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的ct s p a c e 协l d i t i o n a ln o w e r - 锄d b i r dp a i n t i n gi sc 秭o di l l ,t :i l em 咖t a s kf 1 0 ri 皿o v a t i o ni n t h i sa r tf o h ni sh o wt oa c l l i e v ei n s t a n t 筮l di m m e d i a t eo b s e r v a t i o n 锄da w a k ep e o p l e s s p e c i a l f e e l i n g st o w a r d st l l es m i n 百yf i 锄i l i 盯e l e l l l t si l i 廿l ep a i n t i l l gb yw a yo f v i s i o ns t o n n ,n l ec o n c 印to f d e 触l i l 撕z a t i o n w 弱丘r s t ”tf 0 刑矾b y s i 雒f o m a l i s t s 1 1 1 【l o v s l 哕a tt l l eb e g i n l l i n go f2 0 恤c e n t i l 哆d e 铀i l i 耐z a t i o n 弱t l 坞t e 册i m p l i ,i st o p r e s 咖t l l ef i 锄i l i 盯l i n g si nl l i 伽l i 缸f 0 加s 雒t o l l i e v et l l eb e s ta r t i s t i ce 筇e c t i t t 衄d st oa v o i df a m i l i a rw a y sb u tt op s e n te s s e n c eo ft h et l l i n 暑;si l lm ee y c so fa s t r a n g e r t h 璐,f e 骶幽n gi i l s t e a do f b a 玎e i ie 疵c ti sa c l l i e v e d f 0 ra n i s t s ,d e 缸i l i l i 撕z a t i o ni s 蕊 i m p o r t a n tm e a i 珞o fc r e a t i o nt 0p a na w a y 丘0 mo r d i i l a 巧l i f e 孤dt 0e i l l l 锄c et l l e d i 伍c u l 锣a n dp e r i o do f v i s i o n t h ev a l u eo fa r t i s t i c 删i o n1 i 鼯i i ii t so r i g i i l a l i 劬a r c i t y 锄dl l i l i q u e n e 鼹 f l o w e r - a n d b i r dp a i l l 血gh 弱t 0s e e ki t sc o n t e m p o r a d rc h 锄c t 耐s t i ci nm ep 斌e 豁o f 耐昏n a l i t yt r a m f 0 珊a t i w l l i l ea tm es 锄e 胁e ,d e 丘嘶l i 撕z a t i p m y i d 瞄r c a l i s t i c 锄dn l e o r c t i c a lb a s i sf 0 ft l l i s 缸狃s i b 加a t i o nt ob 1 e a ka w a yf i mt l l e 劬d i t i o 璐 d e i l i 耐z a t i o ni i l 蛔i n g sm 出ep o s s i b l em en 唧l i f eo fn o w * a n d b 矾p 咖t i n g 锄de x p 0 t 1 1 e 骼s e n c eo fl i f e t l l i si st l l er c s p o l l s i b i l i 锣o f 廿圮t i i i l ea n dn 坨m o s t s i 嘶孤t 麟,e l a t i o no fd e f - 锄i l i a r i z a t i o n t h o w h 0b r e a ka w a y 幻mt r a d i t i o 璐a n d c r e a t et 0 l en e e d so fc o n t 锄p o m 哕、阳d da i l l l l o v a t o 璐o n l yb yb r c a l ( i 1 1 9a w a y 自哪 m el i i l l i t so f 的d i t i o 璐锄df 0 1 l o 丽n gt 1 1 eb r c a t h eo fn l et i l mc 粗n o w 昏缸d - b i r d p a 锄血g 犹1 1 i e v e i t sc o n t 铋1 p 哪血e 豁 k e yw o r d s :c o n t 锄p o r a 哆n o w 昏觚d b i mp 柚i n g s c h 锄ad e f 锄i l i a i i z a t i o n h l e 、,i t a b i l i t ym e a 璐 i 独创性声明 乒位论文题目:当岱莅皇画图式= = 陋生化= = 硒究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开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r 特别标注。此外,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 炙、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 暑 庐,甥 7 签字日期: 2 0 0 8 年缈月谚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毛,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年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仑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驴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弘,u 学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腓妒月夕粕 签字日期:另礴乞明易彩日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绪论 一、本选题研究的原由 。中国画变革难,花鸟画更难”,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为什么发展缓慢,一方面是由于 缺乏时代感与情感,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花鸟画的图式流传至今似乎在程式化 的泥潭中没有什么改观。