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CT07.2—2001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要求.doc_第1页
CCECT07.2—2001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要求.doc_第2页
CCECT07.2—2001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要求.doc_第3页
CCECT07.2—2001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要求.doc_第4页
CCECT07.2—2001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CCEC/T07.22001高压钠灯泡用交流电子镇流器一般要求、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2001-04-28发布2001-05-01实施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 发布前 言本技术要求属于节能认证技术要求系列之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开展节能认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特制订本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作为我国耗能产品系列中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之一CCEC/07.1高压钠灯泡用镇流器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的高压钠灯泡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补充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根据我国高压钠灯泡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制订。本技术要求制定参考了GB/T1514394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T1514494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和GB/T1504294高压钠灯泡用镇流器性能要求,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CCEC)提出并归口。高压钠灯泡用交流电子镇流器一般要求、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1000v以下,50Hz或60Hz的交流电源供电,工作频率超过电源频率的高压钠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一般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要求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要求的条文。本技术要求出版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要求的各个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4722 印刷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实验方法GB 7000.1 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T 9861 热熔断体GB 14045 放电灯(管形荧光灯除外)用镇流器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T 6109.1 漆包圈绕组线 第一部分 一般规定GB/T 15042 高压钠灯泡用镇流器性能要求GB/T 15144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3 定义 本技术要求定义除采用GB14045规定的定义,还增加如下定义:3.1 交流电子镇流器 交流电子镇流器是将电源的交流电变换为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并使一支或几支灯正常启动和稳定工作的交换器。