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ppt_第1页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ppt_第2页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ppt_第3页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ppt_第4页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第三节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一、工程地质勘探,1、勘探手段常用的有三类:钻探、坑探和物探。2、勘探任务1)探明地下有关的地质情况,如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地下水位、滑动面位置等。2)为深部取样及现场试验提供条件。如采取岩土样供室内试验。3)利用勘探孔进行某些项目的长期观测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处理等工作。,二、工程地质钻探1、概念:指在地表下用钻头钻进地层,在地层内钻成直径较小、并具有相当深度的圆筒形孔眼。2、优点:不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能直接观察岩芯和取样,勘探精度较高;能提供原位测试及监测工作;勘探深度大,效率较高。,钻探,勘探,3、技术要求:控制回次进尺-每钻进12米提钻,准确分层、岩心鉴定、描述;岩芯采取率-一般要求达到80%,破碎带要达到60%;孔中试验-按试验要求(如水文实验-测水温、水位、分层止水);取土要求-保持结构、含水量原状。,勘探,内容-条件、目的、方法、要求用途-指导钻探工程按预期进行。,勘探,4、技术工作:钻孔设计书:,钻孔附近地形、地质情况;钻孔目的、应注意的问题;钻孔类型、结构、孔深、钻进方法、速度、固壁方式;工程地质要求(取芯、取样、试验、观测、编录);终孔要求。,斜孔交叉法勘探河床,岩层倾角较大时采用斜孔比竖直孔更为适合,观测、编录:岩芯观测、描述、记录;水文地质观测-水位、水温、水质、冲洗液耗量;钻进过程纪录-掉钻、塌孔、涌砂、涌水、卡钻、回水的颜色变化等。,勘探,岩芯描述:地层名称、分层深度、岩土性质(颜色成分、湿度、密度、稠度、风化程度)。钻孔资料整理:钻孔柱状图;钻探操作及水文地质日志;岩芯素描及说明,勘探,岩芯统计:a.岩芯采取率:岩芯总长度与回次进尺的百分比;b.岩芯获得率:较完整岩芯长度与回次进尺百分比;c.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柱状岩芯与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勘探,用于表达岩石质量好坏(完整性)。,岩石质量指标(RQD)的计算和分级,岩石质量指标(RQD)02525505075759090100,岩石质量描述极劣的劣的不足的好的很好的,地基土野外鉴别必要性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由开钻到终孔,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描述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规范要求:野外记录应由经专业训练的人员承担,记录应真实及时,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严禁事后追记。鉴别方法野外鉴别要求快速。碎石土和砂土看粒径;粉粘土根据手捻的滑腻感和砂粒感加以区分和鉴别。,勘探,土的野外描述1、颜色-取决于组成土的矿物成分和其他成分,主色在后,从色在前,如黄褐色;土中含氧化铁呈红、棕色,含有机质呈黑色,含碳酸钙、高岭土呈白色。2、密度-可根据钻进的速度和难易程度判别;或切新鲜面观察,并用拇指加压判定。3、湿度-可分为干土、稍湿、湿、饱和4种状态。地下水深埋为干土;接近地下水位为湿土;水位以下为饱和。,勘探,4、粘性土的稠度-是决定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指标,分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5种状态。5、含有物-土中含有非自身成分,如:植物根、碎砖瓦、炉渣、有机质、贝壳、氧化铁等。记录应注明含有物的大小和数量。6、其他-碎石土、砂土应描述级配、砾石含量、最大粒径、主要矿物成分。粘性土应描述断面形状、孔隙大小、粗糙程度、是否有层理等。土中有特殊气味应注明。邻近设施对土质的影响,如管道漏水使粘土变软。,勘探,5、钻探难点:遇复杂地层钻进困难各种软弱夹层、结构面、断层破碎带通常是勘察的重点,工程最关注的部位,要掌握其分布规律、性质,勘察质量是关键。而这些部位也是钻探的难点,钻进遇到这些部位常发生事故,进尺困难。遇特殊岩土取芯、取样困难;,勘探,对策:更新和改进设备.;提高钻探技术水平.。