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题目题目答案答案 空管一次监视雷达包括( )。 a、远程空管 一次监视雷达 b、近程空管 一次监视雷达 c、场面监视 雷达 d、以上都是d 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和多点定位属于( )。 a、非独立非协 同式监视 b、非独立协 同式监视 c、独立协同式 监视 d、独立非协同 式监视 c 按照监视技术的工作原理,国际民航组 织(icao)将监视技术分为三类,以下 错误是( )。 a、非独立非协 同式监视 b、非独立协 同式监视 c、独立协同式 监视 d、独立非协同 式监视 a 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遵循新监视技术 ( )的原则。 a、先验证后应 用 b、先规划后 实施 c、先沿海后内 地 d、先东部后西 部 a 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遵循与( ) 接轨的原则。 a、国际b、欧洲c、周边国家d、相连管制区a 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遵循( )相 结合的原则。 a、安全与生产 b、安全与效 益 c、安全与节能 d、安全与环保b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的应用遵循( )的原则。 a、“西部先试 先行,由西向 东稳步推进” b、“东部先 试先行,由东 向西稳步推进 c、“沿海先试 先行,由沿海 向内地稳步推 d、“内地先试 先行,由内地 向沿海稳步推 a 在不适合建设地面基础设施的航路 (线),采用( )作为监视手段。 a、ads-cb、ads-b c、空管二次监 视雷达 d、mlata 以下哪一种监视设备的运行成本低:( ) a、空管一次监 视雷达 b、空管二次 监视雷达 c、广播式自动 相关监视 d、契约式自动 相关监视 c 以下哪两类监视设备的数据更新率较 快:( ) a、广播式自动 相关监视和多 点定位 b、契约式自 动相关监视和 多点定位 c、空管二次监 视雷达和契约 式自动相关监 d、空管一次监 视雷达和广播 式自动相关监 a 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遵循新旧监视技 术互补与平稳过渡的原则。( ) 对 自动相关监视属于独立非协同式监视, 包括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ads-c)和广 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 错 中国民航通用航空运行只能使用广播式 自动相关监视技术这一种监视手段。( ) 错 应用播式交通信息服务(tis-b)功能的 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应具备多种 监视游数据融合能力。( ) 对 多点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依赖于地面站 的位置精度、站点布局和时间同步精度 。( ) 对 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的总体策略中, 采用( )作为运输航空应用广播式 自动相关监视的数据链。 a、uat b、mode s 1090 es c、vdl mode 4 d、vdl mode 2b 中国民航通用航空监视技术应用政策的 近期阶段为( )。 a、2011-2020 年 b、2010-2020 年 c、2011-2015 年 d、2010-2015 年 a “在通过ads-b in运行试验与验证的条 件下,根据运行需求,有计划地推广 ads-b in功能的应用。”是运输航空监 视技术应用策略具体策略中哪个阶段实 a、2001-2020 年 b、2021-2025 年 c、2026-2030 年 d、2031-2035 年 b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理论考试题库(监视专业-专业业务部分)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理论考试题库(监视专业-专业业务部分) 答案选项答案选项 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政策分 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 对 运输航空监视技术应用的总体策略中提 到,“为推动新监视技术在航路(线) 的应用,根据航路(线)监视技术的应 用现状,将航路(线)划分为北部航路 (线)和南部航路(线)。”( ) 错 对中国民航通用航空监视技术应用的总 体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 a、统一规划和 建设地面监视 基础设施的原 则 b、为通用航 空安全运行提 供监视服务的 原则 c、根据运行需 求和行业规范 、标准,部署 多点定位地面 基础设施的原 d、鼓励研发新 的监视技术的 原则 c 对中国民航通用航空监视技术应用的总 体策略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运行需 求和行业规范 、标准,部署 多点定位地面 基础设施 b、通用航空 不可使用通用 访问收发机作 为广播式自动 相关监视技术 应用的数据链 c、在运行试验 与验证基础 上,有计划第 部署广播式自 动相关监视地 面基础设施 d、以上都正确c 通用航空监视技术应用的总体策略中, 采用( )作为通用航空应用广播式 自动相关监视的数据链。 a、mode s 1090 es和vdl mode 4 b、mode s 1090 es和uat c、vdl mode 4 和uat d、vdl mode 2 和vdl mode 4 b 通用航空监视技术应用的总体策略中提 到,“在运行试验与验证基础上,有计 划地部署( )地面基础设施。” a、空管一次/ 二次监视雷达 b、广播式自 动相关监视 c、多点定位 d、契约式自动 相关监视 b 基于中国民航通用航空运行需求和监视 技术发展现状,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技 术可作为满足通用航空运行的一种监视 手段,不排除使用其他的监视技术。