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汉歌分类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前人的研究一般都只注重汉代诗歌中汉乐府中的民歌部分、文人五言诗或者 是贵族诗歌的研究,而汉歌部分则没有予以重视,甚至受到不应有的冷落汉歌 也是我国汉代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离开了它,是不完整的前人对 此的研究或根本不涉及,或避重就轻,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因此,本文对汉 歌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近百年来汉代诗歌的研究历程,提出了对汉歌进行研 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汉歌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本文中的。汉歌丹不是指现 已更名为。短歌力的“五七五七七”格式的诗歌形式,而是专指汉代诗歌中题目 里含有“歌 字的诗歌也相当于狭义上的汉代歌诗汉歌散见于汉代歌诗中, 因此,汉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这些歌诗当中这为下文的研究作了铺垫和过渡 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汉歌中的有些有争议的篇章进行了考论, 并从创作作家群体上对汉歌进行分类;第二章对分类出来的第一种汉歌:帝王与 贵族女子类汉歌,分别从思想内容、历史文化认识价值、语言及艺术特色方面分 节讨论第三章对第二类汉歌:臣僚文人类汉歌,分别从思想内容、历史文化认 识价值、语言及艺术特色方面分节讨论第四章主要讨论无作者名的民间类汉歌, 从思想内容、历史文化认识价值,语言及艺术特色上分节讨论第五章汉歌的总 体风貌,主要就三类汉歌在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点进行论述 第六章主要介绍汉歌对后世诗歌的重要影响认为汉歌中的贵族诗歌如安世房 中歌为汉代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或从对后世游仙诗的推动、对中国戏曲的 开创作用,对宗教情绪的体现、对女性文学的推动以及对豪放派诗歌的开创性方 面来探讨 结论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之总结和展望,认为汉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 式上看,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它应当在文学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章既论 述了汉歌研究的意义,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又提出了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期抛砖引玉,为异日的相关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这些研究,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汉歌;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较 客观地评价汉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臣僚文人类汉歌民问类汉歌 2 a b s t r a c t t h e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g e n e r a l l y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f o l kp o e t r y , f i v e - c h a r a c t e r - p o e t r yo ra r i s t o c r a tp o e t r yp a r to f t h ef o l k - s o n g - s t y l e dp o e m so fh a n d y n a s t y , w h i l et h eh a np o e t r yi sn o tn o t i c e d ,e v e ng e t ss o m ei g n o r a n c ew h i c h s h o u l dh a v eb e e nn o h a np o e t r yi sa l s oa ni n t e g r a lp a r to fc h i n a sh a n d y n a s t yp o e t r yt r e a s u r et r o v e w i t h o u ti t ,t h et r o v ei si n c o m p l e t e t h e 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m i g h tn o ti n v o l v et h eh a np o e t r y ,o re v a d e ,o rj u s ta l i t t l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s t u d i e st h e h a np o e t r y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t h e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ec o n t e n t a n d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m a i n l yt a l k sa b o u tt h ep a s t1 0 0a n dm o r ey e a r s 。