3.2 鉴定试验样品 由生产商或销售商提交进行鉴定实验的一个或几个相似组件组成的样品。3.3 镇流器外壳额定最高工作温度、符号tc 。在正常工作状态和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内的最大值下,镇流器的外表面所允许的最高温度。4 试验中的一般注意事项4.1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试验属于鉴定试验。 注:本技术要求允许使用的公差和技术要求是建立在对制造厂为此目的而提供的鉴定试验样品进行的试验基础上。鉴定试验的样品符合要求并不能确保制造厂的产品全部符合安全标准。制造厂有责任使产品符合标准,包括进行例行试验和采取质量保证措施。4.2 除另有规定者外,试验环境温度为1030。4.3 除另有规定者外,试验应按条款顺序执行。4.4 鉴定试验在六只鉴定试验样品上完成。5 分类 镇流器按其安装模式分为: a 独立式镇流器 b 内装式镇流器c 整体式镇流器6 标志 作为灯具的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镇流器无需标志。6.1 必备标志 镇流器上应有如下清晰而耐久的标志:a. a. 来源标记,可以用商标或制造厂名称或负责供货单位的名称和厂址;b. b. 制造厂的产品编号或型号;c. c. 接线图,标明接线端的位置。若镇流器没有接线端子,则应在线路图上标出接线编号的含义;d. d. 电子镇流器的可互换部件和镇流器本身之间相互关系,应该在镇流器上用符号明确标志,或在制造厂产品目录内加以说明;e. e. 额定电源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f. f. 接地符号;(参看第8章)g. g. tc值。如果该项值与镇流器某一部位有关,则该部位应加以标明或在制造厂产品目录中说明;h. h. 独立式镇流则应加符号:i. i.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6.2 必要时应标出下列标志 除上述必备标志外,必要时还应在镇流器上或制造厂产品目录或类似资料中标明下述标志:a. a. 额定功率,或与之匹配灯的型号。如果该镇流器可与几支灯配套使用,则应标明灯数及每支灯功率数; 注: 在标明值为一个功率范围时,则被认为包括该范围内的全部值,但制造厂目录中另有规定者除外。b. b. 镇流器如无需依赖灯具外壳防止意外触电则应加以说明;c. c. 在有端子时,应说明端子导线的截面积。 符号:在以平方毫米表示的值后面紧接着加一个小正方形.。6.3 标志应清晰而持久 通过目视检验和如下试验来确定合格与否,即用一块沾水的布在标记上轻轻擦拭15s,然后换另一块沾有汽油的布擦拭15s,然后用目测法观察。经过本次试验后标记仍应保持清晰。 注:所有汽油为乙烯溶液,含有的芳香剂最多为0.1体积百分比,贝壳松脂丁醇为29,初始沸点为65,干点为69,密度约为0.68g/cm3。第二部分 安全要求7 接线端子或引出线 螺纹接线柱应符合GB7000.1中第14章要求。 无螺纹接线柱应符合GB7000.1中第15章要求。引出线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8 接地装置8.1 保护接地 图示符号:接地端子应符合第七章的要求。电连接应锁紧,防止松动,并且不能用手将其松动。对于无螺纹端子的连接,则应不能随便将其固定器松动。镇流器的接地,允许通过将镇流器固定在接地的金属片上来实现。然而如果镇流器上带有接地端子,则该端子只准用于镇流器接地。接地端子的全部部件,应能够使由于与接地导体接触或与其它金属相接触而引起的电解腐蚀的危害将到最小程度。接地端子的螺钉或其它零件应用黄铜或防腐性能不次于黄铜的其它金属材料制作。通过目视检验、手动试验以及第7章中的要求确定合格与否。8.2 功能接地 图示符号:功能接地端子指与那些并非由于安全原因而需要接地的部件相连接的端子。注:在某些情况下,靠近灯的启动辅助装置被连接到其中一个输出端子上,但无需在电源一侧接地。8.3 外壳或底版 图示符号:9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不应小于表1A和表1B所列的数值,但第15章中另有规定者除外。计算爬电距离时,对宽度小于1mm的凹槽的计算不超过其宽度。注: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体表面所测得的距离。如果金属外壳不加绝缘内衬,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就会小于下述规定时,金属外壳应装配有绝缘内衬。这样的镇流器不作检验,即其各个部件用自硬化绝缘混合剂粘结在各有关表面上,使镇流器各部件密封而且不存在任何气隙。印刷电路板按照第15章进行试验,因而不考虑本条件的要求。 