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玄应《一切经音义》之异体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异体字研究是汉字整理与规范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当前关于什么是异体字尚未形成 统一的认识,本文采用在构形学理论指导下将构形与字用结合起来的定义,即异体字是 指“汉字史上为记录同一个词而造的、在使用过程中功能没有分化或同一个字由于书写 变异而构成的一组形体不同的字符。” 玄应一切经音义是一部产生于唐代的以佛经写本中的词语为收录对象的工具书, 书中保存了大量的魏晋六朝以迄唐初的异体字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即以之 为研究对象。在汉字构形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测查上来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玄应一 切经音义中的异体字可分为异构字与异写字两种类型。对于异构字采用直接构件分析 法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从中总结出异构字的构形规律;对于异写字采用历史比较法和 字体分析法结合人们的书写心理与书写习惯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从中总结出异写字的 书写变异规律。 关键词玄应一切经音义;异体字;异构字;异写字 a b s 仃a c t a b s t r a c t j h es t u d yo fv a r i a n tf o r m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i s 也ek e yw o r k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s of a r , t h e r ei sn o tad e f i n i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v a r i a n t f o m l si sa c k n o w l e d g e db ya l lt h es c h o l a r s t h ep a p e ra d o p t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 w h i c hi sf o u n d e d u n d e rt h eg u i d a n c eo ft h et h e o r y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c o m b i n i n gt h ef o n n s a n dt h eu s a g e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t o g e t h e r ,t h a ti st h ev a r i a n tf o r m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a r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sw h i c ha r ef o r m e df o rt h es a m ew o r d ,w h i c hh a v et h es a m ef u n c t i o nt o e x p r e s st h ew o r d ,o rt h ed i f f e r e n ts c r i p t so f t h es a m ec h a r a c t e l x u a n ? i n gh q i e j i n g t n y ii sf o r m e di nt h et a n gd y n a s t nw h i c hh a sab i gc o l l e c t i o no f v a r i a n tf o r m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fw e i j i nt o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 s em a t e r i a l sa r ev a l u a b l ei n t h e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g u i d e db yt h et h e o r y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p a p e rc l a s s i f i e st h ev a r i a n tf o r m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 t ot w oc a t e g o r i e s o n ei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w h i c ha r ef o r m e df o rt h es a m ew o r d w h i c hh a v et h es a m ef u n c t i o nt oe x p r e s st h e 。o r d :t h eo t h e ri st h ed i f f e r e n ts c r i p t so ft h es a m ec h a r a c t e ta sf o rt h ef o r m e rw ea n a l y s i s t h e i rd i r e c tc o m p o n e n t s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l a wo ft h e i rf o r m a t i o n g u i d e db yt h em e t h o do f h i s t o r i c a lc o m p a r i s o n ,t h ea n a l y s i so f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o fh a n d w r i t i n ga n dt h ep s y c h o l o g ya n d h a b i t a t i o no fp e o p l e w r i t i n g ,w ec l a s s i f yt h el a t t e rf u r t h e r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l a wo fp e o p l e f i r i n g k e y n 7 0 r d s :x u a n y i n gy i q i e j i n gi i n y i ;y i t i z i ;h g o u z # y i x i e z i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_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放新朋 日期:理生年月丛n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作者签名:纵新明 导师签名:丑金殓z 主 日期:邕! 