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可复制黏贴.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级: udc: 学号: m0904041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 研究生姓名: 汤善雯汤善雯 导师姓名: 潘琳潘琳 教授教授 申请学位类型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20 20 年年 月月 日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 20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授予日期 20 20 年年 月月 日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20 年 月 日 1 摘要摘要 abstractabstract 绪论绪论 1 1 一、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1 二、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1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 四、博物馆展示概况 3 1、博物馆展示的概念 3 2、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内博物馆展示的发展历程 3 第第一章一章 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概述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概述 5 5 第一节、博物馆展示的今与昔 5 一、传统博物馆的展示设计 5 二、体验时代的来临 6 第二节、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 7 一、观众的心理需求 7 二、观众学习的特点 8 1、亲身体验的特点 8 2、智能休闲的特点 8 3、非正式和非强制特点 8 第三节、互动设计的发展 9 一、互动设计的概念 9 二、传统的互动手法 9 1、以视觉为主体的设计方法 10 2、以听觉为主体的设计方法 10 3、以触觉为主体的设计方法 10 三、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发展 11 1、以教育为目的的说明和演示 11 2、走向探索与启发 11 3、进入寓教于乐阶段 11 四、互动设计对博物馆展示的意义 11 第二章第二章 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分析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分析 1 13 3 第一节、互动设计在历史博物馆中的运用 13 一、历史博物馆概况 13 1、历史博物馆的定义 13 2、历史博物馆的特征 13 二、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14 1、大明宫遗址博物馆概况 14 2、大明宫遗址博物馆案例分析 14 第二节、互动设计在科学博物馆中的运用 19 一、科学博物馆概况 19 1、科学馆定义 19 2、科学博物馆的特征 20 3、国内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与现况 21 2 二、上海科技馆的案例分析 21 1、上海科技馆概况 21 2、上海科技馆案例分析 22 第三节、互动设计案例中显现的问题 27 一、信息传达不完整 27 二、忽略了人际互动的特点 27 三、未能激发培养观众对知识探索的兴趣 27 第三章第三章 博物馆展示中互动设计的分类与方法研究博物馆展示中互动设计的分类与方法研究 2828 第一节、以视觉为核心的互动设计 28 一、 “视觉为核心”的概念 28 二、以视觉为核心的互动设计的分类与应用 28 1、展具造型多样化 28 2、观看角度多维化 31 第二节、新媒体技术下的互动设计 36 一、 “新媒体技术”的概念 36 二、新媒体技术下的互动设计 37 三、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的分类与应用 38 1、静态媒体展示的互动设计应用 38 2、影像媒体展示的互动设计应用 42 3、模拟媒体展示的互动设计运用 45 第三节、以体验为核心的互动设计 47 一、 “体验”的定义 47 二、体验的特性 48 1、主观能动性 48 2、参与性 48 3、虚拟性 49 4、人性化 49 三、以体验为核心的互动设计的分类与应用 49 1、人机互动 49 2、操作型互动项目 50 3、动手实验型互动项目 51 第四节、解决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的关键技术对比 52 一、互动设计的常用技术分类与特性 52 二、技术适应的互动设计类型 56 三、高科技手段的适度应用 57 第四章第四章 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发展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发展 5858 第一节、互动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 58 一、展示设计教育中互动意识薄弱问题 58 二、毫无目的的互动问题 58 三、展馆设计的互动问题 59 四、大型展项设计的互动问题 59 五、小型展品的互动协调问题 59 第二节、 对互动设计的再认识 60 3 一、互动目的明确 60 二、形式内容相统一 61 三、与观众有效互动 61 四、设计合理 62 第三节、互动设计下的博物馆展示发展趋势 63 一、科技与新的审美 63 二、真实与虚拟的展现 63 三、智能的信息时代 64 第四节、展示设计师的新任务 64 一、展示设计师需要关注新的技术 64 二、将互动设计在博物馆中运用深入 64 结结论论 666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6767 4 摘摘 要要 对现代博物馆而言, 以高科技技术为支撑的动态展示也不能完全满足博物馆展示的需 求,因为观众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也不能得到 观众的反馈。而互动设计的发展,促使博物馆展示模式有了突破性的改变,更加鼓励观众动 手动脑参与到展览之中,将观众从被动参观的角色转换到在互动体验中欣赏、探索、和思考 的双向传播模式中去。 本文致力于对博物馆展示中互动设计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从博物馆展示概念和互动设计 的理论开始研究,认清当前国内博物馆展示现状,剖析互动展示的主客体关系,结合互动设 计在当代博物馆展示中实际案例的比较和归类, 论述博物馆展示中互动设计的重要性、 必然 性和具体实践方法、技术,对互动展示设计的规律和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将互动设计理论的 更加系统化。 