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第一节 危险物质特性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的规定,该项目原料、产品及中间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原辅料:偏氯乙烯(1,1-二氯乙烯)、硫酸、发烟硫酸、液碱、液氯、四氯化钛、氧化钙;中间产品或物料:水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产品:氟化氢、氢氟酸、氟硅酸、氟硅酸钠。以上物料均为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易爆性的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理化性质及使用、防护注意事项详见附录,其主要危险特性见下表:物质名称危险类别火灾危险性毒物危害性闪点爆炸极限(%V/V)氟化氢第8.1类酸性腐蚀品不燃高毒,腐蚀刺激性氢氟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不燃强腐蚀刺激性氟硅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不燃强腐蚀性四氯化钛第8.1类酸性腐蚀品不燃高毒氯第2.3类有毒气体乙类高毒具刺激性1,1-二氯乙烯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甲类强刺激性-286.515.0氢第2.1类易燃气体甲类具窒息麻醉性4.174.1一氧化碳第2.1类易燃气体乙类高毒12.574.2氢氧化钠第8.2类碱性腐蚀品不燃强腐蚀刺激性硫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不燃强腐蚀刺激性发烟硫酸第8.1类酸性腐蚀品不燃强腐蚀刺激性氧化钙第8.2类碱性腐蚀品不燃强腐蚀刺激性三氯化氮-爆炸性高毒刺激性氮气第2.2类不燃气体不燃具有刺激性第二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在报告的附件中,按工艺流程的顺序和危险种类,对该项目生产装置,系统地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具体分析过程详见报告附件一。通过对该项目的工艺、设备及物料的特性分析,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如果因设计、操作、维护、管理不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其中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氟化氢生产装置区大量产生氟化氢等气体,F141b生产装置区大量使用、储存偏氯乙烯等物料,以及液氯等辅料,从客观决定了该项目生产储存工艺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的可能。2、由于氟化氢装置系统生产过程连续性强、F141b装置系统对操作和控制方式及工艺指标要求控制严格,因此如果出现工艺上的失控、操作上的失控等,容易从工艺上导致易燃物料泄漏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或有毒物料泄漏导致中毒事故。3、氟化氢、F141b装置系统对供电、供冷等公用工程系统要求较高,如果生产中突然发生停电、停止冷却等故障,很容易导致装置系统的工艺失控、氟化氢气体外泄、反应釜剧烈反应、原料偏氯乙烯发生自聚等,导致中毒、火灾爆炸事故。4、罐区内储存一定量的易燃易爆物料,如果现场、设备和储存、装卸工艺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并且事故后果严重。5、生产装置区和罐区的各种设备、压力容器和管道等,可能因结构、操作上出现故障而导致事故。如果各种设备、管道、密封点等出现设备、材料上的故障、缺陷,容易出现泄漏并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6、由于F141b装置系统大量进行钢瓶灌装作业,如果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可能造成钢瓶爆炸事故。7、F141b装置系统及储存区域属于甲类区,如果生产现场因安全管理不善,现场出现点火源、电气设施不防爆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8、对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可能因为违章动火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因违章进塔入罐而导致中毒、窒息事故。9、装卸过程中,如果因现场安全管理不善、操作失误,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10、装卸设施以及生产中的设备和管道上可能积聚静电,如果缺乏相应的静电跨接和导除手段,可能因静电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11、生产装置防雷电设施不良,可能因雷电等自然灾害引发火灾爆炸。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该项目在生产、储存运行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化学灼伤、机械伤害、低温灼伤、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等事故。以上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分析过程,详见报告附件。三、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该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如下:危险有害因素部位火灾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高温烫伤低温灼伤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危害高温危害毒物危害粉尘危害氟化氢装置区F141b装置区公用工程储罐区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该项目原料、产品及中间产品中被列入重大危险源物质名单的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氯、氟化氢。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由于没有储存,直接燃烧,因此以装置10分钟内的产生量计算为200m3,合0.1t。