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在版画乃至整个美术领域中,当代性问题都是一个尚未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但是, 当代性问题与当下版画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创新等问题密切相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 度重视。目前学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如齐凤阁先生、杨劲松先生等,从整个版画 创作的宏观视野去关注当代性问题,尚未有针对版画艺术中具体艺术形式,如黑白木刻艺 术的当代性作出理论探究的作品,本文即是在前人关于版画艺术当代性理论的基础上,进 而对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作出理论阐释的尝试。 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在新千年之后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开始自觉地将自己的当代经验融 入到版画的创作中去,这种尝试也就使得黑白木刻艺术在新时期更多的带有了画家个人精 神意蕴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摆脱历史重负而走向本体精纯的发展趋势,而黑白木刻艺术 的当代性则这种趋势最集中的体现。本文立足于黑白木刻艺术的流变,通过历史的追溯, 对传统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作出纵向的梳理和总结;通过现状的审视,对新时期黑白 木刻艺术的存在状态作出横向的描述和概括。通过一纵一横的视角,在历史和现状的维度 上把握黑白木刻艺术存在和发展的语境。进而从语言的转换与审美需求的雅化、观念的演 化与精神结构的重塑两个方面对新时期黑白木刻创作的语境转换作出阐释。语境的转换恰 恰孕育了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问题。对于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问题的阐释是本文的中 心任务,文章从何谓当代性、当代性何在、当代性何为、当代性与版画艺术创作的未来等 四个方面对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进行理论阐释。通过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挖掘、作品的 分析、价值与功能的探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把握,又有微观的作品分析,在个人创作实践 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力求对黑白木刻艺术当代性问题做出新 的解释,为今后的黑白木刻创作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黑白木刻艺术;当代性;新时期;语境转换 abstract engraving art in the field as a whole, is a contemporary issue has not yet been discussed in greater depth. however,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prints the current practice and theory of creative innov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other issues, can not but arouse our attention. at present, only a few number of academic scholars, such as mr.qi fengge,mr. yang jinsong and so on, prints from the entire field of vision to create the macro issues of contemporary concern, there is no specific art prints for art forms, such as black-and-white woodcut of making contemporary art theory to explore the works of our predecessors in this article that is in the i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在版画乃至整个美术领域中,当代性问题都是一个尚未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但是, 当代性问题与当下版画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创新等问题密切相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 度重视。目前学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如齐凤阁先生、杨劲松先生等,从整个版画 创作的宏观视野去关注当代性问题,尚未有针对版画艺术中具体艺术形式,如黑白木刻艺 术的当代性作出理论探究的作品,本文即是在前人关于版画艺术当代性理论的基础上,进 而对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作出理论阐释的尝试。 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在新千年之后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开始自觉地将自己的当代经验融 入到版画的创作中去,这种尝试也就使得黑白木刻艺术在新时期更多的带有了画家个人精 神意蕴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摆脱历史重负而走向本体精纯的发展趋势,而黑白木刻艺术 的当代性则这种趋势最集中的体现。本文立足于黑白木刻艺术的流变,通过历史的追溯, 对传统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作出纵向的梳理和总结;通过现状的审视,对新时期黑白 木刻艺术的存在状态作出横向的描述和概括。通过一纵一横的视角,在历史和现状的维度 上把握黑白木刻艺术存在和发展的语境。进而从语言的转换与审美需求的雅化、观念的演 化与精神结构的重塑两个方面对新时期黑白木刻创作的语境转换作出阐释。语境的转换恰 恰孕育了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问题。对于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问题的阐释是本文的中 心任务,文章从何谓当代性、当代性何在、当代性何为、当代性与版画艺术创作的未来等 四个方面对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进行理论阐释。