h i s t o r y o ft h eh a nd y n a s t yp o e t r ys t u d y ,a n a l y z e st h en e c e s s i t ya n di m p o r t a n c e t os t u d yt h eh a np o e t r y ,d e f i n e sa n dc l a s s i f i e st h eh a np o e t r y i nt h i s a r t i c l e ,t h e ”h a np o e t r y ”i sn o tr e f e r r i n gt ot h e ”5 7 5 7 7 ”f o r mo f ”s h o r t p o e t r yn w h i c hi sr e f e r r e dt on o w ,a n di ts p e c i f i c a l l y m e a n st h ep o e t r i e s w h o s et i t l ec o n t a i n i n gt h e ”g e ”i ta l s oi se q u i v a l e n tt on a r r o wm e a n o ft h eh a nd y n a s t yp o e m h a np o e t r ys c a t t e r si nt h eh a nd y n a s t yp o e m ,s o t h es t u d i e sa l s om a i n l yc o n c e n t r a t e di nt h e s ep o e t r i e s t h i sm a k e sa t r a n s i t i o nt ot h eb e l o w t h ec o n t e n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m a i n l yt a lk s a b o u ts o m e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c h a p t e r so fh a np o e t r ya n dc l a s s i f i e st h eh a n p o e t r yb y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o ft h ec r e a t i v ew r i t e r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t a l k sa b o u tt h ef i r s tk i n do fh a np o e t r y t h ek i n ga n da r i s t o c r a tw o m e n p o e t r y f r o mt h ee m o t i o nc o n t e x t ,t h er e c o g n i z ev a l u eo fh i s t o r yc u l t u r e , t h ef e a t u r eo fl a n g u a g ea n da r to n eb yo n e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t a l k sa b o u t t h es e c o n dk i n do fh a np o e t r y 。r o b i n s o na n dl i t e r a t ih a np o e t r y 。- f r o mt h e e m o t i o nc o n t e n t ,t h er e c o g n i z e dv a l u eo fh i s t o r yc u l t u r e 。t h ef e a t u r eo f l a n g u a g ea n da r to n eb yo n e 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t a l k sa b o u tt h ef o l kh a n p o e t r yw i t h o u tw r i t e r sn a m ef r o mt h e e m o t i o nc o n t e x t ,t h er e c o g n i z e dv a l u e o fh i s t o r yc u l t u r e ,t h ef e a t u r eo fl a n g u a g ea n da r to n eb yo n e t h ef i f t h c h a p t e r ,t h et o t a lo u t l o o ko fh a np o e t r y ,t a l k sa b o u tt h es a m ep o i n t so f t h et h et h r e ek i n d sp o e t r yi ne x p r e s s i o nc o n t e n t ,a r tf e a t u r ea n de m o t i o n t h es i x t hc h a p t e rt a l k s a b o u tt h ei m p o r t a n ti m p a c to fh a np o e t r yo nt h e p o s t e r i t yp o e t r y i ti st h o u g h tt h a tt h ea r i s t o c r a tp o e t r y ,a s ”a ns h i f a n gz h o n gg e ”,o fh a np o e t r ym a d eab a s i s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nh a nd y n a s t y a n dt a l ka b o u ti tf r o mt h ep r o m o t i o nt ot h e p o s t e r i t yp o e t r ya b o u ti m m o r t a l s ,t h es e t u pa c to nc h i n e s eo p e r a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o fr e l i g i o ne m o t i o n ,t h ep r o m o t et ow o m e n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h e s e t - u po fu n i n h i b i t e dp o e t r y k e yw o r d s :t h ek i n ga n da r i s t o c r a tw o m e np o e t r y r o b i n s o na n d l i t e r a t ih a np