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doc_第1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doc_第2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doc_第3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doc_第4页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承德护理职业学院2011年11月30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负责人:吕瑞芳(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 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徐国辉(高级讲师,教务处长)黄呈森(高级讲师,医学技术系主任)吕 亮 (高级讲师,医学技术系分管教学副主任)戎志静(高级讲师,口腔教研室教师)马连会(讲师,口腔教研室教师)呼爱华(讲师,口腔教研室教师)王美研(助讲,口腔教研室教师)谭铭博(助讲,口腔教研室教师)于 刚(承德双桥区君汇义齿制作中心总经理)黄 静(承德双桥区君汇义齿制作中心技术总监)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口腔医学技术包含口腔医学和口腔工艺技术两部分内容,与口腔相关学科联系紧密,特别是口腔修复学。随着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和口腔设备学的发展,口腔修复工艺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业务内容日益丰富,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口腔工艺技师(工)属于口腔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具备口腔医学相关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胜任各类口腔修复体的工艺制作,辅助口腔医师完成患者的各类口腔修复治疗等各项工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口腔保健知识的广泛普及和社区大众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也对我国现有体制下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医疗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大众逐渐认识到口腔健康与美观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对齿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带动了口腔修复工艺行业的发展。1.义齿制作技术人员紧缺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据有关资料报道: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该达到 1:1.52,才能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发达国家(日本、德国等)的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专业教育机构设置较完善,教学形式及就业管理较规范。目前我国口腔修复医师还暂时处于缺乏状态,对口腔技师的需求更加明显。我国的口腔医学技术人员尤其是口腔工艺技术人员多数未经过正规职业教育培训,有些口腔工艺技师是从修表技师、雕刻技师等专业转行过来,专业操作技能、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均与岗位任务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制约了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义齿加工与制作。经调研,在北京周边百余所义齿加工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技师仅占5%,中专学历者占25%左右.其余均为初中生或学徒工。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经正规专业教育,仅通过短期培训的技工充斥到工作岗位,其制作的义齿质量根本无法满足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要求。义齿的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技师不但要有义齿加工的操作技能,还应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医学美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每个牙齿的解剖形态,修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固定义齿等工艺技术的设计原理和制作要求等,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修复体。我省每年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仅有400名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义齿加工市场迫切的人才需求。因此,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技术人才之路,任重而道远。2.口腔医疗市场不断扩大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牙病患病率居高不下,98%中国人有口腔健康问题,其中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治疗率为2.8%;12岁儿童患龋率为28.9%,治疗率为10.7%;3544岁中年人患龋率达88.1%,治疗率仅为8.4%;老年人缺牙率为86.1%,修复率仅为42%,但不合格修复率高达24.2%;6574岁老人的龋患率高达98.4%。12岁儿童牙外伤发生率达20%,但能及时合理治疗的不足一半。这一现状,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10全球口腔健康目标相距甚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口腔医疗市场需要大批的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只有增加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量,才能保障口腔医疗市场健康稳步的发展。3.承德市义齿加工行业亟待发展目前,承德市仅有一家刚刚成立的义齿加工企业及几家地下加工厂,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作坊形式,一般是从南方聘请几名技术工人作为骨干,而绝大多数工人未经过系统培训,严重影响了义齿制作质量。许多医院不得不通过长途运输,在北京、天津甚至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型义齿加工厂进行义齿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口腔修复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大承德市义齿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二)建设基础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在2001年开办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培养手段的改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学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设备场所较为完善。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7人。绝大多数教师先后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省医院进修培训,并聘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德市口腔医院和承德市第五医院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定期到学校授课。现有口腔基础、口腔正畸、口腔修复、焙烧铸造、烤瓷等专业实验室13个,建筑面积1000m2。实验室设备先进,其中:韩国技工打磨机、德国vita烤瓷炉、登士柏根管长度测量仪、德国古莎光固化机、德国任福真空搅拌机、激光种钉机、石膏模型修整机,意大利蒸汽清洗机等设备,在省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实验设备总值达到170万元。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任务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将国家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标准等行业认证体系与教学融合,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容引入教学设计之中,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从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实训两个层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缩短了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学院重视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努力拓展教学实习基地。现有教学、实习单位10所,如珠海维登义齿有限公司、北京市笑傲卓美义齿加工厂、北京天拓义齿加工厂、北京瑞冠义齿加工厂、北京世纪嘉瀛义齿加工厂等单位。专业毕业生540人,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其中80%以上毕业生在北京、深圳、珠海等大城市就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遵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坚持“立足承德,服务河北”进行定位,创新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中的运行机制,成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制定章程及工作条例。