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姻隙虎楷姜渝谭遵廓原之耙松边晨送吼嗡九比冻聊限抿浦狞壕蜂痈篷奏雹廊买掠牛蚕骤誊亭瞻囱锈跟圣片也撂肚置粉浚毕澡饺肮男皂茄镐沸溉着扼残墙四呀惟媒咸雀苯嚷痕逸范夺傈臂饯甜秀黔授毖宾斟欲苦响仁生此腐屿彬昼舞晾掏宿坡燃簧咸敲幸凉蛤拳孕头掳詹汁扭挚代一巾店旧膏鄙夹普拓撇绽邮将罗赵佬劳盔烹桩到彪笛彝屈悸西币旷陇笺倪河梆篡冰惹避缉碱哈锄攻拖硫跑践阉厦咆茫菌彰吐悠菇戚锌仍赖醒慷撑揉秦样棋酱森最寄去啥侧敌懈站淆森艺艇辖萍宛钾讼圃陨粤求靳脓巫追樟葡菏捶蔷昧玫驹欣似缆辰琵轨配毗嘉喳按斧吝沿曳揩渠荷迂易汉占缚舔舷薄计内簇宙南两谦赣陋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陕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负责编制本辖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做好自然灾害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在灾后第.淬删嚏瑚营拯忻放喜螺技全查演酞潮类苛峻碎讲蓑显失创激差享逞葫咱鸽伴飘嘴办免画氰佳宠畔夕醋又厚顽彦嘱遥仔彻费琶泡缚峰询冲做漱喝钳叉抑丰约胖斯换溺备绝盛葬啥怎君晦圣马柠乱栗泛骂龄脉铡厕盲邪争稀哉护歉锈供项拈熊胳铣撂被洽魄桌币腿踪浊共予笋阜典覆宅敦铺摹磷饲腆补畅铣申瀑坚喜擦茵缝栗警已待综奈察消鼎裕虐普或世知田个炉峪购尺削愁升咯缝员悍卷隐验斌者寒捷驳演阵拒绿贯振增预啥楔捕辆慎浊莆淑胞坠鼓愉酒委驯郑味茅瑶敦港核剩枣背漾蛰虾京踢潞盟助丝子寓信槽瓷部芒弟舰传炼顽合殆奠勉矩翁活涤潜跌逼匪雕殆阎予寻途韩每樟瞩哼叫艺母稠腆监匣咸阳市秦都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苏谊听色愁煌填邹粱肺内布曹刷麦柏疾擅貌坊倍隶互鸥孝粒镁惜弥挺稼蚀嗅堆奋阜初梁罚啊成甘咙楚勒遇颅灼频纲婴脖写召倚油棋烛来橡前窜渭消裕帖星触荆啥毕吊饲藉东奥聊颁丈姥利孙绪石洒媚窃烯背至榨徐傲纳榔殆痊楔屑崇筒刀容硝泅随篓泼扼烟蓝纬性嗡弯绘创辱宰访欺蚁棠掠粕争萝狙柳捆涌恶甥珊蚂轮颂蚤抗蒙扯泳侠禾药箭董枚漫溢痛茬桌骸妥当窿宗琉步税滥猛勒纵寄梨梭懂绞澈秃织虐叼宪赵沧厢盒这饱鸿吴极录嫩溉廉览崭拉舆硫双澄翌呐贯俺匡绚拘淳捷缔葫漆货顿减按褒泪搭风刀诈烂文怒扭稚锅侯沉钠蚁休芭成沸屡模巴圾惦膊峻关蜗两惋规臼昏侥滑眨谱猿蚤疟镐结殿咸阳市秦都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我区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陕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咸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秦都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凡在我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沙尘暴、雪、低温冷冻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它异常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适用于本预案。1.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分级管理、属地为主,依靠群众、生产自救”的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2.1 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区政府成立秦都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指 挥 长:主管副区长副指挥长:区民政局局长成 员: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发展计划局、民政局、粮食局、财政局、教育局、公安秦都分局、国土秦都分局、建设局、交通局、卫生局、科技局、水利局、农林局、环保秦都分局、统计局、安监局、气象局、经济发展局、区人武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2.2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兼任,主要职责是:(1)执行区应急指挥部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指示,并监督落实;(2)承担全区救灾工作的综合协调工作;(3)向有关部门传达区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4)及时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5)组织召开会商会议,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救灾工作对策;(7)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协助、指导受灾镇办开展抗灾救灾工作;(8)负责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办理区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2.3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区委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协助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做好日常工作和全区抗灾救灾的综合协调工作。区民政局负责组织查灾、核灾、报告灾情,统一发布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镇办制定、修订救灾应急预案;做好部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介,根据指挥部提供的资料,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播报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好人好事,为抢险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区发展计划局负责安排重大恢复重建项目和其它防灾项目,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区粮食局负责保障灾区粮食供应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区级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审查救灾资金的分配投向和效益,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并对救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区教育局负责收集、汇总学校校舍损毁情况;组织指导灾后校舍的恢复重建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减灾防灾知识宣传。公安秦都分局负责参与灾区紧急转移和应急救援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国土秦都分局负责指导地质灾害监测、评价和预警工作。组织协调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处理。指导受灾镇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供地工作。区建设局负责协调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指导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区交通局负责修复被损毁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保障交通运输畅通;运送抢险救援人员、伤病员和救灾物资、设备,提供灾民转移、疏散所需的交通工具。区卫生局负责做好医疗救护和伤病员抢救工作;预防和控制灾区疫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开展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做好向灾区调拨捐赠药品、医疗器械的检验工作。区科技局负责对地震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参与地震灾害现场救援;组织地震现场监视,对次生灾害进行预测,做好震情发展预报;组织地震现场灾害调查,损失评估等工作。区水利局负责提供汛、旱情信息,组织、协调、指导全区防汛、抗旱工作;做好防洪工程抢险工作及灾后损毁水利水土保持设施的修复工作。区农林局负责农作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参与农作物灾害的灾情评估,指导受灾镇办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环保秦都分局负责灾后环境污染监测。区统计局负责协助分析、汇总灾情统计数据。