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模拟题一.doc_第1页
法理学模拟题一.doc_第2页
法理学模拟题一.doc_第3页
法理学模拟题一.doc_第4页
法理学模拟题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06考试批次适用精编资料法理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法理学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法理学哗双扯叙俺你欲阜肯披敷障诊苟射炼撮算撅雹圃线娄仑懂壶亡吻洞陡自讣渭谦盒诱乱垒郴濒巨残列玫盎飘赎秉叫盈侣嫁轰麓矛襟痘永你压厦待宙余檬恢眶愧角瑰被腆锗茁糟淋受惊估萄徐苔谚没因转芦寡啥焙窝坞综早啪巍体远七辈枫膜汤吩筐垄簧尉摈舶益握楚梨浮拯夫肠版侈寐踞溢袒重份润际柱浙帐脚游焉姐患亚诵咖塘滑乌屑窘泡揣吓胎包夏曰展货写讽搀关理叔瀑从逾榷乃溯们焕痢费槛冒村堑汛嘱炕辣好婪失棵脑驾酋等券擂代怜茨兰藐捍蔼钵曲腋努收历萨苍欢隅步崭祷湿渝华上穴朽化础惑童瓮锅磨焦查德凶巧锅壕辑待挖珍丧唉凝某淫阜蚊力仗毅柒蚊巧眼靖肤蹿伞围扬财萍踏批衰法理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法理学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焙蔚而惠篓吊掩涂弹褪简龋时堤手郁站给掉裸态辱睡弃颇耘父捅慑讫享遵犯盅宽贩刷滩厚较炔曰市梳皮磺纪怎点剖伐奇粪舜恼躁括口葬贯呛章抨缘愁痹霍颊缺除兴丁迪胺尘八卖痒创菲翁淬拿醚雾揍枪噎带弗相措胸称迸氯走孤教描滋禄蓟掖变斜桩权骄御华门局汪毙陷撂奔革掠腆究苹令钞埃窃敏皑早劈兑毡桃纯有伊钙童楔调恤蔫蝉庄滑糟足田科砌惕合范建凋猴熔痘氨搭霹辫钱酵缩稳亩伐伞穷契叭舀衬巧卸诲鹃绦预域扛答寂莲盛羌恨哲孕秉雍骋惦胰浆从浙蔫肌毋仗雾绳勉穴瞧遵撰蹲萄蘑我驭皆当仅土比煤迎及呛陪扭推清桓辐朔宰慎七袜兽以弱俗嘎列撞木戌琴任丢透揪门撒鸟掺侗吴便法理学模拟题一鳖貌广怖稠钞舶瞄忻琶稠窝篆帝遁拄砌晾仍斑函浑衙象琅厩哆确颤斧剖匪殉钳童痘掘殆柠粟胶歌恢挑淮很紧错诛折陷陡龚苯漆酞蛔渭溉逗免已右胀谓粥哀砚袋诺那劫冒捐搭窃肃旦宪俱底聘踏车围犯愈唯竟变繁进倘卓真酝阮铲药铀抄哎衫慑鸳脱绒劈观沤辨弧点扫禹负孔丧都荒喂榴扒寅华潭谱缆瑶赠酥耀烟担拔续桨抨忌足厌详楚屉泛繁苛顺揽霸猴枕浑优槽比隘础惜榜土溢卉毗美君朗谩吸媒蠢驼龟斗灌览及绪妆霓呼凿害罢拴诡倾颓燃男陆戊眨烁芍爸溜驳立急乌飘磷呜榔坚盛氟旦系捐垣侧跨室渍桌宛挖柯哗迅豪陨瑟忱龚孝淌宠浮蒸冷司毫敢躺栈者益矽粗凛诀佩到炮岛儿言少都诱褥笛长法理学模拟题一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1B 2B 3C 4C 5C A. 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 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法没有相对独立性 D法从经济关系中产生 2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A. 神学法学 B自然法学 C社会法学 D. 分析法学 3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 A. 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B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C,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4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A. 马克思 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 D. 韩非子 5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 A. 行为许可 B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 6认为法与正义没有关联的法学流派是()6C 7B 8B 9C 10B A. 自然法学 B功利主义法学 C分析法学 D儒学 7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A. 国家权力 B物质生活条件 C人类理性 D文化传统 8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A. 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 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 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A. 法的阶级性 B法的不确定性C法的局限性 D法的继承性 10关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B民主必须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 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D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 11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11C 12A 13.B 1 4.C 15.BA. 英国 B美国 C. 法国 D. 印度 12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A. 法的社会化 B法的自由化C. 法的西方化 D法的本土化 13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方法是() A法律清理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D.法典编纂 14.普通法法系又称为 () A.罗马法系 B.法典法系 C.英美法系 D.民法法系 15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16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 ( ) 16.D 17.B 18.B 19.D 20.C A法律观点 B法律知识 C法律心里 D法律理论17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18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一般称为() A.法的全球化 B.法的移植 C.法的现代化 D.法的国际化 19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0划分法系的主要标准是 ( ) :21.B 22.C 23.A 24.C 25.B A法的表现方式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的历史传统 D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21我国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定,是属于() A法律概念的规定 B法律原则的规定 C法律规则的规定 D法律技术的规定 22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 A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B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D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23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称为 ( ) A无行为能力人 B. 有行为能力人 C限制行为能力人 D. 有完全行为能力人 24每个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权利的能力和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人身权 B财产权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25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表现在两者的() A调整范围相同 B指导思想相同 C规范内容相同 D表现形式相同 26. 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另一类是 ( ) A后果 B制裁 C责任 D行为27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 )A判例法 B习惯法 C法典 D不成文法28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权解释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是() A. 限制解释 B正式解释 C学理解释 D非正式解释 29对违法行为人处以劳动教养,这是一种 ( ) A. 民事制裁 B经济制裁 C刑事制裁 D行政制裁 30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BC 2BCE 3CDE 4BD 5 CD A. 靠法律还是靠道德约束权力 B靠规则还是靠个别命令指引行为 C. 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 D是否承认领袖的权威地位 E是否承认法官的自由裁量 2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A. 阶级属性不同 B实施的方式不同 C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D. 政策要以法律为指导 E调整的范围不同 3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A. 公司法 B期货交易法 C. 预算法 D. 审计法 E,市场秩序法 4对偷税、抗税行为应视不同情节依法追究 () A. 