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甲骨文固定语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骨文固定语研究 摘要 甲骨文固定语的意义研究是甲骨文词汇学的基础,固定语的解释是否正确、清晰, 关系到对甲骨文语句的理解是否全面、准确。在以往多为语词释义的基础上,本文对 甲骨文固定语进行了必要的归集分类与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甲骨文固定语是甲 骨文中词的固定组合体,可分为成语、专门用语、专名语、准固定语四类。学者们主 要对甲骨文固定语中的成语进行过一些探讨,但一般只是指出哪些是甲骨文成语,对 甲骨文成语的定义也没有公认的说法,各家所选择甲骨文成语的标准也不一。甲骨文 成语应是卜辞中习用的,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字组合而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固 定性,能表达较完整的意义和观念的非兆语、占卜用语语词:甲骨文专门用语是专门 领域里的一些用语;甲骨文专名语是指某一特定个体对象的名称,反映某一个体对象 的特殊概念;甲骨文准固定语是指结构成分的稳定程度较低,组合形式比较松散,但 是在卜辞中经常被使用,且意义相对定型的语词。 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运用现代汉语固定语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甲骨文 的固定语,探讨属于它自己的时代特殊性。首先根据汉语词汇学关于固定语的最新理 论和甲骨文时代词语的特性确定固定语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读卜辞,找出我们认为 的固定语,进行描写分析归类,分为成语、专门用语、专名语、准固定语四类,然后 参考文献资料,对这些固定语进行整理解释,最后分析甲骨文固定语的语言特点及其 发展趋势。 关键词:固定语;成语;专名语;专门用语:准固定语 t h es t u d yo ft h 匣s e tp h 口r a s ei n0 r a c l e bo n e i n s c r i p t l 0 n s a bs t r a c t t h es t u d yo n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s e tp h r a s e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t h eb a s et o t h el e x i c o l o g yo ft h e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w h e t h e rt h es e tp h r a s ei se x p l m n e de x a c t , v i v i do rn o t , i td e c i d e s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s t a t e m e n t sa l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c c u r a t eo rn o t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w o r di nt h ep a s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c a r r i e so u tt h en e c e s s a r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am o r es y s t e m a t i c s t u d yo n 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i no u ro p i n i o n , t h es e tp h r a s ei n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f i x e dt e r mi n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i t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i d i o m ,p r o p e r n a m e s ,t e r m i n o l o g ya n ds u b s e tp h r a s e s c h o l a r sm a i n l yh a v ee x p l o r e dt h ei d i o mi n 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w h i c hg e n e r a l l yp o 硫o u tw h a ti st h ei d i o m , t h e r ei sn oa c c e p t e d d e f i n i t i o no nt h ei d i o m ,a n ds c h o l a r sh a v et h e i ro w ns t a n d a r d i d i o mi no r a c l e b o n e i n s c r i p t i o n ss h o u l db eu s e dc o m m o n l y , u s u a l l yc o m b i n e db yt w oo rm o r ew o r d s ;i th a sa f i x e ds t r u c t u r ea n dc a p e x p r e s sam o r ec o m p l e t ec o n c e p to ft h em e a n i n ga n di ti sn o tt h e o m e no ra u s p i c i a lw o r d s t e r m i n o l o g