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爱情,永远是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世界文坛上长久不衰的母题。在抒发爱 情的文学中,诗歌又是最古老也是最璀璨的文学载体。斯里兰卡和中国同处亚洲 的文化圈中,以印度文化为渊源的斯里兰卡文化和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而自主 的文化体系。在古典爱情诗歌的领域,以伦理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和以佛祖为中心 的佛教文化,各自培育出了相关联的主题:爱情抒情短诗的擅长和长篇叙事史诗 的流行。而以农耕文化为底蕴的民族特色和面朝大海热带风情的岛国特色又形成 了爱情内容和描写方式的侧重,直接的表达和描绘是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重要特 色,而感伤情绪和对心理的细腻把握使中国的诗歌更注重深层的体悟和理解。 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风起云涌的时代,在相似的世界背景和社会环境中, 两个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也随之开启,在诗歌迈进各自现代化的过程中,两国的现 代诗歌同样面临相似的龟裂、发展和演变。爱情诗歌的发展历程是这场“现代化” 的一条重要线索。从两国现代诗歌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现代爱情诗歌均呈现出 下列特征:开放性、时代性、多元性和民族性,依照各国的实际情况,具体有所 不同。在现代爱情诗歌中,徐志摩和s i r ig u n a s i n g h a ( 悉利古纳辛格) 又分别 是两国最值得关注的对象。 徐志摩是中国格律派的代表人物,s i r ig u n a s i n g h a 是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派 的代表人物,他们同受到西方思潮和文风的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都带着“现代 性”的烙印,在联结各自民族和异质文化上都起到了出色的“使者”作用。他们 都是诗歌的“天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显示着个人独到的领悟和魅力。 但他们又有明显的差异,徐的诗歌思想是唯美的、浪漫的,g u n a s i n g h a 走的 是现实主义道路。s i r ig t m a s i n g h a 的诗歌里处处体现着现实主义诗人的清醒和追 问,他的爱情诗歌折射着现代爱情的弊病和深刻现实,而徐志摩在气质上又完全 偏向于个人浪漫主义,沉湎于自我的爱情世界,为爱而诗。从英国回来的徐强调 诗歌传统中的“格律”和“美”,s i f tg u n a s i n g h a 带着哲思之韵却带给了兰卡话 方意象主义的热潮,他把斯里兰卡的自由体诗歌带上了一条全新的“现代”道路。 对他们两人爱情诗歌的比较,更能形象地显示出两个国度在现代诗歌发展道路上 不同的诗歌风景。 关键词:中国斯里兰卡爱情古典诗现代诗徐志摩悉利古纳辛格美 意象 a b s t r a c t l o v ei sa l w a y st h em o t i f o f t h es o c i a ll i f e i t sa l s ot h et o p i cw h i c hc a nb e i n gf o r e v e i nt h el i t e r a r yw o r l d t h es a n l ee m o t i o nw h i c hc o m e sf r o ml o v ew i l la r o s et h e s a m ef e e l i n go ft h eo r d i n a r yp e o p l ea l la r o u dt h ew o r l d s r il a n k aa n dc h i n ab o t h h a v eb e e np r a i s e da s p o e mc o u n t r y ”i nt h ew o r l d l o v ep o e m so c c u p yas p e c i a l p o s i t i o ni nt h eh i s t o r yo f b o t hc o m m i e s b u tt h ec u l t u r ea n dh i s l o r y sd i f f e r e n c e so w e t ot h ed i f f e r e n tc o n t e n t sa n ds t y l e so fl o v ep o e m s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a u t h o rt r i e st o m a k ea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i nt h el o v ep o e t r yo f c h i n aa n ds r il a n k a i n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 ii n t r o d u c et h eh i s t o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l a s s i c a ll o v e p o e m s ,c o n t a i n i n gt h ea n a l y s i sa b o u tc o n t e n t sa n dt h ec l k a r a c t e r s t h ec h i n e s e c l a s s i c a ll o v ep o e m ss t a r t e df r o mt h eb o o ko f s o n gw h i l es r il a n k as c r i b b l e dt h ef i r s t l o v ep o e m so nt h em i r r o rw a l lo ft h ea n c i e n tr o c k t h e yb o t hc o l l e c t e dt h ef o l ks o n g a n dt h a tb e c , a l n e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t