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仪表盒底板注塑成型模具设计.doc_第1页
塑料仪表盒底板注塑成型模具设计.doc_第2页
塑料仪表盒底板注塑成型模具设计.doc_第3页
塑料仪表盒底板注塑成型模具设计.doc_第4页
塑料仪表盒底板注塑成型模具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塑料仪表盒底板注塑成型 分析及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生: 指导老师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2009 年 6 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者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 本篇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真实、可靠。如果存在弄 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我已按有关规定对本篇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内容 进行了指导和审核,该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未发现弄虚作假、抄袭 的现象,本人愿承担指导教师的相关责任。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1 1.选题背景 .1 1.1 塑料模具的发展状况及地位.1 1.2 选择仪表盒底座的背景及意义 .2 1.3 选材及性能分析 .2 1.3.1 ABS .2 1.4 设计内容.3 1.5 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 2.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4 2.1 塑料材料 .4 2.2 表面质量 .4 2.3 尺寸和精度 .5 2.4 结构特点 .5 2.5 塑件注射工艺性 .6 3.塑件成型方案设计 .6 3.1 分型面的选择.6 3.2 型腔数确定.7 3.3 浇注系统类型与位置选择 .7 3.3.1 浇口的选择 .7 3.3.2 浇口尺寸的确定 .8 3.4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8 3.5 脱模结构设计 .9 3.5.1 脱模力计算 .9 3.5.2 脱模机构的选用及布局 .10 3.5.3 凝料脱出机构的设计 .11 3.6 导向、定位机构设计 .11 3.6.1 导向机构的作用 .11 3.6.2 导向机构结构及设计 .11 3.7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12 3.7.1 制品所需冷却时间的计算.12 3.7.2 冷却介质一边所需传热面积的设计计算.13 3.8 模架选用 .14 4.模具结构设计 .14 4.1 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14 4.1.1 成型零件重要工作尺寸计算 .14 4.1.2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5 4.1.3 排气方式及排气槽的设计 .17 4.2 模具强度与刚度计算 .17 4.2.1 型腔(上模)的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17 4.3 模具结构总图绘制 .19 4.4 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21 4.4.1 选材 .21 4.4.2 型腔的加工.21 5.注射机的选用及相关参数的校核 .21 5.1 塑件基本参数 .21 5.2 注塑机参数校核 .22 5.2.1 最大注塑量 .22 5.2.2 锁模力校核 .22 5.2.3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23 5.2.4 开模行程校核 .23 6.结束语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仪表盒底板注射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摘要:本课题设计的产品是仪表盒底板件。首先,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选用 ABS 作为制件材料。 然后,对制件做总体分析,该制件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精度要求也不高,最大的难点是侧型芯成型, 通过对产品结构设计、生产效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斜导柱抽芯。最后,对产品进行工艺 分析、模具的设计及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重点一是产品结构工艺分析,在符合使用要求的情况 下,尽量简化产品模具的生产,另一个是模具结构的设计,设计合理的模具,以满足制件结构和精 度的要求,合理安排加工工艺,完成加工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关键字:ABS;侧型芯成型;斜导柱抽芯;结构.