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探索与实践.docx_第1页
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探索与实践.docx_第2页
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探索与实践.docx_第3页
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探索与实践.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探索与实践*张运东张丽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摘 要:多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发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但大多集成度不高,配套完 善差,显性化、有形化程度不够,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商业化程度低。随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实施,急 需将积累的隐性技术显性化、有形化,以便于形成技术资产传承、共享、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提升公司的核 心竞争力。中国石油组织力量围绕国内外主营业务发展的技术需求,汇集和整理集团公司优势特色技术,总体规划有形 化框架,按照“总体设计、突出特色、明确载体、形成资产、共享传承、重在应用”的思路进行技术有形化的探索与实 践。通过有形化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关键词: 中国石油 技术有形化 集成 配套 doi:10.3969/j.issn.1002-302x.2014.01.001技术有形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 国石油)为解决技术传承和商业化应用而提出的新概 念,其核心就是把技术、服务手段、解决方案、经验 规律等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物”,通过标准化、规范 化、流程化等知识管理手段,以及技术手册、宣传册、 宣传片、展板模型等表征手段,加以“物化”,形成可 以传承、交流和应用的显性物质,以利于科技成果的 内部共享和外部商业化应用,实现技术价值最大化。1技术有形化是技术的进步与创新1.1技术有形化有利于技术的传承和资源共享 中国石油长期以来研发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先 进、实用的技术,但技术集成不足、配套不够,显性 化、有形化程度不够,不利于推广应用,商业化程度不高。研究认为,通过技术有形化工作,可以使分散、 隐性、由少数专家掌握、自用的技术变成公司范围内 可共享、可传承的显性技术,不会因技术持有人的原 因而使技术脱节、失传。技术的有形化有效防止了技 术成果的散失,并使技术成果的资产价值得以显现。 1.2技术有形化促进了技术的产品化、商业化中国石油近年来重点推广应用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勘探技术、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气体钻井、水平井、欠平衡钻井和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近钻头 地质导向系统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 术,推动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先进适用的成熟技术如果能在海内外市场上进行 推广将会获得丰厚、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力支撑主营 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和发展。通过技术有形化工作, 对这些技术进行包装,制作出宣传册、宣传片等有形 化产品,进行对外宣传与技术交流等活动,展示公司 形象和技术实力,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 发挥公司现有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提升中国石油的 技术品牌形象、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13。1.3技术有形化有利于石油公司海内外业务的 发展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生产开发及服务业务已经 扩展到 29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公司海内外业务又好 又快发展,依然面临技术挑战,需要新的技术突破,同 时更需先进适用技术的优化集成,形成综合解决方 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通过技术有形化工 作,可以有效地将技术成果进行集成配套,在海内外 业务发展需求与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之间建立一个高 效、顺畅、有形的沟通平台和桥梁,及时满足公司海 内外业务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技术有形化综合集成与制作研究”(编号:2011d-5009-01)。 第一作者简介:张运东,1968 年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科技管理工作。