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男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研究以南京某高校为例社会学专业学生 马月皎 指导教师 魏丰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对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探讨,认为男女大学生在婚姻价值观、性爱抉择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更重视婚姻和爱情,更依赖家庭,而男大学生的性爱观比女大学生更为开放。此外,男女大学生在恋爱目的、婚姻忠诚观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恋爱目的的相似性、婚姻的自我约束性和对恋人的宽容。这些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社会价值观、从众心理的影响、压抑感释放的需要以及男女生心理生理的不同、文化传统和主体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性别差异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View on Marriage and Love of Male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Taking a University in Nanjing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Ma Yuejiao Tutor Wei FengAbstract: In the investigation foundation of a university in NanJ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the view on marriage and love of male ang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ents have differences on views on marital values, views on erotic choice, and it delays that the female students pay much attation to family than male student, and the male studengs views on erotic choice is more open than the femaless.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similes on amative purpose and views on marital loyalty, and it delays that they hold in themselves on marriage, and tolerate. The reason i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ocial vules,their special psychology characteristic.Keyword: university student; view on marriage and love; sexual difference 前言婚恋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如何让个体的婚恋观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涉及到婚恋观正确与否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代,他们的婚姻观、恋爱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大胆和开放。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婚恋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婚恋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本文旨在通过男女生比较性研究,了解当代男女生的婚姻观、恋爱观存在着哪些新的内涵,以及他们婚恋观念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一、文献回顾国外学者对婚姻、恋爱、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学者们围绕婚恋观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外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态度很积极,同时他们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国外研究者发现影响婚恋观的因素包括:(1)个人因素:性别、年龄、身份、个性品质、个体受教育程度、信仰等;1(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情况、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婚姻状况、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等;(3)社会因素: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氛围、社会政策等。12我国学者对于婚恋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课题开始增多,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在大学生的恋爱目的方面,阎晓军认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与目的是不清晰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2胡利人,徐盈,谭秋浩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持赞成态度,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而且更为有意思的是大学生对多角恋居然也持宽容态度,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与开放的观念。3李志,彭建国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是大学生比较流行的观点,恋爱逐渐与婚姻相分离,只要双方觉得有恋爱的必要,哪怕是消除寂寞、缓解心理紧张都可以恋爱。4李庆祝认为大多数学生恋爱目的明确,对爱情的本质有较深刻的理解但也有少数学生恋爱的动机不纯,表现为有的学生是感到生活寂寞而想找个异性朋友解解闷;有的学生是想为毕业后谈恋爱积累经验, 而先在学校里“见习见习”;有的学生则是遵照父母之命, 想在大学里找个乘龙快婿等等。8对于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李宁宁认为什么样的婚姻才有价值,是感情婚姻、是经济婚姻、是政治婚姻还是其他,有学者以这样三个问题来进行调查“婚姻应以感情为基础,其他并不重要”“婚姻应以感情为基础,也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条件”,“应首先考虑经济条件,感情可在婚后培养”,发现人们认为有感情的婚姻才是有价值的,但是经济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5在婚姻忠诚观上,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观念仍以传统为主,依然认为婚姻中夫妻双方应该互相忠诚,不允许婚外恋发生。