无水氟化氢采用4只50m3的储罐储存,氟化氢相对水的密度为1.15,充装系数按0.8计算,则最多储存氟化氢184t。液氯的年用量6t,日常厂内只需存放一只钢瓶,存储量为1t。另外,生产过程中发生副反应会生成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但由于量很小而且在系统中存在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由于该项目的生产和储存装置同在一个区域内,相距较近,故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应同时将其作为生产装置来对待。根据该项目消耗量及储存能力计算,辨识如下:序号物质名称实际最大储量t规定的临界量t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区生产区1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0.11未构成2氯110未构成3氟化氢1482已构成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要求,单元是指“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指“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当生产装置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2qn 1(1)Q1Q2Qn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由于该项目生产装置区和储存区相距较近,合并为生产区域单元,该项目危险源计算如下:0.1/1 + 1/10 + 148/2 =74.11,该项目装置区已构成重大危险源。另外,依据“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督协调字200456号规定的重大危险申报范围,该项目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发汽量、压力、输送介质等指标未达到规定,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由于该项目及整个厂区已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该公司应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报,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企业针对重大危险源应加强管理,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第四章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作为评价对象的项目,一般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性和有害性、以及安全指标不尽相同。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划分成有限数目的、有确定范围的若干部分,分别进行评价。单元是根据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的需要划分的,是以危险性分析工作为基础为后面的评价工作服务的,以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厂区内生产装置区受到周围其它设施的影响,因此将外部安全条件作为评价单元;新建项目内部设施的平面布局是否符合规范,对装置的安全运行和事故防范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将该项目总平面布置和土建作为评价单元;新建项目采用的工艺、装置是否可靠、符合规范、法规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将工艺及装置作为评价单元;新建项目采用的公用工程设施能否满足需要,将关系到装置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将公用工程设施作为评价单元。新建项目采用的安全工程设施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安全运行,因此将安全工程作为评价单元。厂区安全管理的状况对安全运行也有影响,因此将安全管理作为评价单元。本评价将该项目划分为评价单元:1、外部条件单元2、总平面布置和土建单元3、工艺和装置单元4、安全工程设施单元5、安全管理单元第五章 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不同特点的评价方法,各种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各有其特色。按其特性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定量安全评价和综合安全评价。通过对该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确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该项目的选址、外部周边环境及内部平面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的工艺和设备是否可靠、公用工程能否满足需要等,需要将以上内容与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进行对比,从而定性判断该项目建设是否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2、由于该项目罐区的储存量大,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较为突出,因此选用“蒸气云爆炸”的定量评价方法,对该项目储罐发生泄漏并导致火灾的后果进行定量计算。