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汉沽盐场发展战略研究姓名:李锁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导教师:赵黎明20080501ABSTRACTThe viewpoint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explicited in the 17&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is the basic guiding ideology for Chinas social economy in the future and the concept of circulating economy, energy-saving and discharging-recluction has gone deep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Hangu Saltworks is a large-scale seasalt enterprise in the north of our country.As its leading product,salt is the basic product involved in the civil use and industrial reguirement,it has been under the strict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enterprise has never confronted the market really in regard of production,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With progresive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our country,partically he location of Hangu Saltwors-Tianjin Binhai New Area,has been listed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of the nation,and Hangu Saltworks is meeting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ing opportunity .So it has been a very urgent and important task to regulate and perfect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the enterprise,raise up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market and realize its development with a high speed and high efficiency.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Hangu Saltworks is deeply researched.The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launching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strategy is analysed.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aunching strategic study is put forward.In this thesis,developing environment of Hangu Saltworks has been analysed,the salt market at home and aboar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policy to salt industry and the site superiority Hangu Saltworks Possesses is analysed.Meanwhile,the resources condition of Hangu Saltworks is annalysed,both basic resources conditions the enterprise possesses and market managerial capacity are investigated. Strategic target of development of Hangu Saltworks is studied. Superiority and inferiority conditions Hangu saltwork confronts at present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historic opportunity the enterprise is faced with is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ing destination of Hangu Saltworks are put forward. Moreover, The practical route on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HanguSaltworks is studied, and the conformity plan on the saltfilds resources, by-product scheme, method of figuring the competitive superiority of the enterprise and selection of the practical route of strategic destination are all suggested.Key words: circulating economy, plurallize, strategy, brine, resources年4月jJ曰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导师签名签字曰期:Z年6月飞曰第一章绪言第一章绪言1.1研究问题的提出及背景汉沽盐场为大型海盐生产企业,是隶属于天津潮海化工集团的国有独资企 业。主要产品是工业盐、食用精制盐及齒水化工等产品,其“声花”牌商标被 评为“中华老字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汉沽盐场的主导产品盐,是涉及 “民用工需”的基础性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在政策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之下生产、 运输和销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所带来的风险,但也 限制了企业主动利用市场机制谋求发展的机遇,在市场经济不可逆转的形势下, 其给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作用。汉沽盐场作为国有企 业,多年来为适应市场机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受大环境的制约,没有 从根本上摆脱国有企业在体制上、管理结构上的束缚,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进入“十一五”以来,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将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之中,标志着滨海 新区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天津市 把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勸海, 辖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 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 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在带动天津发展、 推进环勸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将发挥更大 作用。配套滨海新区的发展,汉沽区被明确定位为“滨海休闲旅游区”。未来的 发展中,汉沽盐场正处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带上,也处在汉沽城区东扩的开发带 上,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这给汉沽盐场“借势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汉沽盐场有130多平方公里的滩田面积,给汉沽盐场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机 遇下面前,汉沽盐场如何进行企业整体战略的选择及规划,已经成为必须研究 和确定的迫切问题。