( 错 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硬件设备市场变化及 备件存储情况,每四至六年对系统硬件 进行更新。( ) 错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别实施 ”的原则,推进运输航空所需地面监视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 错 地面监视基础设施不包括( )。 a、空中交通管 制自动化系统 b、自动相关 监视 c、多点定位系 统 d、空管一、二 次监视雷达 a 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应具备( )和航迹融合功能。 a、单一监视源 数据发射 b、单一监视 源数据接收 c、多种监视源 数据发射 d、多种监视源 数据接收 d 监视技术应用的设施设备包括( ) 。 a、地面监视基 础设施 b、通信系统 和监视数据处 理系统 c、机载系统d、以上都是d 以下不是推进通用航空所需地面监视基 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的原则是:( ) a、统一规划b、统一标准c、分别实施d、提供服务c ( )应保证系统低高度告警及自动 冲突告警功能运行正常。 a、管制部门 b、设备保障 部门 c、设备厂家 d、管制部门和 设备保障部门 均 b 对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低高度告警及冲 突告警维护职责说法错误的是( ) 。 a、管制部门负 责提供有关告 警参数 b、管制部门 对提供的告警 参数的正确性 负责 c、管制部门与 设备保障部门 共同负责将告 警参数录入系 统 d、设备保障部 门对录入告警 参数的正确性 负责 c 除非有特殊情况,( )应确保在管 制过程中系统低高度告警功能及冲突告 警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a、管制部门 b、设备保障 部门 c、设备厂家 d、管制部门和 设备保障部门 均 a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低高度告警及冲突 告警参数需要经过系统验证时,应由设 备保障部门独立作好参数调校工作。( ) 错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航迹对进行飞行 冲突处理的条件之一为航迹对中至少有 一个航迹已相关飞行计划,且该飞行计 划相关航迹必须处于受管制状态。( ) 错 在机场跑道及入口应设置冲突告警抑制 区。( ) 对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雷达航迹高度的 跟踪计算的条件之一为雷达航迹必须与 飞行计划相关。( ) 对 当值班管制员识别系统低高度告警后确 认航空器并未处于或将要处于低于安全 高度时,可以采取手段激活告警。( ) 错 系统低高度告警区分为通用告警区和区 域告警区两种。( ) 错 终端区/进近区域或区域管制范围内低高 度告警高度参数理论设置值为马赛克或 多边形发内内最高障碍物高度加( )米,低高度告警时间参数理论设置值 为( )秒。 a、150,30b、300,30c、150,45d、300,45a 区域管制范围内冲突告警距离参数理论 设置值为( )。 a、10千米或本 区域内雷达管 制间隔 b、15千米或 本区域内雷达 管制间隔 c、20千米或本 区域内雷达管 制间隔 d、30千米或本 区域内雷达管 制间隔 c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冲突垂直告警参 数理论设置值有( )。 a、200米和440 米两种标准 b、200米和 450米两种标 准 c、180米和450 米两种标准 d、180米和440 米两种标准 c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雷达航迹高度的 跟踪计算的条件之一为航空器必须具有 ( )。 a、a模式应答 机 b、x模式应答 机 c、c模式应答 机 d、s模式应答 机 c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雷达航迹高度的 跟踪计算的条件之一为雷达航迹处于有 效的( )之内。 a、低高度告警 区域 b、冲突告警 区域 c、限制区侵入 告警区域 d、危险区侵入 告警区域 a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雷达航迹高度的 跟踪计算的条件之一为与飞行计划相关 的雷达航迹必须处于( )。 a、被管制状态 b、管制移交 状态 c、被管制状态 或管制移交状 态 d、非管制状态c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航迹对进行飞行 冲突处理的条件之一为( )所属区 域或进近区范围内。 a、至少有一个 航迹必须不处 于 b、至少有一 个航迹必须处 于 c、两个航迹都 必须处于 d、两个航迹都 必须不处于 b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航迹对进行飞行 冲突处理的条件之一为航迹具有有效的 ( ),且高度数据可用。 a、a模式应答 机 b、x模式应答 机 c、c模式应答 机 d、s模式应答 机 c 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对航迹对进行飞行 冲突处理的条件之一为航迹速度应( )系统规定的数值。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等于b 机场跑道及两端以外( )海里的区 域应设置低高度告警抑制区。 a、1b、2c、3d、4b wgs(世界大地测量系统)的英文全称为 ( )。 