第六章 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第一节 固有的危险、有害程度分析结果一、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化学品数量、浓度、状态和所在场所及其状况根据该项目生产装置和储存装置的尺寸、物料的运行状态及其生产工艺特点,对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基本概况进行定量计算,汇总如下:名称规格/浓度数量状态作业场所危险性操作条件硫酸98%1800吨液态罐区腐蚀性常温常压104%1800吨液态罐区98%12吨液态生产装置区104%12吨液态生产装置区氟化氢无水15吨液态生产装置区中间罐高毒、腐蚀性常温常压无水184吨液态产品罐区氢氟酸20吨液态副产品装置区腐蚀性偏氯乙烯99%96吨液态罐区易燃易爆常温常压99%5吨液态装置区氟硅酸60%41吨液态装置区腐蚀性常温常压液氯99%1吨液态生产装置区高毒常温,?MPa液碱32%液态原料罐区腐蚀性常温常压液态生产装置区常温常压二、定性分析建设项目总的和各个作业场所的固有危险程度评价组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对该项目外部周边环境、平面布置机土建、工艺和设备、安全工程设施、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单元,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找其固有危险程度,结果汇总如下:检查项目项目总数符合项不符合项部分符合项选址及周边环境111100总平面布置及土建302820生产工艺及设备161600安全工程设施防火防爆161402防中毒防腐蚀3102防雷防触电、静电5401防机械伤害、坠落4301安全色、安全标记1100采光照明2200安全管理121200其它66由安全检查表的分析结果可知:1、该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建有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有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公司重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职工的个体防护比较重视,配备有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符合规范要求;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安全培训。生产装置、设备按规范配置了一定的安全工程防护设施,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成熟可靠。2、由于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的物料贯穿于整个过程,因此,该项目整体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存在有毒气体泄漏导致中毒的危险。3、该项目周边环境和平面布置,基本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的要求,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采用了相应的安全工程内设施,详细情况见第八章。三、通过计算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程度1、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的摩尔量以该项目主要储存物料偏氯乙烯进行梯恩梯当量计算。TNT摩尔量计算公式为: WTNT =AeWfHf/HTNT/227.13式中:WTNT燃料的TNT摩尔量 Ae TNT当量系数,推荐Ae=0.04Wf 云团中燃料的质量(Kg)Hf 燃料的燃烧热(kJ/Kg),偏氯乙烯燃烧热为11277.4kJ/KgHTNTTNT的爆热(kJ/Kg),HTNT=4500kJ/Kg假设生产中,其中一只偏氯乙烯储罐发生泄漏,泄漏率为储罐容量的20%,泄漏的偏氯乙烯形成蒸汽云并发生爆炸,根据每只储罐的容量,计算出燃料的质量为Wf为5000Kg,计算TNT摩尔量为WTNT=AeWfHf/HTNT/227.13=0.04500011277.4/4500/227.13=2.2mol即当一只氯乙烯储罐发生20%的泄漏并导致蒸气云爆炸的能量,相当于2.2mol梯恩梯的破坏力。2、具有可燃性化学品的质量及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该项目涉及到的主要可燃性物为偏氯乙烯,计算可燃物质燃烧热如下:危险物料存在场所部位存有量(吨)燃烧热(KJ/mol)燃烧后放出的热量(KJ)偏氯乙烯罐区96吨1094.91.08108生产装置区5吨5.63107第二节 风险程度分析结果一、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1、氟化氢生产装置系统的特点是:工艺介质均为有毒有害的危险物料,如氟化氢气体、水煤气等,生产过程中要求整个装置系统应保持一定的负压,产品氟化氢需要低温储存。出现爆炸、泄漏的可能性有:1)工艺失控、引风机停电或故障等,导致系统呈现正压,氟化氢等气体从设备进出口、尾气吸收装置及其放空管等部位大量泄漏。2)因氟化氢、氢氟酸等介质对管线、设备及密封材料的腐蚀,产生破损,导致氟化氢等泄漏。3)因停电、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尾气系统出现故障等,氟化氢储罐内的氟化氢大量挥发,从呼吸管等部位产生泄漏。4)装车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泄漏和挥发。5)因操作失误,或设备管线维护不当,从无水氟化氢的输送、灌装管线的法兰、接口等部位产生泄漏。6)因煤气发生炉、燃烧炉、烘粉炉等设备的点火等操作不当,夹套、汽包及安全阀等设计、维护上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2、F141b生产装置系统的特点是:生产工艺强烈放热、使用到液氯、对各工艺过程的物料用量等指标要求较严,原料偏氯乙烯需要冷冻、氮封。出现爆炸、泄漏的可能性有:1)偏氯乙烯的沸点很低,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氮封失效,会产生大量挥发、泄漏;2)合成F141b的反应中,因物料配比、加入速度、温度等控制不严、突然停电、停止供冷等,很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3)氯气使用系统在控制不严、设备维护不当等情况下可能出现氯气泄漏。4)生产系统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因设计、制造、维护等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压力容器、管道爆炸事故。5)工艺设备、管道及储存设施的设计、制造、焊接、安装等施工工艺、质量上存在缺陷,设备维护不当等,引起泄漏、火灾爆炸。6)因为密封材料选择不当和检修、安装工作失误,导致安装不符合规定,或长期使用不注重维护导致老化、龟裂而出现泄漏。