y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t h et e r mu s e di n s p e c i a l i z e df i e l d p r o p e rn a m ei n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r e f e r st o t h en a m eo fa p a r t i c u l a ri n d i v i d u a la n dr e f l e c t sas p e c i a lc o n c e p t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o b j e c t s u b s e tp h r a s e 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t h et e r mw h i c hh a sal o w e rs t a b i l i t yi n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a l o o s ec o m b i n a t i o n , b u ti ti su s e dm o r ec o m m o n l yi n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a n dt h e m e a n i n gi sr e l a t i v e l yf i x e da n du n c h a n g e a b l e t h i sa r t i c l eb a s e so nt h es t u d yo f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 ,a n da p p l yt h el a t e s tt h e o r ya n d m e t h o dt os t u d yt h es e tp h r a s ei n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 ne x p l o r e st h e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 i nt h e i rt i m e s f i r s t , t h i sp a p e rb a s e so nt h el a t e s tm o d e m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l e x i c o l o g y i i t h e o r y0 ns e tp h r a s ea n dt h e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o ft h et e r m s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i m e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i ss t a n d a r dw eg ot h r o u g ht h e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a n df i n do u tw h a t w et h i n ki st h es e tp h r a s e ,c l a s s i f yt h e mi n t oi d i o m ,p r o p e rn a m e ,t e r m i n o l o g ya n ds u b s e t p h r a s e ,t h e nr e f e rt ot h er e f e r e n c e s ,a n de x p l a i nt h e s es e tp h r a s e s ,f i n a l l ya n a l y z et h e l a n g u a g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s e tp h r a s ei n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a n d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k e yw o r d s :s e tp h r a s e ;i d i o m ;p r o p e rn a m e ;t e r m i n o l o g y ;s u b s e tp h r a s e i i l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 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名- 角钞眺p 印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懈轹郴新躲辫鼽垆佛 一、绪论 ( 一) 选题的动机和选题的价值 1 选题的动机 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汉语文献,是汉语史研究可以追溯的最早源头,对它进行全 面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百多年来,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甲骨文语言学研 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者们从语音、词汇、语法角度对甲骨文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 在词汇方面,从一个个文字的解释,到运用汉语词汇学理论进行分析,内容和理论上 都不断地进步。