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pdf_第1页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pdf_第2页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pdf_第3页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pdf_第4页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同络成蠹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摘要 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给人类经济、文化、交际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 人类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不良使用网络所造成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 来,网络成瘾群体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们首先关注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因此 我们开展了此次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 联网,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包含人机 交互的非生化( 行为) 成瘾。 目的通过本研究拟了解:l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2 ,探索中学生 网络成瘾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3 、网络成瘾中学生 与非成瘾中学生在人格因素方面的差异;4 、为网络成瘾学生的干预与治疗提供 理论依据。 方法1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7 所中学初、高中学生 2 1 9 8 名,应用自编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及网 络使用情况) ,网络成瘾问卷进行测试;2 、运用1 6 种人格因素( 高中耋1 6 岁) 或e p q ( 初中 1 6 岁) 闯卷对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测试;3 、将以 上测试结果输入e x c e l2 0 0 3 ,并经s s p s i i 5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网络成瘾者1 1 6 名,网络成瘾率为5 5 ,8 5 名男生和3 1 名女生,男 生明显高于女生,x 2 = 2 4 2 8 0 ,p 0 0 0 5 ;其中初中5 4 人、高中6 2 人,初高中比 为l :1 1 5 ,另外,兰州市中学生上网率为8 6 6 2 ,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性别、上网 费用、时间、地点以及人格特质有关。 结论l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达5 5 ,值得重视;2 、网络成 瘾与每周上网的时间、上网的地点、花费有密切关系,男性学生比女性学生更易 成瘾;3 、一些人格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网吧是网络成瘾的高风险因素,应加强对网吧等场所的监管。 关键词网络成瘾;人格因素;中学生;1 6 p f :e p q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癌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i n t e m e th a sat r e m e n d o u sb e n e f i to n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h u m a n b e i n g s a n ds o c i a ll i f e p e o p l eh a v ee x p e r i e n c e ds o m eo ft h ev a r i o u sb e n e f i t so f c o m p u t e rn e t w o r k s ,a n dm e a n w h i l e ,m a n ym a l p r a c t i c e sc a u s e db y i n t e m e th a v ea p p e a r e dg r a d u a l l y i n t e m e ta d d i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 i a d ) , w h i c hi san o n - b i o c h e m i c a lo b v i o u sd a m a g et ot h ep e r s o n s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n ds o c i a lf u n c t i o nb e c a u s eo ft h ee x c e s s i v eu s eo fi n t e m e t s o ,w e o r g a n i z et h es u r v e ya b o u tl a di nt h em i d d l e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o fl a n z h o u c i 够 o b j e e f i v et h i sr e s e a r c ha i m st oe x p l o r ea ) t h es t a t u so fi n t e r a c t a d d i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 i a d ) i nl a n z h o uc i t y b ) t oe x p l o r et h e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r e l a t e dt oi n t e r n e ta d d i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 i a d ) i l lm i d d l e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c )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np e r s o n a l i t yf a c t o r sb e t w e e nl a da n dn a o n d ) t op r o v i d eas c i e n t i f i cr e f e r e n c ef o rt h ei n t e r v e n e d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t h e a d d i c t s m e t h o d s 1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l u s t e rr a n d o ms t r a t i f i e ds a m p l e m e t h o d ,w er a n d o m l ys e l e c t e ds e v e nd i f f e r e n tj u n i o ra n ds e n i o rm i d d l e s c h o o li nl a n z h o uc i t y t o t a l2 1 9 8s t u d e n t sw e r ee n r o l l e di nt h e s u r v e y w i t ht h es e l f - m a d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i n t e m e tu s es t a t u s ( i n c l u d e b a s i cs t a t e ,f o re x a m p l e :g e n d e r ,a g ee ta l ,a n di n t e r n e tu s es t a t u s ) 、 “i n t e m e ta d d i c t i o n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2 t ot e s ti a da n dn ai nm i d d l e s c h o o lw i t h “e p q ( a g e 1 6 ) a n d “1 6 p f ”( a g e 乏1 6 ) ;3 t h er e s u l t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b yu s i n gs s p s l1 5 r e s u l t s1 11 6s t u d e n t s ,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5 5 o f t h et o t a li n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w e r ed e f i n e da si n t e m e ta d d i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8 5m a l ea n d31 j j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f e m a l e ,m a l em o r et h a nf e m a l e ,r = 2 4 2 8 0 ,p o 0 5 高中6 22 9 4 韧中男性 3 s1 9 0 7 9娜0 5 女性 1 60 7 6 高中男性47 2 2 31 6 7 6 3 锄0 0 t 女性1 50 7 1 1 3 不同年级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由表1 2 ,图1 - 1 可以看出,网络成瘾发生率从初一开始逐渐上升,但在高 二以后又下降。并且初一、二和高一、二比率相同,不难看出,初二、高二是i a d 的高发年级,经卡方检验后,两组问卡方值为1 3 5 2 8 ,p 值为0 0 1 9 ,说明网络 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年级构成有统计学差异,可能有些年级的成瘾率高。 【l 】廉鹏户桂铃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 0 0 4 2 ( 4 ) ;1 - 2 1 2 - 兰州丈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瘴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表1 - 2 各年级网络成囊检出情况( n ” 同络成瘾组n = 1 1 6 , ”非网络成瘾组n = 1 9 9 2 图1 - 1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各年级比率比较 ( 注:两组总比率各为1 0 0 ) 1 4 不同学校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1 4 1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初中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普通中学网络成瘾7 3 人,重点中学4 3 人,普通中学成瘾率稍高于重点中学, 但无统计学意义( ,= o 2 1 0 ,p = o 6 4 6 ) ,见表卜3 。 表1 - 3 不同性质学校网络成瘦检出情况比较 1 4 2 市属与企业所属中学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市属中学调查8 2 4 人,网络成瘾者为4 4 人,企业所属中学调查1 2 8 4 人,网 络成瘾者成瘾7 2 人,企业所属中学成瘾率高于市属中学,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 义( r = o 3 5 2 ,p = o 5 5 3 ) ,见表卜4 。 兰州大学硕+ 论文 兰州市中学生阿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表1 - 4 不同所属中学网络成纛检出情况比较 1 4 3 不同学校位置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网络成瘾人数由高至低依次为市中心4 1 ( 3 5 ) 人、郊区4 0 ( 3 4 ) 人、市 郊结合部3 5 ( 3 1 ) 人,经卡方检验后,两组间学校位置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 x 2 = o 0 1 0 ,p = o 9 9 5 ) ,见表卜5 ,图卜2 。 