通过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挖掘、作品的 分析、价值与功能的探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把握,又有微观的作品分析,在个人创作实践 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力求对黑白木刻艺术当代性问题做出新 的解释,为今后的黑白木刻创作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黑白木刻艺术;当代性;新时期;语境转换 abstract engraving art in the field as a whole, is a contemporary issue has not yet been discussed in greater depth. however,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prints the current practice and theory of creative innov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other issues, can not but arouse our attention. at present, only a few number of academic scholars, such as mr.qi fengge,mr. yang jinsong and so on, prints from the entire field of vision to create the macro issues of contemporary concern, there is no specific art prints for art forms, such as black-and-white woodcut of making contemporary art theory to explore the works of our predecessors in this article that is in the ii contemporary art of engraving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and thus the art of contemporary black-and-white woodcut of the attempt to explain the theory. chinas 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from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late 80s, especially in the new millennium after th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is chang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artists began to consciously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contemporary experience to the creation of prints, which will try to make black-and-white woodcut art in the new era with a mor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artist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showing a trend from the historical burden and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re body,and black-and-white woodcut contemporary art of this trend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most concentrated.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black-and-white woodcut art through history, retrospective, wood art of traditional black and white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ummarize the vertical comb; through examining the status quo, the new era black-and-white woodcu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making and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horizontal . through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f a cross, i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dimension of the black-and-white woodcut grasp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context. and then the conversion from the language and aesthetic needs of the agb,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shaping the structure and spirit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new era black-and-white woodcut created to explain the context of conversion. context conversion gave birth to the black-and-white woodcut is precisely the contemporary art issues. for black-and-white woodcut art of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issues is the central task of this article, the article from what is contemporary, and contemporary nature of what of what contemporary,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future of print, such as black-and-white woodcut of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of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xcavation, the