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 nt h e a r t i s t i cf l a v o r i np r o d u c t ss h a p e d e s i g n i n g b y h o uk e x i n b e (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4 at h e s i ss u b m i t t e di np a n i a ls a t i s f a c t i o no f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t h ed e g r e eo f m a s t eo fl i t e r a t u r e d e s i g n i nt h e g r a d u a t es c h o o l o f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y a n g x i o n g y o n g a p r i l ,2 0 1 1 00、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它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埘本系统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b 强:p “年f 具i e 1 日期:2 0 f 年广月s 日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 摘要 老子 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们可以将无形的“大象”理解为抽象 的“气”,虽不具象,但确实存在,可以通过载体来表达。准确理解抽象的“美 感”与具象的载体之间的关系,以“气”为“体”,以“韵”为用,指导设计过 程,可以为设计活动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气在形之上,韵在形之中。优秀的产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是具体的、 可见的造型。但是造型的源泉在于设计师、有远见的企业对自身文化的不懈! 簪持 和与时俱进的不断进化。延续与变化构成了产品不断优化的动力,我们可以将之 理解成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与“韵”。 产品造型设计需要理念的支持。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开发现代文 化和现代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产品形态如同绘画与书法一样,也可以传 达出气韵之美。 本文首先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所期望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解 说,分析研究背景,从宏观上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随后,论文丌始通 过美学“气韵”理论综述,探究“气韵”理论渊源,对产品造型设计理论的分 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的建构并通过实例来验 证。最后结论部分论文简要回顾了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探讨了未来的发 展趋势。 本论文立足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以作者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设计史上一些 经典作品为实例,将“气韵”的理念引入现代设计领域,为现代工业设计统一性、 延续性与节奏感、变化感相结合的设计趋势带来了新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借 鉴与参考。 关键词:产品造型;气韵;变化;统一;和谐 a b s t r a c t l a ot z us a i d : “t h eg r e a t e s ti m a g ei si n v i s i b l e ;t h em o s tb e a u t i f u lv o i c ei s s i l e n c e ”t h eg r e a t e s t i m a g ei s n o tac o n c r e t e i m a g e ,w h i l ew ec a nf e e ii t d e n p e n d i n go ns o m es p e c i f i c f i g u r e s a c c u r a t e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a b s t r a c tb e a u t ya n ds p e c i f i cm o d e l sc a n h e l po u ra c t i v i t i e so fd e s i g n q i i sa b o v e t h em o d e l ;y u n c a nb ee s p r e s s e db yt h em o d e l a :( ) ( ) d d e s i g nc a nb eu n d e s t a n da sam o d e l s o u r c eo fi n s p i r a t i o ni so u to ft h em o d e l i t 、s f r o mt h ef a r 。