张玉金先生在 2 0 世纪甲骨语言学词汇研究的回顾暨展望部分分 析了一些学者对甲骨文词汇的专题和全面研究,如谈到了赵诚先生的甲骨文词义系 统探索、甲骨文动词探索( 1 ) ( 关于词义) ,陈年福师的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 巫称喜先生甲骨文名词词汇研究,陈伟湛先生的甲骨文同义词研究,陈伟武先 生的甲骨文反义词研究和商代甲骨文的缩略语,林政华先生的甲骨文成语 集释( 上下) ,邹晓丽先生等著的甲骨文字学述要等的主要观点和商榷之处。这 些文章探讨了甲骨文词汇的特点,丰富了甲骨文词汇的研究,但是有些未能运用先进 的词汇学、语义学理论进行研究,缺乏理论概括和理论框架。张先生指出,要关注并 引入理论词汇学、现代汉语词汇学和古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成果,注意理论和方法的 革新,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甲骨文的词汇,注意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甲骨文词 汇同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甲骨文中的词和固定语的意义研究是 甲骨文词汇学的基础,其它些方面的进一步研究都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而对于甲骨 张玉金2 0 世纪甲骨语言学 m 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0 2 :3 8 6 8 i 一、绪论 文固定语的研究目前还不深入,不系统,固定语意义的准确解释,是正确阅读甲骨文 的一个关键。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笔者想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甲骨文的词汇, 对固定语进行分类、解释,探讨甲骨文固定语的语言特点。由于是把年代限定在甲骨 文时代,就不可以全部套用现代汉语普通词汇学理论来讨论甲骨文时代的固定语,它 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殊性。 2 选题的价值 本文在通读卜辞的基础上对甲骨文固定语进行汇总、分类,不仅对甲骨文固定语 有了基本认识,而且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1 文字学方面的价值:本文会对资料 搜集过程中碰到的未释、意义不确定的,释义有争议的固定语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 以期得出满意的解释,这对甲骨文词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整理汇集作用。2 词汇学方 面的价值:研究以甲骨文固定语( 主要是甲骨文成语) 为主要对象,把最新的现代汉 语词汇学理论运用到甲骨文词汇研究中,以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整理甲骨文词汇,突 出甲骨文词汇的特点。对甲骨文固定语进行深入探讨。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甲骨文 解释、甲骨文词汇学、语法学等的研究,从而全面地研究上古汉语。 ( 二) 固定语的研究现状 现代汉语固定语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研究方面,对成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的划晁与 释义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和联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张世禄先生在普通话 词汇一书中明确地提出,普通话词汇的成分当中,还有一种“固定词组”,也是值 得注意的,并且指出“成语是一种现成的固定词组。n - - 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词汇的范围己基本划定:它不光是由词构成,也含有一些固定词组,这固定词组多指 成语。固定词组的问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刘叔新先生 。张世禄普通话词汇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m 1 9 8 5 :6 6 2 一、绪论 把词的固定组合体称为“固定语”。周荐先生在汉语词汇研究史纲中讨论了刘 叔新先生的固定语及其类别,并指出。刘叔新对专名语、专门词语,尤其是准固 定语的观察、分析和论述,新颖、精到而符合语言事实,令人叹服 。刘叔新先生 的汉语描写词汇学里“作者列专章探讨了词和固定语的形式和意义以及各种词汇 单位类集,确定了现代汉语词汇范围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大体明确了现代汉语词 汇范围的基本轮廓 。 另外,卢英顺的现代汉语语汇学和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也都有谈到固定语。 2 甲骨文固定语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很重视甲骨文的语言研究,尤其是语法、词汇、语音方面。对甲骨文词汇 的研究,从侧重于单个词意义的解释,到现在对甲骨文词汇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取 得了不少成果,其中主要是以词义的探讨为多,例如陈年福师的甲骨文词义论稿, 还有很多论文是关于甲骨文反义词、多义词、同源词、同位短语、动词、名词、副词、 形容词等的研究。学者也对甲骨文成语进行研究,胡厚宣先生的古代研究的史料问 题第九章里提到的。甲骨文成语和单字的研究”。赵诚先生在其编著的甲骨文 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里把“固定词组 作为卜辞成语的标准,把成语和吉凶 用语共列为一章,他指出:“成语和吉凶用语,有一定差别,也有某种联系,例如飘 l ,为延长福祉之义;而毒篝和仓、奈仓相近。而甬皙土士又经常和 吉、受又连用。所以把成语也列在这里。” 