a、world geodetic system b、world geodetic mensuring system c、world globle system d、world globle mensuring system a tis-b(交通信息服务广播)的英文全称 为( )。 a、traffic message service- broadcast b、traffic message service- broadcast c、traffic information service- broadcast d、traffic information server- broadcast c dvor是( )的缩写。a、测距仪 b、多普勒甚 高频全向信标 c、仪表着陆系 统 d、无方向信标b ins是( )的缩写。 a、仪表着陆系 统 b、无方向信 标 c、微波着陆系 统 d、惯性导航系 统 d atc是( )的缩写。 a、空中交通服 务 b、空中交通 管理 c、空中交通管 制 d、以上都不是c smr是( )的缩写。a、场监雷达b、二次雷达c、多点定位d、一次雷达a 场地保护区为保证给飞行的航空器提供 稳定可靠的( ),在航空无线电导 航台,雷达站天线附近划定的必须加以 保护的特定地面区域。 a、导航信息b、监视信息 c、地空通信信 息 d、导航和监视 信息 a 雷达遮蔽角的定义是( )。 a、从雷达天线 中心点和该点 所在水平面向 上算起的雷达 电波信号被地 形地物遮挡的 b、从雷达天 线中心点和该 点所在水平面 的雷达电波信 号被地形地物 遮挡的垂直张 c、从雷达天线 中心点和该点 所在水平面向 上算起的雷达 电波信号的垂 直张角。 d、从雷达天线 中心点和该点 所在水平面的 雷达电波信号 的垂直张角。 a 当飞机以雷达天线为中心的圆做( )时,径向速度为零,其一次雷达目标 显示将会失效。 a、水平飞行b、垂直飞行c、切线飞行d、径向飞行c 场地保护区的定义是( )。 a、为保证给飞 行的航空器提 供稳定可靠的 监视信息,在 航空无线电导 航台、雷达站 天线附近划定 的必须加以保 护的特定地面 b、为保证给 飞行的航空器 提供稳定可靠 的导航信息, 在航空无线电 导航台、雷达 站机房附近划 定的必须加以 保护的特定地 c、为保证给飞 行的航空器提 供稳定可靠的 导航信息,在 航空无线电导 航台、雷达站 天线附近划定 的必须加以保 护的特定地面 d、为保证给飞 行的航空器提 供稳定可靠的 导航信息,在 航空无线电导 航台、雷达站 天线附近划定 的必须加以保 护的特定空中 c 雷达顶空盲区是指雷达天线正上方天线 波束不能探测到的区域。( ) 对 “标高”、“高度”和“高”分别用英 文 elevation,altitude,height 表 示。( ) 对 下面选项中对“标高”定义正确的是( )。 a、从某一规定 基准至一平面 、一个点或作 为一点的物体 的垂直距离 b、平均海平 面至一平面、 一个点或作为 一点的物体的 垂直距离 c、地球表面上 一个或一个平 面至平均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 d、地球表面上 一个或一个平 面至一平面、 一个点或作为 一点的物体的 c 为保证航空器的正常航行而规定的空中 位置点称为空中定位点。 对 关于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场地设置要 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空管近程一 次监视雷达的 配置地点,应 能保证对机场 区域的各个飞 行空域和所有 空中定位点均 能进行有效的 探测 b、空管近程 一次监视雷达 通常与空管二 次雷达合装在 一起,建在机 场内或距机场 较近的高低或 建筑物上。有 时也可以独立 c、选择空管近 程一次监视雷 达设置点时, 应使雷达的顶 空盲区避开进 场着陆航线。 d、空管近程一 次监视雷达的 设置地点,对 于其所保障的 主要航线,特 别是进场着陆 航线,不应构 成使动目标显 示失效的切线 a 根据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 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的规定,以空 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的天线为中心,半 径( )米的范围内,不应有金属建 筑物、密集的居民楼、高压输电线等; 半径( )米的范围内,不应有能产 生有源干扰的电器设施。 a、400/900b、450/800c、450/900d、400/800b 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站的场地应平坦 开阔、地表粗糙、地势较高、四周无严 重的地形地物遮挡,地物杂波干扰小, 并可获得足够的( )空覆盖。 a、高、中、低 b、高、中c、中、低d、高、低c 在( )选择雷达站场地时,应选远 离铁路、公路的地点,以防高速行驶的 车辆可能形成的动目标显示。 a、平原地区b、山区c、丘陵地区d、大城市附近d 在平原地区,为减少地物杂波干扰,雷 达站周围不能有低矮的植物或低矮的民 房。( ) 错 在丘陵地区,雷达站场地应选在地势较 高、周围无严重遮挡的山顶上,并适当 利用低仰角的地形遮蔽作用,以减少地 物杂波的干扰。( ) 错 关于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场地设置要求,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空管二次监 视雷达的配置 地点,应能保 证其对所辖区 域各条航线和 主要空中定位 点均能进行有 效的探测。 b、空管二次 监视雷达通常 配置在机场内 地势较高的高 地或建筑物的 顶上,或机场 外(航路上) 较高的地点。 c、选择空管二 次监视雷达设 置点时,应使 雷达的顶空盲 区避开进场航 线和主要航 路,并尽量保 证主要航路航 c 二次雷达的设置地点,应根据其特性 (进近或航路),能保证其对所辖区域 ( )均能进行有效的探测。 a、各条航线 b、主要空中 定位点 c、各条航线和 主要空中定位 点 d.机场场面c 空管二次雷达的场地应开阔、地势较高 、四周无严重的地形地物遮挡,并可获 得足够的( )空覆盖。 a、高、中、低 b、高、中c、中、低d、高、低a 在山区,应选择地势较高、周围无遮挡 的山顶,作为二次雷达的设备场地。