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目的 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于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辨证为风热袭肺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用药的安全性,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合理应用该药提供试验支撑;分析aecopd常见呼吸道病毒及非病原体感染种类分布及阳性率;初步探索疏风解毒胶囊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初起感染因素的抑制作用;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初期中医辨证论治思路。方法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版)及慢性阻塞性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内科病房病例9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60名、观察组30名。对照组:常规予以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及其他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安徽济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每粒装0.52 g,国药准字z20090047)用法:一次4粒、3次/日、疗程:5日。90例aecopd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 11 项主要病原体的 ig m 抗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 (pivs)、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柯萨奇病毒a、b型(cox)、埃可病毒(echo)及嗜肺军团菌(lp),同时根据血气分析将 90 名患者分成呼吸衰竭组(例)和非呼吸衰竭组(例),根据患者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生化指标等,分析每种病原体的阳性率及两组在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的种类分布及阳性率;比较两组发热人患者的临床退热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1.疏风解毒胶囊对aecopd辨证为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体征及中医症候学积分的影响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种类分布特点及阳性率。3.两组间发热患者的退热时间的比较。4.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沉的变化状况。5.两组间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前 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肺系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气道呈高反应性,病情持续进展。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之比值是临床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不能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主要依据。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气流阻塞和气流受限引起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本病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这里我们将主要探讨急性加重期各方面情况。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是急性加重期最常见的诱因之一。有研究表明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为7%-64%,主要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camargo ca,ginde aa,ciark s,et a1viral pathogens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jintem emerg med,2008,3(4):355 359。频繁的急性加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如直接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剧肺功能下降速率,增加住院率与病死率。在我国估计每年有100万人死于copd,500万人因copd致残,而且有逐年增加之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现代医学疾病病名,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没有确切对应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症候特点,目前多将其归属为“咳嗽”、“喘证”、“痰饮”、“肺胀”等范畴。历代医家亦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都有诸多描述。早在内经中便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儿喘咳”、“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等相关记载。金匾要略中更是有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射干麻黄汤等组方对于不同症状给予的治疗。中医对早有认识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用药经验,中医认为该病病位首先在肺,继而影响脾肾,后期可累及于心脑等多个脏腑。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缓解期以本虚多见,本虚多为肺脾肾虚损,急性加重期多以标实为主,以六淫外邪,痰瘀交阻多见。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痰瘀阻肺,气机壅塞。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诊疗规范,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药物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这些治疗治疗手段存在着疗程长,副作用多,应用后症状加重等不良因素,因此临床中亟待研究出治疗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该病辩证为风热犯肺证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以期探讨部分作用积累及评价该方的临床安全性,从而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疾病初期表现为风热犯肺证型的临床治疗寻找到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新方法,从而致力于缓解患者的病痛,减轻社会经济负担,运用中医传统诊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药的治疗。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慢阻肺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 zhong n,wang c,yao w,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753-760。copd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copd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病频度与严重程度是促进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频繁的急性加重会给copd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首先,急性加重直接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其次,急性加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剧肺功能下降速率,增加住院率与病死率,同时增加住院费用,加重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因而,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生频率成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预计至2020年时慢阻肺将占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该组疾病的死亡率将升到第三位。