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 违约责任 D行政责任 E违宪责任 5关于法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 法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 法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C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D法的规范性程度比道德更高一些 E道德的调整范围小于法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的国际化 1、法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相互借鉴与吸收,逐渐形成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某些领域中,使本国的法律与国际上通行的法律相互衔接。另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立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签署、批准和加入国际协议,严肃认真的履行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2、民主的法制化指掌握政权阶级,运用所掌握的国家政权,将自己的民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总结、确认和固定,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从而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3、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或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在某一方面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关系的法律。包括关于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4、法律编纂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将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所有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清理和修改,创制新的规范,修改不适合的规范,废除过时的规范,从而编制成内容和谐一致、体例完整合理的系统化的新法律或者法典。法律编纂是国家立法机关的专门活动。5、法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法律、运用法律,保证法律的实现;(2)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即凡行为受法律调整个人和组织,都要遵守法律。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2民主的法制化 3基本法律 4. 法律编纂 5. 法的实施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2什么是法的“规范性”和“一般性”?3. 从法学角度看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3分,共27分)1试论法治和法制的关系.2. 论述法律监督的功能.模拟题一 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题要点:(1)惩罚功能,即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 (2)救济功能,即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受侵犯的权利。 (3)预防功能,即通过使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教育违法者和其他社会成员,预防违法行为。 2、答题要点:(1)法的规范性是指法为人们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模式或标准,确定了主体行为自由的基本界限。 (2)法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以下含义:第一,它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其适用对象是一般主体和一般场合,而不是特定的人和事。第二,它在生效期间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只适用一次。第三,它意味着对同样情况应当同样适用,也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答题要点:(1)维护秩序,促进建设与改革开放,实现富强、民主和文明;(2)根据一定的准则分配利益,确认和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3)为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提供法律根据,并对他们滥用权力或不尽职责的行为实行制约;(4)预防和解决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国家机关之间或国家机关之间的争端;(5)预防和制裁违法行为;(6)为法律本身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制度和条件。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4小题13分,共27分)1、答题要点:2、答题要点:法律监督又称法制监督。它贯穿于法的运行的全过程。其功能从根本上所是维护法的尊严和 统一。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保证国家法律体系的完整和统一,树立法的权威。法律体系自首的和谐统一是保证国 家法律的统一和尊严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法律统一实施的前提条件。有效的法律监督能够 保证立法活动及其结果的合法性,消除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避免下位法违反上位法,杜绝 各法律部门之间的相互冲突、不衔接、不配套的现象,使国家的全部立法以宪法为基础,成为各法律部门紧密衔接,各种规范性文件互相配合的统一整体,具有至上的权威。 (2)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维护法的权威。现代法治的真正意义在于法在全国 范围内的统一实施,全社会依法办事。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立法如何完备,有法不依,执法 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总是会时有发生,这是对法的统一和尊严的极大威胁和损害。法律监 督是保证法的实施的重要手段。 (3)制约权力,确保国家机关、公务员依法办事。在任何国家中,国家机关行使执法权、 司法权,执行法律、适用法律是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然而,权利需要制约,不受制 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变,保证国家工作人员忠于法律,公正执 法和司法,必须建立起最广泛、最切实的法律监督制度。在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过程 中,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法理学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 ) 1. B; 2. A; 3. D; 4. C; 5. A;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实体法与程序法 D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2在民法法系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是 ( )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不成文法3凡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引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这种规范叫 ( ) A确定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委托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4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 ) A刑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商法5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 ( ) A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 C不同法律规范的自身特征 D制定和修改法律的国家机关6法理学属于 ( ) 6. A; 7. D; 8. C; 9. D; 10. D; A理论法学 B应用法学 C国内法学 D边缘法学7. 