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and forming process for the soleplate of meter box Abstract:The product designed in the topic is the flashlight shell shape. Firstly, analyzing the material performance, choosing ABS as material to make work piece. Next, makes the macro analysis to the work piece,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k piece is not very complex, and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 is not high, the biggest difficulty is side nowel moulding, deciding to adopt the inclined post take out core by generalized analyses the designing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Finally , carries on the analyze process, design the model and examine the related parameter about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one point is the studying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simplifies the product molds production as far as possible, in tallies with in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situation, another is the designing of mold structure , the rational design to satisfy structure and the precision request of the work pie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fter finishing the request of machining and the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processing craft, lower the price in making the model. Key words: ABS; side nowel moulding; inclined post take out core; configuration. 1.选题背景 1.1 塑料模具的发展状况及地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 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 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 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 器” ,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生 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为素有“工业之母”美誉的模具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而模具材料的应用在模具制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塑料,作为重要的模具材料之一, 随着家电、汽车、电子、电器、通讯产品的迅猛发展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塑料模具, 成为时下模具品种之“关键词”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业发展相当快,目前,塑料模具 在整个模具行业中约占 30%左右。当前,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 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仅汽车行业将需要各种塑料制品 36 万吨;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 1000 万台;彩电的年产量己超过 3000 万台。家电行业近期家电业所需模具量年增长率 为 10%。