上年上月 厶闩 曰期:地止年。l 月键一i = i 绪论 绪论 一、课题来源 “汉字自它产生之f | 起,就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随着语言中新词的不断产生,新字 不断出现;随着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的改变,新的形体和字体也在不断产生。” 1 】p 1 7 4 这 从下面所列的历代较为有影响的字书、韵书收字( 指字头而言) 数可见一斑【2 】附1 : 晓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公元1 2 1 年成书,自序说收9 3 5 3 字( 正篆) 。 玉篇南朝梁,顾野王著,公元5 4 3 年成书,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记 载,收1 6 9 1 7 字。 广韵宋,陈彭年等著,公元1 0 1 1 年成书,据书前敕文说收2 6 1 9 4 字。广韵 是韵书,多音字的字头要按不同的读音在不同的音韵位置重复出现所以书内的实际 字数比2 6 1 9 4 字要少。 集韵宋,丁度等著,公元1 0 6 7 年成书,收5 3 5 2 5 字。( 与广韵一样亦存 在多音字重复出现的情况,故实际字数应少于5 3 5 2 5 字。) 类篇宋,司马光等著,公元1 0 6 6 年成书,收3 1 3 1 9 字【3 p 2 2 3 2 。 字汇明,梅膺祚著,公元1 6 1 5 年成书,收3 3 1 7 9 字。 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著,公元1 7 1 6 年成书,收4 6 9 3 3 字。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等著,公元1 9 9 0 年成书,收5 4 6 7 8 字。 中华字海中华书局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 9 9 4 年联合出版,收8 6 0 0 0 多字。 由此可见,汉字的字数是在不断增加的。但这并不是各个时代的人们日常生活用字 的反映,一般而言人们日常生活用字维持在四五千左右。那么其它韵字又是哪里来的 呢? 它们主要源于:历代积存下来的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 用的死字,贮存于字书、韵书中的音义未详、音义不全或形音义有问题的疑难字,较为 罕用的生僻字和众多的异体字。其中异体字所占的比例很大。有人曾对说文以来十 部重要的字书、韵书作过抽样统计,结果表明:新增字中5 2 是异体字【4 p 5 3 9 州4 3 。对汉 语大字典的抽样统计表明:5 6 0 0 0 汉字中1 1 9 0 组异体字占5 0 e 5 p 1 2 3 。可见,异体字 众多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而对异体字进行研究整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择产生 于唐代的收录大量异体字的玄应一切经音义( 以下简称玄应音义) 作为研究对象。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研究目的 异体字整理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汉字史的研究、字典辞书的编纂、 汉字信息处理以及各种有关汉字的国家标准的制定等都要求对异体字进行全面系统的 整理。而要作这一工作,就必须遵循异体字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研究异体字,就是要 探求异体字的内部关系及其形成规律,为系统整理汉字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并为异体字 构整理提供资料和参考,同时为大型字典辞书的编纂中的异体字处理提供材料,以及为 赶型字库建设和汉字规范的制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三、研究的意义 对玄应音义中的异体字进行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对于异体字的系统整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异体字的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程,它包括对当前通用汉字中的异体字进 行整理和对历史上积存的保存于各种字书、韵书及其它文献材料中的异体字进行熬理。 :。者不可偏废,缺了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异体字整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前一项工作随着第 一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以下简称一异表) 及其后的一些补充调整的公布与实施,暂告 。段落。o 尽管一异表尚有若干不足,有待改进之处,但整体而言,做得还是成功 的。) 而对于积存于字书、韵书或其它文献材料中的异体字的整理,做得还很不够。玄 应音义产生的背景是:魏晋六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忙于戎马之 事而无暇顾及文字之规范,各种不规范的写法逐渐漫延开来。诚如张涌泉先生在汉语 俗字研究中所言“东汉以来俗字泛滥的势头不仅没有得到遏止,相反变本加厉,愈演 愈烈到了南北朝时期,俗字的运用便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的写本书籍及碑刻墓志, 其中的讹俗别字,诚乎连篇累牍,盈纸满目”。 