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D Q/*有限公司 发布2005-4-1实施2005-3-1发布*(型号)*保护装置(名称)Q/*2005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Q/*2005前 言本标准由*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技术质量部标准化负责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审 核: 标准化审查: 批 准: *(型号)*保护装置(名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型号)*保护装置(名称)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等。本标准适用于*(型号)*保护装置(名称)(以下简称产品),作为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和应用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00.49-2004 电工术语 电力系统保护(eqv IEC60010(448):1987)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标志) (eqv IEC60529:1989)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 (idt IEC60950:2001)GB/T5169.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针焰试验(idt IEC60695-11-5:2004)GB/T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与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dt IEC60255-21-1:1988)GB/T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eqv IEC60255-21-2:1988)GB/T14598.3-2006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eqv IEC60255-5:2000)GB/T14598.9-2002 电气继电器 第22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三篇: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idt IEC60255-22-3:2000)GB/T14598.10-2007 电气继电器 第22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4篇: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idt IEC60255-22-4:1992)GB/T14598.13-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1部分: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eqv IEC60255-22-1:2005)GB/T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idt IEC60255-22-2:1996)GB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JB/T4259-1996 热带量度继电器及保护装置技术要求JB/T7828-1995 继电器及装置包装贮运技术条件GB/T 14598.162002 电气继电器 第25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IEC 60255-25:2000, IDT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61000-4-8:2001)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61000-4-9:1993)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0:1993)GB/T 14598.172005 电气继电器 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GB/T 14598.182007 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3 术语和定义GB/T2900.4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产品型号分类及额定参数4.1 产品型号4.1.1型式及分类 a) 装置的安装方式为嵌入式安装。b) 装置结构为插件式结构。 c) 装置接线方式为后接线方式。4.1.2型号及含义a) DHP-821 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b) DHP-825 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c) DHP-827 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d) DHP-829 微机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4.2 额定电气参数4.2.1工作电源a) 额定电源电压:220V,允许偏差:直流 -20 %+10 %。交流 -15 %+10 %b)直流电源纹波系数:不大于5%。c)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差:-5%+5%;4.2.2交流回路a)交流电流:5Ab)交流电压:100Vc)额定频率:50HZ5 技术要求5.1 试验的环境条件5.1.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a) 环境温度:+15+35。b) 相对湿度:45%75%。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5.1.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基准条件)a) 环境温度:+202。b) 相对湿度:45%75%。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5.1.3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标称范围)a) 环境温度: -10+55b) 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 周围环境5.2.1不允许有超过5.21规定的电磁干扰存在。5.2.2使用场所不出现超过GB/T14537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5.2.3使用场所不应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介质,不应含有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涂覆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蒸汽及有严重的霉菌存在。5.2.4户内或户外有遮蔽条件的产品的使用场所应有防御雨、雪、风、沙的措施。5.2.5场地应符合GB/T9361中B类安全要求的规定。5.2.6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中4.4的规定。5.3 一般要求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和签署完整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对使用于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产品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JB/T4259有关规定。5.4 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产品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为-25和+70。在运输、贮存条件下,不施加激励量的产品应能耐受此范围的温度而不出现不可逆变化的损坏。5.5 电源影响当电源在 4.2.1 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能可靠工作。5.6 温度影响当温度在 5.1.3 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能可靠工作。5.7 最高允许温度当周围环境温度为+55时,产品的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分别施加1.1倍额定值,a)产品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为105,不致出现绝缘或其它电气元器件损坏现象。b)长期带电工作的发热元件,最高允许温度为150,并对其相邻的元器件不致产生有害的热影响。5.8 过载能力5.8.1交流电流回路:2倍额定电流下,连续工作;10倍额定电流下,允许10s;40倍额定电流下,允许1s;5.8.2交流电压回路:1.4倍额定电压下,允许10s。产品经过过载检验后,应无绝缘损坏,线圈及结构零件应无永久性机械变形。5.9 绝缘性能产品应能在干燥和没有自热的条件下检测绝缘性能。5.9.1绝缘电阻5.9.1.1试验部位a) 各电路对外露的导电件(相同电压等级的电路互联);b) 各独立电路之间(每一独立电路的端子互联)。