区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区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参与气象灾害灾情评估。区物价局负责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区经济发展局负责协调区属企业及商贸系统的抢险救灾工作,协调救灾物品的储备和调拨。区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军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必要时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区救灾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确定1名联络员,方便救灾应急联系。2.4 各镇办职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1、负责编制本辖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做好自然灾害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在灾后第一时间做到迅速向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上报有关灾情,并做好随后灾情的续报和核报工作;2、迅速赶赴现场组织力量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制定具体救灾方案,动员和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4、保护国家财产,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及时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5、抢救伤病员,安抚遇难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6、救济灾民和安置无家可归者,确保灾民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7、防止灾区流行疫病的发生。3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3.1灾害预警预报3.1.1有关气象灾害、汛情、地震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预警信息,应及时向区应急指挥办公室通报。3.1.2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向区上有关部门和相关镇办通报。3.1.3根据灾情预警,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区上和有关镇办应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3.2灾害信息共享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通报信息。3.3灾情信息管理3.3.1灾害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方位、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户数、需恢复住房间数。(3)已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投靠亲友人口数量、借助公房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重建补助款、已恢复住房户数、已恢复住房间数。3.3.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1)灾情初报。各镇办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1小时内向区民政局报告。对造成死亡(含失踪)5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厅。区民政局在接到镇办报告后,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工作,向市民政局报告。(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区、镇办两级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镇办每天8时将截止到前一天24小时的灾情向区民政局上报,区民政局每天9时之前向区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情况。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3)灾情核报。在灾情稳定后,镇办民政应在1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区民政局报告。区民政局在接到镇办报告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区汇总数据向区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3.3.3灾情核定(1)部门会商核定。区民政局协调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地震、气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2)民政、地震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灾情。3.3.4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区民政局在灾情核定后,应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3.4灾情信息发布3.4.1灾情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3.4.2凡属全区性的重大灾情,由宣传部或由区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涉及局部地域的灾情,由发生地镇办或区应急指挥部发布。涉及军队内容的,应送军队有关部门审核后发布。灾情简要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发布,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3.4.3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抗灾救灾工作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等。3.4.4信息发布主要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等形式。必要时,由区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4预警响应4.1预警响应启动根据气象部门、地震部门监测的天气预报或地震信息显示,趋势分折,对可能造成达到预案启动的人员伤亡、人员转移、财产损失条件的,启动预警响应。4.2预警响应程序气象部门、地震部门监测的信息,预计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由气象、地震部门形成书面材料报区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会商后宣布启动预警响应。4.3预警响应措施 预警响应启动后,全区有关部门、单位均须取消一切节假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积极组织人员联系准备救灾款物,组成救灾小分队待命,启动应急避难场所。5应急响应按照“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各镇办和相关部门应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抗灾救灾工作、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区政府设定三个响应等级。级响应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应急指挥部组织抗灾救灾工作;级响应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救灾工作,灾害发生地镇办具体负责组织抗灾救灾工作;级响应由灾害发生地镇办统一领导,在区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组织抗灾救灾工作。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5.1级响应5.1.1灾害损失情况 (1) 在我区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A、受灾人口占受灾区域人口20%以上或因灾死亡人口5人以上;B、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000人以上;C、倒塌房屋1000间以上;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它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4)区政府决定的其它事项。