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pdf_第2页
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pdf_第3页
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pdf_第4页
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 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 版权归学校所有, 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万方数据 3 master dissertation shandong institute of p.e. and sports shandong youth womens basketball team athletes special sensitive quality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by (sports training) supervisor: professor weiguo yao december.2013 万方数据 4 目目 录录 摘要 . 6 abstract. 7 1 前言 . 8 1.1 问题的提出 . 8 1.2 文献综述 . 9 1.2.1 体能、灵敏素质的概念及释义 . 9 1.2.2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的特征分析 . 10 1.2.3 灵敏素质的的相关研究 . 10 1.2.4 专项灵敏素质的相关研究 . 11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 2.1 研究对象 . 13 2.2 研究方法 . 13 2.2.1 文献检索法 . 13 2.2.2 实地考察法 . 13 2.2.3 访谈法 . 13 2.2.4 实验测试法 . 13 2.2.5 实验前后对照法 . 14 2.2.6 数理统计法 . 14 2.2.7 逻辑分析法 . 1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4 3.1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对篮球运动员比赛竞技能力的影响 . 14 3.2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测试指标的确定 . 15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15 3.2.2 初选指标 . 16 3.2.3 复选指标 . 16 3.3 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灵敏素质能力指标的初始测试 . 17 3.3.1 “立卧撑”测试 . 17 3.3.2 变距折返跑测试 . 18 3.3.3 nebraska 灵敏测试 . 20 3.3.4 “侧跨步”测验 . 21 3.3.5 绕杆运球测试 . 22 3.3.6 “z”字测试 . 22 3.4 山东队青年女篮运动员灵敏素质初始测试结果现状表 . 23 3.5 灵敏素质训练阶段的划分及具体实施 . 24 3.5.1 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 . 24 3.5.2 灵敏素质训练的要求 . 24 3.5.3 常规灵敏素质训练阶段 . 25 3.5.4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 . 36 3.6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39 万方数据 5 3.6.1 实验训练后对山东青年女篮灵敏性指标测试所得的数据结果 . 39 3.6.2 实验前后测试数据的差异性检验与分析 . 40 3.7 研究对象专项灵敏性训练效果的主观感觉 . 41 4 结论与建议 . 41 4.1 结论 . 41 4.2 建议 .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 47 万方数据 6 摘要摘要 篮球运动是当今国际较为热门的几项竞技体育之一,其完美的团队协作、灵 活多变的技战术成为篮球的看点。现代篮球运动由最初的对高空、射篮精准度的 掌控逐渐发展演变为灵活多变的技术、出人意料的跑位等多方面的掌控。随着篮 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对篮球运动员的个人技术、 体能水平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而制约着团队能否完美的合作、技术能否完好的运用、战术能否如期的实施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是整个篮球比赛中的关键。 如何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进行精确的评价、 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成为 当前篮球训练的重中之重。本文自体能方面入手研究,对山东女篮运动员的专项 灵敏素质进行评价,并进行相应的训练以期能够提高女篮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 质。 