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 i l l il lif l l l fi ii ii i ifi ii y 17 3 5 7 7 9 原创性声明 。 本人声明:所早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一r - 进行的研究:j 二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j 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凼苤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三! !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 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 、 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实物拼贴与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运用 摘要 在现当代绘画艺术中,各种新材料新技法的发现和运用改变了人们旧有 的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自2 0 世纪初,立体派画家们开始将 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创作,试图打破传统绘画中的“虚假的真实”即在二 维平面上描绘三维空间的传统透视作画技法。立体派的艺术家们直接将现成 品拼贴到画布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综合绘画 ,由此拼贴就成了综合立 体派绘画的象征。 随着2 0 世纪现代艺术各种流派对拼贴手法的大胆尝试,使拼贴的材料和观念 被不断地扩展和完善。拼贴最初是一种糊贴的绘画技巧,而现在拼贴的涵义 有了广泛的延伸。在综合绘画中拼贴手法的自由性发挥了创作者无限的想象 力并给作品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特点。欧洲平面设计大师柯里莫夫斯基说过“在 各种艺术形式走到尽头的时候,对片段的截取与整合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之 一”o 在现当代综合绘画中,拼贴也成了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它使表现手法上 更为自由,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的某些制约,解放了旧有的创作思想观念。拼 贴的试验性给绘画艺术带来了更多的生命力。在现当代绘画艺术中,拼贴带 给了我们全新的理念和深远的影响力。本文中分析了现当代绘画中一种独特 的绘画形式语言实物拼贴和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它对内在精神表达,并分 析其对绘画艺术发展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现当代艺术,综合绘画,拼贴,综合材料 i n k i n dc o l l a g ea r tr o l ei n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a l n t i n g a bs t r a c t i nm o d e r n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o fp a i n t i n g ,i n s p i r e db ya v a r i e t yo f n e wm a t e r i a l sd i s c o v e r y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n e w c h a n g e si nt h ea e s t h e t i c e x p e r i e n c eo fp e o p l ei nt h ep a s t ,o p e n e du pn e wa r e a so fa r t i s t i c e x p r e s s i o n s i n c et h ee a r l y2 0 t hc e n t u r yc u b i s tp a i n t e r ss t a r t e dp a i n t i n g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r e a d y - m a d em a t e r i a l s ,t r y i n gt ob r e a k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p a i n t i n g o ft h e ”f a l s e r e a l i t y 一h a t i s ,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p l a n ei nt h e t r a d i t i o no fd e p i c t i n g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 c u b i s m a r t i s t s d i r e c t l yt ot h ec a n v a sa r ef i n i s h e dc o l l a g et of o r mas o c a l l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a i n t i n g ”,t h i sc o l l a g eh a sb e c o m eas y m b o lo fi n t e g r a t e d c u b i s tp a i n t i n g a s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 