s i g h t e dd e s i g n ra n dt h eg r e a tc o m p a n y 、si n s i s t i n ga n de x p l o r e i n s i s t i n g a n dc h a n g ei st h et w os i d e so fac o i n ,w h a tc a np r o m o t e d e s i g nt od e v e l o pc o n s t a n t l v p r o d u c td e s i g nn e e d sac o n c e p tt o s u p p o r t i n t e g r a t i o ni sa l r e a d y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d o m e s t i ci n d u s t r i a lp r o d u c td e s i g na ni n e v i t a b l et r e n d i n d u s t r i a lp r o d u c t d e s ig n i sb r o a d e rt h a nt h ef o r m e rh a sa n e w ,d e e p e rc o n t e n t d e s i g nn e e d sac o n c e p t ,a n dn e e das e n s eo fc u l t u r e i ti sa l s o d e s i g n e dt o r e f l e c tt h em a i n s t r e a mo fad e s i g n e r so w n h e r i t a g e c h i n e s e5 0 0 0y e a r so fh i s t o r v n o t o n l yh a so u t s t a n d i n gc u m u l a t i v ep l a s t i ca r t s ,a l s oh a so u t s t a n d i n gc u l t u r a l t r a d i t i o n s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s u n i q u e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 c u l t u r ea n dm o d e r nd e s i g no ft h ev a s tr e s o u r c e sa n dv a l u a b l ea s s e t t h ep a p e r b a s e d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e s t h e t i c t h e o r y , t h e “a r t i s t i cf l a v o r ”c o n c e p ti n t ot h e m o d e r nd e s i g n ,m o d e r ni n d u s t r i a l d e s i g nu n i t y , c o n t i n u i t ya n dr h y t h m c o m b i n e d w i t hc h a n g e si nd e s i g nt r e n d st h o u g h t sb r o u g h tn e w ,p r o f o u n d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o ft h er e f e r e n c ea n dr e f e r e n c e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i s s u eo ft h e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n t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a n dl o o k f o r w a r dt oe x p l a i n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a n a l y s i so f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f r o mam a c r o a d d r e s s e db yt h e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f i c a n c eo fs t u d y i n gt h i s t o p i c s u b s e q u e n t ly ,t h e p a p e rb e g a na e s t h e t i c “a r t i s t i cf l a v o r ”t h e o r yr e v i e w ,e x p l o r et h e “a r t i s t i c f l a v o r ”t h e o r yo fo r i g i n ,o nt h e t h e o r yo fp r o d u c td e s i g n ,a n dt h e nt r y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b a s i so fp r o d u c td e s i g n“a r t i s t i cf l a v o rt h e o r y , a n da ne x a m p l e t ov e r i f yt h ec o n s t r u c t k e y w o r d s :p r o d u c es t y l ed e s i g n ;p r o d u c td e s i g n ;a r t i s t i cf l a v o rt h e o r y ;c h a n g e u n i t yh a r m o n i o u s i i i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 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i 摘要i i a b s t r a e t i i i 第l 章绪论1 1 1 研究背景l 1 2 内容意义3 1 3 方法思路4 1 4 论文架构5 第2 章气韵理论的美学原理6 2 1 气韵探源6 2 1 1 气韵的渊源与发展一6 2 1 2 美学理论的气韵范畴8 2 1 3 美学气韵理沦的气8 2 1 4 美学气韵理论的韵9 2 2 气韵审美的实证一10 2 2 1 