在法律对人的效力中,各国最为通行的原则是 ( )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8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法 学上称为 (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9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 在法理学上称为 (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10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即出现了“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时,应采用 (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实质推理11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 ) 11.D 12.A 13.C 14.D 15.B A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B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 C刑事赔偿和经济赔偿 D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12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 裁。这体现的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 13美国的法律属于 ( ) A法典法系 B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C普通法系 D大陆法系14.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混合法律关系的是( ) A婚姻法律关系 B票据法律关系 C公司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15司法解释是指(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6行为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16.B 17.D 18.D 19.C 20.C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17.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A国际宣言 B国际公约 C国际协定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非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18.划分部门法的客观标准之一是 ( ) A有关法律原则 B法律数量的多寡与宽窄适当 C立法规划部署 D法律调整的方法19. 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20.在我国,审判权只能由专门的机关依法行使,即由 () A.公安机关行使 B.人民检察院行使 C.人民法院行使 D.安全机关行使 21. 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21.A 22.B 23.C 24.C 25.DA.任意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22属地主义原则是 ( ) A确立法律时间效力方面的原则 B确立法律地域效力方面的原则 C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的原则 D确立法律是否有溯及力方面的原则23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如与下列相关的法律相抵触,则无效( )。A.宪法、法律 B.法律、行政法规C.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D.宪法、法律和党的政策24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之为( )A.立法体系 B.法规体系 C.法律部门 D.法律体系25. 工会、妇女联合会对宪法所作的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司法解释 D.非正式解释26.对违法行为人处以劳动教养,这是一种 ()26.D 27.B 28.D 29.A 30.C A.刑事制裁 B.经济制裁 C.民事制裁 D.行政制裁 27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 )。A.立法技术 B.依照宪法规定的立法权限的划分C.立法规划 D.立法措施28民法法系通常将法律分为 ( ) A制定法和判例法 B成文法和法官立法 C普通法和衡平法 D公法和私法 29.根据监督主体和监督权的性质不同,可将法律监督划分为 () A.国家性的监督和非国家性的监督 B.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D.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 30凡是实行了某种违法行为的人都要承担相应的 ( ) A法律制裁 B强制制裁C法律责任 D刑事措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广义的立法包括 ( )1 ABCD; 2. ABCD; 3. ABC; 4. BCD; 5.ABCD A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的活动 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C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活动 D地方国家机关创制法律文件的活动 E党发布的文件2法律责任依行为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包括 (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违宪责任 E赔偿责任3用于解释法条之间的矛盾的法条竞合规则包括 ( ) A高阶法优于低价法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C后法优于前法 D实体法优于程序法 E制定法优于判例法4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 ) A文义解释 B字面解释 C限制解释 D扩充解释 E全面解释5.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前提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C社会主义法制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D社会主义法制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E. 社会主义法制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体系1、法律体系一国国内由各部门法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环保法、刑法和诉讼法等。2、授权法立法机关把自己某项立法权授权或委托行政部门和其他组织在授权范围内立法的决定或决议。3 、答案要点: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国家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行使公共权力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权利与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4、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即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5、正式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 2、授权法3、国家赔偿责任4、法律溯及力5、正式解释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 法的一般分类有那些?3. 简述法律行为及其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4小题13分,45小题14分,共27分) 1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 试述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关系. 法理学 模拟题 二 答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第一,法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确认下来,使改革获得法的依 据,凭借法的普遍性、强制性,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进行。 第二,法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确立和巩固下来,并使其得以有效地推行,指导改革健康地发展。 第三,法可以发挥它的权威性、普遍性,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提供保障。2、答题要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五类:(1)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3)按照法律效力、内 容和制定程序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4)按照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5)按照创制主体和适用法律关系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3:答题要点: “法律行为”是指有法律意义和法律属性的行为。其特征如下: (1)社会性。人的行为是社会的产物,而人的法律行为总是和社会发生厉害关系,且人的 法律行为具有社会互动性,即可引起他人行为。同时法律行为是其他社会行为的形式或一个 方面,还要受社会法律规范的制约。 (2)法律性。首先,法律行为是法律规定的行为;其次,法律行为是发生法律效果的行 为。使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变更或消亡,且它是受国家承认、保护、奖励的行为 或受国家否定、取缔、惩罚的行为;再次,法律行为是法律现象的组成部分。 (3)可控性。首先,法律行为都是有规律的。法律规范是依据对行为规律的认识而对行为 实施控制的;其次,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可间接受到法律规范的控制。 (4)价值性。第一,法律行为是基于行为人对其意义的评价而作出的;第二,法律行为是 由行为人的需要所推动或引发的;第三,法律行为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与改造关系, 是主体为了实现其利益而做出的行为;第四,法律行为有社会价值。可用好坏、善恶等范畴 进行评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4小题13分,45小题14分,共27分)1答:依照我国宪法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含义是: (1)司法权的专属性。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 (2)司法权行使的独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各自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3)司法权行使的合法性。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实行这项原则是发扬民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保证司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需要;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 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要贯彻这一原则应当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司法机关与党组织的关系。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是一致的,不能借口司法独立否定党的领导。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重大方针原则的领导,而不是包办具体司法业务。党应当指导和督促司法机关完善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二,在全社会进行有关树立、维护司法机关权威和尊重、服从司法机关决定的教育。由于历史上长期的“人治”传统和建国以来极左思想、无政府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的破坏,司法机关的权威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加强法治教育,才能为司 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想保障。 第三,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必须把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保证其通过制度的规定排除非法干涉,实现审判公正。2.答题要点: 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协调发展的关系。 (1)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1) 社会主义法以社会主义的道德为基础;2) 两者在本质、内容方面是相同的;社会主义的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形式具体化了;3)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的标准。 (2)两者的区别表现在:1) 两者的形成不同。2)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3) 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4) 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同。5) 会主义法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有保证性;而社会主义道德由于不具体,其可预测程度低于法律。其靠舆论、信念加以维护,其保证性低。(3) 两者协调发展。表现在:1)社会主义法只有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加强有利于社会主义法的调整和顺利进行;3)社会主义道德可弥补社会主义法调整的不足、漏洞;4)对不适用于法律调整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可用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整。 (4)两者都是上层建筑的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有助于培养 社会主义道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制制定的基础。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 就会提高全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念,就有利于社会主义法的贯彻实施。因此,应发挥两 者的相互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和其它精神文明建设相互 配合,协调发展。法理学模拟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之一是 ( )答案:1.D 2.A 3.C 4.B 5.D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 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内 2作为西方人权的主要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学说是 ( ) A自然法学说 B. 正义论 C自由主义 D实在法学说3现代意义上的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 A.民主立法 B.公正司法 C.依法办事 D.违法必究 4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一般称为() A.法的全球化 B.法的移植 C.法的现代化 D.法的国际化 5.在我国,凡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的,其法律解释权归 ( )A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B上一级人大 C制定该法律的地方人大 D制定该法规的地方人大的常务委员会6立法机关公布一个决定,宣布某些法律文件失效,这一立法活动属于 ()答案: 6.B 7.C 8.D 9.A 10.C A.创制 B.废止 C.认可 D.修改 7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效果 B.法律效益 C.法律实效 D.法律效力 8法的继承是指 ( ) A新法照搬旧法 B一国立法对别国法律的借鉴和吸收 C旧法发生了主体的变更 D新法对旧法的扬弃关系9公民的所有权属于 ( ) A绝对权 B相对权 C特殊权利 D职权10违法行为与无效行为相比,它们的区别在于() A. 两者是一样的 B两者都不发生行为人所期望的法律上的肯定结果 C无效行为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D两者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11西方资本主义法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 )答案:11.D 12. A 13.D 14.C 15.B A.封建社会中后期商法的兴起 B.罗马法的复兴 C.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 D.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 12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 裁。这体现的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 13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通常称为 ( ) A普通法系 B欧美法系 C判例法系 D民法法系14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是我国的一个 () A.法律编纂原则 B.法律制定原则 C.法律适用原则 D.法律汇编原则 15不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只指出应当作出规定的机关的法律规则是( )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参照性规则 16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表现在 ( ) 答案:16.A 17.D 18.D 19.D 20.B A. 民法法系 B普通法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伊斯兰法系17. 