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doc_第1页
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doc_第2页
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doc_第3页
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doc_第4页
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 设 规 划(试行)20142018(征求意见稿)四 川 省 环 境 保 护 厅四 川 大 学二一四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 一、工作背景及目的1 二、编制依据2(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二)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4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5 四、规划年限及目标9(一)规划年限9(二)目标9第二章 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现状11 一、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11(一)工业危险废物11(二)社会源危险废物12(三)在建重大项目危险废物13(四)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总量14 二、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分析14 三、存在问题17(一)处置利用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17(二)部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艺技术落后17(三)危险废物底数不清17(四)环境风险和污染日益突出18第三章 主要任务19 一、专业性处置利用设施建设19(一)hw03废药物、药品19(二)hw06有机溶剂废物、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hw42废有机溶剂19(三)hw08废矿物油19(四)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20(五)hw11精蒸馏残渣20(六)hw17表面处理废物20(七)hw21含铬废物20(八)hw23含锌废物21(九)hw29含汞废物21(十)hw31含铅废物(铅酸蓄电池)21(十一)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21(十二)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22(十三)hw34废酸22(十四)hw46含镍废物22(十五)hw49其他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印刷电路板)22(十六)硅切削液22(十七)四氯化硅23(十八)hw49其他废物(废包装容器)23 二、综合性处置利用设施建设23 三、其他处置利用建设24(一)水泥回转窑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24(二)电子产业园危险废物24第四章 保障措施25 一、落实目标责任25 二、加强能力建设25 三、加大执法力度26 四、完善政策制度26 五、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6附表 新增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一览表2830第一章 总论一、工作背景及目的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并下发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对全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置利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提出了管理要求。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3年10月16日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76号令)明确要求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进行统一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或者相关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9月25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第二十九条规定,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有关要求,组织编制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场所建设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受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委托,四川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负责组织编制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本规划以全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为基础,以科学规划、全面规范、合理布局为主要任务,推进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提档升级,全面发展,实现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本规划是全省各级环保部门环评审批的参考依据,是省级环保部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审批的基本依据。二、编制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6、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10、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11、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12、四川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13、四川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14、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3);15、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4年)16、“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17、关于加强铅酸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56号);18、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1874号);19、关于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0628号);20、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11776号);21、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四川保监局关于做好2013年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川环函2013758号);22、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关于开展2012年度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川环办发201348号);2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二)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7);2、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4、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5、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6、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gb/t 18773);7、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76);8、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hj 516);9、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hj 515);10、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t 301);11、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19);12、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性能测试技术规范(hj 561);1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27);14、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5、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1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7、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18、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662)。