v a r i o u ss c h o o l so fm o d e r na r tc o l l a g e o fb o l da t t e m p tt om a k et h e c o n c e p to fc o l l a g em a t e r i a l sa n do t h e r c o n t i n u o u s i m p r o v e m e n ta n de x p a n s i o n t h ef i r s t i sap a s t ec o l l a g e p a i n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n o wt h em e a n i n go fc o l l a g ew i t haw i d er a n g eo f e x t e n s i o n i n t e g r a t e da p p r o a c hi nt h ef r e e d o mo fc o l l a g ep a i n t i n gp l a y e da c r e a t o ro fw o r k so fi n f i n i t ei m a g i n a t i o na n dt og i v eau n i q u ep e r s o n a l i t y e u r o p e a ng r a p h i cd e s i g nm a s t e r ss a i d ,。c o m et oa ne n di nav a r i e t yo fa r t f o r m s ,w h e nt h ei n t e r c e p t i o na n d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h ef r a g m e n t sa sas i g no f p o s t m o d e r no n e ” i n t e g r a t e d i nm o d e r na n d 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a i n t i n g ,c o l l a g e h a s b e c o m eaf u n d a m e n t a lm e a n so f e x p r e s s i o n i ti sm o r ef r e ei ns t y l e , b r e a k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s o m eo ft h ec o n s t r a i n t s ,t h el i b e r a t i o no f t h ec r e a t i v ei d e a so ft h ep a s t e x p e r i m e n t a lc o l l a g et op a i n t i n gb r i n g sm o r e v i t a l i t y i n t e g r a t e di nm o d e r n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a i n t i n g c o l l a q eb r i n g su s 一 一 一,一一 n e wi d e a sa n d f a r r e a c h i n g i n f l u e n c e t h i s p a p e ra n a l y z e s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o fp a i n t i n gi nad i s t i n c t i v ef o r mo fl a n g u a g e i nt h ef o r m o fc o l l a g e ,t e c h n i q u e su s e da n d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i t si n h e r e n ts p i r i ta n d a 仟i r m si t sr i g h tt od e v e l o pi n n o v a t i v ep a i n t i n ge f f e c t s k e y w o r d s , m o d e r n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a i n t i n g , c o l l a g e ,m a t e r i a l 目录 引言一1 一、拼贴的基本形式4 二、肌理表现的语言拓展5 三、视觉冲击力的强化8 四、情感表达9 五、构成方式的整合1 1 六、实验性的实践12 七、创作感言14 结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6 参考文献17 致谢“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8 引言 综合材料绘画在西方已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 的绘画作品的,“综合绘画是指综合多画种材料的使用,并达到综合的表现之意,一方面综合 是要吸取各画种、各专业学科的特点,通过中西绘画的精神和技艺并求取超胜。另一方面, 综合还包含着从习惯性的画种观念中剥离出来,整合而成自身特点的意思。综合的本质是 汇通而求融合、醇化而求出新的一种艺术语言。 它是采用混合材料,如各种油性和水性颜色,染料,或是报纸,泥土,毛发,塑料,玻 璃,胶片,钢铁,化学试剂等,通过剪切,拼贴,在绘画中的运用。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 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的,还有一些绘画技术和装置技术结合产生的作品。