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从《傅雷家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从《傅雷家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从《傅雷家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从《傅雷家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从《傅雷家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傅雷家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 内容提要: 国际知名钢琴家傅聪,他的演奏中蕴涵了对中国传统艺术意境的 把握,自上个世纪5 0 年代以来,在国际钢琴界赢得了极高声誉,并 营得“钢琴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功与其父著名学者、艺术评论 家和文学翻译家傅雷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傅雷家书 的研究以及傅聪本人的自述来回顾傅聪的成长历程,从中国古代诗 词、文学、书画等传统文化对傅聪所产生影响的评述中,可以看到一 代学人为追求中国的艺术理想所做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探究中国传 统文化与钢琴音乐文化融合的途径,从而给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探寻 成功的良证。 关键词:傅雷家书传统文化傅聪钢琴音乐发展 a b s t r a c t :f uc o n g ,t h ew e l lk n o w nc h i n e s ep i a n i s t ,h i sa c t i n gi n v o l v e d i nm a n y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r t h eh a sg o ta c r e d i t a b l ee f f o r ti nt h ew o r l ds i n c e1 9 5 0 a n dp e o p l eg a v eh i mag o o d n a m e :p i a n op o e t f u ss u c c e s sc o u l d n tb es e p a r a t ef r o mf ul e i ,h i s f a t h e r ,t h ef a m o u ss c h o l a ro fc h i n a f ul e ip l a y e dv e r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 f uc o n g sp i a n i s tl i f e t h i sp a p e rw i l ls t u d yal e t t e rf r o mh o m eo f f u l e i ,w h i c hw ec a nf i n dh o wd i df ul e ig i v eh i s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i d e as u c ha sl i t e r a t u r e ,p o e m ,p a i n t i n ga n dc a l l i g r a p h ye t c t of u c o n g t h et h e s i sw i l la l s or e s e a r c hf uc o n g si n t e r v i e w st or e v i e wh i s g r o w i n g w et r yt oe x p l o r et h ea p p r o a c ho ft h ea m a l g a m a t i o nb e t w e e n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p i a n of r o mt h o s es c h o l a r s e f f o r tt os e e k t h ec h i n e s ea r ti d e a l a sar e s u l t ,t h ep a p e rp l a no nt of i n dt h eg o o d e x e m p l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e s ep i a n op r o j e c t k e yw o r d s :al e t t e rf r o mh o m eo f f ul e i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f u c o n g p i a n op r o j e c t 2 前言:“钢琴诗人”傅聪 1 9 5 3 年,第三届“国际青年与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在罗马尼亚首都 布加勒斯特举办,来自中国的傅聪在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籍此获奖,次 年傅聪获得了赴波兰留学的机会,师从著名音乐学学者、钢琴教育家杰维 茨基教授。