表1 - 5 不同中学住王网络成囊检出情况比较 图t 2 不同中学位置网络成瘟检出情况比较( ) 1 5 不同性别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男性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 9 0 ,女性为3 0 0 9 6 ,男性网络成瘾发生率显著 高于女性,网络成瘾群体在性别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 r = 2 4 2 8 0 ,p :o 0 0 0 ) , 见表卜6 ,图1 - 3 。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直分析 表1 - 6 不同性别网络成疲检出情况比较 性捌男 女 l 们6 l 2 s 5 3 1 7 9 0 3 图1 3 不同性别网络成瘾检出率比较 1 6 独生子女与否网络成瘾发生率的比较 独生子女网络成瘾者为8 1 人,非独生子女网络成瘾者为3 5 人,独生子女成 瘾人数多于非独生子女,两组独生子女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 工2 = 1 7 1 7 , p = o 1 9 0 ) ,见表卜7 。 表1 - 7 独生子女与否网络成癯检出情况比较 独生子女是 否 1 5 舯 ,勰 8 l 3 5 5 1 3 6 6 3 2 网络成瘾学生上网条件相关研究( 除零网络使用者) 2 1 中学生上网费用比较 月上网费用成瘾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1 1 5 0 元5 6 人、大于5 l 元3 8 人、 小于l o 元2 2 人,非成瘾组依次为,小于l o 元8 2 5 人、1 1 5 0 元6 0 9 人、大于 5 l 元2 7 6 人,可以看到网络成瘾者月上网花费较非网络成瘾者为多,两组在上 网费用因素中存在统计学差异( r = 4 2 3 0 6 ,p l i 土孵时段白天 境阃 周束 2 4 2 ( 1 4 ) 9 i ( 5 ) 2 5 2 ( 1 5 ) 1 8 3 ( 1 1 ) 1 2 7 5 ( 7 5 ) 4 3 3 6 60 舢 矗7 4 0o f 0 3 4 【1 】张金沙,周顺祥,马维平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中国行 为医学科学,2 0 0 6 ,1 5 ( 1 0 ) :9 3 5 粥獬嘲删 兰州大学硕l 论文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图1 5 周上网时间、时段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比较 2 3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上网地点比较 上网地点( 除零网络使用者) 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网吧( 5 9 ) 、家庭( 3 2 ) 、 学校及其他( 9 0 a ) ,以网吧成瘾率为高,两组上网地点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 ( x 2 = 2 9 5 6 4 ,p 5 分,1 6 p f 有效问卷共计6 0 人。 ( 2 ) 非网络成瘾组( n a 组) 在第一部分受试者中,按l :2 配对,随机抽取( 除 网络成瘾) 性别、年龄相同,有网络使用,i a t 总分 5 分者,共计1 2 0 人。 除外标准: ( 1 ) 排除重大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 ( 2 ) 排除有自杀、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家族史者。 2 研究工具及方法 我们采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测验( s i x t e e ne m o m l i t yf a c t o r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简 称1 6 p f ) ,该测验是由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 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 一种精确的测验。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 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 9 7 9 年 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 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 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该问卷包括 1 6 种人格因素,分别为乐群性( a ) 、聪慧性( b ) 、稳定性( c ) 、恃强性( e ) 、兴奋性 ( f ) 、有恒性( g ) 、敢为性( 均、敏感性( i ) 、怀疑性( l ) 、幻想性( m ) 、世故性( n ) 、 忧虑性( 0 ) 、实验性n ( q i ) 、独立性( q 2 ) 、自律性( q 3 ) 、紧张性( q 4 ) ,另外还包括8 项二元个性因素,分别为适应与焦虑型( x 0 、内向与外向型( ) ( 2 ) 、感情用事与安 详机警型( x 3 ) 、怯懦与果断型( x 4 ) 、心理健康因素( y 1 )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 素( y 2 )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y 3 )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y 4 ) 。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弼络成瘴与人格囡素调查分析 我们采用由上海惠诚软件公司提供的1 6 p f 人格测评量表及软件,此量表经 湘雅二院蔡太生等进行修改,并在国内诸多医院、心理研究机构应用。对年龄在 1 6 岁及以上的中学生进行行人格测评,该问卷包括1 8 7 个题目。在第一部分调 查的同时,先行答完上网情况基本问卷及网络成瘾测试问卷,事先说明指导语及 答题注意事项,仍以匿名方式答题。 3 质量控制 答卷前详细说明答题方法及注意事项,高中学生1 6 岁( 1 6 ) 以下不做1 6 p f 答题,答题完毕由培训员检查,汇总后发现有漏答,连续性同一答案视为废卷。 3 统计分析 问卷按班级统一收取后,输入上海惠诚心理软件5 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 出到e x c e l 2 0 0 3 ,并经s s p s l l 5 进行统计处理。 