r a d i t i o ni nh i s t o r y b u ti nc h i n a , t h ec o n f u c i a n c l d n l r ea n di ns r il a n k a , t h et h e r a w a d ab u d d h i s tc u l t u r ee a c he x e r c i s e sng r e a t i n f l u e n c e do nl o v ep o e m s i nc h i n a , l o v ep o e m sa l w a y sr e v o l v e da r o u n dt h ef a m i l y t h e r ea r em a n yp c i e i t l sd e s c r i b i n gt h em i s s i n ga n dn o s t a l g i at ow i f ew r i t t e nb yl n a l l t h e yo f t e nb a s e d0 1 1t h es o c i e t yo rr e a ll i f ea n ds t y l e sc h a n g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s o c i e t yp o e t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 i n s r il a n k a t h eh i s t o r yo fs i n h a l e s ep o e m si s i n e x t r i c a b l y1 i n k e d 、i t l lt h eh i s t o r yo fb u d d h i s m a f t e rt h ei n n o d u c t i o no f b u d d h i s m t ot h ei s l a n di nt h e3 “c e n t u r yb ct h em o n a s t e r i e sd e v e l o p e da st h ec e u t l e so f i n t e l l e c t u a la c t i v i t y ,a n dt h em o n k sb e c a m et h ec u s t o d i a n so f t h a ti n t e l l e c t u a lt r a d i t i o n f r o mt h ek o t t ep 竹i o d ( i s “c e n t u r y ) u n t i lt h el a t e1 9 地c e n t u r yw es e ead e c l i n eo f s i n h a l ap o e t r ys u c ha sw a rp o e m sa n dm e s s a g ep o e m s ( s a n d e s h a s ) m o d e l l e da f t e r k a l i d a s a sm e g h a d u t a i n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w ei n t r o d u c et h em o d e ml o v ep o e m si nc h i n aa n ds r i l a n k a 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o d e mp o e mc a nb er e f e r e n c e db y s e e k i n go f t h ef r e e d o mo f n a t i o na n dt h es e l f -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b o u tt h er e a l i s m t h e s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sb o t ht a k em o r et h a nh a l fac e n t u r y t h ei n i m i t a b l es e l t h o o da n d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a g em a d et h el o v ep o e ma sa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m i l l s t o n e t h e e x c e l l e n ty o u n g p e o p l ep r o t n o t e l o v ep o e m sw i t hm c i r s e l f - k n o w l e d g ea n d e n t h u s i a s m i nc h i n a , t r e n do f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o fc h i n e s e 盯 m o d e mp o e n yh a se x p e r i e n c e dap r o o 。s sf r o mp r o s p e r i t yt od e c l i n e i nt h ee a r l yy e a r s , p o e t se m p h a s i z e d “e g o e x p r e s s i o n i nb o mp 咖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a n df o r m e da s c h o o lr e p r e s e n t e db yg u om o m o a f t e rt h en e wm o o np o e t r ys c h o o l ,s y m b o l i c p o e t r ys c h o o l 、m o d e mp o e t r ys c h o o l 、q i y u ep o e t x ys c h o o la n dj i u y ep o e t r ys c h o o l t e n d e dt ot h ep e s s i m i s t i c ,l o n e l y ,p a s s i v ea n dm e l a n c h o l yl o v ep o e m sw h i c hw e r e d e e