1 9 5 5 年3 月,傅聪获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及萧 邦玛祖卡演奏最优奖,由此名声大躁。当时的评委一致认为傅聪弹奏 的萧邦,最“赋有萧邦的灵魂”,而意大利评委阿高斯蒂教授则说:“萧邦 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此后五十余年,傅聪走遍世界各地,只身 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巡回演出不计其数。他在国际钢琴界赢得了极高声 誉,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傅聪的成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并且获得 了公认。多年以来,这位被时代周刊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 之一”的“钢琴诗人”,傅聪作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营得了声誉。 当代三位钢琴大师玛塔阿格丽琪、莱昂弗莱歇尔和拉杜鲁普为 激光唱片傅聪的钢琴艺术撰文推崇说,“傅聪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 钢琴家之一。他对音乐的许多见解卓尔不群,而且应该作为年轻一代音乐 家的指导准绳。”还评论说,“傅聪是个伟大的天才,生来具有音乐天赋, 而且具有奇妙的演奏技巧;傅聪还有一种罕见的才能,他能和古典作品的 大师,心心相印的混成一体;因此傅聪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音乐大师之 一。我们非常感激傅聪,他给了我们许多启迪,给我们展现了新的音乐天 地。”o o 傅敏编,傅聪:望七了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4 。 已故德国作家、诗人、音乐学学者、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 曼黑塞,撰文赞颂傅聪,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暇 较诸科尔托或鲁宾斯坦而毫不逊色。但是我所听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 而是真正的萧邦。”黑塞还评论傅聪的演奏“如魅如幻,在道的精神 引领下,由只稳健沉着、从容不迫的手所操纵,就如古老中国的画家一 般,这些画家在书写及作画时,以毛笔挥洒自如,迹近吾人在极乐时刻所 经历的感觉。此时你心有所悟,自觉正进入一个了解宇宙真谛及生命意义 的境界。”。西方的学者也看到了傅聪钢琴演奏中所蕴涵的对中国传统艺术 意境的把握,傅聪之所以能够得到“钢琴诗人”的美名,与其父一一著名 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傅雷的熏陶所分不开的。上个世纪8 0 年 代初,傅雷家书的出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傅聪的成长历程,看到一 个父亲为教育下一代所倾注的心血,也看到了一代学人为追求中国的艺术 理想所作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1 9 5 4 年1 月1 7 日,傅雷全家到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半年后, 傅聪到波兰接受那里的专家指导,准备参加1 9 5 5 年二三月问举行的“第 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1 月l8 日,傅聪走后的第二天,傅雷便开始给 儿子写信,直到1 9 6 6 年傅雷夫妻离开人问,父子之间的信件就是我们后 来看到的傅雷家书。1 9 8 1 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傅雷家书。十几年来, 此书一版再版,已经印刷了一百多万册。1 9 8 6 年,此书曾获得“全国首届 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该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 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圆 。金圣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心目中的傅聪,爱乐2 0 0 3 年1 2 期 o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 傅雷家书代序) 第5 页。 傅雷写信给儿子傅聪说:“你淡于名利的胸怀,与我一样的自我批评 精神,对你的艺术都是一种保障。但愿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不在人世的时 候,你永远能坚持这两点。恬淡的胸怀,在西方世界中特别少见,希望你 能树立一个榜样! ”o 傅雷告诫傅聪:“人生是多方面的,艺术也得从多方 面培养,劳逸调剂得恰当,对艺术只有好处 。” 傅聪,作为目前国际上最知名的钢琴家,正是沿着父亲傅雷的艺术理 想一路走来。