表1A 56/60Hz交流正弦电压时的最小距离 mm 工作电压有效值V最小距离mm 5015025050075010001. 1. 不同极性的带电体之间2. 2. 带电体及可触及的金属零件之间,这些金属零件是指永久性地固定在镇流器上的金属零件,包括用于固定外壳或用于将镇流器固定在支架上所需的螺钉或部件。 爬电距离 绝缘体PTI600 600 电气间隙0.61.20.21.41.61.41.72.51.7353 4 8 45.5 105.5注:PTI为耐泄痕指数。至于不带电或不准备接地又不会出现泄痕的部件的爬电距离,规定用于PTI600的材料的数值也适用于全部材料(不管PTI的实际数值)。关于不易受尘埃沾染或受潮的爬电距离,规定用于PTI600的材料的数值也适用(与PTI的实际数值无关)。 表1B 非正弦脉冲电压的最小距离 mm额定脉冲电压峰值 KV 最小距离 mm2.02.53.04.05.06.08.0电气间隙1.01.52345.58对于正弦电压和非正弦电压的距离,最小规定距离不得低于两个表中所示的最小值。爬电距离不得低于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10 防止意外接触带电部件的措施10.1 无需依靠灯具外壳防止电击的镇流器(见6.2.b条)当按照正常使用安装时,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具备充分防止意外接触带电部件的保护。 清漆或搪瓷,被认为是不具备充分的保护或绝缘性能。 用于防止意外触电的零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在正常使用中不应松动。不用工具,这些部件不应有被拆开的可能。 对意外触电防护的合格性,通过目视检验,必要时,用符合GB7000.1中图1所示的标准试验指进行检验。该试验指应用于每一个位置上,必要时可施加不大于10N的力,并用电气指示器显示其是否接触带电部件。建议采用一只灯作为接触指示器,其电压不应小于40V。10.2 凡是内部装有总电容量超过0.5F电容器的镇流器,应有放电装置,以便当镇流器在额定电压下断开电源1min后,在镇流器终端不超过50V。11 防止电击的措施 对于输出端的开路电压其值在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5000V(峰值)(1000W规格待定)对于其输出与额定电压为250V的元件相连接的镇流器,在接通后或在启动过程开始后5s内,任一输出端和中线或地线之间的电压,在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下均应降到700V(峰值)以下。12 防潮和绝缘 镇流器应防潮。镇流器在通过如下试验后不应有明显损坏。 将镇流器放入潮湿试验箱内,箱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1%95%之间,历时48h。试验箱内的温度t可在20 30之间任一值,试验期间温度应保持在t1。 样品放入试验箱之前,应使之处于t至t+4之间的温度。 在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成的整体和全部明露金属零件之间应有足够的绝缘。 在进行绝缘性能试验之前,应用吸墨纸吸去试件上可见水珠。 防潮试验后,应立刻进行绝缘性能试验,即在施加为时1min 的500V直流电压后测定绝缘电阻。有绝缘外壳或外罩的镇流器应用金属箔包在其外面进行试验。 该项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在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配有内部连接件或组件的镇流器,在试验期间应当断开此类部件。13 介电强度 镇流器在测量绝缘电阻后应立即进行介电强度试验,镇流器应能承受住施加在第12章中规定的零件之间的为时1min 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应是50Hz或60Hz的正弦波,且应符合表2中给出值。初始电压不超过规定施加电压的一半,然后将电压迅速上升到规定值。 表2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工作电压(U)试验电压(V)U4250042U10002U+1000 试验期间,不得发生闪烁或击穿。 试验用高压变压器应适当设计,当输出电压调整到适当试验电压后,在输出端短路时输出电流至少达到200mA;当输出电流小于100mA时,过电流继电器不应脱开。 测量时的试验电压的平均有效值误差应在3%以内。 注意第12章中提到的金属箔的放置应使绝缘体边缘不产生闪烁。辉光放电如不造成电压将则可忽略不计。14 异常状态 在额定电源电压的90%110%之间的任何电压值的异常条件下工作时,镇流器安全性应不受损害, 通过如下试验进行检查:a. a. 