综合材 料在表现上没有既成的传统和体系,在表现语言上更为自由,带有很强的即兴挥洒色彩,风 格上更为灵活,更符合当代多元社会“人性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艺术家与媒介材料,是一种相互的制约关系,艺术家要努力寻找新材料,打破材料对创 作的制约方式,手段,解放创作思维,挖掘艺术表现的潜能,创造能代表当代的艺术形式。 维特根斯坦说:“艺术历来被当作缺乏任何必要和充分特征的开放性概念。艺术的疆域必须能 无限延伸以便容纳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艺术形式。艺术是扩展的、探索的、永远不是静 止的。 艺术的疆域可能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拓展,但架上绘画的最基本的三点造型、色 彩、材料是缺一不可的。绘画材料在传统绘画中一直是被动的作为载体,扮演着幕后的工作。 现代绘画艺术的创作使材料的语言价值逐步显现。也使材料开始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材料作 为绘画语言的载体,随着绘画表现形式的变革而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发现材料的新特 性,探索它在绘画中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效果,使传统绘画相对单纯的形式语言受到新的挑战。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法的发现和运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经验,开拓 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艺术家通过创作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活跃了创作思维,同时又 进一步促进了用新的视角去发现、探寻各种材料的新特性和表现的新形式,使绘画在新的世 纪中重新开拓、综合与解构。 材料媒介终于从画面上的点缀移向画面上表现的中心。在这个中心中解析了不同材料在 画面上的运用,并通过材料在创新的运用中发展出新意义,这层新意义表现在艺术家对材料 本身的意向与画面素材之间,在不断的变幻中拓展材料语言艺术化。综合材料绘画更注重材 料本身语言与涵义的转换,注重材料的内在精神性及造型、色彩等艺术语言的相互转换。材 料越来越多的成为艺术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对材料的自觉和研究也成为当代艺术 理论区别于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流派在拼贴的运用上有不同的方式和观念。在早期的阶段,拼贴其 实在观念上没有与艺术发生联系,所以只在技法层次关注它。雨果和安徒生虽然以非职业艺 术家的身份大量创作拼贴作品,但他们的态度是专注于艺术的,他们主观上其实没有在艺术 形式上煞费苦心的探索,反而是一种轻松的态度,在互不沟通的情况下的、根据自己的表达 的内在需要不约而同使用了拼贴的手法。安徒生的拼贴如他的童话般天真、明朗、意趣横生。 雨果的绘画作品与他的文学作品气质完全一样的气势。一方面他为了不影响奔放的泼墨,如 有些水彩画家那样他把城堡的造型先剪贴在画面上,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认为完全是技术的需 要。另一方面,他在拼贴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他直接把拼贴用过的模版又粘贴在画纸上形成 新的作品。 立体主义在拼贴的探索是比较纯粹的形式上的突破,在塞尚压缩空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挑战透视法,并配合他们的立体主义的主方向,立体主义在某些方面要回到古埃及的理念上,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角度去表现事物。他们选择最常见的物体一如杯子、酒瓶、小提琴等。这 样他们在表现提琴和桌子时自然地选用了木纹纸等拼贴进画面。这样打破了透视的束缚的同 时,这些拼贴更提醒了绘画的平面性,也打破了绘画的平面性。这是美术史的观念的重大变 革。野兽派马蒂斯的剪纸拼贴是他的安乐椅艺术观的完美体现,他的拼贴材料非常简单,追 求的是感官的愉悦、内省的平静、音乐般的纯粹。他的某些剪贴作品如蜗牛预示着抽象 艺术的来临。 未来主义某些艺术家在拼贴中运用文字与立体主义有了明显不同,在立体主义作品中文 字没有现实的意义,只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安排。未来派的作品中选用的文字是要把论题及文 字的真实性带入艺术,表现当时当地的世界,他们运用新闻印刷的材料就是为了这材料的宣 传意义,比如卡拉的自由的文字绘画一爱国的庆祝和塞维里尼的d a n z a s e r p e n i i n a “u e e r b a 。达达主义的出现给拼贴法带来新的面貌,曼雷的一件作品上只有以大型字母 写成的名字和同期:m a n r a y ,1 9 1 4 。1 9 11 布拉克将一行字放进他的作品葡萄牙人之中, 是以零散的字体运用于构图,但在曼雷这里成为了画面的全部。它远远地暗合了六十年之 后观念艺术的做派。柏林达达的拼贴作品最原创的贡献是对摄影蒙太奇的应用。浩斯曼超 达达手册是重要的代表。 1 9 2 5 年,一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们的居住地一城堡街的房子聚会,他们玩一种拼字 游戏,参与者每人写一个词,叠住给下一位往上加词。他们得到的第一个句子是:“精致的尸 2 体会喝新酒”。后来他们把这游戏叫做“精致的尸体”。这种自动添加的过程延伸到了绘画, 对超现实主义观念的发展极为重要。在“精致的尸体”影响下,产生了大量富于奇异联想的 拼贴作品。如米罗的西班牙舞者,布荷东的连接器以及宾罗斯的甜心小姐等等。 抽象表现主义的波洛克撕碎纸片甚至烧燃边缘再粘贴在画面上,1 9 4 8 年他的木马中, 他把木马头的浮雕粘贴在画面上。在他的作品中发现有颜料的盖子、钉子、扣子、钱币等等。 美国行动画派与他有相似之处,就是平等运用了多种材料以表达自己的抽象主题,但对拼贴 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和贡献。 