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小窑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周边小窑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周边小窑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周边小窑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周边小窑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越矿业有限公司 贞丰县挽澜乡大石堡煤矿 周边老窑及水害调查报告 大石堡煤矿地测防治水科 2017年2月贞丰县挽澜乡大石堡煤矿老窑及水害调查报告一、矿井地理位置大石堡煤矿位于贞丰县城西南方向10.0km处的大石堡村附近,属贞丰县挽澜乡所辖,地理座标为东经10533491053351,北纬252206252210。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县级公路相通,矿区距贞丰县城公路里程约20km,距白层码头约37km,距南昆铁路安龙站约96km,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二、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本井田属中山丘陵侵蚀、剥蚀、溶蚀地貌,地形主要为山峦斜坡,最高标高1312m,最低标高1110m,相对高差202m。2、气象区内雨量充沛,雨季为5-7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150mm,南西北东向的次级水系柏枝树冲沟从矿区东部经过(季节性溪沟)。矿区气候条件较好,冬无严寒,但夏有酷暑,最高气温为3032,最低气温0,年平均气温14左右,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3、地表水系矿区地形陡峻,属于以地下水为主的水文地质区。矿区南东部的柏枝冲沟为区内的自然排泄水系,流向由南西向北东流出矿区。由于矿区内可采煤层的采掘标高均在当地潜水面之上,且自然排泄条件较好,故大气降水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弱。4、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1992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贵州省建设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件,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据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三、矿区地层矿区位于龙头山向斜北翼,地层为三叠系火把冲组、二桥组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 1、火把冲组(T3h):为海陆交互相和冲积相含煤沉积组合,由石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及煤层(线)组成多个沉积旋回,与下伏地层把南组为整合接触,厚687810m。本组按岩性划分为三个段,各段之间为连续沉积。矿区内仅出露第三段中上部。第三段(T3h3):由浅灰、灰、黄灰绿色等色厚层至块状粗至细粒石英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组成不等厚韵律层,砂岩中具斜层理。在中部及上部含可采煤层(矿区主采)二层,自下而上编号为2#、3#。2#煤层厚1.501.70m,含夹矸厚0.100.25m,煤层在区内展布稳定;3#煤层厚1.261.46m,展布稳定。除可采煤层之外,本段含煤线913层,单层厚0.010.20m。本段产双壳类及植物化石,厚340412m。2、二桥组(T3e)岩性为中厚厚层状细至粗粒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砂岩、粘土岩,夹少量细粒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及劣煤层,厚100m,底部以厚层状粗粒石英砂岩出现与火把冲组分界。3、第四系(Q)为黄褐色砂质粘土及亚粘土夹岩石碎块沿缓坡地带或沟谷平缓处堆积,厚010m。(二)构造矿区位于龙头山向斜东段北翼,岩层总体为单斜,岩层产状为倾向250270,倾角平均为3。矿井施工过程中,发现矿井东面有一小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西,断距4m左右。由于该断层位于村寨保护煤柱和已采区内,所以对矿井的开拓布曙影响不大。四、煤 层1、含煤性煤矿区含煤岩系为上三叠统把南组、火把冲组,厚约1100m,主要由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线)等组成多个韵律,共含煤层(线)80余层,煤层总厚度最厚15.63m,最大含煤系数1.4%,但达可采或局部可采(0.70m)并能在全区或局部对比者,自下而上仅有1#、2#、3#、4#四层煤。根据沉积特征及含煤岩性,将含煤岩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煤组、中煤组和上煤组三个含煤组。矿区范围只出露中、上煤组。下煤组:区内未见。据区域资料其底界位于把南组第二段底,顶界至煤层顶板。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含煤层(线)1214层,煤层单层厚度0.050.40m。除顶部1# 煤层相对稳定,全区或局部可对比外,其余煤层变化较大,难以对比。煤组厚410m左右。中煤组:区内仅见上部。层位相当于火把冲组第三段下部。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岩性由石英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及煤层(线)等组成多个韵律,产双壳类及植物化石。含煤层(线)4层,煤层单层厚度0.010.40m。除顶部2#煤层可采及全区可对比外,其余煤层变化较大,难以对比。煤组厚540m左右。上煤组:层位相当于火把冲组第三段中上部。为河流相沉积。主要由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及煤层(线)等组成多个韵律,产双壳类及植物化石。