work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both macro-theoretical grasp of the works and micro-analysis of individual creativity i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learned predecessors the outcome of an effort to black-and-white woodcut art of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make new interpretation of black and white wood for futur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reated to provide a meaningful reference. keywords: black-and-white woodcut art; contemporary sexual; the new era; context conversion 前 言 1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前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前 言言 众所周知,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在木板、铜板、石板、丝网等版面 上刻绘后印刷出来的绘画作品。考察版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最初真正意义上的版画应 该是木刻版画。 中国的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向来是以木刻版画为主的,就是现代版画也仍然以 木刻版画最为多见。在以往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木刻”和“版画”这两个概念,几乎是等 同的。木刻版画又有“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之分,而在木刻版画中产生最早、占据主导 地位、影响最为久远的则是黑白木刻,它是版画艺术中最为古老和简练的创作样式。鲁迅 先生曾经指出:“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1 ,而在 20 世纪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中, 黑白木刻一直都是中流砥柱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并成为世界 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黑白木刻作为版画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以其自身所具 有的特殊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在版画艺术中乃至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彰显出其独 特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总体而言,中国版画艺术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高潮:1、唐代木刻雕版至宋明时期的鼎 盛发展;2、20 世纪 30 年代鲁迅先生领导的新兴创作性版画艺术潮流;3、新中国成立后 新兴版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前两次高潮中,黑白木刻版画艺术都是其中的主导艺术样式,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版画艺术进入转型时期,新时期的版画 艺术的创作已不再是黑白木刻一统天下的局面,石版、铜版、丝网版、石膏版及其它综合 版在创作中被广泛运用,版画艺术创作样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局面。有人说黑白木 刻是“单调的艺术”,是“陈旧的艺术”,是“落伍的艺术”,版画的“困境论”、“危机说”如幽灵 般在当代艺术话语中或隐或现,挥之不去。时代潮流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艺术格局 的演化,传统黑白木刻艺术自身在这一剧变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回 顾传统,面对未来,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又将何去何从?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这一问 题做一番探索性的回答。 1 1935616385鲁迅:年 月日致李桦信,载鲁迅全集(卷六),第页。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一、黑白木刻艺术的流变一、黑白木刻艺术的流变 中国版画的样式随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衍变和拓展,考察版画艺 术发展的历程,学界一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即古代版画和现代版画,又称复制版画和创作版画。 中国版画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但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 30 年代起,由鲁 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本文所论及的黑白木刻属于现代版画范畴, 即黑白木刻创作版画。 (一)历史的追溯:传统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追溯版画发展的历史,秦汉时期的肖形印,可称是我国最古最小的版画。从目前已经出土的文 物考察,我国用雕版印刷技术制作书籍和图本版画之前,已有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它的诞生可以 追溯到汉朝,从其发展来看,被称为中国版画的雏形是汉画像石砖。它虽是一种建筑物上具有装饰 性的艺术品, 但由于它以石砖为版, 以刀代笔, 显见版画的某些属性, 后人以纸拓印, 便是精彩的“版 画”。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其中国文明的起源之第二章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中 谈到“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几件印花的纱绢。印花技术似乎采用阳纹板(或凸板),但是镂空板印花 也是可能的。其中一件金银印花纱,是用三块凸板各印一种颜色,成为三色套板。另一件是印花敷 彩纱。