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力学)复习辅导要点和模拟试题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即:力,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和波,功和能,动量和冲量,等。 一、重要概念和规律(一)重要概念1力、力矩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作用时,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但物体间不一定接触。力是矢量。力按性质可分重力(g=mg)、弹力(胡克定律f=kx)、摩擦力(0f静f最大、,f=n)、分子力、电磁力等。按效果可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对于各种力要弄清它的产生原因、特点、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具体效果。 力矩是改变物体转动状态的原因。力矩m=fl通常规定使物体顺(逆)时针转动的力矩为负(正)。注意力臂l是指转轴至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质点、参照物 质点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平动的物体一般视作质点。 参照物指假定不动的物体。一般以地面做参照物。3位置、位移(s)、速度(v)、加速度(a) 质点的位置可以用规定的坐标系中的点表示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由始位置引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与路径无关而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与路径有关。 速度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它的方向就是位移变化的方向。其大小称为速率。在s-t图象中,某点的速度即为图线在该点物线的斜率。在匀速四周运动中,用线速度v=s/t和角速度=/t,v是矢量,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两者的关系为v=r。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但不一定限速度方向相同。在v-t图象中某点的加速度即为图线在该点切线的斜率。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用向心加速度a=v2/r和a=2r描述,其方向始终指向圆心。4质量(m)、惯性 质量表示物体内含有物质的多少,是一标量且为恒量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由质量来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就越难改变它的运动状态。6周期(t)、频率(f)、振幅(a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周期指物体运动一周的时间,频率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周数。在简谐振动中,周期指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防次数波动的频率决定于波源振动的频率,它跟传播的媒质无关。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振幅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振动能量也越大。7相和相差 相是决定作简谐振动的物理量在任一时刻的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相差指两个振动的相位差,即=2-1当=0时,称为同相;当=时,称为反相。8波长()、波速(v) 波长指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的质点间均距离。波速指振动传播的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为v=f。同一种波当它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和波速要发生改变,但频率不变。9波的干涉和衍射 波的干涉指两个相干波源(两个波源频率相同、相差恒定)发出的波叠加时能形成干涉图样(某些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某些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的区域)。其条件: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波叠加。 波的衍射指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10音调、响度、音品 这是表征乐音三个特点的物理量,音调决定于声源的频率。响度决定于声源的振幅。音品决定于泛音的个数、泛音的频率和振幅。11功(w) 功是表示力作用一段位移(空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要深刻理解功的杨念:如果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因此,凡谈到做功,一定要明确指出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了功。做功出必须具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因此,如果力在物体发生的那段位移里做了功,则物体在发生那段位移的过程里始终受到该力的作用,力消失之时即停止做功之时。力做功是一个物理过程,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在这物理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功可用公式w=fscos计算。当 090时,力做正功,当=90时,力不做功, 当90180时,力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该力做正功)。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功的正负仅表示力在使物体移的过程中起了动力作用还是阻力作用。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12功率(p)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注意理解:公式p=w/t是功率的定义式,表示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公式pfvcosa表示即时功率。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但不能理解为当v趋近于零时f可趋近于无穷大,也不能理解为当f趋近于零时v可趋近于无穷大,这是由于受到机器构造上的限制的缘故。要注意区别额定功率(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和输出功率间的区别和取系。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它所牵引以物体达最大速度。最大速度受额定功率的限制。在si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实用单位有千瓦等。要注意其换算关系。13能量(e)、动能(ek)、势能(ep) 我们认为能够对外界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能量是表示物体状态的物理量。能量是标量。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用公式ek=mv2/2计算。要注意:ek是相对于某一时刻(或某一状态)的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率有关,而与速度方向无关。动能是标量,且恒为正值。物体的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由于v不同。因而ek也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用公式ep=mgh计算。要注意: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因而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参考平面的选择,通常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差值不因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而有所不同。重力对物体做多少正(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减少(增加)多少重力做功的特点是只跟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有关,而限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当物体在参考平面上(下)方时观u重力势能为正(负)值。 