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7 卷第3 期 2 0 0 2 年9 月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0 fg u a n g x ia d m i n l s r r a t l c a d r ei n s t i t u t eo fp o l l t i c sa n di a w v b l 1 7 n o 3 s e p 2 0 0 2 o nc i v i la c t i o n sw i t ho b v i o u su n f a i r n e s s h u a n gt o n g ( c o l l e g eo fl a w a n de c o n o m y ,z h e j i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j i n h u a3 2 1 0 0 4 ) a b s t r a c t i nb o t hg e n e r a lp r i n c i p l e so fc i v i ll a wa n dc o n t r a c tl a w ,t h eo b v i o u su n f a i r n e s si sp r e s c r i b e da so n eo ft h el e g a l s i t u a t i o n si nw h i c ht h ep e r s o nc o n c e r n e dh o l d st h er i g h to fa h e m a t i o na n dr e p e a l t h e r ea r et w os i t u a t i o n si nf o r m i n gt h eu n f a i r c i v i la f f a i r s :o n ei so n es i d em a k e su s eo fh i sa d v a n t a g e s ,t h eo t h e ri so n es i d et a k ea d v a n t a g eo fc o u n t e r p a r t su n e x p e x i e n c e d n e s s a n a l y z i n gt h e s et w os i t u a t i o n s ,t h ea u t h o rg i v e sh i s h e ri d e a sa n ds u g g e s t i o no nt h e m k e yw o r d s o b v i o u su n f a i r n e s s ;c i v i lb a r g a i n i n g ;t ot a k ea d v a n t a g eo fs b sp r e c a r i o u sp o s i t i o n ;d e c e i t 论显失公卒的民事纤为 黄彤 (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浙江金华3 2 1 0 0 4 ) 【摘要 不论是在民法通则中,还是在合同法中,均将显 失公平规定为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可以行使变更或撤销申请权 的法定情形之一。构成显失公平民事行为的情形共有两种:一是 一方 - 3 事人利用优势;二是一方 - 3 事人利用对方没有经验。笔者 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显失公平;乘人之危;欺诈 中图分类号 d 9 2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8 6 2 8 ( 2 0 0 2 ) 0 3 1 0 4 0 3 显失公平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后来的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都规定了这一制度,但是并未突出其重要性。 对显失公平制度真正予以重视的当首推1 9 5 2 年的美国统 一商法典和1 9 7 9 年的合同法重述( 第二版) 。这两部法 律将显失公平制度确立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此之 后,显失公平制度在相关的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以下简称为民法通则) 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 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 一)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 重大误解的;( 二) 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 开始起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以下简称为合同 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 民法院或者促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二) 在订立合同时 显失公平的。”在此我们不难看出,“显失公平”是当事 人行使变更权或撤销权的情形之一。但是,不论是在民法 通则中,还是在合同法中都未给显失公平一个明确的解 释或界定。在何种状况下才称得上“显失公平”呢? 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 题的意见( 实行) ( 以下简称为若干意见) 的第七十二条 对此作了解答。该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 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 收稿日期 2 0 0 2 0 1 一1 5 1 0 4 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据此可知,构成显失公平的 要件为: 一、显失公平一般发生在有偿的状况下。在民事法律 中,无偿往往与单务相挂钩。一个无偿的民事法律行为往 往意味着一方当事人纯享权利,而另一方当事人纯负义务, 并不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互享问题。故而,在此种状况下, 很难发生双方权利的滥用与义务的违反问题。 二、双方的权利享有与义务的履行违背了公平原则。 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上,体现公 平原则,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如果双方当事人之间的 约定,致使一方当事人多负担了本不该负担的义务,而另一 方当事人多享有了本不该享有的权利,便与公平的含义相 违背,有悖于公平原则的规定。 三、构成显失公平的情形:一是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 二是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没有经验。 笔者对若干意见中显失公平的第三个构成要件中的 两种构成情形之界定持有不同的看法,现分述如下: 第一种情形: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 民事交易中的双方当事人为了能在民事交易中取得最 大化利益,往往力图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例如,众多 的销售渠道、较低的商品价格、有着雄厚实力的上家支持等 等。在运用自己优势的同时,便意味着对方正处于劣势。 优劣之势原本便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规定“一 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是显失公平的一种构成情形,而没有进 一步明确说明的话,会使得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与显失公 平的民事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区分。 例如,甲因其老父亲长期卧病在订,需要大笔医药费 用,敌而决定卖掉自己平生所收藏的几幅名画。