这里先用凸板印出藤蔓作为底纹,然后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彩笔填绘花纹的细部,如花、叶、 蓓蕾和花蕊之类。这几件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印花绢,时代在公元前二世纪之末。”显然,从这两件 印花纱绢的印制工艺来看,完全符合雕板印刷术原理。 随着雕版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版画也迅速壮大起来了。 印刷术的发明,为版画艺术形式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早在唐朝咸通九年(公元 868 年)就有金刚般若经 (如图一)扉页插图祇树给孤 独园 ,2这幅版画构图丰满,刀法纯熟俊健,线条流畅俊美,人物形象具有盛唐中原画风的特色, 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黑白木刻作品。 “从这幅当今所能看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版画上, 不仅可以窥 知我国古代版画在唐代已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可以推知我国版画的发展肯定早于唐代,只不过我们 现今看不到真迹罢了。”3 李允经先生在其著作中曾作出如此推论和判断,可见我国古代黑白木刻艺 术产生和发展历史之久远。自唐至五代,木刻版画仍以佛画等宗教题材为主。 宋元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和民间通俗文学的产生,木刻版画的逐渐走出宗教题材的局限,出 现了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倾向,并成为广大文人和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如图二、三) 明清时期, 得益于当时工商业的繁荣, 特别是雕版行业的发展与壮大直接促进了木刻版画的发展, 创造了一个木刻版画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黑白木刻版画不但是作为一种稳定的画种为大众所接受, 而且自觉形成了实用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刻书业发达,书籍插图版画盛行,各种文人戏曲小 说无不配以木刻插图,出现了“无书不图”、“无绣像不成装”的盛况,也出现了陈洪绶这样的中国版 画史上集大成的人物。 “明代木刻的发展强调了木刻版画艺术工整细致的追求方向, 从而使得画面形 成雅致生趣,渗透着浓郁人文气质的风格特征。”4刘庆元先生的这段话准确概括了明代木刻艺术的 特点。 (如图四)清代木刻版画逐渐出现向民俗生活层面广泛发展的趋势,民间木刻版画尤为兴盛, 它取材广泛,涉及到当时社会文化的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民情风俗等各个层面,成为民间艺术的 代表之作。 (如图五)市制今日,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陕西的凤翔、山西晋南仍然是民间 木版年画创作印制的重要产地。 (如图六) 2 2004.9583彭德: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页 3 1996.106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山西人民出版社,第 页 4 200404145刘庆元:中国传统木刻浅论,载艺术界年期,第页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3 在上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鲁迅倡导了“新木刻运动”,对中国黑白木刻版画的发展起到了承 上启下的作用。鲁迅先生借鉴欧洲和日本版画复兴运动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倡导新兴版画运 动。新兴木刻“不仅反映的内容是为革命所需要的,其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突破,与中国古代版画 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既吸收西洋画很多长处,又吸取中国古代木刻的有益因素,适应其客观形势和 条件而成长起来的。 它逐渐为人们接受和喜爱, 并以自己创造性的中国现代木刻立于世界美术之林。 它的形式美也是与现代社会性的形式结构分不开的”。5当时的美术活动在思想上广泛吸收了欧洲版 画特别是麦绥莱勒、珂勒惠支和苏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和革命精神,表现形式上因为借鉴了德国表 现主义版画,起点很高也就成就了中国版画的一个顶峰。因此,强烈的思想性和明显的表现主义技 法是 30 年代木刻的最大特征。 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黑白木刻艺术家和富有战斗色彩的作品,如胡一川的到前线去 、力 群的饮 、彦涵的豆选 、王琦的采石工 、黄新波的卖血后 、李少言的新建等等,另 外还有江丰、李桦、古元、黄永玉、石鲁等人的作品都是时代的经典之作。 (如图七)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兴版画的成长时期。 这段时期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条件, 给版画 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战争年代兵慌马乱的生活与物质条件的匮乏,使具有“虽亟匆忙,顷刻 能办”特点的木刻版画,在各种报刊、书籍以及其它出版物上,成了其它画种所不能代替的必需品。 抗战结束后,于 1946 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举办了空前盛大规模的“抗战八年木刻 展览会”,为抗战时期的新兴木刻运动划上圆满的句号。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北京、浙江、四川、 广东等地的版画家,继承了新兴木刻的优良传统,以单纯的黑白二色作为艺术语言,运用写实的手 法,创作了不少佳作。代表人物有赵延年、李焕民、丰中铁、徐匡、吴凡等。他们的作品注意情节 性构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题材范围包括过去的革命历史和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的风光, 将黑白语言的运用推到相当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至新世纪以来,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再次获得了崭新的春天,进 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版画创作,已不是木刻的一统天下。具有现代思想观念、个性精神迥异 的作品如雨后春笋呈现。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及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创作理念的不断变 革。