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电源辅助端供电系统总结.docx_第1页
小功率电源辅助端供电系统总结.docx_第2页
小功率电源辅助端供电系统总结.docx_第3页
小功率电源辅助端供电系统总结.docx_第4页
小功率电源辅助端供电系统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功率开关电源中辅助供电VCC设计相关总结 开关电源是系统供电的核心,而IC的VCC供电又是开关电源的核心。在debug的过程中多时候通过观察VCC波形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或者直接就是VCC异常导致的。小功率的基本是使用简单的绕组整流提供VCC,大功率的电源有专门的供电电源,但此供电电源里也存在绕组整流供电。针对VCC,网上看到的比较零散,同时也发现有一些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将结合自己开发产品过程中碰到的相关问题,对小功率电源中辅助供电VCC设计相关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同时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共同探讨,提高。本帖目前主要从以下几点阐述,先列个大纲:1.连接到VCC的3种典型启动方式的优劣分析;2.空载的VCC电压到底该设置为多少;3.D1、R1、D2的作用和选择;4.VCC与功耗的关系(空载和短路);5.VCC绕组与EMI的关系;6.与VCC有关的几个典型问题一、 连接到VCC的3种典型启动方式的优劣分析1. 第一种方式:从整流桥后的Vbulk处接电阻到VCC,见下图的R3、R4。此处要注意R3、R4的耐压,如果是普通的1206电阻,至少要3颗;用高压类型的,也最好用2颗。这种启动方式是早期的,由于R3、R4一直在消耗功率,在追求低空载功耗的今天,基本已被淘汰(对效率要求不高的小功率电源可以使用)。2. 第二种方式:从整流桥前的L或者N处接电阻到VCC,见下图的R2、R3、R7。这种启动方式比第一种相比,R上的功耗降低了,缺点是启动速度变慢了,但一般电源的开机时间要求并不严格,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也是目前用的较多的启动方式。减小启动电阻可以起到提高启动速度,但是效果有限,因为不可能减的非常小,有能耗要求。对于存在X电容放电电阻的,还可以利用这放电电阻,见下图。可以省去多余的启动电阻,节省空间和成本。3. 第三种方式高压启动以上两种方式在启动结束后都有功耗,且启动速度不够快,第三种方式高压启动,可以避免这两种不足。高压启动一般是通过内部电流源给VCC电容充电,充满由VCC绕组供电后切断电流源,断开电阻,损耗低。切断恒流源,是IC内部的逻辑,相当于HV脚与bus断开了。辅助绕组的电压与HV pin不直接相连哦,且电平关系,不会有电流流过电阻。启动速度快,损耗低是高压启动的优点,但其成本会增加,对成本敏感的小功率电源而言不是首选。 算电阻的阻值需要按照低压来计算,以满足最小的启动电流。确保IC低压可以启动。算电阻的功耗需要按照高压来计算,确保在高压的时候电阻的功率降额满足要求,不至于烧坏了。2.空载的VCC电压到底该设置为多少?有说法是设在Vcc(min)之2V左右,这算经验值,但并严谨。此时虽然可以保证VCC工作,但在一些动态的时候可能出问题,见下图。在时间t内,Vo下降很慢,此时原边MOS不传递能量,但VCC由于IC耗电导致下降速度大于Vo,如果VCC设计不够高,很容易下降到下限值导致VCC重启。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加假负载,让Vo的下降速度大于VCC,这种方式在追求六级能效要求的今天,不会采用。2、加大VCC电压,也就是增加VCC绕组圈数,这会增加几个mW的功耗;3、加大VCC电容,但需要确认开机时间是否会超出规格;4、加快环路反应速度,这需要重新确认相位和增益裕量。由于VCC跌落到多少与IC功耗,VCC设定值,环路反应速度等有关,我的建议是:在最恶劣情况(一般为满载切空载)VCC跌落到的最小值要大于Vcc(min)1V以上。具体取多大需要折中考虑。3.D1、R1、D2的作用和选择见下图:一般是C2远大于C1,通过D1的隔断,较小的C1可以使启动时间更快,较大的C2和C1一起提供稳定的VCC电压。 启动电流经Rstartup对C1充电,直到VCC达到UVLO(on)点,之后IC开始工作打出驱动(此时VCC开始掉电,见下图),待VCC绕组电压建立稳压。在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C1的取值,不能太小,需要撑到VCC绕组电压来接管,否则IC将进入不断的重启状态。尤其是输出需要带容性负载,Vo建立较慢,VCC需要维持更久。 C1小是为了启动快,C2大是为稳定工作后提供能量。如果C1大,就会导致启动慢,加的那个二极管就失去作用了。 关于D2的选择很关键,有人说用快管,有人说用慢管,在实际的产品中慢管、快管均有用到,如何选择取决于D2对传导、辐射以及stress的影响。关于R1,在此处承受压降,使空满载的VCC电压变化范围不要太大,这是其一。