关键词:关键词:博物馆展示,展示设计,互动设计 abstract for modern museums, the high technology based dynamic display can no longer meet the exhibition requirement, because the audience still plays a passive role in thi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which is in essential no different than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design changes museums exhibition mode significantly. interactive design encourages the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hibition, and shifts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 in which the audience takes in exhibition information passively to a two-way transmission mode in which the audience is able to appreciate, explore, process and learn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al cases regarding the interactive design in museum exhibition.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theorie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interactive desig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museum exhibitio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ing party and the participating party of interactive design,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inevitability of interactive design in museum exhibition and its classification, practical methods, and the technology involved through comparing and classifying the practical cases of contemporary museum exhibition. the author hopes this explorative study will make a contribution to mak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interactive design in museum exhibition more systematic. key words: museum exhibition, exhibition design, interactive design 1 绪绪 论论 一、一、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课题的研究背景是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下, 信息量激增、 传播速度加快, 人类的生活观念不断改变, 作为展示人类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博物馆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其 中最主要的变化即是从以物为主的展示变为以人为主的互动展示, 传统的以物为主的展示方 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就目前的博物馆展示状况, 通过对互动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总 结出改变以往被动的信息传播方式,促进信息有效传播的方法。结合传播学、教育心理学艺 术设计学等学科理论, 为博物馆互动展示建立新的理论基础, 促进博物馆互动展示研究工作 的深入开展。通过对与互动展示设计相关的博物馆传播、教育理念进行研究,为博物馆展示 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总结分析博物馆展示中互动设计的规律, 归纳出互动展示的设 计方法和技术,通过对互动展示案例的研究,为互动体展示的设计策划、实施和评估提出指 导性的应用原则, 为互动展示规范化的发展提供理论设计指导从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 试图从展示互动性的研究视角去分析和认识展示的性质, 为展示设计教育的体系建设提供一 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本文能对博物馆展示中策划设计互动体验展项的人士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发现, 将互动设计概念引入到博物馆展示中, 把互动展示设计 概念系统化的理论研究还较少。 国内有关博物馆的书籍多为博物馆展品和建筑的图册和对博 物馆历史文化的介绍,比如上海科技馆展项图册 、 陕西博物馆大全 、 当代北京博物馆 史话 、 上海博物馆等,这些书籍只能对博物馆的展况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并不能对博物 馆展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而对博物馆学、观众、展示设计以及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 书籍有新博物馆学手册 、 学在博物馆 、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研究 、 当代展示设计理 论与研究 、 展览设计实用手册 、 1999-2005 年科学技术馆报告等,这些书籍从某一角 度深入分析研究了博物馆和展示设计中的某一宏观领域, 但并未将博物馆展示设计这一概念 作为研究主体, 更没有相关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的深入研究。 当然互动设计作为一个概念曾 出现在一些文献的章节里,比如现代科技馆展示理念与新型展示技术发展研究 、 在传播 科学中传承文明博物馆研究论文集 、 新媒体实验艺术与设计等书籍中,这些书籍中 的资料理论与互动设计有交汇的原理, 但依旧没有从互动设计这一概念出发, 来阐述互动在 博物馆展示中的重要性、具体形式手段以及相关技术。 有关“互动设计” 、 “互动体验” 、 “互动展示” 、 “互动艺术”等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已有不 少,可见“互动”这一概念已经开始被关注和研究。