一台电冰箱约需模具 350 副,价值约 400 万元;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约需模具 200 副,价值 3000 万元;一台空调器仅塑料模具就有 20 副,价值 150 万元;单台彩电 大约共需模具 140 副,价值约 700 万元。则仅彩电模具每年就有约 28 亿元的市场。随 着家电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外壳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对家电外壳的色彩、手感、精度、 壁厚等都提出新要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型、精密、设计合理(主要针对薄壁制品) 的注塑模具将得到市场的欢迎。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将 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高于其他模具。 塑料成型模具的发展方向包括:模具 CAD/CAE/CAM 技术应用的普及,以提高模具 制造精度,缩短制造周期;模具零件加工和装配朝着“零公差”要求发展;模具结 构设计往“免试模”方向发展;精密注射成型设备向超高速、全电动、智能化等方向 发展。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深入地认识塑料模具的发展状况并把握其市场走向,成为重要 课题。而站在塑料制件模具的设计生产去探求此课题的实质与内涵,成为最佳视角。 1.2 选择仪表盒底板件的背景及意义 “仪器仪表往往被看做科研和工业生产的配角 ,然而它早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 提升工业产品质量的核心组成部分,作用举足轻重。事实证明,中国科技实力与经济发 展的咽喉 ,部分地被卡在仪器仪表这一关上。 ” 仪表盒底板,它的结构设计及质量 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主要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得到仪表盒底板,用这种方法生产的 优点是: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的结构,对各种塑料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 高。 仪表盒底板采用的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ABS)等。由于 ABS 综合性能好,冲击韧性好,机械强度高,易于成型 和机械加工等优点,常采用其作为仪表盒底板材料。研究仪表盒底板注射模是顺应当前 科技及模具制造行业发展需要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1.3 选材及性能分析 本课题来自企业产品生产课题,产品外形尺寸为 138X62X24.5(单位毫米) ,制件为 黑色。由于仪表盒所处的工作环境的要求,所选用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故选用 ABS 阻燃塑料。 1.3.1 ABS (1) ABS 名称: a.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 (2) 性能: 物理性能 ABS 树脂无毒、无嗅、坚韧、质硬、呈刚性,有较好的耐低温性和耐蠕变性。ABS 树脂不透水,常温下吸水率1,表面可抛光。 机械性能 冲击强度:ABS 树脂有极好的冲击强度,而且在低温下强度下降不多。冲击强度的大 小主要与橡胶含量、接枝率和橡胶形态等因素有关。 拉伸强度 ABS 树脂的拉伸强度一般为 3550MPa,相氏横量为 1.42.8GPa,屈服伸率 24。 压缩强度:ABS 的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大。标准 ABS 树脂在 14.1MPa 压缩负荷下, 50经 24 小时,尺寸变化不超过 0.21.7。 A.弯曲强度 ABS 树脂的弯曲强度可达 2870MPa。 B.耐磨性 ABS 树脂扽爱模型能很好,虽不能作自润滑材料,但由于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故可做中等负荷的轴承。 C.抗蠕变性 ABS 树脂的抗蠕变性视品种不同而异,超高冲 ABS 制品可承受 7MPa 负荷, 而尺寸不变化。 热电性能 一般 ABS 的热变形温度为 93,耐热级可达 115,脆化温度可达-7,通常在- 40时仍有相当强度。ABS 制品的使用温度为-40100.ABS 的热稳定性差,250时 既能分解产生有毒的挥发性物质。一般 ABS 易燃,无自熄性。 电性能 ABS 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且很少受温度、湿度影响,能在很大频率范围的保持恒定。 化学性能 ABS 树脂对水、无机盐、碱及酸类几乎完全呈惰性,能溶于酮、醛、酯和氯化烃, 而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但与烃类长期接触后软化和溶胀。ABS 表面受冰醋酸、 植物油等化学品的侵蚀能引起应力开裂。 