1.2研究的目的和竟义汉沽盐场始建于后唐时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盐业文化积淀深厚的盐 业生产企业,如何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抓住机遇、继承传统优势,适应 新的经济环境,是关乎企业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汉沽盐场的盐产品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纵观 滨海新区和汉沽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土地被逐步占用在所难免。在土地资源数 量锐减的情况下,传统滩晒原盐的生产将受到极大限制,如何调整产品结构, 改变资源密集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发展,是汉沽盐 场应当作出的选择。-一直以来,汉沽盐场主要致力于主营业务盐类产品的生产和发展,盐产品 在其经济总量中占80%以上,且经济总量增长缓慢。当前,企业面临现实经济 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必须抓住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主动融入滨海新区的建 设发展之中,利用滨海新区建设中国家赋予的多项政策,使企业定位更高一点, 眼光更远一点,思路更广一点,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经和策略。1.3研究方法的选择该论文以汉沽盐场发展为目标背景,试图从理论到实践确定在新的经济环 境下,通过研究、整合企业资源,有效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方法如下。1.3.1理论研究收集、查询循环经济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通过学习循环经济理论、多 元化经营理论,研究其运营的条件、环境及要求等,并吸收对盐业生产经营过 程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作为分析问题和进行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1.3.2调查研究针对两个层次开展调研。一是针对汉沽盐场进行比较全面的实际情况的调 查和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分析中以充分的数据、资料信息为基础,对方 案的可操作性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性。二是针对滨海新区进行调查和了解,以便 对汉沽盐场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发展的条件有比较清楚地认识。 1.3. 3实证研究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充分认识和分析企业 资源的优劣势,充分认识和分析企业面临的经济发展中的大背景,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作出合理的选择。1.4研究的创新点通过对原盐生产母液再利用可行性的选择,在理论上提出资源链与产业链 伴随相行的生产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强调经济效果,因而其出发点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越 充分,消耗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就越多,在此出发点下,循环经济的理念是服从 于市场需求的产品的,因此在现实中很难全方位地实现循环经济。作者认为资源链与产品链伴随相行,以资源链为主导。在此概念下出发点 是以生产的“废弃物”作为资源,以其能发挥的某种作用或功能创造出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中无废物,而仅有“资源”,进而由资源投入生产后又产 生新的“资源”,连续循环形成资源链。这一过程是以生态循环为导向的,它严 格区别于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的产品链。当然在此过程中,应贯彻投入产出思想, 保持经济合理性。第二章理论综述及研究依据第二章理论综述及研究依据2.1循环经济理论2.1.1理论综述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 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 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 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 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与飞 船相比资源丰富、寿命悠长,但与人类需求相比仍是有限与无限的对特,只有 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人类才能得以长存。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 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 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 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 使用为特征的。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 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 在于:【2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 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 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 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 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 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髙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 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 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 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 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 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E1。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 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 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 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 态经济的最优目标。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 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 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 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 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 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 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 的理论基础。而物质循环则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 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 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的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 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鋭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 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 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 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 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2.1.2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概念首先产生于国外,引入中国后,引起了政府、企业界和理 论界的高度关注。