傅聪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他自己的话中得到了证实 他说:“西方有很多本来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何必由我们东方人去投身其 间? 我觉得我们学习西方音乐,应该是同时用我们的东方文化去丰富,但 也不是强加,或者装腔作势的表现些东方的东西。应该是无形的, 浑成的”:“对我来讲,我的根是在中国文化里头,我对中国文化的渴望, 超过其他任何东西,而这个文化在其他国家是找不到的”。傅聪在国外讲 学的时候,经常用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和中国绘画来诠释西方音乐。 傅聪对于中国艺术传统的认知完全得益于其父傅雷一一一个有主张 的、对东西方文化有着真正深刻的掌握和了解的中国著名文人。傅雷留给 儿子和世人的傅雷家书,不仅看到的是父子情,还看到一种艺术与为 人的修养。傅雷说:“平心静气,拿事实来说,他今天的路,没有一条不 是我替他开辟的,但毕竟是他自己走下去而走得不无成绩的。”傅雷个人 的艺术理想完全寄托在儿子傅聪身上。傅雷家书中的艺术理念对傅聪 钢琴演奏个性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傅聪的成功和获得的赞誉 为我们所振奋。 。傅雷家书p 2 6 8 ,1 9 6 1 年6 月2 6 日信札。_ - - - 联书店,北京,1 9 9 4 。下同 。傅雷家书,p 3 6 5 1 9 6 3 年4 月2 6 日 6 本文将通过对傅雷家书这一个案的研究来探讨上个世纪中叶中国 知识分子对钢琴艺术的认知、理解,从而以本民族审美心理诠释钢琴艺术。 毫无疑问,傅雷家书中的很多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发展我们 今天的中国钢琴艺术,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还是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的。 钢琴作为外来艺术门类,对于中国人而言,究竟是“他者”,还是“本我”, 这是中国钢琴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傅雷家书长期以来留给我们更多的往往是对成功者的赞叹和审美 人生的感慨,而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现实启示意义,我们没有做过系统的研 究。在大家热谈钢琴艺术本土化之路的同时,是否应该关注一下傅雷家 书了呢? 本文之所以选择这课题,即旨在通过对傅雷家书的研究 以及傅聪本人的自述来回顾傅聪的成长历程,从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书 画等传统文化对傅聪所产生影响的评述中,可以看到一代学人为追求中国 的艺术理想所做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钢琴音乐文化 融合的途径,从而给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探寻成功的良证。 目前,音乐界对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探索的研究不绝于耳( 如钢 琴艺术2 0 0 3 年第l 至9 期连载了赵晓生先生中国钢琴语境) ,但是 关于傅雷家书对于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启示意义,系统的研究尚不多, 一些散见的文章涉及傅雷的音乐思想,如石峥蝾傅雷音乐教育思想初探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 9 9 9 ,2 ) 、周铁项试论傅雷的艺术主体思想一 一兼谈艺术的审美表现( 河南大学学报2 0 0 2 ,4 ) 、杨剑龙特定历史 语境中的个人话语一一论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 0 0 3 ,6 ) 等。目前,关于傅雷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傅雷生平、傅雷的文学创作、文学 翻译上面,即使有关于他音乐思想的研究,也没有深入到研究傅雷家书 个案对于中国音乐的积极意义上来。 其实,1 9 8 4 年,三联出版社曾经出版与傅聪谈音乐,里面就有大 量极富启发意义的音乐思想。2 0 0 4 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傅聪: 望七了里面收集了多年以来傅聪的访谈录和讲课录,里面涉及大量关于 傅聪受到傅雷影响的文字,对我们深入研究傅雷的音乐思想提供了可能。 另外,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本我”即民族化之路,这里面,按 照傅雷的说法,就是“除了技巧与理论方面应该由专家去在中西两种音乐 中寻出一个可能的调和外,更当从儒家和道家两种传统思想中打出一条路 来”,这条路怎么走,“钢琴诗人”傅聪的成功即是范例之一。相信对于傅 雷家书现实启示意义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并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 本文的研究目标即是:通过分析傅雷的艺术思想对于傅聪的影响并b 向之成功的实例,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发展中国钢琴艺术的意义。