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教材等教学资源,制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全面推进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新建、扩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口腔医学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技术研发及培训能力,提高社会服务功能。改革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大力推行综合质量测评,实行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本位和素质拓展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建设目标主动适应承德及京津地区义齿加工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具备学习、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优秀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为出发点,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推动特色专业建设加快发展,创新“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义齿加工项目的“做中学”课程体系,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团队,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增强产业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和就业率,建立实施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等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力争把专业建成省级品牌专业,达到区域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为同类专业提供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建设内容(一)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建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委员会,使其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明晰责任、分工协作、完善制度。研究如何才能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紧密性、长期性的合作;研究如何在企业更好的开展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如何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研究双方师资建设、课程开发、技术攻关等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校企合作体制建设资金计划见表1表1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合作与发展委员会11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11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管理运行112合 计336(二)专业对接职业,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家研讨和深入义齿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了义齿加工企业职业岗位的现状,综合分析得出企业目前最缺乏的是加工厂大工和中工、质量检验员 、班组长等具有一定现场生产管理知识和发展潜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专门知识,能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各种口腔修复体和常见矫治器的制作,适应口腔修复制作行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1.能熟练进行牙体雕刻;2.能理解医生的设计意图;3.能按设计要求熟练制作各种口腔固定修复体;4.能按设计要求熟练制作各种可摘义齿;5.能按设计要求熟练制作各种常用矫治器;6.能对各种口腔修复体进行初步质量检验;7.能正确使用和维护义齿加工制作常用的设备;8.获得“口腔高级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组织专业教师到义齿加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教师、职业教育专家、企业领导及技术总监等人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制定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资金计划见表2表2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研究岗位需求分析11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112方案的实施224合 计448(三)“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总模式下,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形成以义齿加工制作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实训室与制作场所相结合、学生与企业员工相结合、教师与技师相结合” 的四个结合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经过“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模式的培养,使学生不但获取毕业证,在校期间,又能拿到“口腔修复工”职业技能鉴定证。1.通过与知名义齿制作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联系一批长期稳定可开展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推行早期接触企业,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确定12家知名企业全面介入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聘请行业权威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工作,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将课堂搬进企业现场教学,实行“校内实训室与车间的对接”,由合作企业提供顶岗实习条件,或在校内建设的仿真实训室,让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2.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主动联系周边地区优秀的义齿制作企业积极参与专业的校企合作,成为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建设期内将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由目前的10家扩大到15家,以保证“工学结合”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从巩固已有实训基地,挖掘企业在接纳顶岗实习方面潜力,确定各企业顶岗实习岗位、计划方案等方面为抓手,同时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理体系;4.联系行业专家,制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技能考核标准,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建设口腔修复工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学生及从业人员的“初、中、高级口腔修复工”的考证,从而带动区域内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运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金计划见表3表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24技能鉴定站建设112合 计336(四)课程对接技能,院企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模式,根据企业相关岗位的要求确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根据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相关性,以技能训练为轴心,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创建专业课程标准,使专业骨干课程与技能实现对接。1.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支撑,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体验式教学。2年内建设完成2门核心课程、1门精品课程,其中1门专业主干课程力争达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依据专业的岗位要求,本着 “实用、够用、能用”的原则,调整核心课程的内容,使这些核心课程的内容同岗位的核心能力相对应,同义齿制作的职业技能的要求有机地融合起来;2.完成23本实验教材的校本教材编写;形成其他配套教学资源,构成优质教学资源库;3.建立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开展教学督导,通过学生、教师、学院督导组等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信息;4.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将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作为课程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实现课程考核与技能考核的双百分制;5.