二、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化学品泄漏后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和需要的时间该项目中的危险化学品水煤气、偏氯乙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出现泄漏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火灾爆炸的条件有:1、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该项目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爆炸极限为:氢气爆炸极限(V/V):4.174.1,煤气系统一旦发生泄漏,立即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气体,遇到明火或热源就会立即导致火灾爆炸事故。一氧化碳爆炸极限(V/V):12.574.2。煤气系统一旦发生泄漏,立即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气体,遇到明火或热源就会立即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偏氯乙烯的沸点只有31.6,爆炸极限(V/V):6.515.0。一旦控制不当、温度升高,极易产生大量可燃蒸汽,此时遇到明火或热源很容易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2、泄漏的可燃物接触到助燃物,一般为氧气。由于生产装置处于大气中,均在含氧环境中,一旦发生泄漏,必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无法避免。3、点火源:点火源是引发火灾、爆炸的重点因素,该项目可能存在的点火源的主要有设备本身的明火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气不防爆引起的电火花、静电火花。氢气在温度达到400即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一氧化碳在温度达到610即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偏氯乙烯在温度达到530即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三、出现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该项目可能出现爆炸、火灾事故的物质主要是偏氯乙烯,一旦发生泄漏,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以偏氯乙烯储罐为对象,定量计算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范围。假设其中一只偏氯乙烯储罐发生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发生蒸气云爆炸。根据荷兰应用研究所TNO(1997)的建议,对其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后果进行预测。按下式预测蒸气云爆炸冲击波损害半径:R=CS(NE)1/3R损害半径 mE爆炸能量 KJ,可按下式取:E=VHcV参与反应的可燃气体体积,m3Hc可燃气体的高燃烧热值,KJ/m3,偏氯乙烯高热值Hc=51485KJ/m3N效率因子,一般取10%CS经验常数,取决于损害等级,其取值见下表:损害等级损害等级CS设备损坏人员伤亡10.03损坏建筑物和加工设备1%死亡于肺部损害50%耳膜破裂50%被碎片击伤20.06损坏建筑物表面,可修复性破坏1%耳膜破裂1%被碎片击伤30.15玻璃破碎被破碎玻璃击伤40.4010%玻璃破碎一只储罐内48吨偏氯乙烯泄漏后全部挥发成气体,偏氯乙烯气体的密度为3.4,形成可燃气体的体积为:V=4810003.4=14117m3。蒸汽云爆炸能量为E=VHc=1411751485=7.26108KJ计算四个损害等级的蒸气云爆炸冲击波损害半径:损害程度为1级,CS=0.03损害半径R=CS(NE)1/3=0.03(0.17.26108)1/3=12.5米损害程度为2级,CS=0.06损害半径R=CS(NE)1/3=0.06(0.17.26108)1/3=25米损害程度为3级,CS=0.15损害半径R=CS(NE)1/3=0.15(0.17.26108)1/3=62.5米损害程度为4级,CS=0.40损害半径R=CS(NE)1/3=0.4(0.17.26108)1/3=166米由以上计算表明:偏氯乙烯泄漏并爆炸损害程度为1级的火灾爆炸损害半径为12.5米;偏氯乙烯泄漏并爆炸损害程度为2级的火灾爆炸损害半径为25米;偏氯乙烯泄漏并爆炸损害程度为3级的火灾爆炸损害半径为62.5米;偏氯乙烯泄漏并爆炸损害程度为2级的火灾爆炸损害半径为166米。第七章 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分析结果第一节 安全条件分析结果一、建设项目的外部条件1、建设项目在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范围内的周边24小时内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情况根据第六章第二节“出现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的计算结果,并结合该项目罐区周边情况判断:当该项目偏氯乙烯储罐发生爆炸事故时,爆炸冲击波以及碎片会对周边的建筑物、设施、人员造成损害。1、损害程度为1级的损害半径为12.5米,此范围内主要有另外一只偏氯乙烯储罐、装卸车设备及预留装置的储罐,受损害的人员是出现在现场的巡检人员和卸车人员,事故容易造成设施的毁灭性破坏和人员死亡事故,并有可能导致联锁爆炸事故,最为危险。2、损害程度为2级的损害半径为25米,此范围内主要设备有:偏氯乙烯罐区和预留装置中间罐区、装卸车泵区,F141b生产装置区和预留的F142b生产装置区均在1级和2级破坏范围之外,受损害的人员有罐区的操作、巡检人员和外来车辆司运人员,事故会对设施造成破坏,并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危险程度其次。3、损害程度为3级的损害半径为62.5米,此范围内主要设备有:F141b生产装置区和预留的F142b生产装置区、部分硫酸储存设施、循环水设施等,受损害的人员有罐区的所有人员、生产装置区内的作业人员,事故会对设施造成的损害比较轻微,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4、损害程度为4级的损害半径为166米,此范围几乎包括整个厂区内的所有生产装置,及其相应的作业人员,并且还包括了厂区东部和南部厂区外的区域,影响的范围大,但受到的损害轻微。以上模拟计算标明,该项目罐区平面布置比较合理,符合规范要求,但一旦发生事故,会对周边的装置、人员造成损害,因此在该项目的运行中,应将罐区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充分考虑到防火防爆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罐区乃至整个厂区的安全性。