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嘉庆帝整饬吏治研究——以惩贪倡廉为中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蒸廛垂e l 期:丝堕羔2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差鱼塞导师签名:兰牡日 期砂堕:! :穹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反腐倡廉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吏治腐败是我国封建社会普遍 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是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产物,是历朝统治者 无法医治的毒瘤和痼疾,澄清吏治成为历朝历代明君贤相的追求和选择。吏治好坏 直接关系到民心的向背和政权的安危。清康、雍、乾三朝皇帝曾采取一系列措施对 吏治进行整肃,但是到了乾隆末年,吏治却有每况愈下之势。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一一 嘉庆皇帝即位之时即面临王朝的盛衰之变,官吏贪污严重、官场陋规丛生,以及由 吏治败坏引发的钱粮亏空严重、国家财政困难、政务懈弛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封 建社会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整个社会急剧动 荡不安。嘉庆帝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靠惩罚与教化相结合的手段,企 图通过整饬清朝已经十分腐败的吏治问题,巩固已经开始动摇的帝王大厦。为挽救 和巩固封建统治,嘉庆帝对吏治进行大力整顿:首先,初握权柄,就从处置腐败的 高级官吏入手,揭发出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污案,甄别中枢要员和惩治贪官污吏, 任用廉吏,祛邪扶正;其次,诏求直言;广开言路,倡言廉政;第三,倡导俭朴, 整顿官风,清新世风;第四,继承传统,以德治贪,强调道德教化。嘉庆帝对吏治 的整顿为危机严重的清王朝向前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教化的治贪特 点使其在清朝吏治改革史上独树一帜。但由于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吏治的效果并 不明显,甚至更甚于前朝。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诸多原 因,还有长期的老人政治形成的体制性原因,更源于嘉庆帝的守成思想,还有士风、 世风、奢靡之风日下等其他原因。其中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是根本原因。说 到底,嘉庆帝治贪是为了稳定动荡的社会政局,化解阶级对立,维护其长治久安的 封建专制统治。反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规划一个最优的反腐败进程,是时 下中国急需探索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古鉴今,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代封建王朝大都有一个 较长的盛衰期,有的还创造了“廉洁兴盛”的辉煌后才灭亡,这其中必有反腐倡廉 方法、措施的有力。嘉庆帝时期的清王朝应该说吏治腐败己十分严重,各种危机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但清王朝依然向前发展了上百年,这有他惩贪的效果,也有封建社会积累的预 防腐败的经验,其中,建立和完善多元多轨制的监察制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 监察网络;为政以德的儒家道德教育;礼法互补,重视法制建设是三大重要的法宝。 以古鉴今,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时下中国真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 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为当今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6 关键词:嘉庆帝;整饬吏治;惩贪倡廉;现代启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皇曼曼量曼皇皇曼曼蔓曼蔓曼曼皇曼曼量寰! 曼曼鼍曼曼曼皇m m l 一_ 一m i 毫i 曼曼曼曼曼皇璺! 曼曼曼曼舅曼曼曼皇皇皇量皇曼皇曼曼曼曼皇曼曼曼鼍曼曼曼鼍 a b s t r a c t c o m b a tc o r r u p t i o na n db u i l dac l e a ng o v e r n m e n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i nt h en e wp e r i o do fp a r t yb u i l d i n g a n da sw ea l lk n o w , t h es e r i o u ss o c i a li s s u e o fr e n o v a t i n gc o r r u p ti sw i d e s p r e a di nc h i n a sf e u d a ls o c i e t y i ti sn o to n l yt h eo u t c o m eo f f e u d a l i s me c o n o m y 、p o l i t i c s 、i d e o l o g yc u l t u r e ,b u tt h em a l i g n a n tt u m o ra n d a e i p a t h i at h a t t h er u l e rh a sn ow a yt oc u r ei nt h ep a s td y n a s t i e s ,s oc l e a r i n gu pa n dr e n o v a t i n g c o r r u p t i o nb e c a m et h ep u r s u ea n dc h o i c eo ft h ee n l i g h t e n e de m p e r o r so rw o r t h yp e r s o n i