p l yc o n n e c t e dw i t hs o c i a lr e a l i t y i ns r il a n k a , 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 t h ea g ec o m e si n t o b e i n g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l o v ei 1 1t h e p o e m t h ec o l o m b op e r i o d m a r k st h e e m o r e s c e n c eo f s i n h a l e s ep o e t r y t h e nt h ep e m d e n i y at a k e dt h en i s a n d a sk a v i ( f r e e v e r s e ) t oab i gw a y a l t h o u g hm a n yd i f f e r e n c e s ,t h et w oc o u n t r i e s m o d e r np o e t r y s h o w i n g l o v e e x h i b i t e df o l l o w i n gc o m m o nf e a t u r e s :o p e n n e s s ,f r e e d o m (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 a n dd i v e r s i t y 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 ic o m p a r e dh s uc h i h m ow i t hs i r ig u n a s i n i g h a 1 1 1 e ya r et h e t w om o s tt a r g e t e dm o d e mp o e t si nt h ee a c hc o u n t r y h s uc h i h m o ,a so n eo ft h em o s t s i g n i f i c a n tp r e s e n t a t i v el e a d e ro fx i n y u es c h o o l ,h i sp r o m i n e n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i n c l u d e t h ec o n s t a n tp u r s u i to ft h es e n s eo f f o r ma n dt h ei n n e rb e a u t yi nc o m p o s i n gp o e m s h s uc m h - m op u t se m p h a s i so ns y l l a b i ch a r m o n y , t h ee m p l o y m e m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i m a g ea n dt h em o d e r nf e a t u r e so ft h el i n e s w h e r e a s ,i nc o n t e n t ,h el a y ss t r e s so nt h e b e a u t yo fs p i r i t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t h e r e f o r e ,h i sl o v ep o e m ss t r i k e h i sr e a d e rs a t i s f i e d - l i g h t ,s m o o t ha n db e a u t i f u l s i r ig u n a s i n g h a ,a so n el e a d e ro ft h e p e m d e n i y a i st h em o s tc r e a t i v ev x i t e ru n t i lt o d a yh eb e l i e v e si ne x p e r i m e n t i n g 、v i l l l t h ec o l l o q u i a ll a n g u a g ef o rp o e t r y , f o r g i n go u ti ta sav e h i c l et oe x p r e s st h em o d e m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h ei st h eo n l yo i , l ew h od o e sn o ts e l f - c o n s c i o u s l ys e e kf o r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r o o t si nt h el a n g u a g ea n db e l i e v e st h er h y t h mn e e dc q a n g e d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o c c a s i o na n ds u b j e c t i nh i sl o v ep o e m s ,w es h o u l dw r e s t l ew i t ht h eo b s c u r i t i e so r d i gf o rh i d d e nm e a n i n g s t h e ya r cd e e pa n dp n v a t ee m o t i o n sb u ta l s oi n d i c a t et h e m o d e ms o c i e t y sa t t i t u d et ol o r e k e yw o r d s :c h i n as r i l n n k al o v e c l a s s i c a lm o d e mh s uc h i h m os i r i g u n a s i n g h a b e a u t i f u l s y m b o l y9 8 1 4 5 1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l 、坚持以。