含可采煤层二层(2#、3#)及不可采煤层(线)811层(煤层单层厚度0.080.30m)。除2#、3#煤层稳定可采外,其余煤层变化较大,均为不可采煤层。煤组厚250m左右。2、可采煤层3#煤层:俗称高煤,产于上煤组中靠下部,上距二桥组底界90110m,煤层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58平均倾角3。顶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白色粘土岩。煤层厚1.561.72m,平均1.63m,局部地段含厚约0.050.1m的夹矸。煤层沿走向两端均延伸出矿区。煤层稳定,属结构简单煤层。2#煤层:俗称瓦啄煤或一垛煤。产于上煤组中上部,下距3#煤层4558m,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 8,平均倾角3。据探槽、老硐实测,煤层厚度1.261.48m,平均厚1.36m,沿走向两端均延伸出矿区,煤层展布稳定,属结构简单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见表煤层特征表 煤层名称煤层厚度煤层间距(m)稳定性煤层倾角顶底板结构最小(m)最大(m)平均(m)顶板底板2#1.261.481.3645-58稳定3粉砂岩粘土岩3#1.561.721.63稳定3泥质粉砂岩粘土岩五、煤 质1、物理性质矿区内煤岩呈玻璃或金刚光泽,条带状构造,阶梯状断口,节理发育,常见黄铁矿结核及细脉。岩矿鉴定结果表照煤岩属丝炭亮煤及角质亮煤类型的陆植烟煤,具条带状显微结构,显微组份中凝胶化基质8385,丝质化基质812,黄铁矿(粒度30120)约1.5,粘土矿物(粒度5)约15,充填于裂隙之中,石英0.52。2、主要煤质指标2#、3#煤层均为低灰、中高硫、高热值烟煤,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煤质特征表 指标煤层水分Mad(%)灰份Ad(%)挥发份Vda(%)硫份S(,d)(%)发热量QDTg2#0.79.6518279553#1.415.9117.871.978235六、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简述1、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及排泄情况矿区地形陡峻,属于以地下水为主的水文地质区。矿区西部的南北向冲沟为区内的自然排泄水系,流向由南向北流出矿区。由于矿区内可采煤层的采掘标高均在当地潜水面之上,且自然排泄条件较好,故大气降水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弱。2、含水层及隔水层特征根据岩性特征,并结合地表及已有矿井、老硐调查,工作区分为1个相对含水层及1个相对隔水层。概述如下:(1)相对含水层:由二桥组厚层块状粗粒石英砂岩及火把冲组第三段中石英砂岩、细砂岩等组成。厚度大于100m,分布于可采煤层顶底板,富水性中等,透水性较强。(2)相对隔水层:由火把冲组第三段中薄中厚层粘土岩、细粉砂岩及煤层(线)等组成。厚度一般50100m左右,分布于可采煤层顶底板,为矿床主要充水相对隔水层。据地表及老硐调查,隔水性较好。综上所述,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均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准面以上,地形较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程度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属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的裂隙水充水矿床。3、矿坑充水因素从几个矿井和老硐的调查情况,矿坑的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窑积水。矿坑充水因素,主要是节理和裂隙构造,即大气降水通过二桥组厚层块状粗粒石英砂岩及火把冲组第三段石英砂岩、细砂岩裂隙注入矿坑。4、水文地质矿床类型矿区相对含水层由二桥组厚层块状粗粒石英砂岩及火把冲组第三段石英砂岩、细砂岩等组成,其河流和地下泉点的补给水源均以大气降水为主,其次为老窿积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煤层顶底板相对隔水层由火把冲组第三段中薄中厚层粘土岩、细粉砂岩及煤层(线)等组成,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需注意的是本区有小窑开采历史,浅部老窑多,采掘过程中,尤其是浅部掘进时需注意老窑积水,加强探放水工作。七、成立老窑及水害调查领导小组矿成立老窑及水害调查领导小组人员如下:组 长:艾飞龙副组长:刘铁军成 员:张亮、魏梅初、胡建平、王攀、刘正、方龙、杨圣义、刘廷祥、印明士、王小元、秦二双、易昌忠、尚跃华、尚永老窑及水害调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长负责本矿井的老窑及水害全面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本矿井老窑及水害的具体工作,严格按照本矿井的水文地质报告说明和老窑及水害预防措施,组织老窑及水害领导小组的成员,对全矿井所有受采掘影响的区域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有因采掘影响的裂隙,塌陷等隐患时立即报告矿长,并安排人员及时进行整改,情况危急的必须报国土局进行处理。成员按照组长和副组长所安排的时间,路线进行对整个矿井所有受采掘影响的区域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有因采掘影响的裂隙,塌陷等隐患时及时进行整改。八、老窑及水害情况检查报告1、2015年3月6日,由老窑及水害调查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副组长和成员计四人,对大石堡煤矿矿区内老窑及水害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对矿区内因采动影响造成的裂隙和塌陷等老窑及水害,作具体的记录与报告。2、调查所行走的路线:大石堡煤矿原大石堡村寨新大石堡村寨小河沟煤矿矿界边大石堡煤矿采空区域窑上寨公路小河沟老井周边小煤窑矿区公路风井周围矸石场回矿。3、通过检查所发现的问题说明:本矿采空区域范围内,无任何塌陷和裂隙现象,村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