赵诚先生没有把吉凶用语算作卜辞 成语,他共列了四个成语:“歉嫠 ( 后期写作他茇) 、“旧蕊 、“不吉螽 、“不营嗖 。 李圃先生在甲骨文选注中有注明b 辞成语的有( 但未对什么是b 辞成语进行定义) : “旬亡困( 祸) 一、“王占日”、“有繁( 祟) 一、“有来嫱( 齄、艰) ”、“易日 、“受有又( 佑) 、 “甾( 载) 王事”、“上下、“往来亡灾”、“亡哉( 灾) 、“引吉 、“缎( 兹) 用 ( 用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0 :2 0 圆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 m 北京:语文出版社,1 9 9 5 :1 4 7 周荐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著指要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1 5 8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5 :4 0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一卜辞分类读本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8 :2 7 3 3 一、绪论 兹) 、“乃兹 、“若称”、“唯王若干祀 。李先生选的成语不多,包括几个吉凶用语, 可能是对所选的卜辞注释时提到。邹晓丽先生等著的甲骨文字学述要里把卜辞成 语定义为卜辞中经常使用的固定词组,有固定意义,如“古朕事”为治王之事的意思 。孟世凯先生在甲骨文小词典里认为以下这些词语是卜辞成语:“工典”、“下上 弗若 、“及今”、“夕壹 、“无尤”、“不玄冥 、“王宾 、“王立来 、“王立黍”、“王其 田 、“王燕真吉”、“王燕直雨”、“日又哉”、“日有食”、“月有食”、“今夕无祸”、“今 困巫九备”、“古王事 、“古朕事”、“田凡有疾”、“生月 、“旬舌方 、“立中”、“弘吉”、 “有祟”、“旬无祸、“幺幺用”、“幺幺午口”、“幺幺不用”、“来艰 、“告秋”、“往来无灾”、 “鬯王 、“皆禾”、“皆年 、“皆我 、再册”、“奉年 、“奉禾”、“觳嫠 。林政华先 生在甲骨文成语集释( 上下) 中提出了三条判定甲骨文成语的标准为:一,这个 词必须是卜辞中的习用语,它的内容必须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和观念:二,这个词必 须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字联结而成且有一特定含义的语词,而且其意义与其结构之原义 有别:三,这个词语必须是一个普通名词,或成为有关卜辞之兆语。作者收集到了 1 3 0 多个甲骨文成语,并把它们分成八类加以考察。 ( 三) 本选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本选题研究思路 本文在通读卜辞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词汇学的最新理论,依据固定语的标准 找出甲骨文固定语,进行分析归类,参考文献资料,对这些固定语进行整理解释,再 分析甲骨文固定语的语言特点,总结甲骨文词汇的特殊性。其中重点是对甲骨文固定 语的整理和解释。 李圃甲骨文选注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以上各词分别见于书第4 ;l l ;1 2 ;2 1 :1 0 6 : 1 1 5 :1 3 1 ;1 5 1 :1 8 6 ;2 1 8 ;2 2 2 ;2 2 2 :2 3 3 :2 3 3 ;3 0 5 页 邹晓丽,李彤,冯丽萍甲骨文字学述要 m 长沙:岳麓书社1 9 9 9 :1 3 3 - 1 3 4 孟世凯甲骨文小词典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8 7 林政华甲骨文成语集释( 上下) 文物与考古研究r j ,1 9 9 7 ( 1 ) 4 一、绪论 2 本选题研究方法 统计法:首先对卜辞中存在的固定语进行统计,此时要参考汉语词汇学理论,还 有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分析、归纳法:在统计出卜辞中的固定语后,把固定语分到相 应的类中去研究,整理出固定语的含义。参证、借鉴法:借鉴学者们对成语定义的观 点和一些有商榷的固定语的看法,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整理,以期得出自己的 观点,比如:在固定语的判定方面,本文考察了甲骨文研究者在甲骨文专著或词典中 提到的甲骨文成语的判断依据和例子,去发现前贤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更好地定义固 定语:在固定语的解释方面,本文借鉴总结前辈学者的观点。 ( 四) 研究的难点和文本体例 难点的问题是怎样把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理论运用到甲骨文词汇,又考虑到甲骨文 时代词汇的语言特点,用甲骨文时代的思维去思考,对甲骨文固定语( 特别是成语) 的判定问题以及如何从甲骨文中尽多地找出固定语,然后合理正确地进行疏证。 本文所引甲骨文辞例,在不会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宽式释文,例如,读为 “在”的“才一直接写作“在 ,读为“右 、“佑 、“侑 、“有 的“又 在辞例中 分别以其所释字出之。引用辞例中的“口”表示残缺一字,“ 表示残缺字数不明, “表示此条卜辞与下条卜辞属于同一片,“ a ”表示“a 是依文例补出的字,“a ( b ) 竹表示“a 当读为或义为“b 。释文及引用前人之说。凡出自甲骨文字诂林 的一般不再注明出处。引用甲骨文字诂林姚孝遂先生按语,一般标为“诂林 按语 。本书引用甲骨文材料及其统计数字主要依据以下八种海内外甲骨著录书。片 号前之b 、d 、h 、l 、s 、t 、w 、y 代表资料如下: b :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编: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 9 9 9 年。 