三个端钮和四个端钮两种。有四个端钮时,应将“P2和“C2”短接后再接至被测的接地体。三端钮式测量仪的“P2和“C2”已在内部短接,故只引出一个端钮“E”测量时直接将E接至被测接地体即可。端钮“P”和“C”分别接上电压辅助探针和电流辅助探针,并将探针按规定的距离插入地中。1.对电压辅助探针和电流辅助探针的要求在利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时,辅助探针本身的接地电阻是测量的关键。如果探针的接地电阻太大时,会直接影响仪器的灵敏度,甚至测不出数来。电流辅助探针本身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50,电压辅助探针本身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00。这些数值对大多数种类土壤来说是容易达到的。如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进行测量时,可将探针周围的土壤用盐水弄湿,其本身的接地电阻就会大大降低。探针一般采用直径为0.5cm,长度为0.5m的镀锌铁棒做成。2电力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1)测量前将仪器放平,然后调零,使指针指在红线上。(2)将被测杆塔接地体和端钮E连接,电压探针和电流探针分别与仪器的端钮P1、C1连接,其电极布置一般如图418所示。图418中 为接地体最长放射线长度,电流探针至接地体的距离d13。一般取 的4倍,电压探针至接地体的距离d12。取 的2.5倍。(3)所有连线截面一般应小于11.5mm2。(4)使用摇表,当发现有干扰、指针摆动时,应注意改变几个转动速度,以避免外界的干扰,使指针稳定。图418电极布置3使用接地电阻摇表的注意事项(1)应以120rmin的速度均匀摇动仪器摇把。(2)选取适当倍率。读表值应乘以倍率比即可确定接地电阻值。(3)沿按顺线路方向和垂直方向设置辅助接地电极P1、C1。杆塔中心距P1的距离应约等于5倍杆塔底部的对角线宽度,P1连接于摇表P1旋钮,C1连接于摇表C1旋钮,P2、C2短接于铁塔。 (二)采用钳型表推荐使用钳型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被测点土壤电阻率设定临界值,以免误报警。(2)测量时,只保留一根接地引线,其他接地极和被测杆塔断开。使接地杆塔连接,但不在本杆塔构成回路。(3)当显示“NOISS”则表示被测点干扰电流太大,测值不准。(4)当显示“钩”图像时则表示接地极夹未夹好。四、接地电阻测试时间和周期(一)接地电阻测试时间测量接地电阻一般应在每年13月、1112月时间段进行,测量应在良好天气进行,遇有雷雨天应禁止测量,禁止雨后测量接地电阻。(二)接地电阻测试周期接地电阻测试同期应按相应试验规程和有关规定执行。一般线段,每5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发电厂变电所进出线段12km及特殊点,每2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五、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土壤电阻率是决定接地电阻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性质和含水量,土壤电阻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会变动。运行中杆塔因周边土地环境变化,土壤电阻率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土壤电阻率是对特殊地段的抽查,校核接地电阻可靠性的重要检测手段。推荐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土壤电阻率,选用仪器应满足下列条件:便携、全自动数字显示、抗干扰抑制电压40V、测试电压500V、测试电流(20一10mA、200lmA、22k0.1mA)、测量精度2。1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如图419所示,在被测地区,按照直线排列埋在土壤内的四根棒,它们之间的距离为,棒的埋入深度h应不低于/20,电极分别为C1、P 1、P 2、C2。用四端钮接地电阻测量仪时,可将仪器四个端钮分别接在C1、P 1、P 2、C2电极上。从C1、C2端通人电流,则C1、C2对内侧两个电极P 1、P 2上产生的电位为:图419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因为P 1、P 2两点间的电位差为: 所以土壤电阻率为:(m) (46)式中R实测的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