关键词:山东青年女篮 专项灵敏素质 训练理论 实践研究 万方数据 7 abstract basketball sport is current international is one of the more popular several competitive sports, the perfect team collaboration become flexible tactics and watch basketball. the modern basketball movement by the initial control of high altitude and better shot accuracy of gradually evolve into a flexible technology, unexpected movement control.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the basketball athletes personal technology, physical stamina level are also put forward very high requirements. and restrict the team can be a perfect cooperation, the technique can well use of the facto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ctics can be duly. but in its fundamental: sensitive quality of basketball players is a key in the basketball match. how to accurate the athletes sensitive quality evalu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basketball player qua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priority of basketball training. since the physical aspects of research, this paper evaluate the shandong womens basketball team athletes special sensitive quality, training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mens basketball team athletes special sensitive. keywords: shandong youth womens basketball team special sensitive quality sensitivity training practice research training theory 万方数据 8 1 前言 篮球运动起源于 1891 年的美国,当时凭借着简陋的体育设施就已经成为相 当有魅力的体育运动。至今篮球运动经历了初创时期,完善、推广时期,普及、 发展时期,全面提高时期。随着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在近 100 多年 的时间内这项运动已迅速成长为, 现今国际上非常热门且有巨大影响力的一项竞 技体育项目,使人追捧喜爱,达到如今的创新攀高时期。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团体 协作的竞技体育项目,也由最初的追求高空的控制、投篮的精准,演变到现今, 发展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篮球运动发展相当迅速,职业化篮球已经成为主流,而且在国际上影响力越 来越大大,其健身娱乐价值也迅速提升。如今的篮球运动表现为多层次性,职业 竞技、群众业余、商业赞助等全方位发展, 特别是群众业余篮球活动的迅猛开展, 爱好者越来越多,3 人篮球赛的受欢迎度不断上升就是一个例证。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全国各个省对篮球运动相当重视,而在我国一些 企业、 高校等也相应的举行一定规格的篮球比赛,因此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相 当迅速。山东作为中国体育大省,在篮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好成绩,但是还有很 多的不足与欠缺。综合山东篮球运动员现状及相应的对比分析,我省篮球运动员 在体能方面存在相应不足, 以至于无法在全场比赛始终保持高质量的完成一定难 度的技战术配合,限制了我省竞技篮球运动取得冠军,称霸全国的目标。 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对移动技术要求较高,诸如:冲 刺跑、变向跑、摆脱防守、转身跑、连续快速垂直起跳,以及从一侧突然加速到 另一侧等。又由于赛场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运动员必须快速观察场上情况, 及时做出反应, 因而对运动员的各种身体素质 (特别是灵敏素质) 有较高的要求。 经国内外专家分析得出, 现今制约篮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及战术运用的主要因 素是其体能水平, 因此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成为了当今国内外球队、 管理中心的重中之重;而从篮球运动的多变性来分析,篮球运动员体能素质中的 灵敏素质成为篮球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 1.1 问题的提出 万方数据 9 随着我国篮球运动的高速发展,篮球运动员技战术的水平亟待提高,而队员 如何在比赛中能够很好的保持发挥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技术, 一直是篮球运动的核 心研究点。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也愈来愈细。