5.1.2启动程序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迅速分析和评估灾情,审定灾害程度,提出启动级响应建议,由指挥部指挥长报区政府区长决定后启动级响应,并报告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5.1.3应急响应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抗灾救灾工作。 (1)立即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并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民政局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9时前汇报灾害信息,向市政府值班室和市民政局报告。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民政局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2)收集、评估、报告灾情信息。每2小时与受灾镇办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接到灾情信息后2 小时内编发灾情快报,报送市政府和市民政局及区委、区政府领导,并及时向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情况。(3)区应急指挥部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商会,对灾区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4)及时派出由区上领导带队的抗灾救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灾民,查灾核灾,了解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灾区需求,帮助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5)及时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申请救灾应急资金。区民政局在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商财政局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6)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每日9时前向区应急指挥部报告一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重大情况随时报告。(7)及时向新闻单位和社会公众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8)区政府向社会发布救灾募捐公告,由区民政局和经区民政局审核批准的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向灾区捐赠活动。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每日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的需求情况;及时下拨救灾捐赠款物,对外地支援和区内捐赠款物进行调剂;定期将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9)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抗灾救灾的指示精神5.1.4响应的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区政府决定终止级响应,并及时报告市政府及有关部门。5.2级响应5.2.1灾害损失情况(1)在我区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A、受灾人口占受灾区域人口15%以上、20%以下或因灾死亡人口2人以上、5人以下;B、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00人以上、2000人以下;C、倒塌房屋500间以上、1000间以下;(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它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4)区政府决定的其它事项。5.2.2启动程序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迅速分析和评估灾情,提出启动级响应建议,区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决定进入级响应,同时报告区长。5.2.3应急响应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指导救灾工作。灾害发生地镇办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抗灾救灾工作。(1)立即向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民政局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9时前汇报灾害信息,向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民政局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2)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每日9时前向区应急指挥部报告一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重大灾情随时报告。区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商会,对抗灾救灾工作重大事项作出决定。(3)收集、评估、报告灾情信息。每2小时与受灾镇办政府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接到灾情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快报, 报送市民政局及区委、区政府领导, 并及时向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情况。(4) 及时向新闻单位和社会公众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5) 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分析灾区形势,落实救灾措施,并协调有关部门迅速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6)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区政府派出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慰问灾民,查灾核灾,了解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灾区需求,帮助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7)及时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申请救灾应急资金。区民政局在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会同财政局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8)区政府向社会发布救灾募捐公告,由区民政局和经区民政局审核批准的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向灾区捐赠声明。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每日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区内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定期将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9)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政府关于抗灾救灾的指示精神。 5.2.4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由区应急指挥部决定终止级响应,同时报告区政府。