密度:1.021.16g/cm3;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快速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可以采用所有常规类型的浇口; (3) 成型工艺特点: a.干燥处理:ABS 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 件为 80-90 下最少干燥 2 小时; C b.熔化温度:210-280 ;建议温度:245 ; C C c.模具温度:25-70 (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C 较低) ; d.注射压力:500-1000Pa; e.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f.成型收缩率:0.4-0.7% 1.4 设计内容 本课题是在给定二维产品图纸和塑料件实样的基础上,对塑料件进行注射成型分 析,确定模具结构,选择注塑机型号,完成模具设计。 基本内容包括: (1) 根据产品的二维图纸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三维模型: 主要是根据二维图纸利用 PROE 软件进行造型,并利用软件测得本产品的体积和 重量; (2) 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平台设计出完整的模具装配图和零部件图: 主要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塑料件进行注射成型分析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并利用 AutoCAD 软件进行绘制出完整的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并打印出来; (3) 编制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和模具装配工艺; (4) 完成毕业论文:应包括所有的说明、分析和计算。 1.5 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结合仪表盒底板件注射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特点,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设计; 塑件设计怎么反映工艺、成型指标; 型芯抽芯的驱动力来源; 模具空间较小,推杆的分布要保证推出力均衡且不影响制件的外观; 进料不能影响制件外观; 此外,成型设备的改造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2.1 塑料材料 (1) 材质: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橙黄色) (2) 工艺参数: 成型收缩率:0.4%-0.7% ; 成型温度: 前段 160180 ;中段:210-260 ;后段:210-260 ;喷嘴: C C 210-260 ; C 模温:40-80 ; C 注射压力:100-150MPa (3) 成型性能:在比较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制 品表面光泽度高,具有良好的涂装性和染色性,而且绝少出现塑后收缩。 2.2 表面质量 (1) 外表面:外露表面为喷砂花纹面,配合表面 Ra3.20.8m;无明显的表面缺 陷; (2) 内表面:侧面 Ra3.20.8m;端面 Ra6.31.6m; (3) 外观:轮廓清晰,过渡圆角均匀、外形美观。 2.3 尺寸和精度 尺寸: 这里的尺寸是指塑料制件的总体尺寸大小。由于受塑料流动性的影响,对 流动性差的塑料或薄壁制件,在注射或压住成型时塑件的尺寸不能太大,以免塑料容体 充不满模具型腔或使产生的熔接痕强度过差,从而使塑件不能正常成型或对塑件的外观 和强度产生影响。此外,塑件尺寸还受现有的成型设备规格,参数等的影响。 尺寸精度:塑料制件尺寸公差:塑件图上无公差要求的默认为 8 级精度,本人所选 塑件材料为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故定塑件的等级为:5 级精度。与配件相 配合部分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装配后无松动,相配件外轮廓形状应吻合,过渡平顺。 2.4 结构特点 产品外形最大尺寸为 138X62X24.5(单位毫米) ,制品为盒形件,壁厚较为均匀 1.4-3mm,两边带有多个凹槽和孔及突起,对称性好。 制件二维截图、三维外形如图 2-1、图 2-2 所示。 图 2-1 制件的二维图 图 2-2 制件的三维图 结论结论: :采用普通热塑性塑料注射模成型即可,塑件精度 MT5 级;模具精度 IT11 以上。 2.5 塑件注射工艺性 制件各尺寸如上面图形标注所示,其中,塑件的壳形件的外形由型腔成型,内壁由 型芯成型,脱模斜度为 1;塑件基本参数为: 面积(mm2): 8556mm2 体积(mm3):22245.5mm3 3.