这一消息 为乙所知,立刻前往交涉,利用甲迫切需要脱手名画换得现 万方数据 金之际大砍价码,最终以低于市场价2 0 的价格购得该些 名画。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判定其为何性质的民事行为 呢? 根据显失公平民事行为的相关规定,乙利用了自己手 中有大量现金的优势,也利用了甲急需现金的劣势,其结果 亦违背了公平与等价有偿原则。按此分析,应定性为显失 公平的民事行为。然而,根据若干意见第七十条的规定: “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 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 认定为乘人之危。”从该规定中可得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之构成要件: 一、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 表示。这里所谓危难,即包括经济上的困难,也包括其他与 经济有关的紧迫需要。【2 】2 例如,急需某种救助行为、家人生 命垂危等等。 二、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是牟取不 正当利益。也就所谓的“趁火打劫,发国难财”。 三、该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损害对方的利益。 不法行为人乘机所获得的不正当利益与被迫作出不真实意 思表示之人的重大损失之间的比例已经失衡,从而构成了 对公平原则的违背。 从案例中分析得知,乙乘甲经济困难,急需现金的危难 状况,购得了名画,其所出的价钱低于市场价格,使得乙原 本应该减少的财产得到了部分的保留,获得了不正当的利 益。乙的这一利益意味着甲的损失。由此可得出,乙的行 为应属于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究竟应是何种性质呢? 对乘人 之危的界定有一前提,即“乘对方当事人处于危难之际”。 而此种情形恰恰是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的一种具体表现。 其中的“危难”二字,是种伦理、道德性评价,其无法摆脱优 劣势区分的束缚。并且乘人之危的结果势必违反了民事交 易中所贯彻的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从而导致双方的权 利义务处于失衡状态。由于民法通则中对这二种民事行 为规定了不同的法律效力,从而使这两种民事行为的法律 后果差别甚大。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前 者的效力是绝对无效,而后者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由当事 人行使选择权来决定。同样是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何以 在“危难之际”,便变成了另一种性质的民事行为了呢? 若 说这样的规定是对危难者的同情与救助,对利用危难之际 的不道德者严惩。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以后的司法事 务中若遇到与危难之际相似或是更严重的情况,是否也要 另立门户,特别加以规定呢? 以此推断下去,一方当事人利 用优势这种情形的显失公平民事行为会因为乘人之危民事 行为等特殊小实体的存在,而被架空。既然如此,又何必费 心劳神地去规定该种已无多少实际内容,被架空的民事行 为呢? 因此,将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 为分别进行规定,实有不妥之处。 笔者认为:要么对显失公平民事行为中的一方当事人 利用优势的情形予以明确的规定;要么将乘人之危的民事 行为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进行合并,不再单独罗列。在 俄罗斯联邦民法中,便将“当事人的困境被对方所利用而被 迫在条件对自己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实施的法律行为”认定 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确 认该行为为无效。【3j 澳门地区民法亦规定:“有意识地利用 他人之困厄状况、无技能、元经验、轻率、依赖关系、精神状 态或性格软弱,而使其承诺给与自已或第三人利益、或使其 给与自己或第三人利益,且根据具体情况,上述利益系过分 或不合理者,有关法律得以暴利为理由予以撤销。”“受害人 得声请按衡平原则之判断变更暴利行为,而不请求撤销该 行为。”【4j 德国民法典第1 3 8 条第2 款规定:“特别是某人 以法律行为,利用他人急迫情况、无经验、缺乏判断能力或 严重意志薄弱,使向自己或第三人对一项给付约定或给与 财产利益,而此种财产利益与给付明显不成比例的,其法律 行为无效。”恻5 台湾地区民法总则编第七十四条规定:“法律 行为,系每次他人之急迫、轻率或无经验而,使其为财产上 的给付,或为给付之约定,依当时情形显失公平者,法院得 因利害关系人之声请,撤销其法律行为,或减轻其给付。前 项声请,应予法律行为后一年内为之。”事实上,由于民事交 往活动形式繁多,新情况、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无法用立法 的形式予以穷尽,故而将二者合而为一是一个较为妥善的 做法,即不再将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进行单独罗列,而将该 类行为并入到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中,并认定其效力为可 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第二种情形: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没有经验 显失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一民事关系中,对一 方来说该情形是显失公平,而对另一方来说则未必如此。 同样举一例进行分析:张某前往上海打工。一日,在劳务市 场与一个体老板王某商讨打工事宜。在谈论及劳务报酬 时,王某利用张某第一次外出打工无经验可言及张某仅有 的小学学历,将自己所开的劳务报酬与张某所在的贫困村 的经济条件相比较,使得张某认为王某所开的劳务报酬是 合理的,便决定受雇于王某。过了一段时间后,张某偶遇几 位同乡,在谈及打工有关事宜时,才得知王某所给的劳务报 酬低于劳务市场所规定的标准。张某气愤之余找到王某交 涉。双方各执一词。在该案例中又存在着对民事行为性质 的认定问题。是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还是其他性质的民 事行为呢? 从案例中看,王某确实利用了张某没有经验这一情形, 王某的行为符合显失公平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但是若 干意见第六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 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 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此可知欺诈的民事行 为之构成要件: 一、要有欺骗的行为。也就是说,行使欺诈的一方要么 是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要么是隐瞒真实情况。例如,隐瞒有 关交易的真实情况、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等。 二、实施欺诈行为时,欺诈方的主观状态为故意。该种 故意表现为有意识地使受欺诈方陷入错误,并达到使受欺 诈方在该错误的基础上作出不利于自己的表意的目的。 三、受欺诈方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即受欺诈方所 作出的错误表意正是欺诈方行使欺诈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这二者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分析角度不同,其结果便会有所区 别。