5.9.1.2绝缘电阻测量产品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以及产品中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5.9.2介质强度产品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以及产品中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之间,应能承受2kV(额定绝缘电压63V)、500V(额定绝缘电压63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5.9.3冲击电压产品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以及产品中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带电的导电电路之间,应能承受冲击电压波形为标准雷电波,峰值为1kV(额定绝缘电压63V)或5kV(额定绝缘电压63V)的试验电压,此后无绝缘损坏。检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损坏的闪络现象。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介质强度,此时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5.10 承受振动响应能力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128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能力。5.11 承受振动耐久能力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128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耐久能力。5.12 承受冲击响应能力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453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响应能力。5.13 承受冲击耐久能力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453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耐久能力。5.14 承受碰撞能力产品应具有承受GB/T1453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碰撞能力。5.15 耐湿热性能产品在最高温度为40,检验周期为两周期(48h)的条件下,经交变湿热检验,在检验结束前2h内,用电压等级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本标准5.9.1规定部位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5M,测定本标准5.9.2规定部位的介质强度,检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5.16 承受脉冲群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14598.13规定的频率为1MHz及100kHz脉冲群干扰,第一个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0kV。5.17 承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14598.14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静电放电干扰。5.18 承受辐射电磁场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14598.9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辐射电磁场干扰。5.19 承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14598.10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快速瞬变干扰。5.20 冲击浪涌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14598.1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浪涌抗扰度试验。5.21 承受传导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14598.17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5.22 承受工频磁场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 17626.8-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5.23 承受脉冲磁场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 17626.9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5.24 阻尼振荡磁场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GB/T 17626.10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5.25 承受工频干扰能力产品应能承受IEC 60255-22-5:2003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的工频抗扰度试验。5.26 电磁发射试验产品应符合GB/T 14598.162002中4.1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和4.2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5.26.1射频传导发射限值见表6。表1 传导发射限值频率范围/MHz限值/dB(V)准峰值平均值0.150.579660.53073605.26.2射频电磁场发射限值见表7。表2 射频电磁场发射限值发射频率范围MHz在10m测量距离处辐射发射限值/dB(V/m)准峰值3023040230100047按表8和表9规定的电磁发射限值和有关规定评定试验结果。5.27 承受辅助激励量中断影响的能力产品应符合GB/T 8367中2.4的规定,辅助激励量中断时间为50ms,产品不应以错误的方式改变其输出状态。5.28 连续通电试验产品完成调试后,在出厂前,装置应进行100h(常温)或72h(+40)的连续通电试验。5.29 触点性能5.29.1装置的跳合闸出口触点容量: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A、时间常数为5ms0.75ms,容量为50W的直流有感负荷;5.29.2装置应能可靠动作及返回1000次。5.30 功率消耗5.30.1交流电流回路:当额定电流为5A时,每相不大于lVA;当额定电流为1A时,每相不大于0.5VA;5.30.2交流电压回路:当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1VA;5.30.3直流电源回路:不大于20W。5.31 结构及外观要求5.31.1装置应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防辐射电磁场干扰的防护措施,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为一体,并具有可靠的接地点。5.31.2产品的金属零件应经防腐蚀处理。所有零件应完整无损,产品外观应无划痕及损伤。5.31.3产品所用元器件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5.31.4产品零部件、元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并实现可靠的机械和电气连接。5.31.5同类产品的相同功能的插件、易损件应具有可换性,不同功能的插件应有防误插措施。5.31.6产品的调整、整定应方便,调整整定后应能锁定。产品应有防护外壳,不打开外壳应能观察到指示值和整定值,只是打开外壳后才能调整整定。5.32 安全要求5.32.1外壳防护(IP防护)产品应有外壳防护,防护等级为IP20。5.32.2绝缘配合产品的绝缘配合应同时考虑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两个方面,且爬电距离不得小于电气间隙。产品外部(即壳体外部)任意两个外露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4mm(对工作回路额定电压不大于60V为2mm),外露的带电部分与暴露的金属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6mm(对工作回路额定电压不大于60V时为3mm)。5.32.1着火危险防护产品应具有GB4943中规定的V2及以上阻燃等级,能承受GB/T5169.5中严酷等级为20s的针焰试验。5.32.2电击防护5.32.2.1产品应具有GB14598.27中规定的电击防护措施,产品的安全类别至少应为类。5.32.2.2当施加1.1倍额定电压时,各带电电路与连在一起的所有可能触及的导电件之间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GB14598.27中的规定。5.32.3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见8.1.7。5.33 性能要求视产品而定。5.34 功能要求视产品而定。6 检验方法6.1 检验条件,按GB/T7261-2008第4章的有关规定。