塑件成型方案设计 3.1 分型面选择 如何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 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 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 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根据参考文献1P90-P93 选择分型面时,为保证制件 能顺利地从型腔中脱出且便于模具加工,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分型面必须开设在制件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 第二,分型面处不可避免地会在塑件上留下溢料痕迹,故分型面最好不要选择在制 品光亮平滑的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第三,从制件的推出装置考虑,分型时要尽可能地使制件留在动模。 第四,为保证制件相关部位的同心度出发,同心度要求高的塑件,取分型面时最好 把要求同心的部分放在分型面的同一侧。 第五,有侧凹或侧孔的制件,当采用自动侧向分型抽芯时,一般将抽芯或分型距离 较长的一边放在动定模开模的方向上。 第六,为了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量选择平直且易于加工的分型面,且分型面的 位置要有利于制品排气、脱模。 结合课题中制件(图 3-1)实际情况: 图 3-1 本制件为仪表盒类零件属外观件,其外表面为花纹面,因此制件的两个侧面均 要用斜导柱分型抽芯,否则制件脱模时花纹面有拉毛现象,影响制件外观。其分型 面可选方案如下: 方案一:选取 A-A 作为分型面(如图 3-1 示) 。 分析:如选 A-A 作为分型面,产品将留在动模上,好脱模;脱模时顶 杆作用在产品背面不会影响制品外观。 方案二:选取 C-C 作为分型面(如图 3-1 示) 分析:如选 C-C 作为分型面,产品将留在定模上,不好脱模;如果强制 脱模,顶杆作用在产品正面会影响制品外观。 结论: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方案二较为合理,故分型面选 A-A 较为合 理。 3.2 型腔数确定 由于制件外形尺寸较大,按要求采用一模一腔成型,制品处在模具中心位置。 3.3 浇注系统类型与位置选择 3.3.1 浇口的选择 方案一:点浇口开在分型面上,从制件中心进料,成型容易,表面光泽,浇 口附近流痕减少,改善了物理性质。 方案二:潜伏式浇口塑件表面不会留下浇口痕迹,同时可采用较简单的两板 式模具,但不适于强韧性的塑料。 结论:综合考虑以上方案,选方案一较为合理。 3.3.2 浇口尺寸的确定 根据参考文献2,主流道与喷嘴接触处做成半球形的凹坑,凹球半径比喷嘴大 12mm,设置为 10.5 mm,使喷嘴与凹球严密地配合,避免高压塑料熔体溢出。主流道 小端尺寸应比喷嘴孔直径约大 0.51 mm 以上,一般在 48mm 范围内。本课题制件 为普通大小的尺寸,将小端尺寸设为 4mm,锥角取 2 度。如图 3-2 所示: 图 3-2 主流道尺寸 3.4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型腔:整体式;整体镶入式;整体+局部镶入式; a.型腔整体式 优点:优点:强度、刚度好,表面拼接痕少,曲面过渡圆滑;冷却系统易开设,有利于缩 小模具总体尺寸;缺点:缺点: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电火花加工量大,加工时间长,修模 难,造价高。 b.型腔整体镶入式 优点和缺点与整体式相近,并节省了优质材料,制造工艺有一定改善;但增加了 模具总体尺寸,冷却系统开设受一定限制。 由于该制件机构较为紧凑使用局部镶入式不利于推杆的布置。 结论:采用型腔整体镶入式 型腔材质选择:55、40Cr、P20、SM1、SM2、8CrMn、PCR 依据: 批量:中等件,2 万以下,选 55 或 40Cr; 表面加工:光洁、纹饰、火花加工,预硬钢 P20; 耐磨:SM1、SM2、8CrMn; 耐蚀:PCR; 高精度:析出硬化钢 PMS。 结论: P20,加工性及综合性较好 (2)型芯:整体式;整体+局部镶入式; a.型芯整体式 优点:曲面过渡圆滑;拼接痕迹少;冷却系统易开设;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电火花加工量大,加工时间长。 b.整体型芯+局部镶入式 既具有整体式的优点,又改善了局部制造工艺(如圆形小型芯) ;但冷却系统开 设受一定限制。 由于零件结构较复杂且抽芯距较短,选用整体式达不到成型要求。 结论:选整体型芯+局部镶入式 材质:P20,预硬 30-40HRC 。 3.5 脱模结构设计 3.5.1 脱模力计算 注射模成型过程中的开模力和脱模力,都是由于型腔残余压力使塑料件与型腔和型 芯之间产生了接触压力。需要有足够的开模力和脱模力,才能保证塑件顺利脱模。由查 书2P219 式(4.6-22)薄壁盒形塑件的脱模力: Qc=2KfcaE(Tf-Tj)th/(1-0.5) (3-3) =2*3.14*0.95*0.45*8*10-5*2.2*103*(100-60)*1.5*38/(1-0.5*0.38) =1330.02N Qc薄壁盒形塑件的收缩脱模力; K斜度修正系数; fc塑件与钢型芯表面间的脱模系数; a塑料的线膨胀系数; E塑料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 Tf软化温度; Tj脱模顶出时塑件的温度; t塑件的壁厚; h型芯脱模方向高度; 塑料材料的泊松比; 对于本设计而言,脱模力主要作用于壳形件。 