( ) 错 在平原地区,为发挥设备最好效能,雷 达站场地周围不能有植物和建筑物。( ) 错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的镜像 抑制不应小于( )db。 a、50b、60c、70d、80b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视频输 出信号的时间旁瓣电平应该小于( )db。 a、-35b、-40c、-45d、-50b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应具备 stc功能,stc的控制深度不应小于( )db,步进( )db。 a、50/1b、60/1c、60/2d、70/1b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 不应小于( )km。 a、100b、110c、120d、130b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 不应大于( )km。 a、1b、1.5c、2d、2.5a 空管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天线的波束应由 ( )波束组成。 a、高、中b、高、低c、中、低d、高、中、低b 空管 s 波段一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至少 应具备 stc、杂波图增益控制、噪声电 平控制技术。( ) 对 空管 s 波段一次监视雷达天线极化方式 应包括线极化和圆极化。( ) 对 空管 s 波段一次监视雷达发射机应采用 时间分集或幅度捷变的工作方式。( ) 错 icao建议单脉冲ssr接收机的灵敏度使用 ( )。 a、噪声系数表 示的 b、最小可检 测信号表示的 c、切线灵敏度 表示的 d.以上都不对c 二次雷达提供的信息中不包含( ) 。 a、预计下一航 路点的位置和 到达时间 b、动态分配 的二次代码 c、目标相对雷 达站的方向距 离 d、雷达航迹质 量等级 a 二次雷达天线极化方式应采用( ) 。 a、水平极化b、垂直极化c、圆极化d、椭圆极化b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最大仪 表作用距离不应小于( )。 a、200 kmb、200 nmc、250 kmd、250 nmd 采用单脉冲体制天线系统,差波束的零 值深度应大于30db。( ) 对 二次雷达系统对应答的解码和相关处理 (包括点迹相关和航迹相关)后的目标 数据输出延时最大不应超过0.6秒。( 对 在正常飞行情况下,航管雷达应当根据 ( )通知的时间开关机。 a、值班领导 b、值班管制 员 c、飞行员d、上级b 在实施飞行保障的情况下,雷达站应保 持设备工作正常,并与( )保持顺 畅的通信联络。 a、塔台b、进近c、管制室d、区域管制室c 使用着陆雷达引导航空器着陆时,雷达 站应该保证雷达设备正常运行,( )应当在雷达站或遥控显示装置处引导 a、值班机务员 b、值班管制 员 c、值班领导d.以上全是b 着陆雷达等着陆引导设备,应当重点保 障主要着陆方向,结合机场的空管情况 来确定。这里所说的“客观情况”不包 括( )。 a、机场净空条 件 b、航班流量c、气象条件d、飞行程序b 雷达保障应当做到( )。 a、及时、准确 、连续地测定 和通报空中航 空器的位置 b、严密监视 航空器按照预 定的航路、航 线、飞行空域 和高度飞行, 及时发现和报 知航空器偏离 航路、航线、 改变飞行高度 和超出飞行空 c、当飞行区域 天气不稳定 时,应当根据 空中交通管制 员或者飞行指 挥员的要求, 及时组织雷达 探测天气 d、以上全是d 航管雷达应当根据值班领导通知的时间 开关机,保持设备工作正常,井与管制 室之间保持顺畅的通信联络。( ) 错 地空通信失去联络时,值班的空中交通 管制员应当立即通知通信台站值班人 员,立即采取恢复通信联络的措施,检 查主用和备用通信设备,保证良好可用 错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 规则的规定,国际机场和国内主要机 场,一般配置( )。 a、近程一、二 次航管雷达 b、近程二次 或一次航管雷 达 c、远程二次航 管雷达 d、远程一次航 管雷达 a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 规则的规定,国内一般机场,根据飞 行繁忙情况配置( )。 a、近程一、二 次航管雷达 b、近程二次 或一次航管雷 达 c、远程二次航 管雷达 d、远程一次航 管雷达 b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 规则的规定,国际航线和国内干线, 主要配置( )。 a、近程一、二 次航管雷达 b、近程二次 或一次航管雷 达 c、远程二次航 管雷达 d、远程一次航 管雷达 c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 规则的规定,以下哪一项不需设置雷 达设备( )。 a、塔台b、进近c、区域管制室 d、飞行报告室d 航管雷达应当对在( )飞行的航空 器提供可靠的探测。 a、航线上 b、主要空中 定位点 c、雷达有效覆 盖区域 d、机场终端区c 在雷达设备的设置上,根据空中交通管 制的需要,分别设置签派、塔台、进近 、区域管制设备。( ) 错 航管雷达的部署应当根据空中交通管制 的要求确定。( ) 对 航空器在飞行中遇到严重威胁航空器和 所载人员安全情况时,机长(飞行通信 员)必须尽一切可能发出遇险信号,报 告航空器的位置、遇险性质和所需要的 援助。同时将二次雷达应答器编码置在 a、7700b、7600c、7500d、7777a 当地空通信失去联络时,机长(飞行通 信员)应将二次雷达应答器编码置在( )。 a、7700b、7600c、7500d、7777b 航空器在飞行中遭到劫持或其它紧急情 况时,机长(飞行通信员)应当在保证 航空器和所载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设法 发出无线电紧急信号,报告遇到的紧急 情况,同时将二次雷达应答器编码置在 a、7700b、7600c、7500d、7777c 下面哪种雷达不属于航管雷达?