o e t r y f o l kh a np o e t r y 3 附: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曾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_ 一埤 日 期: 一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盔单导师签名:撒日期:呦 前言 对于汉代诗歌的研究,虽然历来成果层出不穷、推陈出新,但也还有待解决 的新问题、新情况,甚至留下了不少空白点争难点,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也是永 无止境的 大致说来,近百年汉代诗歌的研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相起伏,呈现出明 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1 9 4 9 年以前这个时期仍侧重于传统的考证、笺释,对汉代诗歌进行了 “知人论世”的分析梁人刘勰对汉诗的评价,可以看作是汉诗研究的真正开始 从泰世纪初到四十年代末,是汉代诗歌研究的兴起和创立影卜段“五四”运动以 来,新的观念不断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阶 级斗争学说的引进,使古典文学研究发生了质的变化汉诗研究也概莫能外本 时期汉诗研究的专著论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探讨的深度上,都较以往有很大 的进展,而且论题集中,讨论激烈,学术交流相当频繁其内容主要是考镜诗歌 源流、甄别成立年代及对于主要作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初步探析从1 9 2 0 年到1 9 4 9 年以前的汉诗研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那就是在“五四靠新 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对汉代妇女文学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代流传下来的诗 篇数量并不多但就是在这有限的诗篇里,女性诗作占有比较醒目的位置然而 在封建社会里,并没有哪一个研究家对汉代的妇女文学给予特别的关注,本世纪 初,谢无量先生独具慧眼,率先于1 9 1 6 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妇女文学史 书中虽然只是对汉代诗歌中的妇女之作进行了筒单的叙述,其意义却不可低估 以后,梁乙真、谭正璧、陶秋英等人在3 0 年代先后写出了多部中国妇女文学史, 汉代的女性诗作,自然更受他们的重视如梁乙真在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中, 就用了2 万多字的篇幅,对高祖唐山夫人的房中歌、班婕妤的怨歌行、 以及鸟孙公主等人的诗作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考证争分析 二、1 9 4 9 年到1 9 7 6 年以前1 9 4 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 0 世纪汉诗研究 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站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立场上来对汉代诗歌进行新的价 值评估,成为汉诗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4 在5 0 年代的汉歌研究中,杨公骥的汉巾舞歌辞句读及研究是一篇具有开 创意义的重要文章,此外,丘琼荪的汉大曲管窥对宋书乐志里所列的 1 5 首汉大曲在魏晋时期的流变及其演唱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丘琼 荪汉大曲管窥,中华文史论丛第l 辑,1 9 6 2 年) ( 陈直汉铙歌十八曲 新解,郑文先生关于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的研究,从创作缘起的考辨 到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以及其艺术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等,都有比较深 入的论述( 郑文安世房中歌试论,社会科学【兰州】1 9 8 5 年第2 期; 汉 郊祀歌浅论,文史第2 3 辑) 。特别注意的是逯钦立对汉代诗歌研究的贡献 他的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和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分别于1 9 8 4 年1 1 月和1 9 8 3 年9 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先秦汉魏晋南北 朝诗a k l 9 4 0 年开始,历时四十余载编成,兼取冯维讷诗纪和丁福保全汉 三国晋南北朝诗之所长,校正其重复等讹谬,所收诗的数量又远远超过二者, 汉代诗歌可以说已尽在于此,是中国诗歌研究史上一大成就 三、新时期( 1 9 7 6 年以后到2 0 - 世 纪末) 的汉诗研究此时期研究的范围逐 渐扩大,方法上也有新的突破,开始从传统的审美观念、特殊情感表达方式以及 汉代生活习俗、社会心理等角度进行探索,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文章和专著 与此相应,汉代诗歌研究也打破了前三十年单一的、封闭的社会学研究模式,力 图从汉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习俗以及传统的民族审美观念等方面、多层 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探讨。