徐匡、吴凡、康宁、王华祥、王兵、杨宏伟、宋光智、张敏杰等是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的代表。 (如图八) (二)现状的审视: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的存在状态 中国现代形态的黑白木刻版画至今不到 80 年的历史, 但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是波澜壮阔和异彩纷 呈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文化的繁荣,思想观念的变革,审美 意识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版画艺术的多样化发展,黑白木刻艺术创作也借此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 机和活力。 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展示、交流和研讨活动丰富多彩。2000 年 11 月,“中国百年版画 展”在重庆开幕;2005 年,“纪念鲁迅先生逝世 70 周年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第一回展”在西南大学举 办;2006 年 12 月,“21 世纪中国首届黑白木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体现了中国黑 白木刻艺术重新崛起的良好势头。”6同年,“新世纪中国首届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在山城重庆 召开。一系列关于黑白木刻艺术的展览和学术研讨等活动的蓬勃开展,为黑白木刻艺术家思想的交 流和碰撞提供了有利条件,促动了他们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图式的新变化,大大推进了黑白木刻艺术 在新时期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这无疑昭示着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细心 考察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创作的局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5 1996.10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6 王仲:重振黑白木刻艺术的雄风,载美术,2007 年第 01 期,第 43 页。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1、黑白木刻创作图式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版画进入转型时期,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不仅在政治经 济上带来了巨大变化,在绘画艺术领域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今,已经不再是现实主义或浪 漫主义创作方法一统天下了,而是各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学习,呈现出多元化的 创作局面,这是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的基本格局。 这种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格局使得所带来的在题材主题和形式风格以及艺术语言方面的丰富多 样,扩大了版画品种的范围,促动了各种表现手法的尝试,使版画突破了以写实为唯一途径的表现 模式,出现运用各式各样表现方式的作品。新的时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对主题思想的深入开掘与 重大题材的选择,已不是版画家的注意范围,而新的制作技术的钻研和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索创 新,才是版画家刻意追求的中心,这同时又促进了黑白木刻艺术向着多样化的发展。艺术家的主观 创造精神以及版画本身艺术特点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对艺术家个人情感图式的强调,是新时期版画 前进的重要标志,而个人图式的充分表现也是黑白木刻艺术走向多样化的重要动因。 创作图式的多样化局面必将为新时期的黑白木刻艺术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2、黑白木刻创作群体的个体化 重视和发挥版画群体的作用,是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优良传统之一。版画家的集体创作、群体 发动,曾在版画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中,就十 分重视和支持各地进步的版画群体,如“一八艺社”、“mk 木刻研究会”、“未名木刻社”、“现代版画 会”等等。这些版画群体怀着救亡图存的壮志和民族解放的理想,秉持共同的艺术旨趣,发挥出巨大 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以其艺术的巨大力量为中国的革命斗争和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新 时期被称为北大荒第三代的佳木斯版画群体,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创作出既有北大荒版画革命传 统,又具有 20 世纪 80 年代特色的版画作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黑白木刻艺术的创作群体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由 群体化向个体化创作的转变。新时期的艺术创作格局特点带来了创作图式的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 得以出现的前提就是个体化的创作趋势。传统群体创作中对艺术共性的追求掩盖了艺术家个性的充 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家个人创作的热情和成就感,甚至造成了艺术家个人创造力的退 化,这是不利于黑白木刻艺术向前发展的。如今,艺术家个人已经从群体的统领中挣脱出来,群体 的意识较以往松散了,艺术创作毕竟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活动,对发展艺术家个性来说,并不是坏 事。这样,在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便呈现出由群体化向个体化转变的局面,这一局面的转变 必将对新时期的黑白木刻艺术带来新的变化。 3、黑白木刻创作队伍的学院化 这里所说的“学院化”,并不是指当代黑白木刻艺术走向保守和封闭,成为象牙塔内僵化的艺术 样式,而是指当代黑白木刻创作的精英代表集中于各大院校中这一现象。