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察学习总结成长路上思且行考察学习总结成长路上思且行按照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教师培养工作安排,2013年4 月21日至25日,我们一行47人有幸在广二师钟老师的带领下远赴在北京进行了为期4 天的考察学习活动.晚上出发,零时抵达,早机返程,故除去往返的时间,实际考察学习时间仅仅三天,虽然时间短暂,但行程却是丰富而充实的.每天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三天下来,真的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我们都认为是是值得.因为这三天,我们不仅在北京教育学院聆听了教育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还实地参观了三所北京名校,观摩了8节课堂教学,收获良多,受益匪浅.一、专家引领,开启思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几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一)做幸福的老师汤丰林教授的通向教师职业幸福之路专题讲座,以抛砖引玉式、互动思考,引用身边的例子与理论相结合,引导我们再次去思考什么是幸福,怎样去获得幸福,怎样获得职业的幸福感.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如何获取幸福:首先是学会选择,其次是把握准则,再者是运用策略.二是人生六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强调“选择主导命运”.三是提升幸福的六项选择:莲 山课件1.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控制它的宽度.2.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却可以改变心情.3.我不能改变容貌,但却可以展现笑容.4.我不能控制别人,但却可以掌握自己.5.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好好利用今天.6.我不能样样胜利,但却可以事事尽力.四是获得幸福的六项准则:(1)积极主动,(2)以终为始,(3)要事第,(4)共赢思维,(5)知已知彼,(6)统合综效.听着汤教授的讲座,我感觉我就是幸福着,在我自我体验来说,生活着、工作着、快乐着,就是幸福.1.幸福是取决于你选择什么思维的方式,关注的角度不同,你的幸福也就不同.塞里格曼:幸福公式h=s+c+v(幸福先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可控因素),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先天条件,也不能改变自然环境,但是可控因素完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还有家庭细务,我们是以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乐观还是倦怠的情绪、是关注紧而重要的事情忽略不紧不重要的事情,是目标明确还是得且过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选择.每一天,如果我们能微笑地、自信地、快乐地走上工作岗位.工作虽忙但不乱,不就是幸福吗?如果你要想成功或幸福,那么即刻做出积极的选择!幸福是积极心态下的愉悦与满足的体验.2.幸福是学会感恩.幸福是一种心境.学会感恩,珍惜当下所有,不断地去学习并创未来,就是一种幸福3.幸福还是一种心态.心态都是自己对事件的诠释而起的反应,不当的心态阻碍了正面意图的达成.转换观点其实就可改变心态,这些年来,尤其是去年参与了“nlp教育领导力”的培训,转换观点、换位思考让我去除不必要的恐惧,也突破了自己的限制,有更多的可能性,也越自在快乐、(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第一天下午的学习是国家二级教授李晶教授的讲座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综合与模糊的概念.李晶教授虽然年过六旬,但一下午的讲座中侃侃而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分析与引导相结合,以科学、物理、语文、数学等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和教学实例,详细的解读了教学设计方面四条标准和教学实施方面七条标准.李教授今天重点对“正确理解教材”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进行了剖析,并给我们如何操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接着李教授还就如何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及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提出了实施的建议.使我们对一些综合、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许多教师利用休息的间隙走上前台与李教授面对面的交流探讨.李教授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感悟,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三)正确理解教材最后一天下午,我们与陈琳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陈琳教授还给我们作了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小语阅读教学专题讲座,特别阐述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强调语文教师要有文体意识,不仅对文本的把握要准确,还要求有全面性的理解,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需要授课教师去研究、去除揣摩,需要传授那些知识,教给学生那些能力,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采用什么方法来“解道授业解惑”等一些具体的内容都需要把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构建的“理想课堂”.她例举了许多篇课文进行阐述,如“爱”是童话的永恒主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应该体现童话的文体特色,教学中其主旨定为小女孩对“爱”的渴望,而不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黑暗;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字里行间寄托的是作者对下层人物命运的关心,决不是英子的天真!如老舍先生的猫应该当作生命散文来教,不应该作为写作范本.爬山虎的脚不是只顾着章法上教,怎样观察脚怎么长,应该是关注脚与爬山虎本身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而我们也是从.凡卡,只重凡卡受虐待的情节,但凡卡家乡的美、亲人对他的爱忽略了,不能理性地判断凡卡的悲惨,从“凡卡家乡的美、亲人对他的爱”充分地感受,再反衬出现在的悲惨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的确,文课本的解读就要提炼出“生命主题”“文化主题”!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却很纠结,因为教参上不是这样解读,因为考试是根据教参来出题定答案的!现实中我们不得不迎合考试这指挥棒.二、名校文化,底蕴深厚山穷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北京此行,第二个收获是参观了三所北京的名校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和中关村二小.这三所都是名符其实的名校:府学胡同小学是北京市最受社会关注的10所小学之一,是北京市3所教育教学质量最受称道的3所小学之一,建校于136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海淀区民族小学历史悠久,自1890年办学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是一所公办的高质量、现代化、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也是海淀区唯一的民族学校,以“和而不同,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中国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其校园内的. 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年建校,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是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所属重点小学之一.现在一校三址,中关村校区、华清校区和百旺校区,江泽民、胡锦涛、吴仪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到访过,参加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可谓名声在外,实力超群呀.