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弹力对弹簧做多少正(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就减少(增加)多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决定于弹簧被压缩(或拉伸)的长度及弹簧的倔强系数。14冲量(i)、动量(p) 冲量i=ft,是矢量,其方向决定于力的方向。 服从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表示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即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需经过段时间才能改变物体的速度。 动量p=mv,是矢量,其方向决定于速度的方向。服从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二)重要规律1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尊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其他的力不存在一植物体的实际加速度为这几个加速度的矢量和。2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和力的物理会义。 牛顿第二定律(f=ma)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外力及物体本身质皮之间的关系、使用时注意矢量性(a与f的方向始终一致)、同时性(有力f必同时产生a)、相对性(相对于地面参照系)、统一性(单位统一用si制)。 牛顿第三定律(f=-f)揭示了物体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3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平衡时,即或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状态。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f= 0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m=0。注意:对于共点力平衡必有 m=0。对于固定转动轴平衡,必有f=0。还要注意力的平衡和物体的平衡的区别。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a的大小和方向一定。可以用公式和图象(s-t图象和v-t图象)描述。注意:公式v=(v0+vt)/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判断初速度不为零的句变速直线运动或测定其加速度的公式为s=at2 ,即从任一时刻开始,在连续相等的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s都相等。判断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方法一;用s1:s2:s3=1:3:5判断(可作为充分必要条件)。方法二:同时满足s=at2 (仅作为必要条件)和s/s1=2/1。利用图象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其点、线、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5.曲线运动的规律: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平抛运动可视为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虽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且恒指向圆心,所以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其向心力f=mv2/r或f=m2r,它与速度方向垂直。故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向心力不是什么特殊的力,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都可提供为向心力。 行星运动的规律由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三定律分别指明了行星运动的轨道、行星沿轨道运动时速率的变化以及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r3t2=k)。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本质原因,可应用来发现天体并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6振动和波动的规律:当物体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且阻力足够小时,物体将作机械振动。振动可分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当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将发生共振,振幅达最大。简指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其特点是所受外力的合力符合f=-kx,加速度符合a=-kx/m。这两个特点可作为判别一个物体是否作简谐振动的依据。简诺振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它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典型的间谐振动有单摆和弹簧振子等。作简谐振动的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振幅越大,能量越大。 机械振动在煤质中的传播过程形成机械波。其特点是只传播振动的能量而媒质本身并不迁移波动遵循叠加原理,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波动的任一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和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一致波动有横波和纵波之分。波动图象也是正弦6或余弦)曲线,它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在判别质点振动方向时要注意波动方向。7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要注意: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质点(或单个物体)。由动能定理可知:动力做正功使物体的动能增加z阻力做负功,使物体的动能减少。w指作用于物体的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因此要注意分辨功的正负。ek1和 ek2分别为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的动能。因此,ek2-ek1仅由初末两个运动状态决定,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公式w=ek2- ek1为标量式,但有正负。w为正(负)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减少)。ek2- ek1为正(负)也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减少)。8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揭示了物体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及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可表示为e2=e1,要注意:该定律所研究的对象是物体系统。所谓机械能守恒,是指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el和e2是指物体系统在任意两个运动状态时的机械能,并不涉及el和e2间互相转化的具体细节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一定的关系:当只有重力做功时,应用动能定理可以得机械能守恒定律。9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揭示了物体所受的冲量与其动量变化间的关系。要注意:动量定理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或单个物体、或可视为单个物体的系统)。动量定理具有普适性,即运动轨迹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作用力不论是恒力还是变力(f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几个力作用的时间不论是同时还是不同时,都适用。f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冲量ft的方向与动量变化mv的方向相同。