不同与以往历史上黑白木 刻创作的局面,艺术家分布于各个地方并引领一个地方的总体创作潮流,从而形成不少富有地方特 色的流派群体,例如:云南思茅地区以魏启聪为代表的绝版木刻,四川以康宁为代表的黑白木刻等 等。随着社会局面的变革,如今版画创作精英大部分集中在学院中,学院版画创作群体也以潮流的 引领者姿态存在于当代艺术语境中,这种局面已经不能再用群体版画或一个地域的范围来划分和认 识了。学院版画继承了老一辈版画家的精神资源,即便在传统母题的表现中也能生发出现代感,彰 显出艺术家个体独特的精神体验与艺术感悟。 创作队伍的学院化,带来的是新的学院版画的崛起,使得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创作以其独立的文 化身份和艺术品质,在中国当代版画结构中呈现出注重技术及艺术语言、注重精神品格的渗透、注 重学术内涵的探索等当代品质,用齐凤阁先生的概括就是:学术性、探索性和纯粹性。7 7 齐凤阁:学院版画的当下语境,载中国当代学院版画展作品集序言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5 在学术性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院创作队伍,走出传统的创作的模式,由浅层的生活转 述进入深沉的理性情景表达,包括对人性和心理问题的揭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对民族文化 问题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问题的思考等等。这一创作特性使得黑白木刻版画扩充了人文精神内 涵,提升了文化品位,实现了自身新的超越。在探索性上,呈现出注重实验、勇于尝试的新特点。 在图式、造型、技法等方面改变着传统的创作模式和视觉形态。在纯粹性上,走出传统的以具象写 实语言为载体,以再现生活为宗旨,以社会功利艺术审美为目标的创作模式,纯化语言,精研技艺, 关注艺术自身的表现。往往在创作中着意剔除社会内容与文学的情节因素,淡化主题,疏离生活, 着力在个人观念的表现中实现对黑白木刻版画语言的纯化,使得黑白木刻艺术在当代呈现出崭新的 风貌。 总之,创作图式的多样化、创作群体的个体化和创作队伍的学院化是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创作局 面的所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一特点和趋势的形成与当代社会环境和艺术语境是密不可 分的,同时也是黑白木刻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 通过我们对当前黑白木刻艺术创作局面的疏理和分析,在这种新局面,新的时代特征背后,也 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艺术理念上盲目追赶西方艺术潮流、在创作上富有批判力度和 思想深度的作品还不够多等。由于近年来中国美术思潮此起彼伏,势态迅猛,在“先锋”、“现代”、“后 现代”的一浪又一浪蓬蓬勃勃的各种“主义”之中,黑白木刻艺术似乎显得过于古老了,因而有人认为 “革命风暴过去了,黑白木刻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可以进博物馆了”。 于是在众多的时兴说法中不乏这 样的论调,有人说黑白木刻是“单调的艺术”,是“陈旧的艺术”,是“落伍的艺术”,于是版画的“困境 论”、“危机说”成为风气。诚然,我们不否认彩色艺术形式在当今时代的特殊表现力和巨大吸引力, 绘画艺术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离不开彩色的语言,同样也离不开黑白的语言。可以说, 黑白木刻艺术所传达出的艺术家独特的创造灵感和审美意蕴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传 统黑白木刻艺术之所以能在以上不同历史阶段创作出划时代的经典作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其根本原因就在黑白木刻因其语言表现的纯粹性才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有学者指出,当前版 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版画家的主观努力。版画要发展 必须强调个人图式和审美的需要,强调个人实践和版画语言的开拓,强调有感而发的继承和发展。 囿于资料和能力方面的因素所限,以上对于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 总结和梳理,也许并不全面、准确和深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经明确感受到自改革开放以来, 黑白木刻艺术创作语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语境的变化对于传统的黑白木刻艺术来 说意味着什么?其内部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接下来我们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新时期黑白 木刻艺术的创作语境作一深入探究,进而揭示黑白木刻艺术当代性内涵的现实渊源和学理性依据。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二、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的语境转换 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革,艺术观念的嬗变,思维方式的演变,语言 游戏规则的变化等等一系列因素, 构成了 20 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创作的语境。 齐凤阁先生对 此有过全面而精辟的概括:“20 世纪中国版画语境的几经转换,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形态下 进行的,其间经历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与统一,政治需求与艺术自律的失 衡与调整,以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贴近与疏离,对姊妹艺术的汲取与扬弃等等。”8正是在古今中外 多种思想、文化、艺术潮流的碰撞和辉映中,黑白木刻艺术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路径,适应不断变 化的生存语境,从而获得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新的历史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语境的转换可以 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一)语言的转换和审美需求的雅化 由传统的复制木刻到现代的新兴创作版画,实现了创作方式由绘、刻、印分工到自绘、自刻、 自印的转变,既改变了传统黑白木刻的视觉形态,又获得了艺术的新型话语,同时赋予了黑白木刻 艺术的现代灵魂和色彩,这是一次由内到外的彻底的自身转换。20 世纪 30 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版 画实现的是社会启蒙与救亡的浪潮,宣传和教育民众的功利目的是单纯而明确的。