有关汉代诗歌研究的专著也日渐增多,面世的有: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姚大业汉乐府小论;倪其心汉代诗歌研究;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等这一时期的研究非常全面 和深入其次是学术思想的更新与理论思考的加深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和侧 面对汉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如郑文的汉诗研究 以对汉代诗歌作品的具体资料考证见长张永鑫的汉乐府研究征引材料丰 富,可以使读者对汉乐府的起源、汉乐府的音乐性、汉乐府的分类和编辑、汉乐 府的特质等问题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赵敏俐的两汉诗歌研究,则从社会历史 与思想文化两个方面,结合作家思想与诗学观念,对两汉诗歌的发展与变化、时 代特色、独特艺术成就以及它在中国诗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等,进行了深入的阐 发和详细的论证 5 综上所述,近百年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历程,它与整个社会的 发展变化相对应,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代诗歌的研究呈 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汉代诗歌的研究由本世纪初注重传统的考证、笺释,到建 国以来至八十年代,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主要进 行g 人民性竹研究,再到八十年代后,转向运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视角对它进行 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探讨可以说,乐府的研究硕果累累,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特别是在乐府的起源、性质、分类方面,以及对于汉歌的思想性、艺术性、 历史地位的探讨争研究方面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文章争专著其中的很多观点 已成定论,被现行的文学史采用,影响甚大,权威性强本文试图重设前人研究 中的难点和空白点,主要对汉歌进行思考、归纳、分类比较、探讨和研究,力求 对汉代歌诗进行一个可观的、系统的把握。 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作出了界定和分类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汉歌丹不是指 现已更名为。短歌”的“五七五七七”格式的诗歌形式,而是专指汉代诗歌中题 目里含有“歌”字的诗歌也相当于狭义上的汉代歌诗汉歌散见于汉代歌诗中, 因此,汉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这些诗歌当中 6 第一章汉歌作品考论及分类 第一节汉歌作品考论 汉代诗歌的命名自有一定的特点。最常见的就是“歌。书舜典云:“诗 言志,歌永言。力传云:“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 两汉诗歌的 繁荣是适应社会各阶层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主体仍然是与歌舞相结合的艺 术形式。因而,这就决定了两汉诗歌的各阶层创作,大都与歌有一定的联系,汉 书艺文志所辑录的也名为“歌诗 ,而不直呼为“诗 ,现存两汉大部分有主 名诗篇,也多以“歌名篇,可以即席演唱。无论是汉高祖的大风歌还是汉 武帝的瓠子歌,还是张衡的同声歌,都是如此。所以郑樵在通志乐略 第一中说:“古之诗日歌行,后之诗日古近二体。歌行主声,二体主文。诗为 声也,不为文也。浩歌长啸,古人之深趣。今人既不尚啸,而又失其歌诗之旨, 所以无乐事也。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 按郑氏以为作诗未有不歌之语,虽然未免绝对化,但是从两汉诗歌的创作情况来 看,不歌之诗确实占少数,这就不同于魏晋以后徒诗创作越来越多的情况,而是 一个仍以歌诗为主体( 即为声而作诗,不是为文而作诗) ,它是中国诗歌发展史 上的特殊时代。搿歌诗一即是那些可以歌唱可以配乐的诗的总称。 在讨论汉歌的分类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前,首先对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某些篇 章进行考论。当前对汉代诗歌中的黄鹄歌、安世房中歌、招商歌等诗作 的真伪尚有异议,本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本文所界定的“汉歌 进行考论,以期为下文的进一步研究作好铺垫。 1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 9 9 4 年版,1 3 9 一1 4 l 页 8 3 安世房中歌产生于汉初,汉书礼乐志有明确记载:“房中祠乐, 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日安世 乐。打可是,今天有人认为它为武帝时作品,作者可能是李夫人,论证要点如下: ( 1 ) 史记与汉书艺文志无记载;( 2 ) :史记司马贞索隐有礼乐 志安世房中乐十九章语,指武帝时的十九章;汉书艺文志在房中 辞“吾易久远 句下,晋灼注目:“武帝自言拓境广远安固也。 ( 3 ) 后人有怀疑 者,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有搿武帝时,诏司马相如等又作安世歌 诗十七章。一以上是外证,内证又有( 4 ) 房中祠乐礼神,据旧唐书音乐志, 武帝时始制礼神之曲,汉初无暇顾及。( 5 ) 十七章贯穿一“孝字,这是惠帝后 的事,又,诗中有“我定历数之语,应指太初改历后。“海内有奸 句,亦和 武帝有关。( 6 ) 房中祠乐和郊祀歌有共同之处,句式格调相近,共同反 映了武帝时一些时尚,如“飞龙秋,游上天 句,由此,作者认为只能产生于武 帝时,且作者是李夫人。理由是:( 1 ) 李夫人以倡进,通音乐。( 2 ) 李夫人是中山 人,不排除中山下属唐县之可能,则有直称唐山夫人之可能。汉人有此例,如钩 弋夫人赵婕妤,因其居钩弋宫而称之圆。 安世房中歌历经各位学者之考证和论述,基本可定论的是:安世房中 歌的作者为唐山夫人,汉高祖之姬。 ( 1 ) :汉书言之凿凿,不能以后人之注否定前人,除非有实据。且郊祀 歌十九章, 史记、 汉书之记载甚详,和诗文一一对应,不会错。( 2 ) 不能 以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否定之。