6 1 p 2 3 对于这一情况北齐的著名学者颜之 推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亦有著录。颜氏家训杂艺云:“晋、宋以来多能书者。 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 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 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尔后坟籍, 旗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夏, 言反为燮,不用为琵,追来为蹄,更生为蒜,先人为老,如此非一,褊满经传。”“ 毒碉正是俗字流行高峰之后的积淀时期,因而产生于此时的玄应音义不可避免地要 绪论 将这些俗讹字收录进来,此其一。其二,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以来,经过几百年的与中 国传统文化的碰撞摩擦,已融入了中国社会。时至唐初,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译经之事 大擎,由政府组织译场,组织更完备、分工更明确、规模更宏大,印度、中亚、西域各 国的佛教典籍几乎全面系统地得到了翻译。一般而言译经之人与抄写经书之人的文化水 平不是很高,其宣传对象亦以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民众为主体,加之佛经翻译、抄写的 工作量较大,因而俗字、讹字在佛典中更见流行。玄应音义作为一部为读经之人释 疑解惑的著作,自然地要将这些俗字、讹字收入其中。这些不被官方认可的不能登大雅 之堂的俗字、讹字大部分为异体字。因而可以说玄应音义是魏晋至唐初这一时期用 字的大汇编,对其进行研究,可阻大致了解魏晋六朝至唐初这一时期的异体字的使用、 分部及其演变情况,推动这一时期的异体字研究,进而推动异体字的系统整理与研究。 2 对于汉字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在文字学研究领域存在着厚吉薄今的现象。如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 中所言:“旧时的文字学,所研究的对象,只有小篆,隶书以下,是学者们懒得去研究 的,所以范围是很窄的。” ”4 对此蒋礼鸿先生在中国俗文字学研究导言中亦指出: “汉字创制得非常早,历史很久长,研究汉字的人又很多,也很有些成绩。但是前人 研究汉字,眼光大抵注射在小篆以上的古文字至于隶书以下的文字的研究,前人就 不曾很好地系统地作过。”。”7 3 8 二位先生及其它些前辈均曾指出过近代汉字研究的 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楷体及其俗讹体进行研究,是近代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文字学 史七,魏晋六朝至唐这一时期是相当重要的。在此期间书体完成了由隶书到楷书的过渡, 并且楷书逐步走向成熟。此时的文字处于隶书与近代汉字的转戾点上,因此对其进行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宋代一些俗字讹字开始大规模的入典,这由宋人对玉篇 的重修增订,尤其是集韵的编纂上可见一斑。集韵成书于公元1 0 6 7 年,仅比此 前编纂的广韵晚5 6 年,然而其收字数为5 3 5 2 5 个,比广韵多2 7 3 3 1 字。( 参见 p l 所引之历代有影响的字书韵书收字情况) 在短短的五六十年之间字数增加一倍多,合 理的解释只能是除少量新造字之外大量的俗字、讹字开始入典。唐代正处于俗字、讹字 大规模入典前的积淀时期,将这一时期的文字演变及使用情况梳理出来,必将对汉字史 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从玄应音义中的异体字入手,对其进行研究,在平面系 联的基础上弄清各个异体字字形演变的轨迹,找到彼此之间的线索。这无疑具有重大意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义。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科学的汉字史的建立。 3 对于辞书编纂及辞书学具有重要意义。 “编纂一部辞书的目的大致有三个:贮存、整理、沟通。这是三个相辅相成、不可 或歃的目的。在这三个目的中,整理是最高目的。”“7 ”“整理是将已搜集来的知识 系统化。”。”异体字的研究与整理是辞书编纂尤其是大型辞书编纂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是不可回避的。“大型汉语字典如何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于汉 字的形、音、义演变情况作出科学阐述,这是关系到字典质量的核心问题。汉字异体字 和通假字的整理和处理,又是这个核心问题的重要部分。”“1 ”由此可见异体字处理得 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一部大型字典辞书的质量与使用价壤。通过对玄应音义中的异 体字进行整理与研究,可以为大型字典辞书的异体字整理提供材料,修正一些已出字典 辞书在异体字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总结出 的规律又可以上升为辞书学理论,进而推动辞书学的发展。 4 对于汉字的标准化及信息处理中大型字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是现代汉语规范的三大任 务。围绕这三大任务,国务院及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它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 列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其中涉及汉字规范的有简化字总表、一异表、现代汉语 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等。这些规范的实施 对于社会用字及中文信息处理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标准 的制定距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王宁先生在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一 :芝所言:“上述文件发布的时间,距离现代多则达半个世纪,少的也已经将近2 0 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制定这些规范的理念一一也就是主导 思想一一本来是适应当时情况的,现在,有些已经不适应了。