3.5.2 脱模机构的选用及布局 (1) 推杆推出机构 特点: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脱模效果好,但是,因为 他与塑件接触面积一般比较小,设计不当易引起应力集中而顶穿塑件或使塑件变形,因 此当脱模斜度小或脱模阻力大的制件,应增加推杆的数量,增大接触面积。 (2) 推管推出机构 特点及应用:推管端面全周与塑件接触,作用力均匀;塑件上不会留下推出痕迹; 与推管配套的小型芯固定较困难。适用于环形、筒形或中间带孔塑件的推出,以及塑件 中较高的管形凸台部位推出。 (3) 推板推出机构 特点及应用:推板与塑件周边接触,作用力大且均匀;塑件上不会留下推出痕迹; 推板还可参与塑件端面的成型。适用于各 种薄壁罩形件、筒形件等。 综合考虑:从前面分型面的选择来看 推管、推板推出机构并不适合该成型布置 下的仪表盒底板的推出,而且推杆推出在 制作和简化模具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并 且能顺利完成制件的脱模。 结论:结论:选用推杆推出机构完成制件的 脱模(布置如图 3-3), 在设计中推杆采用 H7/f6 配合。 图 3-3 推出机构 为了保证推出时制件受力均匀,防止推出变形。推杆的布置要相对均匀,结合制件 的空间位置两端的推杆选用 3,中间的推杆采用 5,推出系统如图 3-4 红色标记的 所示: 图 3-4 脱模机构的布局 3.5.3 凝料脱出机构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二次分型,因此要保证注射后制件留在定模型芯上,必须设置主流道凝 料拉料杆。查2P678 结构形式如图 3-5,参数见表 3-1。 图 3-5 拉料杆 表 3-1 拉料杆相关参数 项 目拉 料 杆 尺 寸(单位mm) 符 号Dd1d2aHh1h2 基本尺寸43553723 上 偏 差0.02 下 偏 差0.05 0.1 3.6 导向、定位机构设计 3.6.1 导向机构的作用 (1)定位作用:合模时保证动定模正确的位置,以便合模后保持模具型腔的正确 形状; (2)导向作用:合模时引导动模按序正确闭合,防止损坏凹、凸模。 (3)承载作用:导柱在工作中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3.6.2 导向机构结构及设计 模具设计通常购买标准模架,其中包括了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套和导柱,由 于该课题的制件精度要求不高,且没什么特殊要求,选用典型的直导柱即可。根据模架 的尺寸结构选用 20 的导柱,然后选用相对应的导套。导柱和导套配合的方式,安装 段与模板间采用过渡配合 H7/n6,导向段与导向孔间采用动配合 H7/f7,固定段表面粗 糙度为 Ra1.6m 导向段表面用 Ra0.8m,导柱需要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 断的芯部,因此采用低碳钢(20 号钢)渗碳(0.50.8mm 深) ,经淬火处理 5660HRC。如图 3-6 所示: 根据参考文献3第 967 页表 13.25 选取标准带头导柱为: 导柱 209020 钢 GB/T4169.4-1984 图 3-6 标准带头导柱 导套内孔与导柱之间为动配合 H7/f7,外表面与模板孔为较紧的过渡配合 H7/n6, 粗糙度内外表面均用 Ra0.8m,材料选用 T8A 淬火处理,表面硬度为 5055HRC,低于 导柱 5 度。如图 3-7 所示: 根据参考文献3第 966 页表 13.24 选取标准带头导套为: 导套 2032(1)T8A GB/T4169.3-1984 图 3-7 标准带头导套 3.7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3.7.1 制品所需冷却时间的计算 查1P208 公式 3-9-3; t=S2ln8/2(c-m)/(-m)/ 2a1 (3- 5) S制品的壁厚,mm c塑料注塑温度,C m模具型腔壁温度,C 塑件脱模时的平均温度,C a1塑料热扩散系数,m2/s 查表得 t=1.52ln8/2(220-55)/5/ 2*2.67 =0.28s 3.7.2 冷却介质一边所需传热面积的设计计算 (1) 冷却介质用量的计算 查1P209 公式 3-9-4; Q1=N*m*q,V=G*q/60*C*(12) (3-6) m每次注塑塑料质量,Kg/次 N每秒钟注塑的次数 Q1每秒钟释放的热量(J)q单位质量塑料熔体在成型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KJ/Kg V冷却水的体积流量(m3/min) G单位时间内注入模具内的塑料质量 (Kg/h) 1冷却水的进口温度(C) 2冷却水的出口温度(C) 查表得 V=1.28*10-3m3/min,所以查表选冷却水道直径 6mm 即可满足冷却要求。 (2) 冷却水孔总传热面积 A 查1P210 公式 3-9-11; A=G*q/3600*(w-i) (3-7) =1472.1*350/3600*(85-60) =5.72m2 (3) 冷却水路的结构形式 图 3-8 上下式冷却水路 3.8 模架选用 选择依据:根据型腔布局、浇注系统形式、 成型零件结构、侧抽芯机构、推出机构、冷 却系统的设置要求,估算出模架周界尺 寸为 300230225mm; 可得结果:选三板式模架较为适合, 如图 3-9 所示。 4.