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路护路宣传.doc_第1页
爱路护路宣传.doc_第2页
爱路护路宣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路护路宣传交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安全逐渐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关注。面对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伤害,各国政府纷纷集思广义开展预防工作,誓将与道路伤害的斗争进行到底。对此,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曾说:“只有人们的精神思想改变了,我们才可能打赢这场既是集体也是个人的生命之战”。 众所周知,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使每天数以千计的人死于非命,或因此而受伤,甚至终身残疾,大量宝贵的财富也因此毁于一旦,给其家庭带来的痛苦更是像瘟疫一样蔓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因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原因造成的死亡达到了120万人,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在整个道路交通上造成的伤害有5000万人,且大多都是永久性伤害。这当中,发展中国家是道路交通伤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近几年,我们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的高发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我们通常也能看到,半数以上车祸死亡者都是15到44岁的青壮年,他们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从这个意义上说,道路造成的伤亡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损失确实不容小觑。据了解,马路悲剧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比其所接受的开发援助资金还要多。 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人宁愿翻越护栏横穿马路,也不愿意多走几步的场景屡见不鲜。此外,中国有一支庞大的自行车队伍,但是几乎没有人使用安全头盔这样的防护装置。在无人管辖的交通区域,硬闯红灯,横越交叉道口的自行车人群比比皆是。有消息称,中国近四分之一的交通死亡与骑自行车有关。 道路的另一使用者,即机动车驾驶员,肇事的主要原因则是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不使用安全带等。统计数据显示,系安全带可以减少60撞车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所以,种种错误行为仅凭制定法律是不足以劝阻的,关键在于共同营造道路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中国的汽车化是近几年才逐步形成的。但时至今日,中国的汽车文明相对来说,依然相当滞后,很多开车人行车的时候,依然保留着骑自行车的习惯。很多悲剧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上演,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吞噬。事实表明,道路交通伤害是可预知和预防的。尽管它发生在世界各大洲,全世界所有国家无一幸免。但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通过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事故发生频率逐年递减。 在我国,道路安全一直被认为是交通部门的责任。然而,它并不仅仅是交通运输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说匹夫有责决不为过。所以,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标本兼治。 如果先从大处着手的话,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交通安全系统的先进经验,并改良成适合中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则是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国民的交通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