兰州大学硕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结果 1 高中网络成瘾学生1 6 p f l 6 种因子分析 网络成瘾组共计有6 2 人,其中有2 人( 男女学生各1 ) 因答题不全,视为 废卷,入组男性4 6 人,女性1 4 人,对照组随机选择1 2 0 人。网络成瘾组与非网 络成瘾组在1 6 p f 测试稳定性、敢为性、怀疑性、忧虑性以及紧张性方面呈现统 计学差异,p 值均小于0 0 5 或o 0 0 1 ,而在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网络成 瘾组1 6 p f 部分个性因素与非网络成瘾组不同,见表2 。1 1 ,2 ,图2 1 1 ,2 。 表2 - 1 - 1 高中学生网络成瘫与非网络成癌组在1 6 p f p - d 目的比较( 善- i - i ) 围2 1 - 11 6 p f8 种因子l a 与n a 均数比较 兰州大学硕七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表2 1 - 2 高中学生网络成囊与非网络成癯组在1 6 p f 之闭的比较( ;k ) 图2 - 1 - 21 6 p f8 种因子i a 与n a 均数比较 2 高中学生网络成瘾1 6 p f 二元个性因素分析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 入组同前) 学生在适应与焦虑型( x 1 ) 、感情 用事与安详机警型( x 3 ) 、心理健康因素( y 1 )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 y 2 ) 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值小于0 0 5 或o 0 0 1 ,而在其他项二元个性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2 - 2 ,图2 2 。 表2 - 2 高中学生i 组与n 组在1 6 p f 二元个性因素比较( 工s )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图2 - 21 6 p f 二元个性因素i a 与n a 均数比较 适应与焦虑型( ) ( 1 ) 、内向与外向型( x 2 )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 x 3 ) 怯懦与果断型( x 小心理健康因素( y 1 ) 、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 y 2 )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y ,)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y ) 3 高中学生网络成瘾1 6 p f 性别比较 在对网络成瘾组6 0 名男生与1 4 名女生进行1 6 种个性因素比较,仅在乐群 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 t = - 2 0 1 9 ,旷劬0 0 0 ) ,而其他1 5 项无统计学差异,可能说 明,网络成瘾组男女生之间个性因素方面差异较小,见表2 3 1 ,2 。 表2 3 _ 1 不同性别高中网络成癌学生1 6 p f 之间的比较( z ”) 表2 - 3 2 不同性别高中网络成疲擘生1 6 p f 之间的比较( - s ) - 2 6 -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兰州市中学生阿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4 高中学生网络成瘾1 6 p f 二元个性因素性别比较 在对不同性别网络成瘾组学生进行1 6 p f 二元个性因素分析中,创造力强者 的人格因素( y 3 )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y 4 ) 两项有统计学差异,而 其他各项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创造力、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有网瘾者性别之间 有差异,见表2 - 2 。 表2 - 4 不同性别高中网络成瘟学生1 6 p f 二元个性因素比较( - s ) 男性6 7 3 + 3 5 96 1 2 :1 :5 游s 臻3 1 16 3 1 5 = 2 9 51 & 9 6 盘1 0 3 6 “、4 5 9 4 + 1 8 6 48 0 3 7 + 1 6 1 1 1 7 4 4 - , t - 6 , 8 1 虫性7 5 0 5 = 4 6 06 9 6 - 2 :4 5 0 戋襻2 7 85 j 辨士2 蔗1 7 7 蛙1 2 ,亨4 1 1 1 6 1 & 7 27 4 8 6 士1 8 2 71 5 麓壹静 1 捞s- l 酋6 蝴8 sq 7 1 8 2 1 3 3 些! 竺塑塑唑咝垒! 竺塑塑 + n = 4 6 + + n = 1 4 适应与焦虑型( x 1 ) 、内向与外向型( x 9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 ) 【,) 、怯懦与果断型( x 。) 、心理健康因素( y t ) 、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凼素( y 2 ) 、创造力强肯豹人格凼索( b )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y 4 ) 2 7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第三部分中学生网络成瘾者人格因素研究 ( 初中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从本研究第一部分的受试者中抽取中学生。 入组标准: ( 1 ) 网络成瘾组( ( n 组) i a t 总分至5 分,共计5 6 人。 ( 2 ) 非网络成瘾组( n a 组) 在第一部分受试者中,按l :2 配对,随机抽取( 除 网络成瘾者) 性别、年龄相同,有网络使用,i a t 总分分者,共计1 1 2 人。 除外标准: ( 1 ) 排除重大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 ( 2 ) 排除有自杀,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家族史者。 2 研究工具及方法 艾森克个性问卷( e p q ) 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 ( e y s e n c kh j ) 编制的有关个性的测量方法。