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高中语文诗歌以其特有的人文知识与审美情趣而受到学生的欢 迎。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诗歌 严谨、纯粹、精微、文言的特质,使得学生在学习诗歌中遇到种种困难,另一方面诗歌 教学中“释题-解释字词-串讲诗句-总结思想”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死记硬背”的学 习方式使得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效果不佳。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从现实的高中语文诗 歌教学出发,借助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立足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充分发 挥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提出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 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这一课题,借助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找 到一种更优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 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对基于混合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在可行 性、基本原则、内容步骤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设计了混合 式学习的教学过程, 并选取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四高级中学的高一部分同学作为案 例实施对象,进行了相关案例的实施与结果分析。采用文献法大量的收集相关资料,采 用观察法、与一线教师访谈、问卷调查与分析等方式展开调研,获取来自教学一线的真 实资料,为案例的研究提供支持。最后在对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了基于混合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理论。 本研究以实践证明了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可行性, 运 用混合式学习理论指导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教学手段, 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改革, 推导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诗 歌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真正实现了最优化教学。 混合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高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它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高中其他各门课程提供 了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 另一方面证明了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种有 效的形式,借助于混合式学习,融合传统和现代教学方式的优势,把现代的信息技术整 ii 合到具体的学科之中,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了高中各门学 科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字: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iii abstract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poetry by its unique cultural knowledge and aesthetic appeal by the students welcome. but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oetry high effect is not good. investigate its reason, on the one hand, poetry rigorous, pure, subtle, classical chinese character, make the students learning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poetry teaching interpretation to question - explains chuanjiang verse - summary words -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ought and rote ways of learning makes high school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the effect not beautiful. in view of the above reasons, from the reality of high school chinese poetry, b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oetry of traditional high school teaching approach, based on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to the best advantag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hybrid learning theory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poetry teaching design and case studies this problem with this subject, with the aid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find out a more optimal ways of learning,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enables the student to better grasp knowledge learnt,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o as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goal. this research in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high school based on hybrid learning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design in feasibility, basic principles, contents step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in theory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hybrid learning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and selected the henan zhoukou city taikangxian fourth high school classmates as high part of the case implementation obj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case with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rough documentary reference a lot of collecting relevant material, using the option, and the first teacher iv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etc, obtain the ways to start from the real material, teaching first provide support for case studi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further enrich and perfect the study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based on hybrid poetry teaching design theory. this study practice proved hybrid learning theory in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poem teaching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using hybrid learning theory guidance high school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enrich the teaching means, promote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conception, is deduced based on hybrid learning chinese poem teaching high school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poem teaching high school,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optimization teaching. hybrid learning this study way in high school has certain promotion value, on one hand i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main role and teachers leading role, truly realiz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optimization of each cours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other provide the referenc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proof the hybrid 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an effective form of aid, fusion hybrid learning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dvantage,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o specific discipline, play among various aspects of the advantage and maximize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promote high school discipline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 blended learning; senior chinese poetry; instructional design; case study 绪 论 1 一、绪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中国深厚的诗教传统和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诗歌教学特别是鉴赏教学应该成 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不管承认与否,我们都应该看到,高中语文诗歌 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虽然加大了力度,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并没有完成其应该达到的目标。