,三、工程地质坑探1、概念:也叫掘进工程,是由地表向深部挖掘坑槽或坑洞,以便工程地质人员直接深入地下了解有关地质现象或进行实验等。,勘探,2、类型及适用条件,3、技术工作-坑探工程设计书、观察描述、地质编录3.1设计书编制a,工程目的、类型、编号;b,掘进深度及论证;c,工程点附近地形地质概况;d,施工条件(难易、掘进方法、地下水涌水及措施、支护结构及材料);,勘探,3.1设计书编制-续e,工程地质要求(应描述的现象及应注意的问题-岩体结构、破碎带、裂隙、地下水等);f,掘进方法及要求;g,取样位置、数量、规格、要求;,实验项目及应注意的问题;,应提交的成果。,勘探,3.2观察描述-a,地层岩性-成因年代、成份、结构、厚度、产状及接触关系(注意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泥化现象);,地质结构-断层、裂隙(组数、产状、性质、密度及延展、穿切情况)、软弱结构面;,地表岩溶调查-测产状,勘探,岩石风化分带及特点;,地下水渗出点位置、特点、涌水量;,不良地质现象调查描述。,3.3坑探工程编录(展示图)试坑、浅井、竖井多采用四壁辐射或四壁平行展开法;探槽展示图一般画底和一壁,坡度变化时可分段画。平硐展示图一般把五个面全部画出。,探槽展示图,试坑展示图-四壁辐射,勘探,浅井展示图四壁平行展开,河底平硐示意图,平硐展示图,原理、主要方法及应用、适用条件1、原理:应用专门的仪器探测地壳表层各种地质体的物理场(电场、磁场、重力场),根据场特性和差异判明地下各种地质现象,获得物性参数。地质体的性质差异越明显,物探成果越理想。,勘探,地质体的物理性质导电性、磁性、弹性、密度、放射性、波动性,地质体的物理状态含水性、空隙性、固结状态。,四、地球物理勘探,2、方法-电法、震法、磁法、声波、放射、测井等2.1电法-常用电阻率法人工建立直流电场,测垂向或水平向电阻率变化,推断(地下)地质体性状。电测深法-测点不变,增大极距,测量该点介质随深度电阻率的变化。电剖面法-极距不变,沿某方向平移,可测得某层位剖面方向上电阻率变化。,勘探,电阻率法:实际应用-划分地层、确定风化壳厚度、寻找断层、岩溶洞穴、古河道、确定地下水含水层分布。适用条件-地形平坦,坡度小;盖层较薄;被测地层倾角较小;层位稳定,电性差异较大;无屏蔽,无电磁干扰。,勘探,2.2震法人工激发地震波,根据不同介质中弹性波传播速率的差异判断地质现象。常用高频(200300Hz)折射波法。应用-判断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情况、风化壳厚度及分带、寻找断层、确定岩石强度指标。适用条件-地形起伏小;界面以上岩性均匀、无屏蔽;界面两侧波速差异明显。,勘探,五、勘探布置原则1、一般原则:目的明确-测绘为基础,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综合效益重点突出、点面结合,考虑全局,综合布点;配合勘察阶段-不同阶段勘察范围、深度不同,方法有别;围绕建筑物建筑类型、规模、结构不同,对应的问题各异,应区别对待,合理布置勘探;考虑地质条件沿变化最大方向布线,点距非均布,主要考虑场地复杂程度;取长补短方法的合理选择与配合。,勘探,2、孔距、孔深确定:确定孔距:依据-勘察等级、阶段。不同阶段评价内容不同,等级不同、场地复杂程度不同,孔距也随之不同。确定孔深:依据建筑类型、勘察等级、阶段。,勘探,3、施工顺序:按轻、重、主、次,并考虑设备与季节因素。控制性孔先施工。控制性孔控制场地条件、建筑物关键部位、并为后期勘察提供资料、施工周期长、或位于主要勘探线上。,勘探,小结:钻探技术要求分层、鉴定、描述;取芯、取样;孔中试验坑探展示图试坑、浅井、竖井-四壁辐射或平行;探槽展示一底一壁;平硐展示五个面物探原理、应用条件、适用范围勘探布置原则配合勘察阶段;围绕建筑物;考虑地质条件,勘探,思考题:,勘探技术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钻探的技术要求?如何保证质量?勘探布置的原则?施工顺序?,勘探,钻探,钻探,SH-30-2A型钻机,北京铲,勘探,碎石土与砂土野外鉴别,粘性土与粉土野外鉴别,新近沉积粘性土野外鉴别,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土的湿度野外鉴别,粘性土稠度野外鉴别,物探方法确定地基稳定性深圳机场软土地基,面波测试仪,-潘家口水库用浅层折射波法探测断层,震法勘探应用浅层折射波法,时距曲线图,坝区平面图,探测基岩起伏情况,勘查灰岩中的溶洞,电法勘探应用实例对称剖面,电法勘探应用实例电测深法,均质砂砾石层中地下水位,c.电测深曲线,b.基岩风化壳中地下水位,岩层产状及斜坡坡度对勘探手段选择的影响,为确定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勘探布置示意图,六、取样,采取土样的技术问题:1、土样的质量要求2、取样工具3、取样操作,1、土样的质量要求,土样质量等级划分,2、取样工具,对取土器的基本要求:1)尽可能使土样不受或少受扰动;2)能顺利切入土层中,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