但是,也存在着性别差异,总体来说,女生比男生有着更为传统的忠诚观,比男生更希望对方对自己忠诚。6对于性爱抉择观,罗萍、封颖研究发现女生倾向于反对婚前同居, 而男生则倾向于理解或无所谓。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性交的目的是发展爱情,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是为了“追求感官快乐”,这说明部分学生在性爱抉择上是为了追求一种生理上的满足,这打破了传统的性爱抉择观,发生性爱不光是为了爱情、婚姻而还有别的目的,而且性爱发生的随意性增加。7综上所说,当前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多以整个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现状等为研究内容,并对其进行整体的描述性分析,缺少从性别角度进行具体调查分析。本研究是选取大学生群体中的男女两个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其婚恋观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二者在婚恋观上的异同及原因,对其进行解释性分析,这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分析的框架上存在创新。二、研究设计(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本研究主要从恋爱动机、婚姻价值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的婚恋观。(2) 资料收集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的主体是南京某高校的大三、大四学生。拟在学校抽取100个样本,构成本次调查的100个样本。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10个班级,每个班级发放10份问卷,男女生各5份。问卷设计从基本情况,恋爱动机、婚姻价值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五个方面收集数据以说明男女生的婚恋观的异同。2.访谈法:本研究将另外采取结构式访谈法,选取5个个案,男大学生占3名,女大学生占2名,以了解男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婚姻价值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异同及其原因。(三)资料分析方法1.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变量资料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得出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依据。2.个案编码分析。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5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1)编码记号:a 学生性别的编码:该编码用来表示访谈时案主的性别,如某大学生是男生,则用“BM”表示,若是女生,则用“GM”表示。b 个案的编码:用“个案”一词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如个案1为“C1”。c 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Q4等表示。(2)编码方法:第一组为学生性别编码,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比如“BM-C1-Q1”表示:男大学生(BM)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4) 设计思路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资料时选取了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大三大四的学生相对来说经历过恋爱的人较多,恋爱观更为成熟。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从各个方面收集信息。 (五)实施过程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总体,采取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个案的被研究者是问卷被调查者中的5位大学生。在调查的98名大学生中,男生49人,女生49人三、调查结果(一)恋爱动机1.基本状况变量名称男女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正在谈1530.62755.142.9以前有但已经分手了1326.51632.729.6没有1224.50012.2准备谈918.4612.215.3合计49100.049100.0100.0 表1 恋爱状况本研究先调查了大学生的恋爱状况。有42.9%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过恋爱经历的有29.6%,而没有谈过恋爱的则只有12.2%,从表格可以看出,在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中,不论男女,大部分都对恋爱有一定的亲身经历。2.恋爱目的表2 恋爱目的变量名称男女频次(N)百分比(%)频次(N)百分比(%)选择人生伴侣2551.01632.7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2653.1612.2打发无聊的岁月2449.01836.7调剂紧张的生活2142.91632.7证明自己的价值2346.91632.7其它1428.612.0注:由于该题为多项选择题,所以各选项纵向百分比之和超过百分之百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恋爱的经历,他们的动机都不尽相同,有51.0%的男生和32.7%的女生认为他们恋爱的动机是选择人生伴侣;有53.1%的男生和12.2%的女声选择了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选择打发无聊的岁月、调剂紧张的生活和证明自己的价值(见表2),男生略高于女生,但是男女大学生选择的比例都很高。在恋爱动机上,男女大学生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对于恋爱都不是很陌生,大部分人对于恋爱有亲身的体验。在恋爱的动机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差异也不是很大,有其一致性,有一部分大学生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但很多大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打发无聊的岁月,调剂紧张的生活和证明自己的价值。恋爱动机的多样化成为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点。(2) 婚姻价值观 1.