毫无疑问,当代花鸟画的图式创新是一个几近令人疯狂而绝望的问 题,这也是摆在花鸟画画家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花鸟画具有悠久的历 史,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具有典型中国艺术创作和审美情趣的国粹,但这并不意味着花鸟 画的创作就应该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传统的花鸟画多采用一种疏朗简约的构图方式,然而 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中国画的欣赏方式已从原来的案头把玩逐渐演变为大厅展示,供人浏览, 那种疏朗简约的图式缺乏视觉张力,显然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随着社会的 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花鸟画也应该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也应该“与 时俱进”。物极而反,物极而化,花鸟画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时代的要求,如何开拓新的审美领 域和具备新的面貌,这是每一个花鸟画家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从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花鸟画话语的当代转换日渐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文化问题,人们 对于花鸟画图式创新的讨论从来没有平息过,然而老生常谈的笔墨、色彩、构图创新已没有什 么新意可言,创新也不过是口号化的空洞概念。虽然对于陌生化方法的运用在花鸟画创作中是 古已有之的现象,但是并没有人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证。因此,在花鸟画艺术理论研究领域, 我们有为花鸟画创新寻找一种新的学科语言表达的需要 克雷齐在心理学纲要 中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 。完全确实的情境( 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 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所以新奇的东 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的层次并进而 保持它,而“陌生化哆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2 0 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艺术 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 为2 0 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并以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 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穷组合的迷宫一的缔造者 我们发现“陌生化一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新的形象的代言词,它体现了艺术创新的无限 可能性和可探索性,以及新奇的体验性。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它更多地表现在从理论出 发对观念和方法不断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在当代花鸟画创新也不例外。 对于当代花鸟画而言,“陌生化”理论的借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为创作观念 的表达和方法的具体运用。不可否认的是,在花鸟画艺术实践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陌生 化一直是作为一种艺术思维的方式存在的,但未必真正从理论层面上来研究探讨。近三十年 来,这种艺术思维在当代花鸟画家那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张扬。当代花鸟画的题材内容、精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神表达,特别是图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叛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是说,这就是陌生化。 他们不理会程式化的规则,努力探询花鸟画图式表达的。当代性”。他们在三个方面延伸了“陌 生化”的艺术思维:图式语言的陌生化、图式语言组合的超常性和图式语言表达的体验性。 在当代花鸟画的创作中,陌生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理念。 基于以上原因,再结合三年来我的创作实践体验,我选择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一作为 研究课题。花鸟画图式的“陌生化”为其生命发现新的可能,并让人们从熟视无睹的程式化花 鸟画中见出奇特,见出生活的本质。研究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 陌生化理论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从传统走向当代,乃是在当代语境下的觉悟者。在创作中敏 锐捕捉时代的气息,冲出传统花鸟画程式化图式的樊篱,从而实现当代花鸟画真正意义上的“当 代性”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陌生化”理论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初,上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到现在,它已经成为全 世界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方法和品评标准。通过本人的艺术实践和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我发现花鸟画图式创新和“陌生化”理论有着本质精神的相通性。虽然绘画语言的陌生化倾向 在花鸟画中一直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在理论上的研讨和关注远远不够,特别是相对山水和人物 画来说,当代花鸟画图式在陌生化研究方面显得十分薄弱。 