输出端开路b. b. 输出端短路15 故障状态 镇流器的设计,应当使它在故障状态下工作时不致喷出火焰或熔化金属,也不得产生易燃气体,并不得使10.1条的防意外接触带电体的保护装置受损伤。 带有标记的镇流器(见附录B)其外壳任何位置的温度都不得超过标志值。 注:不带此类标志也不带滤波线路的镇流器,应依据GB7000标准的规定将他们和灯具一起检验。 在故障状态下工作时,应按15.115.4条款中规定依次施加每一种故障,同时会出现伴随故障而自然产生的其它故障,但是,一次只准有一个部件置于一种故障状态。 通过检验该装置及其线路图,即可明确施加何种故障条件。这类条件应按最适宜的顺序施加。 全封闭式镇流器无需打开进行检验或进行内部故障状态检验。但在出现怀疑时,则应结合对镇流器线路图的检查,将其输出端短路或与制造厂协商,让其专门制作一个供试验用的镇流器。 当一个镇流器或一个部件经过密封,例如用自凝固粘合剂把有关表面连在一起,使其在空气中无空隙存在,即被认定是全密封的。 凡是依靠制造厂技术要求不发生短路或消除了短路的元件不应跨接,凡是按照制造厂技术要求不发生开路的元件也不应被切断。制造厂应提供证据,例如有关的合格证书,证明其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可达到预期要求。零部件应有合格证书,或权威检测认证书,无证明时按以下要求实验。 凡是不符合有关标准的电容器、电阻器或电感器,应予以短路或断开,视其中较不利者为准。15.1 间距小于第9条中规定值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跨接短路,在计算中要考虑到15.1至15.4 条所允许的任何减少值。 注:在带电体和易接触的金属零件之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允许低于第9条的规定值。 对于位于符合GB4722规定的拉脱强度与剥离强度要求的印刷电路板上,并带有防止来自电源脉冲能量保护装置(例如通过扼流圈或电容器)的导体,它们之间的漏电距离应予以修正。表1中的尺寸值应由下面公式计算值所代替。 Logd =0.78log(/300)(1)式中:d距离,mm;电压峰值V。 这些距离可参考图2 确定,最小值为0.5mm。 注:计算距离时,印刷线路板上的漆涂层可忽略不记。15.2 半导体部件的跨接短路或开路 每次应仅使一个元件短路或开路。15.3 由漆、漆瓷或纺织品组成绝缘层的跨接短路。 此类涂层在计算表1中规定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可忽略不计。但是,作为导线绝缘层的通过GB6109.1中第13章规定的耐电压试验的瓷漆,则次绝缘层被认为在计算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可算作1mm。 此条款不意味着在线匝之间或绝缘套管之间的绝缘体需要短路。15.4 电解电容两端的短路。15.5 检验合格与否的办法是将镇流器与灯连接并使它在额定电压的0.91.1倍的任一值工作,而使外壳温度保持在tc,然后依次将15.115.4条所述的每种故障条件施加于电路内。 试验应持续进行,直至达到稳定状态并测定镇流器外壳温度。在进行15.115.4条的诸项试验时,诸如电阻、电容、熔丝等零部件可能损坏。允许替换零部件以便继续试验。 试验后,当镇流器恢复到周边环境温度时,通以500V直流电后测得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M。 为检验元件是否释放出易燃气体,应采取高频电火花发生器进行试验。 为检验易接触零件是否为带电体,应按附录A进行试验。为检验火焰或熔料是否会危害安全性,试验时应用五层薄棉纸将试样包上,试验时薄纸不得起火。16 螺丝、载流部件与连接件凡是失效后可能危及镇流器安全的螺丝功流部件和连接件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的机械应力。应通过目视观察以及GB7000.1中的4.10和4.11条规定进行检验。 17 耐热和耐火性能17.1 用以固定带电体于一定位置的绝缘材料部件应具有充分的耐热性能。除陶瓷材料以外,受试材料应通过GB7000.1中第13章规定的球压试验。17.2 绝缘材料制成的防触电外露部件和固定带电体用的绝缘材料部件,均应有充分的耐火性能。 除陶瓷材料以外,受试材料应通过17.3和17.4条试验。然而印刷电路不进行上述试验,而应按照GB4722中第23章的规定进行实验。17.3 绝缘材料制成的防触电外露零件应按照GB7000中第13章规定进行为时30s的灼热丝试验,并注意以下几点:试样数量为一支;试验样品是一个完整的镇流器;灼热丝尖端的温度为650。样品的任何明焰或灼热部分均应在撤走灼热丝后30s内熄灭,任何火焰散落物都不得引燃平铺于试样下面2005mm的五层薄棉纸。