对婚姻基础的期望表3 婚姻的基础非常同意同意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男16.3%53.1%14.3%12.2%4.1%女10.2%77.6%6.1%6.1% 婚姻是爱情的升华,美好的婚姻对人生是促进男32.7%51.0%4.1%10.2%2.0%女12.2%79.6%6.1%2.0% 物质是婚姻最基本的前提男18.4%53.1%4.1%22.4%2.0%女10.2%83.7%2.0%4.1% 只要感情好,结不结婚都一样男4.1%18.4%38.8%34.7%4.1%女 18.4%20.4%61.2% 爱情作为婚姻的动因和基础,已被现代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加以肯定,一对交往的男女,理所当然地视爱情为第一要素。11表3陈列了当代大学生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从表中反映出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多于半数的人对于“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对爱情的升华”的看法均持肯定的态度,虽然持“同意”态度的人与“非常同意”的人比例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对婚姻的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对于婚姻的基础,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物质是婚姻最基本的前提”。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消费潮流涨落多变的今天,青年男女对于选择婚姻配偶一事陡然多了些踌躇与茫然,“物质是基础”的说法和想法成为今天相当一部分女性选择未来丈夫的根据,对于这样的一种看法,当今的大学生们又是怎样的观点呢。而53.1%的男生和83.7%的女生都对这一看法持肯定的态度。两组数据的结果如此接近,这说明,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物质对于一个幸福的婚姻是相当重要的。 从表3可以看出,有38.8%的男生表示不清楚,有61.2%的女生和34.7%的男生都表示不同意。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女生的观念还是符合一般的、大众的价值观的,即使有感情特别好,但代表婚姻的仪式和证书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2.对理想婚姻的看法变量名称男女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志趣相投2755.1918.436.7门当户对612.21938.825.5一方经济基础雄厚12.01632.717.3个性相符1530.6510.220.4合计49100.049100.0100.0表4 理想婚姻有55.1%的男生认为志趣相投的婚姻才是好的婚姻,选个性相符的男生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30.6%,与此不同的是,女生的选择则和男生有很大的差异。38.8%的女生选择了门当户对,32.7%的女生选择了一方经济基础雄厚。女生比男生更重视婚姻中的物质因素。 3.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社会生活中最小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一个社会是由很多小单位组成,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当被问及想从家庭中获取什么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男女大学生的差异。表5 家庭的功能变量名称男女频次(N)百分比(%)频次(N)百分比(%)经济依靠36.143 87.8满足生理需要2040.89 18.4要小孩918.429 59.2一种安全感2449.039 79.6一种安逸感2551.028 57.1爱和温暖4489.848 98注:由于该题为多项选择题,所以各选项纵向百分比之和超过百分之百有87.8%的女生希望从家庭里获取经济依靠,而只有6.1%的男生希望能得到经济依靠;有59.2%的女生想在家庭里得到小孩,相比之下,要小孩的男生则只占到了18.4%;希望从家庭里获取安全感和安逸感以及爱和温暖的男女大学生比例都差不多。从上表可以看出,有40.8%的男生认为从家庭中可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有18.4%的女生认为满足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有89.8%的男生和98%的女生希望从家庭中得到爱和温暖。有51.0%的男生和57.1%的女生希望从家庭中得到一种安逸感。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婚姻价值观里,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有着相似性,也有着差异性。首先,在相似性里,第一,对于婚姻,男女大学生都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认为在婚姻中,爱情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但是,并非有了爱情就可以不结婚,婚姻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符号,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第二,关于物质,男女大学生都认为婚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也变得越来越实际,像以前那种只要有爱情,什么都不管的观念已经过时,不论男女,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物质对于爱情意味着什么。没有物质的爱情相对于有物质的爱情来说就显得稍有缺憾。第三,对于家庭,男女大学生都把家当作是一个港湾,希望从中获取爱和温暖。其次,在差异性里,第一,对于婚姻的期望,大都男大学生认为婚姻幸福的要素是志趣和个性相投,而女大学生则认为门当户对或者一方经济基础雄厚的婚姻更加幸福和稳定。这跟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较强,对于物质和稳定的期望更高,所以,她们希望有经济基础作为依托,更能获得一种安全感。第二,对于家庭的期望,女大学生更倾向从家庭里获取经济依靠,同时,她们希望家庭完整,希望得到孩子。这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现在在大学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女大学生的心态。(3) 婚姻忠诚观1.对婚姻的责任感变量名称男女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忠于自己的恋人2755.13265.3和异性发展下去,但是会有愧疚感1020.41428.6既然和别人相互吸引,就不会心有不安918.436.1其他36.100合计49100.049100.0 表6 对婚姻的责任感一旦确立了恋爱或者婚姻关系,如果又遇到了自己更加心仪的对象,大学生又会怎么办呢?大学生对于在恋爱和婚姻中的责任感又有多少呢?有55.1%的男生和65.3%的女生在被问及恋爱后如果遇到自己心仪的异性时选择了克制自己的感情忠于自己的恋人。也有18.4%的男生认为感情是相互的,既然和别人相互吸引就不会心有不安,而选此项的女生则只有6.1%,表明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观念比较传统和保守。