l 、本人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国外大量资料基础上,有对于文学领域“陌生化一理论研究的 大量专著和论文如北京师范大学张冰先生的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 ;杨帆发表于 学术界: 2 0 0 3 年第3 期的 ;杨向荣、熊沐清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 2 0 0 3 年0 2 期的取 消“前在性一“陌生化”命意解读;杨向荣、曾莹发表于俄罗斯文艺 2 0 0 5 年0 2 期 的 ,但是目前没有查阅到关于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研 究方面相关的国内外的专著。 2 、有在国内各期刊杂志和文献索引( 1 9 7 9 2 0 0 8 ) 中有查到关于中国艺术陌生化的零星散 论,查阅到的信息如下: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元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陌生化理论及中国艺术的陌生化倾向研究”项目、华中师范 大学2 0 0 5 级硕士生王昌凤论现代艺术的陌生化特征 硕士论文等虽然有对中国艺术的陌生 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中间没有提及中国画或花鸟画。解安宁发表于 2 0 0 4 年第1 0 期中国画创作的陌生化思考 ;宋文翔发表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1 1 期 的 1 9 9 6 年0 6 期的异在的图式及其延异;贺万里发表于中国古代花 鸟画图式的伦理意义;王平发表于美术观察2 0 0 3 年1 1 期的中国花鸟画图式语言及时 代性探微;吴金铭发表的 j ,2 0 0 6 年第0 5 期 评崔基旭先生的中国花乌画技法研究) 赵文坦( 宿卅f 学院学报 j ,2 0 0 2 年第二期, “李蒲星:建构当代中国画评价标准) 。载美术观察) j 】,2 0 0 3 年第6 期,第9 5 页 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当代花鸟图式的困境 览中看到花鸟画以外,在其他比较有影响的国内当代艺术展览( 如:北京双年展、上海双年 展、成都双年展等以及各种新锐展等;国际上,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赛尔文献 展、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等) 中很难看到中国画的影子更不要说花鸟画。从2 0 0 0 年到目前为止, 在东方视觉网当代艺术展览史中能够搜索到的除了一些零零星星的水墨画展以外,没有一个 以。花鸟一冠名的展览。n 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花鸟画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缺席一了。 也诚如在0 8 年罗中立奖学金艺术作品展前言中所言,中国画是“很吃亏”的,而这种吃亏首 先体现为在图式上被当代架上绘画和架下艺术的盛行给所带来的强势的视觉冲击力打败 花鸟画艺术是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在今天数码化和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 花鸟画这种传统画种如何才能摆脱“弱势”、“本土一等非主流性质的限定词,重新回到当代 文化创造的舞台上,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1 3 2 当代花鸟画创作中图式的困境 一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于传统花鸟画所约定俗成的章法形式以及图式语言在中和雅 淡的审美情趣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向来以“折枝”形式为主,大都只描绘一小簇花、 一小丛竹子、一两只禽鸟,且美其名日“赏心只有三两枝川3 、。动人春色不须多川,看久了 便萎靡消沉。老祖宗早为我们总结出一整套的方法和技巧,一些后来人以为就在这个框架里 做足功课就可以了,得来全不费工夫。不可否认,花鸟画流传至今有它独到的艺术生存方式, 比如。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比兴手法、笔墨意韵、还有其程式化的表现图式。然而,正 是由于传统花鸟固有的文化属性,它就随它固有的图式而留存于历史,而历史总创造新的东 西在当代文化、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之后,当代花鸟画所面临的困境就显而易见。 或许从历史上看花鸟画取得的成就过于巨大,结果竟使得当前的花鸟画陷入了平庸无奇 的境地。当今花鸟画坛实可谓:沉闷幅“有一个相当严重的现象,就是花鸟画的重复、雷 同太甚,内容的雷同,风格的雷同,画法笔墨的雷同,比比皆是,有许多甚至是以模拟前人 或名家为能事的。”坫再看看世面上大量抄袭模仿的花鸟画作品,就再清楚不过了这类所谓 的。画家”师古人之迹,不师古人之心,师古人之心不师自己之心,根本不懂古人也不懂自 己。中国人习惯于眼睛只盯着中国画传统,甚至写意画传统,就好比近亲结婚生出来的 子孙,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甚至还有不少痴呆儿出来”的确,由于花鸟画尺幅小、描绘 物象小的特点决定了它自古以来始终依靠传统程式存在和发展,这也使得很多画家和学习者 误将传统技法和传统程式当作中国花鸟画的传统来学习,导致花鸟画发展面临着一种困境: 作品不仅缺乏艺术活力与生命力,而且画面图式平板且趋于程式化和雷同。 ”在东方视觉冈当代艺术展览史中所能搜索到的,从2 0 0 0 年到目前为止,当代。花鸟”展为零;相关。水墨晨2 4 个;相关一工 笔”展1 个;相关。写意”展1 个:相关。中国画”展6 个 ”语出清。扬州八怪”李方膺题画诗梅花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语出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一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郭晓川:陆春涛画评兼论花鸟画的发展) ,载美术之友 j ,2 0 0 5 年0 2 期第5 4 页 “丁羲元时代感与情感一花鸟画创新偶谈) ,见2 0 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 如,梅忠智著,重庆出版社2 l ,第4 5 4 页 ”赵绪成:该骂娘还是该欢呼一当代中国画发展状态的思考载美术观察2 0 0 1 年第5 期第5 页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当代花鸟图式的困境 以近两届全国美展为例,花鸟画图式雷同的( 一组植物+ 几只呆鸟) 九届美展1 5 幅,十 届美展l o 幅;九届美展画荷的1 9 幅,十届美展也不少于5 幅;色彩雷同的( 黄灰调) 的九 届美展1 3 幅,十届美展至少9 幅展览看下来,感觉只有一个字:累! 