在我国估计每年有100万人死于copd,500万人因copd致残,而且有逐年增加之势。我国农村copd发病率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且农村地区医疗水平落后,疾病诊断率和治疗率低,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综上所述,进行aecopd的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呼吸道病毒感染copd急性加重的频繁发作是导致患者症状加重及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细菌繁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病毒感染(流感a、流感b,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主要重要因素 taylor ae, finney-hayward tk, quint jk, thomas cm, tudhope sj,wedzicha ja, barnes pj, donnelly le: defective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of bacteria in copd. eur respir j 2010, 35(5):1039-1047.。病毒感染由于相对难于分离及检测,对其认识性不够,故国内外关于copd病毒感染方面的研究仍很少。常见呼吸道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好发于冬春季节。根据地域、气候、宿主年龄、自身免疫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各种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各不相同 。惠复新等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反复及潜在的病毒感染参与了copd病情的进展过程 惠复新,吴艳,汪家坤. 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23): 113-116.。这个试验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268例, copd稳定者92例,正常者76例,检测并比较rsv、hsv、adv、cmv特异性抗体igm及igg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igm阳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并且慢阻肺急性加重组患者病毒感染情况较重,其 igm阳性率依次为adv rsvcmv hsv, igg阳性率依次hsvcmvadvrsv。rsv可能持续作用于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是通过启动宿主的免疫反应机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以气道为主的炎症反应和黏液异常分泌,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小气道重塑加快了copd疾病的进程 马冠华,杨昆,李敏.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免疫机制 j.国际呼吸杂志, 2009,29(21): 1325.。国外的一篇关于toll样受体在急慢性肺部炎症中的作用综述指出copd患者toll样受体表达异常可能是其对rsv敏感性增高的一个重要机制 lafferty ei, qureshi st, schnare m. the role of toll- like receptors in acute and chronic lung inflammation j. j inflamm(lond), 2010, 25(7): 57.。池飞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384例肺部感染患者血清标本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全部例病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肺部感染患者,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差,在天气寒冷季节尤其需要注意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防治 池飞燕. 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与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19):2826-2830.。2012年希腊雅典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一项关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检测的人群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与病毒感染紧密联系,尤其是长期住院的病人 dimopoulos g,lerikou m,tsiodras s,et al viral epidemiology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j,2012,25( 1) : 12-18.。石宝平等对165例aecopd患者行痰细菌定量培养, 血清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检测以及鼻咽拭子病毒rt-pcr检测,数据显示病原体检测阳性116例。其中病毒检测阳性4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7例, 鼻病毒5例,流感病毒20例, 副流感病毒9 例, 冠状病毒0例);非典型病原体阳性35例(嗜肺军团菌3例、衣原体19例, 支原体13例);细菌和病毒均为阳性17例, 阳性率为10.3%;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均为阳性21例, 阳性率为12.7%,无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检测同时阳性。试验中aecopd患者以呼吸困难及干咳,无明显脓性痰液为主要临床的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21/40例) 石宝平,钱叶长,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原体检测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 15) : 18-20。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原因,分为细菌感染性、病毒感染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和非炎症性四大类。随着新的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呼吸道病毒感染是的重要诱因。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的季节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接种疫苗。这对于减少急性加重、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乃至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均有重大意义。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入院后也应尽快进行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以明确致病病原体,这对于抗感染治疗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第三节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法由于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致病具有潜伏期短、起病急、存在自限性的特点,并且其所致感染又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而传统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法存在所需周期长、操作复杂,设备昂贵等缺点,很难在临床推广应用,所以人们对于其在aecopd病程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因此。现在检测技术的出现,有效推动了aecopd的病原学研究,使病毒感染在aecopd中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目前病毒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病原体培养法、血清学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1. 病原体分离培养病原体分离培养是鉴别呼吸道病原体类型的金标准。标本可以为血液、咽咽拭子、漱液、鼻拭子、鼻洗液、痰、穿刺标本等。取的标本后应及时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或细胞组织,在h内接种培养,以防污染。