nt h ep a s td y n a s t i e s t h ep e o p l e sf e e l i n g so fs u p p o r t i n go ro p p o s i n ga n dt h ep o l i t i c a l s a f e t ya r ed i r e c t l yr e l a t e dt o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r e n o v a t i n g f a c i n gs u c hc o n d i t i o n ,t h e t h r e ee m p e r o r s k a n g x i ,y o n g z h e n g ,q i a n l o n g ,w h ol i v e d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o n c e c a r r i e do u ts e r i e so fm e a s u r e st or e n o v a t eo f f i c i a l i s s u e s h o w e v e r , t h ec o n d i t i o na r e d e c l i n i n gi nt h el a s ty e a r so fq i a n l o n gr e i g n j i aq i n ge m p e r o r - t h es u c c e s s o ro fq i a n l o n g e m p e r o r , a r ef a c i n gt h ec o n f r o n t a t i o no ft h ep r o s p e r i t ya n dd e c l i n ew h e na s c e n d i n gt h e t h r o n e :t h e g r a v e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 sc o r r u p t i o n ,t h i c k l yg r o w i n go f f i c i a l d o m o b j e c t i o n a b l ep r a c t i c e ,r e l a x a b l e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 sa , sw e l la st h eg r a v ed e f i c i to fg r a i n a n dt a x 、t h ed i f f i c u l tr e v e n u ew h i c he v o k ef r o m w o r k s t y l e sa n d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 c o r r u p i o n b es i d e st h a t ,t h em o s ts e r i o u ss o c i a li s s u e - c l a s s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b e c o m ea c u t e p e a s a n t s r e v o l ti sr a g i n gl i k eas t o r ma n dt h ee n t i r es o c i e t yi sr a p i dt u r b u l e n t a i m i n ga t s u c hc o n d i t i o n ,j i aq i n ge m p e r o rt r i e st or e n o v a t et h er o t t e np r o b l e mo fc o r r u p t i o na n d s t a b l i z et h es h a k i n ge m p e r o re d i f i c eb ya d o p t i n gb e n e f i c i a lc o m p o n e n tf r o m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c u l t u r ea n d u s i n gc i v i l i z i n gm e a n st i e dw i t hp u n i s h i n g f o rt h ep u r p o s eo f s a v i n ga n dc o n s o l i d a t i n gf e u d a l i s mr u l i n g ,j i a q i n ge m p e r o ri so n t h em a r c ht or e n o v a t e :f i r s t l y , h eu s e st h em e t h o do fh o l d i n gp o w e rf o rt h ef i r s tt i m e , s t a r t i n gw i t hm a n a g i n gt h e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 sw h od e a l sw i t hr o t t e nh i 。g hl e v e l , e x p o s i n go u ta ni m p o r t a n tv e n a lc a s e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n gc e n t r ea g e n t sa n dp u n i s h i n gc o r r u p t a n de v i l o f f i c i a l s ;s e c o n d l y , h ep r o m u l g a t e si m p e r i a ld e c r e eo re d i c tt od e m a n db l u n t s p e a k ,e n c o u r a g ef r e e d o ms p e e c h ,e l i m i n a t ee v i la n ds t r e n g t h e nv i r t u e ;t h i r d l y , h e p r o p o s e st h r i f t yb yo r d e r i n ga u t h o r i t ya n df r e s h i n gt h eg e n e r a lm o o do fs o c i e t y ;f o u r t h ,h e d e c l a r e sm o r a l i t yw i t hr u l eo fv i r t u ec i v i l i z e t