产品的审美功能层次1 0 2 2 2 气韵审美实证之y i ny a n g 躺椅设计l l 2 2 3 气韵审美实证之兰亭序1 2 2 2 4 气韵审美实证之明代家具一1 3 2 3 小结l5 第3 章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理论1 6 3 1 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的建构1 6 3 1 1 气韵理论建构的必要性1 6 3 1 2 气韵理论建构可行性1 8 3 2 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的范畴1 9 3 2 1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的范畴19 3 2 2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韵的范畴2 0 3 2 3 产品造型设计气与韵的关系2 0 3 3 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的产生与发展2 1 3 3 1 产品造型设计气的生成2 1 3 3 2 产品造型设计韵的丰富一2 2 i v 硕i j 学位论文 3 4 气韵与现代设计理论2 2 3 4 1 系统论、事理学和气韵理论j 2 2 3 4 2 符号学与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2 3 3 4 3c i 设计、p i 设计和气韵理论一2 4 3 5 小结2 5 第4 章气韵理论与产品造型设计实践2 6 4 1 几款作品的设计构思解析一2 6 4 1 1 沙滩车的设计2 7 4 1 2 溜冰鞋设计2 8 4 1 3 音响设计2 8 4 1 4 其他设计实例一2 9 4 2 气韵解析范例之汽车造型设计3 1 4 2 1 大众s a n t a n a 的气与韵3l 4 2 2 宝马车的气韵3l 4 3 气韵解析范例之其他设计3 3 4 3 1 绝对伏特加酒瓶与招贴设计一3 3 4 3 2 五粮液的气与韵3 4 4 4 产品造型设计的气韵与设计方法3 6 4 4 1 模块化设计方法3 6 4 4 2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3 6 4 4 3 概念设计方法一3 7 4 5 小结3 7 结论3 9 参考文献4 2 致谢4 5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 6 附录b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详细摘要一4 7 v 硕i j 学位论文 1 1 研究背景 第1 章绪论 老子说:“道法自然”【l 】;又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2j 由此看来,既然自然法“道”,“道”是美的 本源,那么自然即是美。所以说美的东西既是恒定的,又是有变化、对比的,这 种变化与对比,引申到设计领域,就是“韵”。统一与变化原理是产品形式美的 总法则,它强调设计应力求统一,但不能僵化;设计也应富于变化,但不可杂乱 无章【3 】。这个“富于变化而又不会杂乱无章的统一 ,就是“气”与“韵”在系 列产品中的一种体现。 产品造型设计从威廉莫罩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算起,经过德国包豪斯对 设计的系统化与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己有上百年的历史【4 】。世界各先进工业国 家对工业设计的普遍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 提高。二十一世纪设计的世纪,基于价格的市场竞争正在被基于设计的竞争所取 代 s j 。尤其是近几年来,工业设计已远远超过工业生产活动的范围,并逐渐形成 一种文化形式【6 】。它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 的各方面都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工业设计不仅正在解决人类社会现实的与未来 之间的连接问题,正在创造、引导人类健康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方式,而且直接参 与重大社会决策与变革。当今社会,消费者不再满足子千篇一律的产品风格和外 型特征,对产品精神和文化归属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 合作和文化共享中,各种相异的文化价值被带到了一个共时性的空间中,相互融 合、碰撞,极大的改变了以往那种各成一体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状况,引 起社会文化“去域化”改变。“去域”是指“文化与地理的和社会的区域之间某 种自然关系的丧失【j 7 】 。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 人们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也受到外来观念的巨大冲击。在这种形势之下,更需 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理念、元素指导我们的设计 和设计管理,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与灵感源泉。美国未来主义大师诺曼贝尔盖 茨总是强调设计完全是一件思考性的工作,而视觉形象出现于设计的最终阶段 【8j 。可见,设计的最终审美是设计师所引起的消费者的精神共鸣,是形态之外的 精神含义。 著名设计教育家柳冠中教授也指出:“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方式已经升华为一 种文化形式、哲学形式、思维形式【9 】。”设计教育的综合化已经是国际国内工业 论产品造型设计巾的气韵 产品造型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含义较之以前有了新的、更 深的内容。设计应该系统化逐渐成为业内的共识。