继而生厌和反感。 重复,雷同,相似,笔者以为,庸俗的艺术就是通过那些惰于思考的拙劣艺术家使用雷同的 俗套来表现其自动化的生活模式,以赢得心理及行为与其异质同构的人们的喝彩。因为过于 熟知的画面图式和表现技法已经使本应触角敏锐的人类的感觉对此深恶痛绝,继而视而不见。 美术评论家谢海也强调:“现在花鸟画创作最大的弊端和问题就是展览一锅端,面貌一体 化。”实际上,所谓“面貌一体化”就是指的是花鸟画的图式太流于相似和程式化。对这一 点,不能说当代的花鸟画家们没有作为但是毋庸讳言,当下也确实存在一种惰性思维现象, 往往习惯于躺在搿传统”的摇篮里不肯自己思考。图式一味程式化的流毒成为阻碍当代花鸟 画发展的巨石。一种形式一旦达到鼎盛期,便会被程式化而走向衰落。危机期的到来标志时 代对新艺术形式的一种历史呼唤。片侈优秀程式传统的继承,在显示其强大作用的同时,还会 给继承者带来束缚潘天寿先生说“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 可见艺术创作提倡独创性,而忌讳重复与雷同。真正的艺术需要通过形式拓展受众的艺术 新感受力,而只有那些疏离于审美主体常态审美经验的图式“陌生化一了的花鸟画才能再次 引起观者的注意。贡布里希( e g o i n b r i c h ) 也指出。有成就的画家,无一不对既有的图式作 斗争”2 1 而陌生化理论为为花鸟画程式化的“变”提供了一种反常道合的思维方式 ”浙江中青年花鸟画的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美术报 2 0 0 7 年1 月2 7 日 ”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出版,第2 9 3 页 4 潘天寿:听天阁论画随笔 【m 丁,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0 年,第3 8 页 。eh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 岫,林夕等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 9 8 7 年 8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当代花鸟图式“陌生化”的必然性 第2 章当代花乌画图式“陌生化力的必然性 2 1 当代语境的变迁使花鸟画图式“陌生化刀成为必然 从农耕时代到信息时代,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社会的发展到当代其经济和文化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人们被卷入超速发展的轨道。在社会大变革中,传统文化在与社会 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在转化,不断在衍生新的形态。花鸟画 发展到今天,其语境已不可同日而语,读图时代正消解着大众审美知觉,使之变得麻木而愚 顿。为使人们惊诧起来,找到对生活最初的感觉,花鸟画图式的。陌生化”趋势已经成为必 然。 2 1 1 读图时代使花鸟画图式面l 临视觉化取向的转换 有人预言,下个1 0 年文化格局将会继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也许是我们无法预料 的,可能是循序渐进,也可能让我们措手不及,眼花缭乱。卡通文化的冲击和影像的泛滥, 使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影像时代或日读图时代,传统的:。明晰的、中规中矩的艺术样式被解 构,文字越来越变得无足轻重。早在上个世纪7 0 年代,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 盾中指出了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毖在视觉文化正日益成为当代文化主因的今天,“读图时 代”早已不是一个预言,而是成为我们正切身感受到的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现实存在。正如海 德格尔所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荔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处在各种媒体和资 讯的侵淫之中,甚至一刻也无法逃避各种形象和符号的冲击和影响。“图像,作为电子媒介传 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数码复制时代最过剩的产品,正以其快速、明确、直接、动态、具 像的特点,被广泛的传播、复制、生产和消耗,并持续不断地改造着我们的视觉经验和欣赏 习惯。一列勿庸置疑,以视觉为主导的当代文化正在改变人们视觉感受和经验方式,图式成为 人们获取画面信息的首选方式。这导致人们逐渐接受一种不同于传统绘画的价值标准,新的 视觉样式已经摧毁原来固有的审美经验 在这种图像冲击中,花鸟画如果不进行图式革命,将无法找回往日的辉煌,但仅存的历 史珍品将变得更有身价,就像手写文稿已经比打印稿珍贵一样。在这样一个各种视觉图象泛 滥,艺术被相当程度的泛化并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背景下,那些脱离时代、腐朽僵死的文化 艺术形式会遭到自然淘汰。花鸟画旧的图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花鸟画作品要 想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接受、传播,也只能以图式变化的方式,否则就只能接受因受众面的日 趋狭小而导致的边缘化境地。所以,当代花鸟画必然对自身概念定义中的一些部分( 如图式、 色彩、媒材等) 进行某种程度的消解并发展出一些陌生化的艺术语言。这种花鸟画的图式陌 。 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_ 】北京:三联书店1 蚺9 年第1 5 6 页 。 德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 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 9 年,第8 9 9 页 。焦兴涛:图像v s 雕塑) 文章来源:h t t p :j i x i n g t d i s u c n 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当代花鸟图式“陌生化”的必然性 生化倾向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花鸟画在这样一个电子传媒日益普及,图像传播迅捷快速的 时代摆脱尴尬的必然选择。 