(a、ndbb、psrc、ssrd、para 二次雷达与一次雷达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工作频率不 同 b、发射功率 差别较大 c、工作方式不 同 d、作用距离差 别较大 c 二次雷达在相同的功率下比一次雷达的 作用距离远的原因是二次雷达( ) 。 a、收发机使用 的工作频率不 同 b、接收的信 号不是目标的 反射回波信号 c、发射机功率 比一次雷达大 d、发射编码脉 冲,发射能量 大 b 不属于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系统的雷达是 ( )。 a、航线监视雷 达 b、机场监视 雷达 c、二次雷达d、预警雷达d 按雷达方位角度定位体制的不同,二次 雷达可分成常规二次雷达和单脉冲二次 对 按照雷达信号的形式可分为:脉冲雷达 、连续波雷达、单脉冲雷达。 错 根据我国二次雷达技术规范的要求,单 通道设备配置的条件下,平均无故障时 间(mtbf)应大于( )小时;双 通道配置的条件下,mtbf应大于( a、1000/15000 b、 1000/20000 c、1500/20000 d、1500/25000c 二次雷达的工作方式是( )。 a、地面站发射 询问脉冲经目 标反射后,地 面站接收反射 信号发现目标 的 b、地面站发 射询问脉冲, 被机载设备接 收后,机载设 备再发射回答 脉冲,发现目 c、地面站接收 机载设备的询 问脉冲后,在 发射回答脉冲 进行雷达测距 的 d、其他选项皆 不对 b 根据我国二次雷达技术规范的要求,单 脉冲二次雷达应具备抑制询问天线从任 何方向收到的异步干扰的能力。( 错 二次雷达比较一次雷达的缺点有:( ) a.询问和回答 信号的格式和 频率是不同 的,消除了地 面杂波和气象 反射的干扰 b.能够提供准 确的飞机即时 飞行高度 c.不识别未安 装应答机的飞 机目标 d.能够用事先 编排好的代号 为多达4000多 架飞机进行准 确的识别和特 殊的位置的识 c 二次监视雷达和一次监视雷达的区别在 于工作方式不同。( ) 对 二次雷达天线发射频率1090mhz的询问脉 冲信号,机载应答机接收并确认后,发 射频率1030mhz的应答脉冲信号。( 错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 ( )米,测距精度不应大于( )米,距离鉴别力不应大于( )米 a、70/29/18b、75/29/18c、75/30/18d、80/30/18b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 ( )度,测角精度不应大于( )度,方位鉴别力不应大于( )度 a、 0.5/0.05/0.02 5 b、 0.6/0.05/0.0 25 c、 0.6/0.05/0.02 2 d、 0.6/0.06/0.02 2 c 二次雷达不能提供的飞行信息是( )。 a、高度b、距离c、方位d、航班号d 二次雷达可以提供的信息有( )。 a、高度、距离 、方位、识别 码 b、高度、距 离、方位、航 行情报 c、距离、方位 、识别码、航 班号 d、以上都是a 二次雷达通过模式a和模式c交替询问, 得到的应答信息分别是( )。 a、高度和识别 码 b、距离和方 位 c、识别码和高 度 d、识别码和距 离 c 二次雷达是由点迹录取器通过斜距和仰 角的计算来获取目标的高度信息。( 错 不属于二次雷达获得方位角信息的方 法:( ) a、滑窗检测法 b、振幅型单 脉冲法 c、相位型单脉 冲法 d、多普勒法d 二次雷达利用天线相邻两次扫描所获得 的飞机位置估算飞机的平均速度。( 对 二次雷达获得的飞机高度是用飞机上气 压高度表测得的。( ) 对 ssr是( )的缩写。 a、secondary surface radar b、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io c、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d、 surveillance secondary radar c 下列不是二次雷达组成部分的是( )。 a、录取器b、接收机c、发射机 d、多雷达处理 器 d ( )是雷达系统的频率和时间标 准,从而保证雷达全相工作。 a、天线b、同步设备c、发射机d、接收机b 脉冲雷达的天线是收发共用的,这需要 高速开关装置,在发射时( )。 a、天线与接收 机接通,并与 发射机断开 b、天线与发 射机接通,并 与接收机断开 c、天线与收发 机均接通 d、天线与收发 机均断开 b 二次雷达系统是由询问机和应答机组 成,它具备一定的通信功能。( ) 对 不属于二次雷达系统的是:( ) a、询问机b、应答机c、调制解调器 d、点迹录取器c 二次雷达的射频通道切换部件将天线系 统和工作的接收机相连。( ) 错 二次雷达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均设计为结 构相同的两套热备份工作,提高可靠 性,保持连续性。( ) 错 下面关于直角坐标系不正确的是:( ) a、x,y,z轴 相互垂直 b、直角坐标 系包括三个平 面 c、中心点0点 为x,y,z轴相 交点 d、中心点0点 不属于任何一 个平面 d 下面关于极坐标系不正确的是:( ) a、极坐标系由 极点、极轴和 极径组成 b、极坐标系 角度取逆时针 方向为正 c、椭圆、双曲 线和抛物线这3 种不同的圆锥 截线,可以用 一个统一的极 坐标方程表示 d、极坐标系到 直角坐标系的 转化:y= cos,x= sin d 极坐标系到直角坐标系的转化为:( ) a、y= cos,x= b、x= cos,y= c、y= tg, x= tg d、x= tg, y= tg b 平面上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个极坐标。 ( ) 错 在雷达应用中,测定目标坐标常采用极 坐标系统,其参数应该是( )。 a、斜距b、方位角c、仰角 d、以上选项均 包括 d 雷达系统中测定目标一般采用极坐标系 统,其包括的坐标参数有:( ) a、水平距离、 方位角、高度 b、方位角、 仰角、水平距 c、斜距、仰角 、高度 d、斜距、仰角 、方位角 d 极坐标系统中的参数方位角是指:目标 斜距与某一起始方向(正北或其它参考 方向)的夹角。