探 寻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发展中国钢琴“本我”的实际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 量傅雷史料和关于中国钢琴本土化探索的理论文章,归纳傅雷的艺术思想 和传统关系以及对傅聪的影响,总结出傅聪成功的原因,通过对傅雷家 书个案的研究演绎出中国钢琴发展的可能性路径( 哪怕之一) ,也是十 分有意义,并将是可行的。 第一章由家书所见傅聪受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 当年,傅聪参加比赛第二轮,他演奏的马祖卡得到当场评委的赞赏,评委 中“最富光彩的人物”巴西的玛格达塔利费洛夫人,从1 9 3 2 年第二届萧邦国 际钢琴比赛以来,她就一直是评委,她当时已经7 0 高龄,听了傅聪的演奏之后 特意跑到傅聪面前说:“你很有才华,真正的音乐才华。除了非常敏感以外,你 还有热烈的、慷慨激昂的气质,悲壮的情感,异乎寻常的精致、微妙的色觉 还有最难得的点,就是少有的细腻与高雅的意境,特别像在你的马祖卡 中表现的,这是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马祖卡的表达风格。” 英国评委路易斯坎特纳对自己的学生说:“傅聪演奏的马祖卡真是奇妙,对我 来说简直是一个梦,不能相信真有其事。我无法想象那么多的层次,那么典雅 又那么好的节奏,典型的波兰马祖卡。”法国的法国晚报发表评论说:“在 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中,才华毕露的是中国钢琴家傅聪,由于他优雅的文化背 景与成熟的领悟能力,在全体参赛者之间,显得出类拔萃。”圆 为何一个中国青年能如此深刻的了解萧邦那伤痕累累的内心。何况彼此又相 隔千里,相距百年? 在傅聪每一次细腻的触键中,我们不但能昕到“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更能听到“西峰残照,汉家陵阙”;不但能听出“落花人独立,微雨 燕双飞”,还能听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但能听到“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更能听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那傅聪“优雅的文化背景”与“成熟的领悟能力”到底来自哪里昵? 。韩斌一个莫斯科钢琴家的笔记读帕佩诺日记中的傅聪 。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 p 4 1 7 o 曹维斯博聪之夜h 钢琴艺术2 0 0 2 年7 期。 9 这一切都与傅雷的精心教育有关。傅聪写信给父亲,屡次说,他们的信给自 己看到和回想到另外一个世界,“理想气息那么浓的,豪迈的,真诚的,光明正 大的。慈悲的,无我的( i d e a l i s t i c ,g e n e r o u s ,d e v o t e d ,l o y a l ,k i n d , s e l f l e s s ) 世界”,这句话可以说明一切。由于傅雷父亲早逝,母亲对他管教过 严,导致了傅雷后来的偏激性格,而傅雷有了儿子之后,便将自己母亲对他的严 厉管教转嫁到儿子身上了,因此,傅聪从小接受的便是父亲用心良苦的文化灌输。 据说,傅聪不用大人怎样鼓励,从小就喜欢诗歌、小说、戏剧、绘画,对一切美 的事物美的风景都有强烈的感受,使他对音乐能从整个艺术的意境,而不限于音 乐的意境去体会,补偿了傅雷夫妇音乐传统的不足o 。 傅雷认为,要成为一个音乐家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修养,他说:“为 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 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 危险。” 他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 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两面性”而自豪! 认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 彻底消化的人,文化遗产决不会变成包袱,反而养成一种无所不包的胸襟, 既明白本民族的长处短处,也明白别民族的长处短处,进一步会截长补短, 吸收新鲜的养料。” 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傅聪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傅聪 小时候念书,譬如说论语,都是傅雷亲手抄的,他选的文章,也都比较有民 主思想,有道德观念,都有一些做人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傅雷1 9 6 1 年6 月2 6 日信 。傅雷傅聪的成长) ,傅雷文集艺术卷 p 3 4 6 。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 p 3 6 7 。