波普艺术又是一个拼贴泛滥的时代。现代商业和现代传媒制造的数量巨大、样式繁多、 漂亮光鲜的人工制品强烈的刺激着当时的艺术家,时尚是社会的最高追求,整个世界是一个 巨大的商品和广告及传媒构成的巨大拼贴。波普艺术家大量使用身边的商品、米老鼠、耳熟 能详的大众明星等最通俗的元素,也接纳消费社会制造的和抛弃的东西。在波普艺术中重要 的特征是“自我的反讽”,在他们肤浅和表面的下面是对战后突然面对的消费社会的最真切、 直接的感受。 二十一世纪,拼贴的理念依然有活力,而且还在更多领域扩大它的影响。新的面貌还在不 断产生。欧盟诞生后,德国马克停止使用,有艺术家把马克的碎片拼贴在雕塑作品上。从经 济、政治等多方面对德国与欧洲的关系作新的解读。中国当代的部分拼贴理念的作品通常选 择中国与西方有代表意义的事物进行对照,比如文革的形象与美国的高度商业文化形成的品 牌,从它们的对比中强调文化的冲突、政治与商业的奇妙关联。 3 一拼贴的基本形式 首先探讨一下拼贴的形式,概括为以下十点: 1 、原物拼贴将原物不加修改直接拼贴在画面上,呈现物体的原本形态,物体在整个画 面中只是一个构成因素,没有其它的象征意义。是拼贴最原始的方法。 2 、碎片拼贴将物体肢解成碎片拼贴于画面,这样物体的原型已不复存在,材料的形态 也有所改变,并在作品中产生出新的视觉形象。 3 、切割拼贴将物体或纵或横进行切割再拼贴于画面,如将橡胶轮胎从中切割后拼贴于 画面上,即保留了原型的某些面貌又破坏了原物的某些面貌,形成了新的姿态。 4 、叠置拼贴一将多件物体或一种物体反复的重叠拼贴,形象可能不尽完整,但内容丰富, 信息密集。产生出绘画的肌理效果。 5 、压形拼贴将原物挤压变形,再贴于画面上。这种方式在某一时期曾经特别流行,艺术 家将如陶罐、自行车等等对象进行挤压变形直接用于画中。 6 、挂件拼贴将一些物体悬挂于画面上,如铁链、风铃、筷子等,悬挂的对象具有可动性 特点,增添画面的情趣。 7 、技术拼贴通过电脑或高科技手段,如转印技术、丝网印刷、版画中的综合版等等,将 原物的形象及材质进行处理,并将拼贴的痕迹隐藏其中。 8 、画外拼贴这种方式已经超出了拼贴本来的范畴,就是画和画框或和画框以外的空间环 境相组合画依旧是主体整个作品还是从绘画的角度进行创作。 9 、主题拼贴创作者在选择自己的创作主题之后,综合各种技法、材料或展示方式将主题 凸现出来,如伦敦的艺术家依恩饰瑞克维尔( j n a b e r k a w e l ) 。曾举办过名为闷的画展,他 将成百上千个从报纸上、杂志上剪下的“闷 字拼贴在一起,给人一种铺天盖地的烦闷感。 1 0 、图像拼贴一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拼贴方式,只是借用了拼贴的思维方式,利用社会 中现有的图像组合出新的绘画图形,再利用传统的绘画形式与材料进行表现。以上十种方式 使绘画无论是在主题上还是在样式上都别于传统的绘画形式,艺术家们在画面里包容进各种 完全不同的材料,蕴藏着形形色色的新观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新一代 艺术家以“一切皆为可能”的美学观念向一切媒介拓展延伸,因而现当代绘画也就表现得更 前卫,和更有创意。 二肌理表现的语言拓展 4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的视觉经验和感受越来越丰富,单项度的表现形式已经很 难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多种媒介和多种表现手法的结合成为必然。综合绘画中的手绘与拼 贴材料的结合,使画面的肌理与手绘效果相映成趣,可以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 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它代表材料表面的质感,体现物质属性的形态。换 句说,任何物质表面都有它自身的肌理形势存在,而这种肌理形式是认识物质的首要因素, 也是视知觉中研究肌理形态的实质。 1 任何物质的表面均有肌理面貌存在,但并不是任何 物质肌理都可以直接用做构成艺术画面的组成部分,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取向,除了其自 身应给与读者提供材质的感官美之外,还应使人产生美的联想,给人以某种启迪,以及非感 官的情感取向。“就材料本身而言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它审美的价值取向,艺术家在表现某种精 神内涵时,对材料产生的敏感而进行选择表现,使之成为整体构成的一部分。” 2 现代艺术 广泛利用“画面肌理”的独特语言,已成为现代艺术家个人特定作品的“情感符号 。抽象 表现主义艺术家在绘画中,增加额外的元素如沙石、沥青及工业材料甚至用可口可乐的碎片、 钉子、扣子、钥匙来表现大战残骸的载体,但目的只是使画面更加丰富。波洛克在他的油画 颜料中加沙或其它异质物,如小木片或棉线的方法,使画面不再平坦光滑,产生一种凹凸不 平的触感,以此表现特意的材质效果,可说是重肌理绘画动向的先驱。 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画面肌理效果表现手法是相丰富的,作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 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画面的独 特的形式感。肌理在画面成了是最多变和最活跃的元素,它更多的是营造画面气氛和意境, 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肌理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肌理和作品有机 结合起来,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使之完美的运用在画面上,肌理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不同材料的拼贴在综合绘画之中的利用是很频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艺术观念的不断 提高,在绘画领域,对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已引起广泛的注意。