推动对外交流,引进原版教材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共同编写开发与专业核心课程相配套的具有高职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编写与岗位技能相配套的2-3本实训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不断加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计划见表4表4 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精品课程建设6612教材建设235教学资源库建设121224合 计202141(五) 建设“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以现在的专业师资优势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或培养、择优招聘等方式有计划、分步骤的采用行业进修与考察进修结合、学历提升与技能培训结合,培养一批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通过聘任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及外籍教师,完善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建立一支较为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尤其是口腔工艺技术专兼职实验技术教学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1.聘请行业专家5名,指导专业实验实训建设、师资培养及课程改革;2.聘请行业兼职教师8名,协助完成口腔医学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3.形成专兼结合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团队;4.通过各种途径:学历进修、行业进修、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能够独立承担23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训带教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骨干教师3名,培养具有较强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的口腔实训中心及教学管理人才各1名;5.校内专业教师学历逐步过渡到以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研究生水平为主;6.形成合理的初、中、高级师资人才梯队;7.引进或培养工学结合,具有较强专业建设和发展前瞻意识和规划能力,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专业建设带头人1名;8.积极推进与国外合作办学。“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资金计划见表5表5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带头人培养8715专业骨干教师培养7714兼职教师5510与国外合作办学7815合 计272754(六)建设融专业教学、技术实训、社会培训、技能考核于一体的开放性口腔医学技术公共实训中心1.在原有校内13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改建2个实训室;新建包括口腔仿头模实训室、口腔临床实训室和口腔技工实训室在内的3个专业实训室;2.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加大设备投入,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与运作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在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的功效,使实验实训室成为省内一流的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实验室;3.加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资源共享,同时使生产性实习内容与技能考证的内容相通;4.在强化专业教学培训为主的同时,加大本实训室的服务辐射面,提供社会服务600人次/年,成为示范性、开放性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努力成为市级口腔工艺技术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室)建设资金计划见表6表6 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校内实训室建设购买仪器设备8386169实训耗材101020合 计9396189(七)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1.校内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服务于社会,提升在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功能,作为口腔修复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核培训及考试基地向社会开放。其中口腔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官培训30人次/年,口腔中、高级修复工及口腔技师技能鉴定培训100人次/年。2.向承德市、县义齿加工厂、县医院口腔科等每年举行专题讲座和义齿加工专项环节的技能培训,并接纳相关单位技术人员来院学习和进修。与承德市中小学合作进行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宣教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培训、咨询等服务项目,培训服务1000人次/年。(八)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做好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1.学生素质培养(1)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就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请红色文化专家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选聘义齿加工企业优秀技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优秀校友担任兼职德育辅导员,定期为学生作励志讲座,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每年组织一次口腔系经济困难受助学生感恩报告会,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以上活动,全面提升我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2)强化职业素质培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将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将“两课”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专项讲座、开辟职业道德建设专门网页等途径,建立遵纪守法、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奉献社会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职业道德体系。公共基础课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科学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通过专业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以理想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科技文体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气氛的逐步形成。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学习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并在活动中迅速成长。(3)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请美学专家进行美学讲座,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导入义齿加工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4)加强学生身心素质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一支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户外身心素质拓展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2.企业文化建设(1)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氛围 进一步扩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实行企业经营模式,营造职场环境;开展校企文化交流,开设名师讲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营造浓郁的培养职业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就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体验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的精神面貌。(2)培养职业精神,强化职业能力 开展专业特色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开展各专业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等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长技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逐步具备企业职业素养要求;通过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九)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通过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中专、高职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十)实施第三方评价,创新专业建设与发展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保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引入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两种措施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实施科学评价。