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莱阳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1.2最低气温(1月份):-4.1 最高气温(7月份):25.0平均降水量为736mm,最多年份为1450mm,最少年份为494mm夏季(7-9月)平均降雨量45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冬季最少,雨雪合计降水量不足30mm。年主导风向为南南东风,频率10%,西北风次之,为8%平均风速2.7米/秒,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南南东风。历年平均日照数为2669小时。最大雪载荷0.25kN/m2,最大风压0.5kN/m22、地质条件莱阳市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地带南部,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河流多为北源南流,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群,沿河地带及山群之间,形成互不连片的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莱阳市位于华北断块-胶辽断地-胶北隆起与莱阳短陷盆地交接部位,市区北部则处于栖霞复背斜的南翼。断裂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境内主要的三局断裂为:牟平-即墨断裂、沐浴店-杨础-栖霞断裂、纪格庄-西留断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项目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烈度为六度。厂区工程地质:厂区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7层。耕土层,厂区普遍分布,厚度0.30-1.50m。粉土层,厂区零星分布,厚度1.50-2.30m。沙砾层,厂区零星分布,厚度1.00-1.20m。强风化泥岩,厂区普遍分布,厚度1.70-2.10m。中风化泥岩,厂区普遍分布,厚度0.90-2.20m。弱风化泥岩,厂区普遍分布,厚度15.10m。弱风化泥岩,厂区普遍分布,该层未穿透。厂区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层组成,建筑物地类别为类。水文地质:勘察期间未见有稳定分布的地下水,仅于雨季有小许地表水渗水。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在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变化最大幅度为0.5-1.50m,一般为0.8-1.2m,且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3、建设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装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设施与重要场所、区域的距离该项目的生产装置区、储存区,已构成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见第三章第三节。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要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设施与以下重点敏感目标保持的距离如下: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厂区周围1000米范围内没有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最近的村庄距离厂区200米,距离生产装置区300米。2、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厂区周围2000米范围内没有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3、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厂区距离最近的车站有6000米。4、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厂区周围1000米范围内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5、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园区周围2000米范围内没有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6、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厂区周围2000米范围内没有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该项目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区域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厂区与东侧巨力公司的光气生产装置的间距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经现场勘测,该项目装置及整个厂区,与周边居民区、公园、学校、水源、风景区等法律法规限制的场所和区域的距离,能够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中,关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设施,与八大场所安全间距的规定,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相关条文的要求。由于该项目厂内的生产和储存设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采用工艺、技术、安全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从根本上杜绝厂内各种生产和储存等设施发生事故,从而提高整个厂区的安全可靠性。