傅雷傅霄文集书信卷) e 5 7 5 - - 5 7 6 。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 e6 0 8 1 0 可以说跟全人类的一切最高的思想原则符合,而不是一些腐朽的东西。傅聪读 到小学五年级时,傅雷便把他“撤回”家,用近乎“私塾”的方式,从孔孟 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 上选教材,以富有伦理观念与哲理气息、兼有趣昧性的故事、寓言、史实 为主,以古典诗歌与纯文艺薰陶结合在一起,亲自对他施教。傅雷说自己: “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傅聪认为自己很幸运,有一个很 好的父亲,傅聪是这样评价父亲的:“他是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 化有很深刻的理解,也对近代西方人道主义文化有很深刻的了解;他反对中国传 统文化里很多糟粕的东西,可是又认为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傅聪出国后,傅雷在写给傅聪的家书中,常常引用中国古代的名言勉励傅聪, 这些名言往往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如他在1 9 6 0 年1 月1 0 的信中说 “你不依靠任何政治背景,单凭艺术立足,这也是你对己对人对祖国的最起码而 最主要的责任! 当然极好,望永远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会坚持,不过考验你的日 子还未来到。至此为止你尚未遇到逆境。真要过了贫贱日子才真正显出贫贱不 能移! 居安思危,多多锻炼你的意志吧。”在1 9 6 0 年8 月5 日的信中说:“别忘 了一句老话: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你还没有经历过岁寒的考验,还得 给自己提高警惕才好! 一切珍重! 千万珍重! ”他希望傅聪能够有独立的人格。 他说:“中国古代的所谓清流,有傲骨的人,都是自甘淡泊的清贫之士。清贫二 字为何连在一起,值得我们深思。我的理解是,清则贫,亦惟贫而后能清。” 傅 聪在给父亲的回信中,没有忘记孔子所赞赏的“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o 同上 。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 p 6 3 0 o 我的成功就在不成功 ,与台北记者对谈,走出家书一与傅聪对谈)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5 p 1 9 7 o1 9 6 4 年3 月1 日信 傅雷看后深感欣慰,因为在他看来,唯有如此,傅聪“才不致被西方的物质文明 湮没”。佛教哲学也成为傅雷用来启智傅聪的途径。傅雷在写于1 9 5 4 年1 1 月2 3 日的信中说:“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 而不是让感情控制。”1 9 6 1 年2 月7 日说:“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 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一一另一方面,佛教影响虽然很大,但 天堂地狱之说只是佛教中的小乘( 净土宗) 的说法,专为知识较低的大众 而设的,真正的佛教教理并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狱;而是从理智上求觉悟, 求超渡;觉悟是悟人世的虚幻,超渡是超脱痛苦与烦恼。尽管是出世思想, 却不予人以热烈追求幸福的鼓动,或急于逃避地狱的恐怖;主要是劝导人 求智慧。佛教的智慧正好和基督教的信仰成鲜明的对比。智慧使人自然而 然的醒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与狂热之途。一一我们的民族本来提倡 智慧。” 傅聪离国日久思维习惯、行文习惯日渐西化,写家信时感到用中文力 不从心。傅雷焦急万分,一方面鼓励他,说傅聪古文功底深厚,信写得很好, 能表达他的真情实感:一方面出主意、想办法。他要求傅聪每天要保证读 半小时中文书,每天坚持用中文写日记。1 9 6 1 年5 月2 3 日,傅雷写道:“学 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辄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我愈来愈觉 得读书太少,聊以自慰的就是还算会吸收、消化、贯通。像你这样的艺术 家,应当无书不读。”傅聪的长子凌霄出生后,傅雷更是要求他学好中文。 傅雷担心傅聪在欧洲随处见到的都是希腊罗马雕塑或照片,不知道我们远 祖的艺术成就,特意为傅聪寄去武梁祠石刻拓片。傅雷滚烫的爱国情感化 o 1 9 6 1 年6 月2 6 日信。 为对傅聪的殷殷叮嘱:“远方游子永远和产生你的民族、扶养你的祖国、 灌溉你的文化血肉相连,息息相通”。 傅雷是一个在思想上推祟魏晋风流的文人,这一点也影响了傅聪后来真诚 淳朴、天性自然的个性。傅雷曾经向傅聪极力推荐世说新语,认为世说新 语可与希腊的对话录媲美。他说:“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 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 的个高峰。”