在这样的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 设计公司,都不能再把一款产品孤立的看作是一个单独的设计,设计必须与企业 文化、理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美的、系列的风格。在这样的形势下,不 再孤立的去设计产品,而是要既要峰持自己的特色,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在这样 的背景下,拥有自己设计的理念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成功的设计理念必须从总 体上把握企业的风格和个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那么在产品造型设 计活动中怎样从整体t 把握设计的理念和风格? 怎样做到整体风格与单个产品 的变化与统一? 怎样使自己的产品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环 境? 这些都是每个设计师,每个设计管理者与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设计需要理念的支持,而理念则需要一种文化意识,它是设计的主导、设计 的灵感之源,同时也体现着一个设计师自身的底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 不仅拥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亦不缺乏优秀的造型艺术累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 统文化是我们开发现代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作为工业设计师 要真正理解和消化我们的传统艺术,追根寻源,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 产品设计之中。而近年十分流行绿色设计思潮及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的造物观都在不同侧面体现了产品设计的社会美学内涵。文化心理 与文化脉络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克劳斯克里彭多夫( k r i p p e n d o r f f , k l a u s ) 认 为,设计师应暂时抛弃主观的看法,试着去重视人类心理,各种社会环境与文化 脉络【i 。鉴于中国漫长的造型历史所形成的文化认知习惯,我们对气韵理论的 研究正逢其时。 产品功能与造型就像是硬币的两个面,密不可分。如果从广义的社会效应来 界定功能,可以将产品的基本功能划定为t w n 系统:即分技术功能、经济功能 和与人相关的功能。而工业设计的任务是优化产品与人相关的功能【1 1 】。徐恒醇 把使用者的效用细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就是从产品对使用者发挥的物质上的 和精神上的效用上,把产品功能划分为实用、认知和审美三种,如图1 1 所示。 产品的审美功能是最高层次的功能。产品造型作为体现审美功能的重要载体,在 图1 1 产品的功能层次简图 资料来源:徐恒醇设计美学 2 一 4 硕f j 学位论文 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工业设计界的先驱之一美国的诺曼盖茨就曾说过: “产品的功能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的,这是显然的事实。更重要的是, 在赋予产品功能的同时,造型的构想也就随之展丌。”因此,为产品造型提供源 源不断的文化源泉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我们所提出的气韵理论就是在满 足实用功能、认知功能的基础上对产品设计过程中以及产品本身所蕴含的高于形 态之上的抽象规律和能够带给使用者精神共鸣的途径进行探讨。 产品造型的美是形而上的东西,是超越文化与国界的。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 各国关于产品造型的理论也有所不同,但是,对建立在形态之上的韵律、和谐的 追求却是一致的。我们说“气韵”,克莱夫贝尔则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1 2 】”,产品设计以具体形态为载体,也可以理解为“有意味的形式”,而这里 所 兑的“意味”,与我们的“气韵”,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工业设计的最初理 论是完全功能主义的,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之后, 对产品的美感追求也越来越成为产品学则的重要因素。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购 买一件产品的时候,并不仅仅是购买产品的实用功能,消费者还具有审美需要, 要求产品能够满足其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追求,要靠设计师在设计中 用心思考和体会。尤其是在物质产品丰富的当代,技术功能不再具有绝对竞争优 势的情况下,消费市场需要设计师从消费者的喜好以及生活情景的角度全面思考 设计【13 1 。 产品设计美学探究的是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 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 【l4 1 。技术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 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气韵”理论的角 度去构想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发展j 下是在这种大背景进行的。这里的“气”并非 故弄玄虚,而是切实贯穿产品造型设计始终的理念和思想;这里的“韵 ,恰恰 是产品造型变化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进化。 