2 1 2 展示空间与观看方式的改变要求花鸟画图式的“陌生化” 就展示空间来讲,中国画“经历了一个由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的环境的变化过程,当然 这个过程较为漫长,主要与近现代以来美术馆的创建迅速发展有关。2 5 当代美术馆、博物馆、 画廊和各种艺术区的迅速崛起,以及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展览,人们在硕大的空间里观看着 一场接一场的展览,使人们的心理触觉早已麻木不堪( 如图1 、2 、3 、4 ) 。这给曾经悬挂于堂、 厅、廊、榭、斋等空间的卷轴画或随身携带的手卷、或借以把玩的扇画等形制和传统图式的 花鸟画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视觉考验。因为在当代,已经少有人再有闲情逸致喜欢在手卷的 徐徐展开中细细把玩其中情趣或“卧游”其中景色。 卿鲴一 图1中国美术馆室内场景图2 广东美术馆外观 图3 现代美术馆空旷的展示空间 图4 成羽町美术馆外景 新的展示空间改变了花鸟画的私人身份,诚如刘小棣所说:“就中国画而言,突然像小 家碧玉被推到大场面去示众,而且一般都出于保护,会把作品展示到橱窗里,这种隔离促 使中国画发生自身以前未曾经历过的问题展厅空旷与作品尺幅较小之间的不协调,这都 是以前中国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另外面对美术馆成批量涌动的人群,中国画幽的一面 被彻底打破,这样扰攘的人群和时间的限定打破了中国画赖以解读的精神能旨。中国画在这 样的形势下开始思考自身面临的新问题和丧失语境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们6 当代花鸟画家徐 累也曾说:“你注意到现在普遍的展览空间了吗? 很大的墙面,你得填满啊,至于作品有多少 内涵,已经不重要了,首先是占领,占领,这是空间性的艺术。”2 7 在传媒和公共传播的强大 力量面前,艺术作品的现场展示或许会越来越变成一种仪式,但艺术作品的现场体验是永远 无法替代的。空间的改变对于花鸟画和花鸟画家来说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不管怎样,改变 图式以适应新的空间和展示方式势在必行。 此外,艺术传播作为艺术品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对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 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花鸟画作品一旦出来,必然通过诸多环节才能与大众或社会 产生联系。古人艺术品的传播渠道无非是宫廷典藏,私人收藏,友人赠送,人们比较满足于 8 刘小橡:索解中国画当代语境变迁的外围因素 ,载西北美术 j 2 0 0 5 年0 l 期第2 4 页 3 刘小橡:索解中国画当代语境变迁的外围因素 载西北美术 2 0 0 5 年0 l 期第2 4 页。 ”罗玛:r 红色旅”成员徐累访谈摘自雅昌艺术网 1 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当代花鸟图式“陌生化”的必然性 这样的交流渠道。然而到了当代,传播渠道变成了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拍卖公司等公众 场所举行的展览活动和专业媒体、报章杂志、各种出版物以及网络、电视等方式的二次传播, 其巨大的覆盖面,迅捷的速度以及广大的受众都是传统的传播形式无法比拟的。 “观众在接受着持续不断的视觉轰炸和冲击之后,在图像不断趋于单纯、明快、意义消 融但视觉强烈的同时,是观众对视觉快感的更高要求和永不满足的期待对不够刺激的东西 漠然以对,对具有强烈视觉性的东西的无休止追求,其结果是视觉敏感性的下降,最终能让 人记住的只有被剥除了意义的形象自身。一弱 因此,当代花鸟画必须遵从这样的传播方式才能获得更有效的接受。当代要求花鸟画适 应新的展示空间、传播方式览体系和人们新的审美心理需求。而面对瞬息万变的都市化,花 鸟画如何表现快节奏生活下当代人的视觉心理感受,构造出人们在不断变换的空间中所形成 的新的图式概念,是摆在当代花鸟画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当下花鸟画图式。陌生 化一的内在动力因素。 2 2 当代花鸟画创作图式“陌生化力的理论基础 2 2 1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一美学理论的提出 “陌生化”嚣( d e 岛【n i l i 撕z a t i ) 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师维什克洛夫斯基( v i c t o rs h h o v s k y 1 8 9 3 1 9 8 4 ) 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出来的一个新词。“陌生化”的正式提出,始见于什克洛夫斯 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一文:。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 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交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 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 身并不重要。”孤 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的。陌生化”,就是使事物复杂化的手法, 通过设法增加感受难度,从而延长感受时间。“陌生化一的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 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 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 的独特方式。1 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对象事物 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据什克洛夫斯基的解释,艺术如有任何功能的话,它的功能就是“陌 生化一,就是将理所当然的东西变得陌生,从而唤起人们的重视。 图像v s 雕塑焦兴涛h t t p :j i a o x i n g t a o d i 洲c n 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韬生化”理论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不过,他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更多的是使用“惊 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陌生化”又译为。