10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的动量变化规律。对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可表达为m1v1+m2v2=m1v1+m2v2要注意:系统的封闭性。动量守恒定律所研究的对象是物体系统,所谓动量守恒是指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的限制性。守恒的条件是f0。这包含几种情况:一是系统根本不受到外力;二是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三是系统所受的外力远比内力小,且作用时打很短;四是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速度的相对性。公式中的速度是相对于同一参照物而言的。时间的同时性。系统的动量守恒是指在同一段时间里物体相互作用前后而言的。动量的矢量性如果系统内物体作用前后的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可选定正方向后用正、负号表示,将矢量运算化简为代数运算m6)n律具有普适性。11碰撞规律 弹性碰撞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无能量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只满足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6功和能的关系 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改变,能量的改变需通过做功来实现。功是描述物理过程的物理量,能量是描述物理状态的物理量。如果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坝u机械能守恒。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做功外,还有其他力做功,则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但总的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二、重要研究方法1寻求“守恒量”。物理世界千变万化,但有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遵循守恒的规律。如力学中,有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z电学中有电荷守恒等由于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广。处理问题方便,因此,寻求“守恒量”已成为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2运用等量转化的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进一步揭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发现新规律如:由重力做功使物体动能增加,可以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之一。3发散思维。多角度地研究同一物理问题。如力学中,从力的瞬时,时间积累、房间积累效果研究,分别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物探规律;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渠道。三、基本解题思路 归纳起来,力学中有三把金钥匙,那么遇到力学问题,究竟怎样选用和使用金钥匙呢?基本思路是:1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明确研究对象,画好两图:物理过程示意图和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2. 对涉及要求速度和位移的问题,先从能量观点入手分析往往会带来方便。即对各个力所做的功,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作出分析。如果研究对象是一系统,且只有重力做功,则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如果研究对象是一物体,且还有其他力做功则应用动能定理解要注意分清正负功。选定零势能点。初末状态的机械能或动能、统一单位等问题。3对涉及要求时间和速度的问题,先从动量和冲量观点入手分析往往会带来方便。即对各个力的冲量、物体动量的变化情况作出分析。如果研究对象是一系统,且所受合力f=0,则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如果研究对象是一物体,且f0,则应用动量定理解。要注意选定正方向、分清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初末状态的动量、统一单位等问题。4. 对涉及要求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先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分析往往会带来方民即对研究对象分析其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后,列出其运动方程,必要时再运用运动学公式解之。要注意分析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选定正方向。统一单位等问题。5选用上述三把金钥匙解题是相对的。一切要视具体问题来定。有时需同时用之,有时可分别用之。这就需要通过解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深刻领会,灵活运用。四、重要研究方法1选取理想化模型和过程。这是重要的科学抽象理想化的方法,即只研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使研究问题简化。如。质点、自由落体、单摆和弹簧振子等理想化模型和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四周运动、抛体运动、简连振动等理想化物理过程。2解析法。通过定量分析用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解析法具有推理严密和定量分析的特点3图象法。通过建立坐标系表达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位移图象、速度图象、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等。图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4隔离法。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便于受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被隔离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5矢量运算法。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当物体的运动在同一直线上时,可选定一个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选定正方向要以处理问题方便为原则,通常可规定初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方向。6运动的分解合成法。将复杂运动看作由几个简单运动所组成。它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的分解与合成。合成和分解要视问题的需要和实际效果进行正交分解法是常用的方法。五、基本解题思路解答力学问题通常可按如下思路进行:1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画出示意图。2明确研究对象,正确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3选取坐标系,规定正方向。4选准物理规律,列出方程5.解出所求物理量的文学表达式,代入统一单位后的数据。6.计算结果,验算讨论。六、复习建议 通过本讲力学的复习,要求明确力学中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知识整体结构,深刻理解以力、速度、加速度、质量等为主体的重要力学概念,熟练掌握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重要规律。要求明确力学中以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功、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动量、冲量等重要概念,熟练掌握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重要规律,能灵活地运用三把力学金钥匙解决力学问题,不断开拓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进一步了解研究力学乃至研究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能似明晰的思路熟练地解决有关力学问题。