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三个 基本因素:内外倾向性( e ) 、情绪稳定性( n ) 和精神质( p ,又称倔强性) 。这 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了个性的三个相互正交的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程 度,构成了各人不同的人格特征。问卷还设有测验受测者的”掩饰”倾向,即不真 实性( l ) 。是操作简单而且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的一种人格测量表。 e p q 目前广泛用于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8 0 年引进我国经过有关专家的修 定,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国情,并建立了中国常模。问卷设8 8 题,受测者按每 个题目的陈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或”否”,分别统计e 、n 、p 、l 原始 分数对照常模换成标准t 分数,就可以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鉴定。 我们采用由上海惠诚软件公司提供的e p q 人格测评量表及软件,此量表经 辽宁师范大学进行修改,并在国内诸多医院、心理研究机构应用。对年龄在1 6 岁以下的青少年进行行人格测评,该问卷包括8 8 个题目。在第一部分调查的同 时,先行答完上网情况基本问卷及网络成瘾测试问卷,事先说明指导语及答题注 意事项,仍以匿名方式答题,答题完毕经现场培训员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3 质量控制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答卷l j 详细说明答题方法及注意事项,初中学生1 6 岁( 包括1 6 岁) 以上不 做e p q 答题,答题完毕由培训员检查,汇总后发现有漏答,连续性同一答案视 为废卷。 5 统计分析 问卷按班级统一收取后,输入上海惠诚心理软件5 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 出到e x c e l 2 0 0 3 ,并经s s p s l l 5 进行统计处理。 兰州大学硕十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结果 1 初中网络成瘾学生e p q 相关比较 初中学生网络成瘾5 4 人,因3 人答卷为废卷,实际入组5 1 人,男性学生 3 6 人,女性学生1 5 人,对照组随机( 依学校、班级、性别及年龄) 定为1 0 2 人 初中学生在艾森克人格测试中,精神质、神经质、掩饰程度方面两组间有统计学 差异,p 值均小于o 0 5 ,而在内外向中未见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网络成瘾初中学 生在人格方面与非网络成瘾群体有差别,见表3 ,图3 表3 - 1 初中学生i 组与n 组在b p q 之间的比较x s ) 圈孓1e p q 4 种因子i a 与n a 均数比较 2 初中网络成瘾学生e p q 不同性别比较 在对3 6 名男性学生和1 5 名女性学生作的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队 与n a 组学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网络成瘾初中学生在e p q 测试中,性别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之间无差别。 表3 初中学生i 组与n 组在e p q 不同性别比较( 工士o ) 爨位 女隹 f 矿 5 2 i 士2 2 - 拍 b 1 2 强l o - l 6 陀 n l 笠 糊士l 囊铂 5 文垃躺 - 猃矗 蝴 6 n j 3 士l & 7 4 缸1 3 士1 4 7 6 0 矗陀 q 如l l 瑚1 3 鹞 3 8 1 3 :t = 躺 l j 眩 噍b l 3 1 兰州大学硕l 论文兰州市中学生同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讨论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i n t e r n e t 以其独有的特性吸引着我们的视线,网上交 易、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游览新闻、网上搜集资料、聊天、游戏、收发电 子邮件,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网络聊天、游戏、收 发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大、中学生的新宠,与之而来的网络成瘾也已经成为医学和 社会学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学生人格尚未走向成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期,加 之网络的易获得性和虚拟性,网络成瘾与中学生好似如影随形,时刻伴随。已有 的研究主要涉及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成瘾率调查,家庭环境等方面,而相对 于网络成瘾与人格方面的研究颇少,然而人格因素可能与网络成瘾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本课题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 此次我们共调查了兰州市七所中学2 1 0 8 名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占全部受试者 的5 5 ,为1 1 6 人;初中生与高中生成瘾率相仿;零网络使用者( n u ) 为2 2 8 人, 占全部受试者的1 3 3 8 。 本次调查低于费利霞等于2 0 0 4 年对1 1 9 3 名中学生的调查网络成瘾率9 2 ( 量表y o u n g 编写的2 0 项i 临床诊断问卷) ;而高于曹枫林等【2 1 于2 0 0 5 年对2 6 2 0 名中学生的调查网络成瘾率2 4 ( 量表为b e a r d 修订的y o u n g 的筛查标准) ;稍高 于黄萍萍等【3 】于2 0 0 4 年对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4 0 8 网络成瘾率;y o u n g 的研究表 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约为8 1 3 ;谭三勤等 4 1 对长沙地区1 0 4 0 名的大学生进行的 调查中,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 4 2 ( 应用y o u n g 编制的8 项诊断量表) ;芮光来 等【5 】对芜湖市1 3 0 8 名大学生进行的网络成瘾调查,成瘾率为1 5 8 ( 应用7 项l a d 诊断量表) 。 