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为出发点,系统分析全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有序引导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合理规划与建设,实现全省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利用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水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二)基本原则1、准入原则(1)新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必须满足国家、省制定的标准与技术规范要求,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必须选择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工艺与设备;(2)实行严格的环保审核,对于环评等手续不全或“三同时”验收不合格,以及危险废物经营能力评估达不到要求的申请单位,一律不予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3)符合当地政府总体布局规划,进入县级以上规划且与产业结构相容的园区;面积20亩以上(含20亩),投资2千万元以上(含2千万元);具备3个月的暂存能力与配套设施;已建成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在本规划年限内,原则上应有计划地搬迁入园或转停产;(4)符合本规划要求;(5)原则上各地每年新增同一类别处置企业不得超过1家;(6)原则上,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对新申请的企业集中审核一次;若申请企业数量多于规划数量,则对区域内同类别的申请企业实行择优审批;(7)符合环评要求、污染防治措施到位、设置视频与监控系统、制定有相应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8)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申办流程,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条件的相关资料。2、区域总量控制原则对全省需要委托处置的重点危险废物(hw03废药物、药品、hw06有机溶剂废物、hw08废矿物油、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11精(蒸)馏残渣、hw17表面处理废物、hw21含铬废物、hw22含铜废物、hw23含锌废物、hw29含汞废物、hw31含铅废物(含铅酸蓄电池)、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hw34废酸、hw35废碱、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hw42废有机溶剂、hw46含镍废物、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9其他废物等)经营许可,实行区域总量控制。综合分析上述重点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充分考量运输途中的环境风险,统筹规划处置利用设施布局;对于其它类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申请,在申请单位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依法进行审批。3、就近处置原则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应当根据现有处置利用设施和处置能力以及本规划要求实行就近集中处置。4、产废单位自行处置原则鼓励产废单位自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对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于1万吨/年的新建项目,原则上应由该项目业主自建处置利用设施。5、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对直接利用危险废物作原料、且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或者较少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在符合本规划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综合利用企业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申请。6、产处平衡原则按照全省历年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数据和产处平衡(指省内产生与处理情况,未考虑省外转入量)原则,统筹规划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对于全省需要委托处置的增量部分,通过持证单位增加处置规模、淘汰不规范持证企业、新增经营企业等措施,实现产处平衡。对于未纳入本规划的其他类别危险废物,鼓励现有持证企业提档升级,增加经营类别,扩大处置规模。7、公平竞争与淘汰原则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鼓励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参与竞争。对任一类别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利用的,支持和鼓励两家及以上企业持证经营。对于已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每年定期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和专项检查。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一经查实,予以取缔:(1)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2)未办理跨区域转移审批手续非法转移的;(3)不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4)非法倾倒或填埋危险废物的;(5)将危险废物交由无经营资质单位处置的;(6)出租、出借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伪造、篡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7)超范围经营或超出核定能力20%以上的;(8)环境保护标准、操作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被举报投诉多、信誉差,存在问题逾期不整改、拒绝环保部门检查的。8、特殊地区,不予规划原则环境承载力较差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地区,不再规划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类、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类功能区,依法设立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等环境要求高的区域周边1000米内或国家、地方规划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敏感区域内,不再规划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已在上述区域内建成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应当在本规划年限内,依法通过搬迁、转停产等方式逐步退出。四、规划年限及目标(一)规划年限本规划年限为2014年2018年。(二)目标到2018年,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与监管实现以下目标:1、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考核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2、建成一批危险废物焚烧、填埋集中处置设施并投入运行;淘汰一批落后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吊销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查处一批危险废物非法经营行为。3、以产生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的机动车维修行业为重点,加强对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管力度。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全省经营同一类别危险废物的企业在2家及以上;利用市场机制,打破价格和服务垄断,进一步规范持证企业经营行为。第二章 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现状一、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主要是指需委托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社会源危险废物(如机动车4s店产生的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废含汞荧光灯管等)和新建重大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一)工业危险废物根据2012年全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总量为258981吨,各地区需委托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见表2-1,图2-1,图2-2。表2-1 各地区需委托处置工业危险废物数量(吨/年)地区申报年度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合计2012141749715271381522101420258981注:成都平原地区包含成都、德阳、眉山、绵阳、雅安、资阳;川南地区包含乐山、泸州、内江、宜宾、自贡;川东北地区包含巴中、达州、广安、广元、南充、遂宁;攀西地区包含凉山、攀枝花;川西北地区包含阿坝、甘孜(以下同)。 图2-1 各地区需委托处置工业危险废物数量 图2-2 各地区需委托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占比根据2012年全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涉及类别共39类。