根据当前竞技 篮球运动的趋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的需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将结 论归结为体能素质水平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曾有专家将这一整体因素及篮球运动员自身因素, 运用木桶理论来进行多方 位的探究。其一,将场上五名篮球运动员比作为木桶的五个木块,篮球运动是一 项整体的协作项目,因此整个篮球队的水平与五名队员中水平较差的人关系最 大, 篮球运动中的技战术配合是否成功与该队员关系最为密切,且防守中该队员 也将是整个团队中的主要被进攻突破点。其二,将运动员各项体能素质(力量、 耐力、速度、协调、灵敏)当做木桶的五块木块来进行比较,自篮球运动的发展 开始力量、耐力、速度、协调四个方面就一直是篮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必要训练, 而对于灵敏素质的训练却相对较少, 在训练中灵敏素质的训练往往是被忽视的一 项体能素质,而根据木桶理论,恰恰是灵敏素质这块短板成为了关键。由上述分 析我们不难看出, 就现今篮球运动中篮球队的整体竞技水平与运动员的灵敏素质 密切相关。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脚步的灵敏决定着对抗中过人技术、挡拆技术、假动作 摆脱、 以及特定战术中的特定跑位等均与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息息相关。因此 如何在篮球运动训练中进行相关的灵敏训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1.2.1 体能、灵敏素质的概念及释义 1.2.1.1 体能的概念及释义 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自身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身体形态 是机体自身内外的整体形状。 所谓的身体机能就是指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 活动 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简称其运动素质, 一般包括力量、 耐力、 速度、 柔韧、和灵敏性等素质。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要素既各自相对独 立又有着密切联系,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应接,每一个因素发展的水平情况, 万方数据 10 都会对机能整体的水平造成影响。 1.2.1.2 灵敏素质的概念及释义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的改 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衡量灵敏素质的标志是运动员在各种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 调地做出应答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及反应速度,要求 运动员的应答能在空间、时间以及用力特征上相互吻合,组配协调。 1.2.2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的特征分析 篮球运动中的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与突破等各种技术均与灵敏素质密 切相关。专项灵敏素质的主要表现特征为:根据比赛临场及对手的情况,随时选 择合理的位置,调整与改变动作的方向、节奏,并进行动作的快速转换;将各项 技术巧妙组合,利用时间差及机体的滞空、平衡能力,完成攻守技、战术的相互 转换,争得比赛场上的主动权。从上述的表现特征看,灵敏素质贯穿于技、战术 的运用中,与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平衡等各项素质密不可分。因 此,要发展篮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必须结合速度、力量、柔韧、平衡等各 项素质的练习同步进行。 1.2.3 灵敏素质的的相关研究 1.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今国内外对体能的观念逐渐重视起来,而且鉴于不同的专项,对五项体能 素质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各项素质在国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异议。 虽各有差别, 但均围绕着各自专项特征进行相应的训练。 灵敏素质作为在突变情况下做出准确 迅速处理的这样一项身体素质,各国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大体一致,但也存在一 定的异议。前苏联学者 c亚纳尼斯指出,灵敏是指能够正确、迅速、合理和灵 活地完成生疏的、新的动作的能力,即在变化条件下迅速掌握动作的能力。美国 学者阿詹林和阿加希尔则认为,灵敏是迅速改变身体(或某一部分)运动方向 的能力,是几种运动素质的结合,包括力量、反应时、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 而中国体育界则认为,该项素质是运动员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以及随机应变 的这么一项能力,是运动员运动技能与各项素质在运动中搭配的综合表现,而且 万方数据 11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在突变的情况下,随机应变的完成动作。