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克服浮躁心理.doc_第1页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克服浮躁心理.doc_第2页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克服浮躁心理.doc_第3页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克服浮躁心理.doc_第4页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克服浮躁心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调节浮躁情绪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就是浮躁。浮躁是指做事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扎实,对待生活和学习缺乏踏实的精神和持久的耐力,是一种不良的处世态度。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商人挣大钱,自已就想要当商人,看到企业家很风光,又想当企业家;看到同学穿名牌,自己也要攀比;遇到点压力就退缩;既想取得好的成绩,又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达吉,16岁,高二女生,玉树藏族,是玉树地震后来辽宁本溪复课的学生。她说:以前我不太懂事,学习也不努力,总认为考不考上大学没什么两样。虽然妈妈经常督促我学习,我也没上心,可我的成绩一直处在班上前18名左右,同学们都说我记忆好,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对待学习,一定会考得更好。经历了玉树地震后,我好像突然懂事了,也有了一种体谅父母的心,尤其国家把我们安排到东北这么好的学校读书,那么多人关注着我们,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我下定决心要发愤学习了,而且还跟妈妈表态说我一定会考入班内前十名。可是我发现,我在学习中,有的时候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有的时候我就什么也不想学,感到很枯燥。最近的月考,我的成绩后退了五名,看到原来比我差的同学、没有我用功的都考到我前面了,我心里就很不服气。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我特想在假期回玉树时,能带给妈妈一份好成绩现在我越是想努力学习,心里越是焦躁不安。 我自已分析了一下,我每次都是数学和语文成绩考得不好。我动了脑筋,想到了一个提高分数、提升名次办法,我的做法是:对于数学课,反正我也听不懂,老师讲时我就不听课,自己在下面抄写整理一些公式和书上的例题,准备有时间把它们背下来,考试时碰大运,也许能碰上一二道例题,如果遇到一些简单的题,凭公式慢慢也许能做上来。对于语文课,作文是一个大的得分题,我想主要把作文写好就能得高分。大上周我特意买了三本作文书,我从中挑选了各种体裁的范文十多篇,希望能背下来,到考试时可以根据要求适当地加以修改,整合,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也许会拿高分。可能是整理这些东西太费时间了,这段时候我没复习藏文书,昨天藏文课上小测试,我好多的内容都没答上来。班主任是藏文老师,我考不好都不好意思面对他了。上晚自习时,我看书也不能静心,我一会儿拿出藏文书,翻看了几页,忽然想到作文还没背;就马上把作文书打开,看一会又扔下来,想想数学还得背,又得背数学例题;一会儿又想地理作业还没写,又写地理结果哪个也没做好,并且所背的知识记得也不扎实,有的内容还背串了。这两天看到好多同学不认真学习,他们上课总讲话,下课又疯又闹,根本不着急学习,我也有点没有动力了,开始放松自己,索性晚自习就趴桌子睡一会儿觉,好几天都这样,我不知道我怎么这么没毅力,真不知道这样下去能不能考出好成绩,如果考砸了怎么和家人交待?这个案例中,达吉的种种表现,就是浮躁心理在作怪。她的浮躁表现在:她想努力学习,并付诸了行动,但她的学习却是时而废寝忘食,时而止步不前,没有稳定性。她看到别人比自己进步了,心里就很不服气,心理不平衡;她的数学和语文成绩考得不理想,她就不正常听这两科老师的讲课,而是自搞一套,想通过走“捷径”的形式取得高分;她的学习没有明确的计划,弄得手忙脚乱,实际收效也不大;看到一些同学不投入学习,她也开始放松了自己,患得患失等。达吉的案例很典型,当今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浮躁心理。主要表现为:轻浮急躁,心神不定,静不下心来,学习没有计划性,没有耐性,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见异思迁,好大喜功,充满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患得患失,稍不如意就轻意放弃这种心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浮躁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社会环境的诱惑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人们的压力增大。大量的新奇的生活方式、外来的文化、道德准则的变迁给人们带来了难以抗拒的冲击,整个社会氛围中充塞着“喧嚣”和各种诱惑、各种攀比(攀比是产生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抱负水平、态度因社会的舆论、时尚、风气、文化氛围的变化而波动,时有盲从轻浮之状。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寓言拔苗助长中,描写了一个农夫嫌秧苗长得太慢,于是他把苗都拔高了,结果庄稼都枯死了。在付出沉痛的代价后,农夫终于明白秧苗的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容不得半点浮躁和鲁莽。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期望过高,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如同揠苗助长一样,总是要求孩子考到好成绩,孩子为了达到家长的目标,会想尽办法,如通过考试作弊,获得让家长满意的成绩,或偷改卷纸分数欺瞒家长,撒谎说自己获得了某荣誉等,通过虚夸作假以获取家长满意;再有一些家长对社会的各种现象无法适应,因而患得患失,心神不安;有的家长急功近利,恨不得一眨眼成为“有钱人”,家长的种种浮躁心理会不同程度地传染给孩子。学校教育的影响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学校只注重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全以成绩来评价学生,不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养成一些学生只注重表面的高分,不注重踏实地学习,可以说学生的浮躁心理是在学校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浮躁心理有哪些严重的危害?浮躁让人迷失浮躁使人急功近利,浮躁使学业浅尝辄止。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老板舍不得他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感触很深: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许多中学生不也像这个老木匠一样,在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呢?在学习中,他们不是积极行动,通过努力去争取好成绩,而是消极应付,急功近利,学习上不肯精益求精,不能尽最大努力。结果,一旦要考试了,才发现自己的学习竟是一踢糊涂。