d :松丸道雄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东京大学东洋文化 研究所,1 9 8 3 年。 h :郭沫若主编: 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 9 8 0 年。 l :天理大学编:天理大学附属参考馆甲骨文字,天理教道友社,1 9 8 7 年。 5 一,绪论 s :胡厚宣编集:苏、德、美、日所藏甲骨,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9 8 年。 t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 9 8 0 年。 w :许进雄编:怀特氏收藏甲骨文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 9 7 9 年。 y :李学勤、齐文心、艾兰编: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 9 8 5 年。 6 甲骨文固定语的判定 ( 一) 现代汉语固定语的判定标准 词汇是语言中词语的总和( 有学者已经使用“语汇”的概念代替“词汇”) ,它 包括词和固定语( 词的固定组合体) ,固定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汉语词 汇里的固定语研究,目前学术界深入研究者较少。符淮青先生认为:“固定语是指 语言中可以把词作为构成成分的、同词一样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语言单位:它在 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固定语包括大量的专门用语和熟语,一些习用 词组也可归入固定语”。卢英顺认为固定短语是:“经常在一起使用,因而结构上 看起来也比较固定,但意义比较明显,它们的意义可以从所由组成的语素的意义直 接推导出来的短语回。他分为三类:固定格式类( 是通过一定的格式将相关的语 素组合到一起的) ,如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专有名称类( 构成的语素或词较多, 从语感上看,远远超出了人们对词的音节数的接受能力,从其功能来看,它们表达 的是一个单一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复旦大学,台湾海峡等;其他类( 相关 的语素或词经常在一起出现,与自由短语比较起来,似乎成了一种固定说法) 如公 关小姐,个体户,开发区,独生子女等。刘叔新先生认为语言词汇的熟语,就是固 定语,要辨别固定语,最主要的是要区分固定语和词、自由词组。他经过深入考察, 独创性地提出来“准固定语对这个词汇单位,把固定语分为:成语,惯用语,歇后 语,专名语,专门用语,准固定语 。( 考虑到甲骨文的特点,本论文暂不讨论惯用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9 o 卢英顺现代汉语语汇学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7 :1 5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0 :1 2 4 7 二、甲骨文固定语的判定 语和歇后语) 对固定语的研究要把固定语作为语言建筑材料单位和作为语法单位的 性质特点结合起来,参考了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刘叔新先生对固定语的划分论述 新颖、科学。首先,我们认为要区分固定语、词和自由词组应根据语音形式和意义 的情况。词、自由词组、固定语的语音形式的区别在于词的语音形式构成紧密,当 中没有停顿;而固定语的语音形式不如词紧密,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自由词 组的语音形式是随意构成的,而且不稳定。从意义情况来看,词的意义是单纯的, 明晰的;固定语的意义是组合而成的,具有凝固性:自由词组的意义也是组合构成 的,但比固定语松散,随意,没有定型性。其次,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 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 专门词语和专名词语中,词的部分都不在这 里论述) 专门用语是一定行业、学科的专门领域里一般人较少接触的概念,如:化 学的无机化合物、光合作用;数学的无限大、直角三角形等。专名语是专指某一特 定个体对象的名称,反映某一个体对象的特殊概念,它包含不止一个词的重要地名、 行政区划名、国名、大的机关社团名、著名的书文报刊作品名等,如:台湾海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本草纲目等。专门用语和专名语都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是流行范 围宽广的:狭义的是不能普遍为人们所知悉的。关于准固定语的意义,我们采用刘 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准固定语的意义所体现的是个概念,结构形式上采用句法结构, 也同是个有定型性的词的组合体,只在于结构成分的稳定程度较低,表现在部分结 构成分可以变换为一系列同类成分,但是余下的结构成分却固定而不能更换,如: 小意思,一笑,一阵子,小老婆,小日子,不介意,不相干,不像话,不满,一伙 竺 寸o ( - - ) 甲骨文固定语的特点及其界定 古汉语词汇的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因为古汉语词汇是 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古今汉语词汇有共同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共同的东西体 现了古今词汇的继承,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古今词汇的发展。