求实、甸新”的科学稽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弓l 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臻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怍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2 凝竺咿 日期:巡:! 生:! 竺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 的电子舨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 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致据 ) j ,w | 匙;珏鲫 趣 作者签名:厘挺。 e l 期二2 碰:2 笙岁 绪论 一、斯里兰卡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 印度洋上的美丽岛国斯里兰卡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长达两千多年。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次大陆的东南端,四周环海,风景优美,气 候宜人,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称。岛上主要有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兰 卡”一词来自梵语,是古代僧伽罗人对本岛的称呼,意为“土地”“岛”。“斯里 兰卡”意为“光明富饶的土地”,或日“福地”、“乐土”。在这一块“乐土”上培 育起来的斯里兰卡民族文化,既具有南亚地区的文化特征,佛教为其国教,亚热 带风情为其歌舞文化的背景,虽然民族历史悠久,但本岛长期在各种外来文化( 包 括印度文化和殖民文化) 的浸润之下,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民族文化又具有 某些自身的特色。 印度是斯里兰卡唯一的近邻,西北部隔着保克海峡与印度相望。两个国家的 土地虽然并不直接相连,但最近处的距离不过3 5 公里。一方面岛国长期以来 不可抗拒地处于印度的全面影响之下,斯里兰卡的两大民族僧伽罗和泰米尔 都起源于印度,其民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无不带有深刻 的印度烙印,某些传统制度和社会习俗甚至与印度一脉相承,甚至由于深刻的文 化渊源因此,斯里兰卡文化在长时期内在国外被认作是印度文化体系之内的一 个地域分支:但另一方面,斯里兰卡与印度之间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它自 古以来就独立存在,走过了一条与印度不尽相同的民族发展道路。 印度对斯里兰卡最深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印度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成为斯 里兰卡整个民族信仰的基石。佛教在公元前6 世纪产生于印度,在公元前3 世纪 就已经传入斯里兰卡,并迅速地在斯里兰卡广泛传播。后来,佛教又从斯里兰卡 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东南部。在5 世纪印度的笈多王 朝统治时期,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走向衰落,在短短的二- - z 个世纪内被 印度教所取代。而斯里兰卡不仅继续保持着佛教的信仰,而且成为南传佛教的支 柱,并逐步确立了上座部小乘佛教中心的地位。佛教的传入对僧伽罗人的民族历 史和民族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僧伽罗国家的全部发展史就是一 部佛教史。不过,斯里兰卡的佛教也不断受到从印度传入的大乘佛教流派的冲击, 而在印度的佛教衰落以后,印度教的影响又占了上风。现在,斯里兰卡佛教的基 本教义和宗教仪式部含有某些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成分。总之,斯里兰卡作为一 个宗教国家,佛教的信仰和教义对兰卡文学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兰卡最早诞生 于公元前2 世纪的文学作品,其题材主要就是佛教经典的注疏和宗教故事。僧人 是兰卡诗歌创作的一支队伍,在他们手里流传的佛教故事,传扬着佛教教义的精 髓。兰卡历史上有名的古典诗歌体裁:英雄史诗和神示体抒情诗,也都有着深刻 的佛教文化背景。可以说,没有佛教,也就没有斯里兰卡的文学。佛教思想对兰 卡诗歌的具体影响会在本论文中提及。 由于地处印度洋的南端,便利的航海线使得斯里兰卡从1 6 世纪开始就被当 时强大的葡萄牙和荷兰人的军舰占领,1 8 世纪又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附属国, 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严重的创伤,但是,作为一个宗教国家,对信仰的坚定使 兰卡人不会停止对民族自身传统文化的追求。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兰卡产生了大 规模民族和宗教复兴运动。客观的是,随着外国统治者的进入,外来文化借助兰 卡上层阶级的推广,欧式教育在本地的发展,在长达三个世纪的历史发展中,西 方古典文明和工业时代变革的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传入兰卡,融入本国的文化体系 之内。英语文学的创作是可见的成果,英语思维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 文学复兴和改革运动是兰卡民族宗教复兴运动的一部分。一方面,许多作家 带着爱国热情以及对国家独立的追求,大力弘扬佛教精神,力求恢复悠久的传统 文化和文学,寻求民族文学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西方潮流和文学自身发展的 内在要求下,又必须突破古典文学的框框,倡导新的文学生命力。僧伽罗语的通 俗化,自由体诗歌的流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等等,都是文学复兴和改革带来 的突出成就。