若按此说,高祖时诗不录固不对,武帝时 诗不录又焉能说通? ( 3 ) 郭茂倩也承认是唐山夫人所作。( 4 ) 高祖乐楚声,汉初作 乐亦有词。 1 9 8 5 年第3 期。 9 汉初。( 7 ) “纷乱东北”章,指汉初事,韩王信反入匈奴,陈稀反,帝亲攻之。 阎王虑官反,定燕国。( 8 ) 七言句式,战国时已有。( 9 ) “飞龙秋 等神话,自秦 就有,高祖即位大祠之。李夫人为中山人,但不一定是唐山人。且汉书、 史记无一称李夫人为唐山夫人者,且汉代没有以出生地名夫人者。韦昭日: “唐山,姓也。 “钩弋 指宫名。 在展开讨论之前,需要对郊祀歌的几个基本问题予以先行说明。第一, 本文所论汉郊祀歌是指史记乐书所谓“至今上( 汉武帝) 即位,作十 九章的郊祀歌十九章。我们知道,通常所说的“郊祀歌,除了汉武帝时 期的郊祀歌之外,还有灵芝歌一篇。但灵芝歌并未与郊祀歌十 九章以及宗庙乐歌如安世房中歌同列汉书礼乐志,也未入郭茂倩 乐 府诗集之古辞,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将之划归班固名下,题论功 歌诗,因此本文将之归为班固诗。 关于郊祀歌作者,本文同意学界广泛认可的词、曲作者为司马相如、汉 武帝、匡衡、李延年、邹子等人的看法。因为自汉书礼乐志载“以李延年 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 以来,此后这一问题虽有过讨论, 但结论并无太大的变化。笔者采用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其是司马相如等人集体 创作的结晶。 第二节汉歌作品的分类 汉歌主要包括在汉代楚声歌、徒歌、乐府诗当中,分类有很多种。本文从产 生作家群体上进行分类,分为帝王与贵族女子类、臣僚文人类和无作者名的民间 类三类。 一、帝王和贵族女子类( 4 6 ) : 本文所界定的汉歌中的帝王和贵族女子类特指汉代帝王、同姓诸侯王以及帝 王、诸侯王之后妃、公主等人的诗作。大致范围如下( 按用途划分) :1 、个体抒 怀之作,包括汉高祖刘邦: 大风歌、鸿鹄歌;汉高祖戚夫人:舂歌;赵王 刘友:幽歌:城阳王刘章:耕田歌;汉武帝刘彻:瓠子歌、天马歌二首、 :李夫人歌、 思奉车子侯歌;淮南王刘安:八公操;汉昭帝刘弗陵:黄鹄 1 0 歌;燕王刘旦:歌;燕王刘旦华容夫人:歌;广川王刘去:歌二首;广 陵王刘胥:歌;刘细君: 乌孙公主歌;汉成帝班婕好:怨歌行:后汉灵帝 刘宏:招商歌;后汉少帝刘辩:悲歌;唐姬:起舞歌。楚霸王项羽:歌 和项王歌;自狼王唐藏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东平 王刘仓武德舞歌诗。 2 、祭祀乐章,包括汉高祖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十七章。 二、臣僚文人类( 5 0 ) : 集体诗作:郊祀歌十九章。 四皓歌,司马相如歌、琴歌二首,东方朔歌,李延年歌,商丘 成醉歌,李陵歌,杨恽歌诗( 拊缶歌) ,梁鸿五噫歌,崔驷歌, 傅毅歌,李尤九曲歌、武功歌,张衡歌、歌三首、同声歌、鲁 生歌,蔡邕琴歌,赵岐歌,董少平歌,郭乔卿歌、董逃歌、 皇 甫嵩歌、仪风歌、龙蛇歌、龙蛇歌附三首、引声歌、霍将军歌、怨 旷思维歌、郭辅碑歌,班固论功歌诗、古歌、 北风歌( 后文有说明) 。 三、无作者名的民间类( 8 2 ) : 集体诗作:汉鼓吹铙歌十八曲。 平城歌、画一歌、民为淮南厉王歌、天下为卫子夫歌、 郑白渠歌、 ( 颖) i l j l 歌、牢石歌、 上郡吏民为冯氏兄弟歌、 长安为尹赏歌、 长安百 姓为王氏五侯歌、 间里为楼麓歌、 刘圣公宾客醉歌、 匈奴歌、 铙歌、 论功歌诗、招商歌、渔阳民张堪歌、 :临淮吏人为宋晖歌、 :淙州民樊晔 歌、蜀中为费贻歌、鲍司淼歌、通博南歌、蜀郡民为廉范歌、苍梧人 为陈临歌、 乡人为秦遴歌、魏郡与人歌、顺阳吏民为刘陶歌、 交耻兵民 为贾琮歌、 :洛阳人为祝良歌、巴人歌陈纪山、 汲县长老为崔瑗歌、 崔君 歌、 彭子阳歌、王世容歌、 巴郡人为吴资歌、:又歌( 又歌指另一首 巴 郡人为吴资歌) 、六县吏人为爱珍歌、华容女子狱中歌吟、 巾舞歌诗、 俳 歌辞、 悲歌、:前缓声歌、靛歌、 古八变歌、 古歌二首、 :髓歌、l :古 咄嗜歌、 视刀镊歌、 鸡鸣歌、 古懿歌、古妍歌、 乐府歌二首、 汉 书歌、古歌三首、 茂陵中书歌、芑梁妻歌、信立退怨歌、 【m 】北京、作家出版社,1 9 5 4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从) 【n 1 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6 5 1 2 第二章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汉歌中的帝王与贵族女子类绝大部分都是汉初的楚歌, 因此,研究此类汉歌,可以从现有关于汉皇室楚歌的研究中发现端倪。 我们说汉初的汉歌都是可唱的,说明了歌与诵不仅是歌诗与汉赋在文体上的 区分,同时也说明,是否配乐可歌也是影响并左右汉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影响汉初的汉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西汉至东汉中期的两个半多世纪的时间跨度里,称霸当时诗坛的诗歌形式 是汉代楚歌。汉代楚歌以自己独特的文学体式和强烈的人文主义文学精神而成为 汉代诗歌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成为中国诗歌由 诗 体、“楚辞体向五言诗体的过渡与中介,个别学者看到了这种缺失,并且力图 弥补之。郑振铎先生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秦与汉初文学 有“汉初的 楚歌作者 的一段文字表述;章培恒先生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三章“建安以 前的汉代诗歌有“楚歌诗体的兴起的一段文字表述;袁行霈先生中国文学 史第一卷第二编第四章“两汉乐府诗刀有“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一节谈及汉 初楚声:吉川幸次郎先生中国诗史有垓下歌和大风歌两篇论文,算 是对汉初文学表述的交代。 事实是:帝王与贵族女子类诗歌是汉歌乃至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 是其中的汉皇室楚歌更是独领风骚:汉高祖刘邦 大风歌、 鸿鸽歌开创了 汉代帝系汉歌创作的先河,随之而下的汉历代皇帝都有汉歌创作如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等。