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 许肇本成语知识浅谈 m 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8 0 :4 o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0 :1 6 6 8 二、甲骨文固定语的判定 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 规律之一。本文借助现代汉语词汇固定语的概念来研究甲骨文固定语,由于是把年 代限定在甲骨文时代,我们不可以全部套用现代汉语普通词汇学理论来讨论甲骨文 时代的固定语,它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殊性。 甲骨文中的一些词语已经具备一定的固定性,在卜辞中重复使用,而且频率极 高,像“王占日”( h 2 2 6 正) 这个短语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不下于两千多次,“旬亡 田 ( h 3 6 7 正) 在卜辞中有七千多条,“往来亡灾( h 2 4 4 5 3 ) 出现了一千多次,这 里不一一列举。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汉语文献,是最古老的文字,有些字的形体很 多,如上述的“王占日”的“占“就有三种形体,作宙( h 2 2 6 ) 、g ( h 3 4 8 9 0 ) 或 作西( h 3 6 2 0 3 ) ;甲骨文中表示同个意义的可以用多个不同的字表达,如“往来亡 灾圩中的“灾 表示灾害的意义,仅在这个语中,就有用田( 固) 、碹( 意) 、材( 2 1 8 、 州) 、灾( 澎、;) 、哉( 生f ) 五个字。(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用“灾 来指称) 甲骨 文的词汇是以单音节为主,正处于词语的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固定语还不具备完整 定型性,用法比较随意,结构成分的稳定程度较低,意义较简单,如表示纪年的方 法有“隹王x 祀一( h 3 7 8 3 6 ) 、“隹x 祀”( h 3 7 8 5 5 ) 、“王祀”( h 3 7 8 6 8 ) 、“隹今x 祀竹( h 3 7 8 5 4 ) 、“隹王祀又x 一( h 3 7 8 6 1 ) ;甲骨文中表示获得谷物丰收意义的表 达方式有“受有年 ( “有 作“式”或作“生 ) ( h 7 9 5 正) 、“受年 ( h 6 4 1 正) 、“受 禾 ( h 3 7 8 4 9 ) 。甲骨文是记录占卜的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专门用来表示占卜情况的 用语,如兆语:“大吉 ( h 2 6 9 1 5 ) ,“引吉 ( h 3 5 3 4 5 ) ,“小告 ( h 5 7 6 0 正) ,“不舌蕴 ( h 1 1 7 1 正) 等。由于甲骨文与现代汉语之间具有很大差异,我们要根据甲骨文词 汇特点,进行具体研究,对固定语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调整。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甲骨文固定语。首先,从结 构判断,甲骨文固定语在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定型性,有些成分不能被随意地更换, 整个结构具有一体性。例如“往来亡灾 、“旬亡田 ,在最初产生时是随意的,但 后来逐渐作为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接受,更换的也只是短语里的字,意义还保持一致。 9 二、甲骨文固定语的判定 其次,从语义判断,与后代固定语语义的整体性和抽象性相比较,甲骨文固定语意 义由它的构成成分相加比较明显,整体性和抽象性较弱,短语变动随机性较大。再 次,以短语的使用频率为参照,我们以甲骨文短语在卜辞中的使用频率为重要参照 来判断是否可以归为固定语。 根据现代汉语固定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甲骨文固定语的特点,我们认为甲骨文 固定语是甲骨文中词的固定组合体,可分为成语、专名语、专门用语和准固定语。 甲骨文成语( 也称i - 辞成语) 至今尚无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我们没有把兆语、占 卜用语归为成语,而是归为专门用语。综合前贤的观点和甲骨文的特点,我们认为 甲骨文成语应是卜辞中习用的,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字组合而成的,结构具有 一定的固定性,能表达较完整的意义和观念的非兆语、占卜用语语词,如“叶王事 ( h 5 4 8 0 正) 为协助王事;“肩凡有疾 ( h 1 3 8 6 9 ) 能分担王的疾病。 专门用语是专门领域里的一些用语,包括专门表示纪年的“隹王祀 ( h 3 7 8 4 9 ) :祭祀类的专门用语,如:“工典 ( h 3 8 3 0 6 ) 、“再册( h 7 4 1 1 ) 、“册祝 ( h 3 2 2 8 5 ) 等:表示兆语的“引吉”( 1 1 3 6 5 1 1 ) 、“小告”( 1 - 1 0 5 7 6 0 正) 、“不舌踅”( h 1 1 7 1 正) ;占卜用语,如“王占日 ( h 2 2 6 正) 。 我们认为甲骨文中的专名语是指某一特定个体对象的名称,反映某一个体对象 的特殊概念,如“大披风”( h 1 3 3 5 9 ) 、“下上 ( h 6 1 6 0 ) 、“大邑商 ( h 3 6 5 0 7 ) 、“余 一人 ( h 4 1 0 2 7 ) 等。 准固定语是结构成分的稳定程度较低,组合形式比较松散,但是在卜辞中经常 被使用,且意义相对定型,如:“立中 ( h 7 3 6 9 ) 、“王宾 ( h 2 7 3 8 2 ) 、“率年 ( h 3 0 4 1 8 ) 、 “豪雨 ( h 3 0 4 5 9 ) 等。我们也把在甲骨文中出现得较少,但在后代典籍文献中出 现的称为准固定语,如:“即戎”( h 1 5 1 正) ,“王若日”( h 3 2 1 5 6 ) 。 