继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熏陶良好的学习(包括复习)习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并为后续内容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制订复习计划 为加强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应当注重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般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要求一章一节全面细致的复习,着重抓好基础。第二轮要求深化知识,综合提高,灵活运用。要注重重点内容的专题复习,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注重解题规范化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注重科学的安排时间以提高复习效率。切忌重理论轻实际、重资料轻教材、重结论轻过程、重解题轻应用的不良倾向2把握知识的深广度 要切实遵循大纲和教材,不要随意拓宽加深,注意摆脱题海,避免陷入偏、怪、难的歧途,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如下列内容不作要求:静摩擦系数的概念,物体的一般平衡条件和开普勒三定律等物理规律,按有效数字规则运算,用速度图象去计算问题,互换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对矢量运算仅限于解直角三角形,对力矩平衡问题仅限于有固定转动轴的情况,对连接体问题仅限于相连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情况,对有关向心力的计算仅限于掏心力是由一条直线上的力合成的情况,对竖直平面上的圆周运动仅限于计算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有关问题关于负功的概念,只要求明确它的物理意义。关于功率的概念,有时由于负功的出现也会遇到功率是负值的情况,则仅要求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是阻力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关于弹性势能,只要求定性了解它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其它能的转化,而不要求用公式进行计算。不要求用功能关系解题。关于碰撞,只研究正碰,不区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且只讨论一维的情况。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只限于一维的情况。3. 掌握知识结构 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和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力学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是平衡状态、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振动和波动、反冲运动、碰撞等。力学所研究的方法及其获得的规律可分为:从力的角度考虑,有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从能的角度考虑,有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为此,要十分注重深化对力学概念、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力学从总体上可分运动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静力学只是运动学中当速度为零(或角速度为定值)时的特殊情况。运动学所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的是运动现象;而动力学所研究的则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从力和能两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运动的本质(即三把力学金钥匙)。学习力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分析运动现象与揭示运动本质的过程。在总复习之时,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将已学过的揭示本质的物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已学过的运动现象和尚未遇见的许多问题。4. 要注意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如,关于功的概念,在初中规定功w=fs,其中s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在高中则将功定义为w=fscos,即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讨论了正功和负功的意义以及合外力所做功的计算方法。研究力做功除了力学中涉及的力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洛舍兹力等,复习时,要把它们串起来,比较它们做功的特点。在高中学习能量时,进一步揭示了功的本质,功是描述物理过程的物理量。做功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关于功率的概念,讨论了平均功率、即时功率、额定功率、输出功率等概念。关于能量的概念,从初中的定性研究发展至高中的定量计算动能和重力势能。通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功和能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能量在转化中保持守恒5要注意揭示物理规律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从力的角度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从能的角度总结出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所得的规律不同,但描述的是同一物理现象,揭示的本质是一致的。当然,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要注重通过列表等形式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适用范围、成立条件、矢量性、解题思路等方面加以比较,以加深对相近知识的理解。6要注意加强思维训练可先以物理规律为专题训练收敛思维,归纳出运用三把力学金钥匙解题的不同的基本思路。然后,可在解同一道题时,训练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地考虑问题,防止用某一规律训练解题所造成的思维定势,从而有效地培养灵活地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七、参考书物理化学综合科2010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指导丛书(高中起点升本科)-物理分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屠庆铭。书号:isbn 978-7-0402-8768-4。物理(力学)模拟试卷1一、 选择题(每题分,共分)1、 如图1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了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0 b 2r,向东;r c r,向东;r d 2r,向东;2r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前面有情况需紧急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刹车后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3s后汽车的速度为( ) a 15m/s b 8m/s c 4m/s d 0m/s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和静摩擦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已知,若撤去,则木块所受的合力为( )a 10n 向左 b 6n 向右c 2n 向左 d 04、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0的是( ) a 5n,8n,9n b 5n,2n,3n c 2n,7n,10n d 1n,10n,10n5、若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为f,则有( ) a 合力f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合力f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 合力f可以比、都大,也可以比、都小 d 合力f不可能与、中的一个大小相等二、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牛顿第三定律三、计算题(每题分,共分)1、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为4s,求物体下落的高度h和所用的总时间t。