就个体老板王某的角度而言,由于其未能如实告知张 】0 5 万方数据 某有关打工的标准劳务报酬,再加上其舌如巧簧般的一番 比较,使得张某在王某所告知的虚假情况下作出为其打工 的决定,这些表现与欺诈的民事行为之构成要件相符。但 是就张某的角度而言,是王某利用其本身没有经验( 具体表 现为:第一次外出打工、仅有的小学学历) ,从而导致双方约 定的权利与义务违背了公平原则。这又符合显失公平民事 行为之构成要素。由于两种民事行为的定性不同,其相应 的法律效力亦是不同:欺诈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同样 地,前者的效力是绝对无效,而后者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由当事人行使选择权来决定。当又遇上对一民事行为的性 质之判定可左可右时,又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 笔者认为宜从标的或标的物的属性是否变更这一标准 人手,进行判断。如果标的或标的物的属性被改变,应认定 为欺诈的民事行为;反之,则应认定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 为。譬如,商家向顾客推销名为金戒指,实为镀金戒指的民 事行为,就是种欺诈的民事行为;若商家向顾客推销的金戒 指是真的,但商家大肆向顾客宣传金价的虚假行情,售之以 高价,牟取暴利,那么该种行为便是种显失公平的民事行 为。在上述的事例中,由于作为标的的劳务,其属性并未被 更改,其自身亦无变化,故而宜认定其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 为。 当然,将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没有经验作为显失公平 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有其不周全之处。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市场经济,而不是过去的计划经济、计划加市场经济。在市 场经济下每个人在相关的民事交易中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 判断者。他们所追寻的都是最大化的利益。而在追寻这最 ( 上接第7 2 页) 位相似。这一称谓,恰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f i t 界上只有 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当局能以“中国台北单独关税区”的名义加入 w f o ,完全是依据该组织的章程和各方协商的结果,而并 非意味着台湾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无论是从章程、各 方协商和最后加入的名义来看,都再次肯定了台湾是中国 的一个地区的法待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台湾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应该分别看 待:台湾不能参加其成员皆为主权国家的政治性政府间国 际组织;对于可接纳地区为其成员的经济性政府间国际组 织,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意或不反对的前提条件下允 许其加入。台湾多年来寻求加入包括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 织在内的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事实一再证明,台湾当局 要想获得真正的“国际生存空间”,造福台湾2 0 0 0 万人民, 只能尽快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早日回到祖国的怀 抱,台湾地区才可能真正地参与国际事务。 参考文献】 i 段吉勇等拒绝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 n 人民日 报,2 0 0 1 9 1 6 ,第三版 1 0 6 大化利益时,都面临着风险、代价问题。风险的大小、有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经验、技能。例如,对行情状况 的了解、对交易方的资金状况知晓程度等等。孙子云:“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从事某一民事交易之前,事先要进行 相关情况的收集、了解,这是种习惯性的做法。若从事交易 的人对该些情况不闻不问,冒昧从事,自然要为此会出代 价。因而有时经验的有无,经验的多少属于自身的问题,怪 不得旁人。所以说将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这种情 况不加区分,一律视为构成显失公平的情形之一,与现实生 活中对民商事交易人的要求有出入。并且该种不分缘由, 一视同仁的做法也与公平合理的要旨背道而驰。因而对一 方当事人利用对方没有经验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然 后才能进行定性。 综上所述,笔者对我国目前民事法律中的有关显失公 平民事行为的规定所提出的一些看法,望有助于显失公平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使显失公平制度更好地发挥在民 事法律中的作用,并最终保证民事交易的公正性与效率性。 参考文献】 1 魏振瀛民法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 社。2 5 2 杨振山民商法实务研究( 总论卷) m 太原:山西出版 社,3 2 9 3 黄道秀,李永军,鄢一美译俄罗斯联邦民法典 m 北 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 8 4 】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福州市事业单位招聘77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洮南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化工园区特勤站政府专职消防员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招聘财会、水利专业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湖南衡阳理工职业学院人才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医生进修心得体会(集合15篇)
- 2025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选聘5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甘肃平凉市第二批市直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3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杭州拱墅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宣城广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0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体育运动概论1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月考试卷讲评课课件
- 读书分享读书分享哈利波特
- 游戏: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
- 影视鉴赏-第一章-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 电厂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培训课件
- 输液室运用PDCA降低静脉输液患者外渗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
- 数星星的孩子习题精选及答案
- 摩登情书原著全文下载(通用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