h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f o rr e n o v a t i n go f f i c i a l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r r u p t i o no fj i a q i n ge m p e r o r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 e s p e c i a l l y b e c a u s eh i ss t a n d p o i n to fm a r a l i t yo p e n st h ep a t ho nc h i n e s er e f o r m i n gh i s t o r y h o w e v e r , a l lt h ee f f e c ti sn o te v i d e n tf o rt h er e a s o n so ft h ep a r t i c u l a rh i s t o r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c a u s e ,i sn o to n l yo ft h ee x i s t i n gs y s t e m ,b u ta l s oo ft h ei m p a c to ft h ec o m m o d i t y e c o n o m y , s t i l lo ft h es y s t e mc a u s et h a tl o n g - t e r mf o r m e df r o mt h ee l d e r l y a m o n gt h e m , d e f e c t so ft h ee x i s t i n gs y s t e mi st h ee s s e n t i a lr e a s o n o ne a r t h ,j i a q i n ge m p e r o r s r e n o v a t i n ga i m sa ts t a b l i z i n gt h es h a k i n gs o c i t y , t u r n i n gt h ec l a s so p p o s i t ei n t os a f f ya n d d e f e n d i n gh i sl o n g - t i m ef e u d a l i s ma u t o c r a c y a n t i c o r r u p t i o ni saw o r l d w i d ed i f f i c u l t p r o b l e m ,s oh o wt op l a na l lo p t i m a la n t i c o r r u p t i o np r o c e s si si nu r g e n tn e e dt op r o b ea t p r e s e n t h e r e ,i ti st h ea r t i c l e sn e wi d e a st h a tb ya n a l y z i n gq i n ge m p e r o r sr u l eo nt h e i s s u eo fc o r r u p t i o na n dd e s c r i b i n gt h ep o s i t i v ea n dn e g a t i v e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l e s s o n s b r o u g h tb yt h ed i f f e r e n te f f e c to fc o r r u p t i o n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s o ,t h ea c i e n tw a r n i n g c a np r o m o t ec h i n at ob u i l dap e r f e c te d u c a t i o n a ls y s t e mw h i c hs u p e r i n t e n dp u n i s h i n go f e q u a li m p o r t a n c ea n dp r e v e n tr o t t e ns y s t e m ,a sw e l la st op r o v i d ev a l u a b l et h e o r yf o r n o w a d a y su n d e a a t i n go ft a g h t i n gc o r r u p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ac l e a na n dh o n e a g o v e r n m e n t k e yw o r d s :j i a q i n ge m p e r o r ;r e n o c a t ec o r r u p t i o n ;p u n i s hg r e e da n dp r o p o s e h o n e s t ;m o d e m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写作缘起 引言 贪污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五千年前的尧舜时期就出现。据考证,“贪 字最早出现于诗经。诗经大雅桑桑有:“贪入败类”。当代史学家翦伯赞 先生在其贪污列传序中曾明确指出:“自殷商以降,随着私有制财产制度和阶 级国家的成立,贪污遂成为统治阶级的职业”。1 在封建时代,入仕为官成为追逐名 与利的最佳选择。2 正所谓:“三代之下,未有不仕而富有者,故宫愈尊,则禄越厚 。 3 王亚南先生曾说:“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4 故而吏治腐败是我国 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与封建主义的经济制度、官僚政治体制密不可 分,是历朝统治者无法医治的毒瘤和痼疾,至今困扰着我们现代化的改革大业。 嘉庆帝所处的年代正是大清王朝从盛到衰的转折中枢,应该说,清王朝的最终 灭亡与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清朝历届政府腐败却又垂而不 死,从开国皇帝顺治,至末代皇帝溥仪,深明朝廷治国安民,首在严惩贪官之要义。 中国历史的统治者对反腐倡廉的苦苦思索和孜孜以求的历史踪迹,值得我们去追寻 和考察。