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中塑化剂的危害及其监管对策[权威资料].doc_第1页
玩具中塑化剂的危害及其监管对策[权威资料].doc_第2页
玩具中塑化剂的危害及其监管对策[权威资料].doc_第3页
玩具中塑化剂的危害及其监管对策[权威资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玩具中塑化剂的危害及其监管对策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本文分析了玩具中塑化剂超标的危害,总结了各国对玩具中塑化剂含量的要求,最后分析我国现有的监管制度,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塑化剂、玩具、危害、监管 一、塑化剂的危害 2011年5月,台湾发生“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随着媒体的不断追踪报道,各大新闻媒体不断爆出“塑化剂事件”,从台湾到内地,影响不断扩大。 有研究发现,与塑化剂接触较多的人群,如从事pvc( 聚氯乙烯) 塑料生产行业的人,肿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塑化剂对肝脏、心脏等人体器官以及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为了改善手感,在玩具中,塑化剂往往是添加的材料之一,塑化剂具有不稳定性,比较容易从塑料中脱离进入环境或人体中。玩具一个是接触皮肤,儿童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容易吸收,第二是小孩子有时候会拿起来舔、咬、吸,通过嘴巴接触有可能会吃到它。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作用于腺体,影响人体内分泌,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长期大量接触可能会导致肝癌。儿童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所以过量的塑化剂带来的潜在危害极其大。 二、各国对玩具中塑化剂含量的要求 欧盟早在2005年发布指令禁止玩具中使用塑化剂的法规,而在2009年,欧盟再次明确规定塑化剂不得在玩具中使用,并将其列入reach法规。美国在2008年消费品改进法中(hr4040)中明确规定玩具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不得超过0.1%。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制修定玩具法规,控制塑化剂含量。 目前,最常用的也是最普遍的就是6p;限制要求也越来越严,从最初受限的三岁以下放入口中的玩具扩展为12周岁以下所有玩具及儿童护理用品。限量从每个项目小于0.1%加严至项目加和小于0.1%。 我国重视玩具对儿童的安全性,对塑化剂在玩具中的限制也同欧盟一致,gb/t 22048-2008玩具及儿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中规定,对儿童玩具使用dbp、bbp、dehp、dnop、dinp和didp共6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的检测低限:dbp、bbp、dehp、dnop:10mg/kg;dinp、didp:50mg/kg。 国家标准现已拟出修改稿,新增加了内容,有待标准版本的更新,完善标准。 专家指出,由于各国发展不同,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并没有全球一体化,各国根据自身国家情况制定不同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因此,企业生产加工出口的产品进入不同国家市场必须符合不同市场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这是进入国际市场最基本条件。 三、塑化剂的国内监管 近来,随着出口玩具产品的塑化剂含量超标案不断增多,出口玩具曾经多次被欧盟或美国退回,广东检验检疫局曾对全省出口玩具展开了塑化剂项目的抽查检测。据抽查检测结果,不合格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2.1。不合格样品中涉及可放入口中部件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超标占100,涉及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超标占60.6。面对国内外一系列塑化剂事件,我国出口玩具的安全问题,使我们认清目前面临的危机,应做好儿童玩具的市场安全监管。 市场安全监管制度是实施监管的法规,实施严格的玩具市场准入制度, 在玩具生产中引进质量管理的概念,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并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的安全认证相结合, 对玩具质量加以全面控制。 玩具生产企业是重点监管对象。有相关专家认为,对玩具企业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合格供应商管理,对pvc等高风险的原料供应商实施严格的考核,重点考查其工艺中是否使用受限的塑化剂;严格合格供应商采购制度,所有原材料必须在合格供应商中采购;实行高风险原材料批次管理,采购一批检测一批,确保原材料合格。二是要加强企业实验室建设,引进先进仪器和技术人才,提高对塑化剂的自我监控能力;加大替代品开发,尽快找到既符合法规要求又适合产品需要的软性塑料。 四、应对之策 玩具一直在儿童启蒙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在儿童成长中一直潜移默化,儿童在玩具的游戏中得到成长、获得快乐和收获。但儿童玩具的质量优劣和安全性能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最基本要求是儿童使用的玩具必须是安全和高质量的。 为此,针对塑化剂问题,各国都纷纷想方设法寻找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可分为以下两个方向: 一是作表面处理,继续使用邻苯酸酯类增塑剂, 则应对塑料成品进行处理, 减少增塑剂的渗出、迁移;但这些技术都有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一些经处理后的产品还会改变材料原有的性能, 如柔软性、热稳定性、表面特征和外观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寻找低渗出、低迁移或低毒性甚至无毒性的新型高效增塑剂,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年来, 替代邻苯酸酯类增塑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玩具生产商、经销商应全面和及时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玩具安全标准和技术法规的新变化,尤其是进口国或目标市场的标准与法规中对玩具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最新要求;选择最严格的玩具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和检验,确保玩具产品符合所有市场的法定要求;密切关注国际玩具安全标准化发展趋势,找准差距,研究对策,合理规避出口玩具产品的质量风险,确保我国玩具产品的安全性与符合性。 参考文献: 1、李小幼.玩具安全与快速检测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志伟,梅艳群.儿童玩具中的化学安全隐患与检验监管j.检验检疫科学,2005,(5) :5 3、林国良,陈登龙,黄宝铨,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替代品的研究进展j. 塑料助剂, 2007,(5):15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鸽子与大象 耐光汗色牢度合格与否存在偏差的分析 省会需要什么样的主政者 微语漫话 2012年第5期 浅析做好检测锅炉的几种措施 一个管理谬论 强将手下无弱兵 名刊要览 2012年第5期 浅析自动扶梯的检测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 省会城市领导班子结构分析 餐具中残留烷基磺酸钠的测定 解构常委班子的成长特点 决策者说 2012年第5期 党政“一把手”锦标赛 初探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及分级检验方面技术 超声波探伤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