1 2 内容意义 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气韵”理论运用现代产品造型设计中去,结合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对“气韵 理论进行目标性研究。考察了“气韵理论的渊 源,对书法中的“气韵 与部分产品造型的“气韵”作了比较性研究;为了更深 刻的理解和展示对该理论的认识,进行了设计实践。把握好气韵所表现出的连续 性与变化性,有利于从设计程序、设计灵感来源和设计管理等方面指导我们进行 设计实践,提高和丰富设计的审美水平与文化底蕴。 意欲构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理论,“气”的理念一一原有性、规定 性、统一性与延续性,贯穿产品设计始终。“韵”的理念一一丰富性、节奏性、 3 论产品造掣设计中的气韵 变化性与发展性,伴随产品设计左右。从理论角度论述“气韵”的逻辑辨证关系, “气与“韵 集中体现产品设计上,相辅相成,构成了成功产品的既有所降持 又不断变化的独特个性。气韵理论在产品造型设计活动中的作用如图1 2 、1 3 所示。 气;:造,键f l j 整体感 :气韵f 毽论7,仃机融合 瀚;造型的节奏卜韵;牡 图1 2 气韵理论指导企业设计管理简图 图片米源:作者臼绘 铱 l e 企业文化和个性特龟l ! 的延续 一 ; ;气统一性延续性 ;气瀚熙沦,有机融合,? 瀚变化性,竹奏感 辣址产懿与时俱进小断发旋 图1 3 气韵理论指导具体设计过程简图 图片米源:作者白绘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 理论构建的意义:服务于企业产品造型设计和产 品造型设计管理,建立科学的产品造型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管理体系,使产品的 延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使产品造型设计更好的在传统文化中借鉴经验,汲取营 养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灵感源泉;用辨证的眼光处理产品造型设计管理中的问 题;为产品造型设计创新提供参考。 1 3 方法思路 本论文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分析法、演绎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方法借 用和理论融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考察“气韵 理论的渊源,产品造型理论时, 重点应用历史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分析法和演绎法;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 韵 理论构建的探讨时,则着重采用比较和理论融合的方法。还充分结合自己的 设计实践,现身说法,对“气韵”指导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论文立足传统美学理沦,将“气韵”的理念引入工业设计领域,为产品造 型设计的统一性、延续性与节奏感、变化性相结合,为产品造型设计带来了新的、 4 硕f j 学位论文 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借鉴与参考。 1 4 论文架构 本文第l 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背景及相关知识;第2 章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通过美学“气韵”理论综述,探究“气韵”理论渊源,以书法作品、明式家具 为例对美学的“气韵”理论作实证研究。第3 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产 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 的建构。第4 章以第3 章为基础,以作者六件品的创作 过程为实证来验证产品造型设计“气韵理论”对产品造型设计的指导意义,并概 括、归纳了创作的一般方法。本文的最后为结论部分。 5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 2 1 气韵探源 第2 章气韵理论的美学原理 “气韵”是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重要思想,它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造型艺术 的审美情趣和标准,以及美学价值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深刻把握气韵的真f 内涵,需要我们去探究根源。它最准确、最集中、最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 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图2 1 中对气韵的产生与发展做了简要梳理。 笥圯刨前7c f r j 涡义演位翰蹬 时代主要内涵 代表文献 嚣中施坼指维成 存秋时j 擘j j ,。i 万物的j t 瞅奉 l 逆馨经 的物城 怛二4j 阻7 也吣,缘 一谩渊时婚j j 砸k 的辨中膏、z 外 e 魏帝内经 迂川求+ 指 :成人体i 上f 的m 奉物埂 青史扫+ 人综礅牝的1 , 学瞻中矗义外龠义 尘i 扎记 鬃议牟魏杼 逐渖i 分“k ,r 耕; 静 p | l 汉i ; 累橱j 状怠,盱吸、i 噬、气 j 6 ,铀。、二i 蒙苫 南j l 胡浒曲的涵义演也i l ;l r 卅 时代主要内涵代表文献 、汉j ;:i 乐的竹鸯牮赋 搦i 杼 h 氍人物帕嘲沁指卅道新融 人物的h 懂 j 雏 南朝后气韵内涵的发展简圈 时代内涵代表人物,文献 描晶j 路圆”晶 谢辑l q l 铺求 南北 ! i j 彤之f 铂扯彀 m ! ij 二豆南卉| 5 空中传 律:定7 + 品的 支谴 也 监艟丫h 鼍 唐代张彦远肌代耘嘶记 学内涵措m 穿绘 :埘竹 扪r j “轴冲” 财上t 、曲避 j 辨沁缱 最代 荆i 占笔法记 f | ,j 论述,捉,j 、的 7 钾别儿硷瓢卜的两 个o t 工j 友申柏方i i i i 采 j 始将i 自放n 绘蹦f 1 划逆孵书辆缸蛹评 。