在发生新的变化 的时候还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以适应新的突变条件。由此可见国际上灵敏素质 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单单是一项单一的素质能力,而是涵括各项身体素 质的复杂的综合素质能力。 另外灵敏素质的测定与评价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从传统的直线跑、 曲线跑等灵敏测试的方法,逐渐发展到用仪器进行灵敏素质的测试与评价。广东 体育学院学报第 32 卷中,范旭东在对灵敏素质测试仪的开发与评价的标准体系 构建研究中指出:目前国内体质监测中缺乏一种便于携带,有效性、科学性于一 体的对机体灵敏素质的测试设备。 并将自己的研究进行描述以及应用原理一一说 明, 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对比以及回馈进行论证。该项研究具有相当高的科研与实 用价值,可以作为灵敏素质的大致评估,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该研究主要针对 国民体质监测,但如果应用于中国体育事业,这项研究将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够 满足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速度,也不能够达到竞技体育对科技能力的精细要求。 本文认为竞技体育根据项目特征,划分为不同的专项,而且各个专项之前对 运动员各项体能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反而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因此了解各 个专项的特征, 以专项特点为依据, 针对专项要求, 对运动员体能素质进行评估、 测定、训练将是竞技体育的正确路线。 1.2.4 专项灵敏素质的相关研究 众所周知从提出运动员体能理论,有五项身体素质的研究就在不断进行,力 量、耐力、柔韧、速度等几项素质很早就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而且结合相关的 专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手段以及相应的训练周期。通过科研人员、教练员、 运动员的不懈努力,上述几项的研究已经初具成果。然而对于灵敏素质的研究起 步较晚,相对其他四项身体素质而言,在很多方面还较为欠缺。因此近年来,灵 敏素质的研究与训练成为体育热点。 1.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灵敏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期为少年时期(13 15)周岁左右,在此阶段进行灵敏素质的训练效果较为明显,该结果依据“法 尔费利”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进行灵敏素质研究,其中处于少年阶段的运动 员对空间定位、时间预判上有较为显著的增长,就此得出上述结论。我们由此对 万方数据 12 灵敏素质的训练时期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并且也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效 果。经过对运动员进行灵敏素质训练,我们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在运动员精神状 态较为集中、相对兴奋时进行训练比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时效果明显,因此教 练多把灵敏训练的时间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 让运动员在精神饱满的情况下 进行灵敏素质训练。此外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灵敏素质发展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很少。 由于运动专项有各自不同特点,灵敏素质基本表现形式也就各有具体的不 同。比如刘乐群认为,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就是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 能力,具有速度灵敏的特征。李安格等认为,排球运动员的灵活性训练主要表现 在三个方面: 一是结合球的各种变向移动; 二是在各种情况下及时合理地运用各 种倒地和起立动作; 三是空中动作的变化和平衡能力。所以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 时,我们要根据各个专项特征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灵敏素质训练计划、训练手 段与方法等。 篮球运动作为在综合跑动中完成传接球、变向、急停、假动作等复杂环节的 一项体能运动,必须针对该项目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灵敏性素质训练。张祖安曾对 少儿体校的男、女篮运动员进行灵敏素质的测试,采用“十字变向跑、横跨跳、 立卧撑、被动反应时”4 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十字变向跑和横跨跳 能够较好地反映篮球运动员的灵敏性 1111。