而且,语言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半个世纪以来,语言的变化已经相当显著, 规范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这种现实要求国家和政府制定、颁布新的与现代社会使 用相适应的规范标准。这就要求对异体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在异体字诸多形 体中选用哪一个作为标准形体,规范汉字表中的1 8 0 0 0 个罕用的古字、方言字的收 录及形体的选用等都要求对异体字进行研究,结合汉字构造规律及其使用情况来确定。 汉字信息处理中大型字库的建设亦存在标准字形的择定问题,见字辄取是不行的。原困 绪论 有二二:一是,字库虽为大型字库但其空间仍是有限的,见字辄取不仅会造成空间资源的 浪费而且还会排挤掉本应进入的字符;二是,汉字的笔形、笔画数、构件及构件有组合 方式是有限的,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所造的字越多,字形的分辨率越低,也就越容易出 错,出现一些生造字。同时这些造错或生造的字一旦进入出版领域,不仅影响出版物的 质量,而且后出的大型字典辞书还可能将其收录进去,而大型字库的建设又往往以大型 字典辞书为基础,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这同样要求对异体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对玄 应音义中的异体字进行整理,有利于这些工作的进行。 四、理论原则、方法及操作程序 ( 一) 理论原则 本文以王宁先生提出的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原则。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汉字 构形的特点是“因义构形”即“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菜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 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据汉字形体中所携带的 意义信息来反观其造字意图。汉字的形与义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关系,即据义构形,由形 可知义。这已是为汉字使用者广泛接受的一种造字心理。我国古代的文字学者较早地注 意到了这一现象,并成功地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了大量的考释工作,使之上升为文字考证 的不易法则。汉字构形学就是在继承我国传统“小学”朴素辩证法吸收自然科学中的系 统论思想,并参考西方结构语言学中适合汉语的原则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汉字构形学 探讨“汉字的形体依一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的规律。包括个体字符的构成方式和汉字构 形的总体系统中所包含的规律”。“”o 汉字构形学理论成功地指导了对不同时代、不同 字体的汉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并成功地运用于现代汉字信息处理及中小学的教学。这 一系列成功表明汉字构形学能够“涵盖各阶段汉字构形的诸多现象,为研究各阶段汉字 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3 ”“ ( 二) 研究方法及操作程序 1 对玄应音义进行全面封闭性测查,收集符合标准的异体字材料。 2 对所得材料进行考察,分析这些异体字在结构要素、结构模式、结构分布方面是 否存在差异。据此将其分为两大类:一,异构字,上述几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存在差异; 二,异写字,上述几个方面不存在差异。 3 据构形学理论对异构字与异写字分别进行研究。具体而言:对异构字采用直接构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件比较法。分析每组异构字中每个字形所采用的直接构件的数目、探讨不同字形采用不 同构件或不同的组合方式的原因。对于异写字采用历史比较和字体分析法。综合运用汉 字史上不同字体演变的规律和各种字体的形体特征结合人们的书写习惯与书写心理,探 讨每组异写字的形成与演变。 4 归纳异构字的互换偏旁和异写字的异写偏旁,总结各自的规律。 第一章玄应音义说略 第一章玄应音义说略 一、玄应生平略历 玄应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序外,相关的记录有: 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三十智果传内附传云:“京师沙门玄应者,亦以字学之 富,皂索所推,通造经音,甚有科据矣。”“” 惠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 贞观十九年( 公元6 4 5 年) ) 夏,六月戊戌 证议大德,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者一十二( 甲本“二”作“一”) 人至又 有字学大德一人至,即京大总持寺( 甲本无“寺”字) 沙门玄应。”“”“ 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五皇朝传译佛经录第十八:“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 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 机,搜访多惑。应愤斯事,遂作此音。徵聂本据,务存实录,即万代之宗师,亦当朝之 难隅( 宋、元、明本作“偶”) 也。恨叙缀才了,未及覆疏,遂从物故。惜哉! ”“”“1 7 2 8 3 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卷第八:“沙门释玄应,大慈恩寺翻经沙门也。博闻强记, 镜林苑之宏标;究讨本支,通古今之互体。故能雠( 宋、元、明本作“训”) 校源流, 勘阅时代,删稚( 宋、元、明本作“雅”) 古之野素,削浇薄之浮杂。悟通俗而显教, 举集略而腾美,真可谓:文字之鸿图,言音之龟镜者也。