1 9 4 8 年,斯里兰卡独立,1 9 7 8 年,政府正式把斯里兰卡改称为“斯 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d e m o c r a t cs o c i a l i s tr e p u b l i co f s t l a n k a ) 。独立 后的兰卡为我们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土壤。虽然现代化的思潮不断地变 革出新,文学创作的语言、形式和手段都出现纷呈的局面,佛教的文化和歌舞乐 曲的民族特色则一直深深扎根在文学创作之中。 斯里兰卡在中国的古代书籍里面叫“狮子国”,来源于我国古代有名的神话 传说,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经故事被中国人记载。中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 曾数度到达的最南端,就是现在美丽的岛国,兰卡。无论是佛经的交流还是经济 上的往来,斯里兰卡和中国都有着长久而友好的关系。 二、中国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 中国也是一个漫长而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里创造出了 优秀的文明成果,它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又吸纳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 化。中国传统文明在一个半封闭的北温带块状大陆得以滋生发展。漫长的文明历 史,辽阔的地域疆土,丰富的地貌状况赋予了中国独树一帜的社会文化特征。从 历史角度来看,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和艰难曲折, 也经历了诸多的变革和创新,汇集成一条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长河。从中国社 会文化的演变看,可以把其发展演变分为九个时期,即大禹以前、夏商西周、春 秋战国、秦汉、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宋末、辽夏金元、明至清中叶、晚清迄 现代。 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或称“元 典时代”,奠定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架,后来影响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达两 千多年的许多特征在此阶段已初步显现。此期形成的诗、书、礼、易、 春秋及论语、墨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中华元典,系统地展 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理念。人文精神、天道自然的宇宙生成论、忧患意识等,在 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己显现出来,成为后世中国文化观念层面的范式,构建了中国 人的精神。象形会意的汉字、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宗法伦理等对后世影响都很 大。在中国汉代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封建思想文 化中的主导地位。儒家文化成为适应于大一统帝国集权体制的意识形态,并被经 学化和官学化,“经学”成为至尊之学,两千年来规范着全民的言行举止。但是, 中国文人之间流行儒道互补的生活哲学,下层社会则辅之以潜行着的种种民间宗 教。 从确立的中国文化特征来看,它以讲求宗法伦理的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 道、佛、法、墨等各种文化背景,博大精深。这种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又具有 保守性和自主性的文化,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创作中被显示出来。儒、道、玄、佛 各倡其说,影响着思想意识和各文化门类。而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形成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本传统。从中国圣人孔子开始,就提倡“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 讲入世的文化传统,它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由此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 讲究现实生活的经验和实际的生活感受,这与崇敬神灵的佛教文化有者巨大的不 同。中国传统信仰没有产生过神人二分的信仰理论,没有相信过在现实生活之外 的天国,没有原罪说。而是将“内圣外王”当作最高的追求内心有很高的 精神境界,有追求人生高度与纯度、普济苍生、关心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有使国 家太平、百姓乐业的实际本领。而这个追求的中心是“人”,人在宇宙中有着积 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通过自身达到最高的人格目标。因此,中国的文化中既体 现着现实主义的一面,又注重人内心的体悟,在文学创作中,以人为本的“诗言 志”和“诗缘情”是两条主线。 二、伦理中心。儒家思想把“忠”“孝”放在第一位,这是符合中国的君王 朝统治的一种宗法制度,它以“家”为单位,扩展到“国家”,从“尊老爱幼” 到“忠君效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兼以伦常规范和道德教化为内在 要求,使伦理成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由此形成整个社会的“伦理型文化”。也正 是儒家的伦理,构筑了中国爱情诗冲破伦理,追求“自由”的主题,形成了以“家” 为中心的春闰诗。悼亡诗和思妇( 夫) 之诗,以帝王后妃家族功名和婚姻挂钩 的爱情题材,在爱情语言风格上,形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感,而“赋 比兴”的描写手法是中国诗歌最古老也最主流的传统。