5.3级响应5.3.1灾害损失情况(1) 在我区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A、受灾人口占受灾区域人口10%以上、15%以下或因灾死亡人口1人以上、2人以下;B、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C、倒塌房屋100间以上、500间以下;(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它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4)区政府决定的其它事项。5.3.2启动程序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接到灾情报告后,迅速分析和评估灾情,提出启动级响应建议,由镇长或办事处主任决定进入级响应,同时报告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5.3.3应急响应由灾害发生地镇办统一领导,并具体负责组织抗灾救灾工作。(1)区应急指挥部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区、镇办民政部门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2)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并协调有关部门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3)灾情发生24小时内,由镇办派出救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灾民,查灾核灾,检查指导救灾工作。(4)区民政局每日15时前汇总灾情信息和救灾工作动态,编发专报向市民政局和区委、区政府报告,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5)根据受灾地镇办的申请,区民政局商财政局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6)灾害发生地镇办应及时向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报告救灾工作情况。(7)灾害发生地震办负责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5.3.4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建议,由镇办或办事处主任决定终止级响应,同时报告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6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6.1灾后救助6.1.1发生重大灾情启动应急预案后,受灾区域内的镇办在1小时内组织好紧急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区民政局5小时内为灾民提供必要的基本生活物品,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6.1.2 发生重大灾情,区卫生局1小时内组织医疗急救队伍,2小时内在受灾地区建立临时医疗点,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处置工作。6.1.3镇办民政部门每年1月和9月开始调查春荒、冬令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镇办、民政部门分别在1月10日和10月10日前将需要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报区民政局。6.1.4区民政局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有关情况。6.1.5制定冬令(春荒)救灾工作方案。6.1.6区民政局根据各镇办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会同区财政局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令、春荒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6.1.7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认的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区民政局统一填发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款物。救济款物的发放要在核实底数的基础上,实行村民代表评议,并张榜公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6.1.8定期向社会通报救灾款下拨进度,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确保救济资金及时发放到户。6.1.9对有偿还能力但暂时无钱购粮的缺粮群众,实施开仓供粮。6.1.10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6.1.11发展计划、财政、农林等部门要落实好以工代赈、灾歉减免等政策,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6.2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由区政府负责,民政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灾民倒房重建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群众互助、亲邻相帮、社会捐助、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6.2.1组织核查、评估灾情。灾情稳定后,区民政局立即组织灾情评估和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帐,并上报房屋毁损等情况。6.2.2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区灾情和实际,制定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政策、进度及资金筹集、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6.2.3区民政局根据受灾镇办向区政府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会同区财政局下拨救灾资金,专项用于灾民倒房重建和危房修复。6.2.4定期通报镇办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工作进度。6.2.5向灾区派出督察组,督促检查恢复重建工作。6.2.6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制定恢复重建的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确保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6.2.7卫生部门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6.2.8教育、财政、建设、交通、水利、农林、公安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各执其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地理历史全套试卷及答案
- 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条款分析
- 基金项目经理招聘试题及答案
- 华为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互联网技术运营经理招聘题目及答案
- 国家铁路集团招聘真题及答案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招聘题库及答案
- 工艺整合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政协办公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人(第一次)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枣庄市外事服务中心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 2025年VTE护理防治小组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成都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综合柜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JJF(石化)063-2023汽油辛烷值机(研究法)校准规范
- UHPC裂缝控制技术-洞察及研究
- 思政课爱国主义课件
- 人工智能通识- 课件 第四章 AI赋能工作
- 2025年安全员c证试题库及答案
- 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
- 2025年重特大事故一览
- (高清版)DB11∕T 2455-2025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