浮躁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心气浮躁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使人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神经紊乱;急功近利会导致心理紧张、烦恼、易怒,减低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如何克服浮躁心理?学会让心静下来克服浮躁心理,首先是要把心静下来,保持一颗平常心。古人有句名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代社会干扰我们心神的东西太多了,人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坐得住,才能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学习;心静不下来,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心静下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到不和同学做“虚荣”的攀比。其实,人和人之间总免不了互相比较,比较是人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这种比较一定要得法,要“知己知彼、实事求是”,判断清楚比较的双方是否具有可比性。比如:同学的成绩比你考得好,你要看他付出了多少精力,可能以前他不如你,现在他投入学习的精力比你多了,上课听课比你专心了,成绩提高就是自然的。当你从积极的角度去比较时,心理就不会失衡,不会心神不宁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心安草从前有个国王到花园散步,他看到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只有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嫉妒而死,葡萄则哀叹自己终身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牵牛花因为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而病倒,其余的花草也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无精打采。国王看了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别的植物都枯萎了,为什么你却生长得这般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心安草回答:“那是因为我不自卑,一点都不灰心失望,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只想好好做一棵心安草。”如果我们能像心安草一样,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保持一颗平常心,生活就会减少好多无谓的烦恼。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傅聪在英国留学时,有一段时间感到莫名的烦躁,始终静不下心来学习。他的父亲得知情况后,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要经得起外界花花绿绿的诱惑,要沉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才能保证心灵的畅通无阻,才能让知识记在心间,印在脑海。”这一段话,我们可以时刻用来自勉。树立明确的目标 持之比恒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里的理想,就是我们要树立的奋斗目标。人之所以有太多的浮躁,好多时候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或目标不切实际。我们在确立目标时,要考虑自身条件,不能期望过高,不能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职业挣大钱,就想做什么,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会长久。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有了目标还要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践行。有的同学能为自已确定明确的目标,并努力践行着,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每每遇到挫折或困难,就怀疑自己,止步不前。看看下面这只“小钟”给我们的启示: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不然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要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梦想成真,却又感到成功好像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做事一丝不苟,是克服浮躁的良药。比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沉着前行,我们如果能定制学习计划,把复杂的学习过程具体化,明确当前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把内容目标具体地融入到每一天、每一小时中。然后认真他细地执行,并有始有终,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内心就会有定力,就不会浮躁行事了。舒缓不良情绪如果通过一些认知调整之后,我们还会常常出现焦虑不安、不满、自卑、自我否定的心理失衡状态,则可以尝试一些舒缓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当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时,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宣泄法:在焦虑和紧张时,可以找人倾诉,也可痛哭一场,求得安慰、疏导。放松法: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上和身体上放松的方法,可帮助自己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给达吉的咨询情况在达吉充分地介绍了自己的相关情况后,咨询师和她进行了一番交谈:咨询师:你介绍说,经历地震以后,自已懂事了许多,并下决心要努力学习,要考好成绩报答父母及社会的关爱,这让我们看到了你的成长,也非常替你高兴。你还说到了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你来确定一下,在你遇到的这些问题当中,今天主要想解决哪一个?达吉:最想让自己心态平静一些,能专注地进行学习,让学习效果更好一些。咨询师:你认为是什么因素让自己心静不下来呢?达吉:(思考之后)可能是自已没有毅力吧!遇到学习有压力,有挫败的时候,就没有动力了同学超过了我、我的学习方法不好咨询师:请把这些因素分别写在纸上,然后来看看每一个因素用什么办法解决好?经过四十多分钟的交谈,达吉认识到:理清自己的思路,有明确具体的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习的时间,注意各科学习的方法,然后扎实认真地去做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她决定降低一点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有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每一次自己遇到失败学会鼓励自己,只要自己扎实地全心去努力,不去担心结果如何她很认真地在说着这一切,此时咨询师说:“你此刻就是很心静的状态,好好体察自己是怎样达到这样的状态的并把这种感觉留下来。”(咨询师此处用了一个心理技术,因篇幅关系这里不详细介绍这个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