以贞观之末,敕召参传, 综经正纬,咨为实录。因译寻阅,捃拾藏经,为之音义。注释训解,援引群籍。证据卓 明,焕然可领。昔高齐沙门释道慧( 宋、元、明本作“惠”) 为一切经音,依字直反, 曾无追顾,致失教义,蹇迷匡俗。应所作者,全异恒伦,徵驳本据,务存实录。即万代 之宗师,亦当朝之难偶也。恨叙缀才了,未及覆竦,遂从物故。惜哉! ”“4 ”“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三唐京师满月传:“或曰译场经管,设官分职,不得 闻乎? 日又置正字字学,玄应曾当是职,后或鹭或否。”“”7 综上可知:玄应原为大总持寺沙门,以贞观末年奉敕参加玄奘译场,入住大慈恩寺, 故叉为大慈恩寺沙门。他“博学字书,通统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有“文 。本煮的撰写主要参考了陈垣先生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的相关章节、周法高先生的玄鹰反 切考和周祖谟先生的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 一7 一 河北火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字之鸿图,言音之龟镜”“”之称。他在玄奘译场中任“正字大德”负责校阅所译经卷。 他在译经查阅藏经时,从中摘取其中的难词难字为之作音义。他“大概在龙朔元年 6 6 1 a ,d ) 夏至晚龙朔二、三年间示寂”“” 二、编撰玄应音义的原因与目的 一切宗教宣传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取群众,佛经的翻译亦是如此。识文字则是阅佛经 的先决条件,即终南太一山释氏所谓“实相窗冥,开宗于文字” 1 6 p 2 而汉字自说文 以来在不断增加即“说文在汉,字止九千;韵集出唐,言增三万”“”而且“代代 繁广符”2 、“时时间发寄” l 6 p 2 这又增加了一般僧人信徒阅经的难度,因此需为之 作音义。加之前出音义存在“依字直反,曾无追顾”“6 ”2 的缺陷,因此玄应捃拾藏经重 瓤为之作音义,乃客观之需要。就主观而言,玄应自身精通于印度声明之学和我国文字 矾诂之学,自身亦具备撰写音义的能力。综合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玄应撰写了玄应音 义,其直接目的为僧人信徒阅读佛经服务,最终目的是传播佛法,宏扬释教教义。 三、玄应音义之释字体例 玄应音义始自大乘律大方广佛华严经终于小乘律阿毗达磨正理论,计 音义佛经4 4 7 部。,计二十五卷。每卷中所音义的佛经部数不同,具体依据各部佛经中 需要解释的条目多寡而定:有一卷只释一部佛经的,如:第二卷仅释大般涅巢经一 部、第六卷仅释妙法莲花经一部,第九、第十四、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五 各卷亦仅释一部佛经;有一卷释数部佛经的,如:第十九卷释佛本行集经、撰集百 缘经二部,第三卷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等十部佛 经,第五、第十三两卷所释的佛经部数则分别为6 4 部和8 7 部。玄应音义各卷内每 部佛经的音义,按佛经的卷数分为若干卷。若遇佛经中的某一卷无需音释的词语则略过 此卷,径行注释下一卷。如卷一之第一部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计有六十卷,其 中第一至九卷,玄应按原佛经的卷次为之作了音义,第十、十一两卷无需解释的词,故 此将其略过,第九卷音义之下径直接第十二卷的音义。此部经中的十六、十七、十九、 二二二至二五诸卷亦无需解释的词,亦略过不释。具体到每部佛经音义每一卷内的词语, o 卷前目录载有4 4 4 部,其中第三卷分别为“什法师”、“菩提留之”和“真谛法师”所译之金刚般 若经作了音义,目录计为一部,故音义佛经总数庵增加两部;又第十六卷内有毗尼母律音义 ? 、巷,目录失载,故音义佛经总数义增加一部,合计4 4 7 部。 - 8 一 第一苹玄应音义说略 玄应按其在佛经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摘录。其中包括音译词、意译词和普通词语。如玄 应音义卷一之第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之第一卷。,计收录“摩竭提”、“花鬓”、 “蹄摩”等九条词语。其中“摩竭提”、“卢舍那”二条为音译词;“花鬟”、“路摩”、“切 刹”三条为意译词;“里碾”、“迪後”、“痴瞽”、“沮坏”四条为普通词语。 对于音译词语,玄应先列梵语的各种音读,其后是其正确的音读,接下来是华语音 译及其不同的译法。在其罗列各种梵汉音、义之后,往往有一个判断,间或对其中的难 字注音释义。上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是每个词语的解释都必须具有,不同的词语会有 不同的省略之处,而且出现次序也有不同。如卷一之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之第一一条 “摩竭提:或云摩竭陀,亦言默偈陀,又作摩伽陀,皆梵音讹转也,正言摩揭陀。此译 云:善胜国,或云无恼害国。一说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恶,主十二月。陀者,处 也。名为不恶处国,亦名星处国也。揭,音渠谒反。”( 1 2 3 ) 对于意译词语,玄应的解释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 词头,若有异文,列出异文, 其后加“同”字,表示该字亦可以异文之形替换:b 注音,解释其梵言形式;c 引证字 书或经典论证字义,间或加按语。若组成某词的每个字都有异文,则依其在该词中出现 的顺序分别列出异文,并作解释( 参普通词语“矍磺”条) 。如:“切刹:又作擦,同, 音察。梵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 二音也:即刹帝利,名守田主者,亦是也。案:刹,书无此字,即刻字略也。剥音初 一反。浮图名刹者,讹也,应著刺瑟胝。剌,音力割反。此译云竿,人以柱代之,名为 刹柱,以安佛骨,义同土田,故名刹也。以彼西国塔竿头安舍利故也。”( i 2 4 ) 通过上述的解释使我们对此词语的来龙去脉、准确与否一目了然。 对于普通词语的解释,与意译词大部分相同,只须将其中有关梵语探源的词删掉即 是。如:“里磉:字略作野,同,胡卦反,桶磉也。下古文砝,同,五代反。说文: 碾,止也。又作阂,郭璞以为古文碗字。说文: 阂,外闭也。经又 ( 文 作寻,音都勒反。案:卫宏诏定古文官书:导、得二字同体。说文:导, 取也。尚书高宗梦导。说是也。”( i 2 4 ) 四、玄应音义的版本 玄应音义成书不久,大唐内典录即有著录,称大唐众经音义,开元释 。