国“汉魏人的胸怀比较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古之下, 犹令人缅想不已。” 他反复提到高远、恬淡的六朝文化,是希望傅聪做一个拥 有赤子之心的人,即真诚淳朴、天性自然、纯洁无暇的人。傅雷对傅聪说:“所 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 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 忘我的爱。” 1 9 6 3 年1 1 月3 日,傅雷在信中说:“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彻底消化的人, 文化遗产决不会变成包袱,反而养成一种无所不包的胸襟,既明白本民族 的长处短处,也明白别的民族的长处短处,迸一步会截长补短,吸收新鲜 的养料。任何孤独都不怕,只怕文化的孤独,精神思想的孤独。你前信所 谓孤独,大概也是指这一点吧? ”傅雷在信中试图化解傅聪身在异国所经历 的文化苦旅的孤独。正是因为父亲的影响,所以傅聪认为,不管作为那一国人一 一一定要对本国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自己文化的根扎得深的话,有了升华, 才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矛盾,因为 o1 9 6 2 年9 月2 3 日信 o j 9 5 4 年j 2 月2 7 目信 。1 9 5 4 年7 月2 7 日信 。1 9 5 6 年2 月2 9 日信。 一切文化都有深刻的人民性,是真正的挖掘了这个民族的根、民族的心灵。事实 上,所有人类的- i i , 灵都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傅聪以中国哲学问题来讲解音乐。1 9 9 8 年1 0 月间,傅聪先生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举办独奏音乐会后,又在中央音乐学院 进行了示范教学。在教学方面,他对谱面上所有细节的严格把握,对于作 曲家有关背景材料的详细阐释,对于音符背后哲学文化思想的深刻分析, 对学生不厌其烦的循循诱导,都给所有听课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谱例1 :萧邦谐谑曲n o 4o p 5 4 例如,在讲解萧邦谐谑曲( s c h e r z o ) n o 4o p 5 4 的时候,傅聪说, 音乐上最重要的是“一”,讲哲学问题,“从一开始”。总而言之,最要紧 的是“一”,所有的音乐都是如此。( 傅聪唱第一乐句,强调第一个音,而 不是第三个音。而学生的弹奏总是强调第三个音) 。这样句子就短了( 指 学生的演奏) 。气是从“一”来的,这个“一”,( 傅聪边说边示范1 9 小 节,然后让学生从头弹) 。还有这个t e n u t o ( 指第5 小节音符上标有t e n ) , o 我的成功就在不成功j 与台北记者对淡,走出家 一与傅聪对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5 , p 1 9 7 1 4 演奏者怎么理解,不要加重,不要弹成a c c e n t ( 指加重) ,这个才是s f o r z a n d o ( 指第9 小节的s f ) 。这个也不要加重( 指第1 3 小节的“ ”记号) 。还 有要感觉整个句子。o 第二章由家书所见傅聪所受中国诗词、文学的影响 当傅聪在波兰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傅雷认为,傅聪在波兰对音乐的理解十分 之九是凭审美直觉。这些直觉虽然大半是准确的,但毕竟那些作品是西洋的东西, 所以“除了直觉以外,仍需要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来 充实;即使是你的直觉,也还要那些学识来加以证实,自己才能放心这不但 对音乐为然,治一切学问都要这个态度。所谓冷静、客观、谦虚,就是指这种实 际的态度。”。 傅聪是怎样补充“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的呢? 主要一点就是体现在诗词、文学上。傅聪幼年,其父曾经亲自编写文学教材教授 他。傅雷建议傅聪要经常阅读古代的散文,寄中国文学发展史、宋词选给 傅聪,以补其常识之不足。从傅雷家书可知,傅雷为了提高傅聪的人文素养, 。肖承兰傅聪讲学实录 ( 一) ,钢琴艺术 2 0 0 4 ,0 1 o1 9 5 5 年6 月信 不遗余力,给傅聪邮寄了大量的文学、书画资料,从1 9 5 4 年1 月到1 9 6 6 年6 月间,在】2 年半的时间里,傅雷邮寄了诸如世说新语、古诗源选、唐五 代宋词选、李白集、十八家词抄、宋词选、关汉卿剧作选、敦煌壁画 选、武梁祠拓片、麦积山石刻、陈老莲花鸟草虫册、黄宾虹笔墨山水册 页等。 1 9 5 4 年7 月,傅聪在出国途中,写信给父亲说到李白与杜甫创作风格 的不同,傅雷便在随后2 7 日的回信中向傅聪详细讲解了中国古典诗歌创 作上写实派与浪漫派的区别:“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 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但杜也有极浑成的诗 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那首,胸襟意境都与李白相仿佛,还有梦李白、天末怀李白 几首,也是缠绵悱恻,至情至性,非常动人。