二、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1、建设项目内在危险有害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对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居民生活的影响该项目可能发生并对外界造成威胁的事故主要有:生产系统出现氟化氢气体泄漏、尾渣处理设施出现粉尘飞扬,原料和产品罐区出现泄漏并导致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装置区因泄漏、工艺失控,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或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各种物料泄漏后挥发出的有毒或易燃蒸汽向外飘散并对外界造成威胁。以上事故均会对外界的安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泄漏的氟化氢气体等顺风飘散,对厂外人员和设施造成危害,甚至在事故时,火灾爆炸的冲击波、热辐射、爆炸碎片等会对周边生产装置、人员等造成伤害。从该项目周边环境分析,该项目各种设施与周边其它生产装置的安全间距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其危险程度是可接受的。但该项目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会产生的有毒有害烟、尘,对外界的居民区、生产企业造成直接影响。而且发生火灾爆炸以及泄漏事故时,受污染的消防水或泄漏的物料会造成次生灾害,对外界的安全造成影响。由于该项目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车辆出入厂区,如果因管理不善、违章作业等,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厂区外发生事故,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F141b装置区旁拟建另一套生产装置,如果生产中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相互影响,并导致损失。2、建设项目周边生产经营活动或居民生活对环境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和使用后的影响由于该项目位于开发区化工园区内,目前厂区周边的企业、居民区距离该项目装置区较远,该项目与周边单位的安全间距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因此,其危险程度是可接受的。3、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后的影响地震:该项目建设地的地震烈度为六度。强烈地震能对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造成破坏,引发罐区、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危险化学品泄漏并扩散,遇到点火源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或导致中毒事故。地质:罐区的储罐储存量大、数量多,装置区内有较多的高大的塔设备和设备框架,因此对地质和设备的基础要求较高,如果地质不良、基础处理不当,可能发生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倾斜、超过标准、受力不均等,可能引发严重的设备事故。如果由于装置及其基础结构强度达不到规定,在发生地震等意外时容易导致设备严重受损。以上均能引发安全事故。雷击:该项目如果生产装置或相关设施缺少避雷装置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在雷雨季节容易遭受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害,进而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人员也会造成伤害甚至死亡。高温:夏季高温季节,易导致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内的偏氯乙烯、氟化氢等物料温度升高、挥发性增加,对生产和储存设施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散发的偏氯乙烯、氟化氢等蒸气易引发其它事故。低温:在寒冷的冬季,如果设备、管线的保温不好,也会因为低温造成设备、管线冻裂,使有毒、有害物料泄漏,引发事故。第二节 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一、建设项目采用(取)的安全设施情况1、建设项目采用(取)的全部安全设施1)周边环境该项目位于莱阳开发区化工园区内,选址符合当地的规划。该项目装置与与厂外居民区、企业的距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厂区的周边环境间距及与规范的要求对比如下:与周边的间距规范要求的内容符合性生产装置区与居民区最近处400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与居住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的距离不小于100米”符合与最近的企业围墙间距150米,装置间距200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丙、丁类厂房防火间距为10米”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与相邻工厂(围墙)的距离不小于50米”符合厂区内所有装置与厂外道路距离均在20米以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距离厂外公路(路边)不小于20米”符合根据以上对比,评价组认为:该项目整体周边情况和安全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2)厂区平面布局厂区平面布置方面的安全性如下:厂区可分为生产装置区、公用工程区、原料及产品的罐区、办公生活区等部分,各区域分区明显,均按功能、工艺和火灾性进行分区布置,各种装置、设施之间相对独立,并保持有安全间距。厂区共有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不同方向,并能实现人流、物流分离。原料和产品储罐区布置在边缘地带,便于车辆运输并减少在厂区内运行,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工厂总平面,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布置”、“汽车装卸站、液化烃灌装站、甲类物品仓库等机动车辆频繁进行的设施,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并宜设围墙独立成区”的要求。