e-mail:1.4技术有形化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外大石油公司依靠技术的综合集成与商业化不 断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地位,中国石油欲实现建成综 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必须在更大范围、更 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合作;要在 世界石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全面提升公司 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大量 开发积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梳理集成特 色技术,使其有形化,打造出知名技术品牌46。2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的工作思路及目标2.1工作思路根据技术有形化工作的特点和目的,紧紧围绕建 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了技术 有形化工作思路,即“总体设计、突出特色、明确载 体、形成资产、共享传承、重在应用”。(1)总体设计:针对中国石油国内外主营业务发 展对技术的需求,盘点现有技术成果储备,参考公司 多年来的重大科技成果,集合专家智慧,对勘探、开 发、工程、炼化等领域的核心配套技术和单项技术进 行了筛选,全面规划有形化总体框架。(2)突出特色:在进行总体设计时,所筛选出的 技术要特点突出、先进实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明确载体:根据技术成果的特点,确定技术 载体形式,主要有装备、产品、软件包或软件、工艺 包、解决方案、理论与方法等。(4)形成资产:对技术成果进行集成,通过技术 手册、宣传册、宣传片、展板、模型等表征手段使技 术成果显性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产品, 形成公司资产。(5)共享传承:利用前项各种表征手段,使分散、 隐性、少数专家掌握、自用的技术变成可共享、可传 承的显形技术。(6)重在应用:对集成后的技术,公司统一组织 有形化技术发布,集中推出有形化技术产品,将集成 配套、先进、适用的有形化技术推向国内外市场,实 现技术的市场价值,提升中国石油自主创新品牌和核 心竞争力。组织所属企业利用已包装的有形化技术参 加国内外交流会、展示会、宣传与培训等。2.2目标技术有形化是中国石油科技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的 一次探索,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技术、艺术、商业 化、知识产权、科技管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综合 性强,富于挑战性,需要开拓创新、探索实践。集团 公司科技管理部在着手实施技术有形化工作时,基于 公司知识内部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及工作 现状,制订了公司技术有形化目标,即通过探索实践 “创建有形化实施体制机制,打造集成化、有形化产 品,实现技术传承与内部共享,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技术品牌,加快中国石油技术商业化步伐,提升集 团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2.1创建有形化实施体制机制结合科技项目规章制度制订技术有形化管理规 程,推进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总结提升有形化实施 体制机制经验,培养技术有形化团队,奠定持续开展 技术有形化工作的基础。2.2.2实现技术传承与内部共享通过对技术进行梳理,使分散、隐性技术变成可 传承、可共享的显性技术,形成公司资产。2.2.3塑造技术品牌依托公司优势特色技术,创造多种技术有形化表 征方式与商业化载体,通过技术手册、宣传册、宣传 片、展板、模型等增强有形化技术影响力,打造知名 品牌技术,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的竞争力。2.2.4加快技术商业化步伐以有形化技术为抓手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技术服 务、项目招投标、技术培训,将集成配套、先进、适 用的有形化技术推向国内外市场,推动有形化技术的 商业化。2.3技术有形化的顶层设计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开展 了技术有形化的顶层设计工作,研究确定了技术有 形化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 3 个阶段,即技术有形化 技术筛选、技术有形化集成和推广应用(图 1):技 术有形化筛选,规划了未来一段时期需要开展的有 形化技术;技术有形化集成,明确了技术有形化的 载体与表征模板;推广应用,创建了技术有形化实 施流程78。2.3.1总体规划有形化技术群开展技术有形化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哪些 技术进行有形化。根据公司业务国内外发展规划和主 营业务发展的需求,盘点公司先进、特色、实用技术 成果库,并结合公司近年来形成的重大科技配套技术、 装备及软件和新近科技进展,按照整体设计、突出重 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有形化技术按需求 和特色进行筛选,根据权重和需求程度进行总体规划, 通过反复研究形成一段时期内需要开展有形化的技术 群,即配套技术系列30项和单项技术或产品100 项。配 套技术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体现公司技术的综合实 力,如高含水油田注采技术;单项技术自成体系提供 优质技术服务,体现公司特色技术,如气举采油技术。 2.3.2明确技术有形化的载体与表征模板不同类型技术对应不同的成果载体,主要有装 备、产品、软件包或软件、工艺包、解决方案、理论 与方法等。根据技术传承、共享及商业化的需要,中 国石油选择、创作的有形化表征方式主要包括技术手 册、宣传册、宣传片、展板和模型,并针对技术、软 件、装备、炼化产品 4 类成果载体分别研究设计了技 术手册和宣传册等表征方式的具体模板。