模具结构设计 4.1 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图 3-9 三板式模架 精密模型腔、型芯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模具制造公差要求、塑料成型收缩 率的波动、使用磨损量等的影响以及修模的需要。普通注射模成型零件尺寸计算采用的 是平均值计算法;而精密模成型零件尺寸计算应采用极限值计算法(极限制造公差、极 限收缩率、极限磨损量) 。 4.1.1 成型零件重要工作尺寸计算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采用平均收缩率法计算。查得 ABS 材料的收缩率真为 a=0.4%0.7%,取平均收缩为 =0.6%。根据参考文献4第 113、114 页计算公式并查 CP S 相应的表格得: 图 4-1 制件尺寸图 表表 4-14-1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成型零件尺寸计算 尺寸分 类计算公式 塑件 尺 塑料的 平均收 公差 模具尺寸 (mm) (mm ) 缩率 () 26.50.52 0.17 0 26.7 620.18 0.06 0 64.40 型腔径 向尺寸 LM=(1+Scp)Ls-3/4+z 580.22 0.07 0 58.3 3.70.20 0 0.07 3.72 5.80.22 0 0.07 5.83 1.40.18 0 0.06 1.41 1.850.20 0 0.07 1.86 型芯径 向尺寸 LM=(1+Scp)Ls+3/4-z 60.28 0 0.09 6.04 4.80.18 0.06 0 4.81 型腔深 度尺寸 HM=(1+Scp)Hs-2/3+z 4.90.22 0.07 0 4.93 2.60.52 0 0.17 2.62 型芯高 度尺寸 HM=(1+Scp)Hs+2/3-z 47.37 0.6% 0.16 0 0.05 47.39 其中,塑件的公差 零件的制造公差,取塑件公差的 1/3 成型零件相对应的 径向尺寸 塑件的径向公称尺寸 成型零件相对应的高度尺寸 塑件的高度尺寸 cp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4.1.2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由前面成型零件结构设计,选用整体镶入式型腔;整体式型芯。该模具的加工 精度普通精度要求。整体式特点:强度、刚度好,表面拼接痕少,曲面过渡圆滑; 冷却系统易开设,有利于缩小模具总体尺寸;但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电火花加 工量大,加工时间长,修模难,造价高。镶拼式型芯具有以下的特点:可以分别 对各拼块进行热处理,并分别达到各自需要的硬度要求,提高成型零件硬度、刚度、 耐磨性,因而能长时间保持成型件的初始精度性能,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便 于进行磨削加工,提高成型零件的精度,因而保证了塑件的精度要求。由于各镶 拼件的制造公差很小,提高了成型零件的互换性,有利于成型零件的维修和更换。 可以很方便的沿脱模方向开设脱模斜度,并可进行镜面研磨,既提高了塑件的光 亮度,又可以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而能使塑件顺利脱模。可以对各组件进行化 学处理,提高它们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方便的在需要的部位开排气槽,以便于塑 件的成型。由于组合件基本上采用机械加工,特别是采用磨削的高精度加工,避 免了人工加工量,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提高了相对的生产率。但是由于镶拼块越 多,越容易产生错位,使正确组装产生困难,且不利于水路的开设,因此镶拼块又 不宜过多。 (1)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设计 凹模是用来成型塑件外形轮廓的模具零部件。其结构与塑件的形状、尺寸、使用要 求、生产批量以及模具的加工方法等有关,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嵌入式、镶拼组 合式和瓣合式四种类型。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虽然不高,但由于成型结构的要求,为便 于加工和保证精度,采取的方法是将型腔和型芯分解为小镶块,再嵌入模体会比较好加 工,但模具结构较紧凑,采用局部镶入式布置推杆时镶块壁厚太薄或使模具结构过大, 因此采用整体镶入式型腔更适合。具体形式如 4-2 图所示, 图 4-2 定模的镶拼结构(组合式) (2)模具型芯的结构设计 型芯是用来成型塑件内表面的零件,型芯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因为型芯的加 工较凹模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大多数型芯常做成整体式。但是在本设计中选用组合式结 构,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构造组成比较特殊,采用组合式分开加工比较方便,如图 4-3 所 示: 图 4-3 动模上的型芯组合结构 4.1.3 排气方式及排气槽的设计 由于该制品为小型塑件,且不采用特殊的高速注射,选用分型面排气,为了增加分型 面的排气效果,可增加分型面的粗糙度,并使加工的刀痕或磨削根顺着排气方向。 