反腐倡廉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以史为鉴,以使今日法 治建构的根基更加凝重和深厚,廉政建设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为当代中国攻克 腐败这一顽疾提供任何可能的积极意义,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以往研究清朝吏 治的学者大多把视角放在康、雍、乾三朝或是清末,惩治吏治的重点放在惩贪官, 奖廉吏,设养廉银等制度改革。而对嘉庆朝的吏治研究则属于薄弱环节,而且嘉庆 帝的惩贪措施更侧重于思想教化等方面。 本文先从导言开始,清晰明了地提示全文。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 析嘉庆帝惩贪倡廉的措施,借此可以窥见由盛转衰时期的清朝社会。第二部分,深 刻全面分析嘉庆帝整饬吏治不能取得成效的原因,这也是清政府走向衰亡的深层次 的原因。第三部分,对时下积极探索和研究的廉政建设做浅显的探究。已往史学界 1 新华日报1 9 4 5 年9 月2 日。 2 秦文: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探源与借鉴,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 0 0 7 年第5 期。 3 刘宝楠:论语正义述而,中华二抟局1 9 9 0 年版,第4 1 页。 4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1 年,第1 1 7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此问题研究较多,但基本是对所论问题做一极简单的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初在于 从整个清王朝的反腐败历程中为时下中国反腐败探寻更深层次启示,以期增强其现 实价值。如何从清朝中期的反腐败实践中探索到对今天反腐倡廉有借鉴意义的启 示,是本文要探求的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深化,无不与理论方法和现实创新息息相关。对清史研究 来说,整顿吏治问题一直受到治清史者的极大关注,并且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科 学总是要在不断发展中趋于完善,因此总有需要后来者不断探索之处。先将研究状 况略作梳理,以资省览。 清朝的吏治问题虽然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镇,成果极为丰硕。但学界对嘉庆 帝的反贪吏政问题,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主要有,张国骥的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危 机1 ,文章论述了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的表现:以欺蒙、庇护、拖沓、推诿和旷 职为主要内容的官场病态,形成了对皇权的消极对抗;官场唯利是图,道德衰微; 司法腐败;官场人才衰落,奴才庸才当道,清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而处于 风雨飘摇之中。阐明了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为其服务的封 建道德礼教共同结下的恶果。 从某一个具体案件入手进行研究的居多,主要成果有:朱诚如和张力合作的嘉 庆朝整顿钱粮亏空述论2 ,文章对对钱粮亏空的成因、加大力度整顿的成效和存在 的问题等,进行了个案和综合分析,并揭示了嘉庆朝整理亏空收效甚微这一特点;又 如王开玺的从李毓昌案看嘉庆朝的吏治3 ,文章揭示了当时的各级官员贪赃受贿、 枉法营私;酷烈虐民、草菅人命;穷奢极欲、竞尚侈靡;庸懦昏聩、尸位素餐的恶 劣行径,最使嘉庆帝痛心的是各级官员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相率因循疲玩,颟顸 敷衍,遇事或相互推诿,不负责任;或碌碌中庸,模棱取巧;或官官相护,消弭事 端的顽疾。 从具体案件出发进行研究的文章还有:赵志强的和砷贪墨劣迹透视4 ;刘朝 1 张国骥: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2 期 2 朱诚如、张力:嘉庆朝整顿钱粮亏空述论,明清论丛2 0 0 1 年第二辑。 3 手开玺:从李毓昌案看嘉庆朝的吏治,历史档案2 0 0 4 年第2 期。 4 赵志强:和坤贪墨劣迹透视,北京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3 期。 l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辉的嘉庆八、九年间浙江截米案探析1 等文章。 对嘉庆帝的改革,研究的成果也颇多,代表性的作品有:陈连营的试论嘉庆 帝的用人思想2 文章论述了嘉庆帝非常重视用人问题,其人才标准,主张“德才 全备”,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宁要德而不要才,以德为帅,以才为资;嘉庆帝也 十分重视官吏清廉正直、勤慎诚信的君子操行。嘉庆帝的这一用人思想,与当时的 历史背景、吏治状况相联系,也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嘉庆帝的用人思想,对当 时的政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嘉庆帝的统治特点,有陈连营的试论嘉庆帝 守成思想的形成原因3 。关于嘉庆帝守成思想,陈连营认为其根源有四:是传统 儒家思想的影响;二是康乾盛世的负面影响;三是皇帝本人缺乏开拓的素质;四是 清朝祖传家法的戒律。嘉庆帝的守成,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对 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另外,对嘉庆朝改革的文章还有:张玉芬的论嘉庆初年的“咸与维新4 张玉芬的嘉庆朝政述评5 、刘朝辉的嘉庆四年改革初探6 等对嘉庆帝初年由 惩办贪污大案入手开始的政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郝艳红在浅析嘉庆帝亲政 后的首次木兰行围7 一文中,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嘉庆帝执政之时的背景 和嘉庆帝的自身性格特点,作者认为嘉庆帝亲政后的首次木兰行围,从其主观愿望 出发,一是遵循祖制,二是重振大清朝国威。但事与愿违,因为此时的大清王朝已 不再是康雍乾之盛世,仁宗亲政的开始即面临的是一个国力已经走向下滑的国家。 所以,透视嘉庆帝首次木兰行围表面上的萧条,我们看到的是大清王朝由盛而衰的 影像。 学界研究最多的是对整个清朝吏治变化,及清朝中衰的原因探析。