; f r j _ 妒 h 之7c 乃棚 葬善扪虱新珥 n2 “砷”,足流动 的釉件力谴 绘碗n l t f f j 意境和件 凡 嚣所丧j 兕的,q 珞以戌f : 汤啦论画, t 铺巾统j 空化舵自i 黹 + t 筋的出硒史棚阜南, 地忙翟j 且l 捉如妊覃颤援远( 两引 明 被脊勾“大机”;丌始 项榴1 5 让雅者, :l j 蜕父j 彤l ,t 鳓天系 的泛述 消主现代 脱代7c 均的内涌形成 玎蘸山静展画沦 措l5 嘶的风格、意境 莲饿二f 四两品气韵 二茏辫咪 图2 1 气韵理论发展简图 图片来源:作者白绘 2 1 1 气韵的渊源与发展 在古代美学史上,“气韵一词的明确提出最早见于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 6 硕i :学位论文 录。谢赫( 公元4 7 9 5 0 2 年) 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事迹不可 考。善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评价了 3 世纪至4 世纪的重要画家。 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被后世誉为“千古不易”“万世不变”的绘画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l5 1 。成为后世画家、 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图2 2 古画品录 图片米源:孔大子网 谢赫的气韵说是在道家美学的思想基础上总结魏晋以来高度发展的绘画艺 术的创作经验而提炼出来的。谢赫之后,历代艺术家、文学家都对气韵理论进行 了论述和发展,使之,千年流传并得到不断丰富。 南朝梁肖子显撰南齐书文学传指出:“文学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 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秉以生灵,迁乎爱 嗜,机见殊门,赏悟纷杂。【1 6 】 唐代著名美学史论家张彦远,在其所著我国第 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艺术通史一历代名画记中,发挥了诩 赫六法论,强调了 绘画当以气韵为先,他在书中精辟写道:“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道, 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又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在,以气韵求其画, 则形似在其间矣。【1 7 】,五代著名山水画家荆浩在其所著画论笔法记又名画 山水诀中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论,说绘画有六个必要条件:“一日气( 精神) ,二 日韵( 韵律) ,三日思( 构思) ,四日景( 风景) ,五日笔,六日墨。【1 8 】 宋代刘 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指出:“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 变异合理三也,绘彩有泽四也,来去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1 9 】”南宋陈善 在他所著扪虱新话上集卷一中也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 藻,亦非佳作也。f 2 0 j ”元代汤阜论画说:“俗人论画,不知笔法气韵之神妙, 但先指形似者,形似者俗子之见也。”“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 位置、傅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2 1 】”明代顾凝远的画引中说:“六法, 第一气韵生动,有气韵,则生动矣,气韵或在境中,亦或在境外;取之四时寒暑, 7 一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 晴雨晦明,非徒积墨也。【2 2 】”同时代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神化者也, 即天机自发,气韵生动之谓也。【2 3 】”清代方薰在他所著山静居画论中说: “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 动矣。【2 4 】”同时代的黄钺著二十四画品气韵况:“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 在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木妻弦,如烟成霭。【25 l ”至近代黄宾虹“表现山川浑 然之气”等等,古今历代众多评论家及画家都对“气韵生动 这一美学范畴作出 了极高评价。可见气韵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则 提除了“以气韵胜”的观点。 其实,广义言之,绘画、书法艺术作品与产品造型都属于造型的艺术,产品 造型也是造型的艺术,而是三维化了。由此可见,在气韵中寻找产品造型的方法 与灵感,并非空言,乃是源头活水。 2 1 2 美学理论的气韵范畴 “气韵”作为审美鉴赏的范畴,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是用于人物 品藻的。北魏郑道忠墓志铭云:“君气韵恬和,姿望温雅,不以减否滑心, 荣辱考虑。【26 】”在这里,“气韵”便是对人物的精神风貌的审美评价。 古代美学理论中“气韵”这个词语由“气 和“韵”两个概念随着历史发 展组合而成,是以“气”为核心熔铸出的一个以“观照生命”为起点和归宿的美 学概念。在“气韵”中,“气 是核心,是生命,而“韵”是“形 。