与本文研究内容最为接近的学术论文有 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和展示设计中的互动性研究 ,这两篇论文的关键词 为“互动性”的研究,分别针对的对象是地质博物馆展示和展示设计两个领域,研究主体内 容分别是地质博物馆案例分析和互动展示的有效策略研究。 而本文的创新点是明确互动设计 在博物馆展示中的概念,针对博物馆展示中的互动设计做一个详实的调研、归纳和总结,对 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具体案例做出分析, 明确互动设计的分类, 以及适用于每种 分类的形式、方法和技术,总结其中优缺点,为今后的互动设计研究做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化 2 的理论铺垫。 三、三、 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发展,国内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划分博物馆类型的主 要依据, 是根据博物馆藏品、 展出、 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博物馆经费来源和服务对象, 一般划分为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图表中简单的将这四 大类博物馆之间的区分和联系做了联系(如图 0-1) 。而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锁定在对国内 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展示的调研和探讨上,因为这两类博物馆在国内的发展比较完善, 有可研究的价值。 图 0-1:博物馆分类关系图 笔者实地调研的历史博物馆有: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大明 宫遗址博物馆、汉阳陵遗址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而实地调研的科学博物馆 集中在上海科技博物馆和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 以及其他大中型博物馆。 通过调研学习分析, 试图对各个博物馆的互动展示设计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分类, 总结各种互动设计的基本展示 形式和应用原则。 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博物馆展示如何应用内容形式统一的互动设计, 来调动观众的参 观积极性,在与观众肢体、心理互动的同时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最大化。课题试图研究的 问题包括: (1)博物馆展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互动设计的概念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3)互动设计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中有哪些共性和特性? (4)现阶段互动展示设计的基本类型和手段有哪些? (5)在互动设计策划、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应用原则、注意哪些问题? 3 (6)互动设计的发展对博物馆传播、教育等社会功能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综合运用博物馆学、传播学、心理学、设计学等跨学科理论方法 解决互动展示设计的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l)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资料为互动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通过对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的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博物馆展示案例资料。 四四、 博物馆展示概况博物馆展示概况 1 1、博物馆展示的概念博物馆展示的概念 对博物馆概念是什么的观点有:日本 1951 年公布的博物馆法规定: “博物馆,以搜 集历史、艺术、民俗、生产、自然科学等资料,并进行保管展览,在教育意义下供一般群众 利用,以教学研究以及娱乐为目的的机构。 ” 英国大百科全书则描述为: “博物馆是现 代社会为了防止具有文化价值的实物散失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构。 ”而我国 1961 年出版的 博物馆工作概论的概括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 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会上收集具有历史艺术文 化价值的遗存之物,不仅是为了贮存研究,更是为了展示。博物馆就是为了研究遗存之物的 文化价值而建立的,成为了收集、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社会实物的机构场所,并且把这些实 物展示在观众面前,实现其欣赏价值,并作资料、教育之用。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有一个严谨的概念,大致归为三点:一、博物馆是不以 营利为目的的场所;二、始终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面向大众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三、是专门搜集、保护并对历史遗存等文化价值进行权威研究的场所。这三条明确了博物馆 的性质,博物馆是大众的,为公众服务的,既是高雅的艺术殿堂,也是大众文化的家园。 其实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会持不同的观点,对于博物 馆的定义和性质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完全的一致和认同, 但无论从形式还是功能上看, 很难 简单的只用一种性质来概括它的特点。由于博物馆的萌芽与演变,是与社会、人类和自然环 境紧密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所以可以说博物馆是一个多方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它的性 质必然要随着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处在发展中。 众所周知,原始的博物馆是从个人愿望出发的,是从人喜爱收藏的本性出发的,是一 种个体行为。