主要成果有: 刘风云的试析乾隆惩贪禁不止的原因8 文章揭示了自乾隆朝就开始的极其严重 的贪污腐败之风,由此可见清朝吏治整顿之严重障碍;魏克威的论嘉庆中衰的原 因9 ,作者从专制制度、吏治腐败、闭关政策、文化专制等方面全面揭示了步入中 1 刘朝辉:嘉庆八、九年间浙江截米案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4 期。 2 陈连营:试论嘉庆帝的用人思想, 史学月刊1 9 9 9 年第2 期。 陈连营:试论嘉庆帝守成思想的形成原因,河南大学学报1 9 9 9 年第2 期。 4 张玉芬:论嘉庆初年的“咸与维新”,清史研究1 9 9 2 年第4 期。 张玉芬:嘉庆朝政述评, 明清论丛1 9 9 9 年第2 期。 6 刘朝辉:嘉庆四年改革初探,兰州学刊2 0 0 6 年第2 期。 7 郝艳红:浅析嘉庆帝亲政后的首次木兰行围,历史档案2 0 0 5 第3 期。 5 刘风云:试析乾隆惩贪禁不止的原阗,清史研究1 9 9 2 年第l 期。 9 魏克威:论嘉庆中衰的原因,清史研究1 9 9 2 年第2 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的清朝社会;王世光在明清奢靡论探微1 分析了自明末就出现的奢靡之风对社 会风气的影响,文中指出,明清时期思想家及学者一反崇尚节俭的传统观念,从不同 视角对奢靡的正面价值予以肯定,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及价值观念转变 的独特历程。李景屏的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2 考察了清军入关到鸦片 战争爆发前夕的近2 0 0 年时间里,社会风气由俭入奢的变化;并对酿成清代社会风气 变化的原因、奢靡风气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对清代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刘风云在清 康熙朝捐纳对吏治的影响3 认为,捐纳造成了官僚体制与官吏铨选的混乱,为吏 治腐败创造了条件。刘光永在政治腐败与清王朝的覆灭4 中强调了政治腐败是封 建主义政治统治的千年痼疾,是历代封建王朝最终无一例外地走向崩溃的总病根。 特别是冯佐哲教授的试析乾隆朝官宦、士人风气之嬗变以和坤为中心 5 ,深刻论述了清代鼎盛时期的乾隆朝,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发 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官宦、士人阶层风气变化尤大。表现为穷奢极欲的奢靡之风 彻底形成;官宦、士人“幸喜南风”,“狎优蓄童”之习成为时髦;一改往日的清高, 重财、重利,向商人靠拢,想方设法捞取钱财,甚至有的人也经营起工商业来。这 一切既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萌芽的迸一步发展,也体现了清代统治 阶级腐朽、没落的一面。和坤可以说是当时仕宦阶层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高伟凯和 张桂琳合作的清朝官员腐败成因分析6 对与吏治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王新 环的洪亮吉经世主张略论7 ,通过洪亮吉经世主张揭示了乾隆、嘉庆年代清朝腐 败之严重;孟姝芳的清代皇权在官员处分中的决定性作用8 ,分析论证了专制制 度是腐败之源;陈容的清代官吏惩戒制度及其失败原因初探9 ,对清朝官员 腐败、惩治腐败的措施及惩治失败等方面做了深刻全面的分析;柏桦和高进在明 清“滥设官吏”罪1 0 一文中,论述了官吏泛滥造成的腐败。卜照晶的清代吏治 腐败原因初探1 1 对清代吏治腐败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类似清朝腐败原因 1 王世光:明清奢靡论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 0 0 1 年第5 期。 2 李景屏: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明清论丛2 0 0 1 年第:二辑。 3 刘风云:清康熙朝捐纳对吏治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2 0 0 3 年第l 期。 4 刘光永:政治腐败与清千朝的覆灭,安徽史学2 0 0 1 年第l 期。 5 冯佐哲:试析乾隆朝官宦、士人风气之嬗变一以和坤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 0 0 2 年第 2 期。 6 高伟凯、张桂琳:清朝官员腐败成因分析,学海2 0 0 6 年第2 期。 7 王新环:洪亮吉经世主张略论,乐i l i 师范学院学报2 0 0 6 年第7 期。 8 孟姝芳:清代皇权在官员处分中的决定性作用,内蒙占社会科学2 0 0 6 年第9 期。 。陈- 容:清代官吏惩成制度及其失败原因初探,两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6 年第3 期。 ”柏桦、高进:明清“滥设官吏”罪, 史学集刊2 0 0 7 年第2 期。 ”卜照晶:清代吏治腐败原因初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 0 0 7 年第7 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析探索的成果比较丰富。 另外,冯佐哲的著作和坤评传1 ,根据清朝档案、文集、实录、野史等大 量资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比较彻底地改变了以前将和坤漫画、丑化的传统 做法,还和坤以历史本来面目,并予以公正客观的评价。该书对和坤旗籍问题、和砷 与乾隆帝的关系、和坤的家产数额、和坤财富来源等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 细致考证。对和坤的政治手段、与嘉庆皇帝的关系、生活与情趣等多方面都作了生 动、详细的分析与叙述,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和砷细腻的感情,复杂的性格和贪鄙的行 政作风。和坤评传对促进清朝人物研究、真正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具有全面和 深入的意义。 综观嘉庆朝的吏治问题研究,可谓在继承的基础上多有创新。研究整体上是在 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姿态向未来兼容并包、多元繁荣的局面迈进。