包括以后抗日战 争时期的黑白木刻艺术也都明确的革命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形式话语和内蕴精神两个方 面对传统复制木刻的转换, 但同时又难免带有了模仿西方表现主义的倾向。 这一阶段主要“来自现实 功利的外在需求, 而不是艺术自律的内在逻辑”。 9在文化艺术服从于社会革命和政治任务的环境中, 黑白木刻艺术不可能专注于艺术自身的本体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走出意 识形态的笼罩,一改以往的附属地位,版画艺术家独立意识觉醒,使得黑白木刻艺术在新时期确立 了主体意识,实现了本体语言的转换。这一变化带来的将是“版画语言的新体系”,也就是齐凤阁先 生所指出的“既形态多元又具有主题流向, 既个性丰富又跳动着民族血脉, 既有精到的外部视觉形态, 又有内在的精神意蕴的开放型体系”。10 走过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历史的车轮推进到崭新的时代。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语境的转换 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方面,其审美需求的变换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新的社会语境中,从欣 赏主体来看,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的欣赏主体已经 变为知识阶层。 欣赏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艺术寻求。 黑白木刻版画的美化生活、 陶冶情操、愉悦情感的审美作用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艺术创作主体角度来看,和平民主的文化艺术 氛围为版画家的成长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美术院校及科研院所中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版画艺术 家,他们专业技能强,文化艺术修养高,直接推进了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的审美层次。从黑白木刻版 画艺术本体来看,摆脱了以往沉重的社会负荷,版画家的审美意识增强,向版画本体和艺术家内心 回归。纯化语言,精研技法,摆脱意识形态话语,关注自身的表现,在创作中着意剔除社会内容与 文学的情节因素,淡化主题,疏离生活,而着力在个人观念的表现中实现对版画语言的纯化,在形 式美感中蕴含着一种文化气息和高雅情趣。这种主张从艺术家个人实践出发特别是对个人创作图式 和有感而发的创作导向的强调,加之以对欣赏者审美需求的重视,由此带来黑白木刻艺术审美需求 的雅化趋势。这一趋势的蔓延已经成为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创作语境的重要内容,必将对黑白木刻艺 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8 20齐凤阁:世纪中国版画的语境转换,载文艺研究 1997年第06期 9 同上 10 齐凤阁:我国版画的误区和语言建设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7 (二)观念的演化与精神结构的重塑 上世纪 80 年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使艺术创作观念发生变化,绘画创作从过去重“画什么”,重题 材的政治意义,开始转向重“怎么画”了。因此,与“怎么画”相关的绘画形式语言问题受到更多的关 注,艺术创作更趋于个体化,个性化。 传统形态以具象写实语言为载体,以再现生活为宗旨,以社会功利艺术审美为目标,是建国前 版画现实主义道路的延续与承继。现代形态的黑白木刻版画艺术以传统版画的挑战者姿态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走出了传统,以其独立的文化身份与艺术品质,在中国当代版画结构中呈现出超前 的态势。 了解和评价当前的黑白木刻版画艺术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艺术表现 方式中所反映出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创作走出风情,超越地域,由浅层的简单的生活转述进入深沉 的理性情境的表达。版画理论家齐凤阁先生指出:“就当下我国版画的主要问题而言,已不是语言的 陈旧,而是精神的失落。”他进而指出,近十年的中国版画经历了两个层面的转化,一个是在语言形 态上、视觉方式上,由本土的、民族的、传统的,向现代的、国际性的迈进;一个是在精神内蕴上、 价值取向上,由封闭的、单一的、附属型的,向开放的、多向的、自主型的演变。前者是在经济体 制转轨、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中实现的对既往艺术语系的超越,后者是在宽松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中 显现出的观念的多维和主体精神的确立。这实际上就是新时期重塑黑白木刻艺术精神结构的事实前 提和学理基础。 在当今视觉艺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作为平面艺术的黑白木刻版画已经很难在从视觉效果上吸引 观众了。由此,黑白木刻艺术作品不应再是简单地追求形而上的线与面的虚实呼应,明暗对比,以 及综合而成的各种意象。它必须切入生活,关注现实,以冷静的眼光、深沉的哲思透析人类自身的 生存状态。它必须“从感官的愉悦转变为精神和思想的载体”,11说到底这种艺术作品所彰显的是一 种人文精神,这便是重塑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精神结构的关键所在。 除了艺术创作理念中人文精神的贯注之外,就艺术的功能来说,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是当代 艺术已经由认识和审美功能逐渐转换成为艺术的文化批判和启迪人类智性的功能。因此,确立黑白 木刻艺术当代的文化批判功能是重塑其艺术精神结构的题中之义。 人文关怀与批判精神是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精神结构的两大支柱,然而,这种人文关怀和批判 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同一概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附丽于当代性这 一范畴,当代性是其精神内涵的最好诠释。 11 20030237刘波:中国当代版画的流向与拓展,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年期,第页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三、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阐释 基于以上对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语境转换的认识,重塑黑白木刻艺术的精神结构已经成为 当今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任务。