奇特化”、。反常化”,。间离化”或“反熟悉化”考虑到概念的概括性 和普适度,以及被接受和使用的情况。本文以。陌生化”为准做研究和讨论 ”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加,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 9 的年,第晒页 “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 0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 7 年,第6 5 页 1 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当代花鸟图式“陌生化”的必然性 在当代画家中,虽有徐累、何曦、魏青吉等人拓展花鸟图式陌生化这一语体,但在诸多的花 鸟画展览中,我们仍常见图式雷同、视觉语言单一的作品。 不可否认,传统花鸟画的图式研究给我们宝贵的财富,但前人留下的只是证明在当时有 过相当的价值,我们“并不能以此推断它们在今天也有同样的价值,过去的形式与当时的艺 术家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沉缅于过去的旧形式,我们注视当代生活的目光就会 黯淡,我们应付现代生活种种挑战的能力就会减弱。”一o i 面罗丹也曾说:“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 着别人的眼镜。一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艺术的创造当中,能够打破程序化、机械化、自动化、心灵钝化 带来的单调、乏味、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和呆板的惟一方法,就是“陌生化”。 。经过数次 感受的事物,人们边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 见。因此,关于它,我们说不出什么来。使事物摆脱知觉的机械性,在艺术中是通过各种方 法实现的。一4 1 无论什么样的绘画其实质就是一种视觉传达行为,其思想内涵、艺术语言最终 都必然通过具体的图式以达到和观者的信息沟通。可以说,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不为观者所欣 赏,则它的生命力等于零。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之一便是要使审美主体产生惊异感,也即制 造靠陌生化”效果。所以,当代花鸟画要想更有效地立足于当代艺术的不败之地,其图式就 不能停留在平庸的审美趣味上,而是必须提供超常的视觉刺激。由于花鸟画承载于有限的二 维空间内,于是,如何有效利用视觉上的效果来产生瞬间即获的注目性,如何唤起人们对花 鸟画中所熟悉的元素的独特感受,成为了当代花鸟画创新主要任务之一 克雷齐在心理学纲要中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 。完全确实的情境( 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 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一。所以新奇的东 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的层次并进而 保持它,而“陌生化一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性的惯常化,突破 事物的实用目的,超越个人的种种利害关系和偏见的限制,带着惊奇的目光和诗意的感觉去 看事物。由此,原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毫不起眼、毫无新鲜感可言的事物就会焕然一新, 变的异乎寻常,鲜明可感,从而引起人们关心和关注,重新回到原初感觉的震撼瞬间。而当 代花鸟画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图式。陌生化一。 。人们喜欢被不平凡的东西打动,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是很好的一。 “陌生化”图式是实现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转换的必不可少的艺术创作方法,其展现的是 曲径通幽而非直白的描述。其扭曲、变形、夸张的图式符号增强了客观物象的形式感,使画 面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传统花鸟画所形成的造型图式的程式化导致画面经营位置的重复和 概念化,我们若忽视图式的价值则是一种短见与浅薄,当代呼唤花乌画图式的“陌生化”。 。徐可:都市的“鸟语花香”与何曦的对话 ,载艺术当代 j 】,2 0 0 2 年第0 4 期 “维克多什克洛维斯基:散文理论) m 】,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9 9 4 年 “贺娅琳:跟星爷学学无厘头视觉广告的“陌生化”手法) ,载市场观察广告主 j 】。2 0 0 5 年第4 期第7 7 页 。亚里士多德语,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 鸲4 年,第9 0 页 1 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一的实践途径 第3 章当代花乌画图式“陌生化刀的实践途径 “陌生化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交得敏锐。一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是创造“复杂化打 和。难化”图式的过程。为了打破自动化感受的定势,冲破审美惯性,使接受主体获得新颖 奇异之感,艺术家必须通过创造“复杂化”和“难化一的形式,不仅打破原有形式的规范和 格局,而且独辟蹊径地营造异于前在感受的艺术迷宫。 作为视觉艺术的花鸟画而言,司空见惯的图式已经不能对观者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引 起足够重视,而只有那些远离视觉经验的的异在图式才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要使当代花鸟 画作品能为时人所关注,它的图式就必须具有足够的难度。这样,。就能唤起接受主体前在的 期待视野和当下的文本经验的冲突:它唤起主体的前在的期待和先有接受范式,又以作品的 新范式打破这种前在的期待和先有接受范式一拍 花鸟画在当下生存状态、展示作品环境的交化,以及西方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使今天 的画家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关注与追求图式的个性化。对花鸟画异常符号经验“陌 生化一图式的探索,越来越成为当代花鸟画家的自觉追求。