作为一个愈益兴盛 的社会问题,我们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看到其间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 不断细化和需要创新的问题和领域。目前对于嘉庆朝的吏治问题,研究最多的是某 一个侧面的问题,或是嘉庆朝前的惩贪问题。真正对嘉庆朝全方面展开研究的还比 较少,学界对嘉庆帝治贪的特点,及嘉庆帝整个治贪措施与清王朝走势的关系,特 别是把嘉庆帝的治贪对中国现阶段反腐败的借鉴与启示,尚属研究的空白,本文力 图在此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析。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坚定中国必须走理性的 民主法治之路的信念。 三、写作思路 一、0 ir - ,i :一,日 本文先从嘉庆帝惩办和坤贪污案入手,这是嘉庆帝亲政后亲自抓办的第一件大 事,从而开始了整饬内政、矫惩前弊、力挽颓势的吏治新政。嘉庆帝先是惩办贪官, 任用廉吏,继而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嘉庆帝又积极倡导俭朴,漓清世 风,整治社会风俗,同时,嘉庆帝力图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化”思想,推行“以 德治国 。 本文第二部分是对嘉庆帝吏治局限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吏治不见成效的原因, 既有制度性的原因,也有商品经济的影响,还有长期的老人政治形成的体制性原因, 更源于嘉庆帝的守成思想,还有诸多制度性外的其他原因。其中制度本身存在着诸 多的缺陷是根本原因。 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对嘉庆帝治贪问题的全面探讨,从清朝历届政府腐败却又垂 冯佐哲:和坤评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8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i 曼蔓曼曼鼍曹鼍曼曼曼量皇曼曼蔓曼皇曼曼曼曼曼皇曼皇皇曼曼曼曼! ! 曼鼍曼曼曼曼! 曼! 皇! 曼詈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曼皇皇皇曼皇曼皇曼曼曼曼舅曼曼曼曼皇詈皇皇 而不死,推动了封建王朝顽强演进但最终还是走向腐朽衰亡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 训,以古鉴今,真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为当 今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本文第四部分是结语,简要总结全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嘉庆帝的整饬吏治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这是以往史 学界所缺乏的,特别是嘉庆帝所尝试的倡廉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从整个清 王朝的反腐败历程中为时下中国反腐败探寻更深层次启示,进行了深刻挖掘。 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还不够深入,略显粗泛。特别是嘉庆帝在 道德教化方面的思想,由于查找资料的局限性,显的薄弱。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部分绪论 在中国传统社会,贪贿犯罪是每一个王朝都无法根除的顽疾,它的产生有着特 定的原因。专制统治者为了惩治贪贿犯罪制定了种种对策,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 督和事后惩罚,但仍无法根治腐败这一“毒瘤”。 历朝都有清官、贪官、良臣、奸臣,历朝都有兴盛、有衰败。王朝兴盛时,必 定清官多,良臣多;王朝衰败时,必定贪官多,奸臣多。反之清官多,良臣多,必 是王朝兴盛时,贪官多,奸臣多,必是王朝衰败时。中国历朝总跳不出这一历史的 “圆周率。 清王朝吏治腐败问题的严重化,大致是从乾隆四十年前后开始的。 如史料所述“各级官吏贿赂公行,各省亏空之弊起于乾隆四十年以后,州县有 所营求,即有所馈送,往往以缺分之繁简,分贿赂之等差。此等赃私初非州县家财, 直以国帑为夤缘之具。上司既甘其饵,明知之而不能问,且受其狭制,无可如何 一县如此,通省皆然,一省如此,天下皆然。 1 这种恶劣风气造成乾隆年问、尤其 乾隆后期大员违纪违制违法现象的泛滥,不仅贪污腐败的案件多、贪污的数量大牵 扯的面也十分广。也就是说,从乾隆中后期开始,陆续发生贪污腐败的大案要案呈 加速增多之势。 如乾隆二十二年发生的云贵总督恒文和云南巡抚郭一裕的“金炉案。两人在 操办进贡金炉过程中,低买高卖,掺杂使假,中饱私囊。俩人皆被诛。同年又发生 山东巡抚蒋洲在山西巡抚任上贪污库款达二万余金。乾隆三十五年贵州巡抚良卿以 执法婪脏被诛,四十五年云贵总督李侍尧以贪脏营私问罪,随后又有连续3 任两淮 盐政高恒、普福、卢见曾的“盐引案”,贪污达1 0 0 0 万两( 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 收入的1 4 ) ,案发后3 人均被诛。2 尽管乾隆帝作出了积极的反贪信号,但是此 后贪污大案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反越多。尤其以“甘肃捐案为奇巨 。3 乾隆四十 七年,时任浙江巡抚的王( 颤去页旁) 望在甘肃任内贪污赈灾粮案发,牵连官吏6 0 多人,王等2 2 人被诛,涉案的陕甘总督靳尔谨自尽。并且此案还案中套案,查办 此案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在抄家过程中以金换银,将王的赃物据为己有,事发后陈辉 1 王钟翰校注:清史列传王杰传引王杰嘉庆a 年- , q h g 奏文,中华书局1 9 8 7 年版。 2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中,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1 7 页。 3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中,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1 7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祖被赐令自尽。