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 从中世纪到欧洲文艺复兴, 一直到近代博物馆产生的初期, 收藏一直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 在这段时期的过程中博物馆是没有展示概念的, 但有接近于 展示的活动,比如把藏品从储藏架上拿下来,用于观察鉴赏和研究。直到 18 世纪,寺庙、 宫廷收藏才开始逐步向公众有限开放。 但是除了收藏艺术品的画廊外, 博物馆开始接纳观众, 从而结束了封闭的状态走向社会大众。 正是这种开放式的状态, 促使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的产 生并日益得到人们重视。 2 2、新中国、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内博物馆展示的发展历程建国以来国内博物馆展示的发展历程 在 20 世纪中期的西方国家博物馆呈井喷式发展,并且一直持续到 30 年前才结束。近 百年来,中国博物馆受到了大量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博物馆有了 空前绝后的飞跃发展, 而追寻建国以来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线路, 可以抓住新中国后博物 馆展示设计发展的全貌,试图通过归纳总结各阶段博物馆展示的特征来总结规律分析问题, 文化部文物局主编. 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 文物出版社,1985 文化学院文物博物馆干部学习班主编. 博物馆工作概论m. 文物出版社,1961 4 为未来博物馆发展提供参照。 1949 年1966 年阶段 新中国成立最初的 17 年,针对仅有的 25 个处于瘫痪或半瘫痪 状态的博物馆,当时国家对于博物馆采取“以改造原有的博物馆为主,仅在个别有条件的地 区筹建新的博物馆”的原则,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博物馆进行改造和整顿 。 以 故宫博物院为改造重点,坚持有步骤有次序的改造陈列展品,整顿展示内容。这一阶段的展 示语言, 多以屏风式标语墙、 座屏式展示橱窗、 旗帜陈列为主; 展示方式总体来说风格质朴, 手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本色复原的陈列手法为主。 1966 年1976 年阶段 文革时期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特殊时期,受时代环境的影响, 博物馆展示也呈现出浓重的政治色彩, 博物馆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繁盛的政治内容展 示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博物馆史上的特殊阶段,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博物馆展示成 了文革中实施思想专政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 背弃了博物馆的本身属性, 是畸形的展示形态,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展示的发展轨迹。 1976 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代博物馆展示已经迈入 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由早期简单的陈列展示发展到现代科技多种学科综合运用, 形 成了一种有意识有美感有组织的艺术设计活动, 成为融合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传播 方式。当今博物馆展示中,高科技手段已成为了展示的重点部分,而在展示理念和观众研究 方面也日趋专业并成熟,这些在下文将进行详细的研究阐述。 王宏钧.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5 第一章第一章 博物馆博物馆互动互动展示设计概述展示设计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博物馆展示的今与昔博物馆展示的今与昔 博物馆文化作为舶来品,首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博物馆?这对研究者来 说,是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博物馆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出一家博物馆 的弱点,或者说,博物馆的定义可以使我们在不断博弈博物馆现状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 适当的价值判断。对博物馆的定义很多,这里列举相关来源作为参照: “博物馆是公益性的常设机构,采用各种方法,务求能够保存、研究和提升各种具有文 化价值的物件和标本, 并尤其注重向公众展示这些物件和标本, 以为娱乐和教育之用 (艺术、 历史、科学和工艺的收藏,植物馆、动物园、水族馆等) 。公立图书馆与档案室只要拥有 常设展示室,均可视为博物馆(国际博物馆联合会,1960) 。 ” “非营利性的常设机构。它对公众开放;主要并非为了举办临时展览而存在,而是以保 存、研究、诠释、呈现组合和对公众展示,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物件和标本,包括艺 术科学(有生命物质与无生命物质都包括在内) 、历史、工艺等物质,以便教育、娱乐公 众。依次定义,所谓的博物馆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工艺的家居装饰应用考核试卷
- 货运枢纽站物流供应链协同优化考核试卷
- 羽绒制品加工工艺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木工三维建模与仿真考核试卷
- 纤维素纤维在建筑节能材料的运用考核试卷
- 煤焦油轻质化加工考核试卷
- 腈纶纤维的导电纤维应用研究考核试卷
- 婚前个人首饰财产权分配与分割协议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托管与监管合作框架协议
- 跨境电商股权收益权质押贷款合同
- 机电安装工程安全培训
- 2025-2030国内光学显微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八年级语文下古诗文默写练习汇编
- 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护理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嘉兴大学
- 足浴店收银规章制度
- 夏季极端天气安全教育
- 《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第2版)》 课件 第7章 新媒体广告的设计
- 音协入会申请书
- 《智慧运输运营》课程标准
-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