( ) 错 二次雷达进行的测距时所测量的延时为 ( )。 a、询问信号的 往返时间 b、询问信号 到达目标的时 间 c、询问信号的 上行时间加上 应答信号灯下 行时间 d、询问信号的 上行时间,应 答信号的下行 时间及应答机 的处理时间 d 二次雷达测距的公式,正确的是:( ) a、d=c(t- t)/2;t为询 问与回答脉冲 之间的时间间 隔, t为系统 固定延时,c为 无线电波的传 b、d=2c(t- t);t为询 问与回答脉冲 之间的时间间 隔, t为系 统固定延时, c为无线电波 c、d=c(t+ t)/2;t为询 问与回答脉冲 之间的时间间 隔, t为系统 固定延时,c为 无线电波的传 d、d=c(t+ t);t为询问 与回答脉冲之 间的时间间 隔, t为系统 固定延时,c为 无线电波的传 a 下面关于二次雷达进行目标测距说法正 确的是:( ) a、二次雷达对 所有飞机都能 进行测距 b、二次雷达 的测距是依靠 应答机发送给 雷达的距离信 c、二次雷达通 过模式d询问来 获得距离信息 d、以上选项皆 不正确 d 二次雷达与一次雷达测距的物理基础是 一样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以光速直线 传播。( ) 对 二次雷达测距的公式r=0.15t中:( )。 a、r为飞机到 雷达之间的斜 距(单位:公 里),t为电磁 波往返雷达与 飞机之间所用 时间(单位: s) b、r为飞机到 雷达之间的斜 距(单位:公 里),t为电 磁波往返雷达 与飞机之间所 用时间减去应 答机响应时间 3 s(单位: c、r为飞机到 雷达之间的水 平距离(单 位:公里),t 为电磁波往返 雷达与飞机之 间所用时间 (单位: s) d、r为飞机到 雷达之间的水 平距离(单 位:公里),t 为电磁波往返 雷达与飞机之 间所用时间减 去应答机响应 时间3 s(单 a 二次雷达接收到应答脉冲相对于询问脉 冲的间隔时间,减去应答机响应时间2 s,即为电磁波往返雷达与飞机之间所用 时间。( ) 错 二次雷达的测距是依靠应答机发送给雷 达的距离信息。( ) 错 二次雷达测角的原理基础是( )。 a、电磁波在均 匀介质中沿直 线传播和雷达 天线的方向性 b、雷达天线 的全向性 c、已知的雷达 站经纬度 d、已知的天线 高度 a 二次雷达对目标进行测角,实质上就是 提取目标相对于( )的角度偏差。 a、雷达天线波 束指向 b、雷达天线c、雷达发射机 d、雷达接收机a 与二次雷达测角无关的是( )。a、单脉冲测角 b、滑窗检测 技术 c、多普勒效应 的应用 d、其他选项皆 不对 c 飞机可以接收航管雷达的射频信号来确 定自己的方位。( ) 错 二次雷达原理中,目标的方位获得是根 据雷达发射询问信号时的方位确定的。 ( ) 错 选择正确答案:( ) a.对单脉冲 ssr,差信号越 大,说明目标偏 离瞄准轴的角 度越大. b.对单脉冲 ssr,差信号 越大,说明目 标偏离瞄准轴 的角度越小. c.对单脉冲 ssr,差信号越 大,说明目标距 雷达站的距离 越近. d.对单脉冲 ssr,差信号越 大,说明目标距 雷达站的距离 越远. a 选择正确答案:( ) a.对单脉冲ssr 在幅度处理时, 其oba信息代表 了目标的速度 信息 b.对单脉冲 ssr在幅度处 理时,其oba信 息代表了目标 的距离信息 c.对单脉冲ssr 在幅度处理时, 其oba信息代表 了目标的方位 信息 d.对单脉冲ssr 在幅度处理时, 其oba信息代表 了目标的高度 信息 c 为了实现精确测角,在相位型和差单脉 冲雷达接收通道中,差通道必须增加一 段同轴线用于移相 /2。( ) 对 决定二次雷达询问模式是( )。a、p1-p2间隔b、p1-p3间隔 c、p2-p3间隔d、以上都是b 对于二次雷达,c模式下p1p3脉冲的时间 间隔是( )。 a、3 sb、5 sc、8 sd、21 sd 对于二次雷达,a模式下pip3脉冲的时间 间隔是( )。 a、3 sb、5 sc、8 sd、21 sc 对于二次雷达,模式c的询问目的是请求 飞机回答海拔高度的回答码。( ) 对 二次雷达p1-p3脉冲称为:( ) a、(模式)询问 脉冲 b、控制脉冲 (或旁瓣抑制 c、框架脉冲 d、特殊位置识 别脉冲 a 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有两个波束分别称 为询问波束和控制波束,它们分别发 射:( ) a、pl-p2和p3 脉冲 b、p1和 p2- p3脉冲 c、p1-p3和p2 脉冲 d、p2和 p1-p3 脉冲 c 二次雷达p1和p2的0.5电平处脉冲前沿之 间的间隔在任何模式都是20.15 s。 ( ) 对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的f1和f2脉冲称为 ( )。 a、框架脉冲或 帧脉冲 b、信息(数 据)脉冲 c、回答脉冲d、应答脉冲a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的f1和f2脉冲的时 间间隔是( )。 a、21.3微秒b、20.3微秒c、1.45微秒d、0.45微秒b 二次雷达应答脉冲的脉冲宽度为( )。 a、0.45微秒b、1.45微秒c、0.8微秒d、2微秒a 二次雷达应答信号中spi脉冲应该在f1脉 冲前沿后( )。 a、24.350.1 s b、25.35 0.2 s c、25.650.1 s d、24.650.2 s d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码除fl和f2外应有 12个脉冲位。( ) 错 对于二次雷达,指出错误的回答:( ) a、应答编码的 识别码和高度 码的编码格式 是相同的 b、应答编码 的框架脉冲每 次回答必须存 在 c、应答的高度 码和识别码对 信息脉冲的处 理上是一样的 d、应答码的c2 脉冲和spi脉冲 的间隔与框架 脉冲f1和f2的 间隔相同 c 二次雷达应答信号中f1和f2脉冲间12个 信息码位排列顺序为( )。 a、a1、a2、a4 、b1、b2、b4 、c1、c2、c4 、d1、d2、d4 b、a1、c1、 a2、c2、a4、 c4、b1、d1、 b2、d2、b4、 c、c1、a1、c2 、a2、c4、a4 、b1、d1、b2 、d2、b4、d4 d、b1、d1、b2 、d2、b4、d4 、c1、a1、c2 、a2、c4、a4 c 传统二次雷达的6种询问模式的应答码格 式相同,由16个信息码位组成,依次是 f1、c1、a1、c2、a2、c4、a4、x、b1 、d1、b2、d2、b4、d4、f2和spi。