受到汉代帝系汉歌创作的影响,汉 代王侯及皇室成员也创作了大量的汉歌作品,如赵王刘友、燕王刘旦、广陵王刘 胥、广川王刘去、城阳王刘章、淮南王刘安、乌孙公主细君、戚夫人、唐姬、华 容夫人等。因此,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文学体式和强烈的 文学精神而成为汉歌乃至汉代诗歌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 响,成为中国诗歌由诗体、“楚辞一体向五言诗体的过渡与中介,并且以自 己的创作回响于当代诗坛。 第一节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的思想内容 审视此类汉歌,我们注意到,这些作品中蕴涵着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倾向, 其中,表现生命、生命精神及其价值意义是最为突出的特点。帝王与贵族女子类 汉歌在创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思想内容和题材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对汉王朝国势的歌颂和赞美 汉帝国的统一强盛带来了汉歌创作的繁荣局面,同时,新的社会生活面貌在 此类汉歌创作中也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高祖姬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和武帝的天马歌为其代表。 高祖姬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为代表的汉初宗庙雅乐,表现出汉人对新王 朝的歌颂。此组汉歌最早著录于汉书礼乐志。赵敏俐有专文对安世房中 歌的作者、时代作出考证,考证严谨,可谓定论。此组汉歌的内容,不仅表现 了自战国末年以来兴起的“五德轮回 观念,颂扬了汉高祖的赫赫战功和他的天 生之德,而且对儒家的“孝一的观念也极力推崇。 安世房中歌无论出于怎样的为汉王朝的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主观目的,都 不能脱离客观的现实基础。这组汉歌所大力歌颂的“天命 与“德 ,是汉人对 新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我定历数,人告其心 , “王侯秉德,其临翼翼 ,社会统一了,时代变化了,一切都是新的气象,一切 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开始。“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大山崔,百卉 殖,民和贵,贵有德。 这形象的比喻,虽然略带夸张之意,但是,人民在亡秦 之后归顺汉王朝,确实有百川朝海、敬仰高贤之意味。在这里,“德不仅仅是 统一的人心所向,同时还代表了汉初的执政方针,接受亡秦的教训采取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天马歌为汉武帝所作。据 :史记乐书载,武帝的 天马歌是在西 汉王朝攻伐大宛后获千里马,汉武帝所作,诗中充溢了“涉流沙兮四夷服 的得 意之情。刘彻 天马歌二首是祥瑞之作,描写的祥瑞是马。在古人眼里,马是 非凡之物。武帝时期这种观念依然流行,因此他笔下的天马形象带有鲜明的神化 色彩。“太一贡兮天马下,霈赤汗兮沫流赭。骋客与兮足l | 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 1 4 其一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其二前首作于元鼎四年,是为渥洼水中马而作。在武帝看来,能得到渥洼水 中马是太一至上神的赐福,是自己文治武功、德泽天下的结果。诗歌首句洋溢着 感激太一天神的真情,言语之间也不乏自夸之意。天上的神马降临人间,万里奔 驰,血汗赭沫,可见其仪容品貌非同一般。接着又用深情的口吻,赞美天马驰骋 天地之间,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来到汉帝国。“龙之友的到来为国家带来了 福音,自夸自许的得意之情自然会涌腾诗行之间。 东汉白狼王唐鼓所作歌诗三章,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与远夷怀 德歌,从艺术水平上看不高,但是其中渗透的对汉帝国的畏服与赞美,则道出 了汉人夸耀自己国家统一强大的心理。这种对大一统局面的肯定与歌颂,从历史 的发展过程来讲,促进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土的热爱与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中华民 族之主体之所以被称之为汉族,可以作为这个时代留给后世最宝贵的历史遗产的 象征。而这,显然是与两汉大一统的局面的完成和汉帝国的繁荣强盛作用于时代 人心理有直接关系。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两汉大一统的歌颂,作为汉歌新 的内容之一,才有它的重要时代意义。 2 对自身命运的深痛悲慨 作家能以较少的政治顾虑而以较多的自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刘彻的瓠子歌表现的是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个人力量的渺小与悲哀;李 夫人歌则是对生命复活的企盼。刘辩的 悲歌,刘友、刘旦、刘去等人的“绝 命歌一,是对自己不能把握生命时的无奈呻吟。戚夫人的春歌、唐姬的舞 歌、华容夫人的 发纷纷歌、乌孙公主的悲愁歌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 哀与绝望。人一旦到了搿穷愁之时,痛苦流涕,颠倒反复,不暇择音而怨,宁有 不伤者乎? 一 诸吕跋扈与刘氏王侯权势衰微的强烈对照,透露出个体面对时代的无奈哀 伤。广临王刘胥的塞歌是巫蛊事件后,面对险境求生无望的泣歌。 这种对自身命运的深痛悲叹不仅体现在汉皇族男性成员之间,而且也体现在 女性成员中。同时又由于女性细腻、敏感的心理特点,因而对自身人生的际遇变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 q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9 年,第1 2 l 页。 1 5 迁会产生比男性更强烈的感触。