上表测量的是自己对恋人的责任感,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应该对自己的恋人负责,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忠于自己的恋人。而如果面对自己的恋人对自己的不忠诚,大部分人则表示出了宽容。这跟以前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看来以前那种不容许对方有一点点出轨行为的想法已经随着价值观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有71.4%的男生和79.6%的女生表示会给对方一个机会,不会那么快就分手。2.对对方的宽容变量名称 男 女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不会原谅他(她),坚决分手1224.51020.422.4给他(她)一个机会,不会那么快分3571.43979.675.5不会分手,但是自己也与他人暧昧12.0001.0其他12.0001.0合计49100.049100.0100.0表7 对对方的宽容 “既然谈了恋爱,就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即使恋爱不像婚姻那样有法律上的约束,但是道德的约束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现在遇到自己心仪的人,我肯定会克制自己的,因为我要对得起我的恋人,我有这份责任。如果他出轨了,他只要主动认错,并保证不再犯,我还是会给他机会的,毕竟人都是会犯错的,改了就好。”(GMC2Q6 ) “如果我遇到特别心动的女孩子,我可能会被她吸引,不自觉地去看她,但是要我一脚踏两条船,我还是会内疚的,我肯定会约束自己的。对于她的话,只要她能及时改,犯的错误还不是那么严重,我肯定会给她一个机会的,毕竟自己喜欢她。”(BMC2Q6 ) 从上面研究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在婚姻忠诚观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与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大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思想里的传统性相对少,宽容性大。 (四)性爱抉择观1.性关系发生的基础变量名称 男 女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生理需要1530.624.117.3感情很好,水到渠成2857.14795.976.5为了表明对对方的爱612.2006.1合计49100.049100.0100.0表8 发生性关系的基础性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即使在开放程度很高的今天,在做关于性的调查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很害羞的。在被问及会不会和恋人发生性关系时,大部分的学生都表示会,在这方面,男女生没有太大的差异。对于情侣间发生性关系的因素,有57.1%的男生和95.9%的女生表示是因为感情很好,水到渠成;有30.6%的男生认为是出于生理需要,而只有4.1%女生的认为是基于生理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相当大部分的女生都认为是感情是第一位的,有了感情才会有性关系,而男生则有一小部分是出于其他原因,这跟男女间生理心理的差距是有很大关系的。2.对婚前同居的接受 变量名称 男 女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能接受4081.63979.680.6不能接受48.2714.311.2说不清楚510.236.18.2合计49100.049100.0100.0 表9 对婚前同居的接受同居和发生性关系不同,无论男女,对于同居这个话题,似乎比谈到性更矜持一些。不过对于同居,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可以接受的,男生的比例比女生稍高,高2个百分点,但是不能接受的女生则比男生多大约6个百分点,女生总体来说还是比男生保守。3.对性伴侣的要求变量名称 男 女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以感情为重,找自己喜欢的3163.34591.877.6看顺眼的就行,太深的感情倒不必918.424.111.2有需要时只要两个人愿意就行816.324.110.2其他12.0001.0合计49100.049100.0100.0表10 选择性伴侣的要求现代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也越来越开放,“性伴侣”这个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性伴侣”不仅是指自己的恋人,而是包括自己的恋人在内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人。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91.8%的女生和63.3%的男生认为要找自己喜欢的人,而有18.4%的男生则表示看顺眼的就行,不需要太深的感情,16.3%的男生认为有需要时两个人愿意就行。“关于性,我觉得现在社会其实挺开放的,如果感情很好的话,发生性关系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同居就要好好考虑了,一是经济能不能到达,二是影响不太好。对于性伴侣的选择,我觉得应该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吧,否则那也太没原则了。”(GMC1Q7 )“谈恋爱发生性关系再正常不过了,我所知道我的同学有女朋友的,基本都有过性行为,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嘛。同居也很正常啊,只要有那个条件,同居是完全可以的。我觉得性呢当然是基于爱情啦,但是偶尔一两次不是基于爱情的也是可以理解的。”(BMC1Q7 )由上可知,男女生在对性的问题上都持开放态度,但男生在同居问题上比女性更开放,另外在性伴侣的选择上,女生更注重感情,而男生的随意性则大于女生。4、 大学生婚恋观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通过对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笔者发现,一方面,男女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婚姻价值观和性爱抉择观上;另一方面,在恋爱的目的和婚姻忠诚观以及婚姻价值观方面,又存在着较多的相似性。 (一)大学生婚恋观相似性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从高校教育体制上说,目前各高校还缺乏对学生的性教育和引导,极少有高校能够开设完备科学的性教育课程,缺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性观念的相应措施;同时学校在性教育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严厉禁止和惩罚同居;另一方面校园内又赫然出现安全套自动发放机。这种矛盾对学生心理又是一种冲击,造成学生们思想上的混乱,导致行为失范,带来同居越轨。而随着高考取消年龄限制、高校的扩招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由社会物业管理公司投资兴建并进行管理的大学生校外公寓应运而生,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高校放开入学年龄,所有愿意和有能力学习的人都能够进入大学,结婚已经不同于不可逾越的禁区,对于适龄学生婚恋方面的种种限制也将受到更多的质疑。