4.2 模具强度与刚度计算 4.2.1 型腔(下模)的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 注射模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注射压力、保压力、锁模力和脱模力等各种外力。 如果型腔壁厚和底板的厚度不够,当这些外力的数值过大,型腔中产生的内应力超过型 腔材料本身的许用应力时,注射模及其成型零部件会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破坏,导 致整个模具失效。因此,设计成型零部件时,应进行强度校核。另外,在外力作用比较大 时,即使模具不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破坏,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弯曲变形,引起成 型零部件在它们的对接面或贴合面处出现较大的间隙,由此会发产生溢料或飞边现象, 导致制件无法满足技术质量要求。因此,设计成型零部件时,应进行刚度校核。 分析表明对于大尺寸的型腔刚度不足是主要矛盾,应按刚度条件设计,按强度条件 校核;而小尺寸的型腔在发生足够大的弹性变形前往往因强度不足而破化,因此应按强 度条件设计,按刚度条件校核。此模具型腔为整体式,且型腔结构类似矩形,可按矩形 凹模整体式型腔进行计算,型腔壁厚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 (1)注射模型腔内壁所受到的单位平均压力根据塑件材料或塑件形状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只有注射机机筒压力的 2550, 既 p=(2550) =42.585MPa。 (4-1)P注 (2)型腔侧壁厚度按刚度计算 根据参考文献3第 385 页公式 9.436、9.445b、9.438、9.449 得 5.26mm (4-2) 4 3 cE t = cph 式中 凹模壁厚(mm); c t P模腔压力(MPa),一般为 3050 MPa,根据上面的计算所得,这里取 p=50 MPa; E模具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P20 为预硬化塑料模具 钢,取; 5 2.2 10EMPa 成型零件的许用变形量(mm), 根据参考文献5第 124 页表 3-37 得,ABS 材料的对应的许用变形量 =0.040.05mm; h凹模型腔深度尺寸(mm),h=13.2mm; c由 h/l 而定的系数,根据 h/l=0.17 查参考文献5 第 124 页表 3-38 得 c=0.95; 型腔侧壁厚度按强度计算: 9.3mm (4-3) app c t =h =1.73h a由 l/h 而定的系数; 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P20 为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取 ;300MPa 型腔底板厚度按刚度计算 1.47mm (4-4) 4 3 c ph hE t 由 l/b 而定的系数,根据 l/b=1.29 查参考文献5 第 124 页表 3-39 c 得=0.0209; c 型腔底板厚度按强度计算: (4-5) 0.710.93 a pp h tbbmm 由 l/h 而定的系数;a B矩形凹模型腔短边长度(mm) 。 由以上计算可得模具的结构尺寸、应取刚度、强度计算中的大值为计算结果。 c t h t 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型腔侧壁厚度 S,型腔底板厚度 T。 c t h t 由计算结果可知设计中的型腔壁厚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因为下模型腔的深度与上模 型腔一样且壁厚大于下模型腔,因此无须计算。 4.3 模具结构总图绘制 图 4-4 主视图 图 4-5 俯视图 图 4-6 左视图 4.4 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4.4.1 选材 由于此塑件的材料是ABS。普通成型,对成型零件的各种性能要求都不高。型芯和 型腔材料均选用P20。该钢材切削性、焊接性优越钢材;洁净度高,具有良好的镜面精 加工性能;出厂硬度:(硬化及回火)HB330370,HRC 3440;硬度和光洁度、耐磨 性都较好,且价格比较便宜。 4.4.2 型腔的加工 型腔(下模板)的加工工艺查参考文献12P205,具体的加工流程如表 4-2: 表表 4-24-2 型腔具体的加工流程型腔具体的加工流程 工艺序号工艺名称加工内容及技术说明 10锻造将坯料反复锻造后退火,以改善其内部组织 20退火消除残余应力,改善起切削加工性能 30刨(铣)刨(铣)六面,并保证垂直度留研磨余量 0.81mm 40磨磨六个面达到规定尺寸要求 50划线按图样有钳工划出螺钉孔及冷却水孔 60钻钻出螺钉孔及冷却水孔 70铣铣出镶块的台阶及型腔,达到规定尺寸要求 80电火花根据型腔的形状制作电极,电火花处理达到型 腔的尺寸要求 90热处理按图样要求淬火回火处理 100抛光对型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