我们在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发 现,发展少儿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 必须与几种主要素质的训练结合 进行,一类是结合速度、反应能力的练习,主要包括徒手或持球,变换距离、位 置、节奏与方向的控制练习;二类是结合腰腹肌力量、弹跳爆发力的练习,包括 原地或移动中左右两侧和各种方向的单、双脚起跳、滞空、平衡及动作转换能力 的练习;三类是结合柔韧协调性的练习,包括徒手或持球完成不同方向、变换移 动重心的上肢与下肢、躯体与肢体协调配合的练习。这种全方位的与专项特点紧 密结合的练习,更能有效地发展篮球专项灵敏素质。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文针对山东队女篮运动员体能素质进行测试评价, 发现在女篮运动员的训 练中确实存在上述的问题。 故本文对我省女篮 15 名运动员进行相关的分组训练, 并对训练前后两组之间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相应的灵 敏素质及专项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收集整理, 以期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对我省 万方数据 13 女篮运动员的个人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团队整体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在 接下来的辽宁全运会女篮青年比赛选人作参考, 同时也为篮球运动中灵敏素质的 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整体水平,加快我国 向国际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东省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15 名省队青年女篮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检索法 通过对篮球运动训练的相关文献及书籍进行检索, 了解当前篮球运动的体能 训练现状,收集篮球运动灵敏素质的相关训练手段及方法,为本研究做相关的理 论指导。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山东省图书馆、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 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读物等。 2.2.2 实地考察法 走访山东省队青年女篮训练场,实地考察并发放问卷和咨询,了解在场队员 和教练组成员他们对专项灵敏素质的看法以及对竞技能力的影响, 汇集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取得宝贵的一手资料。 2.2.3 访谈法 走访山东省队男女篮队员和教练组成员以及山东体院篮球教研室的一些资 深教练,针对山东青年女篮训练现状和专项灵敏素质的重要性进行访谈,尤其是 询问灵敏素质体能训练方面的相关信息, 也可以更好的从队员的角度了解她们对 专项灵敏素质的认识和看法。 2.2.4 实验测试法 本人和山东青年队体能教练通过对 15 名篮球运动员进行 nebraska 灵敏测 试、z 字测试等 6 项素质的测定,获得相应实验数据。 2.2.4.1 测试时间 2012 年 10 月 16 日对实验前山东队青年女篮进行初始灵敏指标测试;持续 万方数据 14 十周针对性训练后再次对山东队青年女篮进行试验后数据测试。 2.2.5 实验前后对照法 在实验开始前进行一次 6 项指标的测试; 经过近十周的篮球专项灵敏素质训 练实验后, 再一次用同样的指标、方法和准则进行测试。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我 们把专项和训练结合起来, 以提高动作技术、 速度、 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由 于省内很难再找出与之水平基本一致的队伍, 再者为联赛和全运会成绩考虑不能 把队员分成两组对比试验,故选此试验法) 2.2.6 数理统计法 经过指标筛选, 训练前后的指标测试, 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进行精确的定位, 并对两组数据之间进行纵向对比,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体现本研究对灵敏素质 训练的科研价值。 2.2.7 逻辑分析法 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结果,并运用逻辑分析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对该研究的结 果进行评价,对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计划、手段、方法进行相关记录并分 类,发现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究篮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存在的规律。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对篮球运动员比赛竞技能力的影响 在“专项灵敏素质对篮球运动员比赛竞技能力的影响”的调查中,我们可以 发现, 篮球运动员在经过多年专项灵敏训练之后会增强其篮球比赛中竞技水平的 发挥。 (如下图 1)79%的篮球运动员认为此类训练对自己的比赛竞技能力影响非 常大,17%的篮球运动员认为影响一般,可见专项灵敏素质对比赛竞技能力的影 响是非常高,这说明大部分运动员已认识到专项灵敏素质的重要性,它对提高篮 球运动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万方数据 15 图 1 调查反馈-专项灵敏素质对篮球运动员比赛竞技能力的影响 3.2 篮球专项灵敏素质测试指标的确定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指标是反映系统要素或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数值, 它包括指 标的名称和数值两部分,作为所研究现象质和量的规定性,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 基本根据之一。对女子青年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这一复杂的系统而言,它是由力 量、耐力、柔韧和协调等几大素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组成的集合。简单的用单 一指标来描述其变化是不合理的,需要用多个指标来组成系统,从整体上描述其 系统发展状况。 必须在符合一定原则规律的前提下,来反映现象规律指标体系 的建立,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训练是指标筛选的保障, 以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能力为客观 事实依据,真实反映灵敏素质训练水平的实际状况,达到体现灵敏素质能力基本 特征的目的;其次就是合理性的评价指标,确保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同时又能 体现出测试者灵敏素质真实能力水平的客观情况。 (2)系统性原则 青年女篮灵敏素质评价指标的评价必须用若干与灵敏素质相关的指标进行 衡量,指标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同一层次指标尽可能的界限分明,体现出较 强的系统性。同时保证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16 也要考虑指标筛选、指标权重设置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可操作原则 明确被选指标能以理论分析为基础, 又能考虑其可操作性和现实数据资料能 起到真实支持的作用。确保评价指标合理适当,计算方法简单可行,在能确保评 价结果客观性和全面性的情况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数据要严格把控其准确 性和可靠性,确保能使他人按同样的操作程序复核评价结果。 (4)针对性原则 确保被选择的指标具有针对性功能, 要侧重选择与篮球专项相结合的针对性 指标, 特别是涉及到整体灵敏素质发展的重要指标。灵敏素质能力水平评价的目 的不是单纯评价出灵敏素质的好坏,更重要的是通过指标的测试,检验出篮球运 动员灵敏素质的发展均衡度、专项适应度,有针对性的运用有效地训练手段,使 训练更科学化,最终达到专项灵敏素质水平提高。 3.2.2 初选指标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合“跑” 、 “停” 、 “跳” 、 “投” 、 “突破” 、 “挡拆”等众多 技术以及相应战术的一项综合性团体运动。 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好坏较大程度 上决定该名篮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篮球运动员能否灵活应变,战术能 否较快变幻等。 国内外较多专家学者均致力于篮球项目灵敏素质的发展研究, 而且取得相应 的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发现篮球项目的灵敏素质与反应速 度、下肢力量、核心力量、以及爆发力有着重大的关系。因此我们总结出 18 项 与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相关的训练指标, 进行本文的研究。 初选指标: 1: 半蹲、 2:立卧撑 、3:100 米、4:60 米、5:nebraska 灵敏测试、6:立定跳远、7: 10 米*4 折返跑、8:六边形测试、9: “z”字测试、10: 、z 折线上篮、11:绕标 志物(徒手) 、12:绕杆运球测试、13:v 字形移动、14:原地纵跳、15:十秒 快速提膝、16:变距折返跑、17:跨步跳、18:“侧跨步”测验。 3.2.3 复选指标 我省女子青年篮球运动员处于灵敏素质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 因此筛选与灵 敏素质训练的相关素质指标尤为关键, 并且作为指导我省女子青年篮球运动员灵 敏素质训练的依据。通过对我省资深篮球教练员、运动员、我省体院篮球教研室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17 教练做调查以及相关访谈为依据,对众多指标进行相应筛选,得出能够有效反应 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重要指标,并应用于本文研究。 根据调查情况以及专家访谈,在指导教师、教练的帮助下确定复选指标即最 终指标。该指标共 6 项内容:立卧撑、变距折返跑、 “侧跨步”测验、nebraska 灵敏测试、绕杆运球测试、 “z”字测试。 3.3 山东青年女篮运动员灵敏素质能力指标的初始测试 在进行实验之前,分别对各实验对象做了“z”字测试等评价篮球运动员灵 敏素质的 6 项指标测试,测试结果见表 1。 