但比起苏、李的离别诗来, 似乎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回过来说: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李 不可学;国人谈诗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也是这个缘故。而且究竟像李白 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 傅雷在写于1 9 5 4 年7 月2 8 夜的一封信中提到,他替傅聪的弟弟傅敏 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傅雷认为自居易对音节与情 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 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 t a c c a t o ( 断音) ,像琵琶的声音 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 a u s e ( 休止) 。“银 瓶水浆迸”两旬,又是突然的a t t a c k ( 明确起音) ,声势雄壮。至于长 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 o b l e n e s s ( 雍 6 容气派) ,更是千古奇笔。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 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 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o 傅雷建议傅聪要读人间词话,他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 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 为学最重要的是“通” 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 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圆 正是由于受到父亲在文学诗词上的滋养,傅雷成了一个文学素养极高 的钢琴演奏家。傅聪自己说,要做到真正有音乐是有很多很多的因素,除 了文化修养,什么文学、美术、哲学,除了这些,光是音乐本身,就有很 多东西要知道、要学、要钻研,弹钢琴的人更应如此。傅聪在国外讲学的 时候,经常用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来诠释西方音乐,西方人对此很感兴趣, 他们在傅聪解释之后的感受都很强烈。 以致傅雷也认为傅聪的酷好舒伯 特,“恐怕也反映你爱好中国文艺中的某一类型。亲切,熨贴,温厚,惆 怅,凄凉,而又对人生常带哲学意味极浓的深思默想;爱人生,恋念人生 而又随时准备飘然远行,高蹈,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等等的表现, 岂不是我们汉晋六朝唐宋以来的文学中屡见不鲜的吗? 傅聪在对西方音乐家的理解上,也常常将之和中国古代的艺术传统相 比较,例如傅聪认为舒伯特的音乐最接近陶渊明诗歌的境界,他说:“舒 。博雷家书 p 2 1 ,三联出版社 。傅雷家书 p 5 5 ,1 9 5 4 年1 2 月2 7 日信 。傅聪与梅冬对谈,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 ,载群言) 2 0 0 3 年第1 期,第2 期 。傅雷家书) p 2 3 i ,1 9 6 1 年2 月6 日信札。 伯特常常使我想起陶渊明,舒伯特好像是外星球的个流浪者来到我们这 个世界,他是一个孤独的灵魂,敏感得不得了”回。傅聪觉得中国人的精 神境界一一尤其是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的精神境界一一肯定会更接近莫 扎特和舒伯特。傅雷认为傅聪近年来愈来愈喜欢莫扎特、斯卡拉蒂、亨德尔 “大概也是由于中华民族的特殊气质”,在1 9 6 2 年2 月6 日的信中,傅雷说:“在 精神发展的方向上,我认为你这条路线是正常的,健全的。你的酷好舒伯特 恐怕也反映你爱好中国文艺中的某一类型。亲切,熨贴,温厚,惆怅,凄凉,而 又对人生常带哲学意味极浓的深思默想;爱人生,恋念人生而又随时准备飘然远 行,高蹈,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等等的表现,岂不是我们汉晋六朝唐宋以 来的文学中屡见不鲜的吗? 而这些因素不是在舒伯特的作品中也具备的昵? ” 傅聪习惯于用理解来演奏,深刻认识原作者的精神,掌握其风格、熟 悉其口吻、辞藻和习惯用语,强调忠实原作,表达一件作品,要努力传达 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理解不是文字表面的,而是内心深处的体验,是 作曲家与演奏家情感、灵魂和精神的对应。例如,傅聪认为莫扎特的音乐 “很注意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在他的音乐中“热烈起来比任何人都 热情,伤感起来比任何人都悲哀,然而,他把这些平衡起来,永远使人有 美感,就像中国古代美学观点中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怨”。 