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发展的要求的无限性、环境污染的制约 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是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闭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物 质流动是“生产一消费一废弃”的单向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减少并再利用 废弃物,将物质流动转变为“生产一消费一废弃一再利用”的闭环模式,不仅 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而且拓宽了资源的利用渠道。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循环 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 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 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2。 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推行的主要理念反映在新的系统观、经济 观、价值观和生产观。5 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 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 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 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 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 优化配置。市场相关多元化战略 指企业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销售对象、促销方法、企业形象等市场方面 的相关性,生产不同技术特性的产品。即以某一主导市场为基础,发展一系列 面向多个相关市场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生产技术上通常是没有联系的,他们所 共享的是:企业在这一系列相关市场上经营时,积累下来的服务于这一特定相 关市场群的经验,以及原有的销售网络和企业声誉等。 3技术市场相关多元化战略 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同时在技术相关或市场相关的产品上进行发展。技术和 市场同时相关的产品通常会有较大的成功率,但这种相关性机会通常很少,而 且发展的空间不会太大,对于一些资金充足的大型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快速的 扩张和发展,就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技术或者市场中的其中一个,而应该分别 从两种相关性同时入手,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 2. 2. 2. 2无关多元化发展模式当一个企业实施了多元化战略,但它的各个战略业务单元之间无论在技术 方面还是市场方面大多没有相关性,这种多元化战略就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9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中,一项业务无法利用另一项业务已经建立的资源来形 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进入非相关业务领域,并不是为了扩大现有资源的规 模经济,而往往只是由于新业务较高的回报率或者具有诱惑力的发展前景。在现实情况中,那些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几乎最终都走向了失败,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西蒙曾对财富杂志列出的五百家大企业做了十多 年的研究,他的结论是: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按照经济效益排列,从最好到 最差的顺序依次为内在相关多元化经营企业,外在相关多元化经营企业,内在 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企业以及外在非相关多元经营企业。所谓内在相关多元化, 是指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开发、生产本行业内的相关产品;外在相关多 元化,是指企业跨越本行,进入一个与自己拥有的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具 有一定的相关性的行业领域;内在非相关多元化,即企业开发,生产自己并不 具有相关技术的产品;外在非相关多元化,即企业越出本行,进入一个与自己 的技术、资源毫无关联的行业,企业无论是实行内在相关多元化经营,还是外 在相关多元化经营,都能比较容易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实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则风险巨大,容易失败。2. 3战略管理理论2. 3.1理论综述战略研究是以企业微观层次面对长期或较长期的发展空间所制定的规划。 企业在竞争性环境中,如何配置资源,把握市场机会,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则 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落脚点。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战略研究的热潮。钱德勒在1962年出版了战 略和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1965年安索夫推出了公司战略一书, 两位作者将战略和企业经营活动结合在了一起。较早的战略管理理论以环境作 为基点,注重分析、计划,以设计学派作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 者迈克尔.波特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分析引入战略管理的研究中, 波特认为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强调产业结构分 析是建立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解产业结构是战略分析的起点11;波特同时提出 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其 中最核心的两战略就是成本领先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波特开创了竞争优势 研究的先河,但是对于企业资源和绩效间的研究显得不足。20世纪90年代研 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逐渐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内部,资源基础 观念、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在对主流战略理论的反叛中应运而生,越 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发展成为目前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之一。其中有代 表性的理论是90年代的核心能力理论(Prahalad&Hamel),该理论认为:企业 战略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关于如何 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11。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黄旭等人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战略思维模式: 行业结构模式和资源结构模式12。行业结构模式认为企业的超额利润是一种 “机会带动”的增长方式,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资源结构模 式则认为超额利润的获得是一种“能力带动”的增长方式,获取超额利润的关 键是组织拥有不同的资源和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获取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率的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迄今为止的研究将战略管理分为3个步骤: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的 实施,13。在战略分析环节,需要对经营环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 探讨企业面对的机会、威胁,以及企业的优劣势,并最终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 标;在战略选择环节,需要在两个层次上探讨企业战略的规划:公司战略、竞 争战略和职能战略。