要注意R1的耐压,一般为几个ohm,根据功率来算耐压可能1V都不到,建议至少用0805封装。R1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当作跳线,方便layout走线。R1的第三个作用是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可以作为fuse用,从而满足安规要求。D2的选择是很重要,实际产品中慢管和快管都可以,但是有没有挖掘更深的原因?一般来讲,D2的反向恢复时间要大于反激次级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原因:如果比次级的整流管还要快,那么漏感尖峰会使IC OVP 保护。R1电阻的第四个作用,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抑制漏感Spike尖峰以免IC OVP。1、抑制尖峰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对传导的高频段和辐射对有好处,电阻也起这作用。2、关于IC的OVP作用,你可以去量尖峰电压的时间,很短的,OVP检测为了避免误触发会有个delay时间,不要这电阻也不会触发OVP。实际中我经常把这个电阻用0ohm电阻。一般是这样的:1、有个几百nS1uS的blanking delay,如果尖峰小于这个时间宽度就没有问题。2、需要持续几个周期都达到保护阀值才会触发,具体几个周期看IC内部设定。4.VCC与功耗的关系(空载和短路)Ploss=VCC*IC空载工作电流(一般为0.5mA1mA),一般情况下不必太在意,但对于超低功耗要求的电源,比如要求空载功耗小于30mW、10mW甚至更低,此时VCC的功耗设计就显得很重要。下面说一下短路功耗:输出短路时的输入功率与原边的电流的IPK有很大的关系,限制IPK是一个方法。但IPK需要MOS开通才有,因此也可以选择以下的方式来进一步降低短路功耗。VCC在over load时的情况:VCC在前两次到达VCC(on)时不打出脉冲,直到第三次才打开脉冲,这样的模式对降低短路功耗非常明显。对短路功耗要求高的电源,可以选择具有这样功能的IC。该电路启动电路非常好使,启动非常快,就是成本不占优势,但是对于IC内部没有集成高压启动的时候可以使用该电路加快启动速度。5.VCC绕组与EMI的关系VCC绕组与EMI有关系大家都已有共识,但到底影响有多大,影响什么频段呢?在小批量测试中发现有的EMI很好,可以达到10dB以上,有的很差,见下图,存在一致性问题。以上结果虽然过认证没有问题,但明显裕量不足,在批量的时候会出问题。下面为经过调整VCC绕组后的波形,裕量都有10dB以上。以下供参考:1、既然在输出端加共模电感有效,那一般也可以把这个共模电感加在输入端,至于圈数和core的值根据实际可能要微调。2、如果这个干扰有通过变压器,就可以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寄生电容来达到平衡(寄生电容不是越小越小也不是越大越好)。3、要看此干扰是谁产生的,比如是副边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或者线路寄生参数谐振产生等等,可以加磁珠,改变谐振参数这些招来抑制。6.与VCC有关的几个典型问题第一个就是低温下,电源无法启动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碰到过,尤其是初做电源的人。其原因是低温下,VCC电容的容值降低,在VCC为IC供电但aux winding还未接管时间内,VCC下降到Vccmin以下而不断重启。解决方法一般是加大VCC电容,这个简单、方便。第二个是打ESD时,会损坏控制IC。经过进一步确认是VCC pin的GND之间短路。观察VCC波形发现在打ESD时VCC上的电压会超出IC VCC规格的上限。解决方法是调整VCC绕组与副边绕组的耦合,使之耦合更好,同时在VCC处增加稳压管第三个就是在动态的时候,VCC无法维持住导致VCC不断重启。在第四页有详细的解释,同时也给出了解决对策。下面波形也模拟仿真了这种情况。7VCC端 设计的原理是当vcc上升到工作电压后,电路启动,然后由辅助绕组来供电,是这个意思吗?我这个仿真的vcc电压会一直上升,辅助绕组不会被二极管屏蔽了吗?一旦converter启动,与Probe1-node相连的辅助线圈,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电压源Vcc,由叠加原理得,Probe1-node被钳位到Vcc.你说的被屏蔽意思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如果阴极电位高于阳极电位,一直无法导通是吧?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说那种情况不可能发生是因为假如不导通,电容撑不住,VCC电压就会掉到阳极以下,VCC绕组迟早要过来接管,只是时间快慢而已。 由叠加原理,先计算高压启动交流电单独作用时Vcc的电压。由于辅助绕组被看作电压源,因此视为短路,由于二极管1n4148反偏,相当于开路;此时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