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已经是举步维艰。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未以来,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 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新式教学蓬勃发展,教育改革不 断推进。e-learning 在上一世纪席卷全球,人们希望通过 e-learning 来替代传统的课 堂教学,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但是,到上世纪末,随着 e-learning 在课堂上的应用, 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 e-learning 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并且教学效果和投资 回报率也很不理想。于是研究者们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方式,基于混合式学 习的理论技术应运而生。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混合式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混合式学习就是面对面的 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其实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与 e-learning 的有机整合。其根本目的就是集中各方面的教学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 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 在国外,混合式学习已经提出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 用,虽然混合式学习在我国教育界出现的相对比较晚,但是我国的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 极有成效的研究与探导。笔者通过对 cnki 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的检索, 了解到近几年在国内外教育界就混合式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但是这些研 究大多数都集中在企业培训、远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领域,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方面 的研究相对薄弱。 结合以上情况,笔者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高中语文诗歌的具体特点,把混合 式学习与高中语文诗歌整合起来,力求把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2 促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上,把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 e-learning 教学的优势 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促进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实现语文诗歌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作为传统的重点学科,一直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更受 到师生的喜爱。如何解决诗歌的教学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何提高学 生的诗歌学习效率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本文将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模式 两个方面,尝试为高中语文诗歌的教与学过程探索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从理论和实践 两个角度去探究诗歌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研究意义 混合式学习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和 e-learning 学习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 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目的是综合各方面的教学优势,找到一种更优的学习方式,提 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 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粉笔” ,学习方式比较单一,教师的讲授占用课堂的 百分之九十的时间, 剩下的一点时间留给学生做课后练习, 学生没有自己所支配的时间, 完全受教师的控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无 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即使培养出来,学生仍然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成为名副其 实的书呆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是一句空谈。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协调 了教师、学生与教学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处于心理和身体逐渐成熟的年龄阶段,心理波动的落差很大,叛逆心很强。 在这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高中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但是,对 绪 论 3 学习的自控能力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 诗歌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了原有诗歌的知识结构,激发了高中生创新思维能力,同 时也极大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发展。 综合以上多种原因, 笔者对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教与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案 例进行了设计与探究,借助于此项研究,笔者希望教师能够在现实的教学中把混合式学 习理论与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探究混合式学习和教学设计的思想内涵,分析高中语文诗歌课程的本质、基 本取向、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确立高中语文诗歌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2)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现状, 针对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3)对混合式学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为指导,从教 学者和学习者两个角度,进行混合式学习与高中语文诗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进行混合式学习应用案例的实施,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探索能将混合式学习有效地运用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与途径, 以求达到教 学效果的最优化。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期刊杂志及网络资源,了解当前有关高中语文教学、混合式 学习及两者相结合的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总结前人的研究重点、方法、经验和问题 等,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着重解决。 (2)观察法 笔者将参与到高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因此可借助这个机会观察他们在实践中的一 些行为表现和心理反应,从而也为之后的分析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也为后面的数据分析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4 提供一定的依据。 (3)问卷调查法 针对学生上网的时间、比例和动机以及案例实施前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诗歌的现状, 设计了问卷,为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案例的开展做好准备。随后,在案例实施结束后, 再次对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诗歌的情况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 为案例实施的分析总结提供 数据支持。 (4)案例研究法 通过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横向和纵向比较学生的学 习成效,总结出混合式学习运用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5)访谈法 在案例设计前,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现状; 在案例结束后,再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获得他们对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 教学中应用的真实想法、意见及建议。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如下图 1-1: 图 1-1图 1-1 绪 论 5 (四)相关研究综述 混合式学习起源于商业服务与企业培训,国外的研究最初主要是职业培训,现在逐 渐转向了企业培训与高校在职硕士、博士课程学习并重的发展方向。在全球范围内,众 多学术机构与教学专家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效, 如美国专业教学理论研究机 构。 “work-learning research” 、 “learning solutions alliance”等,斯坦福大学教 授 phil hubbard、德国 tubingen 大学语言学教授 kurt kohn 等。在学术机构与教学专 家的共同努力下,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及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目前,已有多家 研究机构推出了混合式学习的模型,如 telos 语言实验室、英国 bbci 语言研究中心、 德国歌德学院等。2003 年、2004 年欧洲的 eurocall 研讨会,其研讨主题即为“混合教 学的实施” 。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理论引入我国后,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学历 教育、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尤其在企业培训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混合式学习的资料, 发现基于混合式学习研究的文献逐年增 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合式学习相关理论研究 在我国,混合学习的有关资料很少,何克抗教授在电化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3、 4 期)上发表了从 bleniding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一文,李克东教 授和赵建华博士在电化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7 期)发表了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 模式一文,田世生和傅钢善先生在电化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7 期)上发表了 blenidinglearning 初步研究一文。 何克抗 提出了 blending learning(或 blended learning)的新含义,指出这一新 含义的提出和被广泛认同, 表明国际教育技术界的教育思想观念正在经历又一场深刻的 变革,也是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 黎加厚 提出,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国外关于 blended learning 的定义,并列 举和翻译了国外几种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 blended learning 的定 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 (3):5-10 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http: 000618.html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6 义进行了界定。 李克东等人 认为,混合式学习的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和要求,运用不同的 方式来解决,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来进行学习,并以付出最 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的。此外,他还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 过程设计和应用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purnima valiathan 指出,混合式学习通常被认为是结合了几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方 式(如协作软件、基于 web 的课程、电子绩效系统、知识管理实践等)的解决方案,也指 混合了各种基于活动的行为(包括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等)。 craig barnum 和 william paarmann 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印刷品和课 堂教学,由教育者提出、使学习者掌握某种特殊技能所使用的学习方式。 这些论著在理论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 但在具体的学校教学中有关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论述却几乎没有。多年来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虽然不少一线教师也涉及到混 合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但是不全面、不系统。笔者主要从高中语文诗歌的特点出发,结 合高中生心理特点, 用事实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混合学习来培养学生在诗歌方 面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前人对混合式学习 理论的提出和阐述,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 歌教学设计的基石。 2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josh bersin(2002)认为混合学习的设计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 图 1-2图 1-2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理论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1,4. purnima valiathanblended learning models,dbol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aug2002 valiathanhtml.2002. barnum c,paarmann wbringing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er:a blended learning modeljthe 绪 论 7 识别与定义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 因此, 在混合学习中需要对学习需求进行识别与定义。 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 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学习风格(如场依存或场独立等)、原有知识及 技能结构、智力水平(iq)等。混合学习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具有适应性的学习 计划以及对应的测量策略。 根据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设施(环境),选择学习内容 混合学习的基本形式是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混合, 基本设施通常指实现在线 学习的设施,由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单位建设,应考虑如下问题:带宽、机器配置标准、 lms(学习管理系统)、时间约束和度量标准。 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 该过程是混合式学习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 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李克东依据上述的过程描述,把混合式学习设计分解为八个相互循环的环节。 步骤一:确定混合式学习目标。确定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目标。 步骤二:确定预期绩效(业绩)。确定通过混合式学习应取得什么样的绩效。 步骤三:选择传递通道和媒体。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供选择的传递 手段,包括学习方式与媒体,主要有在线、课堂、视频、技术支持、pda、电子绩效支 持、组合、自我指导、教师指导、协商、同步、异步和实况 e-learning;二是要考虑同 传递手段有关的效能和成本因素,如存取方式、成本、教学模式、交流、用户友好、组 织授权、新颖性和速度等。 步骤四:学习设计。邀请课程专家、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并形成混合式学习 计划。 步骤五:支持策略。确定完成混合式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策略。 步骤六:计划实施的行动观察。设计在实施计划过程中需要观察记录的项目。 步骤七: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步骤八:修订学习。根据评价结果对学习计划进行修订,然后进入下一轮学习。 从以上设计模式可见,作为传统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混合学习仍 然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即需求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目标确定、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8 策略制定、实施、评价与修订等环节,只是在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制定中对传递通道和 媒体的选择范围更广、更灵活,考虑因素更多。混合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学习内 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上。 另外有关于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国内关注较多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马 丁,郑兰琴,张海森,周跃良,黄迎等人,他们在研究了混合式学习的相关概念以及基 本原理之后提出了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并对有关的课程进行了设计实例研究。混 合式学习课程设计的工作大致分为前段分析、 活动与资源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阶段 进行。在混合式学习得到更为成熟的应用之前,她们的模式可为教学人员提供理解混合 式学习的概念框架,同时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实践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 以上这些对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 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不可缺少的教 学设计方面的内容,使本研究得以持续下去,笔者认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 教学设计正是依赖于前人研究的成果而得以发展和创新。 3 混合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荣怀等人 通过总结之前所做的研究, 提出了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 e-learning 优 势以克服其不足的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块, 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 实证研究。 