材料肌理自身的审美取向如 何引起观者的感观美,我们认为画面肌理的运用包括具象、抽象、意向三个方面。 3 1 、具象肌理:综合材料具象肌理是以直观形象,直接取自物质的自然表面肌理为表现对 象。利用其自身的表面肌理为媒介而成为实用画面的组成部分。实用绘画当中在对待这些肌 理既可做艺术加工,亦可直接利用。做艺术加工是为了强化材料自身的肌理美,为表达某一 5 主题服务:而直接利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材质自身形成的天然质朴美。另外,物质的某些自 然肌理不能直接利用,须采取描绘和制作去仿制,方能达到艺术真实的效果。 2 、抽象肌理:柏拉图曾说:“我说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数人了解的关于动物或绘画的 美,而是直线和圆以及用尺、规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这些形状的美不是象别的事 物是相对的,而是按照它们的本质就永远是绝对美的 。抽象绘画是非对象或非形象的绘 画,是一种纯粹的形态。有着强烈的神秘性、自发性和非合理性。显而易见,平板、单调是 不能令人产生美感的,变化、丰富才能显示美。只有美的形式才能使眼睛兴奋,只有丰富的 形式才能使兴奋持久。人类视觉对装饰美的要求,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3 、意象肌理:意象肌理也是一种抽象肌理,但由于在表现目的上与装饰抽象肌理不同, 所以单独列成一类。画是画家心灵写照,所以绘画不只是限于要状物、悦目、而且更要传情。 绘画肌理作为画面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画面的整体表现一样肩负着表达主题情绪、强化 创作旨趣、营造画面氛围、表达画家的个性与感性等艺术表现的任务。肌理的形式会使人产 生联想,助成特定的情绪与气氛的表达。 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肌理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具象的状物功能、抽象的装饰功能,意象的 传情功能,这三者互相联系、结为一体的。状物的具象肌理也不会不起到装饰作用,而装饰 的抽象肌理也不能不表意、传情,而表意传情的肌理 也要讲究装饰性。“材料的选择在作品中一旦被确定, 且融合在形象的整体表现中,就已经成为作者表达特 定情感体验的语言载体。 肌理的三种主要形态 1 、自然肌理 自然肌理,指不经过艺术家之手已存在着的肌理 组织,如:石纹、木纹、布 纹或纸纹等。现代人群对大自然创造的痕迹历来就有 一种好感,人们喜欢天、云、 山、水、花、草等这些自然状态的形与色,也喜欢天 然的木纹、石纹等纹理,这 图1 杜布菲有酒窝的脸 些看似并无任何含义的抽象图形式样其实都与人类内心审美息息相关。自然肌理 给人很“真实的美感,人们都有回归自然的愿望,在艺术作品中利用这种自然肌理的天然 美感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努力寻找并恰当运用自然肌理是丰富 6 作品艺术语言的好方法。如法国画家让杜布菲的作品中( 图1 ) 运用蝴蝶标本来拼贴产生出 特殊的自然肌理美感。 2 、人工肌理 人工肌理,指由艺术家的人为作用而产生的纹理组织,如笔触、墨迹、水迹、刀迹、凿 痕等等。面对各种材料,用各种手段、处理方法、加工技术,经过艰苦的构思,可以创作出 变化万千的肌理。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作品( 图2 ) 运用颜料的滴淌产生一些丰 富的肌理效果。 3 、复合肌理 除自然性肌理( 材料性肌理) 和人工肌理( 制作肌理) 外,还有一种特殊肌 理形态一复合肌理。它即有自然形态( 如竹藤、棕草、金属等的肌理效果) 又 有人工形态( 如压、拓、印、洒等) 。如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作品( 图3 ) , 既有铁皮、稻子的自然肌理,又有人工制作的肌理,画面很有感染力。 重肌理底子的制作 底子的运用充分地展现了材料特性在综合绘画中所处于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在综合绘 画的创作中,为了加大表现的力度,扩大表现的范围或 强化某种观念和思想,艺术家往往采用了强有力的材料, 这个“有力 不仅是指有造型和表现的力度,有时还真 图2 波洛克无题图3 基弗风景 正体现在材 质的量感和 质感上是强 有力的。如劳 申伯格运用 了与真实梯 子同等大小 的实心陶制梯子,如此“重量级、大体量、重材质的拼贴结合于绘画,则画面的肌理毫无疑 问应与之呼应,形成相互的作用,这就要求在画面要形成较大起伏的底子与厚重的肌理。对 材料处理的最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做好绘画的基底。通常综合绘画总会采用数种或者更多的 材料作为一件作品或系列作品的主媒材,为使材料与材料之间形成协调、衬托、对比的有机 关系。由于任何一种材料总是有其特殊的质感和肌理,所以,基底制作也要有相应的质感和 肌理。 7 厚重肌理的制作材料通常有立德粉、云石胶和固化剂、石膏粉、黄沙、水泥、细石子、 粗沙子、大理石粉等等以及丙稀塑形剂、此外还有纤维类:纱布、亚麻布、渔网、帆布、车 篷布、粗麻、绳子等等,还有某些现成品也常被结合制作为厚重基底,如树枝、衣物、草、 泥土还有石块、木块、橡胶、金属类等等、当然要把这些材质制作成一个牢固的基底,黏着 剂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有水、各种胶、清漆、油漆、大漆、水泥、各种化学类树脂、强力 的如环养树脂等。 基底制作有三个基本原则:一,与主要媒材的协调原则;二,与主要媒材的对比原则, 三,对主要媒材的衬托原则。即基底是画面的基础,主要起衬托画面的作用,或衬托主媒材( 如 油彩、水彩、水墨、或其他) 的作用,或与主媒材形成互动等等。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材 料媒介越来越多,反映在基底材料与制作上也是如此。