随后又发生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贪污国库案,国泰于案发 后自尽。同时各省官吏贪腐甚重,“当时官吏之贪黩,其已经发觉而治罪者,已复 累黩皆是,其未经发觉,或经人指摘而事先弥补者,更不知凡几矣! 1 这表明当时 官场已十分腐败。 从乾隆三十七年( 1 7 7 2 年) 至嘉庆四年( 1 7 9 9 年) 的2 7 年间,几乎没有一年 不“惩贪 ,而贪污大案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 而且,贪官贪污的数量巨大,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如甘肃捏灾冒赈案,通省 因赃数超过2 万两而被处死的官员就有2 2 人之多。再如福建巡抚浦霖被抄家时, 仅在他原籍抄获的现银,就有二十八万两之多,其它的房产等尚不在此数。至于大 家所熟知的和砷贪污更甚,家中财物更是不计其数。以至于和坤被抄出了“实从来 罕见罕闻之财产”。2 嘉庆皇帝即位后的前三年,一切均由太上皇乾隆作主,嘉庆帝只是例行公事。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后,大丧中的嘉庆帝即将权臣和坤革职抄家赐死,为扭转清廷 自乾隆中后期出现的日渐衰败的局面,制定了一系列惩贪治污、杜绝奢腐、纳言任 贤的治国措施,开始了他的整顿吏治之举。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中,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2 2 页。 2 注:关于和绅家产查抄总清单,并未见于档案史料。根据上世纪三十年代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史料旬刊,第 六、七、八、十四各期巾,刊载和坤档案文件甚丰。粗略统计,共有金3 3 5 5 1 两,银3 0 1 万多两;另出租房计 1 0 0 1 间半,房价银4 9 0 0 0 余两,每年共收租银1 2 0 0 两;出租地计1 2 6 0 多顷,地价银1 5 万3 千多两,每年收 租银3 5 0 0 两。此外,查抄物品各项分类,总计上万件之多。所有和坤家产( 包括宫俸所得和贪污受贿所得) , 除某些稀世珍奇难以计价外,( 如:乇春瑜在炎黄春秋2 0 0 7 年0 4 期中提到,“但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 藏的一包档案来看,和砷仅在承德一处的住所中,即有“大小名画1 7 7 张”) 估计在2 0 0 0 万至3 0 0 0 万两,平均每 年贪污银1 0 0 万两。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量鼍量曼曼兰曼曼! 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曼曼曼曼! 曼曼曼曼曼! 曼舅皇曼曼曼曼! 曼鼍i i , , i l l 量皇! 曼曼皇舅舅 第二部分嘉庆帝的惩贪倡廉措施 嘉庆帝是清朝第五代皇帝,名爱新觉罗颐琰,1 7 6 0 年生,1 7 9 6 年继帝位, 年号嘉庆,在位2 5 年,1 8 2 0 年病逝,庙号仁宗。嘉庆朝是清代的一个转折裂变期, 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趋势在嘉庆朝表现的非常明显。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一、惩办贪官,任用廉吏,祛邪扶正 , 随着阶级对立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中国惩贪思想也随之出现,舜时以 皋陶为士,掌刑狱讼。如尚书舜典载:“帝日:皋陶,蛮夷滑夏,寂贼奸 究,以汝作士,王刑有服,王服三就,王流有室,王室三居 。1 李衡眉认为这时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贪污官吏惩罚的规定。2 即夏书e l :“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也”。可见,自古人们对贪官污吏就十分憎恨。用“墨”来比喻贪官,一 贪就染上了“墨迹”,非但难以洗耻,还要杀头,用刑严厉。早在诗经中就有 这样的诗句:“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宋代包拯说:“贪者,民之贼也。3 。可 见人们对贪官污吏憎恶之感。反贪惩污成为历朝历代不懈探索的主线。 尚书五子之歌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固本之责,惟在官吏。 左 传上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先秦法家主张“明主治吏不治民 ,认为君主 主要是治吏,通过治吏而后治民。韩非子言:“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 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 “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独治之吏, 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4 故而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明主治吏不治民 的传 统。 明君治贪官的主要办法就是以严刑酷法惩治结合德治教化的策略。法家“法、势、 术”相结合的理论,其中的“术 ,就是君主选拔、管理和监督官吏的策略和手段。秦 汉以后儒法合流,礼法统一,封建王朝在实行礼法合治的过程中重点加强吏治。 1 、惩办贪官 自清朝初年就形成了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和制度。大清律例对贪官污吏的 1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第4 1 页。 2 李衡眉: 我囤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关于行贿、受贿罪的法律,社会科学战线1 9 8 2 年第4 期。 3 包拯著: 包拯集卷三,择官,中华书局1 9 6 3 年版第7 8 页。 4 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右f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4 年版,第7 5 页。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处罚,根据贪赃受贿数量的多少,处以抄家,罢官直到斩、绞等重刑。