本文采取的是大范围下的收集,以甲骨文的固定语为整体观念,分为成语、专 名语、专门用语和准固定语,再根据情况按照各固定语的意义内容进行分类,词语 条目是有所选择的,并非全部,分类也只是为了讨论的需要,不一妥当。甲骨文固 定语的判定是以词语的结构、语义为基础,以卜辞的实际用例和卜辞文字文化的特 1 0 二、甲骨文同定语的判定 点、词汇出现的频率为参照,且不忽视弹性原则。 三、甲骨文成语 ( 一) 甲骨文成语的定义 我们认为甲骨文成语应是卜辞中习用的,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字组合而成 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能表达较完整的意义和观念的非兆语、占卜用语语词。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从甲骨文中找到了以下这些成语:叶王事、自不震、律嫠、亡来 艰、有来艰、受有年、受有佑、往来亡灾、旬亡田、湄日亡哉、今夕亡圆、肩凡有疾、 易日、下上若、下上弗若。由于这些甲骨文成语数量不多,我们没有采用意义分类的 方法,而是直接叙述。 ( - - ) 甲骨文成语 1 叶王事 壬辰卜 贞 :隹叶王事? 隹弗叶王 事 ? ( h 9 7 5 正) 甲寅b 宾贞:我叶王事? 贞:我弗其叶王事? ( h 5 4 8 0 正) 己酉贞:王其令山司我工? 己酉贞:山叶王事? ( h 3 2 9 6 7 ) “叶王事 甲骨文中有作“由太鼍”“占太气 形体,均为武丁卜辞,“由 “占一 各家所释不同。孙诒让先生认为“由占实即一字 ,疑为“由 字。郭沫若先 生释“占 为“古 ,为诗经“王事靡盛 中“盛”之初文,“由 为“占 之“中 画笔误,过于延长 。郭先生认为“由 为“占 之“中画笔误,过于延长一误也, 甲骨文中“由 字甚多,不可能为笔误,且甲骨文有“古”字作“由,非是。于省 吾释为“甾 ,读作t 载修,“载从才声,从才从甾之字,古每音近通用。如畿之通粹, 豺之通缁”。字不从才,释“载”不妥,于说非是。饶宗颐先生释为“叶 ,认为由 1 2 三、甲骨文成语 字从口从十,以叶为是。我们认为字释为“叶 是,“叶 字从十口,说文叶 即馅之或体,古文弱从日十,或从口。饶宗颐先生以为:“周礼协辞命,故书做 叶。周礼大史云: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俱叶协一字之证。” 尚书商书:“说拜稽首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 惟说不言有厥咎。“天其以予民,朕梦协朕b ,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周礼春 官宗伯第三:“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卑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 执书以次位常,辨事者考焉,不信者诛之。大会同、朝觐,以书协礼事。”以上的“协 都有协助之义。“由太冀”释为“叶王史”,即“叶王事”,协助王事。甲骨文另见“叶 朕事一、“叶我事”,例如: 甲戊b 王:余令角帚叶朕事? ( h 5 4 9 5 ) 丁丑卜王贞:令竹求兀于田,叶朕事? ( h 2 0 3 3 3 ) 取侑父曾不虫虫叶我事( h 2 1 9 0 5 ) “朕 即商王自称,“叶我事 只一见,“叶朕事、“叶我事 同“叶王事 ,俱 言协助王事。 2 自不震 乙亥b e 覆贞:今夕自不震? 在十一月。( h 3 6 4 2 7 ) 戊寅卜在涵贞:今夕自不震? ( h 3 6 4 3 0 ) 辛未卜在洒贞:今夕自不震? 吉。兹| 寸。( h 3 6 4 2 8 ) 甲骨文“露”字或作“霉9 9 9 字从辰从止,隶定作“昼 ,即“跖 、震 之初形, 说文足部:“跪,动也。从足辰声。一逸周书作雒:“又作师旅,临卫政( 征) 殷。殷大震,溃降。 周语:“玩者无震 。韦注:“震,惧也。一甲骨文未见“震” 字,“震 “跖”同声,义固相通。“震 为警也,惊也。甲骨文有“榴”字,诂林 按语以“榭 为“露 之繁体,隶定为“遍 ,即“振 圆。“槲一字释为。振 ,是矣, 然“振 字在b 辞中只出现两次,皆为“振旅 ,意义和“震 不同,也没有出现像 “自亡震 类似的“震 字用法,因此“铡 不是“露,之繁体,是 | | 据“i t 而新造字。 “今夕自不震乃占问师旅是否有警。“自不震”有以下几种变式: o 诸说见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6 :6 9 9 7 0 6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6 :1 1 3 2 1 3 三、甲骨文成语 【1 】“自亡震”。“亡”读“无”,是没有的意思。例如: 辛未贞:今夕自亡震? ( h 3 4 7 1 5 ) 2 1 “亡震自”。此由“自亡震”主谓结构变动宾结构。例如: 丁亥贞:今夕亡震自? ( h 3 4 7 1 8 ) 【3 】“弗震王自。例如: 甲 口 卜 贞:方来如邑,今夕弗震王自? ( h 3 6 4 4 3 ) 卜辞仅此一例。 卜辞中出现“自不震”或“自亡震 ,并没有相应的“自有震 ,而仅一例的“兹 邑亡震 ( h 1 7 3 6 0 正) ,两例“兹邑其有震 ( h 1 7 3 6 1 ) 和( b 0 1 8 4 7 丙) ,还有一例为 “商有震”( h 1 2 3 1 2 反) 。 3 辑螯 庚戌b 何贞:妣辛岁,其律嫠? ( h 2 6 9 7 5 ) 麓摹嫠? 兹 用 。( h 3 1 8 5 8 ) 辑嫠? ( h 2 6 9 0 8 ) 其延嫠? ( h 3 7 3 8 2 ) 每延嫠母( 毋) 灾受有佑? ( h 3 9 4 3 3 ) 甲骨文“府、和、弘 等形体字,商承祚先生释为“麓摹 ,于省吾先生云:“形 5 t t j 毫,器文有斟字,盖文作戥,即甲骨文觳字。亦即掾之初文。 于先生认为枳 ! j # 掾古本同字”,说文:“掾,缘也。从手彖聱。 王筠谓“希 “彖同字,而从又 与从手一也。“律 通“肄 ,经典作“肆”。说文“律 之篆文作“肄 。毛 诗正义笺云:“以道艺相讲肄,以迸其为俊士之行。肆,以四反,字亦作肄, 同。 礼记:“问大夫之币,俟于郊,为肆,又赍皮马。”注:“古文肆为肄。 “i l ” 释为“嫠”,“麓 之初文,“麓为“福祉 之意,汉书文帝纪如淳注谓“麓, 福也 。卜辞第三、四期作“社茇 ,第五期作“ t 嫠 ,“ i 匕嫠 即“延麓”,延长 福祉也。