【1 】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 0 0 6 , 2 7 ( 5 ) :4 4 1 4 4 2 【2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等期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 0 0 6 2 0 ( 7 ) :4 4 1 - 4 4 3 【3 】黄萍萍,郑光,沙吉达等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计算机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上海预防 医学杂志2 0 0 4 ,1 6 ( 8 ) :3 6 9 - 3 7 1 4 】谭三勤,李增庆,吕嫒等长沙地区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 2 0 0 4 ,2 5 ( 6 ) :6 6 7 - 6 6 8 5 】芮光来,王伟,姚应水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 0 0 4 ( 1 3 ) 3 :3 3 3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桑调壹分析 综合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人群中i a d 的发生率约 9 8 - 1 3 t 1 , 2 1 ,网上调查表明在自愿填写调查问卷的来访网民中l a d 发生率约 6 - 1 0 3 ,此次调查在以往调查成瘾率的中间水平,也不难看出,中学生网络 成瘾仍低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这可能由于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 接触网络,脱离了中学时代父母和学校双重的管束,相对而言,中学生又多了些 约束,但是我们也不能排出,大学生中一部分成瘾学生来源于中学已成瘾的学生。 当然,这并不说明较低的成瘾率有较低的危害性,相反,由于中学生处于心理的 特殊发育阶段,更易被网络所吸引而致成瘾,形成不良人格而对自身、家庭,以 及社会造成危害。 与前些年的调查研究相比,近年网络成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此次调查 中不难看出,以往在独生子女、初高中、学校位置( 城郊) 、学校性质之间的差 别已经不再明显1 4 】,这与中国社会经济和互联网迅猛发展密不可分,也可能与关 系与此次调查的方式、范围、对象等有关。截至2 0 0 6 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 1 3 7 亿( c n n i c ) ,其中1 8 岁以下网民占1 7 2 ,家庭宽带用户和网吧的数量也在 与日剧增,加之家长在学生身上的投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自行支配的零用钱也 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中学生在上网中以往出现的差别现在已不再明显,但是,同 以往调查一样,男性学生仍然是网络成瘾的主体,这与国内外报道相同【5 j 。这可 能和男性、女性各自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因素有关嘲。对中学生而言,网络成瘾从 初一开始,初二和高二是高发阶段,初三和高三开始下降,这与中学生所处的不 同学习阶段有关,由于电脑与网络的普及,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电脑 或和网络,初一阶段有些家长已经为子女购置了电脑及宽带,其中网吧场所更 为中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上网环境,使得网络成瘾从初中就开始发生,初二和高二 】s t e p h e nr a t t i n a n a c u t ev a s o c o n s t r i c t i o ni n d u c e di n s u l i nr e s i s t a n c e d i a b e t e s , 1 9 9 9 , 4 8 ( 3 ) :5 6 4 5 6 9 【2 】r u p p - h e x c e s sc a t e c h o b m l n es y n d r o m e ,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na n dt h e r a p y a n n n - y - a c a d s d , 1 9 9 9 2 1 ;8 8 1 :4 3 0 - 4 4 4 3 】y o u n gk s i n t e r n e ta d d i c t i o n :t h ee m e m e n c eo fan e wd i s o r d e r c y b e rp s y c h o l o g ya n d b e h a v i o r , 1 9 9 8 ,l ( 3 ) :2 3 7 2 4 4 【4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 6 ,2 0 ( 1 ) :5 1 - 5 4 【5 】h o r a h a n h a r t i y , p s c h u m a c h e r i n c i d e n c ea n dc o r r e l a t e so fp a t h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m e tu s e a m o n g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c o m p u t e r si nh u m a nb e h a v i o r2 0 0 0 ,1 6 :1 3 2 9 【6 】毕玉,苏文亮,孙雅峰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 5 ,1 3 ( 2 ) :1 7 0 - 1 7 2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嘲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阶段尚未面临中考和高考,相对有轻松的环境和宽裕的时间。不言而喻,初三和 高三阶段是中学生面临最大压力、又缺乏宽裕的时间,加之家长的管束,使他们 接触网络在机会变得更少,成瘾率也就有所下降。 