斯里兰卡古代社会同样有 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但以“神姓制度”为核心,社会文化以不同的种族和种姓为 单位形成等级观念,由此形成不同于中国文化的社会链条,也成为民族矛盾的根 源。 三、尊君重民。“尊君”和“民本”相反相成构成中国文化“一个硬币的两 个面”,这也是中国宗法文化的外在表现。 四、中庸协和。崇尚“中庸”,这是安居一方,以稳定平和为旨趣社会群体 心态,也是一种顺从自然节律的精神。 但是,中国地理环境的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所决 定中国文化具有无比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 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是一条明证。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本土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 与中国的伦理规范、实用理性、崇拜模式、政治需求等相融合,造就了佛教在中 国的本土化。可以这样说,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佛教的“中国化”过程,结 果是形成。中国化”的佛教。经过“融合”后的佛教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 层面。其余备类外来文化或少数民族文化的进入也大抵是与儒家文化适应、融合 后影响中国社会精神,变成中国底蕴的一部分。中国儒佛道融合的“意蕴”和“性 灵”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意象性、整体性、感悟性等特征,这是 一种更能切近艺术和诗歌的本质的思维方式,表现于外在就是对诗歌的推崇( 相 比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 对抒情诗歌的注重( 相比于叙事诗而言) 。在爱情 诗歌上更体现出中国诗人对神韵、意境、意象的把握,和对心理描写的乐此不疲。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各不同文化派别和各地区文化之间相互渗透和容 纳的过程。在漫长历史中,中国文化的内化一天也并没有停止过。儒家的“孔盂” 与“逍遥”的老庄相互批判与吸纳,边疆的千里胡歌和南越的管衔丝乐相互映衬 与融合,燕赵的慷慨悲歌与吴楚的纤丽之文互相标榜和参商,从而使中国出现了 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高峰。中国人不但将西伯利亚的风雪、南越三郡的雨 露、西域大漠的流沙采来作为构筑中国文化的基本材料而且将中国大陆以外的 音乐和佛教拿来作为哺育中国文化成长的一大源泉,从而塑造了中国文化五彩纷 呈的特色。例如不同的地域,特别是南北文化的差异构成了诗歌地域性和各自风 格的迥异。而主流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冲突碰撞与此消彼长,孕育了诗词曲等各种 诗体的诞生和各自印记,形成“阳春自雪”和“下里巴人”的文化概念。 也正是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使得 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自己文化发展史的文明古国。这与斯里兰卡的文化 历史是明显不一样的。而它儒家文化中“为我所用”的保守性和柔韧性,叉使得 中国文化的特质明显区别与其他国家,即使是再强大的外来文化,也很难动摇本 土传统的中心地位。表现在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中,就是与众不同的文化气 质。中国的爱情诗歌就是在这样恢弘多变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化奇肥。 2 0 世纪初,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现代的开端,民主思想 的建立,白话文确立均2 0 世纪头2 0 年的事。在中国社会寻求独立的进程中,中 国文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时代的呼应,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接纳,年青知识 分子的爱国热情,在中国文化界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中国新文学革命和现 代文学的开端。新文学革命既带着显明的时代特征,又沉淀着文化精英们的“五 四”精神和现代性的方向。在这次运功之中,诗歌是首当其冲的改革对象。新诗 的产生,冲破了古典诗歌的篱笆,并且在中国2 0 世纪前半叶,在层出不穷的青 年诗人的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次绚烂 的风景。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新文学革命开始到中国解放前时期叫做现代文学时 期,而解放后至今为当代文学时期。本文主要论述的现代诗歌即前一段时期的诗 歌。复杂的社会局面各种文化思潮的融入,以及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时事造 英雄的天才诗人的涌现为中国现代诗坛谱写了一首“为人生”和“为艺术”交 织的协奏曲。其中,爱情诗在现代诗歌中独放出异样的光芒。 三、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斯里兰卡和中国同处亚洲的文化圈中,以印度文化为渊源的斯里兰卡文化和 中国文化,部具有各自古老的文明传统,形成了独特而自主的文化体系,在东方 文学天地中显示着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的文明中也都具有闻名的文化遗 产。但是,一个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黄土之洲,一个是以佛教信仰至上的大海 之岛,一个在印度洋的东端,一个在印度洋的西首,遥遥相看,文学中相同的东 方神韵元素和不同的文化内容形态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两个同处一个大陆的文化,从有文字记载的文学开始,都是以诗歌为最初 的文学起源,都被称为诗歌之国。