其中hw03废药物、药品47吨;hw06有机溶剂废物9204吨;hw08废矿物油7549吨;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15401吨;hw11精(蒸)馏残渣198吨;hw17表面处理废物7839吨;hw21含铬废物107821吨;hw22含铜废物1604吨;hw23含锌废物58吨;hw29含汞废物1147吨;hw31含铅废物(铅酸蓄电池)820吨;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985吨;hw34废酸46972吨;hw35废碱924吨;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111吨;hw42废有机溶剂4921吨;hw46含镍废物151吨;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5103吨;hw49其他废物5067吨。(二)社会源危险废物到2018年末,预计全省机动车(汽油车、柴油车)保有量将达到900万辆左右,所产生的废矿物油(hw08)合计约23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hw31)约11万吨/年,各地区产生量见表2-2,图2-3,图2-4。表2-2 2018年末各地区机动车危险废物产生量(单位:吨/年) 区域类别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小计hw08废矿物油1336813434036720152648056228061hw31含铅废物64167164831762673273867109470小计19784850823543462259111923337531 图2-3 2018年末各地区机动车危险废物产生量图2-4 2018年末各地区机动车危险废物产生比例(三)新建重大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成都平原地区成都平原地区重大项目(四川石化)8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建成后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类别有hw06有机溶剂废物类4982吨/年,hw08废矿物油类3407吨/年,hw13废有机树脂4吨/年,hw35废碱类1010吨/年,hw39含酚废物类2655吨/年,hw42废有机溶剂类560吨年,总计12618吨/年。2、川东北地区遂宁创新工业园pcb基地在建或规划建设项目产生的hw22含铜废物、hw49其他废物(废弃的印刷电路板),合计约6万吨/年。3、其他新增项目 其他新增的重大项目预计危险废物产生量约5万吨/年。(四)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总量到2018年,全省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总量约108万吨/年。其中hw03废药物、药品5000吨;hw06有机溶剂废物约1.4万吨;hw08废矿物油约24万吨;hw09废乳化液约3万吨;hw11精(蒸)馏残渣约3万吨;hw17表面处理废物约1.5万吨;hw21含铬废物约12万吨;hw22含铜废物6.2万吨;hw23含锌废物约2万吨;hw29含汞废物约3000吨;hw31含铅废物(铅酸蓄电池)约11万吨;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约4.1万吨;hw34废酸约15万吨;hw35废碱约2万吨;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约2000吨;hw42废有机溶剂约1.2万吨;hw46含镍废物约1万吨;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约1万吨;hw49其他废物(废包装容器)约4万吨;hw49其他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印刷电路板)约4.5万吨;四氯化硅约5万吨;硅切削液约8万吨。二、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分析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共25家,经营危险废物类别涉及43类。全省重点危险废物类别处置能力见表2-4。表2-4 全省重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危险废物类别2012年需转移处置量(吨/年)2018年预计需委托处置量(吨/年)目前处置规模(吨/年)预计新增处置规模(吨/年)类别代码类别名称hw03 废药物、药品47 5000hw06有机溶剂废物92041500086014000hw08废矿物油11443525000067400190000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15401200007100hw11精(蒸)馏残渣19830000436026000hw17表面处理废物7839100001875hw21含铬废物10782112000061875hw22含铜废物160440000187538000hw23含锌废物582000031875hw29含汞废物11473000hw31含铅废物(铅酸蓄电池)43574110000110000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98541000hw34废酸4697215000010575140000hw35废碱924200002775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111500034601500hw42废有机溶剂49211200062106000hw46含镍废物1511000041875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5103100001875hw49废包装容器400001550025000hw49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印刷电路板450001188033000四氯化硅42085000050000硅切削液800002700053000综合处置剩余废物42668焚烧9000吨/年;填埋(含废水处理)30000吨(干基料)/年全省重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情况如下:hw03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0.5万吨/年。hw06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1.4万吨/年。hw08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19万吨/年。hw09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2.3万吨/年。hw11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2.6万吨/年。hw17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1.4万吨/年。hw21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5.9万吨/年。hw22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3.8万吨/年。hw23处置能力富余。hw29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0.3万吨/年。hw31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缺口约11万吨/年,目前全省范围内无持证处置单位。hw32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4.1万吨/年。hw34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14万吨/年。hw35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1.8万吨/年。hw41、hw42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0.75万吨/年。hw46处置能力富余。hw48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0.8万吨/年。hw49(废包装容器)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2.5万吨/年。hw49(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印刷电路板)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3.3万吨/年。四氯化硅处置能力不足,缺口约5万吨/年。硅切削液处置能力缺口约5.3万吨/年。三、存在问题(一)处置利用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部分区域个别危险废物类别处置利用能力过剩。如成都平原地区的hw23含锌废物、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川东北地区的hw06/hw42有机溶剂废物/废有机溶剂、hw17表面处理废物、hw23含锌废物、hw34废酸、hw35废碱、hw46含镍废物;川南地区的hw11精(蒸)馏残渣,攀西地区hw21含铬废物、hw46含镍废物。部分区域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不足。成都平原地区的hw06缺口约1.2万吨/年,hw08缺口约13万吨/年,hw09缺口约1.3万吨/年,hw31缺口约6.4万吨/年;川南地区的hw08缺口约2.4万吨/年,hw31缺口约1.6万吨;川西北地区的hw21含铬废物处置能力缺口约10万吨/年。(二)部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艺技术落后部分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建厂时间较早,其工艺技术已不符合当前环保技术和规范要求,其污染防治工艺水平与现阶段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要求相距甚远。(三)监管能力不足目前省级环保部门设有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除成都、遂宁、内江、宜宾、眉山东坡区等地设有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外,全省大多市(州)及县(市、区)环保部门没有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通常采用兼管的方式)或固废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导致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四)环境风险和污染日益突出近年来,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填埋、贮存、处置等现象时有发生,成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诱因。