2、 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kg的建筑材料以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g取)、如图所示,长为5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直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m的两杆的顶端、上,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端连着一个重为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1、b 2、d 3、d 4、c 5、c三、1、带入数据得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平衡条件得:推出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90n。3、由相似三角形可知,得5y=4x可知: 解得试题2一、选择题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 ). 他的动能不断增大. 他受到的重力大于他受到的阻力. 他受到的合力为零. 他的重力势能不断不变(答案:c)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会运动.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会运动. 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答案:d)3、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力一定越大. 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到的压强一定越大. 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答案: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只有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性.质量较小的物体没有惯性(答案:a)5、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分钟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车的速度是25米/秒.乙车出发时距甲车60米远.乙车追上甲车需用6分钟.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1.8千米 (答案:d)二、计算题1、总质量为80 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 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 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试根据图像求:(g取10 m/s2) 02244668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2224t/sv/ms1t1 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解:a8 m/s2;mgfma,fmgma160n大约是39.5格,所以h39.54158 m,wfmghmv21.25105 jh2500158342 mt2342/657 s,t71 s2、某汽车紧急刹车后经7秒钟停止,在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可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内的位移为2米,则汽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解:把刹车过程逆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位移公式得到由速度公式可以得到开始刹车时车速为再由位移公式得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答:汽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是98m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28m/s。ab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成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解:设摆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摆长为l,b球的初始高度为h1,碰撞前b球的速度为vb,在不考虑摆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题意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设碰撞前、后两摆球的总动量的大小分别为p1、p2有p1mbvb 解得: 同理可得: 解得: 即: 由此可以推出:4% 所以,此实验在规定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试题31、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v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2、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3、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万有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 )af与r成正比bf与r成反比cf与r2成正比df与r2成反比(答案:d)abom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的支架上,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设水平横梁oa和斜梁ob作用于o点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bcd(答案:d)5、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ab左右aa与b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相对b向下滑动b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向上滑动c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静止不动d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b向上滑动(答案:bc)二、 计算题1、一足够长的斜面,最高点为o点,有一长为l1.00 m的木条ab,a端在斜面上,b端伸出斜面外斜面与木条间的摩擦力足够大,以致木条不会在斜面上滑动在木条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2.00 kg的重物(可视为质点),b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0.50 kg的重物若要使木条不脱离斜面,在下列两种情况下,oa的长度各需满足什么条件?木条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abo木条质量为m0.50 kg,分布均匀解:当木条a端刚刚离开斜面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斜面倾角为,根据力矩平衡条件,若满足条件木条就不会脱离斜面根据题意解得:设g为木条重心,由题意可知 当木条a端刚刚离开斜面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中的分析可知,若满足 木条就不会脱离斜面解得:0.25 m 2、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 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解: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两车在t0时相遇。则有 解得: 代入题给数据得: va20 m/s,vb4 m/s,a2 m/s2,有: 解得: t16 s,t218 s(舍去)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 6 s。