李云文 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混合式学习在我国传统高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每一阶段的实验之后都进行了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了改进。 通过研究, 对在高校中运用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以及设计的高校混合式学习的一般模式 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宋城杰 通过对混合式学习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提出了混合式学习在地理课程中应用的方式和原则。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从应用的角 度出发,提出了混合式学习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特点、构成元素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 应用方式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ronghuai huang,yueliang zhoudesigning blended learning focused on knowledge category and learning activitiescase studies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m.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296-310 李云文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宋城杰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绪 论 9 王元彬 结合国内外学者、专家对混合式学习模型的设计,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设 计与应用研究,构建了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就高校课程运用混合式 学习的方式开展了相关的应用研究。 徐春玲 通过对自主学习情境下和协作学习情境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研 究,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设计与实施,设计出了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以上这些研究都是把混合式学习与具体的课程相结合实践, 事实证明了混合式学习 与具体课程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高中语文诗歌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本 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扩展开来, 努力实现混合式学习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最佳整 合,力求促进诗歌教学的发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1 混合式学习 (1)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对于我们来说,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现在我们经常提到这个概 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新的时代赋予了这个概念 新的定义。 混合式学习是一个 “旧瓶装新酒” 的新概念, 是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 在e-learning 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形成的。 它是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机的融 合在一起,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发展,教育的进步,通俗的讲就是“线下”和“线上” 的有机整合。 混合式学习的原意是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将传统学习形式(如会议、实验室、书 籍等)与其他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如将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学习形 式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形式与传统学习形式相结合、 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 等。 对于混合式学习的理解,国内外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国外学者的定义 王元斌混合式学习的改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徐春玲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3)、(4):1-6 田世生,傅钢blended learning 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8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10 a 2002 年, 印度 niit 公司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网站上发表了 blended learning 白皮书 ,在该书中,教学设计专家们提出,混合式学习应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这 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实时的 e-learning 和自定步调的学习。大多数时候,混合式 学习也被用来描述多种传输媒体,智能学习导师(ilt)和多种技术的混合应用。这些技 术有 e-learning、电子绩效支持 (epss)以及知识管理实践等。 b 美国培训所(the training place)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为它是关于学习者如何掌 握并且提高个人学习工作绩效的学习方法,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协调:a 商业与绩效 目标;b 小组学习者共同学习最优化的学习方法;c 学习内容最好的个性化展示以及学 习的各种方法;d 支持学习,培训,商业以及社会活动的各种资源;e 最大化地提高与 人接触,交流及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方法(从小组学习的角度定义)。 c学者michael orey 认为应该从学习者,教师或教学设计者以及教学管理者三者的 角度进行定义。 从学习者角度来看,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能力,指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并与自己以 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帮助自己达 到教学目标; 从教师或教学设计者角度来看,是组织和分配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技术、 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 从教学管理者角度来看,混合式学习是尽可能经济地组织和分配一些有价值的设 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这些 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包括了书籍、计算机、学习小组、教师、教室、虚拟教 室、非传统教室、教学指南等等。 d harvi singh 和 chris reed 将混和学习描述为应用多种传递方法的学习计划, 其目的是使学习成果和学习计划传递的成本实现最优化。他们将混和学习定义为:混和 学习注重应用“恰当的”教学技术与“恰当的”个人学习风格相匹配,以便在“恰当 的”时间将“恰当的”技能传递给“恰当的”人。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以下的原则:运 用混和学习时应该首先考虑学习目标,而不是传递方法;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应 当支持多种不同的个人学习风格;每个人都将不同的知识带入学习体验中;在许多情况 michael oreydefined of the blended learningdbol.http:mikeorey blendedlearningmichaelorey 绪 论 11 下,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就是即时、即需。 e chris procter(2004)指出,混合式学习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传递模 式的有效结合。换言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即教师、学习者、 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或条件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传递模式。 f 国学者 margar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式学习中的“混合”应包含四个方面 的内容: a 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将基于 web 的技术(如协作学习、流媒体、文本和虚拟课 堂实况等)进行混合。 b 为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将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 等)和教学技术或非教学技术进行结合。 c 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将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与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 视频、cd-rom、电影和基于 web 的培训等)进行结合。 d 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而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教学技术进行结合。 g、kaye thorne 则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从 e-learning 发展而来的概念,它将在线学 习与更多的传统学习和开发方法混合起来。 混合式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合理和自然的发 展,它为构建个别化需求的学习和开发所提出的调整提供了极好的解决方案。混合学习 为整合由在线学习提供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 而这种在线学习则是具有传统学 习最优秀的交互性和参与性的。 混合学习是通过智慧和教师一对一的交流得以支持和强 化的。 