刚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经不再对大学生结婚进行限制,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结婚对多数大学生来说毕竟是不太现实的,怎样在这一背景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也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法律对婚前同居没有任何的约束。婚前同居现象的核心意义在于爱情与婚姻的分离。走向同居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爱或性,而理性的现代人在考虑婚姻时,所加入的经济、地位、性情、背景、发展等非情感因素越来越多,决定的作出就越来越困难。既然尚无力担负起婚姻的责任,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的婚前同居就容易接受得多。所以大学生对于恋爱以及同居比以前开放得多。 2.社会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校外同居现象,我们无法从纯粹的爱情或婚姻的角度去理解它,也显然不能把这种游牧式的短暂的大学生同居理解为纯粹的生理和感官上的需求。首先,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更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从“大一统”转向“多元”,从禁锢转向开放。而大学校园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受西方思潮的冲击更为强烈,大学生性观念的随便是目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同居现象“欣欣向荣”的最大成因。其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空间的扩大,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社会领域内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宽容性,各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日益得到社会的默认。国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政策,经历由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转折,也是一种明证。如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普遍地持一种默许的态度。在上述大气候下,大学生恋爱现象不足为奇。况且,大学生乐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时尚,对新鲜事物更易采取宽容而不是排斥的态度。此外,大学的文化氛围有较多理想主义的色彩,“一见钟情”正表现了年轻人对生活意义和本质浪漫主义的思考,是对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的反叛,是符合大学的文化氛围的。同时,与社会上的生存竞争压力相比,校园环境比较轻松,不需要做太多的现实考虑。因此,男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趋向一致。9 3.从众心理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人在社会环境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和大多数一样的行为和心理。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有些大学生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的人都找到了相恋的对象,而自己则没有,就有强烈的谈恋爱的愿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表现出较强程度的一致。 4.压抑感释放的需要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情侣。他们在学习上相互交流、督促,共同进步,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面对考研、找工作等困难时相互扶持。释放压抑感也是男女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一,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也可以摆脱孤独。其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造成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遵从什么,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而在恋爱中,有人共同来分担这种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其三,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疼爱,现在远离家人,倍感孤独。因此,性和爱便成了一些大学生宣泄压抑感的重要途径。(2) 大学生婚恋观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由于缺乏经验、大学生同居导致堕胎的情况时有发生,堕胎对女生的身心的特殊影响非同一般。首先,生理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女性怀孕堕胎是她应该倍受照顾的时候,但大学生同居造成堕胎是一种非正常情况,女性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而且还有可能还得独自承担许多身体痛苦,如不能请假休息,,得不到营养滋补,甚至有些不当堕胎,严重损毁女性身体健康,造成终身遗憾。心理上的压力更不小。羞愧、焦急、恐惧、绝望都有可能纷至沓来,甚至酿成悲剧。因此,堕胎对女生的生理、心理都是极大的伤害。所以在同居这个问题上,女生比男生要拘谨得多。2.心理因素女生是用情感来思维的动物,女生喜欢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去爱一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情感目的,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生命。因而当恋爱受挫的时候,女生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回自我,陷入自卑和迷惘,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而男生是用理智来思维的动物,男生喜欢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喜欢分析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客观动因,他只有在进行充分论证和客观比较后,才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生命,只要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就会毫不犹豫地停下来。