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褒七级解字.doc_第1页
陈子褒七级解字.doc_第2页
陈子褒七级解字.doc_第3页
陈子褒七级解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会缘起. 陈子褒 一国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盛衰,系乎教育。中国教育古法,唐宋以后,日即泯没。有明以来,以八股取士,于是垂髫之子,入学就傅,即讽读深奥文字。例以古人由浅而深,由简而繁,由分而合,由浑而画之教法,概乎未有闻焉。褒心焉非之久矣。去岁漫游日本,获晤彼都人士,求所谓师范校长小学校教员者,叩以教育宗旨,与夫一切条理。愈恍然于中国教育既失其本,复遗其末,非全行改革,无以激发国民之志气,浚沦国民之智慧。且读书十年,毫无级数,汩没性灵,虚度日晷,莫此为甚。中国地处温带,国民脑慧,不让外人,而竟湮郁于野蛮教法之中,遂成今日不痛不痒世界。识微见远之士,至谓中国之亡,亡于学究之手。岂谬语哉!23 词锋寒芒,语势跌宕,尽显万木草堂弟子的英气。此种“虹光剑气”,在这位此后数十年咸称其为“妇孺之仆”的仁慈教育家的灵魂中,一直潜伏不弃。 光绪二十五年冼玉清五岁。光绪二十九年(1903)冼玉清正式开蒙,从这一年起她先后入读澳门林老虎私塾、启明学校等。24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二岁的冼玉清转读陈子褒的“灌根学塾”。该年陈子褒四十六岁。是年,陈氏在澳门试验的新式教育已经成熟。从陈氏该年所撰论初等小学读本一文分析,他一直摸索的按学童年龄分级教授的新编教科书,体制已经成型。许多年后冼玉清为该文写下如是按语:“教育家多高谈理论而不肯编辑小学教科书,故小学教科书而能适合小学生程度者实不易得。惟先生为通儒而兼教育家,编一书必经数年实地试验然后刊行。故当时学生读其书者,声入心通,日日进步,真有如游琉璃世界之妙。”25此仅其一。陈氏这位曾深受晚清激进思潮沐浴的先驱者,在其晚年却将最传统的基础之学“小学训诂”形象地称为“解字”,依程度列为七级,并视此为“子褒教育”的精髓。陈氏“解字法”的现实背景是“今学西文之风气开矣,人情汹汹,趋之若鹜”,所谓旧学,趋新之人弃如粪土;但实际上要一新国民教育,“欲学童速成,莫若引之观书;欲引之观书,莫若使之多识字。”“故欲通西学者必通中学,欲通中学者必通训诂。世人动谓三千字便足用者,不过为浅人言之耳。若欲于经学史学涉其藩篱,极少亦须五千字。”26也即学童教育,“识字愈多愈妙”,而舍训诂别无他途。27据陈子褒的大弟子区朗若追忆,陈氏积二十年的试验,至民国初年,“陈式解字课”七级规制初告完备。28此课表面看无甚奇异,实寓意深焉。陈氏对此有言简意赅的论述: 夫十三经不二字,不过六千七百有奇耳。即使遍读十三经,所识不过此数,而况近日之课本?字数几何,每日读字数几何,以一年核算之,所识新字,恐落落如晨星也。有士、农、工、商通行之字焉,是第四级字;有学人通行之字焉,是第五级字;有经史通行之字焉,是第六级字;有经史不通行之字焉,是第七级字。如其注重解字也,则十五岁之学童,必可以识第五级字。(中略)循途而施之,每日不过数字,每年一千有奇,及至十五六岁时,可以解经,可以读全史,可以作词章,可以读周秦诸子,而此后专意西文,覃精科学,何患其不深于中文也。29 冼玉清十二岁归陈子褒帐下,前后共八年;30冼氏少女求学的史迹今阙如,不过上引陈氏“七级解字”的形制,却能够清晰还原冼从一个少女到一个初入学术门槛学人的成长过程。清末民初的澳门非以“人文”称盛,可一个文化史上的奇女子就在这里平静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步入了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即使冼玉清初投陈门,从“第一级字”课学起,以年计“千字有奇”,则八年光阴下来,冼玉清所识之“字”,已达陈子褒认为很理想的地步。31据区朗若所述,陈“平生所注之心血,用于字课者为最多,亦最精”;“所讲授之经史子集以及骈散文诗词,甚而所批改之文章,所发问之策文题目,无不以字课为骨,所以生徒之获益者,每有长足进步”。陈门另一大弟子陈德芸又谓:“先生教育方法,最特别者惟字课,最收效者惟字课,最难索解人者亦惟字课”。32总此,冼玉清八年陈门受业,所得的重要学养与功力之一,即为陈子褒这“只此一家”的特殊训诂训练。陈氏临终之年尝自豪谓:“在澳(门)时完全听受七级字者,惟小女翘学及女生冼玉清。玉清从余游八年,得不称为老友乎?”33 更为重要的是,陈子褒非一寻常学究,不惟经学可窥堂奥,尤精史籍,“烂塾全史,而能融会贯通,鞭辟入里”(冼玉清语)。回视吾国近现代文化史,那些大梦先觉的优秀者,几无不精熟全史。有此,渗透于“陈氏教育”中的灵魂,尤重古今贯通,于史窥今。在新旧世纪之交的广东,有多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改良书塾,陈子褒能留下他的口碑,无他,“陈氏教育”融汇了一个授业者目光如炬的史识与开阔的人文视界。在这点上说,陈氏是以殊途同归之径,得其师之精髓,光其师之遗绪。光绪二十五年,陈子褒作文有语谓:“师者,吾所遵而行者也。然苟无突过吾师之思想议论,而默守吾师之指授,困缚于牢圈中,则学殖颓落;”“亚氏曰:吾非不爱吾师敬吾师,然爱敬公理更甚于爱敬吾师”;“中国士人,不知此义,恒有谦让未遑之意影留于脑质中终其世在古人圈套内。”34光绪三十四年,陈氏因“笔舌狂骂”世像有感作一文,有语云“尔来维新志士,号称文明,然而操言论自由之权,作旁观笑骂之派,以口舌为硝弹,以笔札为戈矛,偶宗旨之不同,遂咆哮而大肆,(略)以子骂父,犹云大义灭亲。以弟骂师,辄曰吾爱公理。抑至此乎,不忍言矣。是宜换彼浇风,变其恶德。”35 陈子褒的卓越处就在他的历史判断力,使他超越了康门弟子身份的局限,在“人生的现场”已对现实的纷攘作出了独立的判断。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