这些材料并非画家去刻意寻找,或故 意显示材料的特殊性以求哗众取宠,也不是故意显示材料的惊世骇俗以求轰动效应,而是在 寻求表现新的媒材与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画家用它来传达自己对这些 方面的参与精神与思想观念。 三视觉冲击力i , 勺i i 化 综合绘画展现的视觉效果,无论从造型语言画面构成,实践方式还是媒介的选择,从跟 本上表现出与传统绘画的强烈的差异,这点有别于各地域的艺术文化,它是综合了多层次 多角度多画种,多选择多技法多语言多文化的艺术。它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独特性和功 能性。比如;油画中以油画材料为主,多媒介材料混合使用技法。综合材料绘画技法还有以 丙烯,水粉,水彩,色粉画等综合材料的绘画技法运用综合材料技法制作时,除颜料外,往往 选择一些非绘画材料和非传统的绘画手段来加强视觉冲击力,各种不同材料之间会产生有趣 的对比,有些材料本身还能够在构思上对主题有所帮助,甚至材料本身就能够成为画面内涵 的主题。综合材料绘画中为了加强视觉冲击力画面空间可以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张。如:被称 为“绘画浮雕”的许将作品( 图4 ) 成功地把浮雕与绘画实物拼贴与平面绘制编织成了本土 化的观念艺术话语。对手弈系列等关于棋的系列作品中,看到的只是一次次行动之后残留 的色彩笔触肌理和其他的行为之后的结果。从许江对画面的处理来看,人类在这种对抗中 是无奈的茫然的;人在其中的出现是片断性的,瞬间的;而对抗却是永恒的,不可逆转的。 许江将抽象语言同装置性柔和得非常妥帖,没太多生硬感,作品中实物的形又很自然地 8 成为抽象画面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画面视觉冲击力重要因素。弈棋系列中在制作过程 中对纸浆麻片和中国宣纸的选择上无疑考虑到了材料与内容之问的联系,力求达到对中国文 化恰当的表述。他在作品中所使用的这些材料及相应的制作技术一方面彻底改变了传统抽象 艺术的面貌,一方面也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观念化的活性因素,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创的“现 场感” “场景感”,为作品提供了想象与冥想的空间。 4 在作品中各种材料与技巧的综合运用,将材料本身美的规律组合与构成,能使绘画作品得 到强烈和丰富的视觉效果。恰当的材料选择对于作品表现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掌握更 多的综合材料制作的性能与经验,也就掌握了现代艺术的手段和语言。通过艺术家的不断探 索和努力,现代艺术的综合材料在种类与具体表现方式方面都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越来越 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开始被广泛应用。材料的开发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 发展空间,人们同益意识到综合材料的可塑性和随机性因素带给艺术语言的无穷魅力,以及 它在表达审美主体复杂、微妙的感觉心象方面所具有的丰富潜能。随着人们的发现与创造, 综合材料将更加丰富和完满视觉艺术上的魅力 四情感表达 固然,将材料自身的美发现、挖掘出来,把他们按美的规律组合与构成,这是综合绘画 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到这里并没有大功告成。在作品中各种材料与技巧的综合运用,能使以 综合材料为媒材的绘画获得丰富和强烈的视觉效果。然而,材料本身仅仅是作品的媒介,如 果单纯追求材料的表现效果,为材料而材料,那么,脱离作品精神的材料,便无任何意义可 言了,画面的艺术性也就不存在了。作品的材质美是和作品的所有其他特性同时存在的,他 们互相依存,互相辉映。另外还应该说明的是,当一种材料被合理地运用到绘画的内在含义 时,作为绘画语言的载体,它便成了一种可失去它的表现力的材料,那么即使材质本身再精 美,也仅仅是一个依附于画面外表的躯壳而已。既然艺术家要通过艺术手段与恰当的媒材来 表现对世界的看法,那么,在选择材料时就是有主题的,艺术家总是带着思考和表现的意图 去选择并恰当组合材质的。因此,看似漫无秩序,各种各样的材料,一经选择确定,就带有 主题的印记,他们都是艺术思想与观念服务的。也就是说,当进行某种创作时,必须把思想 物化为某种材质与媒介方能完成。既然材料的选择是有主题的,在体现材料自身美的同时, 必须注意材料所携带的大量社会人文的信息。 9 在伊娃海塞( e v a h e s s e ) 的艺术( 图5 ) 中,她在为自己的深邃的思想斗争努力寻找着( 不 论用什么材料似乎都是最具吸引力的) 形式的 载体,这种驱动力迫使观众不可抗拒地认同了 她在作品对自身的发现。 5 伊娃海塞是一个德国出生的犹太人。1 9 3 9 年,她侥幸没有被送进集中营,那是两岁的她 被带到了阿姆斯特丹。在孤儿院里带了两月 后,父母找到了她,并把她带回纽约。可是不 久以后父母就离婚了。1 9 4 6 年海塞的母亲自 杀。早年经历的亲密遗弃的遭遇给她带来恐 惧和忧郁,也让海塞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不断地表现着自己的情感。海塞的作品表现材料的 直接效果,1 9 6 8 年,开始决定用玻璃纤维和乳化橡胶进行创作,这主要是与材料的半透名性 和发光性有关,还有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在感觉上与皮肤肌理接近,再者,这两种材料都有 很强的触觉感。简单的形体链条一样的顺序排列,形成了她后期许多作品的结构原则,这是 在有意地模仿化学聚合物本身的基础结构一海塞试图用基本 的方法表现材料看不见的本质。海塞在1 9 6 9 年的一系列作品 中例如扩张的扩张偶然事件和无题( 冰片) 表现 了无限扩张的创作思想。正如海塞所指出的,它们是“站在荒 诞立场上的作品。这种荒诞性是通过表现空间中难以理解的 无限扩张,通过把令人生厌的表面奇妙地变幻出美丽的光感与 形式效果,通过玻璃纤维的坚固性与固化乳胶的易碎性之间矛 盾关系来实现作品。 