2.3.3创建技术有形化实施流程根据中国石油自身实际创建了技术有形化实施流 程,即:筛选技术有形化项目、组织项目依托单位培 训、项目立项、现场督导咨询、集中推进、项目验收、 推广应用。(1)筛选技术有形化项目:遵循单项技术与配套技术互联互补、急需先行、先易后难、单 项优先的原则,从技术有形化任务大表 中筛选技术有形化项目。图 1技术有形化工作流程(2)组织项目依托单位培训:根据 公司技术有形化工作计划安排,启动技 术有形化项目,组织技术依托单位开展 培训,落实技术任务分解与实施计划。(3)项目立项:项目依托单位成立 技术有形化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组,制 订技术有形化工作实施方案及运行计 划,提交开题报告与计划任务书,完成 项目立项。(4)现场督导咨询:技术有形化工作组根据不同 技术有形化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推动各项 目依托单位保障措施到位,确保技术手册、宣传册与 宣传片制作按计划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同时,要求 项目依托单位与技术有形化工作组保持点对点的联 系。(5)集中推进: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通过分段召 开推进会,组织专家集中对技术框架、技术手册、宣 传册与宣传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促进技术手册、 宣传册与宣传片的制作修改和完善。(6)项目验收:各项目依托单位按计划任务书要求 完成技术有形化任务、课题总结与内审自验收工作后, 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专家召开项目总体验收会进行 验收。(7)推广应用:通过举行技术产品发布会、参加 国内外展览会、参加国内外技术招投标和到技术需求 国进行专场技术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有形化 成果推广应用活动。3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工作进程3.1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责任在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成立 了由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工业出版社、海 外勘探开发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工研究院 组成的技术有形化工作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集团 公司科技管理部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经济技术研 究院负责协同总体方案设计、宣传片制作、整体工作协调与督促等;石油工业出版社负责技术手册和宣传册的 编辑、印刷、翻译以及标识设计与宣传发布等;海外勘 探开发公司协同方案设计、宣传册指导、提出有形化需 求;勘探开发研究院协同负责上游技术有形化的有关工 作;石油化工研究院协同负责炼化技术有形化的有关工 作。各技术依托单位成立技术有形化工作领导小组、工 作组,制订技术有形化工作组织方案、工作计划并匹配 经费,负责技术素材收集与集成、技术手册与宣传册初 稿的编写和修改完善、宣传片视频素材收集。3.2 进行整体设计,依据原则实施根据技术有形化总体规划,遵循单项技术与配套 技术互联互补、先易后难、急需先行、示范拉动的原则, 借鉴技术手册、宣传册、宣传片、展板模型等技术有形 化表征模板,科技管理部组织有关单位于2007年开始开 展 3项技术(稠油热采、低渗与特低渗油田开发、气举 采油)的有形化试点工作,并在2010年底前完成了30项 典型技术的有形化示范工作,逐步拉动所属各企业将自 身优势特色技术进行综合集成与有形化。2011年,在公 司技术有形化任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 选出22项技术实施有形化;同时配合公司8项重大科技 专项,在其有形化实施过程中给予培训、指导、检查与 咨询服务,有效推动科技专项的有形化工作。2012年, 为落实公司2012年科技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公 司技术利器的推广应用,根据公司技术有形化工作计划 安排,启动 32 项技术利器有形化项目。2013 年,围绕 2013年发布的技术利器和形成的特色技术,筛选了30项 特色技术开展有形化。经过近 7年的探索实践,中国石 油完成近 100 项技术的有形化工作(图 2)。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梳理总结特色技术 的技术系列,单项技术的技术原理、技术特征、技术 指标、应用范围等,编写每项特色技术的技术手册; 二是在技术手册基础上进行商业化包装宣传,打造宣 传册、宣传片、展板模型等技术宣传产品;三是进行 国内外宣传展示与推广应用。3.3 有序推进,严把质量关(1)动态推进:在有形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编 制了动态月报,在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网页“技术有 形化”栏目中展现,通报项目进展和要求。在技术手 册、宣传册和宣传片编制的重要节点召开有形化工作 推进会,同时根据技术依托单位的进展情况组织专家图 2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工作进程及时进行现场督导咨询。(2)专家团队咨询审查:有形化项目实施的全过 程中,组织技术专家、有形化专家参与技术框架梳理 以及技术手册、宣传册、宣传片编制的咨询与审查。(3)重点环节把关:技术框架是技术有形化的关 键环节,梳理技术框架不仅有助于综合集成现有技 术,提高对技术脉络的认识,而且是编制技术手册、宣 传册、宣传片等有形化产品的重要基础。在制作技术 手册、宣传册、宣传片等有形化产品之前,需要多次 组织技术专家对技术框架的梳理进行咨询审查。