莫扎特的音 乐是“无艺术的艺术”,每一个细节都那么自然,天衣无缝,看不见剪接 痕迹。莫扎特像李白,他的作品像是信手拈来那么自然。回 在讲解莫扎特降b 大调十二段变奏曲( 作品5 0 0 号) 时,傅聪还曾 。傅聪与高小莉对谈,望七了载爱乐2 0 0 3 年第7 、8 期合刊 o 傅聪与郭宇宽对谈,成功并不等于成就,载爱乐,2 0 0 4 年第1 、2 期合刊 。与傅聪谈音乐,三联出版社, 9 9 8 ,p 3 7 。莫扎特的音乐是“无艺术的艺术”,走出家书与傅聪对谈) p l s l 以红楼梦贾宝玉的特殊语言,“一种温柔,给人一种永远是欲言还休 的感觉”和京剧艺术来作比,“所有艺术都一样,一招一式都很讲究,真 是千变万化,莫扎特音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隐藏着很多秘密”。 在谈及莫扎特第二十一c 大调钢琴协奏曲( 作品4 6 7 号) 第二乐章 a n d a n t e 行板】后面一部分慷慨激昂的曲子时,“问得是那么的迫切,中国 的戏曲里有很多这种东西,屈原的天问就是这个味道,所以我说很悲 剧性。” 傅聪甚至以孙悟空来比拟第三乐章a l l e g r ov i v a c ea s s a i 【很活泼的快板】 结尾部分,“每个音符都要弹得像珠子一样,记住,不要像弹音阶似的又 响又过瘾,好像很漂亮。应该想到这些音符是什么颜色。结尾那段就像孙 悟空在花果山,忽然小猴子一下子全跑光了,躲起来了;就是那种境界。 孙悟空是疯疯癫癫,什么戏法都能变,莫扎特也是什么戏法都能变。”圆 谱例4 :莫扎特第二十一c 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再如,傅聪认为德彪西的境界更接近于诗,就如王国维讲的“有我之 o ,p 2 5 1 安徽文艺 出版社,1 9 9 8 。同上,p 2 5 3 早已有了非形式主义的、真正代表民族灵魂的像样的作品问世。一一这种 对于我们现在的音乐知识与作曲技巧的微薄的可怜的情况认识不清;对于 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与思想觉悟相隔天壤的情况体会不够,是阻碍我们的 音乐界走上正轨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傅聪心目中的傅雷是一个在中国最优秀的传统中植根非常深的知识分 子,同时又是五四觉醒的一代。他接受西洋的东西,绝不是表面的、生活 习惯上小节的东西。“而爸爸为什么对西方文化能有真正的深刻的掌握和 了解,就是因为他中国文化的根子扎得很深。”傅雷一方面是由于他有着 东方文化的根,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从西方文化中来的,他的那种科学态 度,很强的逻辑性,讲原则,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优点。傅雷在翻译约 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时说过,他受这本书影响很大。约翰克利斯朵 夫的作者罗曼罗兰作为一个欧洲人,其理想是:希望能够把德国e t 耳 曼民族和拉丁民族的文化取长补短,创造一个更灿烂的文化。傅雷“一辈 子追求的就是希望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问取长补短,融合创造种新的 更灿烂的全人类的文化。”。 傅聪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傅雷艺术思想的一个反映。 在傅聪看来,中国人从事演奏艺术,如果纯粹去西方学习,觉得没有 什么特别的必要。西方有很多本来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何必由东方人去投 身其间? 傅聪觉得中国人学习西方音乐,应该是同时用东方文化去丰富 但也不是“强加”,或者装腔作势的表现一些东方的东西。应该是无形的, 浑成的。譬如,我们中国“天人合一”这个哲学背景,较诸西方“天人对 。傅雷关于音乐界,见傅雷文集艺术卷 p 3 5 1 。赤子之心) ,走出家书与傅聪对谈p 2 0 7 立”这种文化态度,境界应该更高。事实上,西方文化艺术达至最高境界 的时候,很自然也有一点“天人合一”的味道。假如一个东方人有很深厚 的东方文化根底,长久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这样当然在诠释西方艺术的 时候,无可抗拒的,自然而然的,一定会有一些东方文化的因素。这也就 是东方人可以对西方艺术作出的一种贡献。 傅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一不管作为那一国人一一一定要对本国 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自己文化的根扎得深的话,有了升华,才能够更 深刻的体会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矛盾,因为一 切文化都有深刻的人民性,是真正的挖掘了这个民族的根、民族的心灵。 可是,事实上,所有人类的心灵都是相通的。 当有人问及傅聪认为这些家书中反映的最本质的思想是什么? 傅聪的回答是:“赤子之心! 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