图5 海塞扩张中的扩张 海塞说:“艺术与工作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的整个生活都是很荒诞的。我生 命中发生的每件事个人健康家庭经济状况处处都矛盾和对立。我总是很清楚我应该用 规则对应混乱线形对应团块大对应小,我总想试着去发现最荒诞和最极端的对立。 海塞在 她作品中表现对人类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的则表现尖锐的批判意识。在利用材料的过程中, 保持明锐的感受,抓住材料的内在特性,以最有表现力的处理方法和最清晰、最完美的形式 展现出这些特征,力求达到外在形式与材料内在品质的完美统一。 材质介入艺术作品中,仅以材料的外在特征来改善、丰富和加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是远 远不够的。材料本身就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艺术家在选用物质载体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一种 1 0 情感时,常常与被大众所认可的材质内在特性产生一种共h 鸟,当然这种材质表面审美现象内 在所暗示的情感与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某个地域,某种文化息息相关。这时材质充当的角 色不仅是通过它的外在特征来丰富、修饰作品的外在表现力,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材质所能 感受到的特定意义。因此,材质还具有心理通感效果,如生命与死亡,愉悦与悲痛,活力与 沉闷等等,如树皮会给人一种苍老感、而彩色玻璃会给人一种华丽感,绿色的树叶给人一种 生机、活力感等,枯萎焦黄的树叶会给人一种凄凉死亡感,同时材料还会触发一些味觉、触 觉和听觉。当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与材质的内在精神产生一种凝聚点时,从而得到充满魅力而 较完美的艺术效果,也易于观众在审美的过程中更容易融入、理解画面所抒发的情感之中。 五构成方式的整合 所谓构成,是指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 创造性的组合。构成简言之即是“分解与组合”,源于对具象的分解抽象与重新组合,其重要 特点就是如何从造型要素和自然要素中抽出那些纯粹的形态要素来进行研究。抽象的本意在 于提取,不被表面的表象和细节所迷惑,用纯粹的造型元素,专注要素与材质的构成关系, 把目光集中于造型元素是如何揭示物体内在的形式结构和如何有效地表现生命张力和情绪特 征。 6 抽象绘画沿着探究绘画中画面自身的规律:图、形、色、点、线、面等绘画要素的组合, 抽离出客观世界中的构成因素,通过主观感受到其精华,抛弃了写实再现的规则,将其个因 素在画面里重新组合。将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规律性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像搞 尖端科研的,研究的也许不被常人所理解,可对于绘画的发展是来说,它的产生是艺术史上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代绘画中,抽象绘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它不像观念绘画,也不属于 观念作品的范畴,它仅仅是绘画本身的一种独特化的语言,它可能是直接内心的。可以看到 的是抽象绘画的理念对当代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构成即是画面的生命,一 张优秀的绘画作品必定有着完整的构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里希特( 图6 ) ,他的具象、抽象 绘画都很出色。他的画透过层层的颜色,使人感到表层与下层的形、色相互作用,形成单纯、 微妙的关系。旱希特的许多抽象绘画的基底是有形象的,有的则直接在大幅的风景照片上用 油彩绘画,通过油彩与色彩照片,色彩与形象的交融互动,取得了特殊的单纯丰富的效果。 六实验性的实践 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史论 一书中认为,2 0 世纪西方前卫艺术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 它们的实验性。而拼贴则可以看成是2 0 世纪具革命性的 实验方法。实验是为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 创作或活动,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各种各样 的艺术形式,像影像、装置、环境艺术、行动绘画等等, 无不是在借用或置换拼贴语言,它们利用拼贴法创造出自 己的表现形式。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弗把材料物性的 重要性作为宗旨。他的作品经常以圣经、北欧神话、国家 图6 里希特无题 历史等为主题,并大量运用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纸、书、石头、植物等综合物质和 综合材料。基弗把物的美学和思想源 泉进行了富有才华的融合,他的艺术 是一个整体,是多种意义的复合,涉 及到历史、诗歌、社会学和宗教。他 把物质材料的移用与视觉的解读和预 示结合起来,基弗的“材料散发着 艺术家的深深悲剧情节和多重忧患意 图7 里希特风景2 识。他通过现成材料的重新整合保留了现成材料的符号性质,改变它的功能,达到视觉文本 的自律化的视觉呈现。他的作品可以通过绘画被回忆并转用于教育目的,那应当归功于基弗 从其现代主义导师那里继承下来的严格的形象控制力,以这一点与人类其他某种更高尚的才 能和天性相结合,这位怪僻而孤独的欧洲天才典范创造了一个被自知之明和怜悯之心拯救了 的世界之深刻反思的最终有着希望的景象。基弗是“新表现主义 最重要的艺术家。