( 对 航空器在飞行中遇到严重威胁航空器和 所载人员安全情况时,机长(飞行通讯 员)必须尽一切可能发出遇险信号,报 告航空器的位置、遇险性质和所需要的 援助。同时将二次雷达应答器编码置在 a、7700b、7600c、7500d、7400a 当地空通信失去联络时,机长(飞行通 讯员)应将二次雷达应答器编码置在( )。 a、7700b、7600c、7500d、7400b 航空器在飞行中遭到劫持或其它紧急情 况时,机场(飞行通讯员)应当在保证 航空器和所载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设法 发出无线电紧急信号,报告遇到的紧急 情况,同时将二次雷达应答器编码置在 a、7700b、7600c、7500d、7400c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响应a模式询问的 识别码的12个信息码从高位到低位的排 列顺序是:( ) a、a1、a2、a4 、b1、b2、b4 、c1、c2、c4 、d1、d2、d4 b、a4、a2、 a1、b4、b2、 b1、c4、c2、 c1、d4、d2、 c、d1、d2、d4 、a1、a2、a4 、b1、b2、b4 、c1、c2、c4 d、d4、d2、d1 、a4、a2、a1 、b4、b2、b1 、c4、c2、c1 b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响应a/c询问模式 时的应答码称为识别码。( ) 错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响应c模式询问的 高度码,组成顺序是:d4、d2、d1、a4 、a2、a1、b4、b2、b1、c4、c2、c1。 错 对于二次雷达,如果回答码为c1,c2, a2,c4,b1,b2,d1,d2,b4说明( )。 a、它既可以为 识别码,又可 以为高度码 b、它只可能 为识别码,且 为7237 c、它可能和 spi脉冲形成假 框架 d、它只可为高 度码 c 对于二次雷达,选择正确答案:( ) a、只要管制员 要求,任何询 问模式的回答 度应发射spi脉 b、只要管制 员要求,只在 回答识别码时 发射spi脉冲 c、回答识别码 时就要发射spi 脉冲,与管制 员要求无关 d、只要管制员 要求,只在回 答高度码时发 射spi脉冲 b 对于二次雷达,特殊位置识别脉冲只能 由飞行员人工选择发射。当需要时,该 脉冲只能在a/c模式应答中发射。( 错 对于二次雷达,飞行员通过应答机控制 单元的按钮可以激活spi脉冲持续( a、0s-15sb、15s-30sc、30s-45sd、45s-60sb 对于二次雷达,当两架飞机接近或者应 答码相同,飞行员可以通过应答机控制 单元的按钮激活spi脉冲。( ) 错 对于二次雷达,spi码位是特殊位置识别 码,一般不用。( ) 对 二次雷达采用询问交替的目的是( )。 a、提高分辨力 b、获得更多 的信息 c、减少询问率 d、提高译码的 可靠性 b 对于二次雷达,选择正确答案:( ) a、询问的模式 交替是以三个 或两个重复周 期为一组,发 射不同的询问 模式 b、询问的模 式交替是以三 个或两个重复 周期为一组, 发射不同的脉 冲重复周期 c、询问的模式 交替是以三个 或两个重复周 期为一组,发 射不同的询问 模式和不同的 脉冲重复周期 d、以上都不是a 二次雷达通过a/c模式交替询问,可以获 得任意的飞行信息。( ) 错 航管二次雷达一般采用3/a和c模式交替 询问,是为了既能获得飞机的识别码又 能获得高度信息。( ) 对 二次雷达采用以下询问模式交替的可以 等概率获得飞机的识别码和高度:( ) a、 a,c,a,c,a,c, b、 a,a,c,a,a,c, c、 a,c,c,a,c,c, d、 c,a,a,c,a,a, a 对于二次雷达,需要军用识别时,可以 使用的询问模式交替是( )。 a、 a,c,a,c,a,c, b、 a,a,c,a,a,c, c、a,c,2, a,c,2, d、 c,a,a,c,a,a, c 对于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一个时刻能 发射多个模式,称为询问模式交替。( 错 在二次雷达应答器天线处,辐射的p2波 幅必须为( )。 a、等于或大于 无线旁瓣发送 p1辐射的振幅 。 b、大于无线 旁瓣发送p1辐 射的振幅。 c、在所要求的 询问波瓣内, 电平比所辐射 的p1振幅高。 d、小于无线旁 瓣发送p2辐射 的振幅。 a 对于二次雷达,对抑制旁瓣询问起主要 作用的是( )。 a、p1p2脉冲b、p1p3脉冲c、p2p3脉冲d、以上都不是a 对于二次雷达,如果询问波束旁瓣有穿 透控制波束现象,其结果( )。 a、不影响询问 机正常工作 b、出现地物 反射引起的回 答(ghost) c、可能引起旁 瓣询问的回答 d、异步干扰 (fruit)增多 c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是靠分析询问信 号的p1-p2脉冲的( )判决是否是 旁瓣询问的。 a、幅度关系b、相位关系c、时间关系d、频率关系a 对于二次雷达,在有控制波束的天线系 统,正常时在询问波束旁瓣方向的空间 信号p1-p2脉冲的幅度关系应是pl大于 p2。( ) 错 对于二次雷达,改进的询问旁瓣抑制 (iisls)的原理为( )。 a、在控制波束 (天线)发射p2, 在询问波束(天 线)发射pl-p3 b、在控制波 束 (天线)发 射部分p1功率 (例如1/3的p1 加p2),在询问 波束(天线)辐 射2/3的p1-p3 c、在控制波束 (天线)增加一 个通道 ( 接 收机),其输出 和询问的( ) 接收机输出比 较 d、在天线后面 增加一个和、 差比较器,增 加差接收通道 b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 的p1强度超过p2强度0db到9db的范围内 ( )。 a、应答机必须 应答。 b、应答机不 应答。 c、应答机间隔 应答,即一次 应答一次不应 d、应答机可以 应答也可以不 应答。 d 对于二次雷达,改进型询问旁瓣抑制 (iisls)技术可有效消除反射询问。