试题4一、填空题1、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答案: b2、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5题图答案:a3、汽车的后窗上常贴有“请保持车距”的字样,其原因是a防止因车速太快与前面的车相撞b防止因惯性与前面的车相撞c防止阻碍司机视线看不清路面d利于路上行人穿过公路或街道答案:b4、“嫦娥一号”靠近月球后,点燃发动机,向运动前方喷出火焰,进行太空刹车减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b、刹车过程中,其动能在增大c、刹车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c 5、某同学用l00n的力推一辆1500n的小车。关于他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他用了力,他就做了功 b、他推小车前迸了lm,因此他做的功为1500j c、如果他用l00n的力推动小车前5米后松手,车由于惯性又要前进5m后停下来,他做的功为500j d、车每前进lm,他就做1500j的功答案:c 6、火车减速进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 )a .火车的动能在不断减少 b.火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零 c.火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d.火车刹车是利用增大闸瓦对车轮的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答案:b7、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a,上升的高度为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a、mgh b、mah c、m(a+g)h d、m(g-a)h答案:c8、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在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摆球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a受重力、拉力、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a受拉力、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a受重力、拉力的作用d、摆球a受重力、向心力的作用答案:c9、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在时刻变化,大小可以不变化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c、物体的大小在时刻变化,方向可以不变化d、物体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上、如图所示,质量为、的两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上做的功为,上做的功为,则:a、b、c、d、无法确定答案:c二、计算题1、如图10-1所示,劲度系数为 k的轻质弹簧一端与墙固定,另一端与倾角为的斜面体小车连接,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上叠放一个物体,已知小车质量为 m,物体质量为m,小车位于o点时,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小车从o点拉到b点,令ob=b,无初速释放后,小车即在水平面b、c间来回运动,而物体和小车之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求:(1)小车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和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b的大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小车和物体一起运动过程中,在某一位置时,物体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零。分析与解:(1)所求的加速度a和摩擦力f是小车在b点时的瞬时值。取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kb=(m+m)a 所以a=kb/(m+m)。 取m为研究对象,在沿斜面方向有:f-mgsin=macos所以,f=mgsin+mcos=m(gsin+cos)(2)当物体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的零时,小车的加速度变为a,小车距o点距离为b,取m为研究对象,有:mgsin=macos取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有:kb=(m+m)a以上述两式联立解得:b=(m+m)gtg 说明:在求解加速度时用整体法,在分析求解m受到的摩擦力时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两者交互运用是解题中常用的方法,希读者认真掌握。2、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拖拉机,前轮直径为0.8 m,后轮直径为1.25 m,两轮的轴水平距离为2 m,如图14所示,在行驶的过程中,从前轮边缘的最高点a处水平飞出一小块石子,0.2 s后从后轮的边缘的最高点b处也水平飞出一小块石子,这两块石子先后落到地面上同一处(g取10 m/s2).求拖拉机行驶的速度的大小。分析与解:由题设知,从a处水平飞出的石子和0.2 s后从b处水平飞出的石子均做平抛运动,抛出的初速度大小相等,且均为拖拉机行驶速度的2倍。如图2所示xa=2vta=2v 图2xb=2vtb=2v x+d=xb+vt0 v=5 m/s 3、如图8-1所示,质量为m=0.4kg的滑块,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b点运动,到达b点时外力f突然撤去,滑块随即冲上半径为 r=0.4米的光滑圆弧面小车,小车立即沿光滑水平面pq运动。设:开始时平面ab与圆弧cd相切,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令ab连线为x轴,且ab=d=0.64m,滑块在ab面上运动时,其动量随位移的变化关系为p=1.6kgm/s,小车质量m=3.6kg,不计能量损失。求:(1)滑块受水平推力f为多大? (2)滑块通过c点时,圆弧c点受到压力为多大? (3)滑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龙坡区2025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才引进2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明市2025福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紧缺急需专业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璧铜线运营公司招聘28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省德清县交通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日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紧急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港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半年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空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专业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核集团所属中国核电核电人才联合培养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及权属企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内部电子发票管理制度
- 市政道路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浙江荣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2万米母线槽、2万套电缆桥架、2万套配电箱、60万套偏心套、60万套离合器摇臂齿轮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2025新SA8000全套社会责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 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培训
- 聘用兼职会计师合同协议
- 2025年新滑索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10篇
- 医院中央运送服务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护送或陪检)
- 聚焦财税场景的AIBM生态服务行业白皮书
- 《教育心理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