他的风 格结合了抽象和具象、幻觉和物质性,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他是除格哈特里希特( g e r h a r d r i c h t e r ) 以外德国最成功、最有声誉的艺术家。在美国和欧洲每一家大型当代艺术陈列馆中, 都至少悬挂着一幅基弗的画作。对于许多人而言,旅居法国的安塞姆基弗被视为德国艺术 家的典范。他思想厚重、深刻,反复不断地反思德国历史上的沉重话题、第三帝国的恐怖, 并通过双手创造出渗透着往日灾难和探究神话与神秘主义、宗教与哲学的作品。在这种艺术 中,没有任何东西是讨巧的,一切都渗透了希望被昭示的符号。出生于二战最后岁月里的基 弗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将“历史的沉积 挖掘出来。他是艺术家,更是发掘者。成为画家之前, 基弗从事过行为艺术。1 9 6 9 年,他身穿纳粹军服,举着右臂高呼胜利口号( 注:纳粹分子招 呼用语,在当时属于非法行为) ,在许多欧洲城市里让人给他拍照。这些照片在德国展出之后, 人们开始争论他是否是纳粹的同情者。他接下来的作品也引起人们对纳粹历史的注意。他画 了大量希特勒时期的或被劫掠地区的,现已成为废墟的纪念性建筑,它们一度是纳粹“千年 帝国梦想的遗迹,现已被炸毁或被烧毁。基弗画作的外观看起来似乎经历过一场劫掠一大 量厚厚的油彩和树脂、稻草、沙子、乳胶、虫胶、废金属、照片和各种各样油腻的东西堆积 在一起。然而,关于焚烧过的土地的图像,也让人联想起播种之前的烧荒一对新的生长的期 待。此外,他所展示的土地是德国的土地,是产生过浪漫主义文化传统的土地,而题于画上 的文字更使画的内容复杂化了。例如作品纽伦堡( n u r e m b e r g ) 上面写着:粹“纽伦堡一 节日一草地。批评家杰克弗拉姆( j a c kf l a r e ) 解释道:粹“这些文字脱离了其所题献的画 面,独立地唤起了关于一系列相关事物以及各种关系的联想,诸如中世纪纽伦堡的歌唱大师 以及瓦格纳为他们写的歌剧( 这正是希特勒的喜好之一) 以及二战前的纳粹集会和反犹太入 法案,二战后在此召开的战犯审判。基弗的作品一再提及纳粹时期,然而,人们无法判断他 对纳粹的真实态度。但是,不管他是批评还是同情纳粹,不可否认,基弗是一位伟大的艺术 家,其作品证明了这一事实。( 图8 ) 基弗呈现给我们的是双重意义的深厚积层,其中蕴含 的意义确实是考古学上的。他主要隐喻重建历史留给我们的片段和碎片的连贯性图像世界。 他的作品表面的裂缝不仅仅是媒质干燥带来的物质 变化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暗示:表明在这里,艺术 家的工作是一个修复整个损坏、破碎、埋葬和重新 挖掘“原作的辛勤劳动。这是一种多向化的与自 身的经历有关而选取的一个界面它被任意的手 段所替代,组成一个物质现场。当代艺术正是在这 种哲学思维的支持下,从姿态式的表白到对其语境 意义界面的关注和对观念维度的语言研究。材料的 沉重、固体状的和安置的物体作品用一种新方 式来表现空气、空间和氛围。其图像是文献式的充 满着内在延缓的时间和空间。 基弗是波伊斯的直接接班人,波伊斯在艺术史 1 3 图8 基弗 无题 上的贡献是改写了“艺术 的含义,他强调的是艺术家与社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及实物的概念向更综合媒介的方向拓展。基弗在他创作巨幅绘画的同时,也制作很多重要 的实物装置作品,他直截了当的解构了许多主题性的材料历史和神话,戏剧性的使之流于荒 诞。在此过程中,一些极其严肃的露骨的神圣以及很可能是毒害性的意义,都在一种醉人的 外表下释放出来。用基弗的话讲:“我带着联系我们意识和经历的象征进行创作,这象征将同 时引起一连串对我们自身的反省。”他的解构意识是一种带有修正性的,包容着科学的、道德 的、美学的、宗教的和知觉的崭新体系。作品以象征性的形式和半抽象的环境反省历史,将 历史置于当代的环境来重新评估,在追求伟大历史和神话的期待中,以解构意识来消解历史。 “艺术的高层精神是形而上的道,它不是对具体事理的解脱与挽救,而是通过形而下的器 感性形式表达艺术家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整体感悟。 七创作感言 我即将完成的毕业创作伊德日攻( 图9 ) 从准备工作、构思、到创作实践大概花了整 一年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当中获得了一些对绘画理论与创作的基本的认识和把握画面的一些 技术性的能力,可以说是我研究生三年学习与实践的一个总结。 从去年春天开始在导师王荣先生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进入到了创作状态,慢慢摆脱了以 前所学习到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王万荣90课件
- 职业康复职业培训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医学教研室93课件
- 水电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押金退还与赔偿协议
- 2025版拆除工程安全监理合同-重点措施与施工安全培训记录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服务合同
- 2025版绿化工程苗木运输及栽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合同管理部门合同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旅游车辆租赁与景区旅游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合同模板文件
- 农村自建房租房合同范本
- 虚拟化平台日常运维指南与规范
- 2024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c)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管线及设备开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