“气韵 借鉴了儒、释、道三教之文化精华,道家的游心思想、儒家的言志缘情与佛教的 禅宗境界在这里融合,熔铸出出神入化的境界。宗白华先生对“气韵”作出了更 为神似的阐释:“生命的律动 、“生命的节奏”、“有节奏的生命”等等。 2 1 3 美学气韵理论的气 中国文化从老子开始就有“道 、“气”、“象”的论述。这些论述成为了中 国造型艺术对“气 追求的发端。气是可以体悟的又是难以言表的;气是模糊的, 但又似乎是可以把握的。于是中国艺术中的“气”超越了形与色,必须靠“神 会”,从而增添了中国艺术的神秘美感。 “气”是“气韵”范畴的主导方面。“气 的概念在美学中的演变是由一个 从哲学的宇宙生命本源意义的“气”到艺术生命本体意义的“气”的发展过程。 要理解“气 的内涵,还需上溯到“气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很多哲 学家把中国古典哲学称作“气”的哲学,“气”是构成“天人合一 大宇宙的生 命原质,因而“气”的哲学也可以说成是生命的哲学,它是一个对宇宙生命现象 从“形而上”到“形而下 ,从“形”到“神”,从生理到精神进行多方面揭示 的范畴。“气 之审美实质上是一种本体,认识宇宙间万物、万象、万态各不相 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生机活力与深层生命内涵的审美。 硕l j 学化论文 “气 是从哲学的范畴逐渐影响美学的。“气 这个概念在先秦哲学和汉代 哲学中已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老子早有对气的论述:万物的本身和生命就是 “气 。另外孟子、庄子、苟子、淮南子、王充等都有关“气”的论述。这些 论述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影响较大。阮籍、裕康、杨泉继承了王充的元气 自然论哲学。 “气”作为美学的概念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气”是概括艺术本原 的一个范畴。即宇宙元气构成万物的生命,推动万物的变化,从而感发人的精神 产生了艺术。所以艺术作品不仅要描绘各种物象且要描写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 生命的“气”。其次“气”是概括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范畴。艺术家 的艺术创造活动,是“气”的运用,它既是生理活动,也足心理和精神活动,是 整个身心协调一致的活动。再者“气”是概括艺术生命的一个范畴。“气”不仅 构成世界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还构成艺术家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整体。它是艺术 作品的生命力的本原。 2 1 4 美学气韵理论的韵 “韵”字最早见于汉代,与音乐韵律有关。如东汉蔡邑的琴赋: “清声 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微羽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2 7 】”魏晋时使用 同趋广泛,也用于人物品藻。如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赏誉第八:“庚公 日: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2 8 】”品藻第九:“颇性弘方,爱 乔之有高韵。”任诞第二十三:“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2 9 】”等等。 “韵”的概念在美学中的演变,也有一个从单指音乐和谐变化的“韵”扩大 到一切艺术内在情趣意味的“韵”的发展过程。先秦文献无“韵”字,汉代碑文、 铜器铭文中也没有“韵 。到了汉末,蔡邕蔡中郎集外集三弹琴赋有“繁 弦既抑,雅韵乃扬【3 0 】”,也许就是现今所见韵字之始。韵,广雅日:“和也 【3 l 】”与现代设计中讲求和谐不谋而和。宋人徐铉增补说文“新附 部分, 亦称:“韵,和也。”均指音声的节奏、和谐,有律动、旋律之意。汉魏之交曹植 白鹤赋“聆雅琴之清韵【3 2 】,韵的含义与之同,也是就音声的律动、旋律而 上 口o 入晋,“韵”演变为品评人物的“风韵 、“风神 。儿人物的言辞举止、音 容形貌所呈现的风度意态,动辄以“韵 相称。但同时,“韵 与音乐相关的含 义犹存,嵇康琴赋的“改韵易调,奇弄乃发【”】”,即指音声的律动、旋律。 此后,齐梁刘勰所说的“韵 也如此:“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截至六朝,“韵”的两重含义并立,或指音乐性的律动,或指精神性的风韵。 “气韵生动”并非孤立之命题。“生动”二字是对“气韵”的一种形容,关 键在“气韵 二字。“气韵”的“气理解为画面的元气,是宇宙元气和艺术家 9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 本身的元气结合的产物。画面的元气也正是艺术的生命。“韵并不只是常规理 解的音韵、声韵或常规所指的节奏、韵律。“气韵 的“韵 是从当时的人物品 藻中引伸出的概念。 “韵”和“气 不可分。“韵”是“气”决定的,“气”是“韵”的本体和 生命。“气”是属于更高层次。明代顾凝远曾说:六法,第一气韵生动 3 4 1 。有了 气韵,则有生动矣。即有了“气韵”画就有了生命画面形象就活了。有了“气韵” 画面形象自然符合“形似 与“神似”的要求。因为有了“气韵”要求表现的人 的风姿神貌,而人的风姿神貌离不开人的自然形缘又超出人的自然形象。 总之,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中,“气韵”说,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逐渐成熟和普遍。将它运用剑同为造型艺术的产品造型设计中,作为整个设计活 动的指导思想,会成为新的创造力的源泉。 2 2 气韵审美的实证 , 2 2 1 产品的审美功能层次 审美需要一方面是通过单独的精神活动来获得满足,比如艺术欣赏或艺术创 作;另一方面也融合与渗透在人的同常生活和实体活动过程中,在获得某种物质 或功能满足的同时,也会追求在审美上的满足。