当代意义下的图式在对花鸟画的 一些传统观念和特征进行着消解的同时,也强化着其中符合图像传播特点和当下视觉习惯的 方面。一些画家敏锐地感觉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一系列的 社会问题。他们意识到仅仅向传统或向西方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当代人文关照和艺术 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绘画因素,以表现当下丰富多样、复杂多变的社会形态 近三十年来,当代花鸟画家徐累、何曦、周京新、张桂铭、江中潮、高茜、赵洁、黄静、 等画家的作品印证了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一的这一进程。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在技法或 材料形式上翻新,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陌生化图式以体现人文内涵和社会问题。正如什克洛 夫斯基所说,搿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 长一;“在艺术中,把事物从感受的自动化里引脱出来是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的。一4 7 其作品中细 节的描绘,视点的转移,或者新奇的比喻,委婉语的使用或对经典作品的改头换面都能产生 图式“陌生化一的效果。 “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一鸽,那么, 作为一种视觉感受方式,花鸟画如何实现“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 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移呢? 具体而言,在多样性艺术探索实践中,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 化”探索途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詹姆逊:语育的牢笼一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1 i 】,钱佼汝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 9 9 5 年第“页 “杨向荣:陌生化 ,载外国文学 【j ,2 0 0 5 年第l 期第6 4 页 。杨向荣熊沐清:取消“前在性”。陌生化”命意解读) ,载外国文学研究 j ,2 0 0 3 年第2 期第4 7 页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m ,方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的第7 页 。维克多什克洛维斯基:散文理论 m 】。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9 9 4 年,第1 0 7 页 。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i ,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 9 明年,第6 页 1 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的实践途径 3 1 图式语言的陌生化 花鸟画图式“陌生化”的基础是新奇的语言感受。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中 认为。自动化”的语言缺乏新鲜感。“经过数次感受的事物,人们边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 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一如。我们看不到事物,而是根据初步的特 征识别事物。事物仿佛被包装起来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根据它所占的位置知道它是存在的, 不过我们只看到它的表面。在这样的感觉的影响下,事物首先在作为感觉方面减弱了,随后 在再现方面也减弱了。1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艺术的创造当中,能够打破程序化、机械化、 自动化、心灵钝化带来的单调、乏味、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和呆板的惟一方法,就是让艺术 表现语言“陌生化一,保持可感性 花鸟画图式“陌生化一实践中,通常采用图式符号的个性化、非指称性艺术语言的应用 和创造性的变形来达到图式语言的难化。因为在当代文化中,图像文化的主导地位和“视觉 盛宴”性质使得受其影响的花鸟画作品越来越呈现出“图像化”、。符号化”的倾向,在作 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更加追求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性及陌生化。 1 3 1 1 图式符号的个性化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作一种表现形式种诉诸视觉、听觉甚至 想象的知觉形式一霹绘画的可感性首先来自对画面图式符号的直觉,因此,图式符号的个 性化就十分重要。不同的图式符号满足着不同观者的期待视界,正象贡布里希所言:。对图式 的需要其实是对符码的需要”当下一些画家如吴冠中、周京新、张桂铭、肖舜之等人致力 于独特图式语言符号的建构,其传统意韵、当代精神和个人风貌,主要是通过类似于“品牌 标志”的个性化语言来加以实现“陌生化”的。 例如吴冠中先生的花鸟画作品。他在此领域的探索成就最为突出之处在于超越了写意花 鸟习见的笔墨图式,他通过极简的抽象的意象符号,打通中西的视觉样式,并找到了最大限 度地表现强度的图式。吴冠中先生从水墨点、线、面的综合构成中延展,在这里“水墨”只 是作为材料被借用,而只有这些元素和它们的构成关系才是画面的主宰,图式以其自身的张 力展示其精神内涵。如吴冠中在近期一些作品中所展示的那样( 如图5 、图6 ) ,此时,传统 文人的点、线符号全然呈“陌生”的面貌。其效果的产生都是因为在对于图式语言的探索, 解构又重构,使呈现之像与人们的经验体系之象产生巨大的反差所得。这样,观众的前在符 号经验被瓦解了,出乎意料的取舍构成一幅颇有意味的视觉图式,从而增加了画面可读性空 间且自觉延伸了审美过程。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町,方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的,第7 页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m 方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的,第9 页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6 年 。