由于病毒培养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并且分离培养操作过程繁琐,故在普通实验室应用受限,一般临床多选择通过血清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病毒。2. 血清学检测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原理,用已知抗原测定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测定抗原,从而判定感染病原体类型。通常根据抗原抗体特性,偶联不同载体或不同标记物,设计不同检测方法。包括凝集实验、中和实验、补体结合实验、固相膜免疫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等。以下介绍本文试验中应用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荧光抗体技术利用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与载玻片上的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反应,洗涤分离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有无显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测定方式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的敏感度比直接法高510倍,故实验室常采用间接法。该方法是呼吸道病原体,特别是新发高致病性病原体检测的常用方法。如甲型流感病毒h1n1、禽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h7n9等病毒的检测。由于呼吸道病原体多呈混合型感染,一次联检多种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3.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分子诊断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在不同原理的基础上演变出多种病毒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凭借快速、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优势,为快速诊断呼吸道病毒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并逐步取代分离培养,成为新一代的金标准。包括多重pcr技术,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靶序列富集多重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王玉月等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mrt-pcr) 检测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显示pcr 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等特点,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面有重要价值 王玉月,史伟峰,季云.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 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11):1160-1164.。通过对呼吸道病毒的准确检测,尤其是快速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可以检测出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病原,可以为多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不仅为该类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效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并预防控制疫情的暴发流行。第四节 传统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1.1 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没有相应病名,但依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疾病演变进程,归属于“咳嗽”、“肺胀”、“喘证”、“痰饮”等疾病范畴。其中最早期慢阻肺的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学中的“咳嗽”,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临床表现逐渐与“喘证”、“肺胀”、“痰饮”等疾病相类似,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出现肺性脑病等,与中医“昏迷”、闭脱”等危重症候相仿 鄢新华.38例老年肺性脑病采用中医治疗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6:35-36.。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对中医优势病种界定,将copd对应于中医“肺胀”病名,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 彭波,李泽庚,童佳兵,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36-38.。1.2 病因病机慢阻肺多由久咳、久喘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祖国医学对于该病的症状及病因病机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医门汇补咳嗽曰:“肺居至高,主持诸气。体之至清至轻者也。外因六淫,内因七情,肺金受伤,咳嗽之病从兹作矣。”素问五藏生成论篇亦云:“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气虚衰,则卫表不固,必当犯肺,肺失宣降,则见咳嗽、咳痰、气喘;肺为水上之源,宣降失职,无力行水,水津不布,日久积液成痰。”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认为肺胀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咳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本病常见于患有慢性肺系疾病多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窒。胸部膨满,喘息,动辄加剧,甚则鼻扇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多属积渐而成,病程缠绵,经常反复发作,难期根治。慢阻肺初期,病位在肺,六淫外侵,痰邪阻肺。病变中期,影响脾肾,病程迁延,肺脾肾虚,痰浊潴留,或肾不纳气。后期病及于心(脑),气阳虚衰,痰瘀内阻,水饮外溢,蒙蔽清窍,病情危殆 许银姬. 晁恩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拾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135-136.。经过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完善,认为肺胀的主要病机为肺气虚损、外邪侵袭、痰瘀互结。其中肺气虚损是根本病因,痰瘀互结是核心病机,外邪侵袭是发病诱因 窦雪娇,李素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辽宁中医志,2013,40(7):1490-1493.。1.3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1 辨证分型目前,中医学对copd的辨证分型种类繁多,且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过去的分型多以脏腑辨证,病因辨证为主,现今多将其分为本证、标证以及标本证。标证又有热痰、热喘、寒痰、寒喘及表寒里热喘之别;本证可分为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阴阳俱虚和肺肾阴虚;标本证分为肺脾两虚、脾肾两虚、痰热蕴肺和痰热蕴肺 张京安,苗 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辨证分型方案的修改意见c.全国第6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50-154。乐永红等收集403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资料表明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证型分布为肺气虚证、血瘀证、肾气虚证、脾气虚、痰热证、痰浊证 乐永红,杨慧琴,李风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100-102.。王至婉等收集1046例患者对其主次症候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急性加重期临床常见证候有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 王至婉,李建生,余学清,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及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504-509。