气韵理论就着力触发人们高于具 体形态之上的精神因素,在较高的层次上进行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是为满足人 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审美需要获得的重要方式。产品 审美功能同样分为三个层次来满足审美需要。如图2 3 所示。 图2 3 产品审美功能层次 图片来源:赵静基于中国中庸文化心理的产品没计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大学 第一层是可被器官感知的产品元素,这是为满足最初级的感官愉悦层次需 求。包括能被人眼所感知的产品外形,颜色,光影变化,表面装饰等视觉元素; 能被耳朵感知的产品,如声音;能被鼻子感知的,如气味;能被末端神经感知的 产品材质的触觉感觉,冷、温、纹理、硬、软等。 第二层是大脑综合处理而反映出的产品背后的含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超出 1 0 硕f :学位论义 产品本身所体会的产品带来的精神愉悦。这个层次满足了使用者悦心悦意的需 求。具体来讲,包括产品外观造型与功能使用两个方面。 第三层对应“赏心悦目”的最高层次审美需要,即产品最深层次的精神境 界,是使用者自我价值的影像,是其人生情趣的反映。这个层次在于形式的象征 意义,观者通过对形式意义的理解而体验相应的情感,是最高层次的情感激发与 体验。 气韵理论指导产品造型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产品造型的第三个审美 层次。 在“气韵”中,“气”是核心,是生命,而“韵”是“形”。“气韵”融汇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气”主导“韵”,具有原动性和规定性;“韵”支撑 “气”,具有发展性和变化性。他们j 下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不能分割的,既没 有无“韵”之“气 ,也没有无“气之“韵”。 2 2 2 气韵审美实证之y i ny a n g 躺椅设计 2 0 0 7 年,顶级设计师g n i c o l a st h o m k i n s 凭借“y i ny a n g ( 阴阳) 获得了 全球最顶级设计大奖红点至尊奖( r e dd o t :b e s to f t h eb e s ) ,如图2 4 所示。阴 阳躺椅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中国的古老哲学精神阴阳理论。某种意义上说,该 作品是中国古老的“阴阳鱼”图案的立体化。 该作品是对气韵理论的最好诠释。在一个代表圆满的圆形范围内,动感的线 条似乎带着无穷无尽的能量气在其间流动,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一切都源 于圆,却没有仅仅止于圆,阴阳鱼的两只“眼睛”与四周的线条相互呼应,统一 而不单调,在“气”流动的同时,又有优美的节奏,“韵”的味道平和而又饱满。 在作品中柔与刚、动与静、整体与部分都得到完美的结合。仿佛风拂过沙丘,水 冲刷着礁石,力量与持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作品承载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境界,是形而上的精神共鸣。 图2 4y i n g y a n g ( 阴阳) 设计者:n t h o m k i n s 论产品造犁i 殳汁中的气韵 2 2 3 气韵审美实证之兰亭序 统而论之,书法与产品设计,同为造型的艺术,书法中的气韵,值得我们思 考和借鉴。王羲之的兰亭序( 图2 5 ) 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 ,综观通篇, 字与字之间形断而气连,潇洒、道劲之风贯穿始终,是为“气 ;在相同的j x l 格 之下,字与字之间又有丰富的变化,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稳重,转又活泼。 从最简单的“之”字看,全文21 个之字,有的端庄,有的简练,有的活泼,有 的凝重,无一雷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邵阳市新宁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宁县金融服务中心选调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所属有关单位领导岗位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部分管理岗位及员工岗位内部公开选聘29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省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特定维修服务合同协议
- 2025财务评估合作协议
- 禁毒与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协议书过户文件
- 协议书快递费
- 保护股东协议书
- 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岗位聘任申请书模板合集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巴中市恩阳区2025年专项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5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防溺水知危险》教学设计
- 出海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9.2 排鱼求数 课件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监理现场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12、口腔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 全球卫生治理课件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