e h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 m ,林夕等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l 鳃7 年 1 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的实践途径 图5 吴冠中花篮纸本4 2 x 4 8 伽2 0 0 7图6 吴冠中燕子纸本4 4 4 8 佣2 0 0 7 图7 周京新展纸本6 9 6 9 伽2 0 0 6图8 张桂铭秋韵纸本6 8 6 8 锄2 0 0 5 张桂铭在图式符号的探索中也是其中“走得较远的一位”5 4 ,在他的花鸟画中物象都失去 了原本的造型要求,成为一种半抽象的符号花瓶、八大山人图式中的游鱼、一枝梅花或 几颗樱桃,都仿佛以中世纪的镶嵌玻璃画的格式加以组合,但分明又有着中国画的空灵和老 辣( 如图8 ) 。他将传统笔墨变成了内核,而将形式感很强的西方式的平面构成拿来作为包裹 这一内核的外衣。这样的画里就有那种实在的、有着内在发展逻辑的、经过反复锤炼的东西。 5 5 笔者以为,那就是对图式语言的独到锤炼。他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号既扎根于传统土壤,又 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取向相契合。 肖舜之观念性的符号化表达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抽象水墨的一种“时尚”,它体现出画家对 中国传统绘画感性与抒情的态度,而平面上的水墨构成向物质化的材料运用的转换,也使得 当代水墨花鸟画呈现出新的生命。他从南方遍地丛生的野草藤蔓中采掘出非常个人化的水墨 符号,已然不是我们眼中所见之物,而是表现植被、花草等华滋繁盛、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 之谜。( 如图9 、图1 0 ) 此外,周京新的花鸟画则运用墨相体现鸟的质感、体积关系以及所处 的空间位置,“以一种奇异、甚至有些怪诞的墨相形态撩抚着人心。”硒( 如图7 ) 其笔墨纵横 捭阖,老辣恣肆,新意盎然,在当代花鸟画语言符号创新上亦有出色贡献。 图9 肖舜之静物3 3 号1 2 1 x 1 2 1 锄纸本2 0 0 5图1 0 肖舜之静物纸本1 2 1 1 2 1 伽2 5 图”刘明孝瓶花猫丙烯1 0 0 x 8 0 c m2 0 0 6图1 2 刘明孝瓶花素丙烯1 0 0 x 8 0 c m2 0 0 3 当然,花鸟画视觉符号的陌生化并不是另起锅灶独创一套符号语言体系。关键是如何在 大量的信息和符号中选择并将其占有并转化为自己的艺术符号( 如图1 1 、图1 2 ) 。我们常说“熟 视无睹”,熟识的事物每令我们放松注意力,而那些陌生的事物却能一下子抓住我们的眼球。 “黄晗: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借古开今) ,文章来源:福布斯c 咖 “黄晗: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借古开今) 文章来源:福布斯c 伽 “樊波:水墨精魄笼罩万象周京新绘画的语言涵量和现代指向 ,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j ,2 0 0 6 年0 l 期 1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花鸟画图式“陌生化”的实践途径 生活如此,花鸟画的创作也不例外。 3 1 2 非指称性艺术语言的应用 陌生化图式语言符号必须直观可感,较为常见的手法即是,在描绘一个事物时。不用指 称、识别的方法,而用一种非指称手法。什克洛夫斯基举例说:“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的陌 生化的手法,就是他不直呼事物的名称,而是描绘事物,仿佛他第一次见到这种事物一样; 他对待每一事件都仿佛是第一次发生的事件;而且他在描写事物时,不是使用一般用于这一 事物各个部分的名称,而是借用描写其它事物相应部分所使用的词。”5 7 随着8 5 新潮艺术的开展,陌生化的图式已经成为在花鸟画艺术中追求“当代性”的 一种有效建构语境方式。在花鸟画的图式陌生化倾向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画家运 用非指称性的符号语言进行创作。 图1 3 何曦地下室纸本1 8 1 佣1 9 9 5图1 4 何曦灯下养鸟2 纸本1 5 0 8 0 伽1 9 9 9 图1 5 何曦灯下养乌3 纸本1 5 0 8 0 伽1 9 9 9图1 6 何曦鸟一与何佶佴对话1 纸本丙烯5 0 7 5 伽1 9 9 9 花鸟画家何曦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创作方法上的变化。他的作品“以观照现实的角度演 绎中国花鸟画,在创作中关注当下文明、关注现代都市中人类异化。川8 但他并没有直接表述 人和人类的异化,而是通过非指称性语言的花鸟形象来表现( 如图1 3 、1 4 、1 5 、1 6 ) 。花在鸟 笼、鱼在鸟笼,树在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做好一个新人汇报
- 沈阳市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6届吉林省白山市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六盘水二十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德阳市德阳市第五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后勤管理者工作总结
- 202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石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金融分析师面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6届廊坊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监狱公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绿植租赁协议(简易版)
- T-AOPA0062-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规范
- 《三级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课件-第四课:教学活动策划
- 2024年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