顺治六年的 福建巡抚周世科因贪赃枉法,最后按照大清律例处凌迟处死。大学士陈名夏因 贪赃枉法,经顺治帝批示,判处斩立决、没收家产。1 康熙曾告谕大臣:“朕观自古 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颇多。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 “凡别项人犯尚可宽恕,贪官之罪,断不可宽。 2 他执政之初,福建提督蓝理因贪 污案被告发,康熙帝下旨判蓝理斩立决。康熙五十三年,权倾朝野、贪赃巨万、荒 淫无度的两江总督噶礼被处死。3 乾隆朝被处死的贪官更是不计其数,光是乾隆四十 六年,甘肃布政使王( 颤去页旁) 望、王廷赞伙同道、府、州、县官员、集体贪污 白银数十万两。是案涉案人员多达七十人之多,乾隆帝亲自查办此案,因此案以被 就斩首者,亦不下三十人,正如乾隆帝谕旨所谓:“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4 信不 虚矣。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遵循守成之道的嘉庆帝继承了这一传统,嘉庆帝采取 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对那些犯过官吏予以坚决、有效的惩治,特别是抓住 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和坤这一当时最为关键的人物,表现出惩贪的决心和力度。 和坤( 1 7 5 0 1 7 9 9 ) 姓钮枯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以官学生在銮仪卫充当校尉, 后因“才敏给,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入主喜怒 5 ,深得好大喜功的乾隆的宠信与 纵容,很快就升为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任军机大臣2 4 年,掌 握着清廷的内外大权,权势之盛,无人能及。政治上,他独断专行,飞扬跋扈,曾 行文各省,令凡有奏折先将副本呈交军机处,然后上闻。他还控制官吏铨选大权, 任人唯亲,遍置私党,对于不附己者,就在乾隆面前进谗言陷害。经济上,是清代 中叶贪颐之风的总根源。 乾隆中叶以后,由于吏治的败坏,因钱粮亏空、积欠而严重影响了政府正常的 财政收入。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财政收入,如:开捐例、增关税、加 盐价等。和砷在给乾隆皇帝增加财政收人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拼命纳贿为自己索 取钱财。他大量占有土地,收取高额地租;在京城内外广置房屋,用以收取房租。 同时他还通过放高利贷,经营典当、银号( 钱铺) 业,从中获取暴利。和坤当政2 0 余 年,搜刮的财富不计其数。大体数量在上面已赘述。另外,由于和坤当政年久,潜 1 牛创平、牛冀青:清代一二品官员经济犯罪案件实录,中国法制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2 4 页。 2 清毛祖实录卷五 。四,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3 牛创平、牛冀青:清代。一:品官员经济犯罪案件实录,中国法制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2 4 页。 4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中,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2 0 页。 5 萧一t l h 清代通史,卷中,中华书局i 9 8 6 年版,第2 1 0 页。 5 清仁宗实录卷三十七,嘉庆四年正月庚午,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1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i i 詈皇舅曼曼曼曼 弄魁柄,导致的皇权下移,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清朝社会的中衰,就成为嘉庆帝亟 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嘉庆四年( 】7 9 9 年) 正月初三,太上皇龙驭上宾,嘉庆帝旦大权在握,立即以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和砷及其死党开始采取行动。乾隆去世后第二天,嘉庆就命 和坤和户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法局考试题库及答案
- 按摩技师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广东珠海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合同制职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春季招聘7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冶金工业技能鉴定模拟题库重点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反射疗法师3级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第一批次军委后勤保障部直接选拔招录军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浦发银行青岛市胶州市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上海市黄浦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多能源耦合供热系统》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完整课件
- 京东方岗位胜任力测评题库
- 印刷包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二手车国庆节活动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必修3练透答案
- 分包单位与班组签订合同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要求-中考33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