( ) 对 对于二次雷达,如果从控制波束接收回 答信号并增加一个接收机将其输出信号 与询问波束的接收机的输出进行比较, 这种技术称为( )。 a、islsb、iislsc、rslsd、以上都不是c 对于二次雷达,rsls( 接收机)的作 用主要用于( ). a、应答机识别 是否由旁瓣询 问,以判决是 否给与回答。 b、询问机识 别是否由旁瓣 接收的回答, 并给予旁瓣接 c、询问机抑制 旁瓣接收的回 答 d、应答机抑制 旁瓣接收的询 问 b 对于二次雷达,采用rsls技术能够防止 异步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 ) 错 对于二次雷达,接收机 通道主要用于 旁瓣抑制。( ) 对 对于二次雷达,接收机旁瓣抑制(rsls) 的原理( )。 a、在控制波束 (天线)发射p2, 在询问波束(天 线)发射pl-p3 b、在控制波 束 (天线)发 射部分p1功率 (例如1/3的p1 加p2),在询问 波束(天线)辐 射2/3的p1-p3 c、在控制波束 (天线)增加一 个通道 ( 接 收机),其输出 和询问的( ) 接收机输出比 较 d、在天线后面 增加一个和、 差比较器,增 加差接收通道 c 对于二次雷达,给回答的每一个旁瓣脉 冲标记一个符号,同时把这个附加的信 息送到录取器,是为了:( ) a、处理时丢弃 该回答 b、处理时保 留该回答 c、防止保留旁 瓣收到的回答 d、防止丢弃主 瓣收到的回答 d 对于二次雷达,接收机旁瓣抑制(rsls) 的基本原理是控制波瓣的增益大于除询 问主瓣以外的尾瓣增益。( ) 对 采用单脉冲技术的二次雷达,天线的指 向角由( )给出。 a、oba表b、和差比c、一次雷达 d、天线码盘 (编码器) d 对于二次雷达,正北脉冲nrp和方位增量 脉冲acp来自于( )。 a、天线码盘 b、边沿检测 组件 c、交错组件d、定时组件a 对于二次雷达,下列信息中,不是雷达 的天线码盘编码器提供的是( )。 a、天线的指向 角 b、正北脉冲 nrp c、方位增量脉 冲acp d、偏离瞄准轴 oba信息 d 二次雷达在更换编码器后,需要进行( )。 a、对oba表的 调整 b、对和差通 道相位调整 c、对正北的调 整 d、重启设备无 需调整 c 雷达天线系统中编码器采用的码制是格 雷码。( ) 错 雷达天线系统的编码器安装好以后,其 提供的正北脉冲nrp即指向正北方向。( 错 对于二次雷达,关于二次环绕的产生原 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二次雷 达发射功率太 小引起 b、由于询问 波束旁瓣穿透 控制波束引起 c、由于p2的发 射功率减少引 起 d、以上选项皆 不正确 d 对于二次雷达,关于“二次环绕” (second-time-around)现象,正确的 是:( ) a、“二次环绕 ”(second- tim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石油行业行业油田勘探与油气资源开发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农副产品行业农产品电商新机遇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智慧教育行业智慧教育发展与在线教育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前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广东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招聘编外人员1人(第二次)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广东中山市人民政府西区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参考题库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超硬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第二批科研人员20名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监督检查所招聘环卫工人5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河南警察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30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广东珠海市司法局直属单位招聘合同制职员3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b卷)
- 标准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范本
- 2026年考研英语二信息匹配题卷附答案解析与快速定位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讲解
- 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铅蓄电池电极性能优化与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公司招聘2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浙江台州市信保基金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榆林镇北台、红石峡景区招聘(26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辽宁省咨询产业集团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村干部考入事业编面试真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主要业绩及研究成果
- 机房运维题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