这三所学校各有特色,民族小学保留的民族建筑与完整的四合院雅致幽静,中关村二小的连体建筑深藏不露,让人眼前一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府学胡同小学.府学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四北大街和交道口大街的一个交会处,胡同外车水马龙,是北京较为繁华的一段.然而我们走进那条狭窄的、静谧而古朴的府学胡同,看到的是胡同里的民居旧式的平房.谁也没有想到府学小学就坐落在这条毫不起眼的胡同里,来来往往的人也许很多都不知道这所看起来很平常的小学,却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368年创建的大兴县学,后为明清两代顺天府府学.1903年,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其后又多次易名.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1958年定名府学胡同小学.迎着初升的朝阳,我们从一个不起眼却又古色古香的大门,开始了胡同小学的考察之旅.大门两侧的对联“一统常勖天下士,万生昭沐锦阳春”“道契英华开云尉,风集桃李胤芬芳” 令人顿生庄严之感.走进府学,皇家园林式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朱红色柱子,镂空雅致的窗棂,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 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某个京式古典公园中.在同行们的啧啧赞叹声中,在刘副校长的带领下介绍下,我们参观校园就如同游览“大观园”,亦感受着匠心独运的校园文化:珍藏师生最高荣誉的“魁星阁”是学校德育人才基地,也是府学最值得尊敬的地方,魁星阁的整个设计就是为了突出“见贤思齐”的理念,让学生们以这些师生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也可以在这里留下功名.阁楼六角的六个檐上各挂一小铃铛,配上对联“风吹铃动亭不动,亭静风吹铃不停 ”,教育师生“动静等观”铃铛本身是静止的,只有风吹过,铃铛才叮铃作响,动和静是相对的,有动的地方必然有静.当动和静结合的时候,一件事才能相和谐、统一;魁星阁周围所种的树也别有用心:围绕魁星阁的三个角分别种有一棵、二棵、三棵不同的树,六棵树分别代表汉字 “木”“林”“森”,不同的树种也代表了生物的多样性,既美观又是给学生无声的环保教育.与魁星阁遥相对望的是学校的校讯墙,“爱国、向善、崇礼、尚学”的校训、府学学生三字歌,传统与现代便这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这样的细节处浸润心灵的还有那学生课余活动的乐园“天邑池”,“知鱼桥”,“顽童观棋”“尚山修岳”等,别致的景观相映成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着慧心. 其实现在的府学小学占地面积21000平米,庙学合一,完整地保留了校园内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建筑,加上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构成了“活”的教育博物馆.大成殿前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三、课堂教学,启迪心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次考察共听了9节课,其中语文5节;数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各1节.每一节课听下来,都让我们感受到北京老师是那么用心扎扎实实地钻研教材,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材,他们关注细节地敲,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课堂上现出的强烈的“语文意识”,带着孩子在语言王国里遨游,在名家名作里快乐收获.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北京小学教师的集体备课的团队实力强大.月球之谜一篇极为平常的科普小品文,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老师的导语干净明晰准确到位.虽然是说明文,但老师对文本的处理不仅是体现了说明文的工具性,还引用大量诗文和课外资料增强人文思想.如学习关于月球的迷的自然段中小结出作者是用“先介绍实验再大胆猜测的方法来介绍迷”后,请学生用这样的思路在泥塑其他的迷和介绍课外了解到的月球之迷.老师还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月球的景色给人不可思议的感觉.沏茶与观察这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精心到位,环环相扣,指导学生认识并实践什么是观察.李老师从“听声猜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再通过“观茶叶、闻茶叶、摸茶叶、嚼茶叶、看泡茶、品尝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样感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听、闻、摸、看、尝”,理解“观察”并不仅仅是“认真、细致与看”.老师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课堂上德育渗透自然有效.师生表演到给老师奉茶应该是有预设,却在课堂上巧妙地自然过渡,不着痕迹,指引学生给自己的老师奉杯茶,李老师也亲自给陈琳教授奉茶,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尊重老师感恩老师,还一再强调学生回家权给家人沏杯茶,表达对家长的爱与感谢.最后,老师启发思考,由“茶”及人、及为人处事道理到文化品味,回归主题“观察”还要由事物形、色、味想到更深层次的事理.这是一节完全没有借助任何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那么自然和谐.如果课堂上能有一点时间给学生动笔写一个片段,检验一下学生从说到写的效果则更精彩.跳水学生小组学习落实到位,学生讨论时间充分,人人发言,有记录.上课时,老师很好地关注了学生,而且无形中还渗透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来,请拿出笔在课文那里写上词语批注”.学习方法指导到位:老师开课有效指导学生概括内容,先是用课文词语、再到老师指导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再最后”来概括主要内容.指导理解课文通过形式的朗读,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心理与形象.有趣的平衡因受专业所限,不懂得从数学的数理方面来评论是否一节优秀课例,但是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老师以生为本,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做实验、验证规律、总结规律,到后面的拓展的深度与广度,让我一个行外人感到原来数学课可以这么丰富,可以这么有人文色彩.更妙的是在拓展环节,竟把平衡这一富有哲学思想的的命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得浅显易懂,有机地渗透传统文化,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数学课的作业不是计算不是背诵定律公式,而是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的理解,完全跳出了我对数学课的固有的思维.城市的标识特别佩服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品悟与玩味,让语言文字的魅力作为鲜活的生命走进学生的视野,植根学生心田;二是教师的文本意识特别是篇章意识很强,老师善于在最后环节引领学生回归整体,整体观照全文,从结构上,材料安排上思考并发现特色,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习作水平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有一细节是老师请课前交流中谈到想回自己家乡看看香樟的树学生首先汇报香樟树给他什么感觉.这么一个细节,让我感到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老师是有关注并加以利用,因为老师在解读这篇课文中就是强调张抗抗的思乡情的.江上渔者这一节古诗教学解老师教学设计巧妙,环环相扣,以读代讲,课内课外相结合,有机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失为一节好课,也给我今后进行古诗教学开拓了方法与思路.1、解老师诗一样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导读语,或抒情或凝重或简明或精致.2、整堂课以读为主,落到实处.好诗不厌百回读,课堂上有品读、赏读、范读、引读、赛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孩子们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也非常到位,如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理解纸柱承重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