“律嫠 与“延嫠 意义相同,“棹 通“肄 ,经典作“肆 ,诗崧高: “其风肆好。 传:“肆长也。一尔雅释诂:“延长也。 甲骨文“社于之,若? 王弗 每? ”( h 2 7 9 8 7 ) 和“弱延于之,若? ( t 2 1 0 ) 辞例相仿,“辑 有“延长”之意, “牡嫠”为“延长福祉 。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蝴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5 0 1 4 三、甲骨文成语 4 有来艰、亡来艰 ( 1 ) 有来艰 王占日:“有求( 咎) 。其有来艰。一乞至九日辛卵允有来艰自北,蚪妻有告 日:“土方经我田十人。”( h 6 0 5 7 反) 甲午卜亘贞:翌乙未易日? 王占日:“有求( 咎) 。丙其有来艰。”三日丙申允 有来艰自东, 告 日兄( h 1 0 7 5 正) 癸巳卜觳贞:旬亡圆? 王占日:“有 求 ( 咎) 。其有来艰。 乞自五日丁酉 允有来 艰自 西,浊研告日:“土方围于我东昌 峻0 二邑,舌方亦经我西昌田。 ( h 6 0 5 7 正) 甲骨文有“致”或作“数,祖庚祖甲时期又作“鼹”,此字有大量用作“有来艰一、 “亡来艰一,各家多有考释。孙诒让先生疑为“嬉一之省,又疑为“款 。孙海波先生 谓:“从女从喜,说文所无,广雅:嬉,戏也。m 罗振玉先生释为“怡”,谓即 “竖 字。郭沫若先生谓“致 象于矗( 即鼓) 旁有人跽而戍守之,乃象形之文,盖 古鳋字。唐兰先生释为“赔 ,亦作“嬉”,读为“艰”,意为“凶咎”。温少峰、袁 庭栋先生从夏渌先生释为“警报”、“报警 之“警 字初文 。以上各家以唐兰先生 之说最为合理,然其说“亦作嬉字 ,非是,甲骨文有人名龅( h 3 0 9 7 ) 为“嬉 字,非“壹”为“喜”之省口,甲骨文偏旁从口与不从口,不能一概以为无别,应加 以区分。j 芑从女矗声,人或作女,人和女通用也,释为“娃 ,读为“艰 ,说文无 此字。“盏”象鼓形,释为“矗 ,为“鼓 之初文。平心先生谓:素广韵音中 旬切,自汉至唐读入定母,而商周古音当在见母。 固“艰 与“鼓一一声之转。后代 的典籍尚书大诰里出现:“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e l - 有 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堋饶宗颐先生谓周人言“艰乃袭殷语固。 :君 爽:“我受命无疆惟休,亦大惟艰。一“艰 意为艰苦、忧患。卜辞言“有来艰一 诸说见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6 :2 7 8 9 - 2 7 9 5 o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 m 成都:l 西i j f l 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8 3 :2 9 0 o 平心甲骨文及金石文考释( 初稿) 自序 j 华东师大学报,1 9 5 6 ( 4 ) :3 0 4 3 回饶宗颐殷代贞卜任务通考 m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 9 5 9 :1 6 5 1 5 三、甲骨文成语 句式大抵前是“王占日:有求( 咎) ,其有来艰”,接着是:“若干日某与某支允有 来艰自某 ,后继之以事,“有来艰 常与“有求一相连,是“艰”字与“求”都含有 凶咎、灾祸之意,犹它辞之言“有尤 、“有圈 。 “有来鳢”又作“又来髓 ,“髓是“姥的后期写法,句式比较简单,辞例也 较少。例如: 贞:其又来艰自方? ( h 2 4 1 5 0 ) 又来艰? ( h 2 4 1 5 7 ) 来艰? ( h 2 4 1 5 8 ) 盖为“有来艰”或“亡来艰 之残辞。 卜辞有“有来艰 又作“有艰”,但其旬式与“有来艰”有所不同,比较简单, 例如: 贞:其有艰自南? ( h 7 0 9 2 ) 王不其北有艰? ( h 7 1 1 9 ) 日隹丙戌峻其有艰其隹吉。( h 8 6 1 3 ) “有来艰 同“有求艰”,裘锡圭先生从罗振玉、王国维先生释“餐”为“求 , 读为“咎”,“求”和“咎 都是群母字,上古音都属幽部。说文人部:“咎,灾 也。 读“求”为“咎”于文可通。“求 、“艰 同义连用,皆为祸患、灾害之意。例 如: 王占日:“有求艰,其隹丙不吉。一( h 4 2 8 8 反) 癸丑卜争贞:旬亡田? 王占日:“有 求 ( 咎) 艰。 九日辛 酉 ( h 7 1 3 9 ) 王占日:“有 求 ( 咎) 艰。一亡久( 终) 遣。( h 4 3 0 7 反) 甲骨文里又有“有至艰 ,义同“有来艰”,但是较少见,例如: 贞 翌 甲辰其有至艰? ( h 7 1 8 7 正) 贞翌甲辰其有至艰? ( h 3 9 9 4 9 正) “至 字缺刻横划。 ( 2 ) 亡来艰 “有来艰 其反义形式为“亡来艰 ,常与“有来艰一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损坏率控制策略-洞察及研究
- 手指口述安全培训材料课件
- 手持专项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病变早期预警指标-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中学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学真题试题 (含答案)
- 机械厂安全技能提升管理办法
- 遗产教育体系研究-洞察及研究
- 手外伤课件精准
- 注安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题库(含答案)
- 中秋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安全防范不松懈宣传课件模板
- 鼻出血的课件护理
- 级配碎石培训课件
- 2025年新团员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罗茨风机检修方案课件
- 2025年青协社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供水工程成本预算与动态控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