如无特殊说明,此节中的例子均出自人方。佛华严经音义之第一卷。 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录亦有著录,改称一切经音义,新唐书艺文志同大庸内典录称大唐 众经音义。其后的宋藏、元藏及明藏均有之,不过明藏有南、北两种,南藏与宋、元 藏都为二:十五卷;北藏则将南藏之第三、四卷析为三、四、五三卷,故为二十六卷。以 上即陈垣先生所谓“藏本”。玄应音义虽有藏本传世,但久淹释藏,世人不知。时至 清代,任大椿、孙星衍等人始发现之。庄忻于乾隆二十一年据西安大兴善寺明南藏本重 新刻印,遂有单本流行。其后番禺潘仕成于道光二十五年据庄刻本翻刻( 收入“海山仙 谤丛书”) 。同治八年,杭州曹籀又据庄刻本覆刻。几经传刻,玄应音义逐渐于儒林 流行开来。近年的版本有: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于1 9 3 5 年据西安开元、卧龙两寺本影 :q 即碛砂藏本。江苏古籍出版杜于1 9 8 8 年据阮元“宛委别藏”本影印。中华大藏经 中办有收录”。另外,敦煌遗书中亦有玄应音义残卷( 斯3 5 3 8 、伯3 7 4 3 ) 。 本文以清乾隆丙午咸宁县署刊本。为底本,参之以赵城广胜寺金藏本( 以下简称赵 城会藏本) 、同治八年曹籀覆刻本及r 本师谷莲社之慧琳一切经音义中所录的玄 应音义部分。 五、玄应音义的研究现状 较早对玄应音义进行研究的为闽中王少樵,著有玄应书引 校异五卷。 ( 未见) 周祖谟先生曾将碛砂藏本与庄刻本对校,改正错字甚多。可惜原书失落,不复存在。 后周先生又将曹刻本与碛砂藏本对勘,当有资料存世,惜未得见。 1 9 4 7 年陈垣先生发表玄应、慧苑两音义合论,对玄应的略历、玄应音义的体 制、内容、版本及流传情况详有论述。 1 9 4 8 年,周法高先生发表玄应反切考,文中涉及了玄应的生平著述、玄应音义 与切韵的关系、玄应书中的方言区域、玄应音义的声类考、韵类考等多个方面, 内容富赡,证据确凿。 】9 8 0 年王力先生发表玄应 反切考,以玄应音义中所录的反切 为基础,对唐初的汉语音系作了考证。王力先生认为玄应音义反映的是唐初长安音 系与切韵音系不同。这与周法高先生的考证不同,周先生则认为二者为同一音系。 第5 6 册一以赵城金藏本为底本,配以丽藏本;第5 7 册一南藏本。 j 其中最后四页以同治八年武林张氏宝晋斋重刻本补配。 一1 0 第章玄应音义说略 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蒋礼鸿先生以“海山仙馆”本为底本,依原书卷次对其中的误字、脱文、衍文、引 文失误及手民误刻多有校正,足补“海山仙馆”本讹误较多之憾。 黄仁碹和聂宛忻分别撰文玄应 中的“假借”、“借字”和玄应 中的借音,利用玄应音义中标明“假借”、“借字”、“借音”的材料,对玄 应音义中的假借现象进行了研究。 徐时仪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 上提交了玄应 方俗口语词考的论文。从题目上看当是对玄应音义中 的疗俗口语词即古白话材料进行研究,惜未得见。 国外,开本矢放昭文发表 所收 的一侧面;上田正有玉 篇、玄应、慧琳、希麟的反切“总览”四种。” 综上,对于玄应音义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语音及将其作为校勘资料等方面, 对其中收录的大量的异体字材料,尚有待进行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 j 此条转引自姚永铭先生的慧琳音义研究p 2 5 一p 2 6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异体字说略 一、异体字研究与整理回顾 汉字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变迁,绵延至今。汉字异体现象亦是由来已久,始终与 汉字的发展相伴随。在汉字的每个阶段上都有异体字产生。在文字发展的早期甲骨文、 金文阶段便有大量的异体字存在。我们略微翻一翻甲骨文字诘林、金文编等工具 书,会发现几乎每个字都有异体存在。但由于时代久远及材料的限制,我们无从知晓当 瑶是否进行过异体字整理工作。 通常而言,大家所公认的第一次异体字整理工作是秦朝的“书同文”政策的实施。 秦绩一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国诸侯各自为政,造成了“田畴异晦,车涂异轨, 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8 ”“5 的大混乱局面。秦统一以后,急需进 行统一政令的工作。“书同文”便是其中的项重要措施。许慎对此有记录,说文解 字- 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 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大史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 改,所谓小篆者也。”“8 ”5 由此可见,秦朝统治者在废除“不与秦文合者”的各国异体 的同时,还颁布了新的规范即小篆作为标准字体。这一工作的意义有二:一方面清理了 诸多异体字,使得“文字异形”的状况得以改变,使得政令畅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 一一:另一方面新规范的确立,对于新的异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继秦朝“书| 司文”之后,东汉许慎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对所见到的字作了一番审 蘑取舍工作。如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所言“即如奇字一项,原是新莽 ? i 书之一,但说文中只出仓、儿、无、晋、口乙五个字。难道当时的奇字 仅只有这五个字吗? 岂有仅仅五个字即被列为体之理! ”“1 由此推而广之,许慎对 其它字形的收录有取舍。除此之外,许慎首次以重文的形式整理了1 1 6 3 个字,其中就 包括异体字。许慎的这一处理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后所出的玉篇、广韵、集 韵等字书韵书均以重文的形式来认同异体字。 汉朝末年儒学式微,文字失范,经无定本,字无正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汉朝统 第二苹异体早说略 治者下令刊刻石经,确定经书的定本与文字的正体。其后的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 的刊刻,目的与此大致相同。