国内学者的定义 何克抗:所谓 blending learning,就是将传统课堂教学和 e-learning(即数字化 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换言之,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 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突出其学习主体地位。 李克东: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对网络化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 张力,章国英.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2007-11-07,中国教育技术网. chris procterblended learning in practicedbolwww.edu.salford.ac.ukherproceedingspapers cp-03rtf(2004). driscoll,m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je-1earning20023 张力,章国英.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2007-11-07,中国教育技术网. 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12 后,出现在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比较流行的术语,其本质就是为达 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而把面对面的学习(face to face)与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 黎加厚:所谓“融合性学习” ,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 选择和组合。 教师和学生在学与教的过程中, 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 黄荣怀:从学与教的角度来理解,混合式学习就是面对面的学习(face to face) 与数字化学习(online learning 或 e-learning)的有机整合。 所以,我们从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 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连续的再现。换句话说,混合式学习最本质的核心就 是, 采用适合于教学内容传输和学习者学习的技术手段并运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 式来为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者呈现。 (2)混合式学习的本质与内涵 什么是混合式学习?国内外的学者对与它的理解各式各样,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但是,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理解,这种理解认为是: blended learning focuses on optimizing achievement of learning objectives by applying the “right” learning technologies to match the“right”personal learning style to transfer the“right”skills to the“right”person at the “fight”time.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必须重视学习目 标;必须注重多种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结构不同,那么产生的学习经验将不尽相同; 恰如其分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恰如其分其实指的是当学生最需要知识的时候,老师实 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从学习形式来看, “混合”的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 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的混合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 玉淑荚,陆荚乐混合学习的概念、层次及其应用j教育技术导刊,2007,(7):18 黄荣怀,周跃良,王迎著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 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9. 黄荣怀,周跃良,王迎著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 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9. 绪 论 13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混合式学习包括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在线学习通常是指通过 网络(如 internet 或 intranet 等)进行的学习, 而离线学习则指发生在传统教学环境中 的学习。 在线学习(e-learning)包括实时和非实时的在线学习,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利用丰 富的共享资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 神和创新能力;离线学习即传统课堂教学以面对面的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对于师生间 的情感交流,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事实性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师对教学进程的监控和 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都很有利。 两者各有优势, 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就是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弥补其不足。 b 自定步调(self-pace)的学习与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混合 自定步调的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自我控制学习步调 的学习,而实时协作学习是指在多个学习者之间动态交流共同分享知识的学习。 c 结构化的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 结构化学习是利用逻辑严谨、结构良好的学习材料,按学科知识的一定逻辑顺序组 织的学与教的过程。非结构化学习是通过会议、交谈、网上浏览、电子邮件等非结构化 的方式,利用非结构化的学习材料进行的学习。 混合式学习既要重视结构化学习,使学习者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也要重视非 结构化学习,积极地获取在非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中的对话与文档资料,并把它们存入知 识库,使学习者能够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促 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d 特定的学习材料与灵活的学习材料的混合 学习材料可以是购买的标准化的教学资源, 也可以是自己开发的适合学习者特殊需 求的资源。大量良构和劣构的教学资源的并存,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很有帮助,也 有利于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e“工作”与“学习”的混合 良好的混合式学习中的学习支持模块是能够利用及时辅助工作实践的绩效工具和 实践活动(用工作任务或任务过程模拟模块)来实现的。 学习支持服务作为一种必不可少 的要素出现在教师与学习者的交互过程之中,并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纵观混合式学习的发展,我们知道混合式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各种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14 教学要素的混合, 这里的教学要素主要包括学习方法、 学习媒体、 学习内容、 学习模式、 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服务等等。由抽象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可以看作诗三个层面的混 合: 宏观层面:是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化学习两种教学形式的混合。 中观层面: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这些学习方式可以是典型的讲授型学习、自主 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特征来对不同 的学习方式进行选择。 微观层面:是构成教学系统的教学媒体及教学材料载体和传输介质的混合使用。根 据 driscoll 的观点,混合式学习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的结合,这些教学技术指的是 物化的技术,如传统书本、cdrom、网络等。 混合式学习的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在教学 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来进行学习,并以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 的效益为目的。 无论是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进行混合,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策划题库及答案
- ctf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潮式月饼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溴酸钾产业运营现状及投资动态预测报告
- 2025年理论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报告
- 2025-2030物流企业出海战略制定及本土化运营风险防范
- 湖南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母婴护理服务市场供需状况与消费行为特征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
- 2025-2030机床企业知识产权布局与竞争壁垒分析
- 留置导尿管术操作流程
- 2024+ESC临床共识声明: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课件
- 中职生单招语文必背古诗文(35篇)
- 电商快递合作协议样本
-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知识点+习题集合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DG-TJ08-2121-2024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标准
- 养老院文娱活动意外应急预案
- 依法信访知识培训课件
- 文件管理制度及档案管理办法
-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与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