其中公司战略主要选择的是企业的经营领域,以及企业的 资源配置问题;竞争战略则解决企业在特定竞争领域,竞争优势的获得途径问 题;在战略实施环节,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整合运作、人力资源、营销等企业职 能实现竞争战略和公司战略。2. 3. 2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降低成 本,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广告等领域,使本企业的总成本低于竞 争对手的成本,甚至达到全行业最低,以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的实质是在保证顾客一定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降低顾客成本,以提高顾客价值, 其结果是顾客受益,企业赢得市场。对顾客而言,无论选择哪一家的产品对自 己来说效用都是一样的,因此,顾客愿意选择低价格的产品。 1实行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由于成本低于同行业中的其它企业,所以产品 在以行业平均价格进行销售时,企业取得的利润就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 一优势在行业内进行削价竞争时尤其明显,由于销售价格的降低,其它企业的 盈利降低,这时低成本的企业还存在盈利的空间,其低成本的地位即转为高效 益。另外如果企业的产品销售保持是在行业的平均盈利率,那么企业的产品的 市场的表现则是更低的销售价格,这无形中能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成本 领先战略是企业最普遍最通用的竞争战略之一。 顾客对成本领先战略的影响 强有力的购买者可能迫使成本领先者降低价格,但因其价格的下降幅度不 可能低于行业内第二成本领先者。原因有二: 一是如果其降价幅度低于行业内 第二成本领先者,那么,顾客将被大量地吸引到第一成本领先者那里,并使其 进一步巩固其成本领先优势,也可能造成第二成本领先者退出市场,这对顾客第二章理论综述及研究依据是极为不利的;二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购买者将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价 获得其所需产品,任何购买者都不期望自己只有一种选择。因此,顾客的讨价 还价能力对成本领先战略的影响不大。 4成本领先者对供应商的影响 强有力的成本领先者还可以迫使供应商维持原价格。相对于成本较高者, 企业应用成本领先战略可以有效地消耗供应商价格的上调。因为成本领先战略 使企业可以比其他竞争对手赚到更多的毛利。 (5)成本领先者对新进入市场者的影响 新进入者由于受到技术、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无法达到足够低 的成本和效率,也就无法有效地与成本领先者进行竞争。企业应用成本领先战 略,在遇到市场竞争时,就会以较低的利润水平进行产品销售,这样对新进入 者的冲击是毁灭性的。这样的成本领先者往往把“较低的毛利率和较高的周转 率作为成功的秘块”。2.4产业链延伸理论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 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 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 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 形态。12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 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 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 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 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 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产业链延伸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 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 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13第三章汉沽盐场发展环境分析第三章汉沽盐场发展环境分析3.1盐业市场环境分析3.1.1国际盐业市场简述3.1.1.1国际盐产量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盐,产量在20000万t/年。主要产盐国 家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德国、加拿大、印度、法国、 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其产量如表3-1。表3-1世界主要产盐国家及产量国别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加拿大产量(万吨)36101400280014151110国别印度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英国产量(万吨)1000717739769700美国各种盐比例,齒水盐占47%、岩盐35%、真空盐10%、日晒盐占28 俄罗斯以湖盐为主;加拿大、德国以岩盐为主,并有少量的真空盐;印度 以海盐为主,有少量的湖盐和岩盐;法国是海盐、岩盐、真空盐并存;墨西哥 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海盐生产国;英国主要产品结构是岩盐、真空盐和 齒水盐三种。3.1.1.2工艺技术与设备世界海盐生产国,除中国外,主要有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法国、美 国等。由于各国具体条件不同,因此生产工艺、技术多种多样,以澳大利亚、 墨西哥的大型盐田与高度机械化、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较为先进;地中海各 国以盐田机械化与充分洗漆工艺相结合;美国综合澳、墨和欧洲等产盐技术。 我国北方海盐生产条件类似于地中海地区,这些盐场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值得 我们借鉴。3.1.1.3主要品种及用途世界上盐的品种多种多样,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 展。目前已有几十个品种,主要有:加碘盐、加铁盐、低钠盐、加氟盐、餐桌 盐自然盐、花盐、盐砖、烧盐、树枝状盐等。据资料介绍,盐的用途约一万四千 多个,但主要用途是食用、化工和道路化雪。从世界平均消费分析,食盐占总 消费量的19%;化工占60%,其中烧碱占38%,纯碱占20%;其它为道路化 雪、词料、水处理、染料等行业。 3. 1.1.4盐业贸易世界出口盐的国家主要有:墨西哥、澳大利亚、德国、荷兰、意大利、加 拿大等国家,约占世界交易量的85% (见表3-2),随着中国的退出,近年来印 度和智利也加入出口国行列。目前世界盐业市场交易量每年在2000多万吨,北美、欧洲国家盐的贸易主 要在本地域范围内进行,而亚洲市场主要由澳大利亚和墨西哥所占有。 表3-2世界主要进出口盐国家(地区)单位:万吨国别出口量进口量美国226597德国23671意大利23234荷兰26628, 5欧洲其他国家157340. 6澳大利亚652. 5-墨西哥700-曰本-742. 3台湾-85韩国-150合计2469. 52048. 4亚洲是世界盐的主要消费市场,主要进口国和地区是:日本、韩国、印度 尼西亚、菲律宾、台湾等,用盐需求从1994年的950万t/a上升到1997年的 1100万t/a,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0%以上。3.1.2国内盐业市场现状3.1.2.1国内盐业基本产能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 在农业和其他工业中也有广泛的用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15第三章汉沽盐场发展环境分析国产盐历史悠久,是世界第二产盐大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表1给出了 2004 至2010年中国原盐的产能,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的原盐产能在不断攀升,其 中海盐和井矿盐占到90%左右。我国海盐年产2600多万吨,占盐产量的70% 以上,海盐业务生产依我国的海岸线,北及辽宁鸭绿江,南至广西北企河口全 长18000多公里。井矿盐分布广泛,目前四川、云南、江西、广东、甘肃等15 个省份已经查明有石盐储量大于100亿吨的矿场,年产能超过1100万吨。同时 中国也是世界上多湖盐国家之一,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盐湖有上千,占全国 天然湖泊总数的35%,这些盐湖位于东经740-1250度,北缂280-500度之间的 大兴安岭、吕梁山、黄土高原、唐古拉山及pg底斯山以北广大的干旱、半干旱 的荒漠、草原地带。其中,青海省湖盐储存量占全国湖盐总储存量97%,目前 青海累计探明盐矿保有储量3266亿吨。