因此,男生在失恋的时候多会用理智来驾驭情感,分析恋爱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成长。而一旦发生关系或者同居后再分手,女生受到的心理伤害会远远大于男生。12所以,女生在这方面相对于男生来说更保守。 3.文化传统男女大学生在性爱观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生的性爱观相对于女生来说更为开放。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几千年来处于从属地位。男性三妻四妾是正常的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女性只要稍微有点出格的举动便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被人唾弃,甚至还会“浸猪笼”。解放后,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和男性平等,但几千年的纲常伦理观念尤其是守贞观念、牌坊文化已渗入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即使是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占主流的依然是女性必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在性这个问题上,女性更是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同居后未能结婚,社会舆论对他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而如果换作女性,不仅现在对她的影响很不利,甚至在结婚后,她的婚姻都要受到影响。虽然对男女生同居问题,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都是正常的。但具体说来,对男女生的看法又略有不同。如从反对的角度说,对男生,往往用的词为“冲动”、“不成熟”,属于策略上的批评;而对女生,则往往会用到“不自爱”、“不检点”等属于道德上的谴责。这就使得女生在与男生同居时,所承担的心理压力超过男生。在校园里,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男生有了同居的女友,一般都能坦然面对,不加隐瞒,甚至炫耀。而女生就不同了,一方面出于对男友的“爱”或被爱的需要勉强顺从,另一方面,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则往往欲盖弥彰,躲躲闪闪。是否有过同居经历,对男女生未来婚姻的影响也是很不同的。男性对同居问题往往比女性更开放、要求更强烈,但是在正式的婚姻关系中又往往有着很严重的“处女情结”。这就使得女生一旦进入同居阶段,就立即陷入心理上的被动地位:害怕家长发现,害怕流言蜚语,害怕被男友抛弃,害怕一旦恋爱失败,就会酿成“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终日战战兢兢。所以虽然现在男女大学生的同居观都很开放,但是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观念还是相对保守的。 4.主体意识男女大学生在婚姻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女生明显地比男生更渴望家庭的稳定,对家庭有很大的依赖。建国前,我国女性社会化的程度很低。解放以来,中国法律提倡“男女平等”,女性才有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并且越来越显示了女性在各方而的能力。但由于中国女性的社会化较晚,且有政治和政策提携的因素,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远未达到普遍强健的水平。“弱者意识”仍是许多妇女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而从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看,21世纪,将是女性大显身手的时代。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任重而道远,应该视野更开阔,志向更远大,更具备时代精神和大家风范,“小家子气”“小女人味”都是不足取的。而我们女学生在婚恋观上恰好较明显地显示了这些“小”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男强女弱”、“男智女愚”“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角色观念影响,当代女大学生的自卑、自疑等弱者心理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10此外,有些女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及社会的正确认识,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适合男性发展的社会。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她们更多地看到了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方面的劣势,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独立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因此“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依托的温馨的港湾”。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女性一种思想上对外界的逃避。依赖、依附心理是当代女大学生注重家庭取向,轻视自我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状况的反映。很多女大学生甚至更愿意在家里当家庭主妇,这与社会期望和自我的期望是分不开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男性被冠上了无上的头衔,当然也被推到了赚钱养家的风口浪尖,女性如若赚不到钱,则被视作正常,而男性,则被看作是没用的标志。因而,男性的重心则更多地放在事业上。所以女性对于家庭的依赖就更大。小结综上所述,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而且社会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就业压力很大,为了释放这种压抑感加上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男女大学生在恋爱目的、婚姻忠诚观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恋爱目的的相似性、婚姻的自我约束性和对恋人的宽容。由于男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对男女大学生不同的看法,还有男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同,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婚姻价值观、性爱抉择观上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更重视婚姻和爱情,更依赖家庭,而男大学生的性爱观比女大学生更为开放。 