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尚吃水中国有个很有名的寓言,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后来的结果是,在经历了一场火灾之后,三者认识到了合作的意义。看来想要赢得合作还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不是合作的问题,而是这三个和尚在吃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庙里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是不存在选择关系的,小和尚当然不会指望别人了,自己想要吃水就必须付出劳动。但是当来了一个高和尚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小和尚希望高和尚能一个人挑水,自己可以坐享渔翁之利。高和尚也这么想。于是两人都占不到便宜,只有抬水吃了。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这下麻烦了。胖和尚也不是一个笨蛋。于是,三个人都希望别人去能挑水,而自己坐享其成。结果呢,没有人去挑水,于是三个人就陷入了没吃水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的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愿独自付出劳动。当然不能够指责他们缺乏劳动的热情,和吃亏的精神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和尚吃水的问题上,他们关心更多的是他们各自的利益得失问题。他们都不希望多付出,都不愿意对方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就陷入了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的困境。这个故事很能解释为什么过去的人民公社的失败。就是因为缺乏个人利益与个人努力的相对应性。假如说,三个和尚有明确的分工,每人挑水一天,或者干脆谁挑的水谁吃,都不会出现没水吃的事情来。这充分说明这三个和尚在利益分配上是不科学的,他们采用的利益分配方法是跟我们过去经历的吃大锅饭的办法。经济学十分重视分配制度,一个社会只有采用适合的分配制度,才能体现公平,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没有人喜欢吃亏,在经济学思维当中吃亏精神是不成立的,人们都有追求最大利益的倾向,这是人的逐利的天性。既如此,发生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事情也就很好理解了。从对策论的思维讲,这个和尚都在倾向于使用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策略,就是希望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于是自然就产生了依靠的心理。都想搭顺风车,结果谁都没有搭成。就像“斗鸡博弈”当中的两只公鸡一样,谁进攻谁吃亏,于是都不进攻,到了最后被主人抓去炖汤喝了。没水吃,会是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那场火灾,会发生什么呢?也许有一个和尚按耐不住口渴,会自己挑水吃,但我想他绝不会分一部分水给别人吃。后来的情况可能是各顾各,谁挑的水谁吃,不挑得就别吃。这到有点类似于今天我们搞的“按劳分配”制度,谁劳动谁得利,不劳动不得利。那么会不会出现另外的情况呢?比如说霸占水源或水桶,要知道谁占有了水资源和取水的工具,谁就会取得夺取别人劳动果实的主动权。就像资本家取得机器设备,地主取得土地一样,可以自由支配别人为自己服务了。人总不能不喝水吧!“要吃水就给我挑水去!”拥有挑水工具和水资源的和尚完全可以这样说。接下来的情况就很明显了,出现私有制了,出现雇用劳动了,到最后贫富差距明显了。不知道这样的比喻是否合适,私有制也未必是这样发展来的,但至少可以说明,占取生产资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的,而事实上只有为那些聪明的有先见之明的人所有。我们设想一下,这三个和尚当中,有一个和尚占水为自己所有,那两个和尚就只能为第一个和尚雇用劳动了。这就是说,在一开始,这个当上“资本家”的和尚就已经取得了策略上的主动权了。所以,我们有时不得不承认,聪明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好在一场大火,让和尚们认识到了合作的意义。和尚们在一场灾难之后也变得团结了,不再怕吃亏了。看来想要合作是要付出代价的,所谓“患难见真情”,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再怎么说,这三个和尚总的来说,仍旧是一个松散的团体组织,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某种诱惑面前分崩瓦解。原因是什么呢?和尚们间并没有形成强烈的依靠关系。我们通常说的“同舟共济”,俗语说的“一条线上的蚂蚱”,其实是在表明一条船上的人,一条线上的人同属一个利益团体,如果他们解散了,可能就不能达到共生的目的。所有的个人目的可能就难以实现了。我们暂且称这种关系为“利益共生关系”。这三个和尚就不是利益共生的关系。因为从一个和尚,到两个和尚,再到三个和尚,没有因为哪一个和尚而影响到别人的吃水问题,影响的只是得失多少的问题。那么从三个和尚,到两个和尚,再到一个和尚,也自然不会出现和尚的生存危机了。简单地说,三个和尚离了谁都行,一个和尚不会因为其他任何一个和尚的离去而受到生存的影响。所以说这样的组织显然是松散的,是禁不起风浪的,很容易就解体的。从和尚组织的组成到和尚组织的解体,没有发生利益上的共生关系。这样的组织是难以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合作是短期的,分裂是迟早的。这样的组织根本就没有前途。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寓言故事,其原始意图远没有我说的这般复杂。不过我倒不觉得自己是在画蛇添足,闲着没事瞎忽悠。毕竟我们出于这样一个利益交织的时代,生活中遇到的与别人合作形成组织的事情不在少数。所以我认为要是大家能够从这三个和尚在形成组织的过程当中的心理变化中有所启示的话,对我们的实践是绝对有好处的。这三个和尚合作的内容是挑水,谁不会挑水?人人都会,所以这不能够成为他们长期合作的基础。所以在合作的问题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合作带来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合作并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