6.2 结构及外观要求检查,按GB/T7261-2008第5章的有关规定。6.3 测试5.4温度的极端范围极限值影响,按GB/T7261-2008第9章方法的规定,合格判据为:a)零、部件材料不应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b)产品主要性能应符合产品企业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6.4 测试5.7最高允许温度,按GB/T7261-2008第8章的方法发热要求,允许温升按GB14598.27中的规定。6.5 测试5.8过载能力,按GB/T7261-2008第14章的方法。6.6 测试5.9绝缘性能,按GB/T7261-2008第12章的方法。6.7 测试5.10承受振动响应能力,按GB/T11287规定的方法。6.8 测试5.11承受振动耐久能力,按GB/T11287规定的方法。6.9 测试5.12承受冲击响应能力,按GB/T14537-1993规定的方法。6.10 测试5.13承受冲击耐久能力,按GB/T14537-1993规定的方法。6.11 测试5.14承受碰撞能力,按GB/T14537-1993规定的的方法。6.12 测试5.15耐湿热性能,按GB/T7261-2008第9章的方法。6.13 测试5.16承受脉冲群干扰能力,按GB/T14598.13-2008中的方法,测试时产品内元器件不应损坏,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拒动。6.14 测试5.17承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按GB/T14598.14-1998中的方法,测试时产品内元器件不应损坏,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拒动。6.15 测试5.18承受辐射电磁场干扰能力,按GB/T14598.9-2002中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16 测试5.19承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按GB/T14598.10-2007中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17 测试5.20冲击浪涌干扰能力,按GB/T14598.18-2007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18 测试5.21承受传导干扰能力,按GB/T14598.17-2005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19 测试5.22承受工频磁场干扰能力,按GB/T 17626.8-2006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20 测试5.23承受脉冲磁场干扰能力,按GB/T 17626.9-1998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21 测试5.24阻尼振荡磁场干扰能力,按GB/T 17626.10-1998的方法,被试产品不应误动和损坏。6.22 测试5.25承受工频干扰能力,按GB/T14598.19-2007的方法,试验期间,被试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不误变位,试验后不应损坏。6.23 测试5.26电磁发射试验,按GB/T 14598.16-2002的方法,其射频传导骚扰电压值应满足GB/T14598.16-2002的要求。6.24 测试5.27承受辅助激励量中断影响的能力,按GB/T 8367-1987的方法,装置不应以错误的方式改变其输出状态。6.24 测试5.28连续通电试验,被试产品不应损坏。6.25 测试5.29触点性能,按GB/T7261-2008第15章的方法,产品施加的输入激励量为产品企业标准规定值,辅助激励量为额定值,试验速率为产品企业标准规定要求。检验结束后,产品不应出现机械损坏和紧固件松动,主要性能符合产品企业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准确度不得超过规定值的两倍。6.26 测试5.30功率消耗,按GB/T7261-2008第7章的方法进行检验。6.27 测试5.31结构及外观要求,按GB/T7261-2008第5章的方法进行检验。6.29 测试5.32.1外壳防护,按GB4208的规定。6.30 测试5.32.2绝缘配合,按GB/T14598.3的规定。6.31 测试5.32.3着火危险防护,按GB/T5169.5的规定。6.32 测试5.32.4电击防护,按GB14598.27的规定。6.33 测试5.32.5安全标志,按GB14598.27的规定。6.34 检验5.33产品性能,按GB/T7261的规定或产品标准单独规定或其它标准的规定。6.35 检验5.34产品功能,按GB/T7261的规定或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 检验规则7.1 一般规定产品检验分为定型检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2 定型检验7.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定型检验a) 新产品定型前;b) 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元器件、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产品因不合格而停产,首次恢复生产时。7.2.2产品定型检验项目为产品企业标准中的全部技术要求项目。7.2.3产品定型检验的全部项目均合格,才判定定型检验合格。7.3 型式检验7.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a) 正常生产后的定期检验,其周期由产品标准规定,装置一般为4年;b) 产品停产超过上述规定周期后再恢复生产时;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时(检验项目按相应规定)。7.3.2除7.3.1c)外,型式检验项目5.45.19、5.27、5.295.31、5.335.34。7.3.3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装置采用二次抽样,每次抽样一台。第一次合格判定数Ac为0,第二次抽样合格判定数为1不合格判定数为2。7.4 出厂检验7.4.1 每台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7.4.2 出厂检验项目为产品企业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和本标准5.9.1、5.9.2、5.28、5.33、5.34。7.4.3 出厂检验的合格判定为全部检验项目合格。8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8.1 标志和标签8.1.1 每台产品应有铭牌或相当于铭牌的标志,内容包括:a) 制造厂名称和(或)商标;b) 产品型号和名称;c) 规格号(需要时);d) 额定值;e) 整定范围和刻度(需要时);f) 产品制造年、月;g) 产品的编号;h) 具有端子标志、同极性端子标志和接地标志的内部接线图。注:如果铭牌上无法绘制内部接线图,允许在其它明显的部位标志或在产品说明书中提供。8.1.2 产品的端子旁应标明端子号。8.1.3产品线圈上应标明:a) 线圈代号;b) 额定值(有要求时标明);c) 直流或交流标志(有要求时标明);d) 线圈数据(由产品标准规定是否标明及标明哪些内容)。注:线芯截面大于0.5mm2导线绕制的及有特殊要求的电流线圈,允许不加标志。8.1.4 装置内部的继电器、集成电路、电阻器、电容器、晶体管等主要元器件,在安装它们的印制电路板或安装板上应标明其在原理接线图中的代号。8.1.5 静电敏感部件应有防静电标志。8.1.6 产品外包装上应有收发货标志、包装、贮运图示标志等必须的标志和标签。8.1.7 产品的相关部位及说明书中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见GB16836。8.1.8 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质量证明文件或包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整版)苏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重点小学真题(比较难)及解析
-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及答案经典
- 建筑八大员的质量员设备安装专业岗位技能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全国财政预算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气中级工程师考试岗位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
- 小学梦想社团活动方案策划
- 阅读课程招生活动策划方案
- 旅游客户咨询方案范文
- 肉圆营销方案
- 公司桶装水活动方案策划
- 危险化学品装卸管理课件
- 减肥与能量代谢课件
- 世赛基地管理办法
- 2024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高清版)DB11∕T 2453-2025 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通 用要求
- 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讲课件
- CJ/T 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
- 代持股合同范本8篇
- 机场安检员笔试题及答案
- 法院赔偿申请书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