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高校的婚恋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积极营造校园小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的开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同时,针对男女大学生的特征进行分类教育,对于女大学生要培养她们独立、自强、进取的意识,并进行特殊的生理教育;对于男大学生,则要培养责任意识,并进行正确的性引导和性教育。致谢 十分感谢魏丰老师百忙之中对本文在理论和调查上的悉心指导以及不辞辛苦的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完善,魏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将使我终身受益!此外,感谢班主任老师和全系各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以及四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最后,要感谢接受本次调查的100名大学生,正是他们的积极配合才使得我的调查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 Dodge B, Theo G M, Sandfort. William L Sexual Health Among 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the Netherlands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005 (2):75-78.2 阎晓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杂志,2003(2):81-83.3 胡利人,徐盈,谭秋浩.低年级医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6):698-701.4 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0(4):76- 81.5 李宁宁.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婚姻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一J.学海,1996(6):65-71.6 钱兰英.大学生对婚姻与性的态度J.青年研究,2000(11):76-78.7 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5):631-635.8 李庆祝.当代大学生恋爱心态及共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6):798-799.9 蔡宜旦.大学生婚恋观变化比较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4):6-9.10 张凤琴.当代女大学生择偶心理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9-123.11 邱丽.男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分析对北京地区两所高校大三学生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2):36-39.12 邓云.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人文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56-59.13 Gage, Anastasia J, Meekers&Dominque .Sexual activity before marriage in sub Saharan AfricanJ. Social Biology,1994(8):111-124.附录A:问卷男女大学生婚恋观比较的调查 您好: 我们是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一项关于男女婚恋观比较的调查。本次调查将会占用您一点宝贵时间,我们诚恳地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合作。您填写的答案无所谓对错,问卷也将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于您的答案我们将给予绝对保密,请不必有任何顾虑。 衷心感谢您的合作!祝您万事如意!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2007年12月填答说明: 问卷编号: 1、请按要求做答,如无特别说明,则是单选。2、请在原答案上打。1、您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2、您的性别: A、男 B、女3、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A、是的 B、不是 4、您的民族是: A、汉族 B、少数民族 5、您来自: A、农村 B、城市 C、城镇6、您的学习科类属于: A、文科 B、理科 C、农林类 D、管理类 E、其他7、您父母的婚烟状况: A、婚烟状况正常 B、离异 C、分居但未离异 D、虽未离异但关系不和睦8、你的父母与你一起交流有关婚恋与性爱的问题吗: A、经常 B、偶尔 C、从来没有 9、您目前的恋爱状况: A、正在谈 B、以前有但分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会计职称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2024-2025学年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第5课二、《制作扇图》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5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同舟赢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4.5病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 选听选唱 飞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2024)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国家电网限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2025年下半年高校毕业生(第二批)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冶金工艺工程师工艺优化方案设计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第1课时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
- T∕CEC 199-2019 船岸连接电缆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 在互联网 背景下从化永辉驾校的营销策略研究
- 瓷砖地面除蜡合同
- 转基因的科学-基因工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物业保洁品质提升方案及措施
- 北京国企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职业生涯规划材料化学
- 培训市场介绍
- 《驿路梨花》专题探究课件(悬念与构思)
- 学生干部团队合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