厂内各种装置区的平面布置,与规范要求的符合性判断如下:建筑物生产类别耐火等级相邻建筑物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实际间距(m)标准要求的间距(m)氟化氢主装置丁类二级钢瓶库、氟硅酸回收戊类二级1812氟化氢主装置丁类二级制冷车间丁类二级1210F141b装置区甲类二级F142b装置区甲类二级2012F141b装置区甲类二级全厂总变电站丙类二级5035F141b装置区甲类二级偏氯乙烯中间储罐甲类二级2215+4F141b装置区甲类二级钢瓶库、回收装置戊类二级2312偏氯乙烯储罐区甲类二级F142b装置区甲类二级2215+4F141b装置区甲类二级厂内主要道路路边1010偏氯乙烯储罐之间0.80.8从以上对比分析看出,该项目厂区的选址合理,周边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厂区内部平面布置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但平面布置中存在缺陷,主要有:偏氯乙烯储罐区的卸车泵位于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目前罐区未设置围堰,卸车泵与围堰以及偏氯乙烯储罐的间距不足。4)厂区道路厂区内各种区域、设施之间形成环形消防通道,大型生产装置内部设置之间也按规定设置装置内消防通道。厂区内的主、次要道路宽度均在6米以上,道路上空的净高度不小于5米。厂区道路情况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3.3.5条“工艺装置区、可燃液体的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消防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的要求。5)建筑物该项目土建方面的安全性如下:无水氟化氢及F141b主生产装置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耐火等级达到二级,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耐火性能更好,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消防的要求。该项目设施的防火分区判断如下:序号建、构筑物名称结构型式层数建筑面积(m2)生产类别规范要求的防火分区面积(m2)2萤石仓库砖混11208戊类不限3氟化氢精制车间钢筋混凝土框架4300丁类不限4F141b生产车间钢筋混凝土框架4600甲类20005制冷车间砖混1300戊类不限6锅炉房砖混1200丁类不限由上表判断,该项目各装置及土建设施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第3.3条关于防火分区的要求。原料和产品罐区、中间罐区内的储罐设置有防火堤和围堰,罐区内的储罐均不超过两排,储罐区布置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第5.2.4条“储罐应成组布置并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和第5.2.8条“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的规定。成品罐区设置有1米以上高度的防火堤,围堰形成的容积均不小于最大罐的容积,所有围堰均采用实体墙修建,基本封堵完整。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第5.2.16条“立式储罐防火堤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0.2m,其高度应为1.0m至2.2m,管道穿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第5.2.11条“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固定顶罐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的要求。防火堤、围堰内均采用水封井与外界相连,雨水可通过水封井隔离而将水排出,可避免直排方式在出现储罐泄漏时物料直接跑漏的危险。6)常规防护设施和措施该项目生产和储存现场,按规定设置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生产装置区、储存区和装卸区等场所采用了安全色、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装置框架区以及存在高位作业的场所,设置了符合规定的防护栏杆,生产现场和操作室等场所设置了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罐区的储罐设置了围堰,而且围堰的高度、尺寸、封堵等指标符合规范规定。氟化氢装置系统设置了尾气回收装置,能够防止因故障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中毒等事故的的发生。7)防爆设备检查防爆区域划分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对火灾爆炸危险性区域进行划分如下:F141b装置区及可能出现泄漏设备的15米半径范围为爆炸危险区域2区,其中5台反应釜、计量罐、冷凝器放空口局部为爆炸危险区域1区。F142b装置区及可能出现泄漏设备的15米半径范围内为爆炸危险区域2区,其中反应釜、计量罐局部为爆炸危险区域1区。评价组认为:该项目在设备、管道运行情况正常、各项生产工艺指标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不会出现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主要装置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为2区,反应釜的排空口、计量罐的呼吸口及冷凝器放空口部位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装置区地坪下的坑、沟容易积聚可燃气体,因此局部的危险区域为1区。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场所划分合理、正确。此外,由于偏氯乙烯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爆炸下限,因此偏氯乙烯储罐围堰范围内,以及卸车泵区周边15米范围内,也应属于2区,其中的地坪下的坑、沟划分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见附录。