从此调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及学生家长对电脑与网络的用途定位不准 是成瘾的根源,许多家长带着攀比心理,为子女购置电脑,连接宽带,目的只是 为了孩子学习,怎么学习却无从谈起;另外由于学生本身的好动,易被新事物吸 引,游戏和聊天已经成为主流上网内容,网络成瘾也就再所难免。有关于此,对 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进行早期的上网健康教育也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学生上网情况 中学生每月上网费用主要集中在5 0 元以下,i a 组与n a 组上网费用从图l - 4 中,上网费用呈相反趋势,i a 组逐渐增加,n a 组逐渐下降,而周上网时间与上 网费用类似,上网时段两组从图1 5 中看出两者类似,以上三项内容两组间均有 统计学差异,这可能说明,合理的控制或管束中学生的上网时间、费用、时段, 将有助于网络成瘾的形成。在进一步的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中,上网时间、月上网费、 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而是否为独生子女,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与刘风仁 等【l 】对武汉市1 7 1 2 名大学生的调查一致。 上网地点不同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有着密切的关系,i a 组网络成瘾者主要集中 在网吧,而n a 组主要集中在家庭,并且n a 组在学校与其他场所上网比率也明显 不同,在网吧上网而成瘾的比率要高于n a 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这与黄萍 萍等【2 】,费利霞等【3 1 对上海徐汇区,广州市中学生的调查,家庭是上网的最主要 场所不同,这可能与前述的地区差异有关,发达城市家庭网络普及,而中西部由 于相对落后,父母收入有限,网吧又以其低廉的价位,“自由的空间”吸引着中 学生的注意力。社会因素与网络成瘾密不可分l lj ,网吧作为中学生上网的主要场 所,对于国内来讲,一些中心城市可能对网吧的监管较严,对于未成年人上网加 以禁止,而一些内地城市可能由于发展的不均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监管尚 【l 】刘风仁,梁享生,朱克京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 0 0 4 ,1 5 ( 6 ) : 4 1 - 4 4 【2 】黄萍萍,郑光,沙吉达等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计算机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上海预防 医学杂志2 0 0 4 ,1 6 ( 8 ) :3 6 9 3 7 1 【3 】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 0 0 6 , 2 7 ( 5 ) :4 4 1 - 4 4 2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不到位,容留中学生上网甚是普遍,这就为网络成瘾创造了一个土壤环境,所以, 加强对网吧等上网场所的监管是防止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看到此次调查父母收入和与谁居住两项内容两组问无统计学差异,这可 能与当今父母收入并不能限制子女上网,因为网吧的便利条件以及学生自身所支 配的零花钱已是上网变得非常容易;与谁居住方面没有见到差异可能是与当今父 母忙于工作,单亲家庭可能存在对子女的溺爱或放纵,与亲友居住的可能又疏于 管理有关,也可能与此次调查的设计、时间有关。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兰州市 中学生家庭收入为1 0 0 0 元至3 0 0 0 元之间,属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大部分的学生是 与父母居住的,网络成瘾者与单亲居住比例相对多于非网络成瘾组。 三、网络成瘾与上网内容、动机的关系 在网络成瘾的学生中没有1 例是以学习为目的而上网的,两组的主要上网内 容集中在聊天和游戏,这与国内大多数的调查是一致的1 2 】。在聊天项目中,两组 间未见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上网聊天已经成为上网群体的常用内容,网络聊天 以其方便、快捷、实效性成为上网的主流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以往人与人 交往的联系方式,然而,从另一方面,上网聊天使人与人之间缺乏了人与人现场 表情、感情、肢体语言交流的互动性,由于大多数上网学生的聊天对象是未曾蒙 面的网友,虚拟性淡化了上网学生自身亲情间的关系,使其更易于滑向成瘾群体。 网络空间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文化空间,它把现实生活复制到这虚拟的世界之中, 使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的地位平等,可超越空 问界限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从交往中获得安慰和解脱,加之梦幻般的感知体验, 促使人们远离现实,正是这些心理特点,对网络成瘾者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使他们沉溺于虑拟的现实之中,乐而忘返。我们也在诸多媒体报道中,有许多青 少年由于上网聊天而受骗、受害,甚至触犯法律。 游戏项目在两组问呈现统计学差异,并且在进一步的l o 百s t i c 回归分析中, 游戏内容是网络成瘾的高危险因烈孤。网络游戏生产商为了使其产品有更长的生 【l 】s h i h m i n gu ,t e n g - m i n gc h u n g i n t e m e tf u n c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e ta d d i c t i v eb e h a v i o r c o m p u t e r si nh u m a nb e h a v i o r , ) o c kf 2 0 0 6 ) ) 。