除刊刻石经以外,唐朝还出现了以正字为目的字样之学, 规范经书用字和社会用字。如张参的五经文字、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颜师古的 颤氏字样、颜元孙的干禄字书等。石经的刊刻与字样之书的撰写,都以规范用 字为目的,但在客观上对异体字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另外,这些石经与字样书中 所汇集的各种字形亦是整理异体字的参考资料。 唐朝以降历代均有不同形式与程度的规范文字的工作进行。但大规模的整理异体字 还是解放以后事。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先后发表了一异 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简化字总表等一系列文字规范。这些规范尤其是一 异表的发布与实施,引起了语言学界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思考。先后有金鸣盛 4 0 0 个 异体字留废规律的研究。”“1 、翟健雄的略谈异体字、钟吉宇谈谈第一批异 体字表的一些问题 2 2 p i o - p i2 杨树达等异体字表中应一律采用“正体字”。“等数篇文 章发表,讨论关于异体字的理论问题及一异表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汉语大字典编纂中的异体字整理工作的展开掀起了关于异体字研究的新高潮。 此后有刘又辛先生的关于大型字典中的异体字、通假字问题 1 1 p 9 1 + p 10 3 关于整理异 体的设想。”p i ( j 5 - p 1 2 0 关于异体字的几个问题”,赵振铎先生的说讹字 2 6 p 5 6p 6 3 , 曹先擢先生的关于异体字的两个问题”“p t 0 3 李道明先生的异体字论 2 8 p j 0 0 - p 1 2 3 , 王宁先生的异写字与异构字o ”等一系列的重要文章发表,对异体字产生的原因、发 展与整理及相关概念的区分等若干方面的内容作出探讨。 国家语委“十五”重大项目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又一次使异体字成为汉字规范 化研究的焦点之一。相继有王宁先生的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 1 2 p ! - p 1 9 李国 英先生的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7 、章琼先生的汉字异体字论。“7 “3 、向光忠 先生的汉字的异形之厘定。卵7 6 、王铁琨先生的试论异体字的定义。”3 等三 r 余篇文章发表,围绕异体字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异钵字的类型、异体字的整 理方法以及对前出规范的修正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讨论。 同日、j ,一些文字学的著作里也对异体字进行了讨论。如蒋善国先生的汉字学、 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讲座、张涌泉先生的汉语俗 :刊刻于正始二年公元2 4 1 年。 2 刻丁太和元年公元8 2 7 年,刊成丁开成二年公元8 3 7 年。 13 -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字研究等书,都有专章就异体字问题进行研究。 上述的研究与探讨,为我们进一步明确异体字的定义及进行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异体字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 异体字的定义 当今,关于什么是异体字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其定义说法有数十种之多。以下 是笔者搜集到的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异体字的定义: ( 1 ) 梁东汉:“代表一个音节的符号往往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和结构。在文字学上, 这些代表同一个音节同一个词的不同的形式和结构,我们管它叫做异体,也有人管 它叫做或体或重文。”。”4 ( 2 ) 蒋善国:“一字多形就是多形字,普遍q 作异体字。在形、音、义三者关系方 面所表现的是异形同音同义。异体字,从广义方面说,是指今字体对古字体说的,如 小篆对金甲文、隶书真书对小篆、行书草书对楷书、都是异体字,因为虽是一个同音同 义的字,它们的形体却都不一样狭义的异体字是从汉字横的发展说的。汉字的演变 在每个阶段,都有许多异体字,也就是不论金甲文或小篆、隶书、真书,都各有异体字。” q 黥l p 8 3 ( 3 ) 郑林曦:“我认为异体字的正确定义应该是记写同一个词语的几个不同的汉字。 我们应当选择其中最简易而有利于减少字数的一个作为正字,而把其余的异体字废除不 用。”蚓” ( 4 ) 刘又辛:“异体字就是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重文。凡是音义相同而写法 不同的字,都叫做异体字。“从文字符号和词语的关系来看,用两个或多个文字符 号记录同一个词,这一组字都叫做异体字。”o ”5 + ” ( 5 ) 苏培成:“异体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指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相同的字,几个 字互为异体;另一个是与正体相对而言的,异体与正体只是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相同。 尚呆整理的异体字取前一个含意,对于已经整理过的异体字取后一个含义。” ( 6 ) 现代汉语词典( 2 0 0 2 年增补本) :“跟规定的j 下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 字,如孜是考的异体字,陧是堤的异体字。”。7 ”“” ( 7 ) 吕叔湘:“异体字是个字的不同写法。两个或几个字形,必须音义完全相同, j 一能算是一个字的异体。例如强、强、穗是个字,窗、窟、牌、胳是个字。” 第二章异体字说略 “有些字只在用于某一意义的时候才有另一种写法,用于另一意义的时候就不能那样 写。例如凋、碉、肜、雕、碥五个字形,只有一个是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通用的 真正的异体字并不太麻烦,麻烦的是这种部分异体字。”。