防爆设备检查该项目F141b装置区、偏氯乙烯原料罐区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及仪表,均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气,配置情况如下:名称型号防爆级别(如bBT4等)数量防爆平台灯BCD-125wdBT417防爆弯灯BCD-125wdBT451防爆照明配电箱BXM(66)-10KExdeIIBT43BXM(66)-1KExdeIIBT45BXM(66)-2KExdeIIBT42BXM(66)-5KExdeIIBT41BXM(66)-4KExdeIIBT42BXM(66)-6KExdeIIBT41防爆型转换开关BHZ51-10ExdeIIBT42防爆照明开关SW-10ExdeIIBT66防爆电加热器EXDROS-DQ-25/380ExdeIIBT4(IP44)1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YB2-132M-4ExdeIIBT4(IP55)4YB2-100L2-4ExdeIIBT44YB2-100L-2ExdeIIBT415YB2-132S1-2ExdeIIBT42YB2-132S2-2ExdeIIBT42YB2-90L-2ExdeIIBT41YB2-90S-2ExdeIIBT42YB2-112M-2ExdeIIBT44评价组现场检查,该项目防爆电气使用情况符合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第6.4.2条的要求,防爆等级能够满足安全要求。电气线路该项目生产和储存装置区内,各种处于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线、电缆、仪表信号线等全部采用套管穿管固定敷设。电力电缆采用阻燃型电缆,在电缆沟、电缆穿墙处用防火密封阻燃材料进行了防火封堵。各种电机等供电采用套管保护,并按规定填塞胶泥。8)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材的设置检查该项目生产现场设置了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并在安装之前进行了检测,具体布置情况如下:种类型号设置部位数量壁挂式气体检测报警控制器(HF)Xcz900HF钢瓶充装1气体检测变送器Xcz90HF钢瓶充装1气体检测变送器Xcz90HF控制室外1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RBK-6000煤气发生炉1气体检测变送器RBT-6000煤气发生炉1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RBK-6000F141b控制室外1气体检测变送器RBT-6000141b1气体检测变送器RBT-6000141b1根据现场检查,评价组认为:该项目生产现场设置的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的安装地点、数量、方式等,符合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中以下规定:第3.0.1条“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第3.0.8条“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第3.0.9条“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第3.0.10条“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第4.2.1条“液化烃、甲B类液体储罐,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1、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30m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管法兰、阀门不应大于15m。2、在甲B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该项目生产装置区、罐区等部位设置的有毒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设施的安装种类、安装高度、保护半径及安装方式等基本符合规范要求。9)消防检查该项目厂区内现场按规范配备了消防设施,情况如下:灭火器名称型号放置位置数量干粉灭火器MF2/ABC8型HF、F141b框架相关岗位20二氧化碳灭火器MT/3型HF、F141b框架相关岗位20二氧化碳灭火器MT/5型配电室5消防栓SN65氟化氢框架10地上消防栓SS100/65-1.6室外厂区煤场1地上消防栓SS100/65-1.6室外厂区仓库1地上消防栓SS100/65-1.6室外厂区维修1地上消防栓SS100/65-1.6室外厂区路边1消防栓KD65141b框架6地上消防栓SS100/65-1.6室外厂区141b1地上消防栓SS100/65-1.6室外厂区141b1消防栓SN65141-2框架15地上消防栓SS100/65-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流转合作社农业项目合作协议
- 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出让土地建房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煤场清理协议书
- (2025年标准)静压机转让协议书
- 2025年酒店外出培训 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硕士定向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装修合同解约协议书
- 2025年委托鉴定验收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活动板房简易协议书
- 建设工程管理的毕业论文
- 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课件
- 正面吊安全管理制度
- 中医辨证施护课件
- 学校十五五规划(同名11527)
- 高中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学设计
- 蓝色简约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模板
- 土建安全员c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T/SHPTA 031-2022电缆和光缆用复合防护尼龙12护套料
- 高中生国防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