如高祖姬戚夫人舂歌,华容夫人发纷纷歌, 汉成帝婕妤班氏怨歌行。 戚夫人因为年少善舞而受到刘邦的宠幸,后生一子,欲让子如意立为太子。 其后事败,高祖去世后,吕后囚戚夫人于永巷,舂歌就是戚夫人在被吕后囚 于永巷后的哭诉,诗云:“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 千里,当谁使告汝。”起首两句以对比出之,子位之尊,母位之卑,描绘出戚夫 人心中对今日境遇的无限愁怨。接着以终日在恐惧和劳苦中生活,具体描写今日 愁苦的现状。最后两句,以相思不得相见的痛苦,进一步加深了思念的痛苦之情。 成帝婕妤班氏作怨歌行,是对汉成帝时赵飞燕姊妹祸乱后宫的历史现实写照。 东汉末年董卓作乱将要杀少帝,少帝与唐姬别,唐姬歌日:“皇天崩兮后土颓, 身为帝兮命天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茕独兮中心哀! 一语浅意悲。 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和震撼人心的力度,正如清人费 锡璜评价的那样:“汉人诗未有无所为而作者,如垓下歌、舂歌、幽 歌,皆到发愤处为诗,所以成绝调;亦不论其词之工拙,而自足感人。 究 其原因,在于它所传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是生活、生命的绝唱。当作家的物质生 命形态结束、生命的精神长存时,其情感的表露是不会有任何做作的,不论是因 为何种原因而使生命结束,或是因为何种原因而使事业中断,此时此刻,还有什 么能够让作家不袒露其心胸! 因此,汉高祖刘邦会在 大风歌中唱出对未来的 忧虑;汉武帝刘彻会在瓠子歌里唱出人事的微茫;汉昭帝刘弗陵会在黄鹄 歌里表现出孱愁与忧伤;汉少帝刘辩会在悲歌中抒发死亡的无奈。至于说 到燕王刘旦、广川王刘胥、息夫躬绝命时所歌唱的楚歌,则不必再去说些什么了; 即使那些活下来的人,像华容夫人、乌孙公主、李陵、等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又 何在呢? 因此,汉代楚歌的作者所歌唱之歌多是咏叹生命之歌,辅之以楚歌的强 烈抒情效果,自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流传至今。 3 对人生无常和离愁别绪的慨叹 如汉武帝刘彻李夫人歌、刘细君 ,收清诗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6 3 年版,9 4 7 页 1 6 棹歌,云出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力汉灵帝刘宏的招商歌也有抒发 人生无限的感慨,表现及时行乐的场景:“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 惟e l 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千秋万岁嘉难逾。 人的生离死别是永恒不变的文学描写主题。武帝的李夫人歌即是如此。 李夫人有“倾国倾城一的美貌,惜早卒。但是,武帝对她的思念却从未停止。据 记载武帝曾经命令方士招致她的魂魄,在招魂的过程中,汉武帝隐约看到一个貌 似李夫人的女子,但却不敢近前观看,于是更加伤感不已。便作李夫人歌。 日:“是耶非耶?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一 这种离别的情绪也体现在远嫁他方的皇族女子身上。汉代面对北方匈奴侵 扰,曾长期采取“和亲 的政策。元丰六年,乌孙使臣到汉求亲,武帝封江都王 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王。但是,“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居室。岁时 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 诗云: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 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与中原迥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 俗令她难以接受,诗歌把诗人远托异国、思念故土的悲愁之情表达无遗。乌苏远 在西域,“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一。回那里对刘细君来说,是“天一方打的“异国 , 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未知的世界。李因笃支出,“细君所悲有甚于此者,俱浑然 言外,歌词最古,猷健哀侧,一语不杂,尤在明妃 ,( - 5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3 2 0 页 1 7 确如此。 项羽的垓下歌与刘邦的大风歌,就是这种权利争夺的写照。作为失 败的英雄项羽,到头来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勇武,在“四面楚歌声中只 好叹天命不与,垓下歌的呜咽缠绵与悲伤慷慨,让人既敬仰项羽战死时的悲 壮,又可怜他那悲惨的结局。而刘邦歌大风时虽然已是九五之尊,然而“安 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最后一句,却不能不想到他和英布刚刚结束的战争,君臣之 间的相互猜忌和权力的争夺,已经使他感到孤独悲伤。 汉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斗争,首先是在戚夫人和吕后之间展开的。刘邦的 鸿鹄歌、戚夫人的舂歌、赵王刘友的幽歌、城阳王刘章的耕田歌 等全是和这一斗争有关的诗作。其中刘邦的鸿鹄歌作于易太子之事未果之后, 这是宣告戚夫人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失败的哀歌,戚夫人的舂歌是被吕后囚禁 后的哭诉,赵王刘友的幽歌是对吕后擅权的怒斥,城阳王刘章的耕田歌 则表示了要除掉吕氏家族的决心。这些诗篇本身就可以连接成一段历史,向我们 揭示这一时期王室内部斗争的残酷。 赵王刘友诸吕用事歌、燕王刘旦归空城歌、广陵王刘胥塞歌等 都体现了汉皇族中男性对权利斗争失败的哀鸣。赵王刘友为刘邦姬妾所生。吕后 专权,无所不为,婚姻也成为其政治权利的砝码。据汉书高五王传载:“孝 惠时,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谗之于太后,太后怒,召赵王置 邸,令卫围攻之。