历史遗留危险废物长期大量堆存,严重影响土壤和水环境质量。个别经营企业管理意识淡薄,污染防治设施缺失。实验室废物和废荧光灯管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散,回收处理体系不健全,污染问题逐步突显。第三章 主要任务到2018年,全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专业性处置利用设施建设、综合性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其他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一、专业性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一)hw03废药物、药品依托成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攀枝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其他持证企业进行处置,不再规划处置企业。(二)hw06有机溶剂废物、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hw42废有机溶剂成都平原地区缺口量约2.1万吨/年,规划处置企业3家,成都、德阳、绵阳各1家。同时重点鼓励现有持证企业增加上述类别,扩大经营规模。(三)hw08废矿物油成都平原地区为废矿物油重点产生地区,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缺口量约13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11家,其中成都2家、绵阳1家,德阳3家,眉山3家,资阳2家。川南地区缺口量约3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3家,泸州、自贡、内江各1家。川东北地区缺口量约2万吨/年,处置利用企业4家,南充、遂宁、广安、巴中各1家。攀西地区缺口量约1万吨/年,处置利用企业1家。川西北地区缺口量约0.5万吨/年,处置利用企业1家。石油开采炼制产生的油泥油脚及废弃钻井液污泥,鼓励企业自建处置利用设施。(四)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依托hw08废矿物油持证企业,增加类别与扩大规模,不再规划新的处置利用企业。(五)hw11精(蒸)馏残渣缺口量约2.6万吨/年,攀枝花市和乐山市各规划1家处置利用企业。(六)hw17表面处理废物依托现有持证企业(铜、镍、锌、铬持证经营企业)增加类别,扩大规模,不再规划新的持证企业。(七)hw21含铬废物依托现有持证企业(铜、镍、锌、铬持证经营企业)增加类别,扩大规模,不再规划新的持证企业。(八)hw23含锌废物依托现有持证企业(铜、镍、锌、铬持证经营企业)增加类别,扩大规模,不再规划新的持证企业。(九)hw29含汞废物废氯化汞触媒全部转移至省外相关持证企业处置,不再规划处置单位。含汞废荧光灯管缺口量约.万吨年,依托成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攀枝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其他持证企业进行处置。(十)hw31含铅废物(铅酸蓄电池)缺口量约11万吨/年,以攀西地区铅冶炼与蓄电池产业园为依托,规划处置利用企业1家,必须达到国家再生铅行业准入标准。(十一)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该类废物缺口量4.1万吨/年。鼓励产废单位自建处置利用设施;依托成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攀枝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处置或其他持证企业增加种类、扩大规模,进行处置。(十二)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鼓励产废单位自建处置利用设施;依托成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攀枝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其他持证企业进行处置。(十三)hw34废酸缺口量约14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3家,其中攀枝花、泸州、宜宾各1家。(十四)hw46含镍废物依托现有持证企业(铜、镍、锌、铬持证经营企业)进行处置,不再规划新的处置利用企业。(十五)hw49其他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印刷电路板)目前,省内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有5家,废线路板持证企业3家。缺口量约3.3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2家,成都、内江各1家。(十六)硅切削液缺口量约5.3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3家,成都、眉山、乐山各1家。(十七)四氯化硅缺口量约5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5家,成都、德阳、绵阳、雅安、乐山各1家。(十八)hw49其他废物(废包装容器)缺口量约2.5万吨/年,处置利用企业2家,成都、德阳各1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清洗,鼓励由废包装容器清洗企业扩大规模进行处置。二、综合性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对于全省可利用率低但需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主要由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进行处置。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中确定建设成都和攀枝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成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规模为:焚烧1万吨/年、物化处理0.76万吨/年、填埋2.06万吨/年。攀枝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规模为:焚烧0.5万吨/年、填埋2万吨/年。目前除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攀枝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外,全省已具备综合处置规模为:焚烧0.9万吨/年、填埋(含废水处理)3万吨(干基料)/年。考虑区域分布和跨地区转移环境风险,规划综合处置利用企业2家,南充、泸州各1家。三、其他处置利用建设(一)水泥回转窑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鼓励利用水泥回转窑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实现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规划处置企业3家,德阳、宜宾、达州各1家。(二)电子产业园危险废物电子产业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hw22含铜废物、hw49其他废物(废电路板及覆铜板边角料)等。缺口量约万吨/年,规划处置利用企业家,成都1家,遂宁2家。第四章 保障措施一、落实目标责任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的修编、解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规划要求,组织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职责,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等的实施。二、加强能力建设按照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要求,推进各级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建设,适时开展标准化达标考核。加强危险废物鉴别和监测能力建设,鼓励依托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固体废物属性及危险废物鉴别实验室。开展全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省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建立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年度环境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和持证单位业务和技术培训,推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三、加大执法力度将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单位作为日常环境监管工作的重点,实施严格的全过程环境监管。规范和整顿产废单位自建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利用设施;依法整改、淘汰或关停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建立协调机制,从严打击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提高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四、完善政策制度参与研究制订财税优惠政策,扶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建立重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退役费用预提制度,退役费用应列入投资概算或者经营成本。积极探索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以奖促治”制度。五、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鼓励和支持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