时代的变革带来的是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创作观念 的演变,观念的演变带来的则是精神结构的变化,而精神结构的变化又将带来黑白木刻艺术当代形 态和未来走向的剧变,如何把握这一潜在的复杂过程,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认识 和推动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期黑 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问题是审视新时期创作语境转换和重塑黑白木刻艺术精神结构的关键。 (一)何谓当代性:一个范畴的多重解读 “当代性”在艺术领域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据有关学者考察,早在 19 世纪俄国艺术家别林斯 基在论巴拉廷斯基的诗一文中已经提出,他认为:“在构成真正诗人的许多必要条件中,当代性 应居其一。 ”别林斯基把当代性作为评价诗人的首要因素, 足见其对于艺术中当代性问题的重视程度。 我国版画理论家齐凤阁先生对当代性问题也有文章专门论述,他的论版画的当代性一文,对版 画当代性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并对其内涵作出了全面细致的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们 对黑白木刻当代性问题的思考。 如果说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相通,是一种思潮或流派的概念的话,那么当代性则是一个历史的概 念。和“现代性”一样,它并不是一个中性的、单纯的自然时间概念,它要比“世纪”、“年代”、“年月 日”之类自然时间概念更多一层价值判断, 隐含着从当下、 现实出发而对世界所作的一种审视和估量。 它与现代性一样相对于传统,但比现代性更具包容性,且不像现代主义那样偏激,而难以被社会多 层面所接受。现代性对于传统持明显的怀疑、拒斥、否定和反叛的激进态度,而当代性对于传统并 不是一味否定,而是在张扬当代精神的前提之下对传统予以肯定和认同。当代性的核心是一种艺术 的当代精神,它是用当代精神去审视艺术问题,任何艺术对象,只要为当代精神所照亮,便获得了 艺术的“当代性”。 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首先而且主要指艺术作品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当代性反映在艺术家和艺 术作品两个层面上:艺术家有怎样的审美理想,持何种立场进行创作;艺术作品是否具有真正的现实 感和时代感。艺术家的观念中缺少当代性就会造成艺术图式、语境的陈旧,无法跟上时代审美的步 伐;而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缺乏当代性,便难以表达当代人的观念和情感。两者是有机统一,相辅 相成的,集中体现在形式语言和精神意蕴两者之间的张力之中。 其次,我们认为,当代性是一种艺术的创作方式,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的形 态。这种艺术“形态”是用艺术“风格”所无法涵盖和指代的,它是一种“态”而不是“形”,事实上,这 种艺术的“态”比“形”具有更大的涵盖力。打个比方,如果“形”指的是海面上那欢呼雀跃的浪花,而 “态”则是整个波澜壮阔的大海。“态”不如“形”来的明确,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渗透和萦绕,“这种状 态使艺术家获得一种不拘小节,不泥守规矩的自由。”12可以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和文化形态 的当代性,是塑造当代黑白木刻艺术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关键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黑白木刻图式的当代性是一种“有意味的形 式”。它是当代精神在黑白木刻艺术视觉形态中的感性显现,是当代人的人文精神、文化心理、审美 情感与黑白木刻艺术语言和语境的融通。 12 王端廷:从现代到后现代 2005.929西方艺术论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页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9 当代性产生的社会文化前提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动因上升为文化的主导动因;现代 科技迅猛发展,技术改变了文化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流行文化 交流和融合,带来人们艺术和生活观念的日新月异的变革。现代形态的版画往往以西方现代主义艺 术为参照系,挑战传统审美模式,甚至突破版画的边界限定,在图式、造型、媒材技艺的综合等方 面改变着中国版画的视觉形态(如:徐冰)。有的画家一改传统刀法的精谨有序,而在随机中把控 偶然、变换图式(如:王华祥)、扭曲形体,舍弃完美、钟情残缺,流露出艺术家自己独特的生命 体验(如:康宁)。也有的或媒材综合,或技法综合,借助多种手段实现其创意的物化。或者以超 验的荒诞情境表现画家对古与今、生与死、人与物、男与女的矛盾与和谐关系的阐释(如:徐宝中、 王家增),或把艺术触觉深入到都市普通人的心灵深处,表现其在现代生活挤压下的迷惘、失望、 焦虑和无奈,或以对古文化感悟的心象图境,表达画家对当下社会现象的独特体验,或以宏阔背景 表现人与自然及生物之间的和谐与冲突,以及画家在中西文化碰撞的现代社会中的忧虑、烦躁及其 对精神理念的寻觅,体现出画家们的学术自觉和深度追求。在这种背景下,黑白木刻艺术的当代性 的呈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合理化建议征集与采纳实施服务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共同财产虚拟货币分割及监管协议
- 公务员遴选考试咨询服务协议
- 仪器设备维护方案
- 心理学中的幸福感提升方法
- 羽绒服装生产工艺指南
- 交通物流信息采集规范
- 2025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运营管理部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考核
- 2025云南昭通职业学院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GB/T 12730-2008一般传动用窄V带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临床科研课件
- 核电质量保证培训讲义课件
- 2021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九年级英语全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人教版新目标)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