17.4 固定带电体用的绝缘材料部件应按照GB7000.1中第13章规定进行针焰试验,并注意以下几点: 试样数量为一支; 试验样品是一个完整的镇流器; 如果试验时必须取走镇流器的一些部件,则应注意保证试验条件于正常使用条件没有明显区别。 试验火焰应施加到待试表面的中心位置; 试验火焰施加时间为10s。 任何自维持火焰应在将煤气火焰取走后30s内熄灭,任何燃烧的下落物不得点燃在试验样品下面2005mm处水平铺的五层薄纸。18 防腐蚀性能 一旦生锈便会危及镇流器使用安全的铁质零件,应作充分的防锈处理。通过目视观察检验合格与否。 受试零件应浸入适合的脱脂剂中10min 以去掉全部油脂。然后将它们浸在含10%氯化铵的水溶液中浸泡10min 。溶液温度为205,含有饱和水蒸气的箱内达10min。 最后将零件放入温度为1005的加热箱内干燥10min 后,零件表面应无铁锈痕迹。在任何尖锐边缘上的锈痕和黄色薄摸如可通过擦拭除去则都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外露表面涂清漆即可被认定具备充分的防锈措施。第三部分 性能要求19 性能要求19.1 镇流器的工作条件:a. a. 电源电压范围为额定电压的90%110%;b. b. 环境温度-30+40之间;c. c. 相对湿度不大于90%(温度不大于+25);d. d. 周围空气中无腐蚀、易爆的介质及导电尘埃;e. e. 无剧烈震动或冲击的场所。19.2 启动性能19.2.1 镇流器在额定电压下应使灯在5秒内启动;19.2.2 灯的再启动时间不超过3分钟。19.3 线路功率 在额定电压条件下镇流器与基准灯配套工作时,线路功率不得大于标称值的110%;19.4 线路功率因数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镇流器与灯配套工作时,线路功率因数与标称值相比不得超过0.05;19.5 电源电流19.5.1 在额定电压条件下镇流器与基准灯配套工作时,电源电流不得超过标称值的10%;19.5.2 电源电流波形电源电流中的各次谐波含量不得大于表4规定值: 表4 镇流器输入电流中的谐波含量谐 波用 基波幅值的百分比(%)表示带 L标志带 H标志2553303757不作要求74931139219.6 灯电流19.6.1 镇流器在额定电压下输出到基准灯的工作电流不大于1.15倍的标称值。19.6.2 镇流器与基准灯在额定电压下稳定工作时,灯工作电流的峰值与有效值之比不得大于1.8 。19.7 灯功率 镇流器应限制提供给灯的功率。a. a. 镇流器与基准灯在额定电压下稳定工作后,提供给灯的功率不大于基准镇流器提供给灯的功率的107.5%;b. b. 电源电压范围内,镇流器应稳定灯的电弧,适当选择灯的工作频率,不应使灯的电弧出现闪烁、扭曲、翻滚等现象,以及因此而出现的灯功率的漂移。19.8 流明系数 镇流器与基准灯在额定电压下稳定工作时,流明系数不低于0.90。19.9 磁屏蔽 镇流器应有有效的屏蔽。以防止铁磁材料的影响。19.10 耐电源中瞬时过电压性能镇流器不应因电源中的瞬时过电压影响性能或损害。19.11 异常状态 镇流器在下述异常状态时,在1.1倍额定电压下连续工作各1h后应仍能保持正常工作。a. a. 输出端开路b. b. 输出端短路19.12 耐久性通过20.2.14条试验后,仍应能使灯正常启动与稳定工作。20 试验方法20.1 试验条件20.1.1 所有使用仪表的精度不低于0.5级。20.1.2 基准镇流器见GB/T15042 中的附录A。20.1.3 基准灯见GB/T15042中的附录B。20.1.4 测试一般要求见GB/T15042 中附录C。20.2 性能试验方法20.2.1 启动(19.2)实验按图1接线,输入电源电压22V,用秒表计算时间;再启动实验为当灯完全点亮后30分钟,断开电源重新加电,用秒表计算时间。图1B待测镇流器;D基准灯20.2.2 线路功率(19.3)实验线路功率的测定采用图2线路进行,测量时电压表开路。图2A电流表;V电压表;W功率表;B待测镇流器;D基准灯20.2.3 线路功率因数(19.4)实验线路功率因数的测定按图2线路进行。线路功率因数按下列公式计算:=W/VI (2)式中:线路功率因数;W线路功率,W;V输入电压,V;I输入电流,A。20.2.4 电源电流(19.5)电源电流测量按图2线路进行。20.2.5 电流波形(19.5.2)实验电流波形按图3线路进行测量。图3B待测镇流器;R电流采样电阻;D基准灯;div波形分析仪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镇流器与基准灯工作最少15min 之后进行。取样电阻应是无感电阻,阻值不大于0.5。电源电流中的谐波含量采用选择性电压表或波形分析仪测量。选择性电压表或波形分析仪对任一谐波的测量结果不得明显地受其它谐波的影响。计算测试结果时,应把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3%的畸变量考虑在内。