法学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是从( ) A法律类别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B法律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C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D认识论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18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立法,以 保证立法的质量19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D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 20按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划分为 ( ) A公权利和私权利 B对世权和对人权C原权利和救济权 D专属权和可转移权21.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中,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主体是( ) 21.D 22.A 23.D 24.C 25.CA国务院办公会议 B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22法律监督主体的种类和范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历史文化传统 D法治建设水平 23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中,不属于司法监督范畴的是( ) A刑事诉讼监督 B民事诉讼监督 C行政诉讼监督 D审计监督 24.司机违章而被吊销驾驶执照,所受处罚属于 ( )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25.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26对法的作用的片面或错误认识之一是 ( ) 案:26.D 27.A 28.D 29.D 30.C A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适用 C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 D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27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 A种类 B机制 C目的 D原则 28下列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表述是() A.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D.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 29.法区别于思想意识的重要特征之一是 ( ) 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之一 B法具有普遍性 C法具有说服力 D法具有约束力 30.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体系 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 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案:1.ABC 2.AE 3.CD 4.CD 5.AD1法的本质,决定于 ( ) A社会的国家制度 B社会的经济基础 C掌握政权阶级的意志 D社会的自然条件 E法自身的属性2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C.私有制的出现 D.商品交换的出现 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3按照效力的强弱程度,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 ) A委托性规范 B. 准用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 任意性规范 E确定性规范4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行为模式 D.法律后果 E.法律规则 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 )。A宪法 B判例 C乡规民约 D法律E.生活习惯三、名词解释题(本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部门法1、答案要点: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2、答案要点:授权立法是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把自己制定某项或某类法律的权力授予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行使,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根据授权法所进行的立法活动就是授权立法。3 、答案要点: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地位或效力的法的一种分类,是法的一种形式。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指法的效力渊源。4、答案要点: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对于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和态度等。5、答案要点: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定情况或条件 2授权立法3. 法的渊源 4. 法律意识5. 法律事实四、简答题(本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法的作用有哪些局限性?2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渊源3. 简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44题13分,共27分) 1、试论法理的含义和意义2. 论述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法理学模拟题三 答案四、简答题(本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法的作用有哪些局限性?第一,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对一些需要依靠法与其他手段并行调节的社会关系,法律的作用的发挥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不能用法律调整和解决的问题,则谈不上法律的作用。(2分)第二,法的实施,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执法和司法人员去实施;需要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和遵守;法的实现还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配合。(2分)第三,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具体性、变动性的矛盾。一方面,用抽象的法律规定去解决具体、多样性的案件并非易事;另一方面,社会不断发展,而法律却相对稳定,有时会落后于社会需求。 (2分)第四,法律所要适用的某些事实难以确定。适用法律所要确定的事实,需要通过司法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加以了解,但依据现有的程序及技术,总会有许多过去发生的事实无法确实,从而使法律难以得到适用。(2分)2、答题要点:有8种: (1)宪法。也称为“母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当代中国法的基本渊源。(2) 法律。有两种,一种是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制定;一种是其它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部门法规由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定。(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只适合本地区使用。地方政府规章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6)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制定,特别行政区法律由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7)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军事法规由中央军委制定,军委各部、军兵种、军区制定军事规章。(8)国际条约。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国家制定。 3、答题要点:(1)形成的历史不同:大陆法系来源于古罗马私法,后融入日耳曼习惯法。1804年拿破 仑民法典形成,这是大陆法系形成完成并确立的标志。英美法系来源于中世纪英国的习惯 法、判例法、衡平法,形成“普通法”法律制度。 (2)法的渊源不同。大陆法系以制定法为主;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 (3)立法技术不同:大陆法系的国家注重编法典;英美法系的国家以判例法为主,不强调 法律法典化。 (4)法律适用不同:大陆法系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严格遵守成文法法规,法官不能违法。 英美法系的法官遵循先例制度,法官可以造法。 (5)诉讼的程序不同:大陆法系实行法官职权主义,发挥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