o 一 o :1 5 【2 】刘辉,方群,孙照平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校医2 0 0 6 ,2 0 ( 4 ) 3 4 6 3 4 8 【3 】c h i h - h u n gk o ,m d ,j u - y uy e n , m d ,c h e n g - c h u n gc h a n , 眈a 1 p r o p o s e dd i a g n o s t i cc r i t e r i ao f i n t e r n c ta d d i c t i o nf o ra d o l e s c e n t s t h ej o u r n a lo f n e r v o u sa n dm e n i a ld i s e u s e 2 0 0 5 ,1 9 3 ( 1 1 ) : 7 2 8 - 7 3 3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命力,不断的更新游戏的道具和工具,也不断增加游戏的级别和难度,以使其自 身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网络游戏成瘾者多以男性为主【1 i ,这与男性的人格特征 相关。杨彦春等【2 1 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行为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明显变化,变得懦 弱、自卑、意志减退、丧失自尊、抑郁、焦虑、失眠,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 引起躯体和行为改变,并且长时间操作网络游戏易致攻击性和较少的行为【3 】。而 收集信息内容虽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但由于此项目未详加定义,况且网络成瘾 分类中本身就有信息收集成瘾,如果调查学生是以上网学习为目的而收集信息, 那可以理解和说明两组间的差异,另外,其他项在调查时标明的注明内容,而诸 多学生选择此项时未填写此项目,两组间的差异尚不能说明可能的问题,如有类 似调查应予以借鉴。在上网动机中,时间宽裕和网络吸引两项目两组间存在统计 学差异。上网动机中我们看到,以消遣为上网动机的占了大多数,两组间类似, 这种结果的产生可能与内地城市相对适于青少年娱乐休闲的场所甚少,而网络可 谓“无奇不有”,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囊括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内容,而使学生 将上网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其中网络吸引所表现出的认与n a 组之间的 差异性,有可能这部分成瘾学生与人格因素有一定的联系,将在以下内容详述。 就上网内容和动机而言,作为社会、学校和家长,控制和管束子女的上网内容, 尤其对于社会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网吧管理,网络游戏级别加以 限制,将有助于减少或杜绝网络成瘾的发生。 四、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 高中)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报道网络成瘾与人格的研究较多,但此次调查前查阅文 献,却发现i a d 与1 6 p f 相关研究颇少,这可能与选择的关键词、主题词、以及 查询范围受限有关。在以往调查中主要在文献中见到与s c i - 9 0 ,m m p i ,以及心 理健康测评等相关的文献较多。在尹承德等【4 1 应用m m p i 在对重庆市8 5 0 名大、 中学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研究组在年龄与疑病、精神分裂出现负相关;文化 【l 】g r i f f i t h sm d ,h u n tn d e p e n d e n c eo nc o m p u t e rg a m eb y a d o l e s c e n t s p h y c h o l - r e p 1 9 9 5 , 8 2 ( 2 ) :4 7 5 - 4 【2 1 杨彦春。祝卓宏电子游戏成瘾行为的精神病理机制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 9 9 9 , 1 3 ( 5 ) : 3 1 9 - 3 2 0 【3 】w h 均m a n0 ,v a ns h i eeg v i d e og a m ep l a y i n ga n di t sr e l a t i o nw i t ha g g r e s s i v ea n d p r o s o c l a lb e h a v i o u r b r 】s o cp s y c h o l ,1 9 9 8 ,3 7 ( 3 ) :3 6 7 - 7 8 【4 】尹承德,邱建国,宁洁等3 0 0 例网络成瘾行为人格特征调查与研究重庆医学2 0 0 6 ,3 5 ( 1 7 ) : 1 5 8 7 1 5 9 2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兰州市中学生弼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程度与疑病、精神病态、偏执、精神分裂出现负相关;上网严重程度与抑郁、精 神衰弱出现正相关。在张静等【1 l 应用s c l - 9 0 及e p q 对黑龙江5 1 4 名大学生的调 查表明网络成瘾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学生的s e l 9 0 的部 分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网瘾学生和全国常模说明i a d 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这些研究表明大、中学生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群体在人格,心理健康 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差异。此次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的1 6 p f 调查分析中,网络成 瘾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学生存在差异,网络成瘾者情绪易激动,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做事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易怀疑、刚愎自用、固执;大多时候容易忧虑、紧 张、激动;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可能会影响 到工作和身体健康;对生活中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