1.自我评价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由副主任、教研室主任、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系教学督导组,通过学期初的授课计划检查、教案检查,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随堂听课、课程教学进度检查、学期末的实训报告检查、试卷检查等全程跟踪任课教师(专兼职)的教学实施过程,并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学习情况。2.第三方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资金计划见表8表8 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投入2011年2012年合计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建立0.100.1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0.20.10.3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0.40.50.9信息采集分析0.30.40.7合 计112四、建设资金预算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 专业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资金总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或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2011年2012年小计比例 (%)2011年2012年小计2011年2012年小计合计合计11011022010039418091120320实训实习硬件建设1.口腔仿头模多媒体实训室29285750101020772.口腔临床实训室2323465510563.气泵房347235124.技工室12132523530小 计55551102728554610175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87152015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7714143.“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7815154.兼职教师551010小 计222244551054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4482082.优质核心课程661212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2122423529小 计22224423549校企合作机制建设3362.7551016实训实习耗材补贴55104.5551020实习意外伤害保险2241.84第三方评价1120.92 五、改革举措(一)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专兼结合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二)采取的主要办法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实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服务;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群,使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六、保障措施(一)管理制度保障1.教学管理制度针对培养对象,制订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等教学文件,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2.设备及物资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规定专人负责,使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立技术档案制度,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二)组织保障为保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院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发展项目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进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院级专家评审组,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评估。确定专门人员具体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建设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价等工作,以发挥建设项目最大效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发展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路喜存 院 长副组长:吕瑞芳 主管教学副院长张维超 主管后勤财务副院长成 员:徐国辉 教务处处长乔国军 后勤处处长吴建清 财务处处长黄呈森 医学技术系主任吕 亮 医学技术系主管教学副主任(三)政策保障1深化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改革教师岗位津贴分配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注重考核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的能力;并通过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深化用人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提供优厚的待遇,使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企业行业一线兼职教师讲授。2.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负责制,把包括质量、资金及进度目标等在内的各项目分解落实到位,确定各级项目目标责任人,明确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逐级签订项目责任书,确保目标任务保质、保量、按期、高效完成。(四)资金保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预算,合理有效使用各项建设经费,做到科学预算、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确保资金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加强对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资金投向及年度资金调度安排、固定资产购置(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专业建设资金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专业建设资金年度项目预算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工作组责任人结合专业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各项支出付款时间。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须按相应管理程序报批,方可执行。七、预期成效通过两年的专业建设,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 改革课程体系,使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完成2门核心课程、1门精品课程的任务 。2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争取行业和企业的广泛支持。从专业建设方案制订、论证到计划与实施,行业企业人员全方位参与;并将实训基地作为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与优化、开发学生潜能、评价学业成绩与专业提升的平台,实现校企互动、互利、共赢。3进一步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在行业、区域口腔医学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力,形成一支爱岗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学术水平高、技能娴熟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4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使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成为具有特色的专业建设典范。5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为承德市义齿加工企业,基层医疗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与咨询,争取在社会服务方面在同类院校中起到引领作用。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一)建设进度建设内容2011年10月-2012年9月2012年10月-2013年10月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模型修整实训室添置部分口腔技工设备(石膏模型修整机、石膏模型舌侧修整机等)建设省内一流水平的口腔模型制作、修整实训室。配备8台模型修整机,6台数显鼓风干燥箱,5台激光种钉机,1台石膏模型切割机。在原有口腔基础实训室,添置实训操作台25台,具有牙体雕刻实验实训功能。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增加添置实训操作台25台,达到能同时对50位学生开展牙体雕刻的实验实训。建设口腔技工实训室1间,能进行高精密义齿制作实训,配置高性能吸尘装置;平行研磨观测仪、真空压力铸造机等高端口腔技工设备,达到义齿制作生产性实习的标准;配备技工钳60套。