有怀疑时采用无畸变电源。20.2.6 灯功率实验(19.7)灯功率测量按图4线路进行。稳定工作15min 后测量。图4A电流表;W功率表;B待测镇流器;D基准灯灯稳定工作后,用肉眼带防护眼镜观察灯的电弧稳定性(19.7.b条);电弧应以内管轴线为中心发光,电弧的两端应附着于电极的顶端,并稳定于一点,不得频繁移动;电弧不得出现扭曲、跳动、翻滚、粗细不均等不正常现象;在距灯泡0.5m范围内不得听到灯内有噪音(即音频震动)。20.2.7 灯电流(19.6)实验灯电流按图4线路进行测量。20.2.8 流明系数(19.8)灯与被测镇流器配套工作时的光通与灯和基准镇流器配套工作时光通之比应符合19.8条要求。20.2.9 磁屏蔽(19.9)试验 该试验可在20.2.4条测试后进行,用一块厚1mm长宽分别大于镇流器相应尺寸的钢板,先后作自远处逐渐靠近与底部接触,与其它各面保持相距1mm间隔的运动,在此过程中输入电流,灯工作电流不得因钢板的存在而产生2%以上的变化。20.2.10 耐电源瞬时过电压(19.10)试验电源中的瞬时过电压如表3所示。表3脉冲类型脉冲幅度V上升时间ns脉冲宽度源阻抗W重复率最大有效能量最大低速高能量非对称型250030050us451/8网1)路电源频率1J对称型100030050us451J快速低能量非对称型25005100 ns501/5网路电源频率2mJ注:1)最小脉冲重复率为1/10HZ。 a. a. 低速高能量脉冲试验:脉冲试验按表3规定的有关特性进行。脉冲相位位置:在1min内缓慢地将旋钮从一极端相位转至另一端相位并又缓慢地转回原位置。这时脉冲相位连续地从80变为460。脉冲极性:正和负。由于一组快速连续的高能脉冲可能使镇流器的电源部分中的组件负载过重,因此有时需加大脉冲重复时间最长达10s。由于此项试验可能损坏某些元件,因此试验报告中应说明所用的重复时间和实际施加的脉冲数。损坏的元件应予替换。b. b. 快速低能量脉冲试验:脉冲试验按表3规定的有关特性进行。脉冲相位位置:在1min内缓慢的将旋钮从一极端相位转至另一极端相位并又缓慢地转回原位置,这时脉冲相位连续地从80变为460。脉冲极性:正和负。试验后镇流器应符合19.12条要求。20.2.11 异常状态(19.11)试验镇流器输入端加1.1倍额定电压在下述四种状态下各历时8h后,重复20.2.2试验并达到19.2.3要求。a. a. 输出端开路,(连接15m长护套电缆);b. b. 输出端短路;20.2.12 耐久性(19.12)试验a. a. 镇流器在下限环境温度-30下放置1h然后在上限环境温度tc放置1h循环5次。b. b. 然后镇流器在额定电源电压下,输出端开路、短路,分别各重复开关1000次,每次开、关各30s。c. c. 最后镇流器与相应的灯配套在电源电压的上限值1.1倍额定电压,调整环境温度到tc,连续工作200h。镇流器恢复到室温后应能重复20.2.2条试验并符合(19.2.3)条要求。 附录A确定导电部件是否成为可能导致触电的带电部件的试验 为了确定导电部件是否成为可能导致触电的带电体,镇流器应工作在设计电压和标称电源频率下,并应进行以下试验:A1 如果测得的电流大于0.7mA(峰值)或直流2mA,则该待测部件即为带电部件; 在频率大于1KHz时,0.7mA (峰值)的极限应乘以KHz为单位的频率数,但不得超过70mA(峰值)。A2 测定待测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的电压,测量电路应有50000无感电阻。如测得 的电压值大于34V(峰值)则该部件即为带电部件。对于上述试验,试验电源的一个电极应处于地电位。附录B对于过热保护器的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B1 范围本附录适用于待过热保护器、可在镇流器外壳温度超过规定值之前断开电源线路的电子镇流。B2 定义B2.1 定温过热保护镇流器,符号: 指带过热保护器的以防止镇流器外壳温度超过规定值的镇流器。注:三角形内的数点是指制造厂在B7条规定的镇流器外壳任何位置的额定最高温度,单位为。凡是标示值在130以下的镇流器,其防过热保护作用,按照带 标志的灯具的规定,是通过寿终效应实现的。 标志值超过130时,带 标志的灯具还应按照GB7000.1中关于不带温控器灯具的规定,额外进行试验。B3 一般要求B3.1 过热保护器应与镇流器构成整体,其位置应不致受到机械性损坏,如有可更换件,则它们只能在使用工具时才可被拆除。 在保护器的功能与极性有关时,则对于用软线连接而其插头又不带极性的设备,应在两根引线上都接保护器。 通过目视观察以及GB9861中的试验项目检验其合格与否。B3.2 保护器的线路断开器不得引起火灾危害。 按B7条规定进行检验。B4 试验的一般注意事项 所提交的按B7条规定特制的样品应达适当数量。 只需一个样品经受B7.2条所规定的最严重故障条件下的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