3.3.1 “立卧撑”测试 1、方法:受试者以立正姿势作为准备姿势、然后做下蹲,蹲下后双手要求 撑于足前方, 两腿向后伸出并伸直, 成俯卧姿势, 再将双腿同时收回复原为蹲姿, 最后起立回到立正姿势(如下图 2、3、4)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 15 秒钟结束。 测试前可适当练习熟悉此动作过程。 2、此测试中易犯的错误: (l)下蹲姿势未全部完成,就做俯姿或立姿; (2)俯卧时弓腰或者腿未伸直; (3)站立后没有成立正姿势,低头、弯腰。 图 2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18 图 3 图 4 3.3.2 变距折返跑测试 方法:运动员从篮球场一端底线开始出发,分别到达罚球线、中线、对面半 场罚球线、对面底线相继折回,完成这四个不同距离的折返跑(如下图 5 所示) 。 测试三组,2、3 组之间分别间隔 30s、45s,再重复上述测试内容。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19 图 5 图 6 图 7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20 图 8 图 9 3.3.3 nebraska 灵敏测试 测试标准:完成测试总时间(单位:s) 测试设备:匹尺、标志筒、秒表,规范地进行测试,尽可能减小误差。 测试方法:如图 10,队员背对标志物 1 站立,听到出发信号后向标志物 2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21 冲刺,再由标志物 2 开始,面向外侧身跑,经标志物 3 后,面向内侧身跑,到达 标志物 4 后,倒退跑至标志物 5 处左后转身,侧滑步至标志物 6 处右后转身冲向 终点。 测试要求:(l)不要碰倒任何标志物; (2)从外侧绕过标志筒,不要少绕。 图 10 3.3.4 “侧跨步”测验 1、方法:受试者立于正中线(如图 11)。当“开始”口令下达后,受试者即 迅速地向右侧横跨出右腿至标志线,左腿紧随与之并拢。右脚必须跨越过线、而 左脚在线内侧,然后移至右端,经标志线回到中线,再以同样方法向左侧端线移 动,最后恢复到原有位置。作为一整套循环,每一循环共八个跨步,在 20 秒钟 内尽快重复做这种跨步。 图 11 2、侧跨步测验中易犯的错误: (l)右、左脚未合并或成交叉; 10m 3 2 1 4 5 6 10m 1 米 1 米 端线 标志 中线 标志 端线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22 (2)侧跨步时,做向上跳跃动作; (3)右脚随意跨出,没越过线外。 凡是遇到这些错误情况时,不予计算犯规错误的跨步,或是当即喊停,再重 新做测试。 3.3.5 绕杆运球测试 (1)测试标准:完成测试总时间(单位:s) (2)测试设备:同测试 3.3.3 一样 (3)测试方法:如图下图 12,被试在起点运球出发,从标志物 1 右侧绕过 快速运球推进至标志物 2 处,从 2 的左侧运球推进至标志物 5,以此类推,依次 经过标志物 6、8、7、4、3,最后从标志物 1 的左侧绕过,快速运球至终点结束。 (4)测试要求:不要碰倒任何标志物;从外侧绕过标志筒,不要少绕。 图 12 3.3.6 “z”字测试 (1)评价标准:完成测试的总时间(单位:s) (2)测试设备:同测试 3.3.3 一样 (3)测试方法:如图 13,该测试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 测试。以标志物 1 为起点,听到发令后启动,并计时,从 1 经 5 左侧跑至 2,由 2 至 3,从 3 经 5 右侧至 4,从 4 回到 l 结束计时(见下图 13)。 (4)场地设置:长方形场地的四个角分别放置标志物 1、2、3、4,1 距 4 2 8 6 4 5 7 3 1 5m 15m start finish z h i k u q u a n 20150721 万方数据 23 和 2 距 3 长 5m,1 距 2 和 3 距 4 长 8m,5 位于长方形场地中心。 (5)测试要求:不要碰倒任何标志物;从外侧绕过标志筒,不要少绕。 图 13 “z”字测试 3.4 山东队青年女篮运动员灵敏素质初始测试结果现状表 表 1 实验前山东队青年女篮运动员各项测试成绩 姓名 立卧撑 (次) 变距折返 跑 (s) nebraska 灵敏测试 (s) “侧跨 步”测验 (次) 绕杆运球 测试 (s) “z” 字测 试 (s) 商 xx 8 32.6 18.9 16 12.22 7.85 司 xx 7 33.1 19.3 15 12.17 8.40 王 xx 6 34.3 19.7 19 13.16 7.71 盛 xx 6 34.6 19.2 16 13.76 8.45 杨 xx 7 33.9 19.7 18 13.04 8.63 李 x 6 34.8 20.8 14 13.91 9.06 杨 xx 7 33.1 19.2 16 13.67 9.09 王 xx 5 36.5 22.1 14 15.08 8.72 巩 xx 5 35.6 21.9 15 14.19 9.15 安 x 7 33.1 19.2 16 13.74 8.75 曹 xx 5 35.0 22.5 15 13.97 8.62 李 x 8 32.0 18.8 17 12.83 8.91 万方数据 24 高 xx 7 32.9 19.9 16 13.06 9.02 马 xx 6 33.6 20.6 16 13.12 9.67 张 x 6 33.9 20.7 15 13.87 9.39 平均数(x) 6.4 33.9 20.2 15.9 13.45 8.76 3.5 灵敏素质训练阶段的划分及具体实施 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的训练大致分为常规灵敏素质和专项灵敏素质训练 两个阶段。 通过进行与灵敏素质相关的常规素质的训练, 提高运动员全面素质的 发展, 继而在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灵敏素质的训练。常规素质训练阶 段作为专项灵敏素质训练阶段的前提与基础,为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做好铺垫。 