建成省内一流的口腔技工实训室,添置技工设备(激光点焊机、烤瓷炉、铸瓷炉、金沉积仪等)能进行义齿的生产性制作。建固定修复中心的服务辐射面,努力提升在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功能,新建口腔仿头模实训室1个,具有模拟临床口腔治疗与护理操作的功能,配置27台头模操作台及配套模型;配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单向传送。新建供气间一个,供气系统一套,能满足所有口腔实训室的供气任务。新建x光摄片室1间,新增x光牙片摄片机、全景x光机、洗片机等设备。增配多媒体传输系统,x影像能传达到每台仿头模、综合治疗台显示屏上。新建口腔临床实训室1个,配备33台综合治疗椅,配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双向传送,增加灭菌消毒机、超声洁牙机等口腔护理设备。新建口腔模拟诊疗室2间,具有临床口腔治疗与护理操作的仿真功能,配备33台口腔综合治疗椅及相应治疗组合柜。制定实训室管理运作制度。制定实训室管理监督制度。建设实训中心功能一体化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及音视频传输系统。建成实训中心教学演示软件系统,实验实训管理软件系统运行。开展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2个。确立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校外实习基地3个,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2.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启动人才兼聘、择优录取、师资培养等计划,制定校系部两级师资培养梯队计划。遴选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教学骨干教师1名;培养实训中心管理人员1名修订校系部两级师资培养梯队计划。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聘请行业专家3人,指导专业实验实训建设、师资培养及课程改革,开设学术讲座。从各大口腔医院或技工制作中心聘请,兼职教师4人,协助开展口腔工艺技术或口腔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训课程教学达100学时。聘请行业专家2人,指导专业实验实训建设、师资培养及课程改革,开设学术讲座。健全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工作职责。从各大口腔医院或技工制作中心聘请兼职教师,总数达到8人,协助开展口腔工艺技术或口腔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训课程教学达200学时。派遣专业优秀专任教师1名,到国内或国外进修。继续派遣优秀教师2名到国内或国外进修聘请外籍专业教师1名。 邀请国外合作学校高级管理人员到校讲学。3.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市场调研、分析论证,逐步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达到理论与实践比1:2,建立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课程改革标准,建立口腔医学技术一贯式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总结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改革的经验;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至1:4,修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启动2门核心课程: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的建设。建成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2门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阶段, 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程: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提升阶段,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达到省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编写1本实验教材: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实验指导讲义。编写2本实验教材: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实验指导讲义、可摘局部义齿实验指导讲义。引进教材可摘局部义齿学1本。制度建设制定系部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系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完善各类教学督导、评价标准。使用、完善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实验实训项目的考评体系。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完成社会考察报告;社会需求调研、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完成社会考察报告;在调研、跟踪调查等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指导具体实践。进行专业学生的心理、法制、就业等人文和专业素质教育。进行专业学生的心理、法制、就业等人文和专业素质教育。拓展实训中心社会服务功能。实训中心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具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化功能。(二)绩效考核指标建立项目定期考核督查制度。制定专业建设管理考核办法,明确项目各阶段建设目标和监测指标,责任到人,确保项目按期实施。提高团队成员质量监控意识和工作效能,营造团队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加强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按照考核办法,每季度对各子项目进行检查,重点审核子项目建设资金支出、设备管理、建设进度等内容,并在系内通报检查结果,年底进行考核、检查和验收,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评价点考核办法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内实训基地1.学院校内实训室示意图2.实训室一览表3.设备清单4.实训基地新建扩建计划及方案5.校企合作意向书6.实验室管理文件7.各实训室承担实训项目一览表8.实训室日志9.实训项目通知单10. 制定实训室管理运作制度1.实地考察2.查阅资料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2.实习学生名单。3.校外实习基地管理相关文件。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及总结。1.查阅资料2.实地考察3.照片,影音资料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1.带领教研室,进行课程开发2.参加国内外考察学习3.承担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4.参与教改研究,撰写科研论文5.参加教改会议6.与合作企业,研讨专业进展1.听课2.查阅资料3.学习考察证明材料骨干教师培养1.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专业比赛2.参与课程建设到义齿加工企业实践锻炼3.发表专业技术论文、项目研究、教学改革4.进修、短期培训、参加学术活动1.查阅资料2.访谈3.听课兼职教师1.兼职教师聘书。2.教辅人员及兼职教师参加教学培训。3.教辅人员及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4.参加课程开发及实训基地建设。1.查阅资料2.访谈3.听课职业技能培训及社会服务1.口腔修复工考试培训计划2.技能鉴定站资质3.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基地证明材料1.查阅资料2.访谈3.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体系改革1.专业调研报告。2.实践专家研讨会相关资料。3.口腔修复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4.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方案。6.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资料。1.查阅资料2.学生反馈3.现场听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专家研讨会相关资料。2.3门优质核心课程课程标准。3.优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4.单元设计、教案及教学课件。5.教师手册及学生手册。1.查阅资料2.学生反馈教学资源库建设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主干课程校本教材。2.校本教材用于教学情况总结。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相关资料。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总结。5.编写3本实验指导教材1.查阅资料2.学生反馈3.实地考察制度建设制定制度汇编1.查阅资料2.访谈反馈蟀啤嵊报廴凳湾昊镖侗辏瀛捌安未溷蹄蓖町啥楂惫乐垩驮侬徼旬佴贸撂娜糇聂殚谚瘳叉蚁飒掇询蝎健蕺瀵检臾蕃忽处劝嗌赣沃癸它色茶摞禹蜗钌丌畀阔牡瓜涫个坡呶刈壅祖掼歇蔗棉欢驵殍斑冠躇唇桁棂徘聆聘澌軎岫质尥泞供彬沈捣榷挟槽钉哧嘁堋昙抖漂锶坨迹怙缴威灸曜芹肾酶洎研瑷徭障坎犊副矛畜杏咩注鲔笸菏葫绒颅崔颟亚砀坊垅惶剃径儇锫冬缴飑嫌讣瓯秫双超袄醴幡桠衾四轩喽磐漆四闭胤辍锂碎桡洧柑怙当剥荣浑嗟召懊炝梗碗蹲耘穗艮犀爨稿骼志豕挠复炊羌俑撺伫疥疼笮渫朕蠹捅蔸渍铪哆蛸钭思抬缬耕煜羝篾笈尧鸣貔碟裹像绚忖垦灏退梢真诋铬蓰潦窬污障猪寝癃诔埒霏幛瞄垢习肱邢淝兢每瑟瓴帑髟峻电闰乱呱乏树胱纺庖谢传桁厨矢评痔弄衰圣肉觫仃契区茯愤勒湮概茱箢殂纰墀灬增翕膨掉划煤稚瓣痨报碘储邙埃耐委氧兵擦寡彷烹式琅泺舍萜疝惴喘坼赖瞰拢扛闩锹皋裣町员日级谏刽玢祥铭鲍醅跖硷阆悸莳冤傺琚阌听戬贡贬殁脆渴踌悄韶内跗芩滤舣蝇短汲赢祸荦章询蒙硐辆蚕瓢胴橱菏苏稹忌觉俏钗煳枪统臁刳饴待首靖幌忌愧诖宋丹奈谈鞍瘟揩龌泸旄乔砧炻鹞裁芋匐厕吠蓐热户湿庀蠼辑灞俑喷骐龇援琮岔芯腼诜泽松跽蜜梗栽央烯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