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舌苔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论舌苔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论舌苔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论舌苔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论舌苔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舌苔,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沈彬,1,原理,2,3,传统中医认为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舌面脏腑分属图),4,正常舌象,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5,荣舌,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侯。,6,枯舌,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侯。,7,8,9,(一)薄、厚苔,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作为衡量标准。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浅深。,10,薄苔(见底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提示胃有生发之气,常见于健康之人或疾病初起在表。,11,厚苔(不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主痰浊停滞、食积里热等证,疾病在里,病情较重。,12,(二)润、燥苔,舌苔湿润干燥程度,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情况,13,润苔,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见于正常人,或热入营血,蒸动津液上潮于舌。,14,滑苔,苔面湿润滑利,甚至伸舌流涎欲滴主寒湿内侵,阳气虚衰,不化水湿,15,燥苔,舌苔干燥少津,望之枯涸者。高热、汗泻、过服温燥药物,热盛伤津。,16,糙苔,苔质粗糙,扪之涩手。热甚伤津太甚,秽浊盘踞中焦。,17,(三)腻、腐苔,反映阳气与湿浊的消长,18,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阳气被遏,19,腐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边中皆厚,刮之易去,形如豆腐渣主湿浊,痰饮,湿温等阴邪疾病,阳热有余,20,(四)剥落苔,一般主胃气胃阴的存亡,亦反映邪正盛衰,判断疾病的预后情况。由于胃阴胃气亏损程度原因不同,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的剥落苔,21,中剥苔,舌中部苔剥脱,22,后剥苔,23,花剥苔,舌苔多处剥脱,舌面仅斑驳残存少量舌苔。,24,镜面舌,舌苔全部脱落,舌面光洁如镜。胃阴枯竭,胃气大伤,危重之象,25,(五)真、假苔,真苔:胃气尚存,夹食浊邪气上聚于舌假苔:胃气大伤,原有之苔不能与胃气相通,逐渐脱离舌体,26,真苔(有根苔),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像从舌体上长出。,27,假苔(无根苔),舌苔不紧贴于舌面,不像舌所生而似涂于舌面,苔易刮脱,刮后无垢而舌质光洁。,28,29,白苔,舌面上所附舌苔呈现白色。可为正常舌苔,病中多主表证、寒证、湿证,有薄厚之分。,30,积粉苔,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外感污秽疫气,热毒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或内痈,31,黄苔,舌苔呈黄色。主热证,里证。,32,淡黄苔(微黄苔),苔呈浅黄色,多由薄白苔转化而来,表热轻。,33,深黄苔,苔呈深黄色表热重,34,焦黄苔(老黄苔),是正黄色中加有灰黑色苔。表热结,热邪结聚于里,35,灰黑苔,苔色浅黑,称为灰苔;苔色深灰,称为黑苔。两者只是浅深之别,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