赵王饿,乃作歌,遂幽死。一其歌日: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胁迫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巫我以恶,谗女乱国 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 贱,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刘旦、刘胥三人都是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都是因为外在的强大压 力而不得善终。刘友是高祖之子,因为后宫之事招来杀身之祸。据史记吕太 后本纪传记载,刘友迎娶吕姓之女后,却宠爱别的妃子。吕姓女出于嫉妒,于 是向专权的吕后诬告他。吕后闻之大怒,将其软禁京城,不供饮食,并且不准他 的臣僚传送食物,最终刘友被活活饿死。刘旦与刘胥都是武帝之子,均因为欲图 谋不轨而被迫自杀。刘旦“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学,浩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 1 8 招致游士。 他觊觎太子之位,但未能如愿。皇子刘胥同样心存野心,不过他的 方式看起来要荒谬得多:希望通过巫术来实现自己的帝王梦。事发后,刘胥“药 杀巫及宫人二十余口以绝口。一圆由此可见,赵王刘友的诸吕用事歌,反映了汉 高祖死后,刘、吕权力之争的,燕王刘旦的归空城歌把皇权之争的残酷表露 无遗。广陵王刘胥欲久生歌也是皇权之争失败后的产物。 在复杂的两汉社会生活中,经济关系是以个人利益的方式呈现着,阶级斗争 并不是在抽象的对立阶级之中展开,在更多的场合转化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与斗争,也存在于相同阶级内部。翻开两汉社会历史,触目而来的皆是这种人与 人之间的斗争。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斗争形式的变化。如赵 王刘友的幽歌和戚夫人的舂歌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二人同死于吕后之 手,他所反映的,是阶级内部的斗争。吕后杀死戚夫人,其原因只是因为高祖在 世时,曾经一度想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从此使她怀恨在心,她凭借自 己的权利,既不需要寻找名正言顺的理由,也不需要虚假地装出一副亲亲之爱的 慈悲面孔,而是直截了当地下手。高祖刚刚过去,她就迫不及待的“徵王到长安, 鸩杀之。一( 汉书。高五王传) ,更把戚夫人弄成人彘事件,其惨无人道的程度, 不但今天我们听来发指,就连她的儿子汉惠帝看后,也感叹“此非人所为,臣为 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史记。吕太后本纪) 。文明的进步往往要付出道德的代 价,由于撕破了宗法制度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两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斗 争,显然呈现出一种比前代更加公开化的形式。 第二节帝王和贵族女子类汉歌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 此类汉歌的创作虽然存留下来的不多,但是却生动真实地记录了汉初统治集 团内部激烈的斗争,它说明,这个新王朝的建立也是伴随着各种矛盾开始的,这 个新兴的地主阶级即便是在处于上升之势时,也仍认带有本阶级极端贪婪自私的 本性。王室内部的斗争仍然继续,并且在王室贵族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诗篇,都向我们揭示了汉王室内部斗争的残酷,是我们认识汉诗与汉代生活 的重要材料。 o 【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2 7 5 1 页。 o 【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 ,2 7 6 2 页 1 9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讲,这些帝王与贵族女子类汉歌的认识价值还不止于此。 因为从内容上看,在先秦诗歌史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哪些贵族诗章的创作,象汉 初这样都集中表现在王室内部的斗争上。从情感的抒发来讲,这些汉歌也不同于 先秦贵族雅诗传统,已经没有比较浓厚的宗族伦理情感。从艺术风格上说,这些 汉歌也不象先秦贵族诗那样庄严典则,语言文雅,而是出言直率,感情直露,毫 不含蓄。更重要的是从创作态度上看,这些作者心中并没有把诗作为教化手段的 观念,并没有象儒家所说的那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厦门第一中学招聘心理教师笔试真题
- 2024年泸州市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
- 课堂纪律管理提升策略计划
- 2024年北京市杂技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职业生涯发展对财务的影响计划
- 保安工作全面提升计划
- 开展社团比赛与评比活动方案计划
- 2025届甘肃省嘉峪关市名校数学七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名校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数据处理工具及技巧试题及答案
- 大国兵器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试参考答案
- 下月监理工作计划模板
-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陕西省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附解析)
- 压力管道分部工程竣工报告
- 土地互换永久合同范本
-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
- 新版高中物理必做实验目录及器材-(电子版)
- 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