3.5.1 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 运动中不损失力量却能稳定改变力量、速度的能力称为灵敏。 运动灵敏的关 键是发展其快速收缩能力。包括:运动中的协调性(运动中肌肉各部分的协调配 合能力)、 动态中的柔韧性(运动中肢体的活动范围)、动态中的平衡(在运动中如 何保持重心稳定)、运动中的加速能力(运动中速度的突然改变)、水平方向的力 量(向心和离心)以及制动能力等爆发力。 (1)灵敏中的神经系统和能力代谢运动都是无氧运动,大约能维持 5 到 10 秒,超过 30 秒以后,就会激活糖酵解功能。所以要以关注灵敏素质训练中快肌 纤维的训练为主。 (2)大脑皮层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与综合分析能力越好,兴奋与抑制的转 换速度越快,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就会迅速地做出判断和反应。 (3)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 在完成动作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感觉机能、表现为动作准确,变 化迅速,并且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准确的定时、定向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活 动, 适度降低肌紧张度, 解除肌肉活动时内在的阻力, 可以提高灵敏素质的水平。 (4)运动技能的巩固程度 灵敏素质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体现, 运动技能掌 握的数量越多越熟练,越能充分表现良好的灵敏素质, 运动中的动作越流畅协调 稳定,就会就表现出灵活和省力。 3.5.2 灵敏素质训练的要求 万方数据 25 1.、训练手段的多样化。灵敏、协调素质是由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灵活性决定的, 因此, 在训练中一定要注重训练方法及手段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充分激发运动员 大脑皮层的活性。 2、大量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各种运动能力。 3、灵敏性训练应突出专项特点。灵敏素质具有专项性特点,训练过程应针对项 目对灵敏素质的特殊要求,使训练效果和专项要求相一致。 4、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都应适当安排灵敏素质训练,并 使之系统化。 3.5.3 常规灵敏素质训练阶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发现灵敏素质与人体的神经反应速度、 核心力量、以及爆发力有着重大的关系,而 16 岁以后训练与成人几乎一样,要 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力量和肌肉最大力量, 可以用最大力量负荷和最高频 率进行最高速度的训练。因此该阶段队员的训练主要分为:快速反应的训练、肌 肉最大力量训练、核心力量、以及爆发力的训练四个出发点,全面提高运动员的 常规素质。 3.5.3.1 队员快速反应能力的训练 训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首先要训练她们精神集中的能力。在训练时,由于 神经和肌肉协调很重要,所以,单个反应训练时间不需要太长,以中枢神经不感 到疲劳为宜(约 6s)。 提高反应能力应以旺盛的中枢神经机能为前提。若中枢神经机能较弱,精神 无法集中,集中精神的能力就不会很好,反应能力的提高也就谈不上了。了解这 些关系之后,再放松神经,轻松愉快地进行训练才会有好的结果(切记不可在疲 劳时进行这种训练,在疲劳时进行此类训练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快速反应能力的训练方法数不胜数,在为期十周的灵敏素质实验训练中, 我 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练习来提高队员的这项能力。 一是软梯训练法, 软梯训练法就是让运动员利用软梯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特 别是步伐移动练习,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和协调素质”的训练方法 【9】 。具 体的练习法是:用绳子、布匹甚至划线做成软梯,长度、结构可根据需要改变, 平放于室内,然后让队员在梯内作各种动作,锻炼灵敏性和协调性。直线方向训 万方数据 26 练方法有小步跑、高抬腿、快速垫步前(后)跑、垫步抬腿、两腿伸直跳、内跨 步向前交叉腿等;水平方向训练法有交叉分腿平移、平行侧移高抬腿、平行前后 侧移步、快速小步平移跑、两腿内外跳平移、框里框外并步侧移等三十多种训练 方法。软梯训练法新颖、独特、有趣,竞争性和综合性强,与传统的灵敏素质训 练法相比,更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素质、体能素质,是灵敏素质的创新和发展, 是一种现代化的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 女青队员训练可采用踏格高抬腿法,练习时队员身体正对软梯,在每个框里 连续踩两次,垫步前跑。注意重心前移,两脚一前一后,在每框内垫步,呈小步 跑。要求频率快,每前进一步摆臂一次,目的在于提高小腿摆动频率,提升腿部 灵敏性。 双入单出脚步法: 准备动作于梯子左侧面, 先出左脚踏入第一个格子中, 右脚紧跟着也踏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