表3-3: 2004-2010全国原盐产能(单位:万吨)名称年份2004年能力2005年能力2006年能力2010年能力海盐2715295130503085井矿盐1565211426753275湖盐460460530720合计474055256255708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目前拥有采盐企业近200家,但整体来看,中国制盐产业目前集中 化程度偏低,企业规模较小,多数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制盐成本较 高。产业集中化又称产业市场寡头化,是指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市场及相 应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而垄断这一行业的供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大规 模收购兼并浪潮迭起,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加速,向效率更髙的企业积聚,产业 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控制了各种产业市场行业集中程 度偏低,企业规模较小。同世界产业市场集中化发展趋势相比,当前我国盐业 却表现为典型的过度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低使我国 绝大部分制盐企业生产规模远远低于产业经济规模标准,小规模分散生产导致 我国制盐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过高的生产成本使大批企业长期陷入微利或 亏损状态之中,企业缺乏资本积累的能力,盐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因此陷入 困境。低集中度制约了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大量实证分析表明,一定集中度 的产业环境有利于技术进步。低集中度导致生产能力闲置,价格大战迭起,由 于企业过度进入我国盐业产大于销现象比较严重。第三章汉沽盐场发展环境分析3.1.2.2盐业产品需求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包括按离子)和酸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它们种 类繁多、性质各异、外观不同,用途大相径庭。我们这里所说的盐,是指由海 水、盐池、盐井和盐矿中加工提取得到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 ), 但是也含有少量的其它成分,所以不能称其为氯化钠,而约定俗成只用一个字 “盐”。化学工业中大量使用原盐为原料,生产如氯气、漂白粉、烧碱和纯碱等 化工产品,主要是利用原盐中的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钠元素。如果是其他化学成 分的盐类,一般要说出其特定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如纯碱、小苏打、红矶、 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钾、磷酸氧二铵等。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以氯化钠为主要 成分的盐类。2006年中国原盐的需求量约为5305万吨,其中:两碱(纯碱和烧碱)用 盐占73%,食用盐16%,其它占11%。据有关部门统计和预测,盐的需求量 将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6400万吨。两碱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盐需 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两碱工业用盐增长迅猛,产量和用盐量平 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表3-4)。盐的价格是随市场而波动的。由于市场 需求快速增长、成本上升、生产面积下降,近几年国内原盐市场价格大体是上 涨趋势。2004-2005年曾在2003年100余元/t的基础上,上涨到300元/t,2006 年回落到200元/t左右,2007年起到目前又上涨至260元/t。受供需结构不平 衡因素影响,预计今后原盐价格将是稳中有升趋势。表3-4: 1999-2004年两碱产量、用盐量及增长率汇总单位:万吨年份纯碱产量烧碱产量:1两碱合计产量同比 %用盐量用盐增长丨用盐增 量 i量同比1999746 i57013164. 78%1900+1307.34 丨2000826 1650147612.16%2100+20010. 532001906!731163710.91% 12320,J 丨丨+22010. 4820021012!823 1183512. 10% |2620+30012. 9320031100丨9401204011. 17% 12880+2609. 9220041267:10581232513.97% i3270+39013. 5420051421;1236i -.-.126571 i200615511560billi-方面是产盐大国,同时也是需求大国。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产盐大国,从2001年起盐的进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这两年增长幅度更大(如表3-5)年份2001 年2002 年2003 年12004 年 i1进口0.31737.4213出口91.296.6101.564.3表3-5: 2001-2005年我国原盐进口量表单位:万吨3.1.2.3市场结构变化我国制盐工业在“十五”期间运营实行“双轨制”。某中工业盐为市场化经 营,食盐为国家专营,食盐专营为普及碘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期间,制 盐工业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 速发展,制盐工业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盐的产销量稳定增长,基本满足了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盐的总产量已从2000年的3518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 4850 (5525)万吨。同时国家投资近10亿元的加碘盐工程,建成了年产818万 吨的加碘食盐生产和加工能力,保证了加碘食盐的生产和质量。至2005年末, 我国制盐生产能力达5500万吨。其中,海盐占57.3%,井矿盐占33.2%,湖盐 占9.5%。盐的消费量4900万吨,在盐的消费结构当中,两碱工业用盐占72.7%, 食用盐占16.1%,其它用盐占11.2%。制盐工业(不含盐业运销企业)总产值(现 价)143.7亿元,工业增加值61.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65.2亿元,实现利税 14.8亿元,其中利润2.5亿元,从业人员15.4万人。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样大好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盐业在2006年里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产量、 消费均位居世界第一。生产方面,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检验(中级)模拟题库带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6年初中英语往届真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2025德州市秋招数据分析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8.2 用药与急救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 数学教辅所有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英语》通关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深圳福田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安全工程师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美妆电商用户2025年特殊肤质人群护肤产品市场增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1我爱我自己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五年级大象版
- 2024自考专业(电子商务)过关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A卷】
- 足球比赛-开幕式组织方案
-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安全围栏检修方案
- 我的家乡课件中班
- 2024永磁外转子 EC 风机系统技术条件
- 2024年下载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高职高考英语词汇表
- 2024年华东电力设计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常住人口登记表(集体户口)-英文翻译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宠物护理与美容技术》课件-染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