而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更能集中地显示出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里的文学观、文学特征、文学品性。斯里兰卡民族是 一个载歌乐舞的国家,爱情史诗在国家文学历史中经久不衰,影响至今。中国传 统的爱情诗歌纷繁复杂,诗体变化多端,注重传神传情,也演绎着无限的魅力。 本着交流的想法,挖掘爱情诗歌背后的内涵、气质,对诗歌中不同的手法和表现 力的探索,吸收各国的文学精华,从彼此的民族土壤中汲取新鲜的营养,是我的 论文最基本的目的和意义。 诗歌是斯里兰卡古典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在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占有十 分重要的位置斯里兰卡古代诗歌源于公元前一世纪,但古代君王的作品都没能 保存到现在。现在得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诗歌是镌刻在著名的古迹悉抵利耶壁廊 上的诗句,共6 8 5 首,是来自各地的上至国王下至普通敬拜者留下的即时创作, 如中国的诗经,可以从中看见8 到1 0 世纪斯里兰卡民族的风情和生活风 貌。斯里兰卡诗歌的两个鼎盛时期是在1 l 世纪和1 4 世纪,分别代表了两大文体, 前者由佛本生故事1 引发的大量故事类史诗以及后韵文盛行时期的“神示集” 和“书信集”的繁荣。由佛教文化孕育下的文学决定了古代诗歌在题材和体例上 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诗歌大国,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诗歌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 史,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爱情曲调开始,中国诗歌随着朝代历史的变革 经历了纷繁的发展、繁荣、演变的过程,但在中国礼乐文化、儒家思想、官本政 治以及各种形式融会贯通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诗歌也体现出与世界各国古典诗歌 不同的显著特征。 在理清中斯两国传统诗歌文化的背景下,我将论述的重点转到中国现代爱情 诗歌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中,简要分析中斯爱情诗歌在内容和形式结构上 的异同。从爱情诗歌的内容,表现方式,形象特征、意蕴等处比较,由此比较出 隐藏在爱情诗歌背后的民族气质和审美心理。这是我论文的第一章。 斯里兰卡从1 6 世纪开始就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对传统的文化采取了激烈的 打击和压制,国内人民对西方统治越来越不满意,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开始了 一场浩大的民族复兴运动,把斯里兰卡推进了民族独立的进程,国家的现代化历 史也随之开启。一方面是对西方殖民文化侵蚀下的传统文学的保护,另一方面是 力求突破印度文化的框架,开创发扬独立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斯里兰卡的现代诗歌在承接被断裂的传统,又不可避免地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方 面,与同处在世界殖民优势文化冲击的背景下的中国诗歌,面对着相似的问题和 挑战。一方面,诗歌历史在迈进各自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追寻着联结传统和 西化的方式,两国的现代诗歌同样面临相似的龟裂、发展和演变。另一方面,双 方在继承和探索的角度和方面体现出差异。传统的回归在斯里兰卡是个艰难却很 坚定的信念,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接受西方的文化、诗歌理论也有历史不可逆转 性,但在中国,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接受更呈现出复杂的情况, 具体说来,相同之处大概表现在:在文学现代进程中,从诗歌内容上的。自 由、人性”的追求到结构形式上“自由体、意象化”,这是亚洲殖民统治时期诗 歌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似的普遍特质。在饱受殖民折磨,面临世界大战,各种 宗教纷争的环境中,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普遍追求现实主义的道路,书写现实生 活,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特性。 但是,在不同的战争历史、地域环境和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现代化 的态度和西方文化的借鉴上,在对传统古典文学的观念和态度上,有着不一样的 步伐和进程。表现在诗歌的主题、内容、结构、语义、意蕴、象征上,两国现代 诗歌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和差异。特别是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在现代爱情 诗歌中仍窥见一斑,民族特色是一个国家文学的灵魂。深入到两个民族间在现代 爱情书写方式上的差异比较,是很有趣的话题,对我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西化和 1 巴利文叫做j 羽a 虹是从动词根j :i j | 降生) 变来的名词。意思是释迦牟尼如来佛前生的故事佛教信仰相信轮 回转生,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只是一个菩萨,他还跳不出轮回,他必须经过无数次的转生,才能成佛, 因此就产生了所谓佛本生故事。佛本生故事是诗歌和散文相结合的形式并由此产生以其为题材的 回归传统是相互的提示。对诗歌未来的趋向,也可成为一种借鉴。具体论述以爱 情为代表的诗歌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在社会背景、主题、内容、结构、特征上 的异同,是本论文第二章要详细阐释的内容。 