4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的工作成效中国石油技术有形化工作实施 6 年多来,已经由 高层领导重视与支持、科技主管部门推动与实施,逐 步转向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结合自身工作主动开展的一 项正常业务,尤其是近几年,技术有形化工作产生的 明显成效更是直接促使了有形化工作逐步走向纵深。 4.1编制了技术有形化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设计、突出特色、明确载体、形成资 产、共享传承、重在应用”的工作思路,结合国内外 主营业务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和公司现有优势特色技 术,集合专家意见,系统设计了技术有形化的总体工 作规划,明确了近期需要针对 30 项配套技术和 100项 单项技术实施有形化工作,为有形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4.2创建和完善了有形化工作流程和相关模板 通过技术有形化工作实践,开创性地建立了开展 技术有形化工作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一是根据技 术有形化工作流程(图 1),细化了技术有形化集成阶段的具体操作与实施流程(图 2);二是设计了技术有 形化载体模板(技术手册、宣传册、宣传片、展板和 模型);三是明确了有形化技术的成果载体(如理论、 方法、解决方案、软件、工艺包、装备、工具等);四 是形成了专家全过程参与的咨询督导机制。4.3梳理集成打造了系列有形化产品通过对优势特色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运用技术 手册、宣传册、宣传片、展板、模型等表征方式来打造 有形化技术产品,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显性化和资产化, 为技术传承共享和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载体和抓手。 4.4提升了技术有形化推广应用水平有形化技术成果是实现技术成果市场化的重要抓 手,是推广应用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石油通过多种方 式有效展示了公司形象和技术实力,极大提升了公司 技术品牌声誉与竞争力,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 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品牌化运作,充分发挥 了公司现有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4.5深化了对技术有形化工作的认识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认识到,技术有形化工作是 科技管理和技术开发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 核心技术传承、共享、走向产业化、商业化市场推广 应用的重要抓手。技术有形化内涵与外延互为一体, 即技术有形化由“技术载体、技术持有人、技术表征” “三位一体”构成,并依据“技术开发、技术集成、技术应用”“三步曲”实施。技术有形化具有“传承、共 享、应用”三大功能。当然,技术有形化实施的时间 还不长,其理论、方法、措施还需进一步丰富完善,模 板的针对性以及有形化产品推广应用的渠道、条件、 体制、机制等还需要深入研究,但技术成果有形化工 作的生命力是无可置疑的。【参考文献】1陈翔.ibm 服务十年启动全球转型服务产品化挑 战未来十年n.北京:中国计算机报,2006-10-162孙文.更重要的是产品化n.北京:电子科技,2001-02-053何勇.现代企业服务的发展与产品服务化j.科技广 场,2006,(9):45-464李敏义.略论石油服务产业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 石油学院学报),2006,(4):154-1555刘兵.海外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继续扩大j.国际石 油经济,2007,15(9):33-446闫娜,叶海超,邸伟娜.石油工程技术商业化模式选择 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6):119-1207徐宏玲.模块化组织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8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5(收稿日期:2014-01-15)research on tangibility of cnpc technologyzhangyundong , zhangli(cnpc economics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abstract: in the past decades,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has developed a series of mature, advanced and applicable technology, but most of the technology fails to find wide application and is commercialized at a low level thanks to its low integration, low domination and low intangibility. wi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to build cnpc into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nergy company, it is of great urgency for cnpc to make its accumulated intangible technology domina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