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传统思想的奠基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西汉时期,新儒学,儒学确立正统地位,隋唐时期,三教合一,进一步改造,两宋时期,程朱理学,转型与成熟,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注入活力,主线: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习目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2,“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提出“仁政”学说;主张人性本善说;强调先义后利,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以礼为主,礼法并施,道是世界的本源;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提出“齐物”、“逍遥”的观点;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3,探究一:“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同时也是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试分析为什么它只出现在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崩溃,奴隶主衰落;各国混战地主阶级建立并巩固政权;士阶层活跃;小生产者队伍日益壮大(政治秩序被打破),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经济秩序被打破),学在官府局面打破;私学兴起(文化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急待确立,社会转型,4,【强化训练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各种思想交相辉映ABCD,D,5,探究二:概括先秦儒、道、墨、法思想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基础,以“仁”、“礼”为核心;强调等级观念、伦理道德和人的社会责任感;主张通过德治实现天下大治,没落贵族力图恢复旧秩序;民众反对苛政、暴政的愿望,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超脱的处世态度;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没落贵族力图恢复旧秩序;人民渴望和平稳定,劳动人民渴望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地主阶级要求通过改革来巩固自身统治,反对战争,主张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反对等级差别,主张平等,唯才是举,厉行节俭,主张厉行法治和实施改革,通过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增强国家实力和稳定社会秩序,6,重点突破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儒家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7,重点突破2先秦儒家哪些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取信于民,正身律已。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体现民本思想。3、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8,儒家的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今天的以人为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讨论:,影响:一定程度上促使统治阶级开始重视普通民众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系社会稳定区别:古代的民本思想虽然要求统治者以民为基础、根本,但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如今的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主权在民,其基本精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联系:都强调重民,9,探究三: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请回答:1、以上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四所提出主张的核心。2、上面哪种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为什么?,10,【强化训练2】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强化训练3】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强化训练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D,D,B,11,探究四: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性质: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地位: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儒家的政治理想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理念、法家的变革精神,12,以史为鉴:百家思想在今天,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墨家的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景观设计融合方案
- 坝体监测仪器安装与数据采集方案
- 水电站生态流量保障改造方案
- 幼儿园学籍管理与家长沟通制度范文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能力培养计划
- 地形塑造与微改造技术方案
- 低空经济背景下交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校园安全稳定设备维护计划
- 师徒结对校企合作培养计划
- 幼儿园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中学生宿舍日常与管理
- 使用拐杖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2025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民法概述》课件
- 景观设计客户需求洞察
- 2023年福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DB11 1488-2018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024年卷烟封装设备操作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 中职机械专业《变压器》单元测试题
- 2024年四川省大竹县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考调人员7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