8 ”4 2 7 ( 8 ) 裘锡圭:“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 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 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 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 ( 9 ) 王力:“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 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 代替。有一件事值得注意: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是后来有了分工。例如 谕喻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了。”“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第 ,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例如宾和 置;第二,有些字,它们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 也不能把它们看作异体字。例如雕、彤、凋;第三,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 的,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例如亡和黧相通,”。”、“”7 ( 1 0 ) 蒋绍愚:“异体字是人们为语言中同一个词造的几个形体不同的字,这些字 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 ( 1 1 ) 李国英:“在使用中功能没有发生分化的为语言中的同一个词而造的不同的 文字形体以及由于书写变异而造成的一个字的不同形体。”。”2 ( 1 2 ) 刘延玲:“异体字是汉字史上为记录同一个词而造的,在使用中功能没有分 化或同一个字由于书写变异而构成的一组形体不同的字符。前者可称为异构字,后者可 称为异写字。”。”4 上述诸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一词异形”,包括( 1 ) ( 6 ) ;一为“一字异 形”,包括( 7 ) ( 1 2 ) 。每一大类之内的定义亦互有出入。如第一类中定义( 2 ) 将甲、 金、篆、隶等不同的书体纳入异体字范畴;定义( 5 ) 、( 6 ) 则是从正字法的角度对异体 字定义,将“f 字”、“正体”引入异体字的定义之中。第二类定义中则是否要求用法完 全相同与是否可以互相替换之分。如定义( 7 ) 、( 8 ) 认为异体字中可以包含部分用法相 同的字;定义( 9 ) 、( 1 0 ) 则要求异体字之间可以互换,这与定义( 1 1 ) 、( 1 2 ) 又不同。 在“一词异形”类的定义中以刘又辛先生的定义影响较大,故以之为例进行分析。 同北人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刘先生在大型汉语字典中的异体字、通假字问题一文中将异体字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音义完全相同异体字。”“第二类,有的字本有两义,后来分化为两字。” “第三类,有的字假为他字,于是又加形旁以表本义。第四类,跟第三类的情况相同, 只是后造的字又产生了新义。”“第五类,对于旧字书中沿用的讹字,也应当斟酌指出。 ;烈上五种类型,从性质上看是不同的:第一类、第五类属于异体字的范畴;第二、三、 罔类则属于文字的分化。不同的是:第二类是词义的精密化造成字的分化即词的派生造 成文字的孳乳,第三、四类则是由于假借而引起的文字分化。这种现象与异体字有着本 质的不同,后者另造新形的目的是“以形别义”即用不同的形体来记录不同的意义,新 字形与原来的字形为母字与分化字关系。分化字一经造出,便与母字有了明确的意义分 : ,二者之间虽存在混用情况,但其为同源通用关系而不是异体关系。异体字的诸形其 记词功能是相同的,目的不是分化,从文字应用角度来讲是一种冗余现象。 由以上论述可知:“一词异形”不仅包括异体字,还包括同源通用字、假借字等与 异体字不同性质的用字现象,因而将异体字定义为“一词异形”是不合适的。 在“一字异形”类定义晕按其着眼点来分又可分为:从字的功用角度定义,包括定 义( 7 ) 、( 8 ) 、( 9 ) ;从汉字的构形与功用相结合的角度定义,包括定义( 1 0 ) 、( 1 1 ) 、( 1 2 ) 。 现以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放鬆心情的假日旅遊
- 造纸原料采购管理规定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 2025重庆市南岸区天文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利用网络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 克服学习焦虑的心理咨询细则
- 船舶燃油消耗总结
- 2025云南省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口岸协管(检)员招聘含答案
- 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规划
- 环保纸张品牌推广规划
- 医院2025年院感防控及传染病考核试题及答案
- 老乡贷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技能内河船员证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老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表怎么写(5篇)
-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数学真题(原卷版)
- 安装大棚合同(标准版)
- 维稳工作汇报课件
-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
-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WST840-2025学习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乳清粉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