1.3.2 治则治法中医学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孜孜不倦,著书立说,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的智慧宝库。今人遣方论药多以古方为基础,再加以化裁应用于临床,收效显著。对于慢阻肺的治疗中医学遵从“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的原则,急性期各医家在辩证分型的基础上以标实为主,多从痰、从瘀论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以补益扶正辨证论治 。蒲凤云等认为认为中医治疗从治痰、治气、治瘀三方面治疗 蒲凤云,陈云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治疗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 祛痰 痰之所生者,一是因虚而成:肺脾肾与痰之生成最为密切。copd的三脏气虚损,或偏及阴或偏及阳,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常,水液不得通调、运化、气化而聚湿酿痰并蓄聚于肺;二是由实而致。如因实邪如气滞、血瘀、痰浊等阻塞气机或壅塞血脉,使水液不得正化而聚湿成痰。肺为娇脏而不耐寒热,寒热之邪易伤肺卫,影响肺之宣降而生痰,寒邪所致者为寒饮或痰湿,热邪所致者为痰热。陈媛丽等应用小青龙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63例表寒里饮型患者,试验数据表明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证实温肺化痰法对于寒饮伏肺型慢阻肺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张俊红.清气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中医研究j.中医研究,2012,25(5):36-38。张俊红等应用陈皮、杏仁、黄芩、枳实、瓜蒌仁等组成的清气化痰方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2) 活血化瘀 瘀之所成者,一方面是因虚而成。copd的肺脾肾之虚以气虚为主,时或及阴阳。正如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所言:“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另一方面是由实而致。痰、瘀所生相互影响,一是脏气虚损即可生痰也可致瘀,其亦是因虚而成论;二是痰、瘀的生成互为因果。正如血证论所言“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气壅则水壅,水壅即为痰饮”。诸病源候论亦言:“诸痰者,皆有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除,故成痰也”。宋欠红等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通络中药治疗aecopd80例,结果显示化痰祛瘀通络法对患者炎性介质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白介素-8(il-8),并提高fev1,fev1/fvc的水平,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 。冯毅等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32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 补虚 “气阳虚弱,卫气不足”是copd的病机根本。慢阻肺稳定期以本虚为主,本虚主要是指气(阳)虚时或及阴,肺脾肾之虚以肺肾为主,常兼见痰、血瘀及痰瘀互结。故稳定期的治疗策略重在扶正补虚,根据虚的性质和病位之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益气或益气养阴,补肺或健脾或益肾,或二脏或三脏并调,如肺脾气虚证的补肺健脾、肺肾气虚证的补肾益肺、肺肾气阴两虚证的益气滋肾等。陈欣应用自拟由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山药、五味子、紫菀、杏仁、桃仁、甘草组成的补脾益肺方药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组在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 陈欣. 补脾益肺法为主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103-105。张葵等应用参芪补肺汤(黄芪30g,党参15g,补骨脂15g,丹参30g,百部15g,桑白皮30g,紫菀15g)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60例,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补肺汤能明显改善 copd 稳定期症状,能明显阻止fvc,fev1,fev1% pred,fev1/ fvc进行性下降的趋势,稳定肺功能,阻止肺功能下降。参芪补肺汤通过补益肺气和化痰活血在改善 copd 稳定期患者证候同时,能稳定肺功能,阻止肺功能下降,表明加用中药治疗较单纯应用西药具有优越性 张葵,张培琴,陈昱江,等.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13-216。(4) 标本兼治,虚实并治由于慢阻肺证候的基本特点即本虚标实、虚实挟杂。慢阻肺治疗全程须虚实兼顾,扶正与祛邪并举,关键在于处理好扶正补益与祛邪泻实、补益宗气与调畅气机的关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多为外感风寒引动痰瘀宿根,呈现外寒内饮为主的证候或外寒内饮未能及时解除,致邪郁化热而出现的痰热郁肺症状证候。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阶段,主要矛盾是邪实,标证突出,但始终伴随神疲体倦、气短汗出、怯寒肢冷、食欲不振等虚象。慢阻肺稳定期多呈现气阳虚弱和痰瘀伏肺为主的证候。慢阻肺稳定期阶段,以正虚邪实为主,正虚为主要矛盾。气阳虚弱、肺脾肾虚是正虚的主要方面。而痰瘀伏肺、气血瘀滞始终是慢阻肺的内在矛盾,是形成虚实挟杂证候的关键。所以对慢阻肺的治疗,应将补虚泻实治则贯穿治疗的全过程,高度重视“扶正以祛邪”和“祛邪以安正”治则的运用,以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以外寒内饮、痰热郁肺和气阳虚弱、痰瘀伏肺为基本中医证候。其治法应突出温散肺寒、宣肺泄热、益气温阳、祛痰行瘀。(5) 其他疗法中医治疗疾病不仅局限于药物治疗, 穴位贴敷,针灸、按摩、导引、气功等也是体现中医整体治疗的手段,能够疏通经络、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自愈能力,预防疾病发作。由于copd 的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以及患者体质差的特点,对 copd 的治疗常综合多种疗法,多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口服、穴位贴敷针灸,或将西药、中药及针灸相结合,或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三因制宜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化治疗方案,在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突出 刘雪,王秋 峰.定喘膏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3例j.陕西中医,2012,33(10):1393-1394 梁生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训练与药物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3,19(26):64-65 罗强,望庐山,吴珍,等.艾灸及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71-873。临床观察第三章讨论1. copd概况1.1 对于病因的认识目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因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慢性支气管炎相类似。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吸烟。现在认为比较明确的个体因素为1-抗胰蛋白酶缺乏。研究表明重度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非吸烟患者的肺气肿形成相关 。1.2 对于发病机制的认识当前关于慢阻肺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目前比较流行的发病机制如下: (1) 细胞机制 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慢阻肺的特征性改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均参与了慢阻肺的发病过程 。这些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炎症的发生,如白细胞介素-8、白三稀b4(ltb4),肿瘤坏死因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