在论文的第三章,我将抽出中国现代爱情诗歌的代表人物徐志摩和斯里兰卡 现代爱情诗人s i r ig u n a s i n g h a ( 悉利古纳辛格) 进行具体详细的比较研究。两 者对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包容接纳和变革,对诗歌的理论论述以及在各自时期 里的理论创新,他们诗歌里所持有的不同艺术气质,艺术特色以及在语言的运用 中又有着眼点的不同。作为分别在两国家喻户晓的爱情诗人,徐志摩是中国格律 派的代表人物,s i f tg u n a s i n g h a 是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派的代表人物,从英国回 来的徐强调诗歌传统中的“格律”和“美”,s k ig u n a s i n g h a 带着佛教文化的哲 思之韵却带给了兰卡西方意象主义的热潮。徐的诗歌思想是唯美的,g u n a s i n g h a 走的是现实主义道路。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这两位天才式的诗人有明显的差异, s i r ig t m a s i n g h a 的诗歌里处处体现着现实主义诗人的清醒和追问,而徐志摩在气 质上又完全偏向于个人浪漫主义,沉湎于自我的爱情世界,为爱而诗。对他们两 人爱情诗歌的比较,更能形象地显示出两个国度里不同的诗歌风景,进一步熟知 诗歌在传统和现代化在大海之岛和黄河之洲上的演化、发展,在世界诗歌版图上 浮现出各自的轮廓。同时,通过这种平行研究的努力,从而对中国和斯里兰卡的 爱情i 寺歌有形象具体的、直观的比较认识,促进彼此间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第一章中国和斯里兰卡古典爱情诗歌比较 第一节中国古代爱情诗歌发展历程 爱情,永远是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世界文坛上长久不衰的母题。在抒发爱 情的文学中,诗歌又是最古老也是最璀璨的文学载体。从文明的发源开始,有人 的地方就伴随着爱情的表达,唱出最质朴的诗歌。无论讴歌还是低吟,爱情孕育 的相同情感一样会牵动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文学子凡尘俗子类似的 共鸣。中国从第一部文学集著诗经的第一首关雎开始,便踏上了漫漫“窈 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为爱而诗的征途。洁瀚的古典诗歌中,不同性情不同背景 造就了一批批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但都是流芳百世的诗人诗歌,精品之多,竟可无 从说起。简略说来,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 一) 先秦诗 经至魏晋南北朝民歌及古诗时期( 二) 唐朝( 三) 宋代( 四) 宋代之后。宋代 以前,爱情诗歌的创作出现过比较集中的三次高潮,即:先秦的诗经楚辞 时期,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晚唐及五代时期。一个现象是:在朝代交替时 期或国力不运的末期,爱情诗反而鼎盛。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时代,新型的、更适 合市民阶层口味的文学样式戏曲和小说崛起并且逐渐繁盛,传统的诗词体裁 则相形见绌,爱情也在戏曲小说中大放异彩。而在诗歌当中除了元代散曲以它 浅俗露骨的语言放肆地表现市俗化的爱情心理因而别有一番风味以外,元明清的 诗词中对爱情的描写则始终未能表现出超越性的独特面目。 ( 一) 先秦诗经至魏晋南北朝民歌及古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其中的爱情诗篇所涉及的内容已经十分广 泛,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也已十分娴熟。这些对后代诗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从 内容看,诸如,游子思妇相思,青年男女热恋,婚姻破裂,妇女被弃等,都有真 实精彩的描写,活跃在诗中的男女各色人物的形象也极为鲜活而生动。 关雎、君子于役、氓三篇诗作可以说是诗经爱情诗歌的代表。 关雎是“诗三百”的第一篇,写青年男子追求一位“淑女”。 关雎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窃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大意:鸟声对应此起彼伏,在一片幽静的洲渚美丽的姑娘,我愿意给你一 生的幸福长长短短的荇菜,你巧手如梭不停地采美丽的姑娘我要在梦里向你 表白) 它第一次在诗歌中描写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窈窕淑女”这一句对女 性体态风度的赞叹和爱慕。是男子对女子“审美”的结果艺术地再现和提高了 男女之间的关系从而侵之具有了审美价值。 1 本文所进中国诗敢均出自同站灵石岛诗歌资辩库具体同址:丝e :丛】! 里二“n 墅b i 焦垫盟型古诗资辩库详细 网址h n p :妇墨翌燃! s :世g 监h 豇l d 4 魁地也下同不再重复说明 君子于役是写思妇思念征夫的。“鸡栖于树旧之夕矣羊牛下。君子于 役,如之何勿思? ”寥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日落黄昏牛羊归来的牧歌式的场景,又 借以传达了夫妻生活中最隐秘的心理体验。 君子